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擺放圖形,學習交集分類,初步瞭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圖形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內圖形的特徵。

2、繼續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加減去運算。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空心大圓4個(分別爲紅、黑、各一,綠2),標記若干(如南P333圖二、三、四、五、六)。

活動過程:

一、複習10的組成。

開展拍手遊戲和碰球遊戲。複習10的組成。

二、學習按標記將圖形分類。

1、出示教具(五),引導幼兒觀察標記後說出這兩個空心圓圈是誰的家。

2、誰來將圖片按標記分別放在兩個圈內。分完後再請幼兒說說兩個圈裏各放的是什麼樣的圖形。

三、學習交集分類。

1、出示圖六,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家怎麼了:這兩個家怎麼了?有沒有完全重疊,是誰的家和誰的家有部分重疊了,重疊的這一部分有誰的家。(是綠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圖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你們想想什麼圖片可以住在綠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疊的地方?

3、教師和幼兒一起在兩個圈重疊的地方放上綠色的三角形,並在重疊處的.上方貼上相應的標記。

四、運用交集分類經驗。

1、出示圖八:請你們想一想板上的標記和兩個空心圈,紅心圈裏放什麼圖形,黑心圈裏放什麼圖形,他們重疊的地方又應該放什麼圖形?(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

2、請一名幼兒分別將圖形片送至紅圈、黑圈和兩圈重疊的地方,請其他幼兒檢查他放得是否正確,並說說爲什麼。同時想想重疊的地方應該貼什麼標記。

五、幼兒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兩個相交的圓圈)每個圈上插着什麼標記,想想在每個圈內應放什麼圖形,放好後,再想想兩個圓圈重疊的部分內應該放什麼圖形,將圖片放在裏面。完成後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做的。

2、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六、結束活動。

1、表揚上課表現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動用具。

活動反思:

這些圖形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圖形,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要求幼兒通過比較分辨出每組圖形的不同之處並進行分類,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幼兒對分類沒有困難,只有稍部分幼兒還不能自行做好圖形標記。活動後,我們都覺得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按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語出《書·舜典》附亡《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汩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在遊戲中學習兒歌,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節奏感和韻律感。

2、 願意和同伴一起友好合作,邊念兒歌邊愉快地開展拍手遊戲,充分體會吟唱的快樂。

3、 在快樂吟唱、遊戲的基礎上,嘗試加快速度說,體會快速說兒歌的趣味性。

4、 瞭解兒歌的含義。

5、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在遊戲中學習兒歌,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節奏感和韻律感。

難點:在快樂吟唱、遊戲的基礎上,嘗試加快速度說,體會快速說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請鄰班的兩位小朋友背熟兒歌和學會遊戲。

2、字卡(開飛機、肚子餓、爬高山、看電視、跳舞、遛一遛、刷油漆、吹喇叭、喝酒、不許動)

活動過程

一、請孩子們觀看兩位小朋友表演《拍手歌》,調動起他們學歌謠的積級性。

1、請孩子看兩位小朋友表演《拍手歌》。

師:小客人帶來的節目好看嗎?

幼:好看!

2、引導小朋友說說《拍手歌》的內容。

師:一隻小貓在幹什麼?

幼:一隻小貓開飛機。

師:兩隻小貓在幹什麼?

幼:兩隻小貓肚子餓。

二、藉助字卡、動作,引導孩子們理解、掌握《拍手歌》的內容。

1、教師出示字卡,讓幼兒先學念字卡上的詞語,再做出相應的動作。

如:教師出示字卡“開飛機”。

師:這是什麼?

幼:開飛機。

師:你們模仿一下“開飛機”的動作,好嗎?

(幼兒模仿“開飛機”的動作,教師給與肯定)

2、孩子跟着老師一邊自拍一邊學念歌謠,並自己根據內容做動作。

3、孩子和旁邊的小朋友一邊互拍手一邊念歌謠,並根據內容做動作,以熟悉歌謠和遊戲。

三、引導孩子開展“拍手歌”遊戲。

1、把所有的孩子分兩組,採取輪流說的形式。一組欣賞,一組練習,然後互換。使孩子對歌謠的內容鞏固記憶,也使孩子輪流休息同時注意傾聽同伴是怎樣說和做動作的。

2、兩個小朋友結伴遊戲:鼓勵孩子們自由找一個好朋友到合適的地方玩拍手遊戲。老師注意指導和發現練習速度比較快的小組,請他們進行展示,同時也讓其他孩子感覺加快速度說的趣味性。

四、鼓勵幼兒加快念兒歌和做遊戲的速度,也可以創編出不同的動作,體驗遊戲的快樂。

五、教師小結幼兒遊戲情況。

教學反思

這種傳統的趣味歌謠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這一點在綱要中也有體現。在整個活動中,拍手的'動作是貫穿全過程的,因爲拍手歌如果離開了拍手只坐着說會非常枯燥,就失去了遊戲兒歌的趣味性,而一邊拍手一邊說不僅有趣,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們掌握兒歌的節奏,體驗兒歌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兒歌的趣味性。在活動中,孩子們一邊玩遊戲一邊學兒歌,始終是積極投入的,充分體現了孩子們的主動性和歌謠的趣味性。

小百科:拍手就是兩手相拍的意思。多用以表示歡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及思考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紙筆、藍色臘光紙。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不着地,不騰空,高高一座樓,造在水當中。

2、談話引出課題:

(1)你見過什麼樣的小船?

