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都把他們當成“小皇帝”“小公主”只要他們開口,大人們想盡辦法給予滿足。這樣就使得孩子們養成了一些不好的壞脾氣。如:小氣、自私等。就如故事中的小貓,他的漂亮房子是通過大家的幫忙而蓋成的。作爲房子的主人應該熱情地招待給他幫助的好朋友,而不是怕朋友們把自己的房子弄髒。更何況他的朋友們都是非常懂禮貌的。知道小貓怕他們弄髒房子,他們特地準備了新的、乾淨的鞋子。可小貓還是那麼得小氣、自私,還要朋友們洗乾淨了腳,光着腳才能進他的房子。所以到後來,誰也再沒到小貓家做過客,誰也不願再找小花貓玩,每天和小貓做伴的,只有他的那座新房子。

設計意圖:

一、通過看課件,並講述課件的內容,使幼兒知道小貓的新房子是通過大家的努力而蓋成的。

二、教師講故事,通過提問讓幼兒瞭解小動物想到小貓家做客而小貓爲什麼不讓小動物到自己家來玩的整個過程。體驗小貓從開始的開心到後來孤單單一個人的心情變化。

三、通過對小貓行爲的討論,使孩子們懂得我們不能像小貓那樣小氣、自私、不懂得感恩。我們要學做一個熱情、大方的孩子。

四、通過情景表演,使幼兒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客人、學做一個熱情招待朋友的小主人。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小貓從開始有很多的朋友到後來孤單單一個人的過程及小貓的情感變化。

2、通過故事讓幼兒懂得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小氣、自私,要做到和朋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纔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3、通過情景表演使幼兒學會做一個有禮貌地客人和熱情招待朋友小主人。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情景表演所需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大家一起蓋房子

1、(出示小貓的新房子)小朋友你們看!這座房子漂亮嗎?你們猜這是誰的新房子?(幼兒通過看新房子的外觀猜出是小貓的新房子)

2、小貓有很多好朋友,他蓋新房的`時候,大家都來幫忙,你們看!他們是誰呢?

3、幼兒看課件。

提問:1、誰小貓蓋房子了?(大象、山羊、小狗、小熊、小公雞)

2、大象幫小貓幹什麼了?(運木頭)

3、山羊和小花狗在幹什麼?(把圓木鋸成一樣厚的木板)

4、小熊、小公雞幫了什麼忙?(用木板釘成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5、漂亮的房子終於蓋好了,可大家都累得怎麼樣?(滿頭大汗、衣服溼透了)。

6、看到這麼漂亮的新房子和自己的好朋友,小貓開心嗎?

7、小貓的新房子是大家共同努力蓋成的,如果你是小貓的話,你會怎麼做?(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二、小動物們來做客

小貓會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講故事小花貓在牆上貼了一層奶白色壁紙開始到最後。

1、好朋友想到小貓家做客,小貓是怎麼樣說的?(不行,不行,現在正下雨,你們會把新房子弄髒的。)

2、過了幾天,天沒有下雨,小動物要到小貓家做客,小貓又是怎麼說的?(不行,不行,你們沒看見天正在颳風,你們來會把新房子弄髒的)

3、後來小貓請小動物來他家做客了嗎?(請了)那爲什麼小動物都不願進小貓的家玩?

4、現在這隻小貓快樂嗎?

三、小氣的小花貓

1、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貓嗎?爲什麼?

2、你們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貓?(小氣、自私、不懂感恩的小貓)

3、如果你的好朋友想到你家來玩,你會怎麼說?怎麼做?

