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初步學習和理解詩歌,感知傘的含義並在此基礎上仿編詩歌。

2、激發同情心,培養助人爲樂的情感。

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 觀察圖片後啓發提問

森林的天氣怎麼樣?下雨了 爸爸媽媽來接你的時候 會帶上什麼?可小動物們沒帶傘該怎麼辦?幼兒我們可以給他們送傘。小動物可以躲在大樹下面

誰能用樹葉當傘?

螞蟻,因爲螞蟻很小,可以用樹葉當傘。

教師把幼兒說的編成一首詩歌。

2、感受理解。

1) 欣賞詩歌,教師提問:誰撐開了美麗的傘?他們用什麼做自己的傘?美麗的.花朵是誰的傘?是什麼顏色的花?還有誰撐起了怎麼樣的傘?

2) 理解重點。教師再次朗誦詩歌,喜歡的幼兒可以跟念。爲什麼蝴蝶用花來帶傘?落葉能做螞蟻的傘嗎?爲什麼?漂亮的小兔找了什麼做傘?爲什麼?小動物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傘

3、 仿編詩歌。

1)出示小熊玩具。是誰來了?小熊也沒有帶傘,他會淋溼的,請你們幫它找把傘。

怎樣的大樹是小熊的傘?還有什麼可以做小熊的傘?

快下雨了,還有很多小動物沒有傘,快爲它們想想辦法吧。

2)提供各種動物圖片以及紙張畫筆等,請幼兒爲小動物貼或畫傘,然後進行創編。

3)設問:你願意爲誰找把傘?想爲它找把什麼樣的傘呢?

4)請幼兒說說自己創編的詩歌,並對幼兒大膽想象合理編排給予鼓勵。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撐開美麗的傘

紅紅的花朵時蜜蜂的傘

黃黃的樹葉時螞蟻的傘

綠綠的荷葉時青蛙的傘

白色的蘑菇是小白兔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傘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有節奏的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

2、幼兒能用的不同形式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3、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老鼠上燈臺》

2、小老鼠頭飾,小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課題)

1、教師:“嘰嘰嘰嘰,誰來了?”原來你是一隻小老鼠。“哎呀、家裏面好悶啊、我們整天藏在又黑又悶的地洞裏,多難受呀!今天,不如趁大貓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一下身體、走呀走、突然小老鼠聞到了香味(嗅嗅鼻子)、小老鼠四處的找、然後發現了桌子上有一盞燈。哇,燈油好香呀。小老鼠四處的看看,沒有貓的身影。小老鼠偷偷的飛快的爬上了燈臺、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小老鼠吃飽了,想回家了,可是小老鼠吃的太飽了,肚子鼓鼓的,爬不下來了,怎麼辦呀?突然,“喵喵”小貓回家了、小老鼠嚇的、“嘰裏咕嚕,從燈臺上滾了下來。

2、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印象。

(1)請小朋友說說看,剛纔老師表演的這個故事裏有誰?(小老鼠、小貓)教師就出示小老鼠和小貓的圖片)

(2)真棒,那你們有沒有聽清楚小老鼠它在幹什麼呀?(引導幼兒說出:瞪着小眼睛,偷偷上燈臺)。

(3)最後,小老鼠是怎麼下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

二、完整欣賞動畫,帶領幼兒念兒歌

1、教師結合動畫完整念兒歌。

2、與幼兒已學的兒歌進行對比,逐句引導幼兒念兒歌。

三、用的不同形式表現兒歌

1、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

用拍手、拍頭、拍肩、拍肚子,拍腿、跺腳等肢體動作逐句來表現兒歌。

2、引導幼兒練習動作表演兒歌。

老師說:“你們覺得兒歌中的小老鼠好不好玩啊?(好玩)那我們戴上自己的小老鼠頭飾來學學小老鼠好不好?”

