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鼠寶寶上奶奶家作客的情節,嘗試在集體面前清楚地交流自己的經驗。

2.體驗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並能用恰當的語言和表情進行表達。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玩偶老鼠、糖果、故事幻燈、鼠寶寶頭飾、圍兜、鼠奶奶圍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小朋友們看,這是誰?鼠寶寶有個大口袋,誰想來摸一摸?(請幼兒摸摸口袋)大口袋鼓鼓囊囊的,猜猜裏面有什麼?鼠寶寶帶着一口袋糖果會去幹什麼呢?

(二)欣賞故事,體驗情感

1.放幻燈

1)鼠寶寶去奶奶家作客,她到了奶奶家門口,先是怎麼做的?

2)奶奶看見鼠寶寶心裏怎麼樣?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找找奶奶高興的圖片。

3)奶奶是怎麼招待鼠寶寶的?(學學親熱的動作)

4)我們小朋友也有一個喜歡我們的奶奶和外婆。你去奶奶或者外婆家作客,她們是怎麼招待你的?平時還怎麼關心、照顧你?跟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鼠奶奶也深愛着鼠寶寶,他們在一起開開心心地玩了一天。太陽要下山了,鼠寶寶要走了,奶奶會怎麼樣呢?我們接着看下去。放幻燈。

奶奶現在怎麼樣?我們一起來找找這張圖片。

3.篤篤篤,誰在敲門?放幻燈

1)鼠寶寶又回來了,你們看鼠奶奶怎麼樣?她心裏是怎麼想的'?(幼兒模仿驚訝的表情,並說說鼠奶奶的話)

2)鼠寶寶爲什麼又回來了呢?

4.放幻燈1)鼠寶寶對奶奶說了什麼?(幼兒學說: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給你吃。)

2)奶奶現在表情怎麼樣?

5.分角色表演送糖一段。

(三)結束活動,分享糖果2、教師再讀散文詩,幼兒學習表演下面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表演這些小朋友,散文唸到哪,扮演那個的小朋友就要出來表演了。

提升部分

1、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果園快樂嗎?爲什麼呀?(果園很快樂,因爲果園一年四季都有好朋友)

2、那你們快樂嗎?爲什麼?(也有好朋友,也很快樂,感受朋友帶來的快樂)

3.那就和我們的好朋友一起圍着果樹跳舞吧!(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果樹)

結束部分

剛纔吃了這麼多好吃的果子,現在請每個小朋友再摘一個果子我們帶回去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爲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並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一、設計思路

經歷了活動的第一教時後,孩子們知道了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長處。這一次叢林裏的“動物頒獎大會”,他們需要在欣賞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肢體動作表現每一種動物的特點。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截取了法國作曲家聖·桑的《動物狂歡節》的片段供幼兒欣賞。教師先動物的圖片,縮小聯想的範圍,再請幼兒欣賞音樂,將音樂特點與動物特徵相匹配,這對於中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可能更合適。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編排舞蹈動作進行表達和表現,共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用動作表現動物的外形特徵;第二個層次:不僅要表現動物的外形特徵,還要用肢體語言表現出該種動物最擅長的本領,難度有所提高。中班幼兒肢體語言不夠豐富,教師可以一些相應舞蹈動作的照片供幼兒。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動物的外形特點與特長。

2、欣賞不同的音樂,感知其旋律、節奏、速度與所表現動物的關係。

三、活動準備

1、誰敢嘲笑獅子》課件(PPT)

2、《動物狂歡節》音樂選段

3、相應的動物卡片、插卡底板(幼兒2~3人一組,每組一份)

4、動物舞蹈造型照片

5、幼兒製作的各種獎盃(森林大力士、森林舞蹈家、森林歌唱家、森林之王、森林游泳健將、森林跳高王子……)

四、活動過程

(1)回顧故事情節,引出主題

——(出示獅子)上次我們講了關於獅子的故事,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

——記得故事裏有哪些動物嘲笑過獅子?他們的哪些本領比獅子厲害?

——經歷了上次的事,獅子知道了,原來每——種動物都有自己最厲害的本領,於是召開了一個“森林頒獎大會”,看看都來了哪些動物? (出示動物圖片)

(2)欣賞首樂,展開聯想

——聽聽,動物們哪個先來,哪個後到?按你聽到的'順序給動物們排排隊。(欣賞首樂,小組操作排序)

——你們聽到的動物們出場的順序是怎樣的? (這段音樂是誰?爲什麼你覺得這是××? ××是什麼樣的?這段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樣的感覺……)

——(播放課件驗證)看看,我們的感覺是否正確?

