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會歌曲《顏色歌》,知道顏色與大自然的關係。

2.嘗試用代表顏色的物體置換歌詞中的物體,創編歌曲並演唱。

3.體驗彩色世界的奇妙樂趣,細化能參加創編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與歌詞相匹配的圖形卡ppt(便於幼兒記憶歌詞)、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

(1)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色彩聯想的遊戲吧。

(2)遊戲玩法:這個遊戲是一種顏色一個物體;一個物體一種顏色---如我一看到藍色就想到美麗的天空---一看到天空就想到紅色的太陽-----

(3)師:原來顏色代表的東西真多,有一首歌叫“顏色歌”我們一起聽聽。

2.學習《顏色歌》

(1)播放歌曲,幼兒欣賞

(2)師:你們聽到歌曲有都有什麼顏色?

(3)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顏色卡。

(4)老師範唱,並同時按歌詞順序出示相應的圖片,以便幼兒記憶歌詞。

(5)幼兒跟唱。

(6)幼兒演唱。

3.創編歌曲

(1)教師請幼兒看歌詞圖譜,請幼兒將顏色代表的物體換成其它的,如“藍色是美麗天空的顏色”,“天空” “大海”。

(2)幼兒分組討論,並將置換物體畫出來。

(3)每組派代表說說每種顏色置換的物體是什麼。並選出每種色置換物體相票數最高的,便成爲新歌詞中的歌詞。

(4)演唱創編歌曲。

活動延伸

欣賞各種音樂,讓幼兒選擇與音樂匹配的顏色。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2

小學生活是孩子們所向往的,“小學生的早晨”能激發他們成爲小學生的慾望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可以幫助孩子適應未來的小學生活,這也是本次活動的價值所在.

活動要求:

1.通過記錄,討論早晨時間的安排,知道早上起牀要抓緊時間.

2.使幼兒對小學生活產生嚮往,萌發成爲小學生的願望.

活動準備:

幼兒記錄早晨活動時間表,一段小學生的錄像,包括以下鏡頭:

鏡頭一:6:30,起牀,整理牀鋪

鏡頭二:6:45,吃早點,自己洗碗

鏡頭三:7:00,拿起英語書開始朗讀

鏡頭四:7:25,戴綠領巾

鏡頭五:7:30,背上書包出門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與分享.

(一)導入:最近我們都記錄了自己從早晨起牀到上學的這段時間做了些什麼事情,有誰願意介紹一下自己的記錄?

(二)幼兒交流記錄表中的內容.

——這是孩子們相互交流生活經驗、產生生生互動的良好時機.

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語要儘可能的豐富,以引起孩子對他人記錄、發言的興趣,這樣的討論纔會有趣、吸引孩子.如:

師:×××的記錄你能看明白嗎?你看到他早晨起牀後做了哪些事?

師:他做的哪些事和你一樣?誰用的時間比較長?

師:這段時間裏你一共做了幾件事?有誰比他更多?

師:你做的哪些事和別人不一樣?

師:誰能看出他從起牀到上學一共用了多少時間?比比誰用的時間最短(長)?

小結:每個人早晨起牀的時間和起牀後做的事情都不一樣,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學裏的哥哥、姐姐早晨起來做哪些事情?

看錄像,瞭解小學生的早晨時間安排.

(一)看第一遍錄像並討論.

活動中:第一遍錄像孩子們不會太關注時間,因此接下來的討論只需要他們能大致講述小學生做了哪些事.

1.提問:早晨姐姐做了哪些事?

活動中:如果孩子觀察力強,能把所有的事都講述清楚,可以追問.如:爲什麼出門前要戴上綠領巾?你早上出門前會戴上什麼?

追問:姐姐做的哪些事是我們沒有做過的?

(二)看第二遍錄像並進行記錄、交流.

在觀看錄像前可以提出比前一次更高的要求,讓孩子有目的地觀看錄像.

1.觀看前提出要求:把姐姐先後做的事記在紙上,再試着算算做每一件事情用了多長的時間.

活動中:如果孩子在記錄上有困難,教師可提供一些圖片供孩子在觀看錄像時排序.計每件事用去的時間,可以讓孩子嘗試但不強求,可以在後面的活動中去驗證.

2.分段觀看錄像,進行驗證.

活動中:孩子們依照順序敘述“姐姐做了哪些事”並不難.這個過程主要是讓孩子觀察、計算做每件事花去的時間,特別是數字時間和指針時間的相互轉換可能對某些孩子有一定的難度.

3.姐姐從起牀到出門上學一共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多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時網,以豐富幼兒計算方法的經驗.

三、比較與延伸.

請你們把小學生的早晨時間安排和自己的比一比,看看我們做哪些事情用的時間長了,哪些事情我們還沒有做過,試一試,因爲我們馬上也要成爲小學生了.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2.加深對身體的瞭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人體消化器官ppt圖、幼兒用書、知識搶答題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蘋果,我們一起嚐嚐,嘗的時候請留意,我們的蘋果經過了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

(2)幼兒品嚐蘋果。

(3)師:請你們說說我們吃的蘋果都經歷了我們身體的哪裏?當蘋果路過時,你身體有什麼感覺。

2.認識消化器官。

(1)探索:我們吃下去的蘋果到哪裏去了。

(2)請個別幼兒發言。

師:食物就像遊客一樣在我們的身體裏旅行,那它到底是怎樣旅行的呢?會經過哪些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閱讀幼兒用書p10-11頁。

3.感知食物的消化過程。

(1)師:食物在人體內旅行經過了哪幾個地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請個別幼兒發言)

(2)師: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是幫助食物在人體消化的。我們再來看看食物在人體裏是怎麼被消化、吸收的?

(3)出示人體消化器官ppt圖,有序認識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4)幼兒觀看並討論:

①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麼地方?食物在我們的口腔裏有什麼變化?

②最後食物到哪裏去了?大腸有什麼作用?

