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16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16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

設計背景

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引導幼兒體驗小雪花帶給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用歌曲、動作充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5、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重點難點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活動準備

1、小雪花的圖片。

2、請小朋友用自己話的描述一下雪花飄舞的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在《小雪花》樂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飄舞動作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學唱歌曲《小雪花》。

1、聽音樂,說出音樂是幾拍子的。

2、和教師一起用拍手等動作表現3/4拍節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師範唱。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5、輕聲完整學唱。

三、體驗歌曲的起伏與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

1、大家都來扮一朵小雪花,在錄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聲停了,“小雪花”就不動了。

2、在歌曲錄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雪花,音樂休止時保持原姿勢不動。

3、集體練習同伴的創編動作:如前進、搖晃、後退、轉圈等。

四、合作律動

1、在錄音伴唱下,自由結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饋幼兒創編的“小雪花”,並集體練習。

3、嘗試邊唱歌邊做動作,停止是堅持不動。

4、全體幼兒做“小雪花”隨音樂飄向遠方,出教室。

教學反思

9月剛開學的第二個星期,我把藝術書打開就發現了歌曲《小雪花》,感覺特別好聽,我就很快準備了教具,上了這節音樂課。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導入——學唱歌曲 ——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合作律動,我覺得各環節過渡自然,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並鼓勵孩子隨着音樂用動作自由大膽地表現《小雪花》輕柔飄落的情景,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最後幼兒隨着《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激發孩子對小雪花的興趣和這首歌的興趣。整個活動過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較爲理想。

但是,由於自己以前很很少帶音樂課,沒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課後仍然覺得還存在着很多缺憾:

1.如果這節這課放在冬天下雪的時候上,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效果會更好的。

2.導入不夠新穎。

3.歌曲的休止體驗上,小部分幼兒沒有掌握。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備課儘量備的更細緻些,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上好每一節音樂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殺雞宰鴨》。

2、能根據歌詞創編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吃雞(鴨)等動作。

3、體驗生活中熱情招待客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1、熟悉歌詞。

2、教師事先讓幼兒觀察捉雞(鴨)、殺雞(鴨)的過程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3、鼓勵幼兒在爸爸媽媽殺雞(鴨)時做他們的小幫手。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用掛曆紙製作廚師帽。

5、燉雞湯和紅燒鴨的實物,歌曲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廚師,導入活動

1、我是個廚師,今天我給大家做了兩道好吃的菜,你們想知道是什麼菜嗎?讓我來唱給你們聽。

2、教師範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結尾出出示兩道菜(燉雞湯和紅燒鴨)

(評:教師在開頭以廚師的身份導入,讓幼兒進入“廚師做菜”的情景,使幼兒在開頭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於活動的更深層的開展。)

二、幼兒學唱歌曲

1、廚師做的是什麼菜?(燉雞湯、紅燒鴨)要做出這兩道香噴噴的.菜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拔毛)

(評:在這一環節教師巧妙的將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結合起來,)

2、幼兒與教師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說歌詞。

(評:在這裏出現音樂是爲了讓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同時感受的歌曲旋律,爲下一環節的填詞歌唱打下基礎。)

3、幼兒學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讓幼兒試着在音樂的伴奏下填詞歌唱。

(評:在沒有範唱的情況下,讓幼兒嘗試填詞主動學唱,是基於幼兒對歌詞曲調比較熟悉)

(2)請幼兒用清晰快樂的歌聲表現接待客人時的愉快情感。

三、幼兒創編歌表演動作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拔雞(鴨)毛、吃雞(鴨)的先後過程。

“在做這道菜地之前,我們先要學會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等準備工作,你看!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句歌詞?爲什麼?你喜歡這句歌詞配上哪個動作?

3、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雙手按|x xx x xx|的節奏輪流做 拔毛的動作。請一些創編的較好的幼兒做示範表演。

4、啓發幼兒爲第12小節創編各種表示高興的動作。(高興得跳起來、跳起了舞)

5、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共同討論逐句創編1--12小節的歌表演動作。

(評:這一環節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創編拔毛時“橫拔”、“豎拔”、“兩隻手輪流拔”等都是幼兒的創意。)

四、幼兒完整歌表演

1、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

2、幼兒戴上自制的廚師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兒按樂句做動作。

(評:這裏讓幼兒體驗一下廚師做好一道菜時的成就感)

3、請幼兒找一個夥伴合着音樂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動作,對一些創編的較好的幼兒給予肯定。

活動延伸:教師與幼兒一起用雞毛和鴨毛做成漂亮的毽子。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3

一、遊戲玩法建議

第一段:炒豆豆單圈變雙圈兩個合作炒豆子游戲,在遊戲的最後包剪錘遊戲中,根據輸贏,分爲雙圈。

第二段:拾豆豆雙圈變單圈分爲兩個角色進行互動遊戲,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聽音樂變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現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間奏出變回單圈,開始循環遊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學玩遊戲《拾豆豆》。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驗遷移等嘗試創編與理解音樂規則。

3、在遊戲“包剪錘”和“拾豆子”遊戲中體驗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複習拾豆子游戲。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玩拾豆豆的遊戲

和第二個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

2、學習幼兒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間的互動遊戲。

指導語:妞妞很喜歡玩拾豆豆的遊戲。

(1)觀看示範

誰是豆豆?誰是妞妞?你是怎麼知道的?

