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的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的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的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懂得識別過馬路的標誌,安全地過馬路。

2、能夠大膽地進行交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遊戲扮演的樂趣,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有關交通規則的DV、自制的紅綠燈、佈置公路場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動室周圍張貼交通事故圖片、各種過馬路的交通標誌。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一起觀察交通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2、與幼兒一起觀看DV。

(1)引入主題,請幼兒觀看關於交通安全的DV。

請幼兒說說觀看DV後的發現及感受,一起討論應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2)討論:你們在錄像中看到了人們是怎樣過馬路的?你覺得他們這麼做會有怎樣的後果呢?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過馬路?

3、請幼兒到教室四周去觀察各種交通標誌,並猜測它的作用,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4、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交通標誌的真正意義。

5、延伸活動:與幼兒一起玩"交通"遊戲。

(1)與幼兒一起將交通標誌佈置在"馬路"的各個角落。

(2)全班幼兒分兩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司機(身戴汽車胸飾),兩名幼兒當交通警察。(一個管行人,一個管汽車)

(3)未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及行人,交通警察給予罰單。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遊戲情況。(重點放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你爲什麼會得了罰單?你違反了什麼交通規則?

(5)行人與司機交換角色繼續進行遊戲。

(6)與幼兒再次進行評議。

幼兒園的教案2

(1)[課題(學科和年級)]

音樂欣賞:大聲唱歌(大班)

(2)[教材簡解]

音的高低,強弱作爲音樂表現要素,成爲諸多教學法中學習音樂的入手點。今年11月份的時候我到常州參加了“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教學專題分享”,接觸的都是藝術領域的活動,回來以後在孩子們中間嘗試過幾次,效果還不錯,其中就有將聽辨唱歌聲音的大小進行歸類的音樂遊戲。本次活動,我有意將聽辨聲音的大小,樂器聲音的強弱組織成一個音樂欣賞活動。

(3)[目標預設]

1,欣賞歌曲“大聲唱歌”,嘗試聽辨和模仿不同聲音的力度及節奏變化,並能用肢體動作及相應樂器表現歌曲。2,體驗欣賞與表現歌曲的快樂。

(4)[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聽辨角色唱歌聲音的大小。難點:幼兒探索操作樂器表現聲音強弱

(5)[設計理念]

《指南》中指出: 在藝術感受與鑑賞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傾聽和分辨各種聲響,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對音色、強弱、快慢的感受,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於是嘗試着加入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通過“聽歌曲找角色、分角色辨聲音、樂器一起來唱歌"設計了本次活動。

(6)[設計思路]

該音樂活動開始以問題提示幼兒對作品進行整體感受體驗,爲了讓幼兒在欣賞中感受《大聲唱歌》的力度及節奏變化,教師有順序地提出問題引導幼兒仔細地聆聽鑑賞音樂中母雞、小貓、槍、時鐘、小狗、恐龍的聲音等,讓幼兒在細緻聆聽過程中進行審美想像,從而理解作品的內容。教師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掌握聲音的大小。繼而,在欣賞樂器的基礎上,探索操作樂器表現聲音強弱。開闊了幼兒的視野,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活動最後一個環節,組織幼兒集體合作用樂器表現歌曲“大聲唱歌”能用自己選擇的方式來表現,通過幼兒親身實踐,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獨特表現手法的感受。

(7)[教學過程]

活動準備:黑板架、角色圖片、ppt“大聲唱歌”、音樂“大聲唱歌”。

樂器準備:碰鈴、鈴鼓、小鼓、沙球若干。分別畫有大聲唱歌和小聲唱歌的指示牌子(各兩份)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 找角色

1、大家一起來唱歌(欣賞歌曲“大聲唱歌”)

2、聽聽找找少了誰?(再次欣賞歌曲“大聲唱歌”)