小結:食物在口腔裏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與唾液的混合,變得又細又碎。食物進入食管,食管把食物傳送到胃裏,在胃的蠕動下與胃液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消化,食物就漸漸變成糊狀。糊狀的食物到達小腸後,小腸壁慢慢的吸收食物內的營養,小腸會把食物的殘渣傳送到大腸裏,最後食物的殘渣經過肝門排出體外,排除體外的就是糞便。這就是食物的消化過程。

1.健康知識搶答活動。

把幼兒分成若干隊。準備ppt圖片,上面有的行爲是對的,有的是錯的,幼兒看圖搶答。

小結:我們不能吃不乾淨的東西,飯前飯後要洗手,要注意衛生,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也要按時吃飯,不能暴飲暴食,不亂吃零食,不挑食,吃完飯後不能劇烈運動,應該散散步,幫助消化。

活動延伸

說一說食物旅行的過程並畫一畫食物旅行圖。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手指彈紙球的基本方法,鍛鍊手指力量。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增強目測力和動作的準確性。

活動準備:

音樂 、小紙球、桌子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排成四路縱隊。

(2)準備操練習:要求幼兒能與音樂節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

2.基本部分。

(1)手指操活動。

(2)-讓幼兒跟音樂做手指操。

(3)手指遊戲。

請幼兒說說、做做,有哪些手指遊戲。

3.學習彈紙球遊戲。

(1)在幼兒感知的基礎上,教師講解動作要領並示範:手臂彎曲在肩上,兩腳前後分開放,身體前,用力蹬地頭向前方。

(2)幼兒集體徒手練習3—5次,教師注意觀察加強個別指導。

(3)請幼兒分組開始手指彈紙球遊戲。

4.結束部分。

放鬆活動。

活動延伸

探索紙的更多玩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5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在“我要上小學”主題中的一個生成的內容。是實施新課程,實踐新教材,並嘗試着自我創新的內容。

針對大班下學期幼兒即將上小學情況,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參觀了小學;採訪了哥哥姐姐;認識了書包、書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們卻發現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計劃性差,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以後怎麼辦,特別怕早上遲到。所以我選擇了符合他們實際問題與需求的切入點,希望通過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小學生活,積累粗淺的生活經驗,同時學着安排計自己的時間,有一定的時間意識,知道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活動目標

1. 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時間,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生活,並具有初步的計劃做事的意識。

2. 體驗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錄象、計劃表、書包文具、筆、紙張、翻翻牌等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對個別化活動中的記錄結果進行有選擇的交流,解決“合理不合理”的問題

重點提問:

1. 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上學的早晨調查表”。

2. 你們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引導幼兒交流對計劃“上學的.早晨”中遇到的疑問,鼓勵孩子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預計幼兒會就整理書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爲或是不好的生活習慣提出自己的疑問,請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

我們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

二、“閱讀”、遊戲

觀看小學生早晨上學前的生活情景,並玩記憶與推算遊戲,比較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的不同準備

重點提問:

1. 觀看小學生上學前的生活情景。(錄象通過一個小學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達小學生從起牀到出門做的事情若干項,並說出每一項花了多少時間,同時整合有關的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內容。)

2. 這個小學生早上做些什麼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長時間?

3. 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的準備有什麼不同?

4. 推算並交流上學的早晨的準備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時間。

小結:

上小學的早晨和上幼兒園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處,一定要安排好時間,不能遲到哦。

三、討論交流

圍繞問題“如何合理安排不遲到”進行討論交流,瞭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問: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不遲到呢?(預計:用鬧鐘、抓緊時間、叫爸爸媽媽提醒、晚上算好起牀時間……)

小結:要作好準備工作,看好時間,有計劃地做事才能保證準時上學不遲到。

四、遊戲、“閱讀”

比一分鐘整理書包誰快,感受不同職業的人一分鐘可以幹什麼重要的事 --- 瞭解時間的重要與寶貴。

1. 重點提問:一分鐘有多長呢?

(用一分鐘來整理書包,開展一分鐘競賽,讓自己一分鐘成爲一個小學生的樣子。)

小結:我們用一分鐘可以做那麼多事情,一分鐘不象看起來那麼短呢。

2. 重點提問:我們身邊的人又能用一分鐘做些什麼事情呢?

(放錄象提升:一分鐘阿姨可以包幾十個小餛飩、給警察叔叔一分鐘可以抓住一個壞人、醫生的一分鐘也許可以拯救一個病人的生命、多給運動員一分鐘也許他能進球改變一場比賽的結果、給世界冠軍一分鐘他可以創造一個奇蹟)

小結:原來一分鐘對我們來說這麼重要,讓我們合理安排每一分鐘,珍惜每一分鐘。

教學反思:

1. 目標達成,符合孩子的最近發展區。

2. 缺少對孩子整理書包時方式與習慣的關注。

3. 設計上對大班孩子有挑戰,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務。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6

話題1:面對幼小銜接,家長應持怎樣的態度?

答:家長的態度既要積極,也要有方。

建議您:一是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千萬不要用"上學就要受苦頭"等話來嚇孩子,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二是全面關注孩子的發展。一般而言,孩子對學習是否有興趣,生活是否有規律,在集體中是否合羣,這幾個方面情況往往影響其入學後的適應性。您需要時時關注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發展,讓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行爲習慣等。

話題2:幼小銜接家長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答:以下這些內容,可以供您分析、瞭解孩子情況時作參考。

(1)孩子是否對入小學充滿期待與嚮往?

(2)孩子是否能與周圍同伴友好相處?

(3)孩子離開家人進入陌生環境後是否沮喪?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與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對閱讀是否感興趣,是否能回答相關問題?

(6)孩子是否能獨立完成繫鞋帶、戴圍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7)孩子是否會照顧自己,如:主動飲水、根據冷熱自己穿脫衣等?

(8)孩子是否會重複簡單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練地使用紙、顏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夠同時記住兩個或三個任務,並執行這些任務?

(11)孩子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電話號碼?

(12)孩子是否會承認自己不懂,而主動請求幫助?家長要踏好準備節奏"學習準備期"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個過程。按一般而言,可分爲學前、學中和學後,應抓緊學前、關注學中、延伸學後。

話題3:暑假中,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有規律地生活?

答:作息有規律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逐步幫助孩子確立時間觀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廁所、做作業等)之前,要讓他作好充分準備,明確需要完成的時間。一旦開始,就不允許以各種藉口來拖延時間(如,來回走動)。另外,可爲孩子準備一個定時的小鬧鐘,規定好時間限制,讓孩子自我監督,自己控制時間。

二、安排孩子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製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並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

三、作息有序與靈活調整相結合。孩子升入小學後,在作息時間上,會有許多意外的變化,爲了增強孩子的適應性,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兩次打破常規時間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觀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賽等。如果過分刻板地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孩子的適應性反而會大大降低。

話題4:入學前,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答: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學準備的必要內容。入學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好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

(3)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

(4)能幫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5)比較合理地計劃並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活動內容。要讓孩子具有以上這些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們可做些嘗試。

話題5:入學後,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

答:您不妨採取以下方法與老師溝通。

(1)通過多種方式與老師保持經常聯繫。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長會、教師家訪時與教師作個別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條、電話、短信、網絡等形式及時地與教師互通信息,使雙方更多瞭解孩子近階段在家庭及學校中的一些表現,您也可以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議。

(2)向老師客觀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往往是最真實的,其在家中的學習、飲食、娛樂和休息等各種習慣,以及在向家人敘述學校發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與教師作適當地溝通,以便教師更多瞭解您的孩子。

(3)傾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正確看待教師對孩子的批評話題6: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處理好與老師的關係?