妞妞是什麼時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現的.時候)

(2)教師做豆子,幼兒做妞妞,練習拾的動作。

指導語:我來做豆豆,你們來做妞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什麼時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現的時候就開始拾。

(3)幼兒之間分角色練習。

指導語:兩個人玩遊戲,怎樣很快的確定誰是妞妞、誰是豆豆呢?我們剛纔第一段完了一個什麼輸贏遊戲?贏的人?輸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麼辦呢?(快速商量)

3、掌握雙圈遊戲的玩法。

(1)站單圈,練習單圈到雙圈的轉換。

指導語:猜拳遊戲結束後,誰到裏圈當妞妞?(在間奏的時候,妞妞定進來和豆豆麪對面站好,變成雙圈)。

(2)完整玩遊戲一、二段,練習間奏出由雙圈變成單圈。

指導語:馬上我們又要站成單圈重新開始遊戲了,怎樣變成單圈呢?

(3)完整遊戲3-4遍,討論交換朋友的方法。

指導語:怎樣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個)什麼時候交換朋友?

4、完整進行遊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4

活動目標:

1、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2、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並感知歌曲中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

3、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難點: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大鹿和小兔》動畫課件

2、場景佈置:森林中的小木屋

3、小鹿和小兔頭飾

4、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基本旋律跟教師一起律動進活動室。

提示語: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森林裏去玩。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情節的多媒體課件

談話:森林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大鹿在家裏正在做什麼呢?它的表情是怎樣的?(啓發幼兒展開想象,如大鹿在家悠閒的玩或幹家務等等,並請幼兒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學唱歌曲。

提問:小兔對大鹿說了一件什麼事?小兔會有哪些表現?(鼓勵幼兒表達得與別人不一樣,如小兔着急的樣子可以是緊皺眉頭,可以是急急敲門,可以是嚇得抱住頭,可以是急得直跺腳等等,請幼兒創編動作表演)

3,指導幼兒學唱歌曲,熟悉旋律後分角色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1)幼兒整體創編表演若干遍,教師根據情況適當提供學習的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2)播放歌曲教師扮演大鹿,幼兒扮演小兔。

(3)幼兒分角色自選頭飾表演唱若干遍(幼兒用個性化的動作來表現)

三、感知歌曲中的力度、速度變化。

1、提示語:大鹿在家裏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朋友們演唱這首歌曲是要怎樣表現呢?

2、小兔敲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演唱時該怎樣表現呢?

3、幼兒聽着音樂,有表情的表演歌曲情景,並注意歌曲的速度、力度變化(演唱大鹿時速度快、力度弱;演唱兔子時速度較快、力度強)

4、個別幼兒演唱,幼兒分組唱。(相互欣賞、學習、評價)

四、 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

1、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

提問:小兔子遇到了困難,是誰幫助了它?大鹿是怎樣幫忙的?如果我們是大鹿,該如何幫助小兔子呢?

2、小組討論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危險和困難,你會怎樣做呢?

別人遇到了困難又該怎樣做呢?

3、討論結果彙報

五、 結束部分:

幼兒分組表演,根據幼兒的情緒和需要決定遊戲的次數。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5

教學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喜歡演唱歌曲。能夠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有趣的表演。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4.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重點難點:

指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環境與材料:

一盞裝有調控開關的檯燈,音樂錄音帶

一次備課:

談話

--出事檯燈,教師演示檯燈的調控開關,引導幼兒觀察,檯燈隨着調控開關的旋轉而變亮或變暗。

--提問:是什麼讓檯燈變亮或變暗的?開關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裏見到過開關?除了我們見到過的有開關的東西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裝開關?

--引導幼兒討論:

有人想給太陽裝一個開關,如果太陽真的裝了開關,會怎樣?

欣賞歌曲

--教師放歌曲錄音,請幼兒欣賞。

--提問:歌曲裏唱了什麼?

--引導幼兒學說歌詞。

遊戲"迴音壁"

--請幼兒做迴音壁,教師唱一句,幼兒模仿

一句。比一比哪個迴音壁"返回"的聲音最好聽。

遊戲"錄音機"

--請幼兒做錄音機。教師唱兩句,"錄音機"就"錄"兩句,看哪個"錄音機"錄的聲音最清楚。

大家一起唱

--播放歌曲錄音。幼兒在音樂的引領下演唱歌曲。

--引導幼兒聽清前奏和間奏,說好歌曲中的道白部分。

活動反思:

《太陽》總共有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理解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來掌握說明文列數字、舉列子、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第二課時來教學太陽與人類的關係密切。我上的是第一課時。

這堂課中,課堂目標基本達成。可是學生休息三天回來,狀態不是很好,尤其是課堂紀律,學生普遍比較興奮,這對於課堂的進行還是有一些影響的。這次反思主要針對自己設計教案時的幾點體會來談一談。

一、以生爲本

在教案設計好後,我上了一堂公開課,也是我第一遍試教,出現了幾個問題。一個是對於讓學生說出8個自然段,講了哪兩大塊內容。學生會從旁枝講開去,不能抓住主要內容,這使我不能很好地展開教學,確實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難。於是,我修改了教案,把前三段和後五段在ppt上分開來,從形式上來幫助學生歸納,概括,降低難度。教學要以學生爲主體,設計教案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

