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集錦7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集錦7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1

一、活動名稱

多吃水果有營養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果的特徵,知道對身體有意。

2、知道水果有豐富的營養,鼓勵幼兒多吃水果。

三、活動準備:

水果若干、錄音故事。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2、你喜歡吃什麼水果?

3、爲什麼要多吃水果?

(二)通過聽故事《德德不愛吃水果》,瞭解水果對身體的益處。

1、提出要求,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

(聽故事不能亂講話,要仔細聽故事裏說了些什麼事。)

2、提問:

(1)德德刷牙時發現了什麼?

(2)大便時覺得怎樣?爲什麼會這樣?

(3)你吃過什麼水果?爲什麼要多吃水果?

(三)欣賞兒歌《排排座,吃果果》

排排座,吃果果,吃橙子,吃蘋果,天天吃一個,身體好得多。

五、活動延伸:

洗手吃水果,鼓勵個別幼兒將自己小盤裏的水果吃掉,不浪費。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人的各種表情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2、知道開心的笑有助於身體健康。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音樂:《粗心的小畫家》《找朋友》不同的臉部表情教具、有笑、生氣、害羞、發怒的表情

2、一個小朋友的面部輪廓圖,貼有五官

3、幼兒用書、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教師放《粗心的小畫家》音樂,以談話的形式引出活動的主題

1、教師:丁丁是個粗心的小畫家,他每次畫畫的時候總是很粗心。瞧,老師這兒還有丁丁的一幅畫,讓我們看看他的畫上都少了什麼?

2、幼兒觀察後回答問題,並與教師一起一邊往畫上貼五官,一邊說說他們的作用。

二、帶領幼兒玩變臉的遊戲,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笑會有助於身體健康

1、玩變臉

一個人做表情,大家猜。玩法(開始時大家一起念兒歌,嘴角彎彎,眼睛彎彎,猜猜我的心情怎麼樣?小嘴嘟嘟,眉毛皺皺,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當兒歌唸完後,一個人做表情,大家猜,一個人說表情,大家做。玩法(遊戲開始相同,只是在唸完兒歌后,一個人說表情,大家做。

2、讓幼兒看幼兒用書,仔細觀察圖片中小朋友的表情,並進行討論

老師今天請來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我們看看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看後討論:

老師小結:笑臉代表開心快樂,這樣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們大家都喜歡,開心地笑還會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對待好朋友都應該笑哦!

三、利用教具引導幼兒瞭解各種表情(笑、生氣、害羞、發怒。)

1、教師拿着貼好的笑的表情教具,五官貼完了,大家看,小朋友是什麼表情呀!(笑了)

2、老師會變魔術,在他的臉上動一動。看他現在怎麼了(生氣了)

3、看一看這個小朋友又是什麼表情,害羞

4、小朋友的這個表情又是什麼?(發怒)

四、讓幼兒聽《找朋友》的歌曲做遊戲,引發幼兒快樂的情感

我們一起來聽歌曲做遊戲,當歌曲開始時,你要去一個好朋友,在找到好朋友後要對好朋友做一個特別的表情,讓朋友感到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分爲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識別表情。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利用一個沒有五官的小女孩,通過添加五官、改變五官的形狀,引導幼兒知道不同的表情代表不同的心情,但作爲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他們不知道用“傷心”來形容不開心的情緒。第二個環節是:遊戲—看錶情猜心情,在這個環節中,首先教師示範了一種表情讓幼兒猜,再請個別幼兒做表情讓其他幼兒猜,孩子們基本能猜出來,但是環節太過單調,還可以讓幼兒根據心情來做表情,豐富孩子的知識面。第三個環節是看圖片說心情,再這個環節裏,我要求孩子們看看ppt中孩子們的面部表情,說一說圖片中小朋友的心情怎麼樣,你爲什麼覺得他是這個心情,但是小班孩子的思維比較單一,他們不能說出爲什麼覺得他是這種心情,而是會說我覺得爲什麼他會開心(傷心),不過總體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比較高。第四個環節找朋友。這個環節小朋友們邊聽音樂邊找朋友,在找到朋友時,對着朋友做一個表情,讓你的朋友覺得快樂,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的高。