四、情景表演《做客》

幼兒通過表演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客人、學做一個熱情招待朋友的小主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今年是我們大四班孩子們在幼兒園度過的最後一年,家長們都想給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對每個孩子的生日大家也顯得尤爲重視,越來越多家長選擇給孩子在幼兒園裏過生日。孩子在生日前幾天就在宣傳自己的生日,並和大家一起策劃,生日那天能收到好朋友的禮物會令孩子欣喜不已;家長們送來了蛋糕、還附上了父母寄語;作爲老師,我們也想出了各種辦法給孩子驚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領域中提出:“引導幼兒參加遊戲和其他各種活動,體驗和同伴共處的樂趣;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依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在幼兒園過生日”主題系列活動開始了,讓孩子分享體驗同伴的快樂,增進孩子之間的友好團結意識,深深地感受老師、小朋友和爸爸媽媽的關心祝福,學會感恩,這次活動對孩子的社會性情感、個性和認知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同時爲孩子的幼兒園生活畫上更燦爛的色彩,爲孩子和家長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生日慶祝活動,增進師幼、幼兒之間的感情。

2. 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與同伴分享優良品質的形成。

3. 讓幼兒學會感恩,瞭解生日的含義。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與同伴分享優良品質的形成。

活動難點:讓幼兒學會感恩,瞭解生日的含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照相、錄像器材,家長錄像、信件、賀卡,教師、幼兒自制精美禮物及“幼兒祝福簽名卡”,生日蛋糕,餐具每人一份,

知識準備:幼兒每人準備一個小節目,或者幾個人一起準備一個節目。

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話活動(孩子生日的前一天)

1.你知道明天是誰的生日嗎?你自己的生日是哪天?你還知道家里人誰的生日?

2.朋友生日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怎樣爲他祝福?

3.朋友請你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時候,你會說些什麼?

4.你自己的生日希望誰跟你一起過?怎樣過?

活動二:“生日”祝福活動

1.請出 “小壽星”,教師爲他戴上生日帽,大家一起爲他唱生日歌。

2.教師和小朋友們爲“小壽星”送上祝福語和生日禮物。

3.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表演節目爲“小壽星”祝福。

4.教師請幼兒按順序在自制簽名卡上用自己喜歡的彩筆寫下自己的名字,作爲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小朋友。

5.教師朗讀家長信件、賀卡,請幼兒觀看有關父母養育孩子的錄像,感受父母的辛勞。

6.過生日的時候有這麼的人關心你,你心裏有什麼感覺啊?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父母,爸爸媽媽爲我們付出了哪些啊?

7.教師小結:孩子的生日就是媽媽的受難日,爲了孩子的成長,父母辛辛苦苦付出,所以我們要在過生日的時候來感謝我們的父母。

8.點燃生日蠟燭,過生日小朋友許願、吹蠟燭,讓我們把這開心一刻永遠保留下來吧!師生拍照留念。

9.過生日的小朋友爲大家發送生日蛋糕,大家一起分享生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1.請孩子把快樂的場景記錄在主題牆上。

2.請幼兒在家給自己的親人過生日。

活動反思:

每個月班裏都會有過生日的小朋友,每當他們快到生日的那幾天,他們總會主動告訴老師和小朋友,當問到他們過生日最高興的事時,大部分孩子都會說“喜歡吃生日蛋糕,喜歡接受生日禮物”,但是多數幼兒對過生日的意義並不是很瞭解。

自從我班開展“我在幼兒園過生日”活動以來,一年裏已有10多名幼兒先後在班上過生日。每次過生日的場面都熱鬧非凡。孩子們一起爲過生日的孩子唱歌跳舞,一首首動聽的音樂沁人心脾;一句句祝福的話讓人感動至深;一份份精美的禮物讓人心花怒放;一個個絢麗的簽名卡讓人愛不釋手;一塊塊甜蜜的蛋糕讓人口甜心也甜。

每次主題活動前,我們都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聽聽孩子們對生日想法和需要,找到孩子所需要的,找到我們應該給予的,找到活動所蘊含的價值。爲孩子留出最大的空間,讓孩子大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主動去關心自己的生日活動,讓孩子真正成爲活動的主人。

我們的'主題活動探索式、連續性的進行,內容不斷豐富完善,形式也日趨多樣,由圍繞生日的談話、討論發展到手工、繪畫、分工合作、家園合作等等,孩子們體驗到了什麼叫關心、什麼叫禮貌、什麼叫文明交往,促進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促進了孩子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快樂情感,促進了孩子文明交往行爲的形成。幫助孩子從關注自己的狹隘視角中走出來,使幼兒開始關注家人、同伴等,鼓勵他們在表現自己獨特個性的同時,激起他們關注和了解別人的願望。

