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錦集8篇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錦集8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細嚼慢嚥”。

重點難點:

1.讓幼兒瞭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細嚼慢嚥”。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吃東西的時候》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想象小動物們發生事故的原因。

1.講故事開頭

熊貓媽媽的醫院今天可忙了,剛送走了一位病人,又來了一歌貓媽媽帶着小貓來了。見小貓難受的樣子,熊貓醫生關心地問:“小貓,你哪兒不舒服?”小貓指指喉嚨說不出話來,熊貓醫生拿起手電筒和壓舌板對小貓說:“張開嘴,讓我瞧瞧。”

熊貓醫生用壓舌板壓住小貓的舌頭,打開手電筒一照,看見一根長長的魚刺卡在了喉嚨中間。熊貓醫生正要用鑷子取出魚刺,聽見了小狗汪汪地叫着跑了過來,它不停地咳嗽,說是被骨頭嗆着了。熊貓醫生趕緊幫助它們取出了卡在喉嚨裏的魚刺和小骨頭。熊貓醫生奇怪地問:“小貓、小狗,你們怎麼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着呢?”

(1)小貓爲什麼會被魚刺卡住?

(2)誰來熊貓醫院看病?

(3)小狗爲什麼會被小骨頭嗆着呢?

2.講故事的後半部分。

貓媽媽說:“今天小羊過生日,它爲好朋友們準備了許多它們喜歡吃的東西,朋友們非常高興,就一邊吃一邊唱呀,說呀,玩呀,結果被魚刺卡住了,被小骨頭嗆着了。”熊貓醫生對小貓、小狗說:“吃東西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能邊吃邊玩。吃到嘴裏的東西要細嚼慢嚥,不要着急,記住了吧?”小貓、小狗記住了熊貓醫生的話,又高高興興地參加小羊的生日祝賀會了。

二、瞭解安全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吃蛋黃等的正確方法。

1.請幼兒看圖:熊貓醫生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時要注意什麼?爲什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怎樣吃煮雞蛋的蛋黃?

三、飯後要出去走走,不要急着睡覺和劇烈運動。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對學生進行用電、防火、防水等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學會一些自救的方法,讓學生在遇到危險時能採取一定的措施,保護自己。

2、培養學生自我生存能力,使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樹立用電、防火、防水等自護、自救的觀念,增強安全意識。

資料準備:《安全教育讀本》

教學過程:

一、 用電安全

1、 學生說說家裏有哪些電器?(引起學生興趣,因他們較熟識。)

2、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教育:現代家庭,隨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庭中的電器也越來越多,給我們學習、生活帶來了好多方便及樂趣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掌握一定的用電知識,不注意用電安全,就會很危險。所以,我們不要出於好奇,自行拆卸、維修電器,不要私自拉或亂接電線和隨意拆裝電器。使用和操作電器要注意不能溼水,一旦電器出現故障,應立即截斷電源。

二、 防火安全

1、 提出問題討論:如果你發生火災或看到鄰居有火災怎麼做?(學生各自發表意見,說做法,對正確的肯定。)

2、 根據討論,結合《安全教育讀本》向學生補充一些防火知識。

三、 防溺水

回憶學校因游泳、釣魚、玩水等引發的溺水事故,結合當前天氣炎熱的情況,要求學生游泳要有大人陪同,不能私自到河灘、水庫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須嚴守規則。

四、 課堂總結。

五、 作業:檢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寫下來,並說說如何注意。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伴隨着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多,幼兒坐車的機會越來越多,因缺乏乘車常識而引發的傷害事故屢有發生。爲了使幼兒瞭解基本的安全乘車常識,增強幼兒乘車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我設計了一節安全和戶外活動相結合的教育活動——“寶寶做汽車”。

活動目標:

1、知道乘坐汽車時不隨意按動車內按鈕,不干擾成人開車,不把頭和手伸出窗,開關車門時注意安全。

2、被困車內時知道及時呼救。

3、積極參加活動,感受戶外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男孩被困車內的照片;

2、節奏兒歌《寶寶坐汽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提問:

(1)你坐過車嗎?坐過什麼車?

