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並學會大膽、自然地朗誦兒歌;

2、感知小蠟筆的特徵和用途;

3、體驗集體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蘋果、小鳥、星星,多媒體課件,自制蠟筆娃娃、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蠟筆娃娃,激發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呀?

2、它長得是什麼樣子的?

3、小蠟筆今天穿的可真漂亮,它身上有哪些顏色呢?紅色的可以畫什麼?綠色的.可以畫什麼?黃色的可以畫什麼呢?

4、小蠟筆有什麼用呢?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學說兒歌

1、教師:原來小蠟筆有這麼大的本領,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小蠟筆自己是怎麼說的?(播放多媒體課件)

2、教師與幼兒邊看課件邊提問:小朋友看,這些事什麼呀?小蠟筆都有哪些顏色啊?小蠟筆說了什麼?它畫了什麼呀?(蘋果)聞起來時怎麼樣的?(香香的)

3、小蠟筆又畫了什麼?(小鳥)小鳥在幹嘛呢?(唱歌)我們來聽一聽小蠟筆是怎麼說的?(畫小鳥,小鳥唱)

4、小蠟筆有畫出了誰啊?(星星)星星們在幹嘛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蠟筆是怎麼說的?

5、小蠟筆它都畫了哪些東西呀?蘋果聞起來怎麼樣呢?小鳥在幹嘛呀?星星是怎麼樣的?

3、再次欣賞兒歌。

4、 小朋友喜歡小蠟筆嗎?我們跟着小蠟筆一起來讀一遍兒歌吧。

三、幼兒共同作畫。

1、小朋友想不想用小蠟筆來畫一畫呢?,老師這裏有三幅畫,需要小蠟筆的幫忙,我們一起給它們塗上漂亮的顏色吧!

2、我們可以一邊畫,一遍念兒歌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餘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一個蛋)這麼大的蛋,它裏面一定藏着許多祕密,讓我們敲開看看?教師操作活動教具,邊操作邊念歌詞,配班老師將《小小蛋兒把門開》的旋律彈得小小的,輕輕的。

師: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隻什麼動物?(小雞寶寶)開出一隻小雞來,小雞寶寶長得什麼樣?(幼兒討論)毛茸茸呀!胖乎乎!(從蛋殼中走出來的.小雞寶寶,看到這麼多新朋友,心裏一定非常高興,那小雞寶寶高興的時候會怎樣唱歌呢?)嘰嘰唱起來。

小雞出殼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我們小朋友心情特別好的時候會唱歌、會跳舞,今天我們就用唱歌的方法來歡迎下一隻小雞的到來。教師操作教具,帶領幼兒熟悉旋律。

二、學習舞蹈

師:嗚----!奇怪,我怎麼聽到哭的聲音,是誰在這麼傷心?(出示雞窩與母雞媽媽)

師:母雞媽媽,你怎麼了? 師:小一班的小朋友,你們好,雖然我在雞窩裏孵了很多天,可是我四個調皮的蛋寶寶怎麼也不肯出來,他們說要我跳《小小蛋兒把門開》的舞蹈給他們,他們才願意從蛋殼中出來,可我怎麼會跳舞呢?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助我嗎?(願意)

配班教師彈《找叉叉》的音樂,幼兒每人找一個叉叉後,跟着音樂聲跳舞。

三、延伸活動

師:奇怪這個大大的蛋怎麼還沒有寶寶出來,原來這裏面藏着的是鴨寶寶,我們要跳鴨寶寶的舞蹈它纔會從蛋殼中開出來。改變幾個動作,將歌曲延伸。幼兒討論還有什麼動物寶寶是從蛋殼中出來的並且在原有的基礎上創編。

四、收尾

師:雞媽媽說他很感謝小一班的小朋友幫了她這麼大的忙,謝謝你們,小朋友再見! 幼兒學小鳥飛出去上廁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進活動室。

2.引出歌詞

教師提問:剛纔我們都作了些什麼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做對答的遊戲,看我點點頭,幼:大家點點頭,讓幼兒反覆的練習說歌詞)

二、學習歌曲(樂幼教)

1.念說歌詞

教師放音樂,與幼兒一起按照音樂的旋律有節奏的邊練習念歌詞邊做動作。

2.學唱歌曲

(1)教師邊做動作、邊示範演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唱得和我們做的動作一樣嗎?歌曲是怎樣唱的?

