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5篇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5篇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的三種分類及其標記。

2、不任憑亂扔垃圾,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能根據垃圾的分類標記區分可回收、不行回收、及有害垃圾。

4、能仔細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訓練幼兒養成做事仔細,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預備

1、物質預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兒歌的視頻,一些圖片

(乾淨和髒亂小區的環境圖片、垃圾分類的圖片)。

2、學問預備:請幼兒觀看居住小區及四周的環境,和父母一起爭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垃圾的'分類標記區分可回收、不行回收、及有害垃圾。

活動過程

一、開頭部分

播放“垃圾分類小兒歌“導入活動,使幼兒能夠儘快融入課堂氛圍。

二、基本部分

(一)瞭解垃圾的來源,熟悉其危害。

1。老師出示兩個對比鮮亮的的圖片:乾淨漂亮的小區。又髒又亂、蚊蠅飄舞的小區景象,組織幼兒對比觀看、爭論。

老師提出問題:“你們喜愛哪個小區,爲什麼

““垃圾從哪裏來?““垃圾有什麼危害?“

(二)瞭解垃圾分類的方法

1。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和幼兒一起爭論

師:“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2。在幼兒初步爭論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處理方法。師:“你們熟悉這個垃圾筒嗎?爲什麼它們有不同的顏色?“

“可回收垃圾的標記是什麼顏色的?“

“不行回收垃圾的標記是什麼顏色的?“

“有害垃圾的標記又是什麼顏色的?“

(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行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

(三)送垃圾“回家“

1。讓幼兒親身嘗試送垃圾“回家“。

老師把事先預備好的各種垃圾混放在一起。然後,把三個標記以及代表他們的三個垃圾桶依次排開,讓幼兒進行垃圾分類的嬉戲。

“小伴侶們現在我們開頭嬉戲了!“

嬉戲結束後,請沒有參加嬉戲的幼兒進行推斷,看看這些垃圾分得對不對。

三、結束部分

(一)漂亮的垃圾桶

師:“小伴侶們我們該如何愛護我們的環境?“

“那現在我們來爭做一個“小小環保宣揚員“。

“請小伴侶們裝扮垃圾桶,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宣揚畫“。

活動延長

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我將在美工區中投放可樂瓶、紙盒、果凍盒、各種玻璃瓶、掛件、裝飾瓶子等用來製作環保服裝、環保宣揚畫展等。在音樂區中投放各種罐子、瓶子、製作成樂器。

活動反思

《指南》.領域目標中指出應讓幼兒學會愛護環境,節省資源,讓幼兒產生愛護環境的意識需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扔垃圾是幼兒每天都必需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幼兒園仍舊會發覺各種各樣的垃圾被丟在了地上,因此,需要老師們圍繞這個主題聯繫生活對孩子進行引導。另外,生活質量提高,不同垃圾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垃圾在不同條件下也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因此作爲大力提倡文明素養、垃圾分類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應當把握瞭解最基本的扔垃圾方法,嘗試垃圾分類,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爲習慣,從我做起,讓環境變得更加漂亮!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們認識環境得重要性,讓小朋友有積極健康得心,來愛清潔,愛衛生,垃圾要扔垃圾桶。

2、讓小朋友們知道自己要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愛勞動,文明的孩子。

3、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並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4、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積極的心來熱愛我們得生活環境,不損壞環境,要愛惜環境。

難點:多重轉換,可能理解上有一點侷限性。

活動準備:

準備與本課相關的圖片,準備一兩個小故事,與本課相關的。及繪製簡筆畫的用具。讓小朋友自己講述自己看到的損壞公共設施的人和事。

活動過程:

過程一:導入學習

1、老師展示準備的圖片,問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老師課堂作畫,一點一點的畫,畫一個人晚上在路上走,突然掉下了沒有蓋子的.下水井裏面。問小朋友它的蓋子哪去了,那個人真慘,然後舉例說說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公用事物,及地方,讓小朋友知道,那些事物和環境都是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的,所以讓小朋友要愛護公物,愛護環境,然後又引導說,現在就有一個垃圾桶在哭泣,讓小朋友猜猜它怎麼了,引起本課學習。

過程二:課文理解和討論

1、老師引導小朋友理解本課,再問爲什麼會那樣,人們做了些什麼?

2、再問小朋友在身邊的環境裏有沒有破壞公共環境的情部?

3、請小朋友討論

過程三:老師給小朋友講公用設施,我們環境的重要性,如果都破壞了,那樣我們的生活又會是怎樣,讓小朋友反思學習,和總結。

過程四:課本相關遊戲活動

老師和小朋友來演一個情景表演,然後請小朋友對情景中的人和事進行對錯的判斷。

過程五:清小朋友畫一幅美麗的環境圖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使幼兒簡單瞭解幾種廢舊物品的處理方法,以及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增強幼兒資源再利用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PPT,各種廢舊物品(報紙、玩具、書、小衣服等);幼兒展開前期的調查

活動過程:

一、從身邊垃圾筒的調查情況入手,發現問題。

1、老師出示教室中垃圾的調查情況。

2、幼兒說問題、交流感想。

3、小結:原來有許多廢舊物品還可以再利用。

二、簡單瞭解幾種廢舊物品的處理方法。

1、老師出示大的垃圾袋,展示其中的物品。

就這些即將丟棄的物品,幼兒每組進行討論、記錄、交流,還有什麼用。

老師總結幼兒的方法:送人、修補、製作、反覆使用、製作作品、其它。

2、PPT展示

交流:垃圾哪裏去了

垃圾會被怎樣處理呢(調查結果)

哪種方法還可以使垃圾變成寶貝呢

老師小結垃圾處理方法:焚燒、堆肥、填埋、循環利用?