(2)海龜爺爺過生日,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小船,你們想知道是什麼樣子的嗎?

3、欣賞故事《小船悠悠》。

4、提問:

(1)哪些小動物?

(2)它們做的什麼小船?

5、第二遍欣賞故事。

6、提問: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做什麼小船?

7、幼兒動手繪畫,貼在大圖畫紙上。

8、給作品取名字。

9、小朋友手拉手做小船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觀察魚兒的不同神態、表情,讓幼兒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學會用”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臉”等詞語描述圖意。

3.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觀察力。

4.教育幼兒懂得保護環境並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電腦圖片、錄音機、磁帶、圖書。

2.課前參觀附近河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師生學做魚在水中游的動作。

2.師:老師這裏有一部小電影,我們來看看電影裏的魚兒生活得怎麼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片一)提問:

(1)這兩幅圖上河水的顏色和魚的表情有什麼不同?

(2)幼兒討論並回答。(豐富詞:污染、愁眉苦臉、清清的河水)

2.教師小結:圖上有一條清清的小河,魚兒歡快地在水中游泳,玩得真高興。

一條河的河水又髒又臭,河水被污染了,魚兒愁眉苦臉,它們難受極了。

3.爲什麼這條河的水會這麼髒?(出示活動片:是人們倒髒水、扔垃圾造成的'。)

4.魚兒活動在這麼髒的水裏,它們該怎麼辦?(出示圖片二)

5.魚兒搬走了,你們有什麼辦法讓它們再搬回來嗎?

6.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努力,河水慢慢地乾淨起來,我們把這個消息告訴魚媽媽吧!(魚媽媽知道了這個消息,又搬回來了。出示圖片三)

7.魚媽媽一共搬了幾次家?請小朋友把魚媽媽搬家的經過講出來。

(1)個別幼兒完整講述,爲圖片取名。(2)教師規範地講述一遍內容。

8.剛纔老師講了一遍內容,老師是怎樣講的,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9.每個幼兒一本圖書,集體講述一遍。

三、結束部分

1.學了這個故事,你懂了一個什麼道理?(要從小懂得保護我們的環境,人人講衛生)

2.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除了水會被污染,空氣也會被污染,噪音也是一種污染,我們以後再看錄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音樂活動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參加到音樂活動中,提高幼兒感受、表現、創造美的能力。我們班的孩子很喜歡唱歌,都願意大膽地唱、大膽地表現自己。

大班音樂活動《小魚的夢》這首歌曲旋律優美、氣氛柔和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幸福和快樂的感覺。我班小朋友第一次聽這首歌曲時,很多孩子就隨着音樂的旋律擺動着身體,自己創編出了相關動作,完全融進的美妙的音樂聲中。此次活動我利用圖譜教學的形式,讓孩子通過觀察圖譜來記憶歌詞。並在某曲句留白,請幼兒思考、想象,激發幼兒大膽地創作,爲歌曲添上簡單的圖譜。然後請幼兒看着圖譜來演唱歌曲,在幼兒跟着旋律演唱歌曲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幼兒都能夠基本上看圖譜演唱出歌詞,其中發現幼兒在某些樂句上的曲調有些偏離、不夠準確的`地方,於是我們對這些曲句進行重點的練習,很快我們大家就改正過來了。

會演唱歌曲的同時,我希望孩子們更多的能融入自己的感情,將歌曲唱的更生動、好聽,要求幼兒帶上身體動作。在集體演唱表演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幼兒都能跟隨優美音樂,一邊演唱歌曲一邊舞動身體。

整個音樂活動中,孩子們都是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度過。使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同時也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享受了學習的快樂,體驗了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

2、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並會用“<”、“>”表示其關係。

教學準備:

教具: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教學過程:

1、認識“>”

以“大嘴巴”兄弟來跟我們做遊戲爲引子來導入。

(1)出示7和5兩個數字,請小朋友比大小

(2)請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

(3)在出示8和6兩個數字,請小朋友上來講大於號擺放好。

2、認識“<”

(1)出示4和6兩個數字,請小朋友比大小

(2)請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

(3)在出示3和5兩個數字,請小朋友上來講小於號擺放好。

此環節重點:知道其符號名稱,並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邊。

3、數字遊戲

介紹遊戲玩法: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並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4、介紹配組遊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遊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遊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遊戲,並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遊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遊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遊戲要按類收拾好。

5、教學延伸

可將這些遊戲道具放在數學區,供小朋友自由操作、自由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育教學目標:

1.能夠仔細傾聽,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心情轉變的原因,學會合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2.知道生氣是正常的情緒反應,瞭解經常生氣會影響人的健康。

3.樂意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體驗,保持自己快樂的心情。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試着面對。

5.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活動重難點:

知道生氣會影響人的健康,會用恰當的方式排解不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實物鍋、排解情緒的各圖片

《生氣湯》故事的PPT。

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入

1、小朋友,這個小朋友怎麼了?你從哪裏看出來?

