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蒙氏教案(集錦15篇)

幼兒園蒙氏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蒙氏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蒙氏教案(集錦15篇)

幼兒園蒙氏教案1

籌備質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別離放在三個盤子裏)。

2、形式分列卡三張:紙製卡片,繪有按必然紀律分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3、牙籤若干

直接目標:實驗用三種差異種類的食物按必然數量舉辦有紀律地分列。

間接目標:

1、調查本領的造就

2、邏輯思維本領的造就

3、遷移本領的造就

勾當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答覆:“箭頭暗示什麼?”(從箭尾到箭頭暗示一個偏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持續反覆分列三組,西席用牙籤將形式圖分別爲三小節(牙籤放在棗與糖之間)。

4、請幼兒調查並引導幼兒接頭:

他們被分成了幾組?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後?誰在中間?

三組分列完全溝通嗎?

5、請幼兒隨着老師將形式分列卡的內容點讀兩遍,留意每讀完一小節後要稍作擱淺。勉勵幼兒記着圖形分列紀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並按原有紀律繼承分列。

7、分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並確認分列功效,如發明錯誤要實時調解。

8、別離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分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縱。

9、教具歸位時要留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分列卡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2、西席的'引導及輔佐。

延伸變革:

1、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增的紀律反覆分列。

2、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減的紀律反覆分列。

3、進修將一個物體按數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量遞減的紀律同時分列。

幼兒園蒙氏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識別各種特徵的筆,嘗試按筆的不同的特徵進行一維、二維的分類。

2.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蠟筆,油畫棒(紅黃兩色)各4支,勾線筆、鉛筆(紅黑兩色)各40支,籃子若干,托盤若干,蒙氏架兩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一維

1、師:你們知道制筆廠嗎?(是生產筆的地方)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制筆廠幫忙好嗎?

工人叔叔生產的第一批筆就放在你們的凳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筆?(油畫棒、蠟筆)那跟旁邊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麼不一樣呢?(顏色、粗細、高矮、種類)

小結:工廠裏的叔叔請我們幫忙,要給這批筆分一分,你們願意嗎?

師:那怎麼分呢?他們的第一道工序給了我們兩個標誌,你們說怎麼分?

小結:剛纔我們根據男孩、女孩的標誌把筆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麼分呢?

2、第二道工序,給我們準備了兩個筆筒請我們把筆放進去,那我們可以怎麼分呢?請兩個小朋友來操作,提問:爲什麼這麼分?

請男孩子、女孩子根據不一樣的一維分筆。貼上標誌。

小結:剛纔我們按顏色分,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進行二維的示範練習操作

1.你們乾的太好了,制筆廠又生產了一批新的筆,你們看有什麼筆?(水彩筆、鉛筆)

他們有什麼不一樣?(顏色、種類、有蓋無蓋、長短)

2.那看看我們又能幫什麼忙了呢?工作人員給了我們4個筆筒,他會請我們怎麼做呢?(按照標誌把筆分放到各個筆筒)不會回答的.話,提問:筆筒上有什麼?(標誌)我們看看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出示“的水彩筆”“綠色的鉛筆”“的鉛筆”“黑色的水彩筆”四個筆盒。

一個個筆筒解說,教師示範兩個筆筒,其餘兩個請幼兒操作。

3.這個工序怎麼做你們明白了嗎?那好,請你們每個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筆筒上的要求完成這道工序。完成以後請把筆筒放到貨架上。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檢驗小結:看看分對了沒有?

(三)結束活動

1.師:你們真棒,瞧,制筆廠的廠長要來誇我們了。(請一個老師來誇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給每個孩子一支筆)

2.在給孩子送筆的環節中,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蒙氏教案3

目標:

1、能根據物體的多少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

準備:

1—5的各類實物卡若干,1——5的數字卡、泡沫板各一,大頭針若干。1-5元的錢幣若干。

過程:

1、教師出示帶有1-5數字的泡沫板,請幼兒準確讀出數字,然後每人拿一張畫有不同數量物體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應該放在泡沫板的`什麼位置。老師和幼兒共同檢查,請幼兒講講你拿的卡片上有幾個什麼?你把它放在哪裏?爲什麼?