答:作爲家長,可嘗試着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傾聽孩子的訴說。孩子每天在校與老師、同學相處,發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與您分享。這時,您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因爲這是瞭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的最好途徑,您與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讓孩子覺得校園生活的快樂,從而加深與老師的親近感。

(2)多與老師溝通。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標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但是由於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產生分歧,使孩子難以適應。這裏,就要求您能夠多與老師進行溝通,共同探討教育的理念。如果對老師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並探討,從而達成共識。家長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不要心存顧慮,這樣反而容易產生誤會,適得其反。

(3)切忌與老師關係過分親密。有很多家長希望通過送禮、請客吃飯等方式增進與老師的感情,以獲取老師對自己孩子的特別照顧。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的做法實不足取。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7

活動目標:

1、根據樂曲旋律,協調地走步、小跑步。

2、能隨着音樂速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速度與姿態。

3、遵守遊戲規則,遊戲中不推搡,不指責。

活動準備:

小熊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律動進活動室。

(1)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扮小熊走吧。

(2)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學小熊走。

2.

(1)跟音樂律動。

①“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幼兒做熊走路動作;“小熊是誰呀?”教師獨白,幼兒做靜止狀。間奏部分,幼兒8人一組迅速抱團;“小熊就是他”幼兒集體指沒有抱到團的幼兒,遊戲重新開始。

②幼兒反洗多次遊戲,熟悉樂曲和玩法。

(2)教師出示報紙,要求8位幼兒抱團時都要站在攤開的報紙上。

3.遊戲結束,師幼共同評價遊戲。

活動延伸:

可以進一步提升遊戲玩法:報紙對摺,遊戲按照前面的方式進行。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的一些世界之最。

2.進一步萌發愛祖國的情感,樹立民族自豪感。

3.發展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繪製一張大地圖。

2.圖片(長城、天安門廣場、珠穆朗瑪峯)、圖書。

3.漿糊、剪刀、鉛畫紙、卡紙、彩筆、音樂磁帶、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引入主題,在地圖上標明具體位置。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新知識,人們一般把在世界上數第一的,稱爲世界之最。最,就是第一的意思。比如世界上最高的、最長的、最大的那麼,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在世界上是數第一的呢?

(2)故宮在哪個城市呢?噢,在首都北京,我們把標記放在北京這個地方。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3)長城在什麼地方呢?長城的一頭在海邊,那個地方叫山海關,從山海關起,一直向西走,一直到這個地方,叫嘉峪關。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

(4)珠穆朗瑪峯在藏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這座山峯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峯。

2.觀察圖片,進一步瞭解中國的世界之最。

(1)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張圖片。故宮是世界什麼之最?(先讓幼兒觀察、講、再問)

(2)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爲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你們知道故宮裏有哪些建築物嗎?城內的建築分爲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爲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3)再看第二幅圖上畫的是什麼?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什麼之最?

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長城全長6700公里,長城的一頭在山海關,一頭在嘉峪關,建在山上,彎彎曲曲、上上下下,很長很長。如果爸爸媽媽從長城這頭走到長城那頭,無論颳風、下雪、下雨,晚上睡覺,白天不停地走,天天走,要走140天,從開學一直走到放假。你們說,這長城長不長。這個長城是在古時候爲了防禦敵人打過來而建造的。

(4)現在再請小朋友們看看珠穆朗瑪峯是什麼樣子的?它很高很高,在世界屋脊西藏。人們站在山腳下,根本看不見山頂,山頂都穿到雲裏去了,山頂上天氣很冷,常年覆蓋着冰雪,許多國家的運動員都來等這座山,誰登上這座山誰就是英雄。你們看,我國運動員克服困難,把國旗插上了山頂。

(5)現在請小朋友們看圖書,看看萬里長城是什麼樣子的?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最高的山峯在哪裏?

3.幼兒製作長城、珠穆朗瑪峯、故宮。

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東西,請小朋友來做一做。這是用來做長城的長方形卡紙,用剪刀剪下豎的實線,然後把虛線處折下來,用黑色蠟筆畫好城牆,把紙拉開,塞下去一個垛,把城垛拉平。老師已經做好了珠穆朗瑪峯,請小朋友來做它四周的雪山。用彩筆畫出故宮金色的琉璃瓦和紅牆,看誰畫得好。(老師巡迴指導)

4.結束。

回家後問問爸爸媽媽,我國還有哪些東西在世界上數第一的。我們下次再討論時,把你們知道的告訴大家。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9

活動名稱:

《好擔心》

活動目標:

1.理解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知道上小學即將面臨的變化。(重點)

2.梳理交流有關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難點)

3.能消除擔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變化。

4.能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表徵圖、記號筆、音樂、黑板等。

2.經驗準備:提前與幼兒交流關於上小學的話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瞭解幼兒面臨上小學時的心情變化。

提問:馬上要上小學了,你的心情怎樣?做了哪些準備?你們有沒有擔心的事情?

小結:對於馬上進入小學的你們來說,心情是開心的、興奮的、激動的,你們努力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爲上小學積極準備着。

二、利用課件、表徵、同伴交流等多種形式,理解、梳理、交流有關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和傾聽,梳理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

提問:豆豆和莉莉擔心什麼?

小結: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可真不少,他們的擔心包括生活、交往和學習三方面,今天就請小朋友們來忙解決他們的擔心。

2.分組討論,利用表徵、圖片的形式解決生活方面的問題。

(1)提問:爲什麼不能遲到?怎樣做才能不遲到?

小結:少看電視、提前整理好書包、定好鬧鐘、早睡早起都是不遲到的好方法。

(2)提問:小學裏的廁所和幼兒園的一樣嗎?怎麼不一樣?什麼時間上廁所?

小結:小學裏的廁所和幼兒園的不一樣,幼兒園是每個班裏都有一個廁所而小學卻不是,小學裏的廁所又分爲男廁和女廁。小學裏上課時間不能上廁所,要合理的利用課間休息時間,不要玩。

3.情境模擬解決交往方面的擔心。

提問:你在生活中是怎樣交朋友的?“害怕老師怎麼辦?”