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活動前和過生日小朋友的家長聯繫好,讓他們寫一封信給孩子(信中可以寫他們成長中有趣的事或是家長對他們的期望),賀卡中爸爸、媽媽的祝福以及養育孩子的錄像等,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也使孩子對活動感到親切、自然。特別是航航媽媽在信中講述懷孕時身體的變化及生產時的感受,這一內容最吸引孩子,也激發了孩子的情感,孩子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認識生日對自己成長的意義,孩子在生日的燭光中學習感恩。所以我覺得活動對孩子的社會性情感、個性和認知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整個活動爲幼兒打開了一扇瞭解社會的窗口,也架設了一座幼兒社會交往的橋樑,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整體發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根據動物的特性,爲它們找到適合的工作。

2、能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積極主動參與動物出租公司招聘的遊戲。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瞭解大量有關動物基本特徵與習性的知識。

帶領幼兒參觀一些出租公司。

2、物質準備:課件、動物的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參觀動物出租公司

1、出示課件第一幅圖:

師:今天唐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呀,上面還寫着字呢?誰來讀一讀?什麼是出租公司?平時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東西是可以出租的?

小結:出租公司就是暫時把東西借給別人使用,能爲別人提供方便的公司。

師:那什麼又是動物出租公司?

小結:動物出租公司就是專門出租各種動物爲別人提供方便的公司。

二、說一說,動物的特點及給人們帶來的幫助

師:動物出租公司今天可真熱鬧呀,動物們正在進行本領展示會。大象第一個站起來說:“我的鼻子最長,我可以當木材搬運工,我的本領最大。”你們覺得大象說得有道理嗎?那你們幫大象想一想它還有什麼本領,適合做什麼工作?你們再看看動物出租公司裏還有哪些動物?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你來說說,你有什麼本領?你適合做什麼工作?

小結:原來一個小動物,有這麼多的本領,可以幹這麼多的工作,真是了不起。

師:狐狸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這段時間它接了很多的業務,忙都忙不過來,它想招聘一些有各種本領,可以做各種工作的小動物,你覺得誰會過來應聘,它有哪些本領?適合做哪些工作?

三、遊戲:動物招聘會

師:你們說的可真好,那我們就來當小動物吧!請你們從後面的桌子上選擇一張喜歡的動物胸飾掛在脖子上。先跟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我是什麼動物,我有哪些本領,我適合幹什麼工作?

師:動物出租公司招聘會開始了,小動物們,你們都準備好了嗎?我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狐狸,等會請你告訴我你是誰?你有哪些本領?你適合幹哪些工作?要求聲音響亮,你可以做一些動作和表情。如果你被我公司錄用,我就會在你手上印個章,表示你成爲動物出租公司的其中一員。

師:我這裏還有幾個工作空缺着,你覺的誰比較適合?爲什麼?覺得自己適合這個工作的小動物都站起來,說明理由。

小結:原來每個動物的本領各有不同,所做的`工作也不一樣。只要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就能更好地去幫助別人。

四、幫助人們解決困難。

師:(接電話)喂,你好!這裏是動物出租公司,請問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好的。

1、出示課件情景圖片一:

剛纔是這位叔叔給我們打來電話,他剛出差回來,提着兩袋很重得行李,累得他呀,腰都直不起來。他想租借一個動物來幫助他,你覺得誰去比較合適?爲什麼?

2、出示課件情景圖片二:

(哭聲)誰在哭呀,她爲什麼哭呀?原來是一個小女孩出來玩,一陣風吹過,將小女孩的紗巾吹到了高高的樹梢上,小女孩着急得哭了,該請誰去幫助她?爲什麼?她還可以請誰來幫助她?爲什麼?

3、出示課件情景圖片三

這裏有一位老奶奶一個人在家很孤單,想找一個可愛的小動物來陪她,你覺得派誰去比較合適?爲什麼?