(1)啓發幼兒來表演小老鼠是什麼樣子的?(兩手食指在胸前相對做小老鼠走的動作。)

(2)啓發幼兒瞪着小眼睛的動作,(兩手在眼睛前打轉)

(2)啓發幼兒做一做上燈臺的動作。

(3)啓發幼兒學一學小老鼠偷油吃的樣子。

(4)引導幼兒做一做嘰裏咕嚕滾下來的樣子。(教師提示幼兒將兩手放在胸前從上向下做繞拳動作,同時身體下蹲。)

四、遊戲“貓來了”

幼兒理解遊戲規則,學玩遊戲,體驗遊戲“貓來了”的緊張情緒和迅速跑回家的快樂情緒。

1、教師說明遊戲規則

師:現在我先說明一下游戲規則,請小朋友們注意聽:先請二個小朋友來當老鼠,老師來當貓,老鼠要出來找吃的,但是要躲起來(可以躲在任何一個地方)結果被貓發現,貓大叫一聲,然後跑回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小板凳上)這樣貓就抓不到你們了。

2、教師扮演貓,幼兒扮演老鼠,根據規則進行練習

3、幼兒扮老鼠或“貓”一起表演。

五、結束語:

現在請小朋友們當小老鼠躲到外面去,貓去捉老鼠。

附兒歌:

小老鼠上燈臺

一隻小老鼠,瞪着小眼睛。

偷偷上燈臺,爲吃一口油。

喵喵喵,貓來了。

嘰裏咕嚕滾下來。

1、解決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們不僅自己知道要這樣做,更要倡導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一起加入到我們的行動中來,一起**護地球的好幫手!在一首歌裏曾經也唱到了要愛護地球,當愛護地球的好幫手!小朋友知道是什麼歌嗎?

2、全體師幼共唱兒歌《塑料袋真害人》(歌唱部分配上《數鴨子》伴奏,整首兒歌加上動作表演。)

塑料袋真害人

唱:塑料袋真害人真呀真害人

埋在土裏草不生草不生。

掉在路上滿呀滿天飛,

落進 呀 海里 海龜沒,

落進 呀 海里 海龜沒。

念:塑料袋難消化,

地球媽媽受不了。

小朋友們手拉手,

愛護地球好幫手!

延伸活動:

師:在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地球變得煥然一新,更加美麗了!那我們不妨邀請豬八戒再次到凡間來做客好嗎?教師出示豬八戒重新來到花果山的圖片(配上豬八戒背媳婦的音樂)。瞧!豬八戒這就來了!

當豬八戒看到沒有污染,山清水秀的花果山時,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之後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請小朋友們張開你們想象的翅膀下去想想!

教學反思:

本節課課堂效果較好,預設目標基本達成。幼兒興趣濃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兒對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認識,並樹立了初步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傾聽故事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學會去關心別人、愛護別人,還能激發幼兒對文字的興趣。

能簡單複述故事。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難點:

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表達自己怎樣愛媽媽。

切身體會媽媽的辛苦,在生活中去關心他人。

材料與環境創設:

一幅畫,玩具小兔一隻,《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磁帶

設計思路:

根據主題“媽媽愛我,我愛媽媽”進行開展,在感受媽媽對我們的愛的基礎上,表達幼兒內心真實的想法。知道媽媽對我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並且經過討論完整表訴自己怎樣關心媽媽,給媽媽減輕壓力,爲媽媽做點事。這樣既養成了他們良好的習慣,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流程:

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出示實物,講述故事→提出問題,瞭解故事內容→擴展延伸,感受親情可貴。

1、出示圖片

①讓幼兒知道圖片上畫了什麼?這幅圖片要告訴我們什麼?

②播放音樂,討論媽媽是怎麼愛我們的?我們又將怎樣愛媽媽?