小結:個別幼兒放錯的原因。

2、幼兒再取卡片,分組進行比賽,看誰放的對又快,對優勝者獎紅五星。

3、對幼兒的出色工作發獎金:每人一張寫有1-5元的錢幣。  看看你是幾元?老師說請把三元的錢舉起來,拿三元錢幣的幼兒舉起卡片,看誰舉得對,反覆多次。

4、活動延伸:在角色中幼兒可以用錢幣去買商品。

幼兒園蒙氏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發現環境中與梯形相似的物體。

2、具有初步的觀察力、想象力。

3、能按活動規則獨立進行操作,願意講述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已認識長方形,知道長方形的基本特徵。

2、物質準備

教具:房子圖一張;生活中含有梯形元素的圖片若干。

學具:給圖形寶寶塗色一組、正方形、長方形白紙若干、剪刀若干、蠟筆一盒、不同形狀的卡片若干、鉛筆若干,印尼2份、操作單若干、夾子每人一個。

重點:初步瞭解梯形的特徵。

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活動過程

1.有趣的房子。

(1)鞏固認識長方形。

教師出示房子圖:這是什麼?房子的牆是什麼形狀的?

(2)認識梯形。

①教師:房頂是什麼形狀的?這個圖形和長方形一樣嗎?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後回答。

②引導幼兒比較梯形和長方形的外形特徵,說出兩個圖形的異同: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都有兩條邊是平平的;長方形相對的兩條邊是一樣長的,梯形的四條邊事不一樣長的。

③教師出示多種圖形,引導幼兒找出梯形。

教師:這些圖形裏哪些是梯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幼兒嘗試找出梯形並說出其基本特徵。

2.梯形在哪裏。

(1)教師:“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東西像梯形?”

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教師:“仔細看看這些東西像不像梯形?”

教師出示梯子、檯燈(底座是梯形)等圖片,進一步鞏固對梯形特徵的認識。

3.小組操作活動

(1)給梯形寶寶塗色

活動規則:能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並給他塗上顏色。

教師:梯形寶寶在跟我們捉迷藏呢,他躲在了這張卡片上,請你們找到梯形寶寶,給他塗上一種顏色。

(2)圖形變變變

活動規則: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

教師:我這有張什麼形狀的紙?我要變魔術了,看我把正方形紙折一下,它就成了什麼形狀?我這還有剪刀,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用剪刀把這張紙變成梯形。桌子上還有很多紙,等一會請你們用折或剪的方法,把白紙寶寶變成梯形。

(3)有趣的拼搭

活動規則:用不同的形狀拼搭物體,一定要用到梯形,拼完之後數一數用到了幾個梯形。用到了幾個梯形就用鉛筆在操作單上點幾個點

教師:我這有幾幅圖片,都是用不同的形狀拼出來的,但是裏面都用到了梯形,你找到了嗎?我也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不同形狀的卡片,請你們也來拼一拼,你拼的圖形裏一定要用到梯形,拼完之後數一數用到了幾個梯形,用了幾個梯形就請你用鉛筆點上幾個點。

4、集中交流,展示和討論。

(1)出示幼兒活動一、二的操作單和活動三的照片進行集體評價。

(2)鼓勵幼兒跟着老師到教室外去尋找梯形寶寶。

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徵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裏。

幼兒園蒙氏教案5

活動目標:

1、按數取物,進一步感知9以內數量的多少。

2、將相同種類的物體分類擺放。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水彩筆。

2、材料袋:二種不同顏色、花瓣數、大小不同的花的卡片。

3、神祕箱,1-9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㈠根據要求摸花,能按數取物,進一步感知9以內數量的多少

1、出示裝有花朵圖片的神祕箱。請個別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卡片摸出相應數量的花朵圖片,並數一數摸得是否正確。如,摸3朵、4朵、5朵。

2、這些花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同?你能把一樣的花放在一起嗎?數數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㈡給花兒分類,將相同種類的'物體分類擺放

1、引導幼兒將花朵分類。

2、同伴之間交流分類的標準,說說自己把什麼樣的花放在了一起。

3、幫助幼兒明確:按不同的標準,就有不同的擺法。如,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花瓣數分。

