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安靜地傾聽故事、初步瞭解故事有趣的發展情節、並能大。膽的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懂得朋友間相互打電話交流、溝通是件快樂的事。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配樂故事《喇叭花電話機》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自制故事圖片三幅、小田鼠、小鳥頭飾各三個、《打電話》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師幼一起復習音樂遊戲《打電話》、導入活動、引出主題。

師:我們一起聽音樂《打電話》做遊戲,喂喂喂—你在哪裏呀?(我在幼兒園)你在幹什麼?(我在聽故事)。小朋友剛纔做的不錯,今天老師帶來一則有趣的故事:也跟打電話有關係,你們想不想聽(想)。

二、播放配樂故事《喇叭花電話機》,幫助幼兒瞭解故事的有趣發展情節。

1、小鳥爲什麼不會飛上去和小田鼠說話(因爲小鳥太小太小了,還沒長羽毛,不會飛……)

2、猜想一下小鳥會用什麼方法和小田鼠說話呢?小田鼠又會用什麼方法和小鳥說話呢?(幼兒大膽猜想,同時對幼兒的回答不做任何評價。)

3、小田鼠和小鳥後來到底用什麼辦法說上話的?(彼此通過喇叭花打電話)

三、出示圖片,進一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師:出示第一幅圖: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他們會發生什麼事呢?(幼兒猜答)

接着出示第二幅圖:小田鼠在幹嗎?喇叭花是什麼樣子的?他會幫小田鼠和小鳥說上話嗎?(說說理由)

用同樣的方法出示最後一幅圖:你們又發現了什麼?小鳥和小田鼠在幹嗎?

師小結: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講述時也很大膽。你們聽了這個故事覺得哪裏最有趣?故事中的小動物你更喜歡哪一個?(說說理由)如果你是小田鼠你會想什麼辦法和小鳥說話呢?你平時在生活中喜歡用什麼方法和好朋友說話、交流、溝通呀?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小田鼠和小鳥的頭飾及相關道具、引導幼兒大膽表演故事《喇叭花電話機》。

活動反思:

在本次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機會,從而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

例如:在讓孩子理解故事內容時,採用分段理解故事的形式,在故事情節的轉折處中斷故事,然後讓孩子自己去大膽的設想:“猜猜小鳥和小田鼠爲什麼沒有成爲好朋友”,“幫他們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鳥和小田鼠成爲好朋友”,“猜猜看兩個好朋友在電話裏說了什麼悄悄話”……,就問題“幫他們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鳥和小田鼠成爲好朋友”,孩子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請大象伯伯長長的鼻子來幫忙,可以用梯子,可以用繩子把小田鼠拉上來,還可以拿個籃子過來將小田鼠吊上來,還可以請噴泉把小田鼠噴上去……。這樣的方式,比單純的告訴小朋友結果要好的'多,因爲他給了幼兒想象的空間,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其次,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師扮小田鼠,幼兒扮演小鳥,邊打電話邊進行對話練習。

“例如:喂,是小鳥嗎?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田鼠,小鳥我教你念兒歌‘大尾巴長大尾巴大’,你唱歌給我聽吧‘滴答、滴答、滴滴答’,小鳥等你長大了飛到樹下我們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既領略了故事中簡單的對話,又進入了情感世界,在美好的情境中體驗了小動物間純真美好的情感,不知不覺地獲得了關心他人和友愛同伴的薰陶。

《喇叭花電話》是一次語言教學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改變了傳統的語言教學方式,讓孩子主動參與,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聽一聽、再講一講、讓孩子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學習,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較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在老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二、願意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三、認識“頂、蘑菇、傘、芭蕉、荷葉、折、手帕”等字詞。

活動準備

1、故事相關的圖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放錄音)“聽,是什麼聲音?”(打雷、下雨) “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沒有雨傘,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二、激發說話慾望,潛意識感知目的字

1.“放學啦,小白兔、小黃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們沒有傘,怎麼辦呢?”(出示字卡“傘”)

2.出示圖片一:“兔媽媽來了,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 (出示字卡“頂”、“蘑菇”)

3. 出示圖片二:“小黃狗頂着什麼傘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圖片三:“青蛙媽媽帶來了什麼?小青蛙心裏覺得怎麼樣?”(出示字卡“荷葉”)

5. 出示圖片四:“娃娃的媽媽沒有來,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講述,進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師啓發:“小動物們回到了家會怎麼樣?我們看着圖來編一個故事,把小動物們怎麼回家的、心情怎麼樣都編進去,好嗎?”