還有一個就是“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通過這三句話理解太陽的遠,來學習舉列子的說明方法。我想讓學生自己感受出來,可是對於問題的設計一直是個問題。之前設計的問題有“這三句你最喜歡哪一句?”“你覺得哪一句或那幾句寫得最好?”還有“後面兩句和第一句有什麼不一樣?”可是每次問題問出去,學生的回答都是五花八門,沒有一個能針對我的預設來說的。我有些爲難,乾脆直接告訴他們這是舉列子的說明方法,可是這樣的話就會有種說教的味道,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於是我仔細地看了看自己設的這些問題,發現前兩個問題太開放了,後一個也沒有突出後兩句寫得好的提問意圖。所以我針對這些,重新設計了提問,呈現在這堂課上的問題就是:“這三句都說明遠的,那就直接第一句話來說明就好了,爲什麼還要後面兩句呢?”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很快就說出了這樣表達的好處,我也趁熱打鐵把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引出來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對“估計”的理解。之前的設計是讓學生算好了太陽的中心溫度,再通過提問:“1500萬攝氏度是準確的數字嗎?”學生回答不是的時候,引出“估計”,再引導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可是在試教的時候,發現學生在算的時候,對於算出來的中心溫度非常感興趣,還不停地感嘆溫度真高。這時候我再把他們拉回到數字是精確的嗎,就感覺有些生硬。於是我也進行了修改,我就順着學生的思路說,“是啊,這麼高,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能準確測量它的溫度,那怎麼辦呢?”學生就說出了“估計”。學生情動而辭發,這樣掌握的知識也記得更牢。

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與學生的課堂交流中,我一直堅持“以生爲本,學爲中心”的思想,這也是“輕負高質”的要求。

二、學以致用

學生學知識和用知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有讓學生會運用知識,纔算真正掌握知識。所以,在學生學好一種說明方法後,我都會引導學生在接下去的學習中運用剛學的知識來說說課文還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在課堂最後,我安排學生做作業本中的練習,通過練習來更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的說明方法。

這是我這次的反思,在今後我還會不斷努力,爭取更多的進步。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6

活動目標:

1、感受旋律優美的意境,願意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更傾向於幼兒的動作和感受音樂中節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靈的動作,嘗試有節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傾向於小班幼兒,並且對於大班幼兒和整堂活動的設計,教師關注的幼兒根據畫面做動作,並進行表述)

變爲:

1、聆聽《森林狂想曲》樂曲,感受節奏和動作的快慢

2、觀察圖譜,嘗試根據畫面做動作,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體課件、小精靈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傾聽樂曲,表達感受

1、在樂曲中,你聽到了什麼?

幼:小鳥的叫聲 師迴應:小鳥是怎樣唱的?

幼:小雞 師迴應:同樣是叫聲,但你們聽到的叫聲的動物是不一樣的!

播放第二遍:師:這可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師:爲什麼是小河流 幼:我聽到了河流的聲音

2、藉助遊戲‘神奇的魔法棒’,試着在音樂旋律中,有節奏的擺動身體

播放第三遍音樂,師:現在我們跟着魔法棒一起來擺動我們的身體吧,再次感受音樂有什麼不一樣?

3、說說樂曲帶給自己的感受

幼:很開心 師:擺動身體時,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麼?

幼:像小河流 師追問:你覺得你像一條怎樣的小河流

小結:原來這一首好聽的音樂,讓我們想到小鳥在天空嘰嘰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動着,讓我們聽的人感覺到美妙。

4、介紹歌名

在第一環節中,教師的機智巧妙從容的迴應幼兒的回答這一點讓我受益匪淺,但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中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幼兒聆聽音樂,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妙及聽後用身體做個簡單的舞動,但是教師在這環節中給自己及幼兒兜了一個圈纔回到用身體舞動,其實可以簡單的設爲:

改變後:

1、播放第一遍:帶來一首樂曲,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好聽嗎?

2、第二遍:聽了樂曲後,你想做什麼

3、第三遍:聽了這首樂曲後,我們用我們的身體也隨着音樂跟着跳舞吧,引導幼兒用身體進行簡單的舞動

4、介紹歌名

二、 觀察圖譜,嘗試表演

1. 播放音樂,美妙的音樂把精靈也吸引過來了,在看看他在幹嘛?

幼:她在舞蹈

師迴應:你怎麼看出來他在舞蹈?教師“小步遞進”的給予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仔細觀察圖譜中的動作

2、他們是怎樣跳舞的?(鼓勵幼兒學一學)

師:看看小精靈做了哪些動作?(讓幼兒進行動作表演)

幼兒表演時,教師細化動作(在教師細化動作同時,教師並不是作爲主導,而是一而三的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圖譜,來總結動作的優美,這是我喜歡的一點,教師並沒有高控,而是多次請幼兒進行上了表演,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相互比較,作爲總結出動作的優美化)

師:有些人動作是這樣的,有些人動作是那樣的!——引導幼兒動作統一

師:你們覺得圖譜上哪個更像?