3、再次欣賞歌曲並驗證。

二、分角色 辨聲音

1、幼兒聽辨角色唱歌聲音的大小。

2、師生共同驗證角色大小聲音歸類正確性。(欣賞歌曲)幼兒跟着音樂聽聽、唱唱、學學動物們唱歌,並加以驗證。

小結梳理:上面的事大聲唱歌的,慢慢的聲音。下面的是小聲唱歌,快快的節奏。

3、ppt演示探索角色唱歌的節奏型。

4、教師舉牌大小聲音的牌子,示意大小聲音的提醒。

三、樂器一起來唱歌

1、聽聲音 猜樂器教師逐一敲擊樂器,請幼兒說出樂器的名稱。

2、個別幼兒探索操作樂器表現聲音強弱師:找找你想用什麼樂器表現角色的大聲和小聲唱歌。如何表現?個別幼兒嘗試鼓——用力重和輕。沙球——用力重和輕。碰鈴——用力重和輕。小鼓——用力重和輕。鈴鼓——拍和搖。

小結:梳理大聲唱歌和小聲唱歌分別運用的方法——大聲唱歌重重的敲;小聲唱歌輕輕敲。

3、小組合作嘗試演奏請出五位幼兒合作演奏樂器表現角色的聲音強弱。(其餘幼兒聽到角色聲音時拍手並且唱出他們的強弱聲音。)教師點評個別幼兒演奏情況。

4、集體合作用樂器表現歌曲“大聲唱歌”全體聽着音樂拿着樂器集體合作用樂器表現歌曲“大聲唱歌”。

5、再次用樂器操作區分聲音的大與小。

幼兒園的教案3

1 《鼓上的小米粒》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的音樂課《鼓上的小米粒》,在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但學會了歌曲,還能夠邊唱邊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活動中,以幼兒喜愛的樂器——小鼓“唱歌”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把學唱歌曲與有趣的科學探究活動相結合,讓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感受、體驗擊鼓的不同力度和頻率與鼓面上的小米粒的動態變化的關係這一物理現象,獲得知識和經驗,有效地幫助了幼兒理解、記憶歌詞,避免了生硬的歌詞解說。另外我在“小鼓還能怎麼唱”和“鼓敲擊輕、重引起的米粒變化”的環節中,請幼兒大膽想象、操作和體驗,爲幼兒提供了探究和表現自己的舞臺。其次,是教學的組織方面,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注重遊戲教學的方法,動靜交替,層層遞進。在活動中,注重以遊戲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充分體現愉快教學給小朋友帶來的樂趣。比如在扮演米粒跳舞和最後的《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的遊戲中,幼兒玩得特別高興,在玩的同時體驗了敲鼓的輕重與小米粒的動態變化關係。

在幼兒操作感受鼓點的震動方面沒有顧及全體幼兒,只有部分幼兒上來操作了,其他的幼兒都是旁觀者,並沒有親身體驗。《綱要》指出: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本來,我也想多準備些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但我擔心孩子們會亂,米粒撒在地上會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而取消了這個念頭。現在想想,只爲了讓教學保持有序而扼殺了孩子們的探究慾望,真是得不償失。在最後的遊戲環節,原本可以請幼兒三五成羣結伴遊戲,其中一幼兒當敲鼓人,其他幼兒當小米粒,然後互換角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遊戲的快樂。當時只考慮到教學的不要把時間拖得太長,而略了生生互動,這也是在以後的活動中應該引起重視的。

幼兒園的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在活動中,感受與同伴一齊辭舊迎新的喜悅。

3、幼兒能進取的參與活動,並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舊掛曆、新掛曆、布做的“龍”二"三條。中華風俗CD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將身體縮成圓柱形狀,併發出被點燃的爆炸聲“砰”的聲音,請幼兒猜猜:“教師剛纔表演的是什麼?”

問幼兒:“鞭炮聲讓你想到了什麼?”

2、音樂遊戲:敲鑼打鼓放鞭炮

師:“過年了,除了放鞭炮,還有什麼呀?”(出示圖片)

隨音樂做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

3、換掛曆:欣賞新掛曆上的圖畫,翻開第一張,念一念上頭的字,瞭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賀:瞭解今年是什麼生肖年。

問:“今年的生肖是什麼呀?”“明年是什麼呀?”

欣賞當年的生肖圖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師:“教師和小朋友一齊來學唱新歌”。

6、耍龍燈。

教師在小朋友唱歌時出示“龍燈”引起幼兒興趣。

問:“這是什麼呀?”“它有什麼用呀?”

“我們也來耍龍燈好嗎?”