小結:微笑地主動打招呼並介紹自己會讓你交到新朋友,稱讚別人、說說彼此的愛好、互相助都是交朋友的好方法。小學老師會像幼兒園老師一樣關心你、愛護你、教你學本領。犯錯誤時老師批評你只是針對這件事情,老師不會因爲你犯錯而不喜歡你。

4.利用視頻解決學習方面的擔心。提問:當你遇到不會的問題時怎麼辦?

小結:當你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自己努力,動腦思考、書籍查詢都是不錯的方法,如果還解決不了的話記得同學和老師都會助你。小朋友們,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遇到困難,老師和同學都會給子你助。

三、結合幼兒生活,說一說自己擔心的事,同伴間討論解決。

提問:豆豆和莉莉的擔心己經解決了,你們還有擔心的事?誰能他想想辦法?

四、出示有關小學圖片,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小結:小學生活豐富多彩,希望小朋友進入小學後用心感受。希望你們在班快畢業的這段時間努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爲上小學做好充足的準備!

課後思:

再過幾個月,孩子們就要進入小學了。對孩子們而言小學生畢竟是一個陌生而又有誘惑力的地方,嚮往小學又有所擔憂是幼兒入學前較爲普遍的心態。社會活動《好擔心》通過馬上進入小學的豆豆和莉莉兩個角色說出了孩子們普遍擔心的問題,通過本次活動主要讓幼兒瞭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以及化解憂慮以正確的心態和策略面對變化。本次活動,我充分給與幼兒膽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使他們從擔心轉變爲放心,適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爲他們進入小學做好心理準備,最終以健康愉悅的心理狀態進入小學。

活動開始,我利用錄音、圖片播放的形式讓幼兒感同身受瞭解豆豆和莉莉所擔心的事情,及時助幼兒進行梳理共分爲生活、交往、學習三方面。引導幼兒運用表徵、討論、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助豆豆和莉莉解決它們的擔心,在這一環節我以正面的提問爲主,比如:問什麼不能遲到?爲什麼上課時間不能上廁所?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表述不能這樣做的原因更爲深刻。豆豆和莉莉的擔心解決了緊接着提問:你們還有擔心的事情嗎?孩子們紛紛表述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各種擔心和憂慮,這時我重點引導幼兒進行相互之間解決擔心,讓他們明白同伴之間的助會讓自己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活動最後,我採用了播放有關小學的照片及歡快的音樂,讓幼兒瞭解到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激發幼兒對小學的積極嚮往的心態。

教師的自身素養是一節優秀的教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動中的師幼互動中感知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認真對待每次教育活動,多與幼兒進行有效互動,多給與幼兒有效迴應,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提升我的自身素養。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0

一、指導思想:

爲全面落實《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幼小銜接”教育的指導意見》、《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溫州市教育局關於調整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意見》精神。貫徹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引導學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規律和兒童成長規律,切實減輕幼兒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業負擔,避免幼兒園“小學化”,不斷提高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教育質量。

二、活動目標

1、 通過互動活動,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慾望,爲幼兒升入小學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

2、 通過觀摩大班學生的課堂,讓小學教師對大班的學習和生活有所瞭解,激發幼兒進入小學的願望。

3、 通過活動,讓大班孩子瞭解上小學需要做的相關準備,爲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

4、 通過參觀小學校園、小朋友們親眼觀察、親耳聆聽、問答互動等形式,對即將踏入的小學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激發幼兒的入學願望和對小學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時也爲幼兒適應小學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7日

四、活動準備

1、教科室與橋下鎮府前幼兒園聯繫參觀時間、內容以及當天的活動安排。

2、教導處帶領六年級4位班主任,觀摩大班上課,聆聽人員介紹,然後參觀校園,瞭解學生日常作息和校園活動。

3、參觀的教師與大班孩子互動交流,贈送禮物。

4、5月份、橋下中心小學邀請府前幼兒園大班孩子“走進小學、快樂銜接”活動。

五、活動對象

教學線負責人 六年級班主任 大班全體幼兒

六、活動過程

1、觀摩大班的孩子是怎樣上課的,讓老師對大班的學習有所瞭解,並提出自己的疑問,諮詢大班老師。

2、參觀幼兒園環境,瞭解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小學老師與大班孩子進行互動,講解上小學的相關事宜,爲孩子們上小學做好準備。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腳帶球往前走,培養腳的控球能力。

2、發展目測能力。

3、激發玩球的積極性。

4、通過活動鍛鍊控球能力,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1、熟練掌握多種用手玩球的方法,看過甲A聯賽。

2、人手1球,塑料圈8個,小樹2棵,獎牌4塊。

3、活動場地,足球音樂磁帶、錄音機、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熱身運動。

幼兒做小運動員,邊走邊拍球進場。

提問:剛纔你們用什麼來拍球的?我們一起邊聽音樂,邊拍花樣球。

現在沒有口令也來做。

(二)幼兒探索用腳玩球。

1、提問:你們小手本領真大,球都聽你們的話。你們的小腳會不會玩球?用腳玩球可是一個新本領,試試看。

2、幼兒嘗試用腳玩球,教師觀察並發現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如用腿夾球跳,腳輪流踏球,腳帶球走。分別請個別幼兒示範玩的方法,並帶領大家學學試試。

(三)教師示範並講解要領。

教師示範並講解:剛纔他想出的方法叫用腳帶球往前走,我也來玩玩,腳的這邊叫內側,腳的這面叫外側,兩邊都可以踢,要想停住球,可以用腳的內側或外側,也可以用腳尖踩住球。

1、幼兒與老師一起練習。

2、幼兒自己帶球往前走,要求幼兒眼睛看好前方,讓球筆直往前走。

3、帶球過障礙。

繞過幾個障礙物走,如小樹、椅子等。

(四)放鬆遊戲"皮球搬家"。

小運動員比賽一下,看哪一隊運動員抱球本領大。

1、先抱2個球,一定要又快又穩。

2、加深難度,抱3個球,3個球都要管好。

3、發s獎牌,鼓勵堅持到底的幼兒。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護鼻子的意識。

2、引導幼兒瞭解鼻子的作用,並學習擦鼻涕的方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師幼共同蒐集能引起幼兒興趣、有特殊氣味的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由添畫遊戲導入活動:出事一張未畫完整的畫像,(師):這是一爲粗心的小朋友在參加畫展時畫的`一幅畫,這次她沒有的講,因爲她這副畫沒有畫完整,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幅畫上缺少了什麼東西?並引導幼兒把畫添完整。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這副畫缺少了鼻子,並教育幼兒平時做事情要細心,由此引出鼻子。