幼兒再次觀察圖譜

師:除了手臂不一樣,還與剛纔圖譜上的哪裏不一樣?(讓幼兒觀察到小精靈的眼睛方向不一樣,我無不感嘆,教師在動作上盡然能細化到一個眼神的變化,更加培養了幼兒細緻觀察的能力)

3、播放音樂,幼兒再次感受動作的變化

師:除了不同動作的變化,你還發現了什麼?

幼:後來慢慢的動作快了

追問:哪裏變快了?你覺得哪個動作開始快了?引導幼兒知道動作快慢的節奏和傾聽第一套動作過後的節奏開始逐漸變快

師迴應:原來一樣的動作能變成不一樣的節奏

提升:不同的動作加上有節奏的變化,就會讓舞蹈變得更加好看

三、 延伸,引發創造

1. 如果你也有個小精靈,你想讓他跳出怎樣的舞蹈?(自由創編)

教師在最後這個活動中,並沒有開展,首先這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幼兒觀察圖譜,並將重難點放在了細化動作,將動作做的更加優美,如再次進行此環節,就覺得剛纔的活動就顯得毫無意思,因爲創編是幼兒自由想象,並非要求幼兒將動作做的'細化優美,而是進行種想象的創編,對上個環節來說沒有實在的意義!教師在現場活動中改變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圖譜,讓幼兒在區角中操作,進行動作的設計

2. 提供圖片,鼓勵幼兒在區角圖片進行探索和嘗試

整堂教學活動教師在第二個環節上筆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關注了幼兒的動作,用四張簡單的圖譜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在4張圖譜中的細微變化,培養了幼兒的細微觀察能力,把舞曲的節奏變化和四個簡單動作相互結合,更好的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妙。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中,用了許多策略:一是出示圖譜,養成他們細緻觀察的習慣,二是用語言進行引導及提升:原來我們這些美麗的動作通過我們越仔細的觀察出來的動作越好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7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

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裏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二、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5)幼兒跟着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三、根據理解繪製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四、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會看圖說話。

2、學習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走進教室剛纔小朋友進來的時候聽到了什麼?這是小鳥們在開音樂會呢!我們也去看看吧!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藉助小人圖示學習看圖說話

1、哇,小鳥音樂會真熱鬧!大家仔細看看小鳥們是在哪裏開音樂會?請用完整話說。(畫出小人的頭)

2、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音樂會上的小鳥們都在幹什麼?誰想把自己看到的跟大家說一說?

音樂會上是一隻小鳥在表演還是有許多小鳥在表演?

3、小朋友用自己的話把音樂會上小鳥們的表演都講一講。(畫出小人的.身體)

4、老師這裏有一個有趣的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誰能用這個句式把音樂會上小鳥們的表演連起來講?自己試一試。(畫出小人的胳膊、腿)

5、小鳥音樂會結束了,你們覺得小鳥音樂會辦得怎麼樣?(畫出小人的腳)

小結:剛纔小朋友已經講了一段非常完整的話,有頭,有尾,中間還用了有趣的句式,聽起來真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三、遊戲《班級音樂會》小鳥們想邀請我們大五班的小朋友舉辦一個自己的音樂會,你們願意嗎?音樂會上需要許多的演員,我們分成六組來表演,商量一下你們組要演奏什麼樂器?誰來指揮?表演開始後,老師給大五班音樂會拍張照片。請小朋友看照片講一講大五班音樂會的故事。

四、結束你們現在已經是大班小朋友了,以後說話就要有頭有尾,這樣別人才能聽懂你的話,纔會喜歡聽你說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9

教學目標:

1、能參與遊戲,感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2、初步學習用歌聲表現小狗吃食物的快樂。

教學準備:

小狗胸飾,肉骨頭若干。小貓胸飾一個。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狗們,今天天氣真好啊,我們到草地上去玩吧。走嘍。

二、感受樂曲。

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音樂做動作。注意配合節奏。

三、感受歌曲內容。

1、聽完音樂後幼兒休息,聽到幼兒的肚子叫引出歌曲內容,並嘗試學“啊嗚,啊嗚”的.節奏。

2、完整的欣賞歌曲內容,並引導幼兒學念。

四、欣賞歌曲,並學唱歌曲。

1、請幼兒一人拿一根肉骨頭,欣賞歌曲。

2、合着音樂欣賞歌曲。

3、合着音樂學唱歌曲。

五、感受新編歌詞。

1、引導幼兒說出小貓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並學唱小貓吃食物的歌。

2、引導幼兒說出小兔喜歡吃什麼?到外面去找小兔喜歡吃的食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0

21世紀教師應該具備的新技能:

1、創新能力:根據教師自己的經驗研究教與學。

2、較好地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3、廣泛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課題生成:

當時選擇此活動,是因爲在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中,發現本班幼兒具有了一定的冒險精神,幼兒能夠表現的勇敢、堅強,敢於和困難作鬥爭。那一階段幼兒喜歡看戰鬥性強的動畫片,如《星球大戰》、《奧特曼》等。因此,根據幼兒的興趣,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來滿足幼兒的慾望。此活動就是其中之一,我選擇了一段情節較豐富的音樂,讓幼兒以通過故事理解、感受音樂的性質,再讓幼兒通過想像及自身的動作來表現自己對音樂感受的程度。故事中的狼是幼兒懼怕和憎恨的動物,小白兔在幼兒的心目中則是可愛、軟弱的小動物。而在活動中,小白兔很聰明、勇敢,它運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黑色的老狼,這一點正是孩子們所喜歡、所期望的。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樂曲ABA的結構。學習感受樂曲A段音樂靜悄悄進行的性質和B段音樂向上、向外擴張的.緊張感及A段悄悄的隱沒的性質。

2、探索用動作和表情自由表現老狼的焦急、疲勞和失望。

3、學習在有趣的遊戲中按情境剋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按音樂的要求進行、停止、入座位,進行時保持隱蔽的姿態和適當的距離。不發出聲響,不碰撞椅子。

活動準備:

1、節奏圖動畫軟件。

2、故事《小白兔與狼》的動畫軟件。

3、狼的頭飾2只。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隨音樂進場。

(2)複習歌曲《拉拉勾》、《表情歌》。

2、基本部分。

(1)欣賞整段音樂,感受音樂節奏。

①教師:現在,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仔細地聽聽,這段音樂,你聽了以後有什麼感覺?幼兒發表不同意見,然後教師小結。

②感受音樂的節奏,出示節奏圖,隨音樂拍打節奏。

③教師:這幅節奏圖上有些什麼顏色?(白色、綠色、黑色)

這三種顏色表示什麼呢?教師聽音樂輕聲講一遍故事。

白色的逗號音樂表現的是誰?(小白兔)

黑色的句號音樂表現的又是誰?(老狼)

這段音樂的名字就叫:綠色、白色和黑色。

(2)結合故事《小白兔與狼》的情節分段欣賞音樂。

①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第一段音樂,聽完後提問:聽了之後有什麼感覺?

小結:這段音樂很快、很跳躍,說的是小白兔採蘑菇和草莓,可黑色的老狼又在綠色的草叢裏等着,小兔子該怎樣去採蘑菇、草莓哦。

②個別小朋友隨着音樂表演(提醒幼兒將靜悄悄行進的表現出來)。

③聽第一段音樂集體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1

【設計意圖】

這節音樂活動《一隻狼》是一節可以隨着歌曲玩遊戲的一節音樂活動,遊戲中幼兒在三個角色中不斷轉換,他們可以多次邊唱邊玩。這是一個需要幼兒快速應的智能遊戲,這個遊戲對歌唱有推進作用。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學唱歌曲,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狼、羊。

2、用替換詞的方法創編並演唱歌曲,根據歌詞內容能快速應。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遊戲的巧妙與樂趣。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能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頭飾、九宮格、"狼、羊、"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

1、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講故事:在高高的山上住着一隻狼,聽,他來了!教師唱歌曲:一隻狼,下山進村莊,東張西望,東張西望,想要吃羊,想要吃羊,看見了,那是什麼呀?看見了,那是什麼呀?

教師:剛纔,歌曲裏唱的是誰?

幼兒:一隻狼。

教師:它要到哪裏去?想要做什麼事情?

幼兒:到了村莊,想要吃羊。

教師:進了村莊後,狼是怎樣找羊的呢?我再來唱一遍,你們仔細聽,聽一聽歌裏的是怎麼說的。

教師:誰來告訴我,狼是怎麼找羊的?

2、教師範唱歌曲,重點理解東張西望的意思。

教師:東張西望是什麼意思?誰能學一學東張西望的樣子?

幼兒自由做動作。

3、教師演唱歌曲,加入東張西望的動作。

教師:我來唱歌,請你們來教我做東張西望的動作。

二、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集體演唱。

教師:會唱的可以跟我一起來唱一唱喔!

2、幼兒演唱歌曲。

教師:我不唱,你們唱,但我會用動作提醒你們。

三、根據情境,逐一創編歌詞演唱:

1、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創編狼看到羊的歌詞。

教師:我就要來說一說關於這隻狼的故事了。有一天,狼下山進村莊,東張西望想要吃羊,終於看到了,狼看到的可能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羊、烏雲、羊圈、人……教師唱:聽"看見了,那是什麼呀?看見了,那是一隻羊。"(教師出示羊的圖片)狼看到的是什麼?

幼兒:是一隻羊。

教師:第一次進村莊就看見羊了,狼好幸運啊!我們一起來唱一唱狼看見羊的事情吧?

2、引導幼兒加入羊的動作。

教師:剛纔家在唱歌的時候,我還做了一個羊的動作,我是唱到哪個字的時候做這個動作的?

