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精選22篇)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精選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精選22篇)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成長中不同的照片的比較,初步理解“成長”,激發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自己成長的樂趣!

3、通過活動體驗和同伴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己的成長照片人手一份、教師製成長成長檔案冊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通過提問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一張幼兒小時侯的照片“看看它是誰?”幼兒大膽猜測!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什麼是成長?”

(1)教師引導幼兒“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幼兒猜測!

如果猜對了,該幼兒站起來和大家打招呼!

(2)教師:“咦!照片上的××和班上的××怎麼不一樣呀!”

“咱們再找找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比一比,你們自己照片上的寶寶都是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的?”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在成長中的不同。

(3)教師激發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體會成長的'樂趣。

3、教師介紹幼兒的成長檔案冊。

4、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成長照片按序排隊。

5、幼兒按成長順序將照片貼在成長檔案冊上。

幼兒拿着自己的成長檔案冊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成長照片,共同分享成長的樂趣。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2

教案目標:

1.通過觀察照片和嬰兒,讓幼兒感受自己不斷在長大,教育幼兒關心、體貼父母。

2.引導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案准備:

幼兒照片(小時候)一張、幼兒衣服(小時候)若干、三個月大的嬰兒一位。

教案過程:

一、出示照片,導入課題。"老師帶來張照片,請小朋友猜猜看他是我們班的誰?"

二、讓幼兒試穿小時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體在長大。"老師這兒有許多小衣服,誰來穿穿試試?穿上去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三、請來嬰兒和媽媽,讓幼兒在和她們的交往談話中理解體會媽媽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

1.請嬰兒進場,讓幼兒初步熟悉嬰兒"老師請來了一位很小很小的寶寶和她的媽媽,你們想見見她們嗎?"

2. 啓發幼兒提問,瞭解寶寶的生活情況。"寶寶現在和小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小朋友有什麼問題問寶寶嗎?"

四、通過談話、比較等方法,讓幼兒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斷提高、體會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的關愛。

1. 教師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啓發幼兒談論小時候的趣事。

"我們大家小時候都和剛纔的可兒一樣,幾乎什麼都不會、什麼都需要媽媽幫忙。在老師小的時候,還鬧過一次笑話呢!小朋友,你們想聽嗎?"小朋友,你們在很小的時候鬧過笑話嗎?"通過嬰幼兒比較,引導幼兒暢談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在能力上的變化。"就這樣,我們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的關心愛護下,從什麼都不懂,到慚慚長大,學會了許多本領……小朋友,你們現在有什麼本領?能告訴我們嗎?"五、引導幼兒談話"長大了幹什麼",使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老師在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特別想當一名教師,經過我的努力,現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師啦!小朋友,你們長大了想幹什麼?""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從小應該怎麼做呢?"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3

活動設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

一、對活動選材的思考:

進入大班以後,孩子的身體在長大,本領也在增強,因此我們開展了《我自己》的主題活動(源自上海市新教參《學習活動》大班)。

每次帶孩子們去角色遊戲時,更衣室裏小毛頭的衣服、襪子、圍巾、鞋子等物品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他們對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充滿了好奇。教師通過家園合作動員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嬰兒時曾穿過的衣服和用過的物品。師生共同創設了"我小時候"的主題環境。由於是孩子們自己帶來的物品,因此吸引力真不小。自由活動時孩子們總會三三兩兩地聚集到大家帶來的照片和實物面前議論一番。雖然有一兩個奶瓶看上去差不多,但幼兒照樣能區分這是誰帶來的,一點都不會搞錯。

面對孩子們在別人面前對自己成長表現出來的一種自豪,我參照主題活動"我自己"的活動要求,在多數幼兒參與了收集小時候的照片、物品並關注活動環境佈置時,預設了本次集體活動"我在長大",以滿足孩子們交流分享的願望。

二、活動價值的分析:

1、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人羣中的一個。

2、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會關心、幫助周圍的人,體驗與同伴相處的快樂。

三、活動目標的內涵:

1、在猜一猜、講一講過程中,體驗自己成長的快樂,萌發繼續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

2、能在集體中運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猜測的結果。

3、發現自己身體的長大和本領的變化。

4、能通過觀察、猜測等方式,發現同伴的身體變化和本領的增強。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四、活動環節與教學法設計:

本次活動環節的設計力圖體現層層遞進、挑戰性。主要預設以下三個環節層層推進:

環節一:引出話題同伴間互相討論什麼是"長大"--引發幼兒誰在長大產生興趣。

環節二:交流體驗長大過程中的有趣經歷在猜測遊戲中交流分享各自成長過程中有趣的變化。

--體驗自己身體的長大以及能力的增強。

環節三:活動結束欣賞詩歌(配PPT課件畫面)"我在長大"。

--體驗自己成長的快樂,萌發繼續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

活動內容與要求:

1、在觀察對比中,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正在漸漸長大和變化的事情。

2、體驗自己成長的快樂,萌發繼續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自己的身體、外貌在變化。

2、難點:除了感知自己身體的變化外,還要通過看看、摸摸、比比小時候的物品後交流自己的本領在變大,能力在增強,從而體驗到自己長大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佈置小小展覽會:嬰幼兒時期的照片;小時候穿過的服飾、用過的物品(奶瓶、搖籃、紙尿褲、小碗、小勺等)。

2、多媒體課件:我在長大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出話題教師出示漢字"我在長大",引出今天的討論話題。

1、請幼兒講講"長大"的含義。

2、師:我們今天討論誰在長大?

3、師:"我"是誰?

二、幼兒交流體驗長大過程中的有趣經歷

1、出示展示板,讓幼兒觀察比較,體驗自己身體的長大。

1)猜猜照片上的寶寶是誰,和現在比有什麼變化。(整合序數)身體的變化:個子、體重、頭、手、腳、等。

2)請沒有猜出來的小朋友站出來,你們爲什麼猜不出,她哪裏變了?

外貌的變化:髮型、臉型、體型。

教師小結:原來小朋友從小到大身體、外貌都在發生變化,除了個子長高了,體重增加了,頭手腳等都變大了,還有的.髮型變了、臉型變了、體型也變了,這說明小朋友的身體在生長,在長大。

2、參觀小小展覽會,體驗自己能力在增強。

1)組織幼兒參觀小小展覽會"小時候的我"。(展示孩子們嬰兒時用過的物品,穿過的服飾)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在自己身上比一比,你能發現自己在長大的祕密嗎?