(讓幼兒隨老師一起小聲的清唱歌曲)

(2)引導幼兒反覆練習2-3遍

三、遊戲

1.師幼互動:在幼兒掌握歌曲的基礎上,教師說遊戲規則。

(引導幼兒學習對唱的方法,教師領唱幼兒對唱,每唱一遍將相同的.動作變換着做,讓幼兒模仿。)

2.互動

請一名幼兒領唱其他幼兒對唱。

(要求領唱幼兒聲音響亮)

3.創造性遊戲

啓發幼兒創編不同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仿編歌曲,邊演邊唱。

(拍拍肩、跺跺腳、拍皮球、開汽車等。)

4.請幼兒與自己喜歡的小夥伴一起合作遊戲。

四、教師小結

表揚表現好的寶寶,並隨音樂學媽媽做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兒歌。會表演兒歌。

三、活動難點:

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的同時能與同伴合作遊戲。

四、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五、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通過遊戲情境,熟悉兒歌內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師:瞧!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

師:我們有禮貌的向姥姥問好!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大戲”嗎?今天,姥姥帶你們去看大戲,你們想去嗎?

師:好的!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樂,豐富後半段兒歌歌詞,開火車,繞教室一圈)

⑵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

師:大戲好看嗎?

師:剛纔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麼?

師:他們是怎麼表演的?(豐富“拉大鋸,扯大鋸”兒歌歌詞)

2、完整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師:在姥姥家看了大戲,又學了拉大鋸,還真有點累,休息會兒,豎起耳朵來聽首好聽的兒歌“拉大鋸”,聽——

3、學習兒歌。

師:“拉大鋸”真好玩,我們一起來玩好嗎?現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鋸子,我們來拉大鋸了哦!(集體跟念、表演2——3次,鼓勵啓發幼兒配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

4、遊戲“拉大鋸”,在遊戲中理解、表演兒歌。

師:剛纔我們是一個人玩“拉大鋸”,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兩個人也可以玩“拉大鋸”遊戲,誰願意和我玩?(請一位幼兒上來與老師合作示範)

師:我與好朋友面對面,五個手指頭張開,舉起來,與好朋友的小手交叉,兩隻腳一前一後站的穩穩的,邊念兒歌邊玩遊戲!(遊戲2——3次)

5、結束

師:“拉大鋸”的遊戲真好玩,我請你們當小老師,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嗎?(開火車出活動室)

兒歌:"拉大鋸"課後反思

一、對教材的反思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而源遠流長的民間遊戲,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麗奇葩,對開發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生活具有促進作用,民間遊戲注入兒歌元素,更顯示出它濃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拉大鋸"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拉大鋸"這一語言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小班幼兒意志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境,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活動一開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讓小朋友與姥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把幼兒帶入了寬鬆和諧的氛圍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隨音樂旋律,輕鬆的成爲主人,在開火車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豐富了歌詞"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讓幼兒達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唯一疏漏了一個知識準備--幼兒實際經驗的準備,由於幼兒沒有經驗的鋪墊,當我一出示"姥姥"指偶,問幼兒:"誰來我們班做客?",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的說:"奶奶!",由於孩子們沒有生活經驗,對奶奶和姥姥這兩個概念區分的不是很清楚,這裏教師欠缺了適時的引導幫助幼兒區分"姥姥"和"奶奶",而是運用了稍帶指令性的語言讓幼兒知道"姥姥",雖然幼兒都能接受,但似乎顯得有點強求!

第二環節,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這一環節中,教具的精美與充分的運用使的'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對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觀參與活動!他們聽着、看着、想着……然後教師適時的讓他們動起來,自己上來操作教具進行表演,成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學會了兒歌歌詞"拉大鋸,扯大鋸",由於"大鋸"這個詞,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在幼兒的生活經驗裏可能沒有接觸過,幼兒不是很理解,這就需要通過我們教師言語上的幫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兒才能很好的掌握!這裏教師忽略了講"大鋸"的特徵,如果再詳細點幫助幼兒理解了詞義,幼兒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兒"玩"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坐在小椅子上適時的休息會兒,聽教師欣賞兒歌一遍,這裏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下個環節。

爲了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我引導孩子們用小手變出"大鋸子"自己動手邊做動作,邊學習兒歌,使本來外在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學習動機!這樣一來,孩子們又變的積極活躍起來,體驗到了共同遊戲的快樂!

