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五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五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春天的腳步款款走來,微風吹上了我們的臉,孩子們的臉上洋溢着微笑和歡樂。因爲春天來了,因爲植樹節要到了,每當植樹節來的時候,天氣總是暖暖的,小鳥總是唱着歡快的歌曲。爲了讓幼兒知道春天來了,植樹節要植樹的'基本常識,特意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植樹節。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

3、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瞭解樹木與人類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闢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2、製作好樹木與人類關係以及春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

3、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活動過程:

一、講樹

1. 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製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瞭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 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 觀看春天季節特徵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爲植樹節。

二、誇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

觀看樹木與人類關係並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植樹對人類的益處:淨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

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徵。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後以牌多者爲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

(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誌,便於日後負責照看和護理。

編後語:

植樹節在春天,植樹節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將樹苗運來了城市的郊區,拿着手中的小鐵鍬,將一棵一棵小樹種栽了下去,等待着希望發芽,等待着長成參天大樹,這是孩子的小小願望,小樹苗,你快快長大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勇氣》這本書非常的生動而有趣,作者擷取了生活中的許多場景,說明如何克服困難,表現出勇氣。故事簡簡單單,但是蘊含了許多道理,真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簡單、複雜,都是得需要勇氣,才能把事情完成、做好,生活也好......有了勇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理解勇氣含義。

2.能用“勇氣,是……”講述繪本內容並進行仿編。

3.結合生活,感受擁有勇氣的力量。

4.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 PPT課件、字卡、10幅畫面的圖片、勇氣之書。

2. 有閱讀繪本的經驗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勇氣。

1.看一看《勇氣》這本書,講了哪些關於勇氣的事情。

(二)集體閱讀理解勇氣的不同形式。

1.教師朗誦。

2.幼兒分析畫面內容。

你剛纔看到了哪些關於勇氣的事情?

(1)“智力競賽”的畫面。

(2)“女孩騎車”的畫面。

(3)“黑夜”的畫面。

(4)“主動講和”的畫面。

(5)“主動打招呼”的畫面。

(6)“不摘花”的畫面。

(7)“糖果”的畫面。

(8)“不講話”的畫面。

(9)“堆沙堡”的畫面。

3.師幼講述繪本內容。

4.原來勇氣有很多種,勇氣是勇敢,勇氣是控制,勇氣是主動,勇氣是堅持。

(三)用“勇氣,是……”句式進行仿編。

1.我們看到了這麼多關於勇氣的事情,那小朋友的勇氣是什麼呢?

幼兒講述生活中的勇氣,並用“勇氣,是……”進行講述。

2.師生集體講述自制圖書《勇氣》

(四)瞭解勇氣的內涵。

1.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勇氣,但是有的人他們的勇氣特別大,能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呢!書本中也有一些勇氣很大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

2.師生繼續欣賞繪本,瞭解勇氣的內涵。

活動延伸:

續寫勇氣——收集記錄自己的勇氣,製作成勇氣之書。

活動反思:

繪本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圖片。勇氣有很多種。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勇氣是勇往直前的氣魄,是敢想敢幹毫不畏懼的氣概。 勇氣是勇敢地面對自己,不恐,不懼,不驚,能夠勇於獻出自己的一切,這便是真正的勇氣,相信通過這節活動,大家會對勇氣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勇氣是我們大人孩子都需要的東西,只是要需要很大的勇於去做到勇氣,他不僅啓迪孩子,也足以讓我們成人受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幫助個別幼兒發展自己的長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長處,並能發現別人的長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有關故事的圖片或投影片,磁帶。

2、操作卡片:每人一張畫有各種幼兒長處的小卡片。

3、老師與幼兒進行“你有什麼本領”的.談話。

4、幼兒操作材料“我也有長處”。

活動過程:

1、依次出現故事中的小動物。

討論:這些小動物都有哪些本領?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啓發幼兒知道每一種單位都有自己的長處。

3、第一遍講述故事(分兩部分講述)。小動物都有長處,小河馬友長處嗎?我們來聽故事“小河馬找長處”。

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誰在哭,它爲什麼哭?小河馬在各項比賽中都輸了,心裏感到怎麼樣?它傷心地說了什麼?小河馬有長處嗎?他的長處是什麼?

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提問:小河馬爲什麼哭了,它說了什麼?小河馬知道了什麼道理?

4、啓發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的道理,鼓勵幼兒找到自己的長處,也能發現別人的長處。

(1)幼兒自己找長處並相互講述。

(2)幼兒進行操作活動,請幼兒將找到與自己長處的卡片,別的小朋友可進行補充,幫助能力較弱的小朋友發現自己的長處。

(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長處告訴大家。

5、老師小結:小動物有自己的長處,每個小朋友也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要相互學習,做個聰明能幹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故事中小動物的長處來引出人類的長處,幼兒通過找長處的活動,既能欣賞自己,又能欣賞別人。在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同時,也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長處。尤其是當幼兒將自己繪製的周圍生活中人們長處的調查表向大家介紹時,那些圖片、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更讓幼兒深切地感受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讓幼兒學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爲幼兒樹立自信心,形成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搭建一個輕鬆的平臺。這一活動融遊戲、語言、繪畫等爲一體,給幼兒一個發揮創造潛能、大膽表現自我的機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讓幼兒充分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發展多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瞭解上學的幾條路線,知道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過馬路》。

活動過程:

1、圖片情境導入:

(1)、看圖片:

“這樣過馬路安全嗎?”

(2)、幼兒議論,鼓勵幼兒每人發表自己的想法。

2、討論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怎樣過馬路才安全呢?”

(1)、幼兒例舉幾種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看清馬路兩邊的車輛、要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追逐遊戲、看懂警察的手勢等。

(2)、教師對幼兒的例舉進行小結歸納。

3、認識標誌:

(1)、各種標誌的解讀:

“這標誌是什麼意思?”

(2)、師生一起解讀交通標誌。

(3)、小結過馬路要注意的事項。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幼兒對他人的愛。

2、爲幼兒創設多項交流活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律的'排序,同時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 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爲什麼要幫助朱老師呢?”

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裏的,那麼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裏的樣子嗎?”

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瞭解胎兒在母親懷裏的生長過程。

幼兒看完後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麼時候出生?

(3)你爲她準備了什麼?

二、 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麼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

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

(4)請幼兒 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麼有什麼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後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