3、討論:哪種方法適合上海(老師以讀報的方式展示答案)

三、用語言與表演等形式總結方法

鼓勵孩子們設計廣告語和廣告形式,把這些好方法介紹給大家,讓別人一聽就明白應該怎麼做。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種類

2、幼兒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提高分類、比較的能力。

3、養成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種類。

難點:親自操作將不同垃圾放到規定垃圾桶中。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有區分可回收垃圾桶、廚餘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的意識。

2、物質準備:自制不同種類的垃圾、四種類型垃圾桶、ppt、兔媽媽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情景導入:去小兔子家過生日。

老師(兔媽媽)帶着小朋友到小兔子家參加party,途中遇到了很多垃圾寶寶,有哭泣的香蕉皮、空可樂瓶、破舊的塑料袋、還有孤單的廢電池,大家一起幫助垃圾寶寶找到他們的家,終於到了小兔子家。

師:小朋友們,你們猜猜我是誰?-兔媽媽。今天我的兔寶寶們要過生日,兔媽媽想邀請你們參加party,你們想不想去啊?(想)可是,兔寶寶家有點遠,我們要走過兩條山路,一條小河,現在出發吧!

二、基本環節

(一)引導幼兒發現垃圾並將垃圾分類放到規定垃圾桶內。

1、介紹可回收垃圾

師:我們走到第一個小山路,咦!是誰的`哭聲呀?原來是一個喝光飲料的空瓶子。

空瓶子說:小朋友們,你們好,我迷路了能幫助我找到自己的家嗎?

師:我們一起幫助空瓶子找到它的家吧。

師:我們需要把垃圾放到哪裏呢?

師:空瓶子屬於什麼垃圾呢?

總結:像空瓶子、金屬、紙製品這樣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叫做可回收垃圾,放到可回收垃圾桶中。

2、認識廚餘垃圾

師:幫助了空瓶子太好了,我們繼續出發吧。

在走到小橋的離殤遇到一塊香蕉皮。

香蕉皮說:小朋友們,求求你們幫幫我找到自己的家?

師:我們需要把垃圾放到哪裏呢?

師:香蕉皮屬於什麼垃圾呢?

總結:廚房中剩飯剩菜、骨頭、菜根葉子果皮都是廚餘垃圾。

3、瞭解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師:我們馬上就要到小兔子家啦,哎!看,有一節廢電池和塑料袋在地上。

廢電池和塑料袋說:小朋友們,幫幫忙我們想回家!

小朋友們將電池放到了有害垃圾箱內,塑料袋放到了其它垃圾箱裏。

總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對環境有污染的廢棄品是有害垃圾,例如電池、燈管、水銀體溫計。其它屬於其他垃圾。

(二)以遊戲形式練習將不同垃圾投放到規定垃圾桶內

1、遊戲:看誰做的對。兔媽媽帶領小朋友和兔寶寶做遊戲,指出一種垃圾的名字,小朋友說出屬於什麼垃圾。

2、出示四種帶有標誌的垃圾桶(可回收、廚餘、有害、其他),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誌分類。

三、結束環節

兔媽媽:今天小朋友們參加小兔子舉辦的party 實在太開心了,而且我們還知道了不同垃圾寶寶的家在哪,現在時間已經很晚了,小朋友再見。

四、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希望小朋友們回到家裏也能把今天玩的垃圾寶寶分類遊戲告訴你的爸爸媽媽,我們在家中也能一起學習,一起玩。

2、將垃圾圖片和自制垃圾桶放到活動區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鞏固垃圾分類知識。

3、在幼兒園中舉辦《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鼓勵本班幼兒到其他班級進行知識宣講。

活動反思

不足:在個別細節還需要注意,教師語言的精煉上,圖片選擇要是幼兒能夠接觸到的實物、切忌過多過雜。在第二個環節將垃圾送回家時應該應該更多形式,更深入,造成有個別孩子還是理解的不透徹,還應改進。

優點:在本節活動中,我創設了一個去小兔子家開party 途中遇到各種垃圾寶寶需要幫助送回家的情景吸引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的興趣,有規律逐漸掌握知識的方法,孩子們的參與積極心很高,基本達到預設目標。在遊戲環節時,大部分幼兒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我及時發現個別幼兒沒有舉手時,靈活提問,吸引少數不認真幼兒,總的來說,本次活動富有童趣,能夠吸引幼兒興趣,孩子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了提高。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願意爲維護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點:

幫助幼兒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教學難點:爲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錄像短片兩段(整潔和髒亂的小區環境錄像;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的科技短片)

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勞倫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環節一:瞭解垃圾的來源

放錄像(整潔和髒亂的小區)提問:“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爲什麼?”“垃圾從哪兒來?”“垃圾有何危害?”