(3)森林頒獎大會

①動物出場秀。

——每組選——種動物,要用動作表現出這種動物的樣子,讓我們——看就知道你們是誰。(小組編排,可個別小組舞蹈造型照片)

——把你們設計的動作讓大家欣賞——下,讓我們猜猜你們是誰。(小組輪流表演幼兒表演時,教師可播放相應的音樂。)

——你們覺得他們表演的是誰?你喜歡他們哪個動作?還有什麼動作也可以表演這種動物?

②頒獎大會。

——(出示各種獎盃)看看這些獎最適合頒給哪個動物?

——領獎的時候,不僅要表演出動物的造型,還要用動作告訴大家這種動物最大的本領,讓我們看明白你是來領哪個獎盃的。(小組合作編排動作)

頒獎大會正式開始,聽到合適的音樂,相應的小組就登場表演並領獎。

(三)活動拓展

1、豐富音樂,增添動物的種類,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並逐漸配合音樂的速度與節奏。

2、幼兒與同伴講述並統計自己和同伴的優點和缺點。

五、活動結束

1、

2、

六、活動延伸

1、在閱讀區中投放此圖畫書,供幼兒自主閱讀。

2、動物撲克牌:用動物圖片自制“動物撲克牌”,2~4人一起玩,每人任意取一張動物牌,說出該動物最獨特的本領爲勝,可收取別人手中的動物牌。

3、誰也不能嘲笑我:

(1)準備:牆面環境中佈置每個幼兒的照片及日常生活中各類事件的圖示。

(2)操作方法:幼兒可將自己做得最棒的事件圖片貼在自己的照片後,也可把自己做得不夠好的事件照片貼在比自己好的同伴的照片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仔細觀察畫面,講述各種擺脫年的方法。

⒉瞭解各種過年的習俗。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年

⒈你們知道年嗎?年到底是什麼呢?(怪物、傳說)

⒉(出示圖一)老師這裏就有一個關於“年”的傳說,瞧!這就是年,看看它長的什麼樣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

⒊年頭長觸角……它的樣子十分的可怕。每到一年的最後一天年就悄悄地從山上衝下來,把那羣孤獨的人們通通吃掉!

二、觀察圖片,瞭解擺脫年獸的方法

⒈你們願意就這麼被年吃掉嗎?(不願意)那你們有什麼辦法趕走年呢?(幼兒自由講述)

⒉那我們看看傳說中人們是怎麼擺脫年的呢。(出示圖片)

⒊你看懂了了嗎?你看懂了哪一幅圖?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⑴放鞭炮:爲什麼年聽到鞭炮聲會嚇得躲起來呢?(原來熱鬧的聲音讓“年”感到害怕)

那過新年時還有什麼聲音也很熱鬧,也能把年趕走呢?

⑵紅燈籠:爲什麼大紅燈籠高高掛就能把年嚇跑?(原來,喜慶的紅色讓“年”感到害怕)

新年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也會讓年感到害怕呢?

⑶年夜飯:爲什麼過年時要做一桌美味佳餚呢?這些美味是給誰準備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是什麼感覺?(熱鬧、溫馨)而年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所以他害怕看到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在一起。

⑷穿紅衣跳舞:一羣人穿紅衣跳舞,特別熱鬧,年可是很怕熱鬧的呢!

⑸年畫:小朋友手裏拿了什麼?(其實,它是一幅畫,裏面隱含着吉祥的意思,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年畫)爲什麼要貼年畫呢?(喜慶,熱鬧才能趕走年)除了年畫之外,過年時我們還要貼什麼?

⑹拜年:拜年時要說什麼?(各種吉祥話)當你聽到吉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甜甜蜜蜜的)那還會害怕年嗎?(不會)當然,年是最害怕看到開心的人了!

⒋完整講述:故事中介紹了這麼多趕走年的喜慶辦法,誰能夠把這些方法完整的說一說呢?

⒌小結:原來年害怕響聲、害怕鮮豔的紅色,害怕團團圓圓,害怕一切熱鬧、開心的東西。

三、經驗提升:豐富各地過年的習俗

⒈過度:所以我們現在也會用放鞭炮等熱熱鬧鬧的方法趕走年,那除了這些方法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嗎?

⒉觀察課件,邊看邊講,瞭解各地過年的習俗:其實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方法。看!

⑴團圓飯:團團圓圓

⑵到各家各戶拜年:互相祝福

⑶舞龍燈:歡騰喜慶

⑷舞獅:同上

⑸踩高蹺:節節高升,步步高

⑹包餃子做餛飩:一起慶祝大家長大一歲了!