活動反思:

在豐收的田野上,有農民的收穫;在城市裏有工人的收穫;在學校里老師有自己的收穫……從大人們的收穫的喜悅引入主題很自然地引起學生的共鳴:那我們的收穫是什麼呢?

本課主題內容又包括 “我長高了”“我懂事了”“我的學習進步了” 三個活動主題。課堂實際教學中,通過與孩子們交流、觀察和對孩子們的瞭解看來,本課時教學是比較成功的。總的來說,較好的方面有:

1.以學生的生活爲基礎,結合他們成長的經歷組織教學,使他們感悟更真切、更深刻,確實感覺到自己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獨立性、生活知識,文化知識有了很大提高,個人素質成熟了好多,使自己更加自信!

2.採用多媒體等教學,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使他們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加之自己的生活,成長經歷,讓學生積極參與更加主動!

3.討論和交流培,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全面,也使他們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但是,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1.學生是否能發現其他同學的進步,併爲同學的進步感到高興;

2.還有的同學,看不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自信心還欠缺很多。

3.能否積極主動的採用多種方式記錄自己的成長與進步等。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知理解詞語:大、小。

2、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自己長大了。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朋友小時候的衣物。(如:孩子們小時候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2、小朋友現在的衣服。(如:孩子們現在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通過感官感知大、小。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自己帶來的衣物,請幼兒找找哪些東西大、哪些東西小,感知大與小。

教師:今天,你們帶了自己小時候的.衣服和小時候的衣服來幼兒園,你們現在看一看小時候的衣服和現在的衣服有什麼區別。

1、引導幼兒穿一穿小時候的衣服,感知大與小。

教師:小朋友們可以試一試穿一下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看看是什麼感覺?

二、幼兒通過欣賞兒歌感知自己長大了。

1、展示幼兒帶來的小衣服。

教師:這些小衣服現在能穿嗎?

教師:爲什麼穿不了了呢?

教師:那小襪子呢?小鞋子呢》小帽子呢?能穿嗎?爲什麼不能穿呢?

教師:哦!原來我們長大了。

2、教師完整的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就要念一首《我長大了》的兒歌給小朋友聽一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兒歌裏說到了哪些東西變小了?(出示相應的實物)哪些東西變大了?(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完整的朗讀兒歌。

四、幼兒講述自己長大了的變化。

教師:我們長大了,還有什麼方面發生了變化呢?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教師:那個小朋友願意上臺來告訴我們自己的發現哪些變化?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再把兒歌念一遍。

課後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爲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5

教案目標:

1.通過觀察照片和嬰兒,讓幼兒感受自己不斷在長大,教育幼兒關心、體貼父母。

2.引導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案准備:

幼兒照片(小時候)一張、幼兒衣服(小時候)若干、三個月大的嬰兒一位。

教案過程:

一、出示照片,導入課題。"老師帶來張照片,請小朋友猜猜看他是我們班的誰?"

二、讓幼兒試穿小時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體在長大。"老師這兒有許多小衣服,誰來穿穿試試?穿上去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三、請來嬰兒和媽媽,讓幼兒在和她們的交往談話中理解體會媽媽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

1. 請嬰兒進場,讓幼兒初步熟悉嬰兒"老師請來了一位很小很小的寶寶和她的媽媽,你們想見見她們嗎?"

2. 啓發幼兒提問,瞭解寶寶的生活情況。"寶寶現在和小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小朋友有什麼問題問寶寶嗎?"

四、通過談話、比較等方法,讓幼兒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斷提高、體會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的關愛。

1. 教師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啓發幼兒談論小時候的趣事。

"我們大家小時候都和剛纔的可兒一樣,幾乎什麼都不會、什麼都需要媽媽幫忙。在老師小的時候,還鬧過一次笑話呢!小朋友,你們想聽嗎?"小朋友,你們在很小的時候鬧過笑話嗎?"通過嬰幼兒比較,引導幼兒暢談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在能力上的變化。"就這樣,我們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的關心愛護下,從什麼都不懂,到慚慚長大,學會了許多本領……小朋友,你們現在有什麼本領?能告訴我們嗎?"

五、引導幼兒談話"長大了幹什麼",使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老師在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特別想當一名教師,經過我的努力,現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師啦!小朋友,你們長大了想幹什麼?""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從小應該怎麼做呢?"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6

主題來源:

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既熟悉又陌生,隨着年齡的長大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臉上的五官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樂趣;自己的小手、小腳都還有些什麼自己不知道的本領;小時候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些什麼區別;鞋子、服飾等都穿不下了,是不是因爲它們變小了;長大以後身體的各個部位和自己身體的關係……

“我們的身體”這個主題能幫助孩子解開自己的這些疑惑。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我又多高、能幹的小手、會變化的表情、可愛的小腳丫等,進一步瞭解身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的聯繫,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爲自己長大而高興。在瞭解身體奧祕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會發現父母養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發幼兒關愛自己的家人,使之從小就具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瞭解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2、引導幼兒大膽地想象讓自己長大的方法。

3、瞭解的身體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徵,體驗它們的作用。

4、運用策略及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爲自己長大而高興。

5、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活動準備:

ppt《我想長大》、幼兒對測量身高體重有一定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

看ppt《我想長大》

1、你們覺得它們長大了嗎?從哪裏看出來它們長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來多高?原來多重?現在多高?現在多重?

觀察:身高樹2-3 天平秤蘋果2只—3只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小老鼠長高了嗎?原來是2現在是3,原來兩隻蘋果現在三隻蘋果。)

二、觀察討論,發現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一)提問:

1、小老鼠怎麼會長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體重怎麼會發生變化的?

(二)再次觀看ppt

小結:小老鼠吃了許多食物長高了、長胖了,小青蛙天天鍛鍊也長高了、長胖了。

三、大膽想象,勇敢地說說讓自己長大的辦法

1、除了長高了,長胖了,還有那些事情讓我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呢?