環節二:瞭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提問:“垃圾可以分成幾類?”“那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環節三:遊戲——送垃圾“回家”

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垃圾桶內。

提問:你們認識這個垃圾桶嗎?爲什麼它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垃圾桶是什麼顏色的?可回收垃圾桶是什麼顏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是什麼顏色的`?有害垃圾桶是什麼顏色的?你們能將這些垃圾送回它們的“家”嗎?

環節四:設計環保標誌

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標誌。

導入: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鼓勵幼兒爭做“小小環保宣傳員”,設計“環保警示標誌”,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宣傳畫。

活動延伸:

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並能進行垃圾分類。

2、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分類處理垃圾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視頻、課件、幼兒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動過程:

一、對比照片,瞭解垃圾是哪裏來的

二、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1、幼兒討論:如何清理公園的垃圾

2、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3、播放視頻,瞭解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

4、幼兒討論,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師小結,垃圾分類擺放的好處

三、電腦遊戲、操作活動,進行垃圾分類

1、電腦遊戲,幼兒判斷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兒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師生一起檢查講評幼兒垃圾分類情況

四、談話小結,進行教育

鼓勵幼兒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能進行垃圾分類

延伸活動:可回收垃圾經過人們處理還是有用的,人們怎麼處理這些可回收垃圾,請大家回去查一查,把你知道的處理垃圾的知識告訴大家。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知識類讀本,願意參與環保行動,保護環境;

2、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義,理解標誌和圖示的意義;

3、能夠將垃圾進行分類。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廢舊塑料瓶塑料袋實物、垃圾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垃圾,尋找處理方法。

小朋友們看到地上有垃圾會怎麼做?我們每天都會製造很多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它們呢?

出示PPT(焚燒垃圾)

提問:這種辦法好不好?會有什麼樣的危害?

出示PPT(埋進土裏的垃圾)

提問:這種辦法有什麼不好?

總結:焚燒垃圾會產生有毒的煙霧,污染空氣;埋進土裏的垃圾則會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爲了減少污染,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知道回收的意義和可回收的垃圾。

提問:你知道會收是什麼意思嗎?

答:回收就是把一些垃圾收集起來,做成新的東西。

師:怎樣把垃圾回收做成新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垃圾經過粉碎、融化、壓縮等方法可以做成新的東西。

出示PPT(廢舊的紙)

提問:

1、這是什麼?它會有哪些作用?

小結:回收的廢紙可以做成新的紙箱或書本。

2、(播放玻璃破碎的聲音),你聽到了什麼?

出示PPT(廢舊的`玻璃)

師:這裏有一些廢舊的玻璃,它們可以做成什麼呢?

小結:回收的玻璃或玻璃瓶可以成新的玻璃製品。

出示PPT(廢舊的金屬)

師:這是一些廢舊的金屬,它可以做成什麼呢?(煤氣罐、汽車、輪船等)

小結:原來回收的金屬可以做成汽車和船舶的零件,還能做成新的罐子等等。

出示PPT(塑料袋、塑料瓶)

提問:

1、瞧,這是塑料袋和塑料瓶,猜猜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

2、廢舊的塑料還可以做成什麼?

小結:回收的塑料用處更大,它們不僅可以做成新的塑料袋、玩具,還可以做成各種生活用品。

總結:廢舊的紙、玻璃、金屬和塑料都屬於可回收的垃圾。

三、知道一些垃圾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再利用。

師:有些垃圾只要做些簡單的處理就可以再利用。例如:(出示PPT)請幼兒看圖說一說。

1、淘米剩下的水可以澆花。

2、喝光的牛奶盒可以用來做手工。

3、雞蛋殼可以收集起來打碎作爲植物的肥料。

四、知道減少垃圾的辦法。

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知道減少垃圾的辦法。

師: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時,我們還要減少垃圾的產生。

1、不要浪費食物。

2、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3、不要浪費紙張。

出示PPT:

提問:

1、猜猜他們在哪兒?

2、你們平時去超市是自己帶購物袋還是買購物袋的呢?

3、圖片上的叔叔是購買的袋子嗎?你從哪裏看到的?

小結:去超市的時候,帶上可以反覆使用的環保購物袋。

出示PPT(舊衣服、玩具)

提問:小時候的舊衣服舊玩具你是怎麼處理的?

小結:舊衣服和舊玩具不要馬上扔掉,請媽媽幫忙洗乾淨,送給其他需要小朋友。

PPT出示標誌:

提問:這個標誌你見過嗎?在哪裏見過?

請幼兒動手操作:

師:其實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標誌,老師這裏就有一個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箱,在它的旁邊有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請小朋友看一看,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我們把它放進垃圾箱好嗎?