⑺做年糕:節節高升

⒊小結:原來,每個地方過年的習俗都不一樣,但一樣的都是大家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快快樂樂地度過年的,這樣,年就會害怕出來吃人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誰和誰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教師:春天來了,草二天綠了,花兒開了,樹葉發芽了。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歌唱《各成春天來了》。

中班語言活動:微笑(散文欣賞)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2、理解並掌握散文情節,豐富詞語“願意”、“微笑”。

3、能分角色朗誦散文,學會一句接一句的朗誦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頭飾)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一羣小螞蟻。

2、散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相互觀察同伴的微笑,激發幼兒的.快樂情緒。

(1)請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微笑。

(2)集體討論。當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時候,你覺得開心嗎?

(3)教師小結。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散文《微笑》的前四句,並提出問題。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散文前四句。

(2)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如:“小鳥想出了什麼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引導幼兒回答時用散文中的語句:“我願意……”。

(3)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小蝸牛想出各種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

3、教師朗誦散文的最後兩句。

(1)教師朗誦散文最後兩句。

(2)教師根據散文內容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

(3)鼓勵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象,設想各種不同的方法,並學。

4、完整欣賞及朗誦散文,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意境。

(1)在背景輕音樂中,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誦散文,並用眼神和表情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

(2)幼兒分角色扮演小鳥、大象、小兔、小螞蟻,並學習散文中小動物的對話和動作表情。

5、幼兒表演朗誦散文。

(1)分角色朗誦。

(2)集體朗誦。

6、討論:你喜歡散文中的“微笑”嗎?生活中你會經常“微笑”嗎?生活中你最喜歡誰的“微笑”?爲什麼?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幼兒園做一件讓他人高興的事,把快樂送給其他的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詳案:老鼠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目標:理解畫面內容,大膽用語言表達畫面的意境,頑皮的小雨滴。

大膽想像,創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關係。

準備:圖片兩張 配樂散文詩

過程:

一、談話導入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爲什麼?

幼兒結伴討論——各抒己見 (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觀察講述、表達表現

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雲媽媽的懷抱,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叢裏,幼兒教案《頑皮的小雨滴》。

提問:你聽到頑皮的雨滴娃娃到了哪裏?(引導幼兒表達表現跳、落、擠等頑皮的動作)

小雨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它把妹妹的傘當成了什麼?把池塘當成什麼?躲在路邊的'土坑裏,車開過會發生什麼事?小雨滴落進沙灘後,到哪裏去了?

結合圖片、欣賞散文詩表達表現

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表現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調皮情形。

三、續編作品

*: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結合生活經驗)

頑皮的小雨滴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懂得“芽”的健康成長需要陽光、風兒、雨露。

2.初步理解“膽怯、健康、堅強、歡暢”等詞。學習句式“別怕,我把你×一×,你就會變得更××”。

3.樂於助人並懂得感恩。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觀察過種子發芽的過程。

2.物質材料準備:嫩芽實物、大圖書、表演道具。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鏈接已有經驗。(鏈接、激趣)

1.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是誰?你喜歡她嗎?你想對她說些什麼?

2.嫩芽是從哪裏出來的?她剛剛從泥土裏出來,會覺得怎麼樣呢?(做出小心膽怯的樣子)

二、突出重點,理解散文內容。(思考、表達)

1.(出示圖書第一頁)瞧,她多害怕呀!爲什麼會害怕呢?(教師有感情地朗誦第一段)嫩芽像什麼呀?我們來學一學膽怯的樣子。

2.嫩芽這麼膽怯、害怕,猜猜有誰會來幫助她,讓她快快長大呢?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分別出示圖,並提問:被太陽照耀着,會感到怎麼樣?(溫暖)被風兒撫慰着,會感到怎麼樣?(親切)被雨露滋潤着,會感到怎麼樣?(就像我們口渴的時候喝到水一樣舒暢)(教師配合圖朗誦第二段)

3.小嫩芽還是有點害怕,我真想安慰她,我想對她說:“別怕!我把你抱一抱,你就會變得更高興!”你想說什麼來安慰她呢?幼兒相互說一說,然後回答。

4.(教師翻書到第三頁)指着太陽:猜猜看,太陽會怎麼對她說呢?太陽到底是怎麼說的呢?(老師朗誦太陽說的話)什麼是健康?看一看這兩個嫩芽誰更健康?那個不夠健康的嫩芽,就是在陰暗的角落被發現的,因爲沒有曬到太陽。我們學學太陽,對這個不健康的嫩芽說一說,對這個健康的嫩芽也說一說。

5.你猜風兒會對嫩芽說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後,教師朗誦風兒的話。你在什麼時候也很堅強?女小朋友做嫩芽,男小朋友做風兒。相互說一說。交換角色再說說。