3、幼兒和教師一起唱羊的歌曲。

教師:唱到羊我們就要變成羊的樣子。

4、引導幼兒創編,狼看到的歌詞。

5、引導幼兒加入打的動作。

6、引導幼兒創編,狼看到狼的歌詞。

四、通過遊戲,學唱歌曲。

1、介紹九宮格教師:今天這隻狼跑到我的九宮格上來了,當我翻九宮格後,翻到誰,我們就要唱誰。唱出它的時候還要用動作表示出來。

2、教師翻九宮格,演唱歌曲加入動作。

3、教師扮演狼,個別幼兒轉轉盤,家隨樂遊戲。

教師:這次狼又會遇到誰呢?用動作來告訴我。

4、回憶遊戲玩法,明確遊戲規則。

5、教師當狼,隨樂遊戲。

6、幼兒當狼,完整遊戲。

【活動反思】

第一步當然是研究文本。我喜歡每讀一遍有了想法,及時記錄,這樣彙總起來便是可貴的備課材料。復讀了幾遍課文,有了一點認識,那就是:

1、這是一場較量,形式緊迫,扣人心絃;

2、屠戶的心理活動是非常豐富的,讓人感同身受。但是這些認識終讓人霧裏看花,隔靴搔癢。

“本文究竟好在哪呢?”“蒲松齡爲何把這件事記錄於書呢?”“有什麼深意嗎?”“教材選編者爲什麼要把這個故事選進教材?”

解決了這些問題,纔算讀透了文本。

於是我又分析了教參。教參對本文主旨的解讀讓我欣喜。教參傾向於本文並無深意,只適事奇異,這與我的理解是一致的。於是我又在書上寫下了一句話:

3、蒲松齡作此文,蓋因狼之奇異:與人一樣的心機。

接下來我又找出《聊齋志異》,找出《三則》。慢慢品讀幾遍,我突然明白了教材的編者爲什麼三則單選這一則了:這一則最長!換句話說,這則故事寫得情節最曲折、最豐富、最生動。

我又找出袁行霈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閱讀了一流學者們對《聊齋志異》的.認識。讀着讀着逐漸明白情節曲折正式《聊齋志異》的一成就(另外就是蒲松齡對人物的刻畫是無比的惟妙惟肖),而《聊齋志異》的成就卻是在文言小說極度衰微之時蒲用文言這一高度精煉的語言所達到的。魯迅說它“以傳奇法而以志怪”,其中就包含着對它情節曲折的高度評價。

至此,這篇小說的特質我基本已經把握,那就是:內容奇異(狼狡詐似人),情節曲折,文筆簡練。

那麼緊接着第二步,我採取什麼方法、設計什麼活動讓學生能夠把握好這篇小說的特質呢?

我曾經查找過一些名家講∏》的實錄,但跟自己的思路不一樣,何況評優課我必須有自己的創意呀。我再次閱讀文本。領悟到可以用朗讀來貫穿教學,情節的曲折問什麼非要說呢?朗讀也是可以體味到的呀!於是最初的簡略的教學設計便誕生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2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和遊戲來聽辨音樂的快慢變化,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不同。

2、願意參與遊戲,喜歡和同伴一起玩,感受願意助別人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經驗:能認識並說出常見的顏色、小動物名稱。

物質準備:

ppt、音樂、小傘玩具

活動過程:

一、傾聽猜測,感受下雨的聲音。

1、出示ppt,引發孩子的興趣

2、播放下雨的聲音小結:對呀!小男孩帶了三把傘,一把是自己撐的小黃傘,一把是的綠色傘,還有一把是小小的黑色傘。

二、猜動物,聽辨音樂的快慢。

1、象(緩慢的音樂)

1)出示音樂l象怎麼走路的?(聽音樂學象走路)

2)爲象選傘l它是一隻怎樣的象呢?(綠色)

3)邊聽音樂邊模仿象l欣賞音樂,找撐傘的信號。用手模仿撐一把的傘

4)模仿象撐傘幼兒邊聽音樂邊拿玩具模仿象走路和撐傘。

2、螞蟻(輕快的音樂)

1)出示音樂l聽,小男孩又碰到了誰?你怎麼聽出來的?

l模仿螞蟻走路(聽音樂學螞蟻走路)

2)邊聽音樂邊模仿小螞蟻l欣賞音樂,找撐傘信號,用手做撐傘動作。

3)模仿螞蟻撐傘幼兒邊聽音樂邊拿玩具模仿螞蟻走路和撐傘

3、象和螞蟻(聽快慢交替的音樂)

4、老師講故事:男孩和熊。

三、延伸活動:戶外遊戲師:今天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小傘了,你們也有自己的傘了,等會兒我們拿着小傘到草地上去玩吧!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是一節小班繪本遊戲,領域爲語言領域,主要目標有三個,一是通過故事和遊戲來聽辨音樂的快慢變化,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不同。二是會說故事中的語言對話“我來爲你撐傘吧”,“這是我雨天中天中聽到的`最好聽的話”。三是願意參與遊戲,喜歡和同伴一起玩,感受願意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是通過故事和遊戲來聽辨音樂的快慢變化,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不同。

活動難點是會說故事中的語言對話“我來爲你撐傘吧”,“這是我雨天中天中聽到的最好聽的話”。

剛開始教師出示雨滴聲讓幼兒來猜測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與注意力,然後出示課件,展開故事講述,並讓幼兒根據音樂的聲音來感知象和小螞蟻的不同,並用肢體語言來表現象和小螞蟻的不同,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所學內容。

本節活動流程清晰,活動目標已達到,課堂氛圍良好,師幼互動良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3

活動目標:

1、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幼兒進一步學習保持自己的聲部,並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3、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並能達到簡單的分聲部演奏。