(2)是和誰一起坐的?感覺好不好?

幼兒都高興地講述自己的乘車過程。

二、瞭解安全乘車常識。

1、觀看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怎麼了?我們在開關車門時應該怎樣做?在乘坐小汽車時怎樣做才更安全?

小結:開關車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腳放到車門外,不隨意開關車門。

如果車內有寶寶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沒有,就要提醒爸爸媽媽把車開的慢一點。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窗外,這樣做很危險。

2、觀看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

提問:汽車裏這些按鈕你認識嗎?他們有什麼作用?我們坐車的時候能隨意動這些按鈕嗎?爲什麼?

小結:汽車裏的按鈕都有各自不同的用處,小朋友在乘車是不能隨便亂動按鈕,千萬不要干擾爸爸媽媽開車。

三、請你幫幫他。知道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視頻:炎熱的夏天,小男孩被鎖在了汽車內,車裏又熱又悶,小男孩滿頭大汗難受極了。這時候他應該怎樣做?請你幫幫他。

與幼兒討論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小結:我們一定要提醒媽媽爸爸,不要把我們獨自留在車內。如果被困車內感覺不舒服,一定想辦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車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兒歌

爸爸開汽車,寶寶不淘氣,

開關車門時,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體,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車,寶寶數第一。

四、做遊戲《寶寶坐汽車.》

1、教師:我是汽車小司機,歡迎小朋友們來乘我的汽車。

坐車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乘客。我們比一比誰做的最好。

(老師做司機,小朋友排成一排做乘客。)

我們開車了,小朋友一起唱兒歌《寶寶坐汽車.》

爸爸開汽車,寶寶不淘氣,

開關車門時,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體,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車,寶寶數第一。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現在幼兒缺乏安全乘車常識,家長也缺乏孩子安全乘車常識,因孩子乘車引發的傷害事故屢有發生。我們不但要教育幼兒安全乘車,更應該通過家園共育教育家長照顧好孩子,家長文明駕車,孩子安全乘車。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活動名稱:學會安全的玩鬧

活動前言:小孩子們由於對一切都充滿着好奇的心理,因此很多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那些物品是危險的,那些地方是不能去的,學會安全的玩鬧(暑假幼兒園活動教案)。暑假期間應該如何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篇有關安全玩鬧的活動吧!

 活動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爲。

活動準備:

提供若干組成對的安全行爲與危險動作的圖片如:“用樹枝打鬧”、“投擲小石頭”、“揮動小刀”等。提供若干個安全品或危險物的實物與卡片,如:空藥瓶、易碎物(卡片)、尖銳物(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分組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1)出示幼兒戶外活動時的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麼?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麼事?

(會摔跤、會打痛、會從玩具架上掉下來等等)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玩,小朋友纔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2)幫助幼兒整理生活經驗,瞭解避免危險的方法:不到危險的地方去;不玩危險物(如鞭炮、玻璃);正確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鬧等,幼兒教案《學會安全的玩鬧(暑假幼兒園活動教案)》。

2、尋找教室裏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纔,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裏、

午睡室、衛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裏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裏有什麼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後,爲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活動結束

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利用日常生活或創設特定情景,讓幼兒學習保護自己身體安全的行爲。

(1)小心關門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生了什麼事情,“小貓爲什麼會哇哇大哭?”“應該如何地小心關門或開門?”並請個別幼兒示範

(2)安全使用剪刀

強化鞏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護行爲,爲奠定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幼兒能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能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爲。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幼兒能鎮定並選擇安全地帶逃離。

2、幼兒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幼兒園緊急撤離圖活動過程:

1、觀看討論(1)組織幼兒觀看錄象,暴力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2)提問:“如果遇到暴力事情時怎麼辦?”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2、圖示解釋(1)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2)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