2、我們一天天都在長高長大,你還想長大嗎?你有什麼辦法讓自己長高長大?(幼兒自由發揮想象並大膽講述)

3、提升:身體的變化、本領大了都說明我們長大了。祝賀你們長大了!真爲你們感到高興!

活動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我們的身體”,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對自己的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人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之間的聯繫,也讓幼兒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認識自己,是中班幼兒在集體中能夠獨立學習生活的心理基礎。活動從認識自己的身體着手,到認識自己的能力,爲幼兒確立了“我已經長大了”的概念,樹立了“我能行”的信心,產生了我還會長大的期待。

在爲期四周的活動中,幼兒在操作中發現“身體長大”了,在與情景的交流中發現“本領變大”了,使幼兒在感性活動中獲得直觀的認識。對於身體上的常用部位,孩子們大都知道它們的名稱,但是,對於不常說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兒由於年齡等關係對其不是太瞭解,於是在《滑稽腳先生》活動中,讓孩子在與同伴結伴尋找的過程中利用他們的互動使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不但進一步激發,而且對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在活動中,孩子們發現了新的部位,認識了新的名稱,如“腳窩”、“腋窩”、 “腳踝”等。

結果表明: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較高的興趣,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認識。在活動開展期間,幼兒由於經驗不足、動作發展不夠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動設計時,我們還結合思維課程的內容,利用個別幼兒的親身經歷來開展活動。讓他們在與同伴結伴討論、交流中獲得一些經驗,通過活動,孩子們也從中瞭解到了一些自我保護的經驗。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正在長大,能做越來越多的事情。

2、能完整的說一句話,鼓勵幼兒想說、多說、大膽說、會說,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勇敢面對成長路上的各種困難,感受想快快長大的情感。

活動準備:嬰兒的.衣服、鞋、襪、奶瓶;動物的圖片;DVD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完整地、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難點:感受自己想快快長大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嬰兒的嬰兒的衣服、鞋、襪,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大家熟悉的東西,大家想看嗎?

從袋子裏一一拿出嬰兒的衣服、鞋、襪、奶瓶。讓幼兒來認認這些物品。

師:你們穿過這些東西嗎?用過奶瓶嗎?什麼時候用過呢?那現在還用嗎?爲什麼不能穿(用)了?

二、講述故事。

1、有幾個朋友他們也想長大,我們先來看看他們都是誰呢?(鼓勵幼兒學學小動物的形象)一起來聽聽他們想長大的故事吧。

2、講述故事第一句,“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天天盼着自己長大”,他們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呢?聽了故事你們就明白了。(按故事順序出示動物圖片)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提問:

(1)小老鼠想了什麼辦法讓自己馬上長大?小猴子和小青蛙呢?(小老鼠拼命吃東西,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褲子、鞋子,小青蛙每天練跳高)(2)結果它們長大了嗎?

4、小結:長大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得慢慢來、耐心的等待!

三、談話

1、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都想長大,小朋友們想長大嗎?那你的願望是長大了當什麼呢?

(幼兒自主發言)

2、大家有想當老師的,有想當醫生的,在成長的路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難,你們會害怕嗎?有勇氣戰勝困難嗎?

四、欣賞兒童詩歌《我想長大》

五、引導孩子大聲說出:我想長大!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隨着幼兒生理的不斷成熟,幼兒活動能力及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不斷增強,本課將讓幼兒在感知自身機體的發展下,進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認知能力方面的發展,培養幼兒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發幼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才藝展示,感知自己長大了。

2、討論自己長大的原因及自己的生長過程。

3、激發幼兒愛父母、愛生活的情感。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詩歌《我最愛祖國》、各種職業的圖片

活動進程:

1、複習詩歌《我最愛祖國》,感受自己從小班到中班直到大班自己的想法的變化,體驗自己長大了。

教師朗誦詩歌:小班的時候,老師問我,你最愛誰?你最喜歡什麼?……中班的時候……現在我上大班了……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爲什麼自己的想法不斷變化,是自己長大了嗎?上了大班小朋友知道了好多事情,也學會了好多本領,那我們爲什麼能學會這麼多的本領呢?(引導幼兒討論自己長大的原因:是媽媽的呵護,自己的努力,認真仔細,堅持、耐心、刻苦……在討論中感受自己的長大的經歷及自身的成長過程)

2、才能展示。

既然小朋友們知道自己長大了也會很多本領,那小朋友能不能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呢?引導幼兒自由展示,培養幼兒的大膽勇敢,體驗自己長大及擁有本領的成就感及自豪感。

3、談理想,教師適時出示各種職業的`圖片。

師:我們現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們想一下,當你繼續長大,你上了小學、中學、大學之後,像老師這樣你會有什麼夢想呢?將來當你長得更大了,你會做什麼呢?(引導幼兒想象,激發幼兒想象創造的積極性,爲了更高的目標而努力)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課下用繪畫的形式畫出自己的理想。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幼兒很感興趣,特別是在幼兒交流分享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的時候,有兒顯現的很興奮,與老師配合的也很好,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個人認爲如果在本節課的最後進行一個延伸活動,就是進行一個“過家家”的遊戲,我想這節課會更出彩的。

所以,如果在有類似活動,我認爲加進去角色遊戲會更好。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9

(一) 設計指導思想

通過設計系列活動“我長大了”,以此爲切入口,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意識。優化幼兒自我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幾個活動中,還應滲透在日常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在教育中,應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充分發揮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通過教育使幼兒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自己的身體、外貌、生活、學習能力都在變化,培養幼兒喜愛自己的情感,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特長。進行這一教育的要求,小班:使孩子從觀察自身的外貌特徵入手,瞭解自己與大家有很多一樣的地方。中班:通過觀察自己由小到大的變化感知每個時期都有一定的特點,幫助幼兒樹立積極的自我意識,形成初步的自尊。大班:使幼兒知道自己不但會長大,本領也越學越多,還有着與別人不同的特長、愛好,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出來,促使孩子產生滿足感和充實感,樹立自信。

(二) 設計活動

1、 通過教師和幼兒共同準備,收集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在積極、主動投入的過程中感到自己長大了,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