2. 幼兒嘗試看圖講述故事。

3. 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適當指點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遊戲“買雨傘”,鞏固目的字 提供音樂、背景,創設下雨天的情景。 “我們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買什麼傘?快去挑選吧!”(雨傘後面有字)

五、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教師啓發:“剛纔小朋友自己編了一個故事,現在,老師來講一個故事,聽一聽,我是根據什麼講的?”(教師邊看文字邊講故事)幼兒嘗試閱讀大圖書。

六、延伸活動 幼兒邊閱讀小圖書,邊用顏色筆將認識的字圈出來。

活動效果 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並結合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輕鬆識字,活動構思巧妙,達到了“識字、講述、閱讀”的和諧統一

設計說明 夏天經常會突然下雨,幼兒對雨天回家也有過擔心焦慮,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兒的心態,文章意境優美,想象豐富,非常適合中班幼兒閱讀。在活動中,我通過遊戲的形式,激發興趣,把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我班幼兒對園內的“愛護環境”的標誌牌特別感興趣,孩子們紛紛問老師上面寫的什麼,同時“五一”放假旅遊時孩子們看到一些禁止的標誌牌,回到班裏也互相議論,根據幼兒興趣也結合幼兒日常生活中表現,選擇了《九隻小豬旅行記》這個故事,通過講述九隻小豬旅行中的遭遇,在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同時,幫助幼兒初步懂得要聽從別人善意的勸告,遵守規則,促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想象故事情節,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聽從別人善意勸告和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3、能簡單講述故事情節。

環境與材料

1、觀察蒐集生活中禁止的標記。

2、大幅軸式圖片,幼兒每人一套小故事書。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小朋友們五一放假都去哪兒了?你們喜歡旅行嗎?有九隻小豬也要去旅行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旅行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2、閱讀理解:

情節一:入草地 出示前三幅畫面,着重引導幼兒瞭解小豬們亂扔垃圾的行爲

和心態,引發幼兒對故事主題的理解。

提問:大家都看懂了嗎?小豬們在旅行中都發生了什麼事?小豬看到警示牌了嗎?他們爲什麼還要進入草地?

教師小結故事內容;小豬們看到了“禁止亂扔垃圾”的警示牌,可他們忍不住還是進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開心,可是美麗的草地卻變成了垃圾場。

情節二:過危橋

教師出示危橋畫面,通過提問啓發幼兒對故事情節和角色心態展開聯想,再呈現故事情節。

提問:①小豬繼續往前走,這回他們又看到了什麼?②爲什麼要豎這塊“禁止過橋”的牌子呢?③你們猜小豬會過去嗎?小豬過了橋又會發生什麼事呢?④我們一起來看看結果到底怎麼樣了。

情節三:鑽木桶

教師講述時呈現“木桶”圖片,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和結果的'猜測。

提問:九隻小豬繼續往前走,

突然它們聞到了香味。這香味從哪裏來的?大蜜蜂桶旁邊也寫着什麼,想想這回小豬們會怎麼做?小豬們進入木桶從山坡上滾了下來,你們說一說結果會怎樣?

3、拓展理解:採用提問與交流的形式,拓展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提問:九隻小豬去旅行經過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麼?這些牌子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禁止”是什麼意思?

九隻小豬還要繼續旅行,一路上他們還會看到“禁止”的牌子嗎?他們會怎麼做呢?請幼兒討論後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節四:過天橋

小豬繼續往前走,他們又看到了什麼?會怎樣做呢?