(評:以添畫遊戲導入,既能引起幼兒興趣,又能開發幼兒智力,展開想象,爲什麼不得獎?同時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引出課題,爲下一節做好鋪墊。)

(二)活動部分

1、玩遊戲:師幼共同玩遊戲《看誰的本領大》,引導幼兒用各種器官去嘗試分辨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物品的特殊氣味(醋、醬油、酒、水),勸說對的給予擊掌鼓勵。

2、引導幼兒根據以往的經驗說一說,鼻子還聞到過什麼氣味(臭味、甜味、燒焦味等)。

3、引導幼兒說一說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來聞味,還有什麼作用?幼兒會說出:喘氣。教師給與相應鼓勵。舉例說明:人在感冒時鼻子容易堵塞,聞不到味,同時感覺喘不過氣來,那種滋味很難受,小朋友有那種感覺嗎?幼兒會答:“有”。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讓他受到任何的傷害。

(評:舉例說明鼻子的作用,幼兒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意識。)

現在老師有個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一聽是怎麼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翹鼻子魯魯》。

(評:進一步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重要性。)

4、聽故事做討論:

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然後組織幼兒討論:魯魯做的對嗎?還有那些東西不能塞到鼻子裏?幼兒自由回答,根據回答教師做補充。

小結:保護好鼻子,不能亂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往鼻子裏塞,這樣做很危險也很不講衛生。

(評:真實的故事情節,說出了鼻子的重要性。通過幼兒討論,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並引深到生活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5、叫幼兒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與幼兒談話,通過上面的遊戲小朋友已經知道鼻子的作用很大,難免有時流鼻子,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鼻涕時,不要亂抹,要用手帕或紙巾把鼻涕擦乾淨,那麼用手帕怎麼擦鼻涕?

(1)幼兒自己用紙巾擦鼻涕。

(2)根據幼兒的表現,講解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用手帕或紙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側鼻孔,輕輕一擤,擦淨鼻孔周圍的鼻涕。

評:通過教幼兒擤鼻涕的正確方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學擤鼻涕,對動作正確的幼兒給與鼓勵。

(總評:形象直觀的授課方式,既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慾望,又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自護意識與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閱覽室,看有關保護鼻子的畫冊。

活動反思

鼻子是我們的五官之一,每個幼兒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視了它的重要性,引導幼兒瞭解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在活動過程方面通過談話交流、欣賞故事情境演練等形式使幼兒認識鼻子,瞭解鼻子的作用和保護鼻子的方法,以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3

設計思路

大班下學期,我們組織孩子們參觀了附近的小學。在參觀後的談話中,我們發現有部分孩子感到不滿,因爲他們沒有看到自己將要上的那所學校;有部分孩子感到緊張,因爲他們覺得自己將會被很多的作業“壓倒”,失去遊戲的機會。針對這一情況,結合我園正在進行的“信息技術與園本課程的整合研究”的課題,我們設計了網絡活動“上小學了”。

我們一方面試圖通過這一活動,解決“學校多、路途遠,無法一一參觀”的困難,滿足絕大多數孩子的願望。另一方面,由於我園一直在進行信息技術和園本課程的整合研究,孩子們對於如何上網瀏覽、蒐集信息的方法較爲熟悉,因此我們想通過計算機網絡平臺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以更全面地瞭解小學生的生活,彌補實地參觀的不足,激發他們對小學的嚮往之情,爲將來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瞭解自己將要上的小學以及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萌發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2.能大膽地與同伴交流,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習上網蒐集信息.體驗網絡的便捷。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參觀過小學。

2.進行“我要上的小學…‘我想知道的”兩項調查。

3.教師根據調查表上的信息在電腦中收藏相關小學的網頁。

4.電腦室。

活動過程

一、觀看“我要上的小學”調查表並談話

1.小朋友們很快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上小學了。有的將上××小學,有的將上×××小學。前幾天,我們參觀了離我們最近的南湖一小,不過很多小朋友不是上南湖一小的,他們非常想知道、也想讓大家知道自己要上的那所小學是什麼樣子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學校裏有哪些活動。怎麼辦呢?

2.許多小朋友說要一所所地去參觀,可是小學那麼多,有的離我們很遠.我們不可能一所所去。想想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上網看一看。)

二、到網上“參觀”小學

1.與幼兒共同瀏覽拉薩路小學的網頁。

(1)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拉薩路小學吧!(教師點擊“拉薩路小學”,從首頁至“走進拉小”……直至進入“分校風采”的操場、閱覽室、第一機房等內容。)

(2)我們先參觀一下拉薩路小學美麗的校園吧!(點擊“分校風采”的“走進校園”,教師邊點擊操場、閱覽室、第一機房的畫面邊提問。)

(3)(點擊“走進拉小”的“現任校長”。)這麼美麗的校園的校長會是誰呢?原來是個女校長,她姓周。周校長還是南京市的名校長呢!

(4)(點擊“教師之家”的“名師工作室’’)這是什麼地方?我們來看一看拉薩路小學都有哪些老師。這些都是南京市的優秀青年教師呢。

2.幼兒自由瀏覽學校網頁,相互交流感受。

(1)BI導幼兒在“收藏”中尋找自己將要上的小學並瀏覽。

師:每一所小學的網頁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路標,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圖標。;請你們順着自己所選小學的路標仔細地看一看吧。

(教師巡視,發現幼兒的困難並及時給予指導。)

(2)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分享“我要上的小學”的有關信息。

師:剛纔你們瀏覽了什麼小學的網頁?你看到了什麼?

(3)體驗網絡的快捷。

師:有了計算機網絡,我們在幼兒園就可以看到自己將要上的小學校園是什麼樣的,還認識了學校的老師,真是太方便了。

三、藉助網絡瞭解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1.回顧調查表“我想知道的”上的問題。

(1)在參觀南湖一小前,你們提出了許多想知道、想了解的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可有些還沒有解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問題。

(2)小學生除了上課、寫作業外,還有其他活動嗎?他們會有些什麼活動呢?