4、能膽表現打擊樂的內容、情感。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磁帶,打擊樂器。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瞭解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能進行簡單的分聲部演奏,在保持自己聲部的同時,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活動過程:

1、入場:《加沃特舞曲》,以節奏爲主線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課件欣賞:印尼風俗民情,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導入新課。

3、印尼舞蹈:《東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

4、幼兒整體欣賞音樂,進一步熟悉音樂結構。

5、在教師的提示下,按樂曲結構,看圖譜拍節奏,並在“恰恰恰”處邊拍邊念。

6、幼兒分聲部練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復練習不同聲部的節奏型。

7、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並嘗試演奏。

8、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此環節中,可以鼓勵幼兒爲樂隊做指揮。

9、活動延伸: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表現這首樂曲,在輕鬆歡快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樂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曲子。樂曲的結構是常見的兩段體AB,節奏也爲較簡單的24拍。A段旋律優美,表現印尼人民豐收喜悅的心情;B段的旋律活潑、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體現豐收後人們聚集在一起歡快舞蹈的場面。整首樂曲旋律簡潔、節奏明快、樂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開展打擊樂演奏活動,易給幼兒享受到奏樂活動帶來的快樂,以及能促進幼兒 的合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它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優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班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老師的語言提示、身體動作的暗示和伴有樂器正確敲打的指揮手勢等的正確引導,使得活動氣氛輕鬆愉快,幼兒在老師的助下,稍加努力就能夠完成。從中培養了幼兒的進取精神,對今後打擊樂活動的繼續開展也起了很的推動作用。

本節活動的教學效果較好,本班的幼兒基本能夠看圖譜,根據我的指揮進行演奏。但是我覺得,如果能讓幼兒來擔當指揮的角色會更棒,這也將是我在以後的打擊樂活動中所要達到的教學成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4

活動目標

1、根據人物特點,將音樂形象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樂中大膽試用動作、表情等表現人物形象,體驗表演的歡樂。

3、經過表演,刨懂得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4、讓幼兒能在團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我。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情景創設:森林(花,草,樹,蘑菇等)

2、課件、音樂(代表四個人物的音樂:《森林狂想曲》小紅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場》大灰狼;《拉德斯基進行曲》一一獵人)

3、人物圖片、頭飾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欣賞森林美景並用動作表現。

播放背景音樂《森林狂想曲》,在樂曲聲中帶領幼兒走進教室。

1、欣賞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鳥鳴蛙叫、潺潺流水聲,立刻把幼兒帶人了森林的場景之中。同時,課件上畫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圖、室內擺有立體的蘑菇、大樹、鮮花、小草。在視覺、聽覺上,都給幼兒極大的審美刺激,他們一下被吸引住了,興奮地講述自我的發現。

2、模仿森林裏的樹木花草。

教師:誰來學一學漂亮的花朵?大家都來擺個花的造型,看看誰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賞分析人物特點。

在這個美麗的大森林裏,發生了一個十分趣味的故事。

1、欣賞《小紅帽》的故事。

教師:故事裏都有誰?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點。

討論:在四個人物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爲什麼?小紅帽有沒有做得不太適宜的地方?

三、聽辨音樂找出和人物特點相符的音樂。

教師:小紅帽的故事可真好聽,教師還爲4個人物配了4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分一分,這段音樂像誰。

1、分段聽音樂,區分並模仿小紅帽和外婆的音樂形象。

(1)第一段音樂像誰,爲什麼。

教師:誰來學一學小紅帽走路的樣貌,她邊走路邊做什麼?

(2)第二段音樂像誰,爲什麼。

教師:音樂聽上去很憂傷,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紅帽。

誰來學一學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樣貌。

2、區分並模仿大灰狼和獵人的音樂形象。

教師:再聽兩段音樂,你們聽聽像誰?

(1)音樂很神祕,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紅帽的後面呢!

教師:誰來學一學大灰狼走路的樣貌。

(2)音樂聽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獵人邁着有力的步伐走來啦。

教師:大家來學一學。

四、音樂表演體驗並表現人物特點。

1、商量分配主角。

2、提出表演要求並進行表演。教師要對小演員和小觀衆都有要求:小演員要聽清楚音樂再出場,注意聲情並茂地講故事;觀衆們要仔細看,對演員表演進行評價。

3、觀衆評價。

4、團體表演。

活動延伸

歡慶勝利一一體驗戰勝大灰狼的歡樂。

教師:在故事的最終,大灰狼被打敗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一起來唱歌,跳舞,慶祝勝利吧!播放《小紅帽》的歌曲,幼兒邊唱邊跳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5

活動目標:

1、瞭解歌唱的不同形式以及廣西壯族人民喜愛"對歌"的風俗。

2、學習對歌,體驗音樂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4、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活動準備:

視頻快樂頌 山歌 對歌

活動過程:

一、相互問好,以歌舞《快樂頌》引入課題小朋友們好!你們快樂嗎?--哦,看來今天小朋友的心情都不一樣嘛。那小朋友們你們平時都會做些什麼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呢?--是嗎?其實不管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擁有一個快樂心情非常的重要,而唱歌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方式。讓我們一起擁有一個快樂心情吧。(播放快樂頌,快樂歌唱、舞蹈激起幼兒興趣!)

