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實用]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互相謙讓的良好品質,是幼兒懂得互相謙讓的重要性。

2、讓幼兒初步瞭解不僅僅要懂得謙讓,還要學會謙讓的方法。

活動準備:

動畫片《山羊過橋》;錄象片《公交車上》;電視、錄象機、磁帶、錄音機;山羊頭飾兩個、平衡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隨音樂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一)遊戲《過獨木橋》,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引出課題。

1、介紹遊戲名稱及規則

師:聽着歡快的音樂,你的情緒怎樣樣?我們來做個遊戲吧。瞧,這有一個獨木橋,遊戲的名字叫“過獨木橋”。兩組進行遊戲,看哪組小朋友都能順利過橋一個都不掉下來。

2、遊戲結束教師點評

(二)觀看動畫片《山羊過橋1》

1、幼兒觀看動畫片

師:讓我們來看看兩隻山羊是怎樣樣過橋的。

2、看完動畫片後,提問:

(1)小羊是怎樣樣過橋的?最後結果怎樣樣?

(2)想一想怎樣過橋,小羊纔不會掉下去,並能順利到達對岸?(幼兒展開討論)

(三)情景表演《山羊過橋2》

1、觀看大班幼兒表演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過橋的情景劇。

2、教師小結: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弟弟們互相謙讓順利的過了橋。要學會互相謙讓才能辦好事,不然就會產生不愉快的事情。

(四)觀看錄象《公交車上》,學習謙讓的方法。

有一天,有兩個小朋友在公交車上,遇到了一件事,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遇到了什麼事?

1、看完後提問:

(1)公交車上發生了什麼事?

(2)兩個小朋友都是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嗎?

(3)他們都給老爺爺讓座,那如果你是老爺爺你願意坐在誰的座位上?爲什麼?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幼兒年齡小,缺少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潛力,像火災、溺水,拐騙、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意外傷害和突發事件等,時刻威脅着孩子們。透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明白《這些電話號碼什麼時候用》,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用心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才能使幼兒在自己遇到緊急狀況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瞭解電話的用途,明白遇到緊急狀況時能夠打電話求助。

2.瞭解110.119.120等特殊電話號碼的用途,並能夠對應情境進行演練。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110.119.120等特殊電話號碼的用途

教學難點:遇到緊急狀況時能夠打電話求助

活動準備

情境圖片若干(比如遇到壞人侵犯、房屋着火、有人得了急病)以及寫有對應的特殊電話號碼的卡片(110.119.120)。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電話的用途

1.教師:電話有哪些用途呀?人們在哪些時候需要打電話?

2.幼兒按各自經驗,講講電話的用途。

3.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小結電話的.一般用途:電話能使人們與在十分遙遠的地方的朋友、親人直接交談、互通信息、互致問候;當人們遇到緊急狀況時,也能夠撥打求助電話,及時尋求幫忙。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2、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

3、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活動重點:萌發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活動難點:能正確協調地鑽

活動準備:掌握初淺的環保知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當鴨媽媽,小朋友當小鴨,鴨媽媽帶領小鴨聽音樂鍛鍊身體。複習遊戲“長高了,變矮了”。

  二、基本部分

1.學習新動作

①幼兒自由地在鬆緊帶下玩耍後,說說在玩時遇到的問題。

②啓發幼兒進行討論:怎樣才能從鬆緊帶下順利經過

③得出動作要領:“雙膝彎彎,腰彎彎,低着頭兒鑽鑽鑽”進行兩次; ④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來回練習鑽;

⑤請個別幼兒示範,並講解重點:鑽時低頭彎腰,儘量不碰到鬆緊帶; ⑥幼兒繼續練習後,請幼兒成四列縱隊站在起跑線後; 2.遊戲“快快逃出污染區”

①講解遊戲玩法:遊戲開始,每隊的第一位幼兒出發,依次鑽過兩條鬆緊帶後,跑到河邊抓一條魚,然後鑽回來將小魚放入各組的臉盆內,等到把小魚抓完後,小鴨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師敲小鈴發出警報聲:“不好了,遇上污染區了,快快逃離!”小鴨立刻從原線路鑽過障礙物逃回到起點。

②幼兒遊戲,教師強調遊戲規則:小鴨務必從原線路回到,要求不能碰到鬆緊帶;逃離時不推不擠,不和同伴碰撞。

  三、結束部分

1.師:“能幹的小鴨們逃離了污染區,要是不及時逃離,會發生哪些後果呢爲什麼會有污染區”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小鴨們逃出了污染區,真是很幸運,所以我們大家就應攜起手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讓我們的小鴨在清清的水裏快樂地長大。一齊跳個舞慶祝一下,好嗎”

4.放錄音,教師帶領幼兒跳歡慶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明白人的本領大,能製造出各種小工具,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能大膽嘗試,培養他們的操縱潛力。

3、透過觀察和操縱小工具,明白小工具的名稱及用處。

二、活動預備

1、每組:新彩色鉛筆、畫片紙、各色正方形蠟光紙、汽水、半成品娃娃傢俱若干。

2、小工具:板手、卷筆刀、釘書機、剪刀、錘子等各若干。

3、小工具展覽會。

三、活動進程

(一)教師由桌上的物品介紹引出,提出題目請幼兒思考解決的方法。

1、這是一隻新的彩色鉛筆,想一個甚麼辦法才能讓它畫出畫來呢?