2、出示實物,講述故事

①傾聽故事,感受媽媽對寶寶的愛,聯想到自己的媽媽對自己的愛。

②請個別幼兒述說自己聽了故事的想法。

3、提出問題,增進對故事內容的瞭解

①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②教師對幼兒的回答加以總結。

4、擴展延伸

幼兒可以以小組爲單位邊聽歌曲,自由討論對媽媽的愛,回家以後該怎麼樣表達,讓媽媽開心又快樂。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用“XX多XX,就有多愛你”這個句式以及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活動一開始以圖片導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接着分段講故事,通過故事內容和小兔子的話來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和學說這個句式。在這個過程中,多采用翻頁的形式進行講解覺得不叫單一,可採取多多種形式來讓幼兒更投入其中。在讓幼兒的回答時,還是自己講的較多,應該讓孩子多說,並且對於孩子的回答應該多多追問,拓寬他們的思維。在進行創編的時候可能是孩子們已經看多這本繪本整個創編過程比較順利,因此我就請幾個小朋友來創編應該多請孩子來說一說。最後完整欣賞的時候,由於孩子們已經聽過這個故事,單純的讓老師來講可能孩子就不怎麼有興趣聽,可以採用分角色的方式,孩子們扮演小兔子,老師扮演兔媽媽來表演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們可以參與其中,會覺得更有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促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設想,並能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2.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豐富的想像力,豐富詞彙:飄蕩、飛來飛去、嘰嘰喳喳。

3.啓發幼兒獨創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已初步瞭解飛機、火箭、降落傘等物體會飛的簡單原理。

2.已認識螞蟻,掌握了螞蟻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3.生活中已認識蒲公英,帶孩子一起玩過蒲公英。

(二)物質準備 多媒體電腦軟件(或實物投影機、圖片)、字卡若干、 立體可操作的螞蟻一隻,能飛的玩具如風箏、竹蜻蜓、吹泡泡玩具等。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 觀察發現活動――會飛的……

指導語:老師帶小朋友到外面觀察、遊玩,老師從中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什麼物體會飛,什麼物體不會飛,爲什麼。

活動二 看圖聯想――螞蟻怎麼啦

指導語:老師利用實物投影機,出示立體小螞蟻,引導幼兒想像螞蟻究竟發生什麼事了,它是怎麼飛到天上去的。(鼓勵幼兒發揮想像,肯定有創新、想法與衆不同的孩子)

活動三 故事欣賞――螞蟻飛上天

提問語:

1.花叢中的'小螞蟻,它想去哪裏?

2.誰幫助了小螞蟻,它是怎樣帶螞蟻飛上天去的?

3.螞蟻在天上看見了什麼?它有什麼感覺。

活動四 創造性遷移創編故事――我幫螞蟻飛上天

指導語:老師啓發、引導幼兒展開豐富想像,想出各種幫螞蟻飛上天空的辦法,並能創編出新故事情節。(表揚說得多、說得範圍廣、說得方法離奇、有趣的幼兒)

活動延伸:音樂律動《我要飛往天上》。

指導語:請幼兒聽着旋律,展開想像,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往天上飛的各種方法。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音樂活動――歌曲《小飛機》《我是一隻會飛的鷹》;美術活動――想像畫《假如我會飛》。

健康:體育遊戲“小傘兵”。

科學:1.認識小螞蟻。2.參觀航天奇觀,瞭解高科技產品能飛上天的原因。如:衛星爲什麼會飛,飛機是怎樣飛上天的等。

五、生活中滲透 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什麼是能飛的,什麼是不能飛的。

六、環境中滲透 收集各種物體飛行時的相片貼在牆上。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查閱書刊,尋找哪些物體是會飛的以及它們會飛的原理。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爲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競賽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誰和花兒好?”圖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樹、鳥、錄音機、電話、太陽、牛奶等)。

活動過程:

遊戲一:誰和花兒好?

玩法:幼兒爲花兒找十個不同的朋友。找對了,每一片花瓣的顏色就會變,最後成爲一朵美麗的花。

規則:

1、幼兒給花兒找好朋友,每講出一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花瓣的顏色就會變,如果幼兒能講出十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它就會變爲一朵美麗的'花,你們就贏了。

2、幼兒爲花兒找到的朋友不能重複,而且要講出這些東西和花兒要好的理由。

重點:引領幼兒大膽想象,尋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兒做朋友。

遊戲二:誰和誰好?