2師幼共同瀏覽拉薩路小學的網頁。

(1)拉薩路小學會組織哪些活動呢?(點擊“學生樂園”的“陽光少年”:少兒頻道、嘉年華)小學生們在幹什麼?(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圖片瞭解小學的少先隊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等。)

(2)拉薩路小學的小學生還非常能幹!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品。(點擊“學生樂園”進入“才藝廣場”。)

師:這是什麼?這是“、學生做的電腦小報,他們真是太能幹了,還拿到了許多獎狀呢!(點擊“分校風采”的“校園快訊”:科技模型。)

3.幼兒自由瀏覽網頁,瞭解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4.觀看視頻“校園生活直播”:小學生的課間生活。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學生在課間都幹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5.幼兒邀請同伴、教師共同操作,交流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

大班幼小銜接:小阿力上小學

設計思路

六月,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面臨着畢業進入小學,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面臨這樣的轉變,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師,周圍所有的人都在爲孩子做着充分的準備,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不斷“鼓勵”和“暗示”下似乎也覺得自己可以真的成爲小學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去關注孩子的想法?當我們班級的一個孩子怯怯地說:媽媽讓我去很遠的地方讀書,可是那裏我一個人也不認識怎麼辦啊?我感悟到,瞭解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心理準備是如此的重要。的確,新的環境、新的同伴、新的學習方式,面對如此多的未知數,孩子心理存有擔憂是很正常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準備好如何在新的轉變和處境裏減少負面情緒,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去積極適應變化。

本次活動選用的繪本故事《小阿力上小學》,讓孩子們跟着書裏的故事走進即將入學的情景,在故事中讓自己心理世界與小阿力產生共鳴,感同身受地理解並願意表述出自己對入小學的各種擔憂,而穿插其中的小鳥的片段,更是讓小阿力最後懂得了“離開懷抱才能成長”。活動過程中更注重的是針對幾個普遍性的擔憂問題而引發的探討,讓孩子分組合作探討並記錄下解決擔憂的方法,在分享交流後教師則以不同的形式來歸納梳理應對入學的準備策略,讓孩子更直觀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擔憂是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來消除的,當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怎樣做的時候,那麼內心的擔憂也一定會消減很多。

而故事的結尾也旨在讓孩子感受到小阿力入學後的生活是快樂美好的,從而引發孩子對入學的嚮往和積極的態度。

活動目標

1、鼓勵孩子說出擔憂,在嘗試解決“擔憂”的過程中進一步形成積極樂觀的入學準備。

2、通過聆聽、視頻、記錄提升幼兒的觀察、傾聽和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繪本PPT 、 小學生及小學老師的視頻錄像及錄音、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入學前的準備與擔心

欣賞繪本故事第一部分,引發幼兒共鳴,表述自己對入小學的擔憂

關注:關注幼兒入學前的心理狀況,梳理孩子對入學前的擔憂

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準備好了嗎?做了哪些準備哦?

進小學前還有沒有擔心的事呢?

小結:大家都爲入小學準備了很多,但是也有那麼多的擔憂,有的是……還有的是……

二、解決擔憂並交流分享

1、故事導入:《小阿力上學》

老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對入小學的三個擔心。

呈現3幅擔憂的圖片,過程中關幼兒對情景圖片的觀察及合理推斷

你能看出阿力在擔心什麼嗎?

生活方面:找廁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學習方面:做作業

2、嘗試解決

請幼兒想辦法嘗試幫助阿力解決擔心,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規則:後面每張桌子上都放着一個阿力擔心的問題,每人選一個問題想一想,我們有3分鐘的時間,請把你想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記錄下來,然後貼到黑板上。

(認識時鐘,開始記錄)

3、交流彙總

分別對這些“擔憂”進行交流,各組表述出羅列的應對方法,教師加以梳理。

a)生活方面——先請幼兒介紹記錄,交流後以小學老師的錄音來爲幼兒進行小結。

(小學每一層樓都有男、女廁所,根據標誌找到廁所,下課時分鐘時可以去上廁所。)

b)情感方面——請幼兒解讀記錄卡

小結:交朋友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都可以去試一試,一定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c)作業方面

(1)觀看小學生做作業的視頻,幼兒從中觀察梳理出正確的學習方法。

(視頻中包括的學習方法:抓緊時間,先做作業後玩,做完後自己檢查,完成後整理書包爲第二天上學做好準備)

(2)幼兒的記錄中是否有視頻中沒有提到的學習方法,請幼兒進行補充。

三、延伸活動

告訴幼兒如果有其他的擔憂可以記錄下來,然後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欣賞故事的結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氣勇氣面對擔心,引發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小結

上小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如果有那麼一點點的困難、擔心,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不要把擔心都藏在心裏,要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都會很樂意幫助你的。辦法總比擔心多。

這樣困難會越來越少,本領會越來越大,你們會很快成爲快樂的小學生。

現場教研

作爲“邵乃濟名師工作室”第二屆學員展示彙報活動,在邵乃濟的領銜下,學員們以“本次活動的視聽材料對幼兒發展有哪些價值,教學現場的互動是否有利於孩子的發展”爲議題展開了現場教研,研討中大家踊躍發言,提出自己的質疑點及調整策略。

專家評析:

傅堅敏:本次教學活動選材和表達方式非常貼切,智慧的設計、智慧的迴應等很多方面都值得肯定,很好的提升了孩子的個體體驗與綜合能力。如在繪本呈現方式上能夠再加以提煉,處理好大小圖的關係,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能力會更好。

黃瓊:本次教學活動很有價值,目標定位準確,關注幼小銜接,抓住了主流內容,互動上重情感重方法。

設計有創意:選材典型,其中用小學教師的錄音,效果最好,非常有效。“時鐘”隱含在不同環節,在幼小銜接這堂課中,也是有創意的設計;

互動有潛力:作爲有三年教齡的非專業師範教師,跟孩子互動中有自己的評價,該肯定的肯定,該否定的否定,該引導的引導非常好,但在互動上還要進一步提高,如小結上適當的做些梳理性的總結會更好。

建議調整策略:本次執教活動的遺憾之處是沒有把“小阿力”的擔心迴歸孩子的生活,解決孩子所擔憂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充分分析教材和孩子,梳理出問題的共性,採用“標誌放大提醒孩子、求助詢問等實際操作辦法、利用暑假養成良好的習慣”等方法,解決孩子所擔憂的實際問題。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幼小銜接教案:我要上小學了

設計思路:

大班下學期,我們組織孩子們參觀了附近的小學。在參觀後的談話中,我們發現有部分孩子感到不滿,因爲他們沒有看到自己將要上的那所學校;有部分孩子感到緊張,因爲他們覺得自己將會被很多的作業“壓倒”,失去遊戲的機會。針對這一情況,結合我園正在進行的“信息技術與園本課程的整合研究”的課題,我們設計了網絡活動“上小學了”。

我們一方面試圖通過這一活動,解決“學校多、路途遠,無法一一參觀”的困難,滿足絕大多數孩子的願望。另一方面,由於我園一直在進行信息技術和園本課程的整合研究,孩子們對於如何上網瀏覽、蒐集信息的方法較爲熟悉,因此我們想通過計算機網絡平臺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以更全面地瞭解小學生的生活,彌補實地參觀的不足,激發他們對小學的嚮往之情,爲將來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標:

1.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瞭解自己將要上的小學以及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萌發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2.能大膽地與同伴交流,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習上網蒐集信息.體驗網絡的便捷。

準備:

1.幼兒事先參觀過小學。

2.進行“我要上的小學…‘我想知道的”兩項調查。

3.教師根據調查表上的信息在電腦中收藏相關小學的網頁。

4.電腦室。

過程:

一、觀看“我要上的小學”調查表並談話

1.小朋友們很快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上小學了。有的將上××小學,有的將上×××小學。前幾天,我們參觀了離我們最近的南湖一小,不過很多小朋友不是上南湖一小的,他們非常想知道、也想讓大家知道自己要上的那所小學是什麼樣子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學校裏有哪些活動。怎麼辦呢?