整個活動下來,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需要在以後的各個活動中深入。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3

一、活動名稱:

夾物跳。

二、活動目標:

1、嘗試把物品夾在下肢不同位置進行行進跳,體驗下肢不同力量的運用;

2、體會遊戲的快樂。

三、環境創設:

飲料瓶、泡沫板、布球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英語遊戲“Paper、scissors、stone”(石頭剪子布)幼兒兩兩合作玩遊戲。

(二)基本部分:

1、孩子們,天氣這麼好,咱們去野餐好不好?野餐要準備什麼呢?飲料、水果、餅乾(飲料瓶、布球、泡沫板)

啓發幼兒用下肢分別夾住飲料瓶、布球、餅乾行進跳,教師巡迴指導,然後回到草地上,品嚐美味。

2、玩遊戲:

野餐結束了,可是食物還剩下很多,我們不能浪費了,所以我們一起把東西送回家。

分組比賽,視遊戲情況而定,可適當添加障礙。

(三)結束部分:

我們一起把食物送到倉庫去。

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整理材料後回班。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4

課程生成

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們拿着好吃的東西,卻沒辦法打開包裝品嚐。如今的孩子生活依賴性強,因此在課程設計中就不可缺少生活課程。在活動中加入孩子生活中熟悉的食品,通過動手探索,克服困難,激發其勤於動手的興趣,獲得動手蝴,提高動手能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生活能力。基於這些考慮,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設計理念

綱要》提出要爲孩子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在本次活動之前,我們讓孩子收集材料,帶來自己喜歡的帶包裝的、帶殼的、帶皮的各類食品。看着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任何年齡階段的孩子都難免受“誘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索打開食品包裝的方法和策略的活動中。教師作爲活動的支持者,要爲孩子的探索活動創造條件,提供可行的來自孩子生活中常見的工具,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體驗探索的樂趣,並且在活動中幫助孩子運用圖畫或符號進行記錄,表達、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目標

1.嘗試打開帶皮、帶殼、帶包裝的食品,探索不同的開啓方式,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提高動手的能力。

2.嘗試運用圖畫或符號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幼兒不斷實踐的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各種帶皮(時令水果:桔、香蕉)、帶殼(雞蛋、鵪鶉蛋、核桃、花生)、帶包裝(薯片、糖、餅乾等)的食品,每組一籃。

2.每組一套工具(剪刀、吸管、塑料刀、繩子、核桃夾)。

3.老師示範用記錄表一張,幼兒每人一張記錄卡,水彩筆。

4.環創預設:主題“好吃的東西我能開”牆飾,分成帶皮、帶殼、帶包裝三類創設。

活動的重點、難點

1.活動的重點:嘗試打開帶皮、帶殼、帶包裝的食品,探索不同的開啓方式。

2.活動的難點: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嘗試打開食品。

(1)介紹食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操作的興趣。

師:今天你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我能和你們一起分享嗎?看看有什麼?誰帶來的?你們想吃嗎?

教師有針對性地介紹孩子們帶來的食品,引導幼兒瞭解食品的不同外表和包裝。

(2)初步嘗試打開食品的方法。

師:怎樣才能吃到好吃的東西呢?

幼:打開!

師:你會打開嗎?你會什麼方法?

(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方法,激發動手操作的興趣。)

師:孩子們,現在你們就用自己想的.辦法去打開吧!桌上有些工具可以幫助你。打開後放在桌子中間的盤子裏,一會兒大家一起分享。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當孩子開啓後,教師與孩子交流:“是用什麼辦法打開的?”引導孩子用語言來表達。當孩子想不到辦法時或正在用的辦法無法打開時,教師指導:“你看,××用了什麼辦法?你也可以試一試。”或“這裏有許多工具,你試一試?”)