請幼兒來跟着音樂耍龍燈二"三次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日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進取的幼兒。讓幼兒在做音樂遊戲的同時,感受到元旦活動其其中的歡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歡樂。

五、活動延伸:

師:“我們小朋友一齊跟着龍燈去給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帶幼兒隨着歡慶的音樂出活動室。)

幼兒園的教案5

內容:勃拉姆斯《搖籃曲》(音樂欣賞)

設計思路:在進行“我長大了”這一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班融入了“懷孕媽媽”等系列活動,使孩子初步體驗到媽媽的辛苦和愛。活動中,有孩子談到“在搖籃裏如果我睡不着,怎麼辦?”這一問題,由此,我就想到了搖籃曲這一音樂體裁。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通過聽賞音樂,感受搖籃曲輕柔、優美的特點。

目標:1。通過多種形式,欣賞感受《搖籃曲》輕柔、優美、舒緩的特點。

2.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重點:欣賞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活動難點:語言的表達

準備:課件、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一、導入

1.(出示課件)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漂亮的照片寶寶。你的亮眼睛在照片寶寶身上看到了些什麼呢?

2.星星寶寶很調皮,眨着他們的亮眼睛,怎麼也不睡覺。月亮媽媽很着急,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助媽媽嗎?

二.欣賞感受音樂

1.月亮媽媽請來音樂姐姐幫忙。音樂姐姐帶來一首神奇的搖籃曲,星星寶寶聽着聽着,很快睡着了。

2.搖籃曲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請音樂姐姐也給我們聽聽,好嗎?

3.(放音樂,旁白)藍藍的天空,是星星溫暖的搖籃,它們頑皮地眨着亮亮的眼睛。月亮媽媽帶來美妙的搖籃曲,輕輕的,慢慢的,那麼優美,那麼溫柔,滿天的星星都閉上了眼睛,睡着了。

4.星星睡着了,音樂姐姐問:小朋友們,你聽了覺得怎麼樣?

三.動作表演

1.(嬰兒的哭聲)哎呀,小寶寶哭了。這可怎麼辦呀?

2.我們小時侯和星星寶寶一樣很頑皮,哭着不睡覺,這時,你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你知道嗎?

3.請你們來當爸爸媽媽,看誰最先使你的寶寶睡着。(動作輕輕的)

4.幼兒隨音樂自由動作。

四.延伸

1.小寶寶聽着搖籃曲睡着了,可是,爸爸媽媽卻一直抱着寶寶,他們可真辛苦!寶寶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呢?

2.伴着音樂,幼兒進行表達。

幼兒園的教案6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我介紹

1.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可愛的臉蛋,臉蛋上有什麼?(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除了臉蛋還有什麼?(軀幹、四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每個人長得一樣嗎?請小朋友拿出小鏡子照一照,再看看自己的照片,自己長得什麼樣,你喜歡這樣的自己麼?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引導幼兒進行小組交流、討論,介紹照片中的自己,說說自己的形象特徵。

3.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做自我介紹,用連貫的完整的話語介紹自己的基本相貌。

(二)引題與講解

教師:我們每個人長得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喜歡做的事情,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給自己畫一張自畫像,把自己最喜歡的樣子畫出來。(出示班上兩個臉部特徵比較明顯的孩作爲對比的對象,讓他們觀察並說說他們長得有什麼不一樣。一步步的引導,通過對比了解每個人眼睛、臉型、嘴巴、髮型等都不同,讓幼兒得到直接的感性經驗,然後教師進行小結。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先構思好,再動筆作畫,突出自己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特長愛好。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不同的畫畫材料請小朋友自己畫,在畫之前要先想好怎樣畫,畫自己在做什麼,然後再動筆。)

2.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與分享

1.組織幼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與交流。

2.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畫的不錯,都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現出來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棒的一面,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二、反思

1.這個活動有四個環節:一是導入活動“幼兒自我介紹”引導幼兒觀察交流,二是引題與示範,三是幼兒創作,教師指導,四是展示與分享,整個活動環節清楚。

2中班幼兒特別是上學期的幼兒觀察能力比較弱,作爲教師應採取有效的觀察方法,幫助幼兒學會細緻地觀察發現自己和別人的不同。這就需要在這樣孩子就知道了每個人不同的特徵會表現在什麼地方,再去觀察自己的特徵就更直接明瞭了。

3.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具體明確。“畫的是誰?”“你是怎樣畫自己?”“在幹什麼?”“誰畫的還很漂亮?”這樣較籠統,建議教師應該針對本次活動技能對如何表現特徵方面提出更具體明確的要求,如:(1)你覺得自己和別人哪些地方長得不一樣?最特別的地方是什麼?(2)如果孩子的作品把特徵畫得很明顯,可以請幼兒猜猜是誰?爲什麼你能一眼認出?......