在中班“我會長大”活動中,我們讓孩子同父母老師共同收集不同時期的衣服、用品、照片、錄像片、出生時的寶寶卡……這些反映了幼兒成長的狀況,在準備收集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到:我從嬰兒長到現在,從只會吃奶到現在能自己吃飯;從要大人抱着到現在會跑步、拍球;從小時候處處要大人照顧,到現在會自己穿衣疊被,從這些具體的感知中,幼兒體驗到自己在長大,個子在長高,本領也越學越多,以後還會長大,還要學更多的本領。

2、 在系列活動“我長大了”中,教師應抓住有利契機,向幼兒進行正面的、積極的影響,讓幼兒對自我開成正確認識,逐步學會評價自己。

在大班活動中,幼兒繼續討論自己在漸漸長大,身體、能力也在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除了外貌與別人不同,自己還有許多與別人不同的長處,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和幼兒一起發現他們的長處,給幼兒以表現的機會,孩子們通過競賽看到自己疊被子、繫鞋帶比別人快、好,通過表演和展示作品,讓大家看到自己的繪畫好,表演朗誦比別人強等,通過情景再現讓幼兒看到自己的特長,在進行上述種種活動中,增進了孩子對自我的積極體驗,使他們進一步對自己有所認識,從而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3、 運用生動、有趣的教育方法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形象、直觀的。在活動中選擇生動、有趣的方法,有利於將孩子帶入一種自覺的探索情景中。

中班活動中,我們利用形象的電教媒體錄像再現幼兒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拍攝每位幼兒在園學本領的情景。老師運用形象的`電教媒體,讓他們看到自己各個時期的身體外貌、形態及有趣的動作,使他們真正感到自己在長大,以後還會長大,從而產生了自豪感、滿足感。

在大班活動中,我們將幼兒多幅繪畫作品串連在一起展現給大家看,通過錄像拍攝孩子們是怎樣關心集體、關心同伴、玩角色遊戲的,使幼兒看後感到真實親切。通過幼兒當場表演童話劇片段,感受到自己的特長,然後又將能表現自己特長的小畫件興奮地貼在照片展覽旁邊。大家通過討論展覽作品,讓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使他們學到了別人的優點,促使幼兒瞭解自己,瞭解別人,學會自我評價,形成積極的自我情感。

(三) 具體教育活動

1、 活動名稱:我會長大(中班 )

2、 活動目標:

⑴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⑵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⑶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3、 活動準備:

⑴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

⑶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攝像機、電視機、錄像機。

4、 活動過程:

⑴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

“這裏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

“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

“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爲什麼你們會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我們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

“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着了,因爲我們長大了。”

⑶對比錄像和照片,說說自己的變化。

1) 身體上的變化

① 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瞭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 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餵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瞭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 牙齒、頭髮,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

不錯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髮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教師總結:你們小時候很小、很輕,沒有頭髮和牙齒,每天吃牛奶和稀飯。現在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胖了,長出了牙齒,會自己吃許多有營養的飯菜。

2) 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 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 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裏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 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遊戲、會畫畫。

總結:我們小時候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⑷讓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你們的本領是和誰學的?在哪裏學的?”

“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 ?”

(會認識更多的朋友,學更多的本領……)

1、 活動名稱:我長大了(大班)

2、 活動目標:

⑴結合幼兒的經歷,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在不斷地成長,引發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

⑵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⑶幫助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3、 活動準備:

⑴幼兒已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在身體的生長髮育上有哪些主要的變化。

⑵材料:人手一張嬰兒時候的照片及表現自己主要優點的錄像或圖片。

⑶教師瞭解和掌握幼兒主要的能力發展情況。

4、 活動過程:

⑴通過照片展覽、對比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

① 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都是誰?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② 請幼兒談一談:“我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啓發幼兒從外部的變化。如:身高、體重等。可以從自己學會的本領。如:念兒歌、畫畫等方面)

小結:你們現在長高了、變重了……,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學會畫畫、順倒數數等,那麼,你覺得哪些本領學得最好?

⑵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 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教師的優點,並且將與優點相對應的圖片貼在照片旁邊,引發幼兒興趣,激發他們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2)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並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

① 請幼兒讀一篇寓言故事“狐狸與仙鶴”。

② 請幼兒上來拼圖,(拼圖時間會很長,因此要安排在前面,這樣可以減少等待時間。)

③ 展覽幼兒的繪畫作用(教師平常應有意識地收集幼兒的繪畫作品,再用繩子串起來展示在教室裏)。

④ 童話劇表演,將平日排練的童話劇,請幼兒節選片段現場表演。(排在繪畫展覽等幾個比較安靜的活動之後,動靜交替,使活動進入一個小高潮,更加激發每個幼兒上來表演的慾望)。

⑤ 表演兒童英語,請幼兒說一句短句。

⑥ 請幼兒上來彈一曲動聽的樂曲,讓幼兒感受到優美的音樂。

⑦ 將幼兒平時關心集體的行爲用錄像錄下來,再放出來給幼兒看,引起幼兒對其行爲的讚揚。

⑧ 進行疊被子、繫鞋帶比賽,通過競賽形式看到別人的優點。

⑨ 詩歌朗誦,有表情地朗誦。

⑩ 關心同伴,通過錄像形式表現出來。

11、現場表演做操,看到別人的認真。

12、拋接沙袋,參加體育活動,拋得高、準。

13、現場表演摺紙,折得整齊而且有一定的難度。

14、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生。(讓平日能力較弱的

不錯的幼兒也有展示自己長處 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好)。

15、角色遊戲玩得好。(錄像展示)

16、計算學得好,表演順倒數(20以內)。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有的…有的…有的,並且能夠勇敢地將自己的優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⑶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① 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加體育活動、畫畫等方面還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② 鼓勵幼兒今後繼續努力,爭取不斷的進步。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關注自己及身邊事物的變化,在比較中體驗自己在長大。

2、願意大膽響亮地介紹自己的發現,爲自己長大了而高興。

3、感受自己的變化,體會長大的本領。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時候的衣物、用品、玩具等。

成長照片組、背景音樂、小班與中班的'運動錄像。

活動過程:

一、發現照片裏的人在變——引發幼兒對長大話題的關注

1、討論:照片裏有誰?他們有什麼變化?你有什麼變化?

2、過渡: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朋友的變化,他們在長大,那你有沒有長大?你從哪裏知道你長大了?