最後在"拉大鋸"的遊戲中,這次活動也達到了高潮,我請孩子們自己找一個好朋友來玩遊戲,孩子們立刻變得興奮,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過於興奮,老師的指令還沒有下來,孩子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拉大鋸"遊戲,現場的氣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躍的多!就在這師幼互動愉快的遊戲中結束了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知道不挑食、對健康有益。

3、分享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快樂進餐的有效經驗。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能簡單複述故事。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做成的PPT(圖一:維尼大口大口地吃漢堡,圖二:維尼被狗追,圖三:維尼被牛追,圖四:維尼被送往漢堡店,圖五:預設的快樂進餐的有效經驗);

2、靠墊、地毯:佈置“蔬果一條街”場景;

3、每個家長腰間圍一條小圍裙。

【活動過程】

一、親子進場,在溫馨談話中導人活動。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把你們的媽媽請到了這裏,高興嗎?我們一起歡迎媽媽。

2、師:你們喜歡吃媽媽做的菜嗎?媽媽平時都給你們做哪些好吃的菜?

3、師:小朋友們說了很多喜歡吃的菜,今天老師這裏來了一個小男孩,看看他最喜歡吃什麼。

二、繪本閱讀,在有趣的情節中體驗男孩變成漢堡後的驚恐與危險。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小男孩最喜歡吃什麼。

(1)師:小男孩叫維尼,他不吃任何蔬菜,像紅蘿蔔、青菜,他統統都討厭,他最喜歡吃漢堡。

(2)討論:媽媽們,如果你的寶寶也像維尼一樣,你會擔心嗎?擔心什麼呢?

2、出示圖二,邊講故事邊提問。

師:嘣、嘣、嘣,維尼真的.變成了一個大大的漢堡。有一天,他從漢堡店走出來,他碰到誰了?

預設提問:

(1)猜猜這隻狗狗想幹什麼?

(2)維尼拔腿就跑,他跑到了哪裏?(養牛場)

(3)猜一猜,牛爲什麼會這麼生氣?(原來漢堡是牛肉做的)

3、出示圖三。進一步體驗危險的情境。

師:“我不是漢堡!我是人!”維尼坐上了麪包車,車在漢堡店的門口停了下來,一個冰冷的聲音傳了出來,“大家快來品嚐超級大漢堡!”

預設提問:

(1)眼看這個漢堡就要切成兩半了,絕望危急時刻,誰會來救他呢?

(2)媽媽們,如果是你的孩子遇到這樣的危險,你會怎麼做?

(3)我們一起來聽聽維尼的媽媽怎麼說。(別碰他,他是我的孩子)

師:從那以後,維尼決定聽媽媽的話。蔬菜水果樣樣都吃,慢慢地,漢堡男孩又變成原來那個健康的小男孩了。

三、親子表演,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男孩偏食帶來的危險後果。

幼兒扮演小男孩,媽媽們分別扮演狗、牛等,教師旁白,配上音樂進行親子表演。

四、交流互動,分享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快樂進餐的有效經驗。

預設提問: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喜歡吃蔬菜嗎?寶寶們真棒,我相信爸爸媽媽們也很厲害,你們是用什麼辦法讓孩子喜歡吃蔬菜水果的呢?

教師總結:每一種蔬菜和水果都含有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只有樣樣都吃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五、逛“蔬果一條街”,在有趣的遊戲中感受營養豐富的食物對健康的益處。

親子玩“買蔬果”遊戲,並請個別家庭介紹,激發幼兒喜歡吃蔬果的情感。

教師小結:每一種食物都含有小朋友生長需要的營養成分,只有均衡膳食,我們才能長得健康、強壯!