㈢各色各樣的花

1、出示操作材料《各色各樣的花》,引導幼兒數一數有幾朵花。

師:請你把相同的花圈起來,數一數有幾朵,然後和圓盤中的一樣數量的數字或點子連線。

2、引導幼兒按花的數量,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或貼上數字粘紙。

3、引導幼兒認識具體物體、圓點與抽象數字之間的對應關係,知道它們能表示同樣的數量。

活動結束

收取活動材料,並逐一檢查批改。

教學反思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整個活動體現了以孩子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和諧師幼關係,絕大多數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在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教師在前面展示圖片的時候,有一部分孩子被教師遮擋了,教師沒有及時發現這個問題,如果教師改變提問策略站在左邊提問後馬上又站到右邊提問照顧到幼兒全體那樣活動效果就更好一些。

小溫馨提示:數學源於生活實踐也應用於生活實踐,只有應用於生活的數學教育內容,才能使孩子真正瞭解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幼兒園蒙氏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並掌握盤花布扣的縫製技法。

2、能力目標:在學習佈扣的縫製過程中,能夠主動探究,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

3、情感目標:在實踐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敢於創新的精神,並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到學習的愉悅。

 二、教學重點:盤花扣與釦環的縫製。

三、教學難點:佈扣、釦環尾部盤花製作及造型。

四、教學器材

1、教具: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盤花布扣模型

2、學具:針、線、頂針箍、剪刀、厚紙板、機織的圓索帶、透明膠。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介紹唐裝——精美的時裝,別緻的盤花布扣,古樸典雅,頗具神韻,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式服裝,而唐裝正是以盤花扣的點綴而愈顯東方魅力,並風靡全球。

2、圖片,各式盤花扣。

3、我們今天學習的正是“盤花布扣”(板書),盤花布扣又名中式扣,通常用斜條縫成圓索帶盤繞而成,現在更用機織的圓索帶製成,所以,更加色彩亮麗,方便實用,其藝術價值是其他鈕釦所不可比擬的。

4、盤花布扣好看嗎?你們見過嗎?你能設計一對新穎、獨特的盤花布扣嗎?這對盤花布扣要用到哪些材料?

(二)學習縫製傳統佈扣。

1、做盤花扣(由師邊做邊解說)

①把織帶的一端用透明膠固定在厚紙板上,繞一個圈。

②在第一個圈上面再繞一個同樣大小的圈,把織帶末端從固定的一端下面拉出。

③織帶從第二圈的上面交叉繞到第一個圈的下面,再從第二個圈另一端的上面交叉穿繞到第一個圈的下面成第三個圈。

④從固定端開始,按照3個圈的穿繞順序,依次整理,拉緊所有線圈。 ⑤從中間一個線圈開始,向兩邊連續拉緊線圈,直至形成一個結實的球形,一個傳統中式盤花扣就做好了。

⑥由學生自己動手製作,以組爲單位互相評價,師加以指導評價。

2、縫製盤花扣扣環。

將織帶對摺,並在1.5㎝處向端口縫合。

3、檢測

學生用做好的盤扣測試釦環的大小,以扣、解方便爲最佳。

(三)學習縫製蝴蝶盤扣(師放影像,照圖解說)

1、做蝴蝶盤扣(生照圖製作)

①在離傳統盤花扣球形約1.2cm處將兩條織帶併攏縫兩針,一條織帶向外繞一圈,在交叉處縫一針,再向裏繞一長形小圈,並將末端藏在拼縫中。

②用同樣的方法,把另一端的.織帶繞、縫成同樣大小的花形。

注意:兩末端線頭一定要壓在下面。

2、縫製蝴蝶盤扣釦環

①先留出扣門,再縫合。

②將釦環的兩端用同樣的方法繞、縫成蝴蝶形,大小、形狀均與蝴蝶扣相同。 ③把盤好的盤扣套在釦環裏,將花形展平。

將縫製好的這對蝴蝶盤花扣簡單固定在紙板上,互相交流,並提出修改意見。

(四)作品展示並評價

1、自評:請同學們將做好的盤花布扣看看是否合適,並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製作的作品;在展示和欣賞作品的同時,向大家介紹所製作的盤花布扣的特點,交流製作的經驗和感受。

2、互評:組織學生對被展示的作品分別進行評價,指出作品的實用性、合理性、新穎性以及尚可改進的地方,提出具體的意見或建議。

3、師評:堅持以鼓勵爲主,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提出不同的方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評價,善於捕捉學生作品的亮點加以表揚。

