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環境創設】

1.本主題牆面突出“獨特的我”的主題內容,佈置“我在長大”、“我最喜歡的”、“我最棒”等板塊,展示每個幼兒與衆不同的名字、個性化的生活照片、自畫像以及自己設計的名片等,分別從身體、個性、本領等方面讓幼兒對自己有初步的瞭解與認識,同時,也供幼兒相互欣賞自己與同伴的獨特之處。

2.將男孩和女孩的大幅圖片張貼在活動室的不同位置,周圍擺放各種男女孩娃娃喜歡穿戴的衣物以及喜歡的玩具,供幼兒遊戲時使用。

3.在衛生間設置男、女分廁的小標誌,提示幼兒按性別不同如廁。

【生活活動】

1.爲女孩提供小梳子和小鏡子,午睡起牀後引導女孩之間互相梳頭髮逐漸過渡到自己獨立梳頭髮。

2.一日活動中教師隨時提醒男孩尊重、謙讓和保護女孩。

3.與別人的看法不同時,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並說出理由,接納、尊重與自己生活方式或習慣不同的人。

【家園共育】

1.請家長在家中與幼兒交流取名字的含義,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名字的與衆不同以及名字裏包含的長輩對自己的期望。

2.請家長引導幼兒認讀自己的名字。

3.請家長幫助幼兒瞭解自己的長相特點、愛好、特長等,引導家長有意識地發現、讚美幼兒的優點和特點。

4.請家長協助幼兒準備一個才藝展示節目,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活動並展示自我,邀請家長來園觀看幼兒的才藝展示。

【教學活動】

我喜歡我男孩女孩我的`本領不一樣的我嚐嚐我的名字

男孩女孩有多少老鼠嫁女兒小小飛鏢師小小男子漢

小刺蝟燙髮

美工區:畫畫名字的故事我的理想我的相框

益智區:不一樣的我

科學區:獨特的指紋動物先生和動物小姐

表演區:我喜歡我老鼠嫁女兒

閱讀區:豐富的姓氏小刺蝟燙頭髮

角色區:小小理髮師

戶外活動:盲人摸象車輪滾滾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懂得環境的整潔美觀要靠大家的努力,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2、引導幼兒做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環境的行爲習慣。

活動準備

1、圖片:牆畫

2、勞動工具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圖片:各種牆壁

提問:這些牆壁漂亮嗎?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爲什麼?

小結: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各種牆壁。平整、鏤空的、造形的等等,

整潔美觀的牆壁可以裝飾美化我們的環境,我們應該保護好。

二、展開

1.觀察講述《雪白的牆壁》

(1)街道的一角,工人叔叔正在粉刷外牆。

提問:圖中的叔叔在做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做?

教師:在街道一角,爲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整潔、美觀,工人叔叔正在粉刷街邊的牆壁。

瞧!叔叔臉上都流汗了。

(2)一羣小孩在白牆邊踢球,蹭的白牆上很多痕跡。

提問:這些小哥哥在做什麼?他們這樣對不對?

教師:小朋友在路邊踢球是不對的,既不安全又破壞衛生。

看!雪白的牆壁上多了幾道髒髒的痕跡。

(3)夜晚,有人在牆壁上粘帖"小廣告"。

提問:夜晚發生了什麼事?這樣做對嗎?

教師:在牆壁上亂帖亂畫是不對的,要堅決制止。

(4)經過清理、擦洗,牆壁又變乾淨了,人們還在上面畫上了公益宣傳畫。

提問:牆壁怎麼變乾淨了?變成了什麼樣?

教師:美麗的環境要靠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讓我們用雙手把環境變得更美吧。

2.體驗活動《我把牆壁變乾淨》。

教師引導幼兒用抹布擦拭、清潔活動室的牆壁。

三、結束

活動講評,以表揚、肯定的語氣,從回答問題、勞動積極性等方面對幼兒進行評價。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舞獅,廣州俗稱“舞醒獅”每逢佳節喜慶,迎春賽會,開張慶典,必定敲鑼打鼓,舞獅助興。這種民間迎祥納吉的習俗,由來已久,歷久不衰。爲了弘揚這種傳統文化活動,我們籍着元旦、春節將至,在我班開展了“醒獅迎新春”的活動。

本次活動,爲了讓孩子對“醒獅”文化有一個更深的瞭解,我們充分利用社區人士資源,邀請了我鎮大田村的“醒獅團”來我園給孩子進行一次精彩表演和介紹“醒獅”文化。通過“醒獅團”的表演與介紹,孩子的親身參與,讓孩子感受這種文化的精髓所在,體現中華民族興盛不衰,中華人民積極、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認識關於我國“醒獅”表演的文化,以及它所表達的象徵意義。

2、通過孩子參與表演,發展孩子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以及音樂感受力,培養孩子勇敢、大膽、勇於表現自我的情感。

3、借“醒獅”所表達的精神,激勵孩子積極、進取、向上的人生態度及學習態度,繼承“醒獅”這種優良傳統文化,萌發孩子的愛國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

1、事前與“醒獅團”聯繫,做好相應的溝通與配合工作。

2、孩子對“醒獅”表演這種文化活動有初步的認識。

3、對幼兒園進行全面的環境佈置,營造一定的節日氣氛。

4、活動當天,請幼兒打扮成過節的着裝。

5、綵帶若干,小獅頭四頭,鑼鼓鑔若干。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導入正題。

老師:“元旦”、“春節”即將來臨了,爲了迎接這喜慶的日子,我們幼兒園到處都打扮很漂亮。今天我們還請來了一羣神祕的嘉賓,聽!什麼聲音?(“醒獅團”的鑼鼓聲由遠而近地傳來)

老師:“醒獅團”來了!我們用熱烈地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小朋友,那你們想不想知道關於“醒獅”的知識呢?(想!)