6.你猜雨露會對嫩芽說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朗誦雨露的話。你歡暢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來做做很歡暢的樣子。現在老師是雨露,你們是嫩芽,我來灑一灑,你歡暢嗎?現在老師是嫩芽,你們是雨露,請對嫩芽說一說。再請一個小朋友來做嫩芽,大家做雨露,一起說一說。

7.聽了太陽、風兒、雨露的.話。嫩芽還害怕嗎?她會變得怎麼樣?(幼兒結合朗誦學一學嫩芽)

 三、視聽結合,感受散文意境。(欣賞、想象)

1.這是一首非常優美的散文詩。名字叫《芽》。讓我們靜靜地、靜靜地欣賞。(結合配樂詩朗誦,教師扮演土地媽媽,用手和道具表演散文詩。)

2.這首散文詩美不美?你們喜歡嗎?嫩芽在太陽、風兒、雨露的幫助下,終於不再害怕,快快長大了,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呀!

 四、合作表演,體驗角色形象。(體驗、移情)

1.你們願意做太陽、風兒、雨露幫助嫩芽嗎?你們想做嫩芽的哪個朋友?請小朋友分組做太陽、風兒、雨露,教師做嫩芽一起表演。嫩芽表演完真誠地謝謝太陽、風兒、雨露。

2.根據幼兒的實際狀態,靈活選擇是否進行第二遍輪換角色表演。(現在你們做嫩芽,再請三個小朋友做太陽、風兒、雨露,一起表演。)

3.嫩芽的成長需要許多人的幫助,我們小朋友也像小嫩芽一樣,有許多人關心、愛護我們,讓我們健康成長,我們應該謝謝誰?

4.老師帶來的嫩芽兒想交給小朋友照顧,你們知道把它放在哪裏嗎?(一個有陽光、有風兒、有雨露的地方)我們一起去尋找這個美好的地方吧。

附散文 芽

一個嫩芽兒從土地媽媽的懷裏探出頭來,就像一個膽怯的小姑娘。

太陽照耀着她。春風撫慰着她,雨露滋潤着她,她感到溫暖、親切、舒暢,同時也有些害怕。

太陽說:“別怕!我把你曬一曬,你就會變得更健康!”

風兒說:“別怕!我把你吹一吹,你就會變得更堅強!”

雨露說:“別怕!我把你灑一灑,你就會變得更歡暢!”

於是嫩芽勇敢地擡起了頭,張開雙手。迎向陽光,迎向風兒,迎向雨露。慢慢地,她長高了,長壯了,變得更綠更可愛了,就如一個朝氣蓬勃的美麗姑娘,在春光裏歡笑起舞。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中小動物與傘之間的關係,學習朗誦兒歌。

2.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並嘗試用兒歌中的句型仿編句子。

活動準備:

教師材料:

1.兒歌大書一本,句卡。

2.大樹、螞蟻、蘑菇、青蛙、荷葉等小圖片幼兒材料:動物、背景胸卡;繪畫紙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導入主題1.師:嘩啦嘩啦,下雨啦!怎麼辦呢?

下雨啦!我們可以撐起漂亮的小花傘,那小動物會到什麼傘下躲雨呢?

2.認識大書封面及傘字。

師:看!這裏有一本大書,封面上有什麼?還有一個字呢!誰認識這個字呢?

這本書裏講的就是關於小動物們找傘躲雨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 理解畫面,模仿創編1.出示小鳥,引出第一句。 3.請個別幼兒上來翻到第三頁,觀察畫面,引出第三句。

師:小螞蟻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蘑菇傘,真高興,誰來接着翻書,看看誰又會在找什麼傘呢?(呈現青蛙和荷葉背景圖)青蛙怎樣到傘下的呢?(出示句卡,嘗試模仿講述。)誰能看着卡片把這句好聽的話完整的說出來?(模仿講述:嘩啦嘩啦,下雨了,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傘!)4.請個別幼兒上來翻到第四頁,引出第四句。

師:青蛙找到荷葉當傘真聰明,誰再來幫我們翻大書,看看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你能看着卡片用好聽的話完整的說一說嗎?(看句卡嘗試講述:嘩啦嘩啦,下雨啦,瓢蟲飛到花瓣下,花瓣傘!)5.出示小雞,引出第五句。

師:嘰嘰嘰,誰還在雨裏找傘呢?

小雞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被大雨都淋溼了,多可憐呀,其實它有一把溫暖的大傘,是什麼傘呢?