4、請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5、引導幼兒自由看小故事書、講述故事,然後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請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的警示牌並在生活中遵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最後一片葉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人物的情感。

2、體會最後一片葉子給瓊西帶來的希望,並樂意幫助身邊的人給別人帶去希望。

二、活動準備

PPT、樹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人物引題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個故事,我們先來看認識一個人(出示圖片1)師:這個女孩叫瓊西問:小朋友們瓊西怎麼了?(很傷心、很難過、想哭)迴應:看到她這麼難過,你難過嗎?我發現你是一個很能體會別人心情的人問:那你認爲他爲什麼會難過、傷心呢?

迴應:有這個可能,看來你已經動腦經了,你很有自己的想法真厲害師:瓊西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

2、分段講述故事A、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出示PPT3-7、音樂)(蘇和瓊西是一對好姐妹。一個寒冷的冬天,瓊西不幸得了肺炎,她病得很厲害,治好的希望很小。這一天蘇發現瓊西的眼睛睜的大大的,望着窗外,倒數着10、9、8、7、.....原來窗外的'樹葉正被風吹得一片一片往下落,瓊西正數着樹上剩下的葉子。瓊西對蘇說:“我在看樹上的葉子,如果樹上一直有葉子,我就會慢慢好起來,如果樹上一片葉子也不剩了,我就會死掉。)問:小朋友們瓊西到底怎麼了?(生病了、快要死了......)她病的怎麼樣?

問:誰聽清楚了病牀上的瓊西在幹什麼?(數樹葉......)她是怎麼數的?

迴應:她倒着數是因爲樹葉越來越少了。

追問:她爲什麼要數樹葉?(因爲樹葉一直有葉子.........)提升:你回答得真好,瓊西是把樹上的葉子當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師:可是樹上的葉子越來越少了,瓊西她能活下去嗎?

B、講述故事第二部分(蘇把瓊西的怪想法告訴了他們的朋友貝爾門,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畫家。)師:聽,這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兒?

師: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你害怕嗎?有一個人比你更害怕,她是誰?

問:瓊西她在害怕什麼?

問:那貝爾門爺爺知道後,他會怎麼做呢?

: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瓊西的希望葉子有沒有掉光呢?

C、講述故事第三部分(第二天早晨一醒來,瓊西和蘇驚奇的看到窗外的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白天過去了,那片孤零零的葉子仍牢牢地掛在樹枝上。第三天早晨,那片樹葉還在那裏。一連好幾天,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有掉落。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問:第二天發生了什麼事?樹上的葉子掉光了嗎?(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提升:是呀,就是因爲這片葉子瓊西才慢慢的好起來。

師:可是故事裏告訴我們說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

問:爲什麼貝爾門爺爺過了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去世了呢?誰能猜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D、講述故事最後一部分(原來,在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的那個颳風下雨的夜晚,貝爾門冒着風雨在牆上畫了一片葉子,他因爲淋雨受涼也得了肺炎,他年紀太大,身體又弱,幾天後就死去了。)師:孩子們,原來這片希望的葉子是誰送給瓊西的?

師:貝爾門爺爺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卻給瓊西來了希望。我們一起爲貝爾門爺爺鼓鼓掌吧。

師:讓我們一起完整的來欣賞一下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吧。

3、完整欣賞故事師:孩子們,每個人都需要希望,希望可以給生病的人帶來健康,希望可以還給不開心的人帶來開心。

4、結合生活師: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貝爾門爺爺一樣給別人帶來的希望,我們一一看吧。

A、醫生B、解放軍C、小朋友之間的幫助5、結束部分(希望的葉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演演中理解動畫片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的能力。

2.培養幼兒樂於幫助別人的情感,感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3.遷移經驗,進行創造性講述與表演!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 剪輯好的動畫片