六、延伸拓展

盤花的花形多種多樣,除了做衣服裝飾,還可用於其它裝飾,你是否知道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與之相類似的裝飾品(生討論)。師用圖片展示相關圖案。

七、小結

①這節課我們學習瞭如何做盤花扣與釦環,其基本方法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而且做出來的扣與環,完全符合標準,做的很好。

②這節課我們還學習瞭如何做扣與環的尾部盤花。

我們也基本掌握了尾部盤花的簡單做法,我們知道,尾部盤花多種多樣,只要通過觀察、思考,我們會做出更加漂亮,更加絢爛多彩的盤花,來點綴我們的服飾,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

八、佈置作業。

1、編制盤花扣要注意什麼問題。

2、課後自己動手設計一對漂亮的盤花扣。

附板書設計:

佈扣與盤花

一、學習縫製傳統盤扣

1、做盤花扣

2、縫製盤花扣扣環

二、學習做尾部盤花

1、做蝴蝶盤扣

2、縫製蝴蝶盤扣釦環

三、小結與注意事項

四、作業

幼兒園蒙氏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知食物的特徵,按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並做上相應的標記。

2.感受分類和標記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繪本故事ppt;各種食物圖片、竹筐圖片、標記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人。

1.師:天氣漸漸冷了,大熊肯尼準備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儲藏室裏過冬。

2.請幼兒猜猜大熊會在儲藏室裏放些什麼食物。

二、觀察大熊的食物,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徵。

1.師提問:大熊都準備了哪些食物?(引導幼兒說一說什麼樣子,什麼顏色…)

大熊準備的食物可真多啊!於是他準備把所有的食物都放進儲藏室裏,可

是儲藏室堆不下了,大熊決定整理一下。

2.提問:要怎麼整理呢!誰來幫幫大熊把這麼多的食物分分類?(有什麼不同)

三、幼兒操作

1,按食物特徵進行分類,共同概括食物特徵。

1.讓我來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類放吧!(幼兒操作:你要分成幾份就拿幾個竹筐)

2.師提問:你是怎麼分的?按什麼分類的`?

3.你們真聰明,用了不同的方法把大熊的食物進行了分類,有按食物的大小分、有按食物的顏色分、有按食物的形狀分、還有按食物的種類分。

四、幼兒操作

2,把分類好的食物做出標記。

1.師:如果給分類好的食物加上標記,那大熊找起食物來就更方便了。你有什麼好辦法標上大熊看得懂的標記呢?

2.說說標記:按食物大小分的,可以用大小標記來表示;按食物顏色分的,可以用顏色標記來表示,如:香蕉、小魚乾黃黃的就用黃色標記來表示…

3.出示表格,師幼共同歸納總結。

五、延伸:

觀看生活中的日常物品,瞭解分類和標記在生活中的作用。

師:運用了分類和標記的方法,用幾種好辦法都能把大熊的那麼多食物整理好並標上相應的標記。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起來看看!分類有這麼大的用處,以後我們也把圖書、玩具理理好,讓班級看起來更整潔!

幼兒園蒙氏教案8

工作準備:

由邊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塊粉紅色木塊所組成。

直接目的:

1、憑視覺辨別大小

2、培養注意力及敏銳的觀察力

間接目的:

1、發展幼兒動作及視覺、觸覺的協調

2、算術教育的準備

3、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操作過程:

1、走線

(1)配班教師控制音樂,老師帶領小朋友們走線。

(2)請小朋友們站在線上。換新曲子走線。

(3)走線結束後,把小朋友們取小椅子坐下。

2、教師展示序列、垂直造塔。

(1)介紹工作、請教具。教師請幼兒看粉紅塔,把最小的一塊帶過來放在工作毯上。教師先用二指拿最小的一塊示範給幼兒看。較大的木塊,就利用雙手拿木塊的兩側。請幼兒一塊一塊地拿.(不按順序,混亂放置)教師找出最大的一塊,依次類推。注意每次拿時都比較。平鋪在工作毯上,讓幼兒感知大小的變化。

(2)三段式教學。

拿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比較:“這是大的,這是小的。”出示大和小的字卡。

提問幼兒“這是怎樣的?”幼兒回答“大的”。“這是怎樣的?”幼兒回答“小的”,從中間取出一塊,三塊比較。“它比它大,它比它小”