五、結束部分。

總結:今天我們知道了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有些垃圾經過簡單的處理可以再利用的;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時,我們還要減少垃圾的產生。這樣才能保護我們的環境,讓我們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小達人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在讓幼兒大膽表達的同時,也知道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以及怎樣減少垃圾的產生,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義,孩子們能積極參與討論,學會將垃圾進行分類,理解標誌的意義。教育幼兒要愛護環境,學會垃圾分類才能變廢爲寶,爲地球節約資源作出貢獻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8

活動設計背景

本學期我們班的主題活動在——環保的主題上,因此一開學我們就制定了相關的方案。在訓練教學中老師通過挖掘家長資源開展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空氣變髒了”等主題活動。在本月主題“垃圾越來越多”時,在豐富孩子們前期的閱歷時,孩子們特別的感愛好,紛紛都在說“垃圾的來源”“垃圾的種類”“垃圾的用處”等話題。在本主題的其次次課後,我們都弄清晰了垃圾的來源時,他們的愛好還頗濃,我想着或許是這個主題和孩子們的生活很貼近,孩子們的閱歷較豐富,當然學習起來也很簡單操作學習,在孩子們身邊挖掘有價值的訓練纔是最好的訓練,因此我就設計了本次訓練活動《垃圾分類》,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來提升原有的閱歷,從而獲得才智和成長。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分類的方法。

2、體驗製作垃圾標記的樂趣。

3、培育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覺、探究和溝通的`愛好。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次課的重點是要求孩子瞭解垃圾、垃圾的種類並學習分類。

2、本次課的難點是要求孩子製作垃圾分類的標記。

活動預備

U盤《環保小尖兵》8-9頁、電子互動白板、A4紙、畫筆、透明膠帶、剪刀、垃圾桶

活動過程

一、開頭環節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愛好。

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好玩的東西?(出示垃圾袋內預備好的垃圾)

師:對,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現在我們要用這些垃圾來玩一個好玩的嬉戲,小伴侶想想這些垃圾可以怎麼玩?

師:那我們一起來玩玩吧。(打開U盤《環保小尖兵》8-9頁之嬉戲----垃圾分類)

二、基本環節

1、幼兒爭論垃圾分類的作用。

(1)提問:我們爲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請小伴侶分組爭論)

師:既然垃圾分類這麼重要,那我們在丟垃圾時就要將同類的垃圾丟在一起,那該怎樣區分呢?(引導幼兒按垃圾特徵進行分類:瓶瓶罐罐、紙類、廚餘、一般垃圾)

2、出示垃圾桶,啓發幼兒製作垃圾分類的標記。

師:(出示一個垃圾)這個垃圾應當放在哪個垃圾桶呢?怎樣區分垃圾桶呢!我們一起來給垃圾桶做一個標記。

3、製作垃圾分類的標記。

師:小伴侶可以依據自已的愛好對標識做設計,分組進行爭論。製作勝利後請各組將自己的標識分貼到幼兒園每個班級及公共垃圾桶上。

三、結束環節

師:珍寶們今日太棒了,不完自己學到了垃類的相關學問,還做了一件完榮的事——關心幼兒園的其他班級製作了垃圾分類的標記,比如:XX的標記是收集紙類的,DD的標記是收集瓶罐的。這樣大家將生活中有用的垃圾收集到一塊再利用,大家真正的參加到環保的活動中,我們的環境纔會更美妙。

延長活動

請小伴侶回家和家長共享垃圾分類的心德,並和家長一起在家執行垃圾分類。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主動的參加到活動來,一開頭我神奇的出示以後各孩子們生活中的垃圾袋,從裏邊出示一些常見的垃圾,將孩子帶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嬉戲法,請小伴侶嘗試依據U盤中的垃圾分類嬉戲,讓孩子們在嬉戲中瞭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體驗垃圾分類,作爲導入環節,從本次課孩子們的表現看是比較好的。在其次個環節中孩子們來爭論垃圾的用處時,個別孩子對這個概念的含義理解不夠,因此在這個環節中就顯得操作有肯定的難度,這就需要老師調整教學法,往後再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力量孩子的進展水平,當然在活動中舊的體現肯定的層次性,滿意不同幼兒的進展需要。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嬉戲也是很感愛好,但是由於投放的材料較單一,造成力量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力量一般的孩子也沒沒困難,因此在後面製作分級分類的標記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記,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後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瞭解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種類

2、幼兒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提高分類、比較的力量。

3、養成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種類。

難點:親自操作將不同垃圾放到規定垃圾桶中。

活動預備

1、閱歷預備:幼兒已經有區分可回收垃圾桶、廚餘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的意識。

2、物質預備:自制不同種類的垃圾、四種類型垃圾桶、ppt、兔媽媽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頭部分

故事情景導入:去小兔子家過生日。

老師(兔媽媽)帶着小伴侶到小兔子家參與party,途中遇到了許多垃圾寶寶,有哭泣的香蕉皮、空可樂瓶、破舊的塑料袋、還有孤獨的廢電池,大家一起關心垃圾寶寶找到他們的家,最終到了小兔子家。

師:小伴侶們,你們猜猜我是誰?-兔媽媽。今日我的兔寶寶們要過生日,兔媽媽想邀請你們參與party,你們想不想去啊?(想)可是,兔寶寶家有點遠,我們要走過兩條山路,一條小河,現在動身吧!