4.對於能力特別弱的幼兒,教師可以適當動筆幫助他們添畫降低難度。同時教師在指導時要有意識的挑選幾幅比較成功的作品作爲評價對象。

幼兒園的教案7

活動一:計算《複習2——5的組成》

活動目的:

1、繼續學習數字的組成,繼續理解部分數之間的關係;一部分數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數逐次減少1。

2、幼兒在操作的基礎上,更進一部的掌握2——5的分解與組合,並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學具:5個花片、分合作業紙、彩筆、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玩手指遊戲複習5以內數的組成。

2、分小組學習2——5的組成。

請幼兒拿出2個花片放在桌上分,將其分成兩份,並將分合式記錄下來,依次類推分別拿出3個花片、4個花片、5個花片進行分,將其分成兩份,每次分法不一樣,記錄下來。

3、幼兒分完後進行討論。

2可以分成幾和幾?3可以分成幾和幾?有幾種分法?4、5可以分成幾和幾?分別有幾種分法?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教師用數字將幼兒的分發記錄在黑板上。

4、引導幼兒再次討論:按照哪種順序分容易看的清楚,又不漏掉?

幼兒園的教案8

教案目標

1、發展幼兒快速奔跑的基本動作。

2、有利於孩子應變能力的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及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案准備

小手絹一塊,寬闊平坦的教案場地。

教案過程

1、參加遊戲的幼兒坐成一個大圓圈,大家邊拍手邊唱歌。

2、一個幼兒拿手絹繞圓圈轉,並輕輕地把手絹放在任意一個幼兒的身後。

3、轉一圈,如果哪個幼兒還沒發覺,丟手絹的小兒便抓住他,讓他爲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4、若被那個幼兒發現了,丟手絹的幼兒就要按順時針方向跑,發現手絹的小朋友拿起手絹在後追趕,追上了便由丟手絹的人表演節目,來追上,就自己表演節目。

教案提示

1、遊戲開始時間由教師扮丟手絹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兒不能隨意,扭頭看身後,也不能告訴其他幼兒手絹丟在哪裏。

2、丟手絹的人不能繞着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還是沒有把手絹丟給某人。

3、丟手絹的人剛走過你的身後時,你不能偷看背後有沒有手絹。

幼兒園的教案9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自主地選擇圖形組合成形狀不同的汽車。

2、能有想象的進行添畫,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

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夠每人制作一~兩輛汽車),背景圖人手一張,漿糊、抹布,玩具汽車一輛,ppt(簡筆畫類公共汽車、大卡車、小轎車)

活動過程:

1、回憶已有經驗。

感知汽車的多種多樣。

教師出示玩具汽車:“這是什麼?汽車是多種多樣的,你還知道哪些車?”

2、進一步瞭解汽車的形狀特點

(1)、出示小轎車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什麼車?這輛小轎車是由許多圖形寶寶變成的,請你找找看有哪些圖形寶寶藏在裏面?這些圖形寶寶變成了汽車的什麼?”

(2)、出示公共汽車圖片,引導幼兒說說什麼圖形寶寶變成了汽車的什麼?

(3)、出示大卡車圖片,請幼兒說說什麼圖形寶寶變成了汽車的什麼?

(4)、請幼兒觀察公共汽車的車身與大卡車的車廂有什麼 不同。

(5)、引導幼兒思考爲什麼圖片上的汽車只有2個輪子。

3、引導幼兒嘗試用多種形狀的圖形拼貼汽車

(1)、引導幼兒自主地選擇圖形組合拼成不同的汽車。

(2)、請幼兒把拼貼好的汽車,貼在背景圖上,在操作過程中,要求幼兒保持桌面、畫面的整潔。

(3)、貼好後,想象添畫馬路邊的事物。

4、作品展覽

請幼兒展示並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看:“你用什麼圖形組合拼成了什麼車?”