提問“它和它比較,它是什麼樣的?”(大的。)“它和它比較,它是什麼樣的'?”(小的)

(3)拿最大的一塊當底,開始由大到小左端對齊、垂直造塔。完成之後用最小的一塊感知每層塔的差距。(每層相差的都是最小的一塊)感知上下的體積變化。

(4)請幼兒把教具送回。(教具歸位時,注意最小的一塊)

吸引力:粉紅塔的靈活操作。

錯誤訂正:根據最小的一塊訂正。

注意事項:

1、最小的木塊易丟失,教師注意教具的保管

2、粉紅塔只有序列沒有配對工作,與棕色階梯並用才能做配對工作

3、粉紅塔可做紙形配對,即在紙面上畫粉紅塔每一木塊同大的形狀(細線比粗線抽象)給幼兒拿粉紅塔的每一塊紙形配對。

4、粉紅塔可以讓兒童辨別三度空間的大小。

備註:

在今天粉紅塔的操作過程中,我覺得我在給粉紅塔排序的時候沒有讓幼兒參與進來,沒有形成互動,讓幼兒直接感知粉紅塔的大小變化。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在課程環節中更多的加入幼兒參與的環節。這樣幼兒的學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幼兒自由操作時,幼兒比較喜歡把粉紅塔搭高,同時也能夠變換出許多不同的造型,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通過今天的操作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我發現幼兒的觀察能力有所提高。能夠較好的觀察教師的每一個展示動作。

幼兒園蒙氏教案9

教具準備:

衣飾架—拉鍊

教育目的':

1、學會正確使用各種衣釦,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2、培養獨立心、專注力、秩序感。

活動展示:

1、從上面開始,用左手拇指、食指壓住拉鍊邊的衣襟。

2、右手捏住拉鍊頭,慢慢往下拉開衣襟。

3、左右手配合,衣襟慢慢拉開。

4、兩塊布向左右掀開。

5、把兩塊布拉到中間合起來,對齊。

6、兩手配合,把拉鍊頭套進拉鍊,從下面開始,左手壓住拉鍊旁邊的衣襟,右手捏住拉鍊頭,輕輕往上拉。

7、左右手配合,把拉鍊拉到頭。

8、練習完畢,把衣飾架物歸原位。

適用年齡:4歲左右起

趣味的中心:

拉鍊滑動聲音。

變化延伸:

比賽:幼兒書包拉鍊比賽。

幼兒園蒙氏教案10

設計思路:

班上的孩子再過幾個月之後就即將升到小學成爲一名小學生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小學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幾個月是多久啊!有多少天呢?面對幼兒對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這節課,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送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了12月,大月、小月。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爲幼兒更好地理解“年、月、日”這一抽象概念。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遊戲,知道日曆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教學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房子外形的1月——12月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年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鉛筆,人手一份。3、2010年年曆人手一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猜謎語。

——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二、 以到日曆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三、以給日曆送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字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幼兒擺弄數字並認讀。

——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四、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的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1、日曆媽媽的孩子一共建了有多少座房子?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2、大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

3、小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

4、最小的房子是誰?爲什麼它最小?

五、學習查看年曆的方法。

——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學習查看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幼兒嘗試在年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

附:故事

附:故事

日曆媽媽有許多寶寶,媽媽總是害怕自己的寶寶找不到自己,就爲它們蓋了12座大小不同的漂亮房子,並且給這12座房子分別起了名字。它就讓它的寶寶們分別住進了這些房子裏。日曆媽媽非常細心,總是擔心寶寶丟了,就從第一個座房子的寶寶開始數起,一直數到最後一座房子的寶寶,媽媽數完她365個寶寶以後才放心地帶着寶寶去另一個美麗的世界。

第二年新的日曆媽媽來了她又像第一位日曆媽媽一樣重複同樣的事情。

幼兒園蒙氏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識別各種特徵的筆,嘗試按筆的不同的特徵進行一維、二維的分類。

2。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蠟筆,油畫棒(紅黃兩色)各4支,勾線筆、鉛筆(紅黑兩色)各40支,籃子若干,托盤若干,蒙氏架兩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一維

1、師:你們知道制筆廠嗎?(是生產筆的地方)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制筆廠幫忙好嗎?