2、歡迎“醒獅團”來到幼兒園與孩子一同遊戲。

3、認識、瞭解關於“醒獅”的文化背景以及有關的常識。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醒獅”是起源於什麼地方嗎?爲什麼會有“醒獅”這種活動呢?它象徵着什麼意義呢?…現在,我們請叔叔爲我們解答這些問題,好嗎?(孩子鼓掌歡迎)

4、邀請“醒獅團”的其中一位代表給幼兒講述關於“醒獅”的文化。

(1)講述“醒獅”的由來以及發源地。

(2)中國的舞獅,分爲哪兩大類型。

(3)廣州的“醒獅”屬於哪種類型,它有什麼特點。

(4)廣州傳統的武獅技藝有哪些,其中“採青”是什麼。

(5)廣州的醒獅有些什麼造型和套路以及有哪些基本步法。

(6)“醒獅”這種活動,表現一種怎樣的精神。

老師:我們很感謝叔叔給我們講了這麼多關於“醒獅”的文化(鼓掌致謝)現在,你們有些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請我們的叔叔爲我們解答。(提出問題)

老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醒獅”表演?(想!)

5、請“醒獅團”帶着孩子學習幾種“醒獅”的基本動作,以及要表現一種怎樣的氣勢與精神。

6、邀請“醒獅團”爲孩子進行“採青”表演。

7、在“醒獅團”的帶領下,隨着鑼鼓聲,孩子舞動着自己的小獅及手中的綵帶,一起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與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圖書等;

2、懂得搶別人的玩具是不禮貌的行爲,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故事《明明的變形金剛》、幼兒自帶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與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圖書等。

2、難點: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明明的故事。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故事,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吧,請你們認真聽完故事後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請幼兒認真傾聽。

二、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知道分享是一種好行爲

1、明明的媽媽爲什麼會開心的'笑了呢?

2、小結: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還邀請了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玩,一點也不自私,媽媽爲他的行爲感到自豪,所以高興、滿意的笑了。

3、明明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小夥伴一起分享,那當你們有一件新玩具的時候,你們會怎麼樣做呢?你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4、小結:大家現在知道了要和小夥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種好行爲。

三、請幼兒和別人分享自己從家裏來的東西,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1、你們從家裏帶來了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玩具,你們願意和別的小夥伴一起分享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並且說一說願意和誰一起來分享。

3、教師根據幼兒的意願,請幼兒與自己夥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帶來的東西。

4、小結:小朋友,因爲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你們都開心嗎?其實與同伴分享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四、結束活動。

1、小結活動情況。

2、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與他人分享東西。

活動反思:

我講授了《分享真快樂》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明白了“分享”的概念,理解了分享行爲的意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採用了表演的方式,學生們很喜歡這種方式,在表演中,他們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容,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我很善於評價學生,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讓學生們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不足:

1.有個別學生髮言不積極。

2.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我們要多提問學生,應多關注學困生。

2.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開闊他們的視野。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爭取做到寓教於樂。

小百科:快樂,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由內而外感受到的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和安慰別人,表達自己的愛心。

2.能感受到他人的悲喜憂傷等情緒。

3.願意主動地與同伴交流。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記錄紙、筆人手各一

2.故事《播報心情》ppt

3.雲南地震內容、捐贈愛心活動ppt

4.“方法大比拼”課件

5.氣球若干,彩紙、筆、紅絲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伴奏,師生表演

播放《表情歌》音樂,師生邊唱邊表演進活動室。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放映ppt,教師邊講故事便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2.提問:心情預報說獅子今天的心情怎麼樣?

雨天是指怎樣的心情?

爲什麼獅子的`心情是雨天?

可能因爲什麼事情會讓心情是雨天?(幼兒討論)

森林裏的小動物聽到這一播報是怎麼做的?

還可以怎麼做?

獅子的心情會發生變化嗎?發生怎樣的變化?

三、相互採訪,播報心情

今天,老師請你們當一回小記者,先相互採訪一下心情,要說清楚感受和原因,並且記錄在紙上,然後像主持人那樣播報出來。

心情?原因(幼兒結伴相互採訪、記錄)

四、傾聽心情故事,討論方法

我們聽到這樣一則心情故事。(請故事中心情不好的幼兒到集體前)

我們有什麼辦法讓他的心情變成晴天呢?比比誰的方法好,哪組的方法多?

(幼兒討論,說方法,教師利用課件添入獎勵標記)

(評選獲勝小組)

五、觀看ppt課件,昇華情感

幼兒看圖片,教師播報雲南地震。

師:我們小朋友怎麼做才能使他們的心情“轉晴”呢?

(幼兒討論,教師總結)

祝願災區的人們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讓我們帶着這份美好的祝願去裝飾放飛愛心氣球。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