二、尋找自己的變化——在真實情景的體驗與比較中,感受與自身相關的不同變化,體驗成長

1、要求:去看看老師帶來的物品,去找一樣能夠證明自己長大的物品

2、分享交流:大膽的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爲什麼它能證明你長大了?

(一)因爲長大才能用的

1、提問:你找到了什麼?爲什麼能證明你長大?

2、小結:看到這些物品,能夠發現自己的本領變大了,我們長大了?

(二)因爲長大不需要的

1、提問:這是什麼?什麼時候需要用?現在還用嗎?爲什麼?

2、小結:現在我們再也不需要奶瓶、圍兜、尿布了,因爲我們長大了。

(三)因爲長大有變化的

1、提問:這是什麼?和你現在用的有什麼不一樣?

2、小結:長大了,我們身體的變化最明顯,我們穿戴的物品都發生了變化。

3、過渡:除了個子會長高、手腳會長大,我們身上還有沒有變大的地方?

4、提問:錄像裏是誰?她想幹什麼?結果怎樣了?她有什麼變化?你最想對她說一句什麼話?

5、小結:隨着我們身體的長大,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大。這些變化會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人爲我們驕傲。

三、感受自己的變化——在任務情境中驗證自己的變化,體會長大的本領

1、過渡:長大了,你還有什麼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現在卻敢去試一試了?

2、要求:大膽的你把自己長大後的變化告訴身後的客人老師,記得要有禮貌哦!

3、小結:長大了,不僅身體有變化,使用的物品有變化,連膽子都變大了,恭喜你們,你們真的長大了!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1

題目:

《我長大了》

設計意圖:

《我長大了》選自《西安教育出版社》中班的一篇課文。通過這節課的教育使幼兒能夠藉助圖畫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自己的身體、外貌、生活、學習、能力等等都在發生變化。通過觀察自己的變化感知每個人每個時期都會有一定的特點,使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講述,達到“我能說、我想說、我要說。”的目的。幫助幼兒樹立積極的自我意識,培養他們熱愛自己的情感,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特長,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

教學準備:

嬰兒掛圖、嬰兒期使用的小物件、小用品,幼兒期使用的物件,用品,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圖片

教學重點:

1、通過多種方式發現自己長大了。

2、從多方面討論瞭解自己學會的新本領。 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教學難點:在集體面前能夠大膽表現自己的特長。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認真觀察畫面,大膽進行講述的.習慣。

2、能圍繞自己長大的話題用清楚、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見解。 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發現自己的變化。

1、出示嬰兒圖片,讓幼兒感知剛出生的自己很小很小。

2、嬰兒期的用品展覽,感知自己很小很小。

二、集體分享交流:

1、出示幼兒期的圖片、用品,比較過去與現在自己的變化。(身體上、外貌上、穿着上、吃飯的用具上)

2、說說長大後的自己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3、你長大了嗎?你能做些什麼?

4、出示掛圖,大膽講述圖上的內容。

三、討論交流:

將來小朋友長得像爸爸媽媽那麼大的時候還會幹什麼?

四、帶幼兒觀賞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們的圖片,感知自己每天都在長大,感知不同行業人們的不同的本領。增加對各行業的敬佩之情。

五、擴展: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將來自己會做和想做的是表現出來。

活動反思:

這節課我能夠從本班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內容,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由於使用了孩子所熟悉的東西,所以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能大膽發言,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但課堂最後一個環節,由於教師的應變能力有些差,沒有積極引導孩子,所以有些拖堂,影響了教學效果。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1、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故事、衣服、音樂

活動進程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

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爲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本節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課孩子們懂得了張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環節穿衣大賽有些單調,準備應再豐富一些。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鞏固表現不同人物的技能。

2、體驗想像未來帶來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幼兒畫紙人手一張,油畫棒,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聯想談話。

1、指導語:你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你想變成什麼樣子?)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工作?爲什麼?你會穿怎樣的服裝,工作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指導幼兒展開聯想並大膽表述。(有條件的可以用電腦製作班級裏一名幼兒的未來形象圖,引起幼兒興趣)

3、指導要點:在輕鬆的氛圍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逐步完成表述。

二、討論要點。

1、指導語:未來的你髮型是什麼樣的?會穿什麼樣的服裝?有什麼標誌?會怎麼做事?

2、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從未來自己的服裝、特點的`標誌、動作、環境等角度進行構思。

三、幼兒繪畫。

1、突出未來的"我"的主體形象。

2、大膽選用多種色彩表現合適的背景,塗色均勻。

3、教師巡迴指導,肯定幼兒的獨特表現。

四、相互交流、欣賞和鼓勵。

1、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請幼兒猜猜:"同伴長大後在做什麼?"

2、互相肯定和鼓勵,從中獲得喜悅。

活動反思:

1.這節課的內容緊緊圍繞了我長大了這個環節來上,幼兒也能認知了自己在成長的過程。

2.能以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在成長的環節,兩兩相對比,這樣既能讓幼兒學會高矮的意思,又能知道自己長高了,長大了。

3.運用了對比的方式,拿嬰兒用品來與現在自己用的東西對比,更一步說明了幼兒的成長。

4.這節課遺憾的是,幼兒沒有能玩遊戲,如果加上一個遊戲的話,更能表明長大這個環節,也能激發幼兒對這節課的興趣,使這節課更活潑,更生動化。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4

活動準備

1.錄像:《母親與嬰兒》。

2.材料:大型積木若干,長方形圖畫紙若干,彩筆若干,照相機一架,硬紙盒一個,嬰兒的衣鞋帽等。

3.人員:邀請一位母親帶嬰兒作客。

4.家長:向家長介紹此次活動的目的、內容,請家長配合,給幼兒講一些小時候的事,並讓幼兒帶一件 自己小時候的東西和一張小時候的照片。

活動進程

晨間活動:佈置展覽臺

目標:使幼兒在拼搭佈置活動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引起幼兒對小時候的回憶,爲下一步教學做準備;發展 幼兒的動手能力、交往能力。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大型積木拼搭一個展覽臺,並用各自帶來的小時候的物品裝飾,準備好“小時候的我” 的展覽;引導幼兒自由地交流自己小時候的記憶。