幼兒園的教案10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畫地球記住歌詞,學唱歌曲《畫地球》。

2、通過創作畫創編歌詞,並唱唱自己創編的新歌。

3、體驗熱愛美麗的地球。

活動準備:

一張大的紙 粗筆一支 歌詞的圖譜一份 人手一份紙,筆 小棒

活動過程:

1、遊戲:丹尼的畫筆

“小朋友你們看過電視裏少兒頻道的一檔節目《丹尼的畫筆》嗎?是怎麼玩的?我們現在就來玩這個遊戲。”(老師畫出 讓幼兒猜出畫的什麼?邊畫邊說出“畫上一個圈圈”“畫上六條線線”)

2、小朋友都猜對了,我們輕鬆一下,欣賞一首歌《畫地球》

“畫上一個圈圈”“畫上六條線線”之後就畫成一個地球,在地球上我們又畫畫了什麼?你聽歌裏唱了什麼?

3、根據回答相應出示圖譜

4、“檢查畫的順序對嗎?讓我們來檢查一下”(在老師或小朋友的歌聲中檢查)

5、一起來唱唱這首新歌,(提出有表情、用好聽的聲音演唱,分男女聲唱,男生唱,女生作動作,反之。)

6、“在地球上除了畫上大樹、小丘、綠水、青山,還可以畫什麼呢?”

(也可以讓幼兒畫出來,看時間來定)“一起唱唱小朋友畫的地球。”

幼兒園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2.積極投入活動,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1.在《郊遊》樂曲的伴奏下進教室。

2.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並做動作。

3.傾聽教師範唱。

4.根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編動作。

5.在歌曲的旋律下,嘗試配唱歌曲,學唱歌曲。

6.邊唱歌,邊玩遊戲。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裏遊,玩的很開心,調皮的孩子拿魚網來捉小蝌蚪,靈活的小蝌蚪快快的游回家去了。”

完整遊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活動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自主地閱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唱一唱歌曲《小蝌蚪》。

幼兒園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物品,並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2、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與同伴進行溝通,換得自己需要的物品。

3、在互換中充分體驗交往與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向幼兒提出倡議。(倡議書另附)

2、活動前與家長進行互動,發出通知(內容另附)。

3、幼兒在主動與家長溝通的前提下,在自己心愛的、珍貴的玩具和圖書中,準備出閒置的、願意拿出交換的,數量不限。

活動重點:

讓幼兒在活動中盡情的彰顯主動與人交往、有主見、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活動難點:

能靈活地運用各種語言交往策略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活動過程:

1、活動倡議,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

誰來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麼物品?你想換什麼?

在換物活動中你要注意哪些問題?

2、討論互換活動的規則:(活動前小朋友和老師共同制定的)

(1)、引導幼兒進行討論:怎樣換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2)、當別人不願意與你交換的時候你怎麼辦?

(3)、大家要愛惜換來的'物品。

3、進行互換活動。(教師觀察、記錄活動情況並適時指導)

4、活動小結。

(1)、在這次活動中那些小朋友換來了自己喜歡的物品?你高興嗎?

(2)、在交換過程中有哪些好的經驗?遇到困難了嗎?是怎樣解決的?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爲幼兒創設了真實的交往情境,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展示的平臺,在活動中,幼兒各個積極主動的運用有序、清楚、連貫而又帶有互動性的語言介紹着自己的玩具,只爲了讓大家能夠喜歡自己的、記住自己的玩具。同時,真實的換物過程,充分地鍛鍊了幼兒用協商的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其次,畢業之前的換物活動也讓孩子們之間的那份友誼得以了延續。即使是一張簡單的照片,但是,孩子卻表達出了希望大家能夠永遠記住他、想起他的情誼。

“快樂我作主”的換物活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的需要。物盡其用,玩具換真情,友情最珍貴。在“成人”的眼裏,“平等”是成交的前提;而在孩子的眼裏,“高興”就是交換的理由。爲此,我們每一位成人請勿用“等價”交換的準則去評判幼兒,而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支持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與周圍的人進行交往,嘗試自己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即使經歷失敗和挫折,也會給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幼兒園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1.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初步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物體膨脹前後的變化。

3.運用膨脹原理嘗試製作膨脹寶寶,萌發對物體膨脹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教學準備:

胖大海、香菇、木耳、銀耳、紫菜、冬棗、壓縮面膜、觀察記錄表、筆、裝有熱水的盆子每組各一份。

2.白板課件

教學重難點: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並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教學方法與策略:觀察法、操作演示法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索慾望。

出示紫菜,引導幼兒觀察。

二、感知物體遇水膨脹的現象。

1.看一看。

教師試驗,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銀耳紫菜放進水裏後,吸了很多水,身體的體積慢慢變大了,這種現象叫吸水膨脹。

2.想一想。

師:你在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物體吸水後體積變大,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象呢?