二、基本環節

(一)引導幼兒發覺垃圾並將垃圾分類放到規定垃圾桶內。

1、介紹可回收垃圾

師:我們走到第一個小山路,咦!是誰的哭聲呀?原來是一個喝完飲料的空瓶子。

空瓶子說:小伴侶們,你們好,我迷路了能關心我找到自己的家嗎?

師:我們一起關心空瓶子找到它的家吧。

師:我們需要把垃圾放到哪裏呢?

師:空瓶子屬於什麼垃圾呢?

總結:像空瓶子、金屬、紙製品這樣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叫做可回收垃圾,放到可回收垃圾桶中。

2、熟悉廚餘垃圾

師:關心了空瓶子太好了,我們連續動身吧。

在走到小橋的離殤遇到一塊香蕉皮。

香蕉皮說:小伴侶們,求求你們幫幫我找到自己的家?

師:我們需要把垃圾放到哪裏呢?

師:香蕉皮屬於什麼垃圾呢?

總結:廚房中剩飯剩菜、骨頭、菜根葉子果皮都是廚餘垃圾。

3、瞭解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師:我們立刻就要到小兔子家啦,哎!看,有一節廢電池和塑料袋在地上。

廢電池和塑料袋說:小伴侶們,幫幫忙我們想回家!

小伴侶們將電池放到了有害垃圾箱內,塑料袋放到了其它垃圾箱裏。

總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對環境有污染的廢棄品是有害垃圾,例如電池、燈管、水銀體溫計。其它屬於其他垃圾。

(二)以嬉戲形式練習將不同垃圾投放到規定垃圾桶內

1、嬉戲:看誰做的對。兔媽媽帶領小伴侶和兔寶寶做嬉戲,指出一種垃圾的名字,小伴侶說出屬於什麼垃圾。

2、出示四種帶有標記的垃圾桶(可回收、廚餘、有害、其他),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記分類。

三、結束環節

兔媽媽:今日小伴侶們參與小兔子舉辦的'party

實在太快樂了,而且我們還知道了不同垃圾寶寶的家在哪,現在時間已經很晚了,小伴侶再見。

四、活動延長

1、家園共育:盼望小伴侶們回到家裏也能把今日玩的垃圾寶寶分類嬉戲告知你的爸爸媽媽,我們在家中也能一起學習,一起玩。

2、將垃圾圖片和自制垃圾桶放到活動區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鞏固垃圾分類學問。

3、在幼兒園中舉辦《垃圾分類學問》宣揚,鼓舞本班幼兒到其他班級進行學問宣講。

活動反思

不足:在個別詳情還需要留意,老師語言的精煉上,圖片選擇要是幼兒能夠接觸到的實物、切忌過多過雜。在其次個環節將垃圾送回家時應當應當更多形式,更深化,造成有個別孩子還是理解的不透徹,還應改進。

優點:在本節活動中,我創設了一個去小兔子家開party

途中遇到各種垃圾寶寶需要關心送回家的情景吸引幼兒學習垃圾分類學問的愛好,有規律漸漸把握學問的方法,孩子們的參加主動心很高,基本達到預設目標。在嬉戲環節時,大部分幼兒主動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我準時發覺個別幼兒沒有舉手時,敏捷提問,吸引少數不仔細幼兒,總的來說,本次活動富有童趣,能夠吸引幼兒愛好,孩子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了提高。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垃圾分類嬉戲,激發其環保意識。

2.會將生活中常見的垃圾進行分類,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

3.初步瞭解各類垃圾的循環再造。

重點難點重點:

會將生活中的垃圾進行分類。

難點:

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

活動預備:

FLASH課件、PPT課件、iPad若干、自制體育器械。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動畫,提問:

1.地球媽媽爲什麼哭?有什麼方法能讓他健康起來?

2.老師小結:只有我們將垃圾分類投放到垃圾桶,他就會健康起來。

二、瞭解垃圾分類

1.鞏固熟悉垃圾分類的標記。

2.遷移幼兒的已有閱歷,自由爭論: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廚餘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

3.觀看PPT,說誕生活中常見的垃圾。

4.老師小結:

(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後經過再加工可以成爲生產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廚餘垃圾是指我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飯剩菜、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三、嬉戲:我給垃圾分分類

1.播放flash,點選畫面上的垃圾,分類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

2.幼兒自主操作ipad進行闖關嬉戲。

四、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1.我們爲什麼要垃圾分類。

2.老師小結:由於垃圾拖到垃圾站,長時間堆放在外面,就會引來很多蚊蟲,還會發出難聞的味道,嚴峻污染我們的環境,最傳統的方法就是進行填埋,佔地面積大,假如全部填埋,不分類,可回收額也就不能用了。

五、瞭解垃圾循環再造的學問

1.可回收垃圾的處理方法。

老師小結:可回收垃圾經過工廠加工能再次變成有用的物品。

2.廚餘垃圾的處理方法。

老師小結:進行生化處理可以製成車用燃氣、市政燃氣;經過堆肥處理變成有機肥料。

六、活動延長:變廢爲寶。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利用FLASH課件教學,化靜爲動,有效地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培育了幼兒的問題意識,使幼兒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活動中,幼兒學習愛好深厚,體驗了分類方法,很好的落實了教學目標。