2. 角色頭飾,角色圖片3. 現實生活中照片圖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 播放動畫片回顧師:“小朋友,還記得我們昨天看的動畫片嗎?動畫片裏講的是誰的故事?(紅袋鼠、跳跳蛙、火帽子)它們去願望島幹什麼的呀?(摘願望果)那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

2.出示願望果師:“這是一顆神奇的願望果,不管什麼願望都能實現。那三個小夥伴有沒有實現願望呢?我們今天一起接着往下看。”

二、播放第一段動畫片

1、提問:

1)紅袋鼠它們遇到了誰?(小熊和熊媽媽)出示圖片

2)小熊和熊媽媽發生了什麼事?(小熊生病了)

3)紅袋鼠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她的心情怎麼樣啊??(很難過,很着急)

4)紅袋鼠它們看到小熊生病了,它們是怎樣做的?(幫助小熊,把願望果送給小熊吃)

5)小熊吃了願望果後怎麼樣了?(病好了,能走路了)

6) 熊媽媽現在的.心情又怎麼樣了呢?(很高興,很開心)她會對紅袋鼠說什麼?(謝謝你)

7)紅袋鼠把願望果送給了小熊吃,它還有嗎?(沒有了)那它此時的心情是怎樣呢?(很高興)爲什麼它會覺得高興?(因爲它幫助了別人)教師小結:雖然紅袋鼠沒有了願望果,但是因爲它幫助了小熊,所以它還是覺得很開心。我們一起再來把這段看一看,仔細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說的?

2、再次觀看動畫片師:“紅袋鼠看到熊媽媽是怎樣問的?熊媽媽是怎樣說的?紅袋鼠又是怎樣對小熊說的?”

帶領幼兒學一學對話

3、師:“你們想不想來做一做紅袋鼠、小熊和熊媽媽呢!”

請兩名幼兒戴上頭飾,分別扮演紅袋鼠和小熊,老師做熊媽媽帶着幼兒進行表演。(可多表演幾次)

三、播放第二段動畫片

1、師:“紅袋鼠幫助了小熊後,三個小夥伴繼續往前走,你猜它們會遇到誰呢?(請幼兒猜一猜)”

2、師:“我們一起看看你們猜得對不對。這次發生了什麼事?看完後請你來告訴我。”

觀看動畫片問:這段動畫片裏講的是什麼?(請幼兒說一說)(邊說邊出示圖片狗媽媽、小狗、跳跳蛙)師:”跳跳蛙它們遇到了小狗和狗媽媽,狗媽媽和熊媽媽一樣,都很愛自己的寶寶,看到小狗生病了,也非常的着急,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這兒有一個好聽的詞,叫“發愁”.”

帶領孩子學一學發愁這個詞

3、師:“是誰幫助了小狗,它是怎樣說的?”(幼兒說一說)師:“跳跳蛙在送願望果給小狗吃時,還說了一句好聽的話呢!你聽到了嗎?”(再聽一次這句話)請幼兒模仿動畫片裏話說一說。

4、師:“狗媽媽很感謝跳跳蛙,它對跳跳蛙說了什麼?跳跳蛙又是怎樣回答的?”

5、請3名幼兒上來表演3個角色,教師在一旁指導。(可多進行幾次)教師小結:跳跳蛙和紅袋鼠一樣,都用自己的願望果幫助了別人,它們也從中獲得了快樂。那現在還剩下誰來願望果了?它又會遇到什麼事呢?

四、播放第三段動畫片(無聲)

1、師:“咦,好奇怪啊,這段動畫片沒有聲音誒,你看懂了嗎?”

請幼兒先和小夥伴說一說,你覺得這段講得是什麼事?