3.猜一猜。

(出示材料)這些東西哪些會吸水膨脹,哪些不會?

4.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驗證猜想。

師:看來你們的想法都不一樣,想不想去試一試?

1)交代操作要求:請你們5個人一組,把這些東西都放入水中,用眼睛仔細看,看看會不會變大,發生膨脹,並把你們的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裏,如果會發生膨脹,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打“√”,如果不會發生膨脹,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打“×”。

2)幼兒動手操作

提醒幼兒:先仔細觀察再記錄,有的東西膨脹的慢,要耐心等待。

5.交流實驗結果

分組派一名幼兒上來說一說:哪些東西遇水膨脹了,哪些沒有。

6.師:那把他的物體也放在熱水裏,膨脹的速度會不會變快呢。請小朋友分別將這些物體放在熱水裏和冷水裏同時進行實驗,看看在哪裏膨脹的速度快。

師:原來這些東西在熱水裏膨脹的速度比在冷水裏膨脹的速度要快。

7.結束活動:

師:那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預熱膨脹的更快呢,回家後請你再去找一找,再用這些東西做膨脹寶寶吧!走吧,帶着我們的膨脹寶寶去教室裏開展覽會吧!

幼兒園的教案1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經常會在生活中關注物體的形狀,如:餅乾是什麼形狀的?紅旗是什麼形狀的?《綱要》中說: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因此,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圖形寶寶"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初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教案目標:

1、通過觀察以及操作活動鞏固對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準確說出他們的名稱並能辨認這幾種形狀。

2、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並將圖形分類,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重點: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初步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案准備:

教師示範材料一份,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圖形寶寶的家兩個。

教案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三角形,讓幼兒辨認圖形形狀。並請幼兒說一說三角形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

(評析:孩子們知道圖形寶寶穿了不一樣顏色的衣服,在觀察的情境中對圖形寶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出示正方形,讓幼兒辨認圖形形狀。

師:"它又是穿着什麼衣服啊?"

3、再次出示其他圖形,請幼兒們說一說。

二、教師講解、示範

1、師:"老師想把這些圖形寶寶來分一分,我們一起把黃顏色的圖形寶寶放在一起,把綠顏色的圖形寶寶也放在一起,那你們知道老師是怎麼把它們分類的嗎?

2、老師跟圖形寶寶們做了一個家。你們看它們出來玩、忘記自己的在哪裏了,怎麼辦啊?你們想想幫助它們啊?

3、幼兒送圖形寶寶回家。

(評析:幼兒缺少集體遊戲的訓練,操作中有些混亂。)

三、講一講

幼兒互相講一講自己認識的圖形。

師:圖形寶寶們爲了謝謝小朋友們,它們想和我們交朋友,想試試我們小朋友是不是每一個都認識它們。

案例分析:

現在的孩子對於圖形基本都能認識,本次活動內容過於簡單,未考慮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綱要》中要求教育內容既貼

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將幼兒的教育融入幼兒生活,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主動地發掘真、善、美,獲取真知,是幼兒園課程最根本的出發點。而各個年齡段幼兒對遊戲的愛好又都不一樣,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模仿遊戲可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遊戲類型。

如何讓幼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是本此活動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教師應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幼兒展示自我,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幼兒園的教案15

一、座談目標: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

二、準備工作:事先錄製好幼兒活動的錄象。

三、座談過程

1、首先向家長介紹本班班況

我班現有幼兒36名,男子14名,女22名,其中插班生8名,都能較好的適應新的環境,和新朋友相處愉快。

經過一學年的學習生活,孩子們除了學習一些基本的知識外,在園生活是快活而充實的。孩子們的自然天性得到了充分表現,而且通過我們每月的主題教育活動,孩子的行爲習慣,健全的人格和意志品質得到了初步培養,孩子們之間初步懂得了互愛謙讓,互相幫助,形成了良好的班級風氣。大部分的幼兒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話和老師、同伴交談,喜歡參加各種活動。本學期孩子們已經進入了中班,在身心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自理方面有明顯的進步,我們對他們的要求當然也是提高了很多。