本節課整個環節都是圍繞課件進行,從地球媽媽呼籲大家愛護地球,到奇妙龜告知大家如何進行垃圾回收,垃圾回收後能怎麼再利用,到最終的鞏固垃圾分類的小嬉戲,幼兒始終在歡快的動畫片中進行着活動,整節課下來,老師講的輕鬆,幼兒開心的把握新知,這些都有賴於課件對幼兒的吸引力。當然,在鞏固環節,幼兒對某些垃圾屬於哪一類不能確定時,假如能夠利用交互的功能調出課件中向幼兒介紹垃圾分類時的圖像,那更有利於孩子對垃圾分類學問的把握。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懂得愛護環境不是每個人隨口說說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們要從自己開頭,從幼兒園和自己家的周邊環境開頭,將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分類,送回屬於它自己的家。從小培育幼兒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爲習慣,讓每個孩子都成爲環保小衛士,爲美化環境獻出一份微薄之力。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訓練的潛在效應。活動的延長在於激勵幼兒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做一個環保宣揚員,如何做好這些留給幼兒特別大的製造空間,從而也生成了很多其他環保訓練活動,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進展。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分類的主要方法和垃圾的處理方式。

2、嘗試進行垃圾分類,鞏固認知。

3、知道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垃圾分類相關圖片18張、垃圾分類相關動畫1段、垃圾分類處理過程

材料準備:筷子、勺子等敲擊工具

活動過程

播放視頻,激發對垃圾分類的興趣

——你看到了什麼?地球小人爲什麼哭?

小結:垃圾太多了,地球小人快被垃圾淹沒了。

——垃圾就是沒用的東西,就要被全部丟掉嗎?(引出分類回收的可能性)

出示垃圾分類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主要方法

1、出示圖一

——你們看到了什麼?地球小人做了什麼事情?

——這些垃圾會被運到哪呢?會怎麼處理它們呢?

小結:這些金屬、玻璃、報紙都可以再回收利用,經過垃圾加工廠重新變成變成新的紙、新的瓶子和罐子。

2、出示圖二

——第二幅圖裏你看到了什麼?地球小人身上的東西有什麼變化?

——這些垃圾會被運到哪呢?會怎麼處理它們呢?

小結:剩飯剩菜、爛菜葉、蘋果核、香蕉皮對於我們雖然沒有用,垃圾車會將它們送到豬圈和農場。小豬很喜歡吃,是它們的美食。小花也喜歡,因爲這些可以被加工成有用的肥料,讓花朵們長得更好,開得更鮮豔。

3、出示圖三

——第三幅圖裏你看到了什麼?地球小人身上的東西有什麼變化?(點擊畫面中的音頻鍵)

——這些垃圾又將被怎麼處理呢?

小結:電池、燈管、過期藥品等都是有害的垃圾,我們要把它分類出來。不然會對人體健康、自然環境造成很糟糕的影響。垃圾車會這些垃圾送到填埋場埋掉或者送到焚燒廠焚燒處理。

4、出示圖四

——第四幅圖裏你看到了什麼?地球小人表情有什麼變化?(點擊畫面中的音頻鍵)

——這些垃圾要怎麼處理?

小結:地圖小人看起來很舒服,很放鬆。陶罐、菸頭、灰塵這些最後剩下的其他垃圾也被裝進垃圾桶。其中可燃的被送到焚化廠燒掉,燒完的殘渣可以柏油馬路的材料、人行道磚的材料;不能燃燒的就送去填埋場埋在地底下。

操作課件內容,進行垃圾分類小遊戲,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垃圾分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垃圾桶的特點,加深對分類垃圾桶的認識

——這裏有四個顏色的.垃圾桶,分別裝的是什麼類型的垃圾呢?

——綠色是廚餘垃圾桶。上面有果核魚骨作爲標誌。

——紅色是有害垃圾桶。上面是葉子,代表生命與環境。下面是一個錯誤叉標誌代表有害,提醒不能對生命與環境造成傷害。

——藍色是可回收垃圾桶。上面的一個循環的三角形箭頭代表可循環利用。

——黃色是其它垃圾。圖標上是三角形,兩個箭頭朝下。

(2)結合PPT的互動頁面,引導幼兒與白板互動進行垃圾分類,鞏固認知。

(3)結合生活場景,引導幼兒進行垃圾分來。

引導幼兒做遊戲《奇妙的聲音》,實際感受垃圾回收的作用

1、教師鼓勵引導幼兒挑選物品,並嘗試各種方式讓它發出好聽或有趣的聲音。

——看,這些是小朋友們收集來的可回收垃圾,有易拉罐、玻璃瓶、礦泉水瓶……今天我們要把這些可回收垃圾變成我們手中的樂器,你會選擇什麼?要怎麼把它變成樂器呢?

——你選擇了什麼?你是怎樣讓它發出好聽的聲音的?