集體教育活動

目標:使幼兒在觀察比較的一系列活動中,體驗到自己的成長,初步理解成長的涵義;能用連貫清晰的語 言表達自己的思想;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增進幼兒與父母的情感。

一、談談以前的我

1.請幼兒觀看《母親與嬰兒》的錄像,通過觀看母親如何給嬰兒餵奶、換尿布、洗澡、穿衣、哄睡覺、 教說話、教走路等,瞭解到自己小時候也和錄像中的小弟弟一樣,在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哺育下,慢慢長大 。

2.引導幼兒觀看“小時候的我”展覽。

3.讓幼兒根據自己帶來的物品,談談自己小時候的事。

二、看看現在的我

1.請一位母親帶她的嬰兒來班上作客,讓幼兒與嬰兒比比小手、小腳、小臉和身高,發現自己現在的變 化。

2.請幾個幼兒上前試試嬰兒的小衣服、小鞋子、小手套、小帽子,進一步體會到自己長大了。

3.想想現在我們除了身體上有變化,還有別的什麼變化沒有?(會自己吃飯、睡覺、走路、穿衣、會說 話,還會幫媽媽做事等等。)

小結:現在的我不僅長高長大了,而且還懂事多了,能幹多了。

三、想想將來的.我

1.老師和你們有什麼不一樣?(高大一些,懂得很多知識,會做很多事情,力氣很大等等。)

2.老師小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引導幼兒思考、討論)?使幼兒知道自己將來還 要長大。只要好好地吃飯睡覺,認真地學習鍛鍊,就能不斷地長身體長知識,將來就能和老師、爸爸媽媽、叔 叔阿姨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3.想一想,你們長大以後想幹什麼?

四、畫畫“我的成長”

1.給每個幼兒一張長方形繪畫紙,折成三部分,分別代表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不錯的

2.要求幼兒用彩筆畫出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成長圖。

3.將幼兒的畫集中掛在一起,佈置一個“我們的成長”小園地

戶外活動:找朋友

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跑跳能力。

玩法:小朋友圍成一個大圓圈,給每個幼兒發一張別的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要求幼兒先認清自己手中照 片上的幼兒,並記住這就是自己要找的好朋友。遊戲開始以“點兵點將”形式定出第一批尋找者,在大家“找 朋友”的歌聲中開始跑跳着找自己的朋友,找對了方可與好朋友交換位置,否則,將繼續找下去。三次找錯者 要受罰。

延續活動

1.要求幼兒回家去做一件事情,向爸爸媽媽證明“我長大了”。

2.全班幼兒合影一張。

3.和幼兒一起裝飾一個小紙箱,標上年月日期,將自己作品中“現在的我”部分剪下,連同全班合影照 一起鎖入紙箱中,告訴幼兒等到我們大班畢業時再打開,看看那時的我們又有什麼變化。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照片和嬰兒,讓幼兒感受自己不斷在長大,教育幼兒關心、體貼父母。

2、引導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照片(小時候)一張、幼兒衣服(小時候)若干、三個月大的嬰兒一位。

活動過程:

一、出示照片,導入課題。

“老師帶來張照片,請小朋友猜猜看他是我們班的誰?”

二、讓幼兒試穿小時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體在長大。

“老師這兒有許多小衣服,誰來穿穿試試?穿上去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三、請來嬰兒和媽媽,讓幼兒在和她們的交往談話中理解體會媽媽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

1、請嬰兒進場,讓幼兒初步熟悉嬰兒。

“老師請來了一位很小很小的寶寶和她的媽媽,你們想見見她們嗎?”

2、啓發幼兒提問,瞭解寶寶的生活情況。

“寶寶現在和小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小朋友有什麼問題問寶寶嗎?”

四、通過談話、比較等方法,讓幼兒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斷提高、體會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的關愛。

1、教師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啓發幼兒談論小時候的趣事。

“我們大家小時候都和剛纔的可兒一樣,幾乎什麼都不會、什麼都需要媽媽幫忙。在老師小的時候,還鬧過一次笑話呢!小朋友,你們想聽嗎?”

“小朋友,你們在很小的時候鬧過笑話嗎?”

2、通過嬰幼兒比較,引導幼兒暢談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在能力上的變化。

“就這樣,我們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的關心愛護下,從什麼都不懂,到慚慚長大,學會了許多本領……小朋友,你們現在有什麼本領?能告訴我們嗎?”

五、引導幼兒談話“長大了幹什麼”,使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老師在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特別想當一名教師,經過我的努力,現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師啦!小朋友,你們長大了想幹什麼?”

“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從小應該怎麼做呢?”

教學反思:

通過教師們評課,我明白了我的這節課上的比較的狹隘,在課堂上只是體會到父母的關愛還是遠遠不夠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來自父母,長輩,老師,同學,朋友的愛都有着不同的含義,要讓孩子在慢慢長大的歷程中感受到這些不同層次的愛才更深刻,更豐富。在課的設計上應更全面些。畢竟孩子的成長跟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並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合理地續編小猴子第二天上學的故事。

2、鼓勵幼兒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能說出小猴子哪些地方表現好,哪些地方表現不好。

3、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自己總結在幼兒園應該怎樣做,對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活動難點:

幼兒能完整條理的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教師自編故事《小猴子上學》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小朋友,過了一年你們又長了一歲,老師真爲你們感到自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關於小猴子上學的故事,我們一起聽一聽小猴子開學第一天發生了些什麼事兒?"

二、分段講述、分析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第一段故事,提問:

(1)小猴子晚起一分鐘,結果會怎麼樣呢?

(2)小猴子在家裏是怎麼做的`?

(3)在小猴子上學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

小結: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鐘,卻在十字路口碰上紅燈,晚了一班車,遲到了20分鐘,這說明每一分鐘都很重要,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2、講述第二段故事,提問:

(1)小猴子爲什麼會坐立不安?

(2)長頸鹿老師爲什麼會嘆氣?

(3)在院子裏活動時還可以幹什麼?

小結:在院子裏活動時可以盡情的放鬆,但需要的話應該先喝水小便。

3、第三段故事,提問: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怎麼做呢?

4、講述最後一段,提問:請小朋友幫小猴子想一想,怎樣合理的利用時間?