啓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

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實踐演習五、總結反思:

通過此次演習,提高了老師與幼兒保護自我的意識。在老師指揮下。小朋友各自分散,迅速跑向安全隱蔽的場所,有的躲在桌底下,有的躲牀底下,有的躲在門背後,有的在老師和護導的 保護下,迅速撤離。通過這樣的演練活動,幼兒園小朋友、老師、都加強了安全意識,保證了幼兒園正常活動的開展。

活動後我們還利用發身在身邊的一些事故對幼兒進行教育,使幼兒瞭解一些安全事故及自我保護的案例,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主題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在主題教學活動中,如人體的骨骼,讓幼兒在認識骨骼的基礎上了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骨骼,使骨骼不受到傷害。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討論,如:不同高處往下跳,以免發生骨折,遵守交通安全,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傷到骨骼等等。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準備

1、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2、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過故事導入:

師:“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師: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爲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爲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3、啓發幼兒回憶:

師: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疼不疼。

4、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師: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5、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爲什麼?(不能,因爲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活動結束

總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爲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幼兒剛入園時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會用勺,進餐過程中撒飯粒現象嚴重;洗手時有的幼兒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脫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別人幫助。在欣賞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時,孩子們說:“我的小手會穿衣。”“我的小手會洗臉。”……孩子們有這樣的熱情和願望,但還做的不是很好。安全領域,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手。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後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明白施工場所有許多建築材料、大型機器,很危險,不能隨便進入。

2、瞭解更多的關於工地的知識,明白安全帽、安全網的用途。

3、擴展知識面,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圖書,錄像帶。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錄象,瞭解建築工地。

(1)建築工地有什麼?

(2)認識各種建築工地上的安全標記和高大的施工機械,如:攪拌機、大吊車等。

2、給幼兒介紹有關工地的一些簡單知識。

(1)爲什麼叔叔們的頭上都戴着安全帽呢?

(2)爲什麼在房子的邊上有許多綠色的網?(能夠防止磚塊、木材等物體從高處掉下來砸傷人。)

(3)蓋房子前要幹什麼事情?

(4)房子外面的架子是怎樣搭上去的?

(5)工地上有許多的沙子,我們小朋友能夠到工地上玩嗎?爲什麼?

4、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建築物的圖片,讓幼兒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建築物。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看圖說說。

(1)這是什麼地方?

(2)小朋友在工地上做什麼?

(3)這樣做對嗎?(請幼兒說說爲什麼)

教師小結:這天我們明白了許多關於建築的事情,我們小朋友很愛動腦筋會提問題,但我們要記住工地是危險的,小朋友不能隨便到工地上玩。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常用的家用電器的名稱和用途。

2、通過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獲得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3、活動中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並認真傾聽他人講述。

活動準備:

家用電器的圖片: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取暖器、電腦等等。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這是什麼?它們怎樣才能工作?它們都需要什麼?

2、許多小朋友的家裏都有這些東西,它們都需要“電”才能工作,所以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家用電器。”

二、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1、使用家用電器首先要做什麼?通電源是要注意什麼呢?

2、將插頭插在插座裏使電器同上電源,但是在插插頭時要注意手不能碰到小銅片,更不能把手伸進差空中,這樣容易觸電。

3、 想一想,使用家用電器時,還要注意什麼?

(1)雷電時最好不要使用家用電器,避免雷擊損壞家用電器。

(2)家用電器的周圍不宜潮溼,否則易發生漏電現象。

(3)紙、布等易燃物品不能長時間和電器放在一起,易引起火災。

(4)電器通電時不能用溼抹布擦。

(5)使用電熱水器時,水燒開後最好將插頭拔掉。

(6)進行維修時一定能夠要確定電源斷開纔可拆卸。

(7)使用洗衣機時,一定要等到洗衣機的轉筒停止,才能打開將手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