2、播放幼兒熟悉的音樂,全體幼兒一起表演。

溫馨提示

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筷子、勺子等工具用來作爲敲擊工具。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垃圾分類標記,嘗試按標記給垃圾進行分類。

2、懂得垃圾分類的方法,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二、活動準備

1、PPT課件、垃圾分類標誌。

2、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等。

3、4只垃圾分裝桶(或紙箱),貼上4種標誌。

配套課件:大班社會課件《垃圾分類》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活動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在隨地丟垃圾的地方走走,提問:"你們看,地上是什麼呀?"幼:垃圾。

(2)教師:"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處都是這種垃圾,你覺得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辦?"(出示PPT)

(3)引導小朋友嘗試發言。

幼:應該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裏。

教師:"對,我們就應該把這些垃圾寶寶放到垃圾桶裏,把它們送回家!"

2、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記。

(1)教師展示垃圾寶寶的"家"(出示垃圾桶PPT)。

(2)嘗試讓幼兒說說這些圖示分別表示什麼,教師並進行一定的`引導講解分類標記。

教師:"你們看,這就是垃圾寶寶的家---垃圾桶,你們認識它們嗎?"讓幼兒說說。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都認識了這些標記,接下來我們每人選一個垃圾寶寶,把它送回家。"

大班優秀社會教案《垃圾分類》含PPT課件

4、教師小結。

(1)教師:"垃圾寶寶都已經送回家了。那誰能告訴大家把這些垃圾一個個分開有什麼用呢?"邀請幼兒嘗試回答。

(2)教師:"那讓老師告訴你們,其實垃圾分類是很重要的,比如喝過的飲料瓶,使用過的塑料袋,這些塑料材料回收後可以製作新玩具,水壺,塑料袋;廢紙、廢紙箱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紙,做成圖書,小朋友們可以繼續畫畫寫字看書;碎玻璃也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瓶子杯子;鋼鐵金屬可以回收熔鍊變成新的鋼材,用來製造汽車,輪船。

垃圾回收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乾乾淨淨的,也讓清潔工叔叔阿姨們減少了工作量。所以我們小朋友在平時不要亂扔垃圾(嘗試讓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舉例子、出示PPT),做一個環保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能!)那讓我們一起從今天做起。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神祕的出示以後各孩子們生活中的垃圾袋,從裏邊出示一些常見的垃圾,將孩子帶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遊戲法,請小朋友嘗試根據U盤中的垃圾分類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瞭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體驗垃圾分類,作爲導入環節,從本次課孩子們的表現看是比較好的。在第二個環節中孩子們來討論垃圾的用處時,個別孩子對這個概念的含義理解不夠,因此在這個環節中就顯得操作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法,往後再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能力孩子的發展水平,當然在活動中舊的體現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遊戲也是很感興趣,但是由於投放的材料較單一,造成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沒沒困難,因此在後面製作分級分類的標誌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誌,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後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能夠辨別垃圾食品和綠色食品

2、喜歡吃綠色食品

3、瞭解垃圾食品對我們身體的危害

二、活動豫備

綠色食品(水果、蔬菜、乾果)和垃圾食品(薯片、巧克力、火腿腸、方便麪)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進,引發幼兒對已有經驗

老師熟習一位叫豆豆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了解他呢?老師給你們講講他的故事吧。小豆豆很喜歡吃東西,每天都吃個不停,你猜他都吃些什麼?哦,你們說他會吃薯片、巧克力啊。你怎樣這麼瞭解他呢?對,他就喜歡吃薯片和巧克力,他吃完巧克力又吃方便麪,媽媽讓他吃水果他也不吃。小朋友媽媽讓小豆豆吃什麼呀?哦,吃水果呀,你聽得真仔細。假設是你們的媽媽讓你們吃水果你吃不吃呀?小豆豆不吃水果不是聽話的好孩子。今天他剛吃完麻辣燙肚子就疼了起來。"哎呦哎呦。。。"小豆豆用手捂着肚子喊着,媽媽聽到後趕緊帶他往醫院。你猜醫生叔叔會怎樣說?哦,吃太多的東西了,那你知道小豆豆都吃了哪些東西嗎?(薯片、巧克力、方便麪、麻辣燙)恩,這些東西好不好呀?小豆豆吃了他們肚子怎樣了?哦,肚子疼啊,老師告知你們,小豆豆吃的這些東西都是"垃圾食品"。吃了會讓我們的`肚子疼,有的小朋友吃了他們身體還會變胖。

2、辨別垃圾食品和綠色健康食品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垃圾食品什麼是健康食品嗎?老師這裏有很多食品,你們來找一找哪些是垃圾食品?哪些是健康食品?垃圾食品放到藍色的籃子裏,健康食品放到紅色的籃子裏。我看到藍色的籃子裏的食品很少,難道垃圾食品這麼少嗎?我來看一看。誒?紅色的籃子裏怎樣會有薯片呢?小朋友,薯片是什麼食品呀?哦,垃圾食品,那我們應當把它放到那個籃子裏呢?恩,垃圾食品我們要把它放到藍色的籃子裏面。蘋果是什麼食品?誰能說一說爲什麼蘋果是健康食品?看來小朋友知道可真很多。現在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小豆豆快出院了,老師想讓你們幫老師挑一些健康的食品送給小豆豆。應當挑什麼呢?哦,蘋果、香蕉、酸奶。你們說的都是剛剛咱挑的健康食品,除我們班的,你還知道哪些健康食品呢?哦,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多的健康食品。

3、和垃圾食品說:不!