2.交流食品的開啓方式,討論記錄的方法。

(1)孩子們交流打開食品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你們打開什麼了?你是怎麼打開的?你用的辦法非常棒!有誰的辦法跟他不一樣?(每一種食品開啓的方法都多種多樣。對於孩子的回答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2)教師和孩子共同討論,填寫記錄。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要求既簡單又準確。

師:你們的方法都很好,老師把你們的方法記錄下來。

教師出示記錄卡《好吃的東西我能開》,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卡,和孩子共同討論,每一種食品有多少種方法開啓。畫上什麼圖像或符號別人能看懂。

(這一環節的重點不是教孩子怎樣記錄,而是和孩子討論,引導孩子抓住方法中的重點,展現探索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前書寫能力,讓孩子們的探索過程一目瞭然。)

3.二次探索,幼兒嘗試自己邊探索邊進行記錄。

師:剛纔,有的小朋友還沒有打開自己喜歡的東西,每一組還有許多食品沒有打開,現在你們有辦法打開他們嗎?把你們用的方法記下來。

師:記錄和畫畫一樣嗎?孩子自由講述。

師:現在,就請你開始打開這些好吃的東西,邊開邊記,看誰記得又快又讓人看得明白。

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並且抓住方法中的重點來展示。

4.歸類整理,自制小書。

(1)提升、歸納幼兒已有經驗,引導孩子剪下記錄表中不同的食品打開方法。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巧妙使用記錄表,讓孩子輕鬆剪下各類別的方法。

(教師示範,找到記錄表中的紅線,沿着紅線剪下,記錄表變成一張一張的小卡片,每一張就是打開一種食品的方法。)

(2)引導孩子將剪下的記錄小卡片按照三種類別(帶皮的食品、帶殼的食品、帶包裝的食品)分別掛放。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不是教孩子掛在哪裏,而是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記錄卡內容找到與環創一一對應的類別。

(3)以自制小書的形式展示每一類記錄卡,讓孩子獲得打開三類食品的多種方法。

(展示孩子們共同製作的小書,不僅僅是分享成果,更重要的是激勵孩子的探索精神。)

5.延伸活動。

(1)創設區角:“好吃的東西我能開”。鼓勵孩子隨時翻看,並且還可以繼續增添內容。

(2)在區角投放更多類型的食品,供幼兒繼續探索。

(3)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嘗試打開食品的方法。

教學評析

1.選擇了相適應的材料,引發幼兒的探索慾望。活動中,教師選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孩子感興趣的食品。看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我要打開來”的想法,拿起自己十分想打開的材料擺弄起來,積累有關活動的經驗,產生初步的探究興趣。幼兒在對材料直接感知和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並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動中,仔細觀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等等。這樣的過程,鞏固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展了智力,並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

2.教師爲幼兒創設自由探索的空間,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活動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爲幼兒提供可讓其自由選擇的各種操作材料,但不規定幼兒操作材料的具體方式,使幼兒能夠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喜愛的材料,按自己對材料的不同理解,結合自己的認知特點和能力水平,以各自不同的活動過程與材料互動,給予了幼兒極大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支配自己行爲的空間,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3.活動中,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材料,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進行操作。不同能力的幼兒有不同的發展層次,幼兒可以在過程中調整原來沒想好的、暫時無法做到的方法,可以更換難度過大的材料,或者向自己提出挑戰,在自己不斷創造的“最近發展區”裏,通過一定的努力來發現和創造。在整個過程中,孩子沒有失敗的壓力和恐懼,沒有沉重的心理負擔,他們不斷爲完成了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活動感到高興,爲自己的新發現、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驕傲。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感受的是成功的快樂和歡欣,經歷的是良好心理體驗,發展的是積極而健康的情感。

4.尊重幼兒思維,培養探索精神。教師作爲活動的支持者,尊重幼兒的思維,幫助孩子運用前書寫的方式來記錄探索的結果,提供幼兒間分享和交流的空間,幫助幼兒將零散的知識經驗進行歸納、整合。並且在區角提供更多不同類別的材料,供孩子延伸本次活動,將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延續下去。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瞭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3.簡單瞭解保護手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手的圖片。

2.五個指偶。

3.操作材料:

繪畫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麼來做這些事的?"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提問:

1.剛纔你做了什麼?是用什麼做的?