2、本學期活動安排…………

3、需要家長幫助工作

(一)希望家長經常保持家園聯繫的溝通,密切注意家園聯繫欄。

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時間或者家園聯繫本互相多交換意見,內容可以是孩子在家的表現、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做好事等等,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你的孩子

(二)孩子的穿着

最近的天氣陰晴不定,希望家長不要急於給孩子換薄衣服,平時儘量爲孩子穿簡單舒適的衣服,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活動遊戲,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鞋子的選擇最好是軟底,避免捆鞋帶,有利於孩子的安全。

(三)心理健康課題——分享日

每週二將繼續作爲我們的分享日,我們的孩子分享意識已經很強烈,但是在糖果、水果的方面比較突出,這個學期我們將會和精神分享相結合,聽起來好象有些難,但是其實也不難,比如,孩子們在家的繪畫作品,孩子和您一起完成的手工作品,或者請孩子敘述一段有趣的週末事件等等,把這些快樂帶到學校,這都是一種分享。

另外,請家長不要忽視孩子在家與你的分享,例如,孩子喜悅,希望你能認真的傾聽;孩子爲你剝糖,希望你能樂呵呵的接受,大方的一口吃掉;孩子熱情的爲你做事情,希望你不要嫌他麻煩,多和孩子溝通,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真棒!

(四)早操道具的製作

這個學期我們的早操又換了新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有中國工夫、拉丁舞、新疆舞、韻律操等五個部分,相信很多家長都已經看到過了,現在我們還需要早操是用的道具,請家長幫助製作。

四、根據家園聯繫本,所歸納的交流內容

孩子又長大一歲了,班裏許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當然也有部分能力較弱的孩子。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的能力提高起來?關鍵於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隨着他們身體的發育,大小肌肉羣的逐步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孩子已經可以在我們的共同幫助下,逐步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睡覺,自己收拾玩具等良好習慣,逐漸樹立獨立意識。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年幼的孩子總是在反反覆覆中感受着勞動的樂趣,獨立做事的快樂。從不會做到逐步學會做,從做的不象樣到逐步象樣,這是必然的規律,也是必經的過程,從中孩子也獲得了自身的發展。正因如此,我們就應放手讓孩子鍛鍊,不要怕他們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包辦代替。對於孩子獨立去做的事,只要他們付出努力,無論結果怎樣都要給予認可和讚許,使孩子產生自信。“我行”這種自我感覺很重要,它是孩子獨立性得以發展的動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再去做,絕不能動輒就說“我說你不行吧,就會逞能”,更不要見孩子做不好就動手代勞。當他們執意去做那些難度較大的事時,我們應予以鼓勵並給予幫助。這樣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加他們的鍛鍊機會,養成獨立的行爲。

其次要讓孩子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孩子雖小,也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例如:可以在飯前擺放碗筷;擦桌椅;掃地;倒垃圾;洗自己的小件衣服。作爲家長一定要堅持孩子自己去完成,切莫代勞。

再次要讓孩子參加自我服務勞動。自我服務勞動是孩子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環境整潔衛生的勞動。

提倡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其旨意不是在於爲自己及他人乃至社會提供多少服務、創造多少價值,而是在於通過勞動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人。由於幼兒做事堅持性差,在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需要老師和家長經常提醒,適時鼓勵,增強幼兒學習做事的興趣,使孩子初步養成做事有始有終、負責到底的良好習慣。總之,教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僅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還能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這對幼兒的成長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同時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時,往往同時需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對於幼兒來說,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們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的困難的。因此,家長的作用就是對孩子們作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和要求他們克服困難,尤其是那些依賴性較強的孩子,家長更要堅持要求。

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獨立做事時,最關鍵的是家長自己要戰勝自我。我們常見有的家長一見到孩子碰到困難,不是鼓勵他去克服困難,而是立即代勞。還有的家長明知應要求孩子克服困難,堅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鬧,立即“心軟”而“妥協”,依順孩子,從而前功盡棄。因此,爲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應下決心甚至下狠心,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

4、請家長觀看錄象

5、互動、討論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6、請家長提寶貴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