工人叔叔生產的第一批筆就放在你們的凳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筆?(油畫棒、蠟筆)那跟旁邊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麼不一樣呢?(顏色、粗細、高矮、種類)

小結:工廠裏的叔叔請我們幫忙,要給這批筆分一分,你們願意嗎?

師:那怎麼分呢?他們的第一道工序給了我們兩個標誌,你們說怎麼分?

小結:剛纔我們根據男孩、女孩的標誌把筆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麼分呢?

2、第二道工序,給我們準備了兩個筆筒請我們把筆放進去,那我們可以怎麼分呢?請兩個小朋友來操作,提問:爲什麼這麼分?

請男孩子、女孩子根據不一樣的一維分筆。貼上標誌。

小結:剛纔我們按顏色分,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進行二維的示範練習操作

1。你們乾的太好了,制筆廠又生產了一批新的筆,你們看有什麼筆?(水彩筆、鉛筆)

他們有什麼不一樣?(顏色、種類、有蓋無蓋、長短)

2。那看看我們又能幫什麼忙了呢?工作人員給了我們4個筆筒,他會請我們怎麼做呢?(按照標誌把筆分放到各個筆筒)不會回答的話,提問:筆筒上有什麼?(標誌)我們看看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出示“的水彩筆”“綠色的鉛筆”“的鉛筆”“黑色的水彩筆”四個筆盒。

一個個筆筒解說,教師示範兩個筆筒,其餘兩個請幼兒操作。

3。這個工序怎麼做你們明白了嗎?那好,請你們每個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筆筒上的要求完成這道工序。完成以後請把筆筒放到貨架上。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檢驗小結:看看分對了沒有?

(三)結束活動

1。師:你們真棒,瞧,制筆廠的廠長要來誇我們了。(請一個老師來誇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給每個孩子一支筆)

2。在給孩子送筆的環節中,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蒙氏教案12

內容與指導活動準備:

字卡,掛圖,書本人手一本.

活動目標:

1、願意閱讀圖書,初步瞭解關於圖書的常識.

2、初步感受詩歌中表現出的朋友的友情.

3、初步認識重點字詞:小黃狗.小朋友.

活動過程:

1、師生互相問候,走線,走線放音樂,一隻哈巴狗,幼兒和教師一起做律動(學做小狗的動作)。

2、教師出示掛圖,播放磁帶,請幼兒認真的傾聽。

3、提問幼兒這首詩歌中講的'是哪隻小動物?

4、詩歌裏邊提到了幾隻小黃狗?小狗的尾巴當作什麼?

5、教師發書和幼兒一起來讀詩歌,並提問,小狗是什麼顏色的?小狗把什麼當作手?歡迎誰和小狗玩耍?

6、再放錄音跟讀邊做動作的同時結束這節課,教師收書。

反饋本活動主要讓幼兒初步瞭解圖書,知道如何看書。在走線過程中,幼兒對走線的方式還不熟悉,活動過程中,幼兒對詩歌掌握較快,通過掛圖結合,幼兒邊看圖,邊唸詩歌,對文字掌握較好,不足之處在於幼兒不懂得翻書,不能掌握一頁一頁翻書。平常需加強訓練。

幼兒園蒙氏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兩個相同的或相關的物體放在一起。

2、萌發初步的邏輯意識。

3、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小豬的一家:4種顏色的彩筆,與彩筆同色的4個籃子。

2、學具準備:小豬的一家中的鞋子、襪子和手套,4種顏色的彩筆及相關顏色的籃子,大小不一樣的暗釦若干,大小不同的鎖和鑰匙。

3、《操作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遊戲:動一動。幼兒一邊按節奏念兒歌《動一動》一邊走線,並做相應動作,走、跑、跳等交替進行。

二、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小朋友一起來玩“彩筆對對碰”。

請幼兒看一看桌面上的彩筆:小朋友這些彩色筆的蓋子都跑哪去了?我們把它們都找出來吧,給紅色的彩筆蓋上紅色的蓋子,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紅色的筆就找紅色的蓋子,然後放進紅色的籃子裏。