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比賽,看哪一組能在卡片中尋找到多種關聯,得卡片數多的隊爲贏。

規則:

1、每組派一個代表選擇兩張能做好朋友的圖片,用優美好聽的話說出它們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對者將圖片放在排頭幼兒的旁邊。

3、找到的兩個好朋友不能和別人的重複。

4、遊戲輪番進行,最後圖片得數多的一隊獲勝。

重點: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各種關聯。

附兒歌: 誰和誰好?

誰和誰好? 藤兒和瓜好,它們手拉手, 不吵也不鬧。

誰和誰好? 蜜蜂和花好,蜜蜂來採蜜, 花兒仰臉笑。

誰和誰好? 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 一起上學校。

誰跟小綿羊去避暑_語言整合活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產生情感共鳴——喜愛螞蟻,理解、尊重螞蟻。

2、知道以恰當的方式對待小動物。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想家的螞蟻》。

活動過程:

螞蟻想家了。

——欣賞故事《想家的螞蟻》開始至“小螞蟻不看好吃的東西,只是看着瓶子外面”。

——小螞蟻爲什麼不吃東西,只是看着瓶子外面呢?它在想什麼?

——幼兒充分想像、議論。

——欣賞故事後面部分。

——小螞蟻想家了,妞妞和盼盼是怎麼仿的?他們是怎樣送螞蟻回家的?

向螞蟻告別。

——我們的小螞蟻也想媽媽了,想回家了,怎麼辦? (送它回家)

——小螞蟻和我們在一起已經一個星期了,我們每天給它餵食,和它說話,逗它玩,它很喜歡我們。今天它要回家了,你有話對小螞蟻說嗎?你想說些什麼?

——幼兒向自己的小螞蟻說告別的.話。

送螞蟻回家。

——幼兒拿着自制的標誌,小心地將螞蟻帶到戶外。

——請幼兒將螞蟻送到當時發現它的地方,看看螞蟻回到了哪裏,將自己的標誌插在螞蟻消失的地方。

——相互看看標記,瞭解各自螞蟻回家的地方。

——使幼兒明白讓昆蟲迴歸大自然是很重要的。與幼兒約定以後再來看望它們的螞蟻朋友。

小百科:蟻科通稱螞蟻,節肢動物門,多爲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家是每個人溫馨的港灣,對於孩子來言,家是他們情感的寄託,溫暖的懷抱。當幼兒姍姍來園,幼兒園是他們生命中的第二個家,在這陌生的大環境裏,剛入園的孩子或許存在着許多的'恐懼。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講,幼兒園是他們熟悉又快樂的家,他們在這裏成長,歡笑,擁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對於這些回憶,他們想重溫,想用太多的語言來說出自己對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幼兒園的愛,從而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更快樂,更自在,更懂得如何在這個大家庭裏學會互愛!

活動目標:

1. 共同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情景,瞭解幼兒園中部分成員的工作及其與自己的關係,萌發互愛的情感。

2. 觀察照片,圖表,錄象,實物等,選擇信息大膽交流。

活動準備:

1. 有關幼兒園生活的圖片

2. 晨檢牌,營養食譜,鏟子等實物,記號筆,白紙,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 經驗回憶

1. 教師與幼兒共同觀看幼兒在園生活的照片並提問:“照片上記錄了哪些我們的歡樂時光?”,幼兒自由回答。

2. 教師小結:幼兒園開心的事情真不少,幼兒園裏除了王老師和應老師,還有誰呢?

二. 重點解讀

1. 解讀值日老師的工作

值日老師每天都在門口歡迎你們,給你們發牌子,你們知道值日老師爲什麼要發牌子嗎?

2. 解讀司機叔叔的工作

司機叔叔每天都安全的把小朋友送回家,他還有一份特殊的工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3. 解讀廚師工作

是誰把豐富的食譜變成香噴噴的菜飯呢?

師幼共同觀看廚房叔叔阿姨工作錄象,並體驗廚房叔叔阿姨工作的辛苦。

三. 拓展話題

1. 幼兒園裏有那麼多人在爲我們辛勤勞動,我們能爲他們做點什麼呢?我們怎麼感謝和關心他們呢?

提示幼兒選擇自己要感謝的對象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對幼兒園工作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