三、師幼一同完整地講述故事,提問:

(1)、我們應該學習小猴子的那些地方?需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麼?(在完整講故事以前提問)

(2)、小猴子懂事的點了點頭,那麼小猴子上學的第二天,它會怎麼做呢?(故事講完後提問)

四、引導幼兒續編故事,進一步讓幼兒瞭解在幼兒園生活和學習。

1、同伴之間相互討論。

2、個別講述。

五、活動結束,談話激發幼兒做一名好孩子的願望。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猜測、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瞭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2、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四幅圖片,通過遊戲的方式,瞭解人的成長過程。

關注點: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提示觀察並找出相應的人物。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遊戲,請你們看看這裏有幾幅圖?在圖片裏藏着一些祕密,請你們一起找出來。

2、師提示:第一第二幅圖有,第三第四幅圖沒有。

(幼兒觀察尋找,找出後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嬰兒及文字)

師提示:第一第三幅圖有,第二第四幅圖沒有

師提示:第四幅圖有,其他人沒有。

3、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 → 幼兒 → 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瞭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心願。

出示人物:叮叮和噹噹

師:叮叮和噹噹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

師:他們一起問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請你們猜猜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師: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們猜的是否一樣呢?

幼兒猜測後(放錄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

叮叮和噹噹來到了哪裏?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麼?

那小魚的願望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後,老師放錄音)(理解:暢遊、四大洋)

4、出示圖三

叮叮和噹噹在幹什麼?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講述叮叮的心願)

叮叮用綠色塗出了什麼?

(幼兒猜測後出現文字:用綠色塗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遠永遠也跑不到頭的草原。)

叮叮爲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她的心願是什麼?

6、出示圖六、七(講述噹噹的心願)

噹噹用藍色塗出了什麼?(幼兒講述)

噹噹長大後做什麼?噹噹會怎麼說?

7、圖八,引發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師:誰願意來告訴我們,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美好的心願,相信長大後你們都能實現這些願望,成爲一名醫生、畫家、飛行員......

(四)延伸活動,幼兒繪畫自己的心願。

師:出示大張紙,讓幼兒畫畫,講講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教學反思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以下方面無論是與否,都應該分析是與否的.原因,從而總結經驗或提出改進措施)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納?是否有適度的自由空間?是否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是否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例如,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能否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啓發?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8

教材

《綱要》中提出社會領域的活動目標是培養幼兒的社會性,引導幼兒對周圍的事物或現象感興趣,並能利用多種形式積極探索。“我長大了”讓幼兒從自身的變化來進行觀察認知,體味長大的快樂。中班幼兒還處於直觀形象思維階段,抽象思維初步萌芽,聚合能力、發散思維、評價能力都較弱。根據《綱要》《指南》的精神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以布魯姆的教育活動目標分類學理論爲依據,將本次活動活動目標設爲以下:

說活動目標:

1、認知活動目標:瞭解自己在身體、能力方面的變化,理解成長的初淺意義。

2、能力活動目標:能積極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3、情感活動目標:激發期盼長大願意學習更多本領的情感。

說重難點:根據中班幼兒的特點:活動目標1爲重點,活動目標3爲難點。

說準備:

1、環境上的創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牆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並最終連學校的牆壁也說話”因此,在主題牆的創設中,佈置一些幼兒小時候使用的物品、衣物,小時候的照片,和在小班參加一些活動的照片,幫助幼兒生活經驗的回憶和積累。

2、物質準備:

(1)、發揮家長資源,準備孩子小時候的衣物、鞋襪等。

(2)、PPT,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可以更直觀形象地感知長大的過程。

(3)、操作材料

說教法:

1、活動遊戲激趣法。活動遊戲教學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形式,因此在活動中,通過“猜猜他是誰”讓孩子樂學、願學。

2、直觀演示法。具體形象思維是3—6歲幼兒的主要思維形式,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採用PPT進行直觀演示孩子從小到大的照片,將一個動態的成長過程以簡明、可感的方式展示出來。

3、操作法。皮亞傑認爲:“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讓幼兒在操作中,自己穿穿小時候的衣服,在親手體驗中感悟自己身體上的長大,在操作中進行排序等,讓幼兒在操作中鞏固新知。

4、談話交流法:中班孩子受認知水平和經驗水平的限制,對於事物的認知所獲得的經驗往往零散的,通過師幼交流、幼幼交流讓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也便於老師瞭解孩子的真實意圖,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互學習。

說學法:

1、觀察學習法。幼兒在活動中觀察自己、觀察別人,促進知識的內化。

2、分享式學習法。談話交流的過程其實就是分享學習的過程。

3、多感官司學習法。教育心理學家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在活動中,幼兒看看、穿穿、說說、做做,更能激發幼兒對長大的期盼。

說活動過程:在本節活動中,遵循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原則,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以活動遊戲激趣——直觀感知——交流討論——操作實踐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做中學。

一、活動遊戲激趣“猜猜我是誰”

用照片導入,他是我們班的哪位小朋友?

先開始請幼兒辨別較容易的,再辨別變化較大的,請幼兒將照片與真人進行對比觀察。

小結:我們現在長大了,和以前不一樣了。

設計意圖:通過幼兒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通過照片和真人的對比,引出“長大”一詞,給幼兒以直觀、可感的視覺感受。

二、直觀感知自身的長大。

1、感知身體上的長大。

出示幼兒小時候的衣服、鞋襪等,進行操作練習。

讓幼兒將自己小時候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東西,在一起操作、觀察、交流。

教師小結:請一幼兒示範穿小時候的衣服,給大家展示。身體長大了,衣服穿不下了。

2、感知能力上的長大。

播放一段幼兒小時候和長大後的錄像,進行對比觀察,讓幼兒感知自己學會了更多的本領。

3、教師進行總結,以一位幼兒從小到大的照片以幻燈片的形式播放,教師用飽含感情的語言配背景音樂,講述幼兒的成長過程,讓幼兒在視聽結合中,感受長大的快樂,體味生命的奇妙,運用情感上的煊染,調動孩子的激情,爲孩子在下面的活動中萌發說一說的願望。

三、交流討論: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想幹什麼?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建構表達的框架,讓幼兒抓住表述的要點,進行交流講述,老師要適時進行間接指導和個別指導,發揮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幫助幼兒用完整語言,清楚表述。