2.除了剛纔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老師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這麼多的事,那麼,小手爲什麼會這麼能幹呢,手上有些什麼呢?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提問:你的手上有什麼? (手指)

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

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戴指偶遊戲,教師和幼兒互動)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教師將五個指偶戴在其手上,然後教師說出手指名稱,讓小朋友對應指偶拿下來。熟練之後,多找幾個小朋友來互動,也可以讓底下的小朋友說出名稱,臺上的小朋友給出相應的答案。

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長在哪裏? (手掌)(2)手還可以怎樣分? (手心、手背)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如果沒有手會怎樣?怎樣保護手?

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塗一些護膚品等。

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

1.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

2.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要什麼事情都去麻煩爸爸媽媽。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定時的睡覺、按時吃飯是人體的需要,常吃零食會影響身體不利。

2、初步的瞭解人體生物鐘,能夠說出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

3、願意按時的進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

活動準備:1、鬧鐘一個2、熊寶寶大圖片或長毛絨玩具一個,熊寶寶的肚子上有一個可以撥動時針的鐘。

3、幼兒用書:《腸胃小鬧鐘》。

活動過程:

1、出示鬧鐘,表演熊寶寶的一天生活。

早上鬧鐘響了,熊寶寶起牀了,該吃飯了。

中午鬧鐘響了,熊寶寶肚子餓了,該吃午飯了,吃完午飯該吃午覺了。

晚上的時間到了,熊寶寶肚子餓了,該吃晚飯了,吃完晚飯看一會電視熊寶寶就瞌睡了,該睡覺了。

2、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要定時間睡覺、按時吃飯、讓幼兒初步理解人體生物鐘的含義。

熊寶寶爲什麼這些時候要做這些事情?

討論:你有過到時候就想吃飯、就像睡覺的感覺嗎?

3、讓幼兒看小熊表演,並瞭解常吃零食會影響正餐的食慾。

表演:小熊早上、中午亂吃零食,老師撥動小熊肚子上的鐘提示生物鐘的蓄亂,到吃飯時間就不想吃。

小熊這樣亂吃零食,身體會有什麼感覺。

討論:如果我們不遵守人生生物規律會怎麼樣?

4、引導幼兒討論:如果爸爸媽媽飯菜還沒有做好,自己肚子餓了怎麼辦?

可以先吃一兩塊餅乾,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的允許下先吃菜,或者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爭取大家能夠快一點吃到飯菜。

5、讓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這是該做什麼”加深對人體生物鐘的瞭解。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樹立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知道牙齒健康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

3.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怎樣預防。

活動準備:

1.電腦、教學光盤、教學掛圖數幅掛在活動室牆上小鏡子每人一個

2.瞭解本班幼兒得齲齒的情況

活動過程:

1.觀察牙齒,引出課題。

請幼兒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有什麼發現?

“變黑、變壞或者補洞的牙齒是怎麼回事?—齲齒齲齒是怎麼得的?是蟲子咬得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2.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

(1)帶着問題看光盤。

提問:齲齒是怎麼得的?是蟲子咬得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是什麼東西把牙齒變成一種酸腐蝕掉的?

(2)帶着問題重點看光盤邊瞭解引起齲齒的原因。

(3)瞭解齲齒的危害。

得了齲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怎麼保護好牙齒不得齲齒呢?

3.幼兒利用各種方式學習保護牙齒的辦法。

A.小朋友討論防止齲齒的辦法B.觀察圖片學習。

c.請教保健醫生。

老師總結:不想得齲齒,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早晚正確刷牙;健康飲食少吃糖;飯後漱口不可少;牙齒定期去檢查。這樣你一定會有一口健康美麗的牙齒。

4.老師表演快板詩。

《預防齲齒》:

預防齲齒牙齒健康人人誇,健康的牙齒人人需要,小朋友要記牢,不想得齲齒一定要做到:

牙齒早晚正確刷,飯後漱口要乾淨,健康飲食少吃糖;牙齒定期去檢查;只要堅持能做到,牙齒肯定會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