二、欣賞視頻,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

(一)回憶平時唱歌情形,感知合唱,獨唱等唱歌形式小朋友們你快樂嗎?你喜歡唱歌嗎?那,我們平時都是怎樣唱歌的呢?誰來說說看?(幼兒回答,教師引導)很多的人一起唱叫什麼?(合唱)小組幾個人,幾個人的唱叫什麼?(小組唱)一個人唱呢?(獨唱)。不錯唱歌的形式有很多種,但一樣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知道嗎?在中國有個美麗地方叫廣西,那裏的壯族民人也很喜歡唱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是怎麼唱歌吧?請仔細的欣賞哦!

(二)播放視頻山歌,幼兒欣賞。感知領唱,齊唱的歌唱形式

1、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他們唱歌和我們一樣嗎?怎樣唱的呢?(一個人領其他人跟唱) 一個人在前面領着唱叫什麼?(領唱)那後面很多人一起整齊的唱呢叫什麼?(齊唱)

2、教師小結:原來(除了合唱,小組唱,獨唱,領唱),齊唱也是唱歌的一種的形式。

(三)播放視頻對歌,幼兒欣賞。感受壯族的"對歌"這個特殊的風俗

1、欣賞視頻:廣西的壯族人,不但喜歡唱歌還把唱歌當成話來講哦,一起去聽聽吧,聽聽他們都在說些什麼?(播放視頻)

2、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討論:這次他們是在領唱,齊唱嗎?--那他們是怎麼唱的呢?一個問一個答,能用簡單的兩個字來說嗎?他們一個問一個答的對着唱叫什麼?對唱!在視頻裏這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廣西。在哪裏每年的三月三他們都會舉行"歌會",家家戶戶都來唱歌。很多的問答他們都能用唱歌來表示呢。我們再一起看看他們都問了些什麼吧

三、欣賞對歌的音樂《什麼水面打筋斗》,學習對歌

(一)欣賞"對歌"感受對歌形式,熟悉旋律

(二)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歌中的內容。如"什麼水面打筋斗""什麼水面起高樓""什麼水面撐雨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三)學唱歌曲《什麼水面打筋斗》

四、結束部分幼兒用綢帶,圍裙扮演壯族娃娃對唱,充分感受對山歌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6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單獨表演和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興趣,體驗在歌表演中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往。

3、引導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

二、活動準備:

課件、已學會兒歌《小熊過橋》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出示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2、說兒歌,完整欣賞歌曲。

教師範唱,幼兒拍手。

3、隨節奏說兒歌。

(1)教師示範隨節奏說兒歌的方法。

(2)幼兒隨音樂節奏說兒歌。

(3)幼兒隨音樂學唱整首歌曲。

4、引導幼兒用兩種動作表現歌曲的強弱拍,體驗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

(1)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5、幼兒學唱歌曲。

(1)請幼兒完整地唱一遍。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小熊過橋的表情,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優良品德。

(3)隨音樂表演。

四、延伸活動:

學習歌表演。

請幼兒戴上頭飾表演,也可交換頭飾。

活動反思:

《小熊過橋》這一課我把它定義成一堂欣賞課,着重解決學生對迴旋曲式的理解。在課前,我首先考慮到的是如何讓使學生一下能有興趣和我一起來欣賞這一支歌曲。於是我想到了老師來表演,作一些風趣的動作和表情來吸引學生的注意。

首先我設計了一個頭飾,做出根據歌曲的歌詞中出現的三個動物形象的卡片,把它們固定在一個頭飾上,在引入的時候,我把小熊過橋的故事用唱、表演的方式表達出來,到哪個音樂形象的時候,就把那個音樂形象的卡片轉到前面來表演,就節省了輪換三個頭飾的時間。學生顯得比較的感興趣,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接下來引出今天學習的音樂故事《小熊過橋》。

接下來我將音樂的視頻放給學會看,請他們看動畫中出現了幾個動物形象,在這裏,我將情感教育給忽略了,這個地方應該說是一個最出彩的情感教育的`地方,我卻忘記掉了,因爲這裏的三個動物形象,除了主角“小熊”以外還有一隻烏鴉和一條鯉魚,烏鴉在小熊過橋的時候是嘲笑小熊,而鯉魚是鼓勵小熊,這樣以來就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要學習誰,要怎麼樣做。情感教育是這一課的一個重點,我卻給忘記了,留下了一些遺憾。

在讓學生玩小樂器:鈴鼓、三角鐵和小鼓的時候,學生也比較配合。

最後再一起合作一曲迴旋曲式的歌曲,我將《閃爍的小星》改編了以下,加入了兩段,請學生演唱A段,我演唱第B、C段。學生在這一環節對迴旋曲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是整堂課下來,學生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直以來我一直以營造一種歡樂、積極、和諧的音樂課堂作爲我音樂教學的目標,但是這一次的異地教學讓我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我覺得教師必須從一開始到最後都要保持高漲的熱情,學生上課的時候是很容易感染到老師的熱情,不管是已經熟悉的學生還是第一次見面的學生,都是這樣,所以我一直以一個大小孩的形象在講臺上和學生進行互動,前面的一部分還比較好,到了後面,學生都不是很受感染,所以到後面我自己也有點泄氣,一些環節也臨時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