三、幼兒動手操作。

教師將幼兒分組操作。

第一組:操作學具小豬的一家。

第二組:操作暗釦,幼兒根據暗釦的大小,公母配對。

第三組:操作圖片,找缺失並配成完整的圖片。

第四組:看誰找的對。幼兒根據一樣實物,找出另一半配對。

四、遊戲活動。

遊戲“對對碰”幼兒兩人一組一邊念兒歌《對對碰》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五、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引導幼兒將學具成對放好,如將襪子配對放在一起,直到收拾完畢。、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始我創設了情境“幫鞋子找朋友”,讓幼兒從關注自己腳上的鞋子出發,通過觀察,使幼兒知道腳上鞋子有兩隻,兩隻鞋子是一樣的,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在“幫鞋子找朋友”環節中,請幼兒根據手裏的單隻鞋子到很多鞋裏去找另一隻一樣的鞋子。在出現問題後,及時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討論,討論使幼兒相互吸取經驗,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使幼兒接納他人的觀點,達到學習的目的'。幫助幼兒解決了特徵混淆的問題,使幼兒知道一樣顏色、一樣花紋、一樣大小的兩隻鞋子是一雙鞋子,豐富了一雙的概念。在操作環節:材料的設計考慮到了鞋子大小花紋一樣顏色不同、顏色花紋一樣大小不同、顏色大小一樣花紋不同,這幾種在操作材料中都顯示出來,由於在前面“找鞋子”環節中幼兒出現了問題,幼兒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在操作中都能正確成雙配對鞋子。整個活動,老師的指導有針對性,由簡到難,層層深入,有效的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

最後環節“鞋子碰碰舞”,提供給幼兒的鞋子在顏色、款式、大小上有了帥選,方便幼兒在“碰碰舞”中快速尋找到和自己手中一樣的鞋子的朋友,遊戲中並不斷和旁邊小朋友交換不同的鞋子。以遊戲形式引導幼兒繼續學習配對,把數學的概念滲透於遊戲中,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學習和成長。

幼兒園蒙氏教案14

活動名稱:排序

活動目標:

1.感知長短,並學會從長(短)到短(長)的順序排列,蒙氏數學排序教案。

2.找相同圖形,並從大(小)到小(大)的順序排列。

3.培養幼兒專注的觀察力。

4.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順序)。

活動準備:教具(長棒、數棒、圖形)操作手冊作業紙膠棒房子圖片

活動過程:

1.遊戲:切西瓜

遊戲規則:幼兒拉成圈,在留一位幼兒切西瓜,拉圈餓幼兒邊說兒歌邊走,切西瓜,切完之後,切成兩半,讓幼兒站成兩排,然後問一下切西瓜的幼兒,說一說哪邊的隊排的長,哪邊的`隊排的短。反覆兩邊。

2.通過遊戲引出長棒:

(1)集體活動:在5個物體中找出最長的,教師出示"長棒"散放,請幼兒找出最長的和最短的,教師示範比較,驗證幼兒找的是否正確,教案《蒙氏數學排序教案》。

(2)請幼兒找出最長的長棒,然後在從剩下的長棒中找出最長的,依次類推,由長(短)到短(長)的順序排隊。

(3)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和長棒相同的數棒,一一對應。

(4)把長棒拿走留下數棒,讓幼兒數出數棒多少節,並找出相應的數字一一對應。

(5)鞏固複習感知長短,紙上作業p27---28頁。

3.熟悉圖形寶寶:

(1)教師出示"圖形寶寶",請幼兒觀察,這裏都有什麼圖形?每位幼兒從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圖形,說一說圖形的名稱。

(2)遊戲:《比比誰最快》

遊戲規則:教師說出圖形寶寶的名字,看看哪位幼兒反應的最快,先拿出相應的圖形。

(3)找朋友:教師引導幼兒把相同圖形寶寶放在一起,並從大(小)到小(大)的順序排列。看誰最好最快。

4.親子活動:《小熊的一家》

(1)由圖形寶寶引出房子:這個房子是誰的家呢?你們知道嗎?(小熊)小熊一家怎麼沒出來呢?難道它們不在家嗎?噢,原來小熊一家在家穿衣服呢。可是,衣服有大的大,小的小,怎麼穿才合身呢?請幼兒和家長一起來幫幫小熊一家吧。

幼兒園蒙氏教案15

工作名稱:

認識蒙氏教師、走線、工作毯取放、坐姿

工作準備:

走線用的線、工作毯、椅子

直接目的:

學習基本走路的方法、地毯的正確搬運,協調性。大肌肉運動、懂禮節、學習和他人交往。

間接目的:

獨立性和專注力,運動機能調整

操作過程:

1、教師自我介紹,並用三種打招呼的方式與幼兒打招呼:

(1)雙手交疊放與雙腿前,雙腿併攏,彎腰45度,說“你們好”

(2)標準站立姿勢,右手舉起,打招呼“你們好”

(3)雙腿併攏,彎腰45度,伸出右手作握手姿勢“你好”

2、開始走線,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站到線上,距離適中。教師作出標準的姿勢讓幼兒模仿、雙手掐腰,右腳先邁步子,腳尖對準腳跟。根據音樂節奏調整步伐。走線過程中換手部姿勢:雙臂側平舉、雙手搭肩等。

3、走線結束開始取椅子,幼兒用右手側身拿椅子,輕拿輕放。

4、教師講解取工作毯的姿勢,教師示範:手部姿勢:四指在外大拇指插入毯心內拿起工作毯,橫向拿毯。幼兒取毯時按順序。

5、鋪毯:幼兒走到兩條控制線中間站好,將工作毯一端對其控制線平放在地,邊鋪便用雙手整理。結束後到毯側面站好。

6、取工作墊:幼兒按順序從過道取工作墊,手部姿勢:四指在外大拇在裏,插到墊與墊的空隙內取墊,雙臂自然垂直,走回位置鋪墊。

吸引力:兩隻腳的交替運動、豎立搬運、直視對方臉

錯誤訂正:離線、搬椅子時發出聲音、地毯鬆開或落下、沒有看

注意事項:幼兒姿勢是否標準。

備註:幼兒首次接觸蒙氏教育,對於新的事物幼兒抱有豐富的興趣。

但是幼兒在走線的過程中很容易偏離線,彎腰低頭看線。速度不一致,兩名幼兒之間的間距掌握不好。幼兒鋪毯時很容易急躁,將卷好的工作毯一下就打開鋪好。沒有秩序性,在以後的課中需要訓練幼兒的耐性和秩序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

工作名稱:抓的工作(五指)

工作準備:托盤內裝兩個同樣的素色碗,其中一個碗內裝玻璃珠

直接目的':練習五指的靈活性,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間接目的:培養專注力和獨立性。

操作過程:

1、走線

(1)配班教師控制音樂,主班老師帶領小朋友們走線。

(2)請小朋友們站在線上。隨固定音樂走線。

(3)主班老師可根據小朋友的進步變換姿勢,如,手位變換(要和上個課時保持一致),本次課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體氣質練習。

(4)走線結束後,請小朋友們坐在線上。

2、教師展示

(1)教師跪姿,手自然放在腿上。介紹工作“今天老師展示的工作是五指抓。”

(2)先拿出托盤中左邊的盛珠子的碗,放在工作毯上,再拿出右邊的空碗,放在剛纔碗的右邊,把托盤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恢復跪姿。

(3)左手扶碗,伸開右手五指,向幼兒展示五指抓的動作,在空中抓握後慢慢移向左碗中,五指合攏,將手中的珠子抓起,平移到右碗上方,手指張開,將珠子放入碗中,請幼兒觀察手指張開的狀態。

(4)幾次後邀請幼兒嘗試。教師進行再示範,直到將左碗中玻璃珠全部移到右碗中,再換手從右碗抓到左碗中。

(5)練習完畢後,請幼兒協助整理將教具歸位。並在教具架前再次強調教具的位置。

3、自由工作

(1)請小朋友們每人取一塊工作毯,鋪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選擇工作材料。

(3)教師指導並做觀察記錄。

吸引力:抓的動作和彩色的玻璃珠

錯誤訂正:根據正確的手勢。

備註:由於幼兒剛剛接觸蒙氏教學,所以在教師展示的過程中幼兒可能會不習慣教師的教學展示中缺少過多的語言提示,所以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手部的姿勢會出現錯誤。這個時期的小朋友喜歡重複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選擇同樣的材料。對於選擇不同材料的小朋友進行鼓勵指導,激發幼兒完成工作的興趣。但是要注意給幼兒安靜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