他爲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表情呢?

二、出示霍斯做生氣湯

1、圖片1)這個小朋友他叫霍斯,他鼓起腮幫子、齜牙咧嘴的怎麼了?(生氣了)

2、那他爲什麼這麼生氣,我們來聽聽看!

三、傾聽故事。

1、教師出示PPT,講述故事。

故事:霍斯在表演節目時同學帶來的牛踩到了他的腳,可是他沒有對霍斯道歉,霍斯很生氣;今天放學,媽媽不守信用,請珍珠阿姨來接他,霍斯很生氣;珍珠阿姨開車橫衝直撞,一路吱吱嘎嘎,差點兒壓死三隻貴賓狗,霍斯很生氣。

2、圖片5)霍斯是爲什麼這麼生氣呀?

你們有生氣的.時候嗎?什麼事情讓你生氣?生氣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這感覺舒服嗎?

師小結:是呀,生氣就像憋氣一樣,讓人不舒服,經常生氣還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

3、霍斯生氣了都做了些事情呢?

故事:霍斯踩壞了花;媽媽跟他打招呼,霍斯叉着腰很沒禮貌地發出“哼”的聲音;媽媽想抱抱霍斯,他不要,生氣地走開了。

4、圖片10)霍斯生氣了,他都做了什麼事情?霍斯這樣生氣好嗎?爲什麼?

師小結:生氣沒有錯,但是不能把生氣了的壞情緒帶給別人,生氣除了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讓身邊的人不開心,更會讓你失去朋友。

5、媽媽看見霍斯生氣了,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我們一起看一看!

故事:

媽媽笑眯眯地說:

“那我們一起來煮湯吧!

霍斯一動也不動。他正生氣呢,纔不想煮什麼鬼湯。

媽媽燒了一鍋水,撒進一些鹽。

然後,她深深吸一口氣,對着鍋子尖叫。

師問:媽媽會怎麼說?請個別幼兒說。

她說:“今天我發現門口的花不知道被誰踩壞了,我很生氣;我和霍斯打招呼,他不理睬我,我很生氣;我想要抱抱霍斯,他走開了不要我的擁抱,我很生氣。

”媽媽對霍斯說:

“現在,該你了!把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吧。

於是,霍斯爬上凳子,也對着鍋子尖叫。

師問:霍斯又會對着鍋子說什麼?

霍斯說:“今天我表演節目時,被小朋友帶來的牛踩到了腳,可是他沒有向我道歉,我很生氣;媽媽今天沒有來接她不守信用,我更生氣。

霍斯吼吼吼了好幾聲,還對着鍋子齜牙咧嘴。

水開了。

媽媽對着鍋子吐舌頭。她說:

撒點鹽,放點糖,

左三圈攪攪攪,右三圈攪攪攪,

深呼吸,大喊一聲:啊!我生氣啦。

霍斯也吐舌頭,吐了二十下。他也

撒點鹽,放點糖,

左三圈攪攪攪,右三圈攪攪攪,

深呼吸,大喊一聲:啊!我生氣啦。

他拿起湯勺乒乒乓乓地敲鍋子。

他噴出最大一口火龍氣。

“真舒服“,霍斯說。

啊!我快樂啦!”

霍斯笑了,媽媽也笑了。

霍斯奇怪地問媽媽:“我們今天到底在煮什麼湯啊?”

“生氣湯。”媽媽回答。

他們就這樣肩並肩在一起,

攪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6、霍斯媽媽想出了什麼辦法呢?

(霍斯和媽媽煮湯,然後把生氣的事情對着湯大聲地說出來)

7、現在霍斯的心情怎麼樣了?

師:開心了!你們也有很多生氣的事情,那我們也來做個生氣湯的遊戲,

撒點鹽,放點糖,

左三圈攪攪攪,右三圈攪攪攪,

深呼吸,大喊一聲:啊!我生氣啦。

最後把生氣的事情大聲地說出來,好嗎?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生氣的事情說出來,心裏舒服嗎?你們生氣什麼呢?

今天老師也帶了一個鍋子,誰準備好對着鍋子說出自己生氣的事情了?誰來試試?你也來試試?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圍個圈,當作鍋子,對着鍋子說說自己的生氣的事情吧,向霍斯一樣對着鍋子說出生氣的事情吧!

師:做完生氣湯後,是不是覺得舒服了?

四、解決生氣的方法。

師:除了煮生氣湯,我們還會有什麼好辦法能讓自己消氣,讓心情好起來?(幼兒講述)

老師這裏也有很多消氣的方法藏在畫架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總結:消氣的辦法可真多,其實生氣很正常,我們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如果你碰到生氣的事情可以用剛纔發現的消氣的辦法,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但是不能把壞情緒帶給別人,更不能用壞情緒傷害到了自己。

五、活動延伸:

師:現在我們到操場上玩紙飛機,把不開心的事情畫在飛機上,讓飛機帶走壞情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