看到這樣的畫面,你心裏感到怎麼樣?真是一把讓人感動的、溫暖的.大傘呀!媽媽的翅膀就像一把大傘,那爲這把傘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小雞怎樣到媽媽的翅膀下?大家一起把這句好聽的話說出來吧!(看句卡,創編講述: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雞跑到媽媽的翅膀下,翅膀傘!)6.翻到第六頁觀察畫面,引出第六句。

師:小雞在溫暖的媽媽傘下幸福地躲雨啦,可是這兩個小傢伙正發愁着呢!(出示句卡,引導幼兒講述:嘩啦嘩啦,下雨啦,松鼠和烏龜的傘呢?)其實,它們的身上就藏着一把傘,找一找吧!什麼是它們的傘呢?

7.翻到第七頁,引出第七句師:你說對了嗎?嘿!大尾巴、小甲殼,不就是最好的傘嗎!(出示句卡,嘗試看句卡講述。)師:看!誰來了?

它是怎麼來的?你能用動作做做看嗎?小鳥有傘嗎?

師:其實它也有一把大傘,是什麼傘呢?(翻到畫面第一頁,呈現大樹圖片)什麼傘?

師:我可以說句很好聽的話: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鳥飛到大樹下,大樹傘!(邊說邊出示句卡,引導幼兒學說第一句)你會說嗎?看着卡片和我一起說說吧!

2.觀察第二頁畫面,引出第二句。

師:大樹真是一把特別的傘!這又是一把什麼特別的傘?(翻到畫面第二頁,呈現蘑菇圖)什麼動物會到蘑菇傘下躲雨呢?爲什麼?

誰猜對了,到底是誰呢?

螞蟻小,它躲在蘑菇傘下真正好!

螞蟻怎麼來的呀?一起來學學吧!

我們看着卡片一起說一句好聽的話吧:"嘩啦嘩啦,下雨啦,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出示句卡,引導幼兒學說。)三、 問題討論1.師:小動物們都找到自己喜歡又有趣的傘躲雨,真高興呀!想一想,小鳥爲什麼喜歡找大樹傘呢?

2.師:螞蟻爲什麼找蘑菇當傘?(依次類推)四、完整欣賞1.看句卡完整朗誦兒歌。

師:其實我們已經把它們找傘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傘,一起來完整地欣賞一下吧!

2.看大書完整朗誦兒歌。

師:在卡片的提示下,我們能講得這麼好聽,現在加大難度,看着大圖書還會朗誦這首兒歌嗎?試一試吧!

五、情境表演兒歌1.集體表演師:你們真棒!這麼短的時間就學會了這首兒歌,我們又會編,又會念,真了不起,那我們把這首兒歌表演出來給大家看吧!

2.分角色表演師:每把椅子下面都有一張胸卡,請你拿出來看一看,自己是什麼角色?

六、延伸活動:添加雨傘師:嘩啦嘩啦,雨還在不停的下,還有這麼多小動物沒有找到合適的傘躲雨呢!請你們幫忙啦,下課後,請你選擇一個動物朋友,然後把你們的話和編的句子放在一起,又變成了一本好看的、有關'傘'的圖書啦!

附:兒歌 《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鳥飛到大樹下,大樹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瓢蟲飛到花瓣下,花瓣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雞跑到媽媽的翅膀下,翅膀傘!"嘩啦嘩啦,下雨啦,松鼠和烏龜的傘呢?

嘿!大尾巴、小甲殼,不就是最好的傘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春雨滴落到不同的物體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能夠把自己聽到的聲音,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

3、喜歡傾聽各種聲音。

活動準備:

春雨落在不同的物體上的聲音幼兒用書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聲音,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教師播放春雨落在不同物體上的聲音,提醒幼兒仔細聽,以此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並模仿聽到的聲音。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並模仿聽到的是聲音。(如果幼兒不能進行模仿,教師可在此播放聲音)

3、教師朗誦詩歌,教授詩歌。

教師告訴幼兒教學播放的聲音是春雨落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然後完整朗誦詩歌,讓幼兒仔細傾聽詩歌內容。

教師:剛纔我們聽到的春雨落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詩歌裏是怎麼說的。

沙沙沙,沙沙沙,是雨娃娃和誰在說悄悄話?

滴答,滴答,是雨娃娃和誰在玩兒跳房子的遊戲?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詩歌。

教師:雨娃娃還會和誰一起玩兒?會發出什麼聲音呢?請小朋友們發揮想象,把你們想到的說出來吧!

活動延伸:

讓幼兒傾聽自然界中的其他聲音,並嘗試創編詩歌。也可以在下雨的時候帶幼兒到戶外感受細雨,傾聽雨聲。

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