活動反思:

準備充分;整堂課流程清晰,教師創設情景,激發幼兒的想象,發展幼兒的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有點欠缺,表達不夠清晰。

小百科:動物是形成生物界動物界的多細胞 真核生物。除少數例外,動物在胚胎髮育過程中會消耗有機物質,呼吸氧氣,能夠移動,可以有性繁殖並從空心小球囊中生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爲了推進和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素養,園內開展了各種禮儀活動。每個班級都在用心的培養孩子的禮儀教育。大班最近推出十字文明用語大比拼,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爲了讓孩子更好地學好文明用語,我們用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的形式做成一面面禮儀彩旗,送給街上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另外,我們還開展了禮儀畫展,讓禮儀之花遍地開。

活動目標:

1、通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集體外出的興奮和喜悅。

2、幼兒學會使用十字文明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能用繪畫手工的形式表現出來,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學習禮儀三字歌,能整齊流利的集體朗誦。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背面是文明用語,正面是幼兒作畫,用筷子做成彩旗。

2、各班學會禮儀三字歌。

3、注意出遊安全。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

上午8:45在幼兒園集合清點人數,9:00準時出發。工作人員和老師做好安全工作。

二、帶領幼兒排整齊隊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關注個別幼兒。鼓勵幼兒獨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擠、不掉隊!

三、活動安排

1、每班幼兒人手一面彩旗,整齊排好隊出發。

2、每班輪流朗誦禮儀三字歌。《我會排隊》《紅綠燈》《行走》《環保小衛士》

3、到指定地點,把禮儀彩旗送給路人。

4、幼兒與路人合影,老師與幼兒進行合影。

四、活動結束

1、老師清點人數,帶隊回幼兒園。在返回的路上,老師要鼓勵幼兒堅持的原則。

2、組內通訊員及時發表新聞,年級組長完成大班禮儀活動小結。

活動延伸:

禮儀畫展。

活動反思: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講文明、有禮貌、重禮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需要,是他們個人內在修養的表現,也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人際交往的必備素質。如果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爲習慣,將來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就能建立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要從小抓好這一教育,因爲不僅關係着一個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更關係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爲了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天在四(2)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這次主題班會總的來說是開得比較成功的。這次的活動目的是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須具備的美德;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把禮儀常規貫穿到情景劇、小品、講故事、朗誦等各種表演形式之中,讓學生受到情趣的薰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這次主題班會我從三個方面切入主題,分別是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學生在觀看錶演之後說收穫說感受,使學生受到情趣的薰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一些熟悉的禮貌用語,課前的準備活動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學生覺得主題班會的形式很好,樂意參與到活動中來,連平時從不發言的學生也搶着說,

搶着演,讓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後的時間裏,學生也能把禮貌用語常掛在嘴邊,文明之花開遍班級。當然,也有小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一旦沒有提醒,他們就會忘記,尤其是在上放學路上,不能主動向老師問早、問好。同學之間沒能禮貌相讓、使用禮貌用語。其實要真正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班級、開遍校園,不能只靠一節班會課的,而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常抓不懈。

小百科:文明,是有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爲和自然行爲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和國家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守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怎樣對幼兒進行守信用教育呢?時值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物甦醒,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大家圍着小蝌蚪指指點點,我靈機一動,何不借助小蝌蚪的故事來對他們進行教育呢?於是就選擇了活動《守信用的小蝌蚪》來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知道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個守信用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圖片。

【活動重點】

讓幼兒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活動方法】

圖片展示法、談話法和舉例說明。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有誰?故事講了件什麼事?

岩石上的小蝌蚪是哪兒來的?(因爲小哥哥的玻璃瓶碎了,所以把他們先放在這兒)

小哥哥答應了小蝌蚪什麼事?(會來接他們,並把他們放到漂亮的杯子裏)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說的?小蝌蚪怎麼說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說的?小蝌蚪怎麼說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岩石公公怎麼對小哥哥說的?小哥哥爲什麼臉紅了?

(分析:利用故事引出課題,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結合圖片,幫助幼兒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內容,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印象。)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個守信用的人。

小蝌蚪和小哥哥誰守信用?爲什麼?如果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你認爲應該守信用嗎?爲什麼?