2.許多小朋友說要一所所地去參觀,可是小學那麼多,有的離我們很遠.我們不可能一所所去。想想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上網看一看。)

二、到網上“參觀”小學

1.與幼兒共同瀏覽拉薩路小學的網頁。

(1)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拉薩路小學吧!(教師點擊“拉薩路小學”,從首頁至“走進拉小”……直至進入“分校風采”的操場、閱覽室、第一機房等內容。)

(2)我們先參觀一下拉薩路小學美麗的校園吧!(點擊“分校風采”的“走進校園”,教師邊點擊操場、閱覽室、第一機房的畫面邊提問。)

(3)(點擊“走進拉小”的“現任校長”。)這麼美麗的校園的校長會是誰呢?原來是個女校長,她姓周。周校長還是南京市的名校長呢!

(4)(點擊“教師之家”的“名師工作室’’)這是什麼地方?我們來看一看拉薩路小學都有哪些老師。這些都是南京市的優秀青年教師呢。

2.幼兒自由瀏覽學校網頁,相互交流感受。

(1)BI導幼兒在“收藏”中尋找自己將要上的小學並瀏覽。

師:每一所小學的網頁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路標,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圖標。;請你們順着自己所選小學的路標仔細地看一看吧。

(教師巡視,發現幼兒的困難並及時給予指導。)

(2)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分享“我要上的小學”的有關信息。

師:剛纔你們瀏覽了什麼小學的網頁?你看到了什麼?

(3)體驗網絡的快捷。

師:有了計算機網絡,我們在幼兒園就可以看到自己將要上的小學校園是什麼樣的,還認識了學校的老師,真是太方便了。

三、藉助網絡瞭解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1.回顧調查表“我想知道的”上的問題。

(1)在參觀南湖一小前,你們提出了許多想知道、想了解的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可有些還沒有解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問題。

(2)小學生除了上課、寫作業外,還有其他活動嗎?他們會有些什麼活動呢?

2師幼共同瀏覽拉薩路小學的網頁。

(1)拉薩路小學會組織哪些活動呢?(點擊“學生樂園”的“陽光少年”:少兒頻道、嘉年華)小學生們在幹什麼?(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圖片瞭解小學的少先隊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等。)

(2)拉薩路小學的小學生還非常能幹!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品。(點擊“學生樂園”進入“才藝廣場”。)

師:這是什麼?這是“、學生做的電腦小報,他們真是太能幹了,還拿到了許多獎狀呢!(點擊“分校風采”的“校園快訊”:科技模型。)

3.幼兒自由瀏覽網頁,瞭解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4.觀看視頻“校園生活直播”:小學生的課間生活。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學生在課間都幹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5.幼兒邀請同伴、教師共同操作,交流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上小學了

設計思路:

大班下學期,我們組織孩子們參觀了附近的小學。在參觀後的談話中,我們發現有部分孩子感到不滿,因爲他們沒有看到自己將要上的那所學校;有部分孩子感到緊張,因爲他們覺得自己將會被很多的作業“壓倒”,失去遊戲的機會。針對這一情況,結合我園正在進行的“信息技術與園本課程的整合研究”的課題,我們設計了網絡活動“上小學了”。

我們一方面試圖通過這一活動,解決“學校多、路途遠,無法一一參觀”的困難,滿足絕大多數孩子的願望。另一方面,由於我園一直在進行信息技術和園本課程的整合研究,孩子們對於如何上網瀏覽、蒐集信息的方法較爲熟悉,因此我們想通過計算機網絡平臺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以更全面地瞭解小學生的生活,彌補實地參觀的不足,激發他們對小學的嚮往之情,爲將來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標:

1.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瞭解自己將要上的小學以及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萌發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2.能大膽地與同伴交流,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習上網蒐集信息.體驗網絡的便捷。

準備:

1.幼兒事先參觀過小學。

2.進行“我要上的小學…‘我想知道的”兩項調查。

3.教師根據調查表上的信息在電腦中收藏相關小學的網頁。

4.電腦室。

過程:

一、觀看“我要上的小學”調查表並談話

1.小朋友們很快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上小學了。有的將上××小學,有的將上×××小學。前幾天,我們參觀了離我們最近的南湖一小,不過很多小朋友不是上南湖一小的,他們非常想知道、也想讓大家知道自己要上的那所小學是什麼樣子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學校裏有哪些活動。怎麼辦呢?

2.許多小朋友說要一所所地去參觀,可是小學那麼多,有的離我們很遠.我們不可能一所所去。想想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上網看一看。)

二、到網上“參觀”小學

1.與幼兒共同瀏覽拉薩路小學的網頁。

(1)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拉薩路小學吧!(教師點擊“拉薩路小學”,從首頁至“走進拉小”……直至進入“分校風采”的操場、閱覽室、第一機房等內容。)

(2)我們先參觀一下拉薩路小學美麗的校園吧!(點擊“分校風采”的“走進校園”,教師邊點擊操場、閱覽室、第一機房的畫面邊提問。)

(3)(點擊“走進拉小”的“現任校長”。)這麼美麗的校園的校長會是誰呢?原來是個女校長,她姓周。周校長還是南京市的名校長呢!

(4)(點擊“教師之家”的“名師工作室’’)這是什麼地方?我們來看一看拉薩路小學都有哪些老師。這些都是南京市的優秀青年教師呢。

2.幼兒自由瀏覽學校網頁,相互交流感受。

(1)BI導幼兒在“收藏”中尋找自己將要上的小學並瀏覽。

師:每一所小學的網頁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路標,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圖標。;請你們順着自己所選小學的路標仔細地看一看吧。

(教師巡視,發現幼兒的困難並及時給予指導。)

(2)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分享“我要上的小學”的有關信息。

師:剛纔你們瀏覽了什麼小學的網頁?你看到了什麼?