請個別幼兒上臺說一說。

2、師:“小朋友剛纔說得很好,那動畫片裏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聽一聽。”

觀看有聲動畫片

3、教師小結一下第三段的內容,請幼兒自由選擇頭飾,進行表演。(可多進行幾次)師:記得要對小喜鵲說一句好聽的話。

五、完整欣賞動畫片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會讓我們自己也獲得快樂。

六、遷移經驗,創造性講述。

教學反思: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爲重要部分。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爲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感受詩歌裏動物的有趣。

2、引導幼兒想象詩歌展示的畫面,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3、教育幼兒要有正確的姿勢。

活動準備:

1、小花貓、螃蟹、小白鵝、蝦、鳥、烏鴉圖片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相應圖品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小花貓、螃蟹、小白鵝、蝦、鳥、烏鴉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看它們是誰呀?你喜歡它們嗎?爲什麼?

2、老師來表演(走路,坐姿的`不正確的樣子)。小朋友看到老師剛纔的樣子,好不好?怎樣纔是好樣的?

二、學習兒歌

1、老師這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學好樣》,仔細聽老師念一遍,老師示範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兒歌裏說了什麼?你喜歡誰?爲什麼?

3、老師再次有表情地朗誦地一遍兒歌,邊根據兒歌內容出示相關動物圖片。

4、老師根據兒歌內容提問:

(1)走路爲什麼要學小花貓?不學小螃蟹?

(2)坐着爲什麼要學小白鵝?不學大青蝦坐的樣子?

(3)爲什麼唱歌要學百靈鳥?小烏鴉唱歌好聽嗎?

5、幼兒學念兒歌:跟念--幼兒集體念--師幼對念兒歌--分男女念兒歌6、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表演兒歌內容。

三、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上課情況。

2、複習兒歌《吹泡泡》,要求幼兒有表情地念兒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學習朗誦詩文。

2、激發幼兒產生聯想,豐富想象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風、雲)

2、各種白雲卡片、白雲頭飾,籃子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教師:我說個謎語你們猜是什麼?

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棉絮,有時像魚鱗。(雲彩)

二、看雲彩

教師:跟老師一起去看雲彩吧。

1、看看這朵像什麼?這朵像什麼?還有這個呢?跟小朋友說一說像什麼?

小朋友說一說平常你見過的雲彩還像什麼?

2、這天上的雲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誰讓他們變的一會像這個,一會像哪個的?(風)

三、教師朗誦詩歌

1、教師: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就是關於雲彩和風的,

請小朋友找個小椅子坐下,仔細聽一聽,詩中都是說了些什麼?

2、老師邊說邊表演

提問:誰來說一說詩中都是有什麼?

四、請小朋友看一段動畫,想一想爲什麼說天上的雲彩真有趣?

1、誰知道爲什麼說天上的雲彩真有趣?(雲彩能變成很多東西)

2、雲彩很有趣是風吹着它變的,那麼風兒有本事是什麼意思?

(風兒有本領,又能耐能吹得雲彩變成獅子、小白船、還有胖娃娃)

五、請小朋友聽一段詩文,聽一聽這段詩文,雲彩變成了什麼?

1、雲彩變成了什麼?(小白船)

從你的小椅子底下拿出小白船,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跟錄音一起說一下這段詩文。

六、請小朋友在聽一段詩文,聽一聽這段詩文,說了些什麼?

1、雲彩變成了什麼?(大師子)

學一學獅子的樣子。

2、請小朋友跟錄音一起說一邊。把獅子放回小椅子下面。

七、請小朋友再聽下一段詩文。

1、拿出圖片,看胖娃娃帶的是什麼帽子?身穿什麼褂子?做的什麼動作?誰見了笑嘻嘻?

2、聽錄音一起說一邊。

請小朋友看着動畫跟老師一起完整的說一邊詩文好嗎?

八、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圖片咱們分組說一邊詩文。 1、拿小白船的說小白船那一段,拿獅子的說獅子拿一段……與孩子一起說,

請小朋友把圖片放回家。

2、剛纔我看見有的小朋友想表演了,現在請小朋友站起來跟老師一起表演一邊。

小朋友說的.好表演的也好。

3、快看一片小白雲也被你們吸引來了,瞧,它變成了什麼?(小白兔)

說一說小白兔長什麼樣子?(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的圖片畫的什麼?跟其他小朋友說一說。)

4、小白雲變得多有趣呀,你們想不想變成一朵小白雲呀?