(分析:再一次爲幼兒提供相互討論的機會,在又一次的經驗交流中,使他們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3.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判斷,讓幼兒明白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事例1:小明答應小紅第二天帶一本《黑貓警長》連環畫給她看,可他第二天什麼也沒帶。

事例2:小明上街前答應媽媽上街不要這要那,到了商店裏,小明非要媽媽買變形金剛不可,媽媽不同意,他就賴在地上不走。

事例3:小玲答應爸爸晚上只看動畫片節目,看完後就去畫畫。晚上,玲玲看完了動畫片,就自己主動關了電視,到自己的房間畫畫去了。

(分析:運用具體事例,讓幼兒能清楚的分辨人物行爲的對與錯,讓幼兒學習好的榜樣。)

4.讓幼兒談談自己應該在生活中怎樣做個守信用的人。

(分析:爲了幫助幼兒加深理解“守信用”的含義,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分享經驗來說一說,爲他們提供一個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平臺。)

【活動反思】

今天開展的社會活動是《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動目標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應別人的事應該做到。體驗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

聽說“講故事”孩子們已經能馬上安靜下來,用期待的眼神注視我,故事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講故事的過程與聽故事的過程同樣是另人陶醉的,在靜靜的氛圍中,孩子們凝神屏息的聆聽着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

我利用圖片講述故事,較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接着,讓幼兒進行共同討論交流,知道了守信用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通過

一些具體事例的判斷,使幼兒能正確地分辨出人物行爲的對錯,知道什麼行爲是守信用的行爲,什麼行爲是不守信用的行爲,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後果等,最後,讓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說說怎麼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孩子們紛紛發言,交流得很熱烈,把自己的一些經驗與同伴進行了分享。

小百科: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以羣居爲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在說說、畫畫中瞭解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計劃中體驗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小紅做事)

2、自己、家裏、大三班、小區的四列小火車樣板。

3、幼兒操作的紙和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軍軍請客》

2.幼兒討論:軍軍爲什麼留不住朋友?

二、觀看ppt(小紅做事)

1.我們看看小紅會做些什麼事?

a.自己穿衣服

b.在家裏掃地

c.幫助班級整理圖書。

d.在小區中撿垃圾

三、幼兒制定計劃

1、想一想:你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什麼事?

2、幼兒制定計劃

用簡單的繪畫表現爲自己、家裏、班級、小區做的`事。

四、計劃歸類

1.我們一起把你們做的事來分一分,帖一貼(幼兒將自己計劃書,按自己、家裏、班級、小區進行歸類。)

2.教師總結歸類。

五、拓展“我會做……”

引導幼兒嘗試做更多的事。

活動反思:

本學期大班的專題內容是培養幼兒的計劃能力。對於大班幼兒來說,獨立計劃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難度。那麼如何引導幼兒逐步地嘗試計劃呢?我們覺得要選擇一些幼兒熟悉,平時經常做的事,這樣促使幼兒去計劃時能大膽、積極主動地進行,而非因困難度過大而退縮、害怕。

班中的幼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會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識還很薄弱,因此這一方面着手,讓幼兒去嘗試計劃一下,我會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兒的興趣很高。讓幼兒進行計劃與成人相比很大的差異,成人可以用文字表達,而幼兒只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故在活動中人物做事的簡筆畫是主要的表現方式。

在設計的各活動中,爲了引出幼兒計劃,在前兩個環節中運用“軍軍與小紅”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進行討論,激發了幼兒要學習小紅會做很多事。在每個環節之間,老師將四大幅示意圖放於教室的四周。幼兒歸類黏貼時積極地投入,並能仔細觀察,從而將自己的畫正確歸類。

在最後交流與乃至此後幾天中,幼兒常圍繞着四大幅畫在交流。並時常來告訴我:“老師,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了幼兒的隨機反應,並及時地鼓勵、提醒、引導。如:汪涵說幫爸爸切菜,我就引導幼兒要小心,避免危險:又如沈子妍說要過節了,幫教室打扮,我馬上與孩子談到了要來臨的聖誕與元旦,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

存在的不足:

在活動中,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四大主題“自己、班級、家裏、小區”計劃了做的各種事。但由於老師規定了範圍,幼兒在計劃時有一定的侷限性。如在下次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計劃做各種不同的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地球是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的家園,保護地球、愛護環境是大家關注的話題,而我園面對的孩子絕大部分是來自農村效區,這些孩子家人的環保意識較淡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樹立較強的環保觀念。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園開展了 “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希望通過提高孩子的環保意識和具體的環保行動,來影響他們父母及家人的環保意識。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引導他們觀察生活中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事物,使他們意識到各種污染在損害大自然的同時,也正在危害着人類,讓幼兒知道保護地球、愛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本次活動我從幼兒生活經驗及理解能力出發,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從各個角度瞭解地球的環境,促使幼兒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形象地感知地球的現狀,同時,也讓幼兒深刻地感受到愛護環境,保護地球應該從我做起。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地球環境受污染的狀況及危害。

2、激發幼兒自覺地愛護地球,愛護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課件《地球怎麼哭了》

2、經驗準備:讓幼兒觀察生活中的污染現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們的家在哪嗎?你們又知道陳老師住在哪嗎?”

2、幼兒回答問題。

3、師:“雖然我們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叫什麼?(幼兒回答)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4、師:“你們知道我們地球都有些什麼嗎?”

5、幼兒交流討論。

6、師:“我們地球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又有很多的人,還有很多好吃的,今天還有一個X星球來的小客人要來我們地球做客,我們來看看他是誰?”

二、播放課件《地球怎麼哭了》至“地球爺爺生病了”暫停。

1、提問設計:今天來我們地球做客的小朋在,他叫什麼名字?他以前來過地球嗎?以前來地球的時候他去過什麼地方?

2、那時的海是什麼樣的?森林呢?海洋呢?空氣又是怎樣的?

3、咕嚕以前在地球上玩的時候,他玩的開興嗎?爲什麼會開興呢?

4、教師小結:以前咕嚕來的時候,我們的地球非常地漂亮,有藍藍地天,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農民伯伯種的好吃的蔬菜水果,所以他在地球上生活的非常開興,他這次來地球做客打開對話儀時發現地球爺爺怎麼了?(幼兒回答)

5、小朋友們想想地球爺爺爲什麼會生病呢?

6、幼兒交流討論。

7、師:“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想法,我們來聽聽地球爺爺是怎麼說的吧。”

三、播放課件《地球怎麼哭了》至“小朋友,你們應該怎麼做呢”暫停。

1、提問設計:地球爺爺爲什麼會生病呢?

2、依次播放環境受污染圖片:空氣污染,海洋污染,生活環境污染。並根據每張圖片內容進行提問:這是什麼污染?它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樣的污染?

3、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的很好,我們的地球現在受到很多的污染,這些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污染,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點也不舒服,現在我們的地球爺爺生病了,小朋友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它呢?你們有什麼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共同的家園呢?”

4、幼兒交流討論環保的好方法。

四、依次播放環保圖片:不亂扔垃圾,保護森林海洋,不亂砍濫伐多植樹,世界無車日等圖片。並根據圖片內容進行提問:

1、圖中的人們都在幹什麼?他們是怎樣保護環境的?

2、讓幼兒知道“無車日”“植樹節”的意義。

3、教師小結:教育幼兒保護環境應該從我做起,並呼籲身邊的親人一起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

五、播放課件《地球怎麼哭了》至最後。

1、師:“咕嚕最後對我們說了什麼?”

2、再次呼籲孩子要愛護地球,保護環境,共同維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知道保護環境應該從我做起。

延伸活動:在班上開展“小手牽大手”的活動,讓孩子用具體的環保的行爲來影響更多的人。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運用了大量的CAI課件,同時以外星人咕嚕兩次遊玩地球爲線索貫穿整個活動。通過課件的運用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同時讓幼兒更加直觀的瞭解地球受污染的現狀,從而激發幼兒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知道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在整個活動中,活動氛圍很好,幼兒能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師幼互動較好,活動目標能較好的達到。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最後環節可以讓幼兒參觀自己生活的小區或幼兒園,讓他們瞭解自己身邊的環境,在實踐中感受環境的重要性。

小百科: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爲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