(3)體驗網絡的快捷。

師:有了計算機網絡,我們在幼兒園就可以看到自己將要上的小學校園是什麼樣的,還認識了學校的老師,真是太方便了。

三、藉助網絡瞭解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1.回顧調查表“我想知道的”上的問題。

(1)在參觀南湖一小前,你們提出了許多想知道、想了解的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可有些還沒有解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問題。

(2)小學生除了上課、寫作業外,還有其他活動嗎?他們會有些什麼活動呢?

2師幼共同瀏覽拉薩路小學的網頁。

(1)拉薩路小學會組織哪些活動呢?(點擊“學生樂園”的“陽光少年”:少兒頻道、嘉年華)小學生們在幹什麼?(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圖片瞭解小學的少先隊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等。)

(2)拉薩路小學的小學生還非常能幹!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品。(點擊“學生樂園”進入“才藝廣場”。)

師:這是什麼?這是“、學生做的電腦小報,他們真是太能幹了,還拿到了許多獎狀呢!(點擊“分校風采”的“校園快訊”:科技模型。)

3.幼兒自由瀏覽網頁,瞭解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4.觀看視頻“校園生活直播”:小學生的課間生活。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學生在課間都幹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5.幼兒邀請同伴、教師共同操作,交流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活動:上學的早晨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活動:上學的早晨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在“我要上小學”主題中的一個生成的內容。是實施新課程,實踐新教材,並嘗試着自我創新的內容。

針對大班下學期幼兒即將上小學情況,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參觀了小學;採訪了哥哥姐姐;認識了書包、書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們卻發現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計劃性差,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以後怎麼辦,特別怕早上遲到。所以我選擇了符合他們實際問題與需求的切入點,希望通過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小學生活,積累粗淺的生活經驗,同時學着安排計自己的時間,有一定的時間意識,知道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活動目標

1。 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時間,進一步瞭解小學生的生活,並具有初步的計劃做事的意識。

2。 體驗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錄象、計劃表、書包文具、筆、紙張、翻翻牌等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對個別化活動中的記錄結果進行有選擇的交流,解決“合理不合理”的問題

重點提問:

1。 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上學的早晨調查表”。

2。 你們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引導幼兒交流對計劃“上學的早晨”中遇到的疑問,鼓勵孩子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預計幼兒會就整理書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爲或是不好的生活習慣提出自己的疑問,請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

我們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

二、“閱讀”、遊戲

——觀看小學生早晨上學前的生活情景,並玩記憶與推算遊戲,比較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的不同準備

重點提問:

1。 觀看小學生上學前的生活情景。(錄象通過一個小學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達小學生從起牀到出門做的事情若干項,並說出每一項花了多少時間,同時整合有關的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內容。)

2。 這個小學生早上做些什麼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長時間?

3。 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的準備有什麼不同?

4。 推算並交流上學的早晨的準備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時間。

小結:上小學的早晨和上幼兒園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處,一定要安排好時間,不能遲到哦。

三、討論交流

——圍繞問題“如何合理安排不遲到”進行討論交流,瞭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問: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不遲到呢?(預計:用鬧鐘、抓緊時間、叫爸爸媽媽提醒、晚上算好起牀時間……)

小結:要作好準備工作,看好時間,有計劃地做事才能保證準時上學不遲到。

四、遊戲、“閱讀”

——比一分鐘整理書包誰快,感受不同職業的人一分鐘可以幹什麼重要的事 ——— 瞭解時間的重要與寶貴。

1。 重點提問:一分鐘有多長呢?

(用一分鐘來整理書包,開展一分鐘競賽,讓自己一分鐘成爲一個小學生的樣子。)

小結:我們用一分鐘可以做那麼多事情,一分鐘不象看起來那麼短呢。

2。 重點提問:我們身邊的人又能用一分鐘做些什麼事情呢?

(放錄象提升:一分鐘阿姨可以包幾十個小餛飩、給警察叔叔一分鐘可以抓住一個壞人、醫生的一分鐘也許可以拯救一個病人的生命、多給運動員一分鐘也許他能進球改變一場比賽的結果、給世界冠軍一分鐘他可以創造一個奇蹟)

小結:原來一分鐘對我們來說這麼重要,讓我們合理安排每一分鐘,珍惜每一分鐘。

教學反思:

1。 目標達成,符合孩子的最近發展區。

2。 缺少對孩子整理書包時方式與習慣的關注。

3。 設計上對大班孩子有挑戰,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務。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活動:我要畢業了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活動:我要畢業了

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 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活動過程

1。 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 說說我的前後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 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 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捨得幼兒園的什麼?

5。 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着想老師說說心裏話。

6。 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製作一個大雞心展現在幼兒面前,裏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 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以後的日子裏也可請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簽名。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爲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並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材料準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瞭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誌。

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裏明白這麼做是危險的。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裏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裏。

5、在教室裏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五、教學反思:

圍繞幼兒所需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並且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從活動中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輪胎遊戲練習單腳跳和爬行動作,發展平衡能力和協調性。

2、體會合作遊戲的快樂。

3、通過玩輪胎髮展幼兒的創造性及擴散性思維。

3、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自行車輪胎每人一個。(有大小)

2、課前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

活動過程:

1、火車律動進場。

(1)幼兒用輪胎一個套一個,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2)自編輪胎操。

2、通過輪胎練習單腳跳躍。

(1)通過故事《龜兔賽跑》引起幼兒練習單腳跳的興趣。我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和烏龜賽跑誰得了第一?兔子很後悔在半上睡覺,決定和烏龜在比賽一次,它們都在爲比賽積極的準備着,我們也來學學兔子和烏龜的本領,也象它們來比試比試.

兔子是怎麼跳的?

我們今天增加點難度用輪胎來練習單腳跳。

(2)讓幼兒自由探索用輪胎單腳跳的方法,請做得好的幼兒示範。

(3)教師小結。

(4)練習行進單腳跳。

3、練習模仿烏龜肩胯輪胎手腳着地爬並探索手腳協調快速爬的方法。

(1) 幼兒嘗試、討論,總結出背龜殼的方法。

(2) 請做的好的幼兒示範動作,幼兒互相學一學。

(3) 教師小結。

4、遊戲“龜兔賽跑”

(1) 根據意願選擇遊戲角色。

(2) 講解遊戲規則。

(3) 遊戲兩次交換角色,鼓勵表揚在遊戲中堅持到底的幼兒。

5、好玩的輪胎遊戲。

其實輪胎還有好多種玩法,我們一起來玩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