【活動反思】

1、座位巧妙安排。在本節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坐在地毯上圍成半圓,家長坐在靠墊上離孩子稍遠一點。這樣排座位讓孩子和家長在互動時很方便,又避免了孩子過於依賴家長、家長干擾孩子自主思考情況的發生。

2、環節有效設計。社會領域的教育離不開知、情、意、行。本次活動我巧妙利用討論、交流、表演、分享、遊戲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體驗和感受,最後達到喜歡吃蔬果、不偏食不挑食的活動目標。

3、家園融洽溝通。活動讓家長學到了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多種方法,明白了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年齡特徵的重要性。雖然一次教學活動不可能全方位提高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能力,但是能給家長帶來很多的啓示,從而配合幼兒園,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前評析】

幼兒科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培育幼兒的探究和創新的精神,對幼兒來說,科學教育是一個過程;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驗證問題的過程。因此,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不同的的聲音》這活動,其目的在於引導孩子們通過仔細的觀察、比較和分析問題:用不同的材料、大小相同的長筒,放入相同數量的珠子,他們的聲音是怎樣的?爲什麼?而相同的材料、大小不同的長筒,放入相同數量的珠子,它們發出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如果放入不同數量的珠子呢?聲音變化又是怎樣的……等等,通過活動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慾望。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感知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量的珠子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或相同的長筒放入不同量(或相同量)的珠子發出的聲音變化,感受探索聲音所帶來的樂趣。

2、幼兒通過操作感受聲音的不同,培養幼兒的聽、觀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長塑料瓶、長鐵筒、長紙筒、長木盒、珠子等若干

2、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實錄】

1、引導幼兒聽一聽各種聲音,感受聲音的不同,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師:我是魏老師,今天和你們交個好朋友,好嗎?(好)那我提個要求,用你們的耳朵聽聽,好,請坐下,請聽這些是什麼聲音?(汽車聲、鳥叫聲、流水聲、雷雨聲等)

(在最後聽到救護車時,插入小結:救護車爲什麼叫得這麼急呢?幼:救人…,所以,我們要鍛鍊好身體身體,把身體練得棒棒的,還要注意安全,這樣就可以減少救護車的出現了。)

師:我們剛纔都聽到有哪些聲音?(幼:有鳥叫…有…)這些聲音是一樣的'嗎?(幼:不一樣)

2、引導幼兒說一說。

師:那你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身體發出不同的聲音呢?好,都站起來試試。

幼:我會拍手…、我會跺腳…、我會用嘴發出出聲音…。

(待孩子表現完後插入老師的“聲音”:哇,小朋友們真棒,魏老師也想用自己的身體表現不同的聲音,看我的。)

3、出示不同的長鐵筒、長紙筒、長塑料瓶、長木筒子等,以其也想發出聲音爲題,引起幼兒探索、動手、尋求知識的慾望。

師:剛纔我們用身體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今天老師帶來了幾種不同的長筒,想讓這些長筒發出聲音來,請小朋友們一起過來看看有什麼長筒?

幼:這是鐵的、這是塑料的…這是木的…,這是紙的…。

師:桌面上除了有不同的長筒外,還有什麼?

幼:珠子。

師:這些珠子能幫長筒發出聲音嗎?(幼:能)

師:那請你們數10粒珠子裝進筒子裏,聽聽筒子裏發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爲什麼不一樣?

幼:不一樣,因爲有的是鐵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木的…;有的是紙的…。

師:小朋友真聰明,原來呀,不同的筒子雖然都是裝了10粒珠子,但是它們發出來的聲音卻不一樣。

4、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感知大小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材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師:現在,老師又拿一個長筒,這是什麼長筒?一樣嗎?爲什麼?

幼:一個大一個小。

師:剛纔小朋友如果用的是小的塑料筒子,你就拿出一個大的塑料筒子,如果用的是小的鐵筒子,你就拿出一個大的鐵筒子,同樣放進10粒珠子,聽一聽它們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5、討論:同是一種材料的筒子,同樣是放進10粒珠子,爲什麼發出的聲音卻不同?

師:我們來聽一聽,它們同樣是塑料的長筒,同樣是裝了10粒珠子,爲什麼發出的聲音卻不同呢?

幼:因爲一個筒子大,一個小。……等等。

教師小結:哦,原來不同材料的筒子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大筒子和小筒子同樣是裝10粒珠子,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提示語:因爲大筒子裏面的…空間大,小筒子裏的…空間小,所以它們發出的…聲音就不同)

6、體驗製作後的樂趣。

師:現在老師請你們選擇你自己喜歡的一個長筒,跟着音樂奏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