誰還記得小豆豆肚子疼的緣由啊?哦,吃垃圾食品吃的呀,那垃圾食品這麼不好我們應當怎樣辦呀?對,這個小朋友說的很對。我們應當不吃垃圾食品。我們知道垃圾食品不好了,也不吃了。可爸爸媽媽還不知道呢,我們要怎樣做呢?恩,回到家後告知爸爸媽媽,垃圾食品對我們的身體不好,我們不能吃。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2.培育觀看、分析、比較、分類等力量。

3.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省資源的好習慣。

4.情願溝通,清晰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預備:

1.用廢泡沫、插塑積木等材料佈置成的“江山“和“賀村“,其中“賀村“裏散亂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壞燈泡和殺蟲劑、指甲油、摩絲瓶等。

3.5只垃圾分裝桶,上貼5種標記

4.錄像機以及有關垃圾處理的錄像帶。

5.磁性圖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評比“衛生城市“

1.引導幼兒觀看、比較兩個地方的環境,啓發幼兒說說:你喜愛哪座城市?這什麼?假如你住在賀村感覺怎樣?

2.請幼兒用貼五角星的形式評比“衛生城市“。

3.引導幼兒爭論:爲什麼你們不選賀村?假如你住在賀村會有什麼感覺?

4.老師小結:賀村滿地垃圾,又髒又臭,大家都不喜愛。而江山乾淨有序,受人歡迎。你們想知道這個城市的垃圾都到哪裏去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錄像。

二、瞭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

1.老師配解說詞,讓幼兒觀看有關垃圾分類回收過程的錄像片斷,然後說說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裏去了,垃圾回收後可以製成哪些新產品。

2.熟悉“回收利用“標記。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記,讓幼兒依據圖意猜想該標記的含義,並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記。

②講解“回收利用“標記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爲什麼?(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製造出新的產品。)

③啓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記圖,並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爲什麼?應當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④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行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老師檢查幼兒分類狀況。

⑤老師小結:假如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淨化環境,愛護資源。

3.嬉戲:看誰做得對。老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假如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的動作;假如是不行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三、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進一步分類

1.組織幼兒爭論:怎樣才能讓工人叔叔更好、更便利地處理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貼有標記的5只垃圾分類裝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記分類。

3.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賀村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活動反思:

垃圾分類是一個與人們休慼相關的問題,卻又往往被忽視,因此,我認爲必需再給孩子精準、清楚的概念,決不能模糊其詞,但要想說得清,道得明卻並不簡單,我登陸中國環境網,掃瞄了大量相關學問和信息,從而自己先搞清晰了垃圾如何分類,然後再開展整個活動。

活動中,我與孩子一起發覺問題、解決問題。一起爭論垃圾的來源,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利用教學圖片及完盤讓幼兒觀看垃圾的分類及處理;通過生活實踐讓幼兒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在解決餐巾紙、衛生紙屬於可回收垃圾還是不行回收垃圾時,我先是利用情境表演導入,再引發孩子們的爭論,最終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孩子們在爭論中萌發了問題意識,各抒己見,主動參加到活動中來,接下來又利用垃圾分類的操作活動,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鞏固了學到的學問,在實踐中更加直觀地體驗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活動結束時,我把活動延長到了班級環境及孩子的家庭中,讓他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將環境愛護的理念泛化到四周人的身上,這也是活動的最終目的所在。

這次活動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垃圾分類操作時最好讓幼兒帶上一次性手套,還有在講解垃圾回收可循環利用的過程時,假如能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爲一體,能更加深孩子的感性熟悉,效果會好一些。

要說這次活動讓我收穫到了什麼,那就是:

1.關注身邊的事,不要畏懼不瞭解的學問領域,只要通過查閱大量資料,不斷豐富自己的學問儲備,細心的設計預備,一樣能呈現給孩子豐富多彩的科學世界。

2.今後我會不斷磨練自己課堂上的應變力量對出現的問題應有預見性,對他們的回答能準時地賜予有價值的確定和開放式的引導。

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頭,是其他訓練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訓練的潛在效應。活動的延長在於激勵幼兒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做一個環保宣揚員,如何做好這些留給幼兒特別大的製造空間,從而也生成了很多其他環保訓練活動,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性。

《垃圾》幼兒園大班教案15

目標:

1.在遊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3.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垃圾不亂扔的.快樂。

準備: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過程:

(一)導入部分:

1. 寶寶:你想到那裏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 律動:跟着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麼?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麼小動物到公園裏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 小兔怎麼了?

B 怎麼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 是誰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裏)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兒每人一顆 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遊《汽車開來了》。

教學反思:

現在,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着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小百科: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