5、老師發給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白雲的頭飾,請小朋友學一學小白雲在空中是怎樣飄來飄去的。

6、請小朋友先做小白雲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飄的動作,在飄的時候,小朋友想好了,你要變成什麼?等老師說風兒吹呀吹,雲彩變呀變,你就接着變成他的樣子。

7、來咱們先試一邊,風兒吹呀吹,雲彩變呀變,你變成了什麼?(小鴨、小兔)

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背誦兒歌《兩隻山羊》。

2.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

3.在感知兒歌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重難點:

背誦兒歌《兩隻山羊》。

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

活動準備:

課件《兩隻山羊》

活動過程:

一、聽兒歌

教師點擊課件兒歌欣賞,請幼兒欣賞。

二、討論

1.教師:大山羊在幹什麼?小山羊又在幹什麼?它們在哪裏碰見了?它們爲什麼會掉到河裏去呢?(強調“東”、“西”、“中央”)

2.教師:你有沒有發生過與其他小朋友爭執,互相不相讓的事情?結果怎麼樣?

三、背誦兒歌

1.教師再次點擊播放兒歌欣賞,幼兒熟悉兒歌。

2.讓幼兒完整地背誦兒歌《兩隻山羊》,指導幼兒準確地發“西”、“起”、“齊”等字音。

四、改編兒歌

1.在教師指導下改寫兒歌《兩隻山羊》。

2.教師可點擊改編示範,演示已經改編好的兒歌。

活動反思:

我認爲這節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如何禮貌待人,遇到問題多與朋友商量,就能找了出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在講解“獨木橋”這個環節時,時間長了些,老是怕孩子不懂,會影響後面的學習,以致於後面的發散思維這個環節顯得有些匆促。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可是你知道它們的家分別在哪裏嗎?小鳥的家在樹上。它們的家雖然是用樹枝做的,但是能躲避天敵。水裏是魚的家。魚只能用鰓呼吸,所以它們不得不住在水裏。昆蟲的家在草蟲裏。在那裏,它們能獲得大量食物,所以它們在草叢裏安家。動物的家種類繁多,有的在水裏,有的在陸地上。動物的家真多啊!

教學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家”的含義,萌發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情感!

2、結合自己所瞭解的動物的“生活地區和活動範圍”等知識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句的創編,發展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鋼琴曲磁帶、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極、天空、花園等背景圖、小動物貼圖、水彩筆、詩歌欣賞用圖片、有動物或背景和空白的'圖畫紙、教師創編詩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送小動物回家,回憶和鞏固動物的生活地區及其活動範圍等知識經驗。

1、今天,我們班級來了許多動物朋友,仔細看看,都有些誰呢?(說說動物名稱)你們知道這些動物的家在哪裏嗎?選一種你喜歡的動物,把它送回家。

遊戲操作活動——送小動物回家:教師在周圍的桌子上放了許多籃子,裏面有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請幼兒根據它們的生活地區和活動範圍將動物們送回家。

2、幼兒練習

將幼兒分組,每組一張練習圖紙(與幼兒活動材料上相同),請小朋友互相協作,幫圖中的動物找到家,用線連一連。

二、欣賞詩歌,理解家的含義。

1、結合音樂欣賞詩歌,提問:

你喜歡這首有關“家”的詩歌嗎?(喜歡)

你聽到這首詩歌裏介紹了誰的家?在哪裏呢?

再來欣賞一遍,聽完了以後,請你們來說說,爲什麼說廣闊的大海是鯨魚的家,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一望無際的沙漠是駱駝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呢?

第二遍結合圖片欣賞詩歌,提問:

爲什麼說---是---的家呢?

小結:原來,動物出生的地方、它喜歡去玩耍的地方、它活動的區域和有它們喜歡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讓它快樂,給它家的溫暖,讓它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