四、集體操作活動,根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原則,進行分組操作活動。

1、小寶寶排排隊 將一位幼兒不同時期典型照片進行排序。

2、我需要的東西 將不同實物圖片發別粘貼在嬰兒和中班幼兒的旁邊。

分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說說做做中,進一步感知長大,同時分組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提高。

五、音樂活動“你別說我小”中,進行表演,結束活動。

在動靜結合的原則下,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長大的自豪。《綱要》中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活動遊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表演讓幼兒從情感上悅納自我,享受成長的快樂。

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投放活動中的材料,讓幼兒的區域活動中去畫一畫長大後的自己,給成長的自己排一排,和同伴之間相互交流長大過程中的快樂瞬間。

《綱要》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被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所以在區域活動中,也是幼兒學習發展的重要平臺。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長大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教師的關愛和付出。

2、體驗媽媽懷孕、分娩、撫養自己的辛苦,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枕頭若干、玩具娃娃、生的蛋。

2、環境創設:利用家長提供的'幼兒從小到大的照片,佈置幼兒成長照片展。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滾看小時候的照片,和同伴說說現在的自己和小時候的自己有什麼變化。組織幼兒集體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長過程。

師結:每個人都在不斷長大,個子長高了,身體變壯了。

2、教師分組討論成長過程中取得的進步,交流成長過程中的趣事。

師:你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了哪些本領,取得了哪些進步?是誰教會你這麼多本領的?當你生病的時候是誰在關心你?照顧你?你能說一件爸爸媽媽照顧你的事情嗎?大人們都這樣關心、愛護我們小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師結:小朋友們的成長和爸爸媽媽、親戚、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時分不開的。大家要尊敬長輩,關心他們。

3、教師提供小枕頭若干,讓幼兒扮孕婦,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20

活動名稱:健康——我長大了。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

2、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3、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增進親子之情。

活動準備:

1、 空間準備:幼兒小時侯照片,衣物及用品,桌椅排放成“同”形位置。

2、 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

3、教具準備:已製作成長樹幹,卡片紙,彩筆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侯用品的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衣服,鞋子還有一些用品,請小朋友選一件自己喜歡的試穿一下。

2、請幼兒看照片展覽。

3、你發現了什麼?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4、互相議論: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方面進行比較。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觀看兒童生長的不同時期的圖片、照片,幫助幼兒認識自己是怎麼樣長大的?

1、出示圖一觀察:你看到了什麼?告訴幼兒,這是小朋友在媽媽肚子裏時稱爲胎兒,生活在一個叫子宮的非常溫暖的地方。

2、出示圖二觀察:你看到什麼?小毛頭是誰生的?他最喜歡吃什麼?他會自己拿瓶喝奶嗎?小嬰兒很多事都不會,需要成人關心照顧他,誰最關心他?你們也都是媽媽生下來的,請小朋友說說自己那時是什麼樣子的?

3、出示圖三觀察:你看到了什麼?他在幹什麼?誰在幫助他?那我們小朋友這時候和以前比起來有什麼變化?(扶着小牀走路,會自己拿餅乾吃,會把一塊塊的積木搭上去等)。

4、小嬰兒在成人關心照顧下又長大了,觀察圖四:你看到什麼?他在幹什麼?小嬰兒又有了什麼變化?(他已經會走路、會跑、會玩遊戲,會自己吃飯等)。

5、小朋友的變化都離不開誰的照顧?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們的,你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6、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並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現自己的優點。

7、下面我們相互合作來做一個遊戲:請小朋友用照片來給人的`成長過程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

三、結尾部分:引導幼兒講述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兒。

1、在爸爸、媽媽、老師的關心下我們長大了,小朋友以後還會長,請小朋友談談自己以後會長成什麼樣?

2、你們將來都想做些哪些事情,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3、請小朋友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或在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貼在成長樹上。

4、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由新生兒到現在的變化(身高、體重、職能等方面),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長大。

2、初步理解自己成長與媽媽的關係,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3、願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重點:

瞭解自己由新生兒到現在的變化,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長大。

活動難點:

初步理解自己成長與媽媽的關係,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選一名幼兒的從出生至今的系列照片,佈置成“小小的.我在長大”展覽。

2、嬰兒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孩子剛出生的照片,引出課題。

二、幼兒邊看照片,教師邊講解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引導幼兒理解自己成長與媽媽的關係,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三、請幼兒看嬰兒用品,與自己現在比較,感知自己長大了。

四、請幼兒講講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

五、啓發幼兒討論:我們怎樣愛自己的好媽媽?

六、請幼兒對媽媽說一句祝賀媽媽節日的話。

七、請幼兒爲媽媽表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篇22

教學形式:

團體教學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自己長大了的意義。

2、有初步的自信心,能夠濃度大膽發言。

3、願意通過多種形式展現自己。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知道自己的年齡,知道自己又長大了一歲了。

2、物質準備:上一屆大班幼兒的活動照片、錄像、作品等,邀請已經畢業的幼兒三到四名。

【基本教程】

(一)導入活動

請幼兒做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導入活動。

(二)關鍵步驟

1、教師請幼兒說出,現在和以前相比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2、鼓勵幼兒對邀請來的小朋友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看上屆大班小朋友的照片,錄像。

4、請已經畢業的幼兒爲大家講一講自己以前的故事,並說說自己的變化,請幼兒隨意提問。

5、教師小結:激勵幼兒也像他們一樣自信,勇敢。

(三)結束活動

遊戲:自我介紹。

在戶外,第一名幼兒快速跑到大家對面的最遠處,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我是最棒的”、還可以說出一句想說的話或做一個喜歡的動作;跑回來拍下一名幼兒的手,遊戲繼續。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自我展示區:幼兒可帶來自己在家的.收藏、製作、繪畫等作品或幼兒在做有特色活動時的照片等。本區爲幼兒搭建個性展示平臺,幫助幼兒增強自信,從而更加勇敢、自信地面對每天新生活。

2、其它活動

家長應支持孩子做有益的事,給予幼兒積極的、肯定的、寬鬆的空間。對於幼兒的提問,及時給予積極的回答和引導,從而使幼兒願意,並敢於嘗試和質疑未知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