2、這幾張小畫片紙要是能成爲一本小畫書,大家都能夠翻着看該有多好呀,怎樣做呢?

3、這張小牀是娃娃家中小娃娃睡的,這上面還有幾顆釘子沒有釘下往,我們怎樣辦呢?

(二)操縱、討論

1、幼兒分組進行操縱,由徒手引發尋覓工具幫忙。

2、幼兒討論,明白小工具名稱與用處,老師操縱示範。

(1)喲,這張紙變成了美麗的窗花,是誰想的好辦法?用甚麼幫忙的?這叫甚麼?剪刀還有甚麼用?

(2)這本小畫書用甚麼方法釘成了?釘書機還有甚麼用?

(3)這張小牀釘好了,小娃娃又能夠睡覺了,是誰釘的?

(4)誰把汽水瓶蓋子打開了,用了甚麼?板子還能夠做些甚麼?

(5)這兩隻筆能夠畫畫了,是誰做的?用了甚麼?(卷筆刀)平時老師用甚麼來削鉛筆?(刀子)小朋友用刀子輕易划着手,卷筆刀的刀片躲在盒子裏,所以它很安全。

3、幼兒再一次操縱,嘗試剛纔沒有用過的小工具。

4、小結:剛纔我們用來幫忙的這些板子、錘子、剪刀、釘書機、卷筆刀,用起來省時間、省力氣、又方便又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名字,叫小工具。

5、啓發幼兒想想平時還見過哪些小工具?它們都是誰製造的?

人們還能動手動腦製作出更新的小工具,幫忙大家做很多事情,人的本領真大呀!

(三)參觀小工具展覽

四、活動結束

1、總結

1、讓幼兒講述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瞭解自來水的。

2、使幼兒明白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3、教育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ppt:如果沒有水

2、ppt:水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

1、教師拿着水杯喝水。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喝水嗎

2、請幼兒拿水杯喝水。

提問:喝完水有什麼感覺我們喝的是什麼水

二、瞭解自來水的。

1、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裏來的

出示自來水淨水過程圖片,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淨水過程

2、江河裏的水我們能直接取出來飲用嗎

江河裏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廠把江河裏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淨化、消毒,變成自來水,透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三、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

1、ppt:水的作用,瞭解水對人們的作用。

2、ppt: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沒有了水,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我麼就不能生活。

3、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

教育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不要隨便把水浪費掉。

水的用處那麼多,我們就應怎樣節約用水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這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難過的情緒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情緒。

提問: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樣樣

2、誰撿到了帽子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樣做的

羣衆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忙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狀況下的.不同情感。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麼心裏怎樣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樣做的心裏怎樣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忙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忙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提問:小動物們這麼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那怎樣辦呢我們一齊幫忙他們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樣辦

幼兒幫忙小動物們找東西,幼兒找東西

師:剛纔我們幫忙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必須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

提問: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樣辦呢

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

中班社會教案:你讓我,我讓你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也能主動讓一讓別人,作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透過遊戲讓幼兒體驗互相謙讓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體驗遊戲圖片分析兒歌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繫有細繩的小球礦泉水瓶子

活動過程:

1.遊戲“逛公園”

1)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五個幼兒。

2)教師向幼兒說明不同顏色的小球代表誰。(紅色代表媽媽,綠色代表爸爸,藍色代表哥哥,白色代表爺爺,粉色代表小妹妹。)

3)幼兒將小球放入瓶子(公園)中,教師引導幼兒:公園裏有什麼,你們在公園裏玩得開心嗎?

(鈴聲響起)教師:“公園裏着火了,大家快跑!”

(鈴聲結束)幼兒鬆開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你們從公園跑出來沒有?爲什麼沒有跑出來?結果怎樣樣?你們又是怎樣跑出來的?

小結:公園裏着火了,大家都趕緊往外跑。有的人互相擁擠,只顧着自己,結果誰也沒有跑出來。都受傷了,有的人互相照顧,一個一個地跑,就全都跑出來了,誰也沒有受傷。

2.討論:大家就應讓誰先跑,誰最後跑?爲什麼?

3.第二次玩“逛公園”的遊戲,鼓勵幼兒按照大家討論的順序從公園裏出來。

4.看圖講述:這些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做得對不對?我們就應向誰學習?

5.兒歌:“拍手歌”。結束活動。

附兒歌《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

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齊。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謙讓很簡單。

你讓我來我讓你,和諧社會更美麗。

活動延伸:

在幼兒園放學回家的時候,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樓道的擁擠狀況,讓幼兒瞭解擁擠的害處,在實際生活中明白要讓老人和小孩先走,走的.時候靠樓梯的右邊,不能擁擠。同時號召家長也一同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教育幼兒養成互相謙讓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