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9篇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9篇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內容,掌握作品的主要情節,並明白:只要肯動腦筋,什麼事都能辦到。

2、根據已有的相關經驗,創造性地續編故事。

3、充分發揮想象,大膽地講述。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小朋友你們想不想飛?"(幼:想)"我們來看看,看見小鳥在飛,還有誰也想飛。"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師講述故事

1、打開多媒體大屏幕,出現第一幅畫面:許多動物在看小鳥飛。教師引導幼兒看圖片。

2、教師講述故事一遍(不逐頁出示圖片)。

3、提問:

(1)看見小鳥在天上飛,還有誰也想飛?

(3)它們想出什麼辦法讓自己飛起來?

4、教師再次講述故事(根據故事的展開逐頁出示圖片)。

5、教師講述故事後,逐頁圖片提問:

(1)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大家都很羨慕,烏鴉奶奶怎麼說?

(2)小螞蟻它怎麼說?然後想了什麼辦法讓自己飛起來?

(3)小螞蟻飛起來了嗎?爲什麼會飛起來?

(6)小豬想了個什麼辦法?

(7)大家都飛起來了,還有誰沒飛起來?

三、引發幼兒想象,大膽續編故事

1、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爲小兔和大河馬想個辦法飛上天。

2、幼兒集體討論: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河馬也飛起來。

3、請個別幼兒講講,並討論這個辦法好不好。

4、請全體幼兒從多種辦法中挑出二個最好的辦法。

四、根據幼兒的想象,連貫講述故事一邊

1、教師用語言啓發調動

幼兒的積極性,引導幼兒也講述故事。

2、教師提問:烏鴉奶奶最後說了一句什麼話?你聽了這句話心裏有什麼想法?

3、點明故事內涵:只要肯動腦筋,什麼事都能辦到。

五、活動延伸教師

我們也要想個辦法讓自己飛起來,走,我們去把好方法畫下來。

附:童話故事《我也能飛》

我也能飛

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大家都很羨慕。

烏鴉奶奶說:"你們沒有翅膀,永遠也飛不起來!""我偏要飛!"

小螞蟻說着,摘了一朵蒲公英當小傘。

"我能飛起來嘍!"小螞蟻高興得叫起來。

"我也試試看!"。"噢,這是什麼?"烏鴉奶奶戴上老花鏡。

胖小豬說:"這是我製造的飛機。""我也能飛起來嘍!"

胖小豬開着飛機上了天。

烏鴉奶奶想了想說:"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誰都能飛起來!"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初步瞭解日常生活中輕微病痛的簡單處理方法。

遇到輕微病痛時不害怕。

引導幼兒瞭解輕微病痛的症狀。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流程

1、敘述故事,引出主題

2、小朋友當醫生,幫老師處理傷口

3、瞭解生活中輕微傷痛的處理方法

4、幼兒角色扮演

5、教師小結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敘述故事,提問:老師的傷嚴不嚴重怎樣幫助老師?

以“老師受傷”的故事情節引出,告知幼兒老師受傷的部位、情況。幼兒都聽得非常認真,也顯得十分好奇、關心,教師則能順勢提出解決辦法的疑問

由於老師在教學中是主導者,需要給幼兒引導和指導,因此故事的操作對象最好以其他人或事物代替

二、小朋友當醫生,幫老師處理傷口

我爲幼兒準備了一些醫務室常用的傷口處理物品,有些可能與他們家裏使用的不一樣,幼兒不認識,於是我及時地做了用途和使用方法得介紹,讓幼兒得到初步的認知

三、瞭解生活中輕微傷痛的處理方法

1)手上劃破,有點出血,有什麼好辦法?

2)流鼻血了,有什麼辦法處理?

3)討論並提問

哪些是輕微傷痛?(擦破皮,蚊子叮,起小包,流鼻血等)

在生活中,劃破、磕傷、流鼻血是幼兒經常發生的意外事故,因此也有一定的經驗認知。這一環節中,我以操作示範爲主讓幼兒學習,有些簡單、徒手的操作環節,我讓幼兒集體學習並在自己身上實踐

雖然有操作教學以及幼兒自身的實踐,但這些內容只是教師的紙上談兵。醫學上的處理要講究科學性,因此,我們可以讓幼兒觀看醫生對意外事故處理的視頻,聲行的內容更能讓幼兒有意記憶,對幼兒的認知也更有說服力

四、幼兒角色扮演

二個小朋友一組,進行角色扮演,由一位小朋友說出自己受了什麼傷,另一位小朋友根據傷口情況,選擇對應的醫藥用品

角色扮演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幼兒在二人一組的遊戲中,我則巡迴指導,瞭解幼兒學習的成效,對不夠恰當之處指出糾正,並給予表現好的組鼓勵和肯定

在集體教學中,這一遊戲只能小範圍、簡單進行,我們可以結合班級“小醫院”的區角,在活動材料更豐富的前提下,給予孩子充分的遊戲時間

⑤、教師小結

我們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類似的輕微傷痛,只要和大人一起進行簡單處理就能夠好的

活動最後可以給幼兒留延伸作業,以後自己或爸爸媽媽遇到這些輕微的傷痛,我們小朋友要學習幫忙一起處理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3

一、設計意圖

性教育是幼兒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4—5歲的中班幼兒需要教師引導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以及自己隱私部位,要培養其良好的性別意識,並且具備清潔隱私部位的意識;其次,中班幼兒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但是他們的社會能力並不完善,需要教師幫助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並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最後,注重培養幼兒尊重他人,接納他人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認知:初步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

情感:正確認識自己,並懂得尊重他人、接納他人。

能力:掌握保護自己隱私部位的方法。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穿過泳衣。

(2)《男孩女孩》兒歌學唱

2、物質準備:

(1)PPT(含繪本內容)。

(2)早教娃娃。

四、活動過程(括號內爲幼兒可能性回答)

1、活動導入

師:老師今天要告訴小朋友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祕密,小朋友們先回憶一下昨天和老師一起做了什麼開心的事情呀。(游泳)游泳要穿什麼(泳衣)我們爲什麼要穿泳衣呢?(……)老師今天要告訴你們一個只屬於你們自己的小祕密。

2、活動進行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兩個娃娃,小朋友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他們有什麼不同。(……)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感受與體驗作品中主角樂於助人的好品質,鼓勵幼兒樂於幫助他人。

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難點:

1、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出示課件圖片: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請你看一看圖上都有誰?有什麼特點?

二、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說話。

(一)幼兒自主閱讀小書3--5分鐘。

(二)引導幼兒觀察和表達。

1、出示圖片1,提問: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河馬怎麼想的?

幼兒嘗試說,教師小結:正值豐收的季節,公雞正在啼叫,雞媽媽正在下蛋,羊兒與牛兒正在忙着割草,動物們都很忙碌,只有河馬弟弟正張大嘴巴打着哈欠。

2、出示圖片2,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中發生了什麼事?。

小雞怎麼辦?他們能得救嗎?

3、出示圖片3,猜猜“河馬會怎麼幫忙呢?”

(師:河馬用嘴含住小兔,躲過了餓着肚子的狐狸。)

4、出示圖片4——6,引導幼兒認真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用自己的話講述畫面內容。

圖片4:小雞做遊戲時不小心掉進水裏,河馬用嘴馬接住小雞,幫助了小雞。

圖片5:牛兒的馬車拉不動了,河馬用頭幫牛兒頂着車,幫助牛兒回了家。

圖片6:小動物們開心地圍着河馬,向它道謝,說:“河馬你真棒!謝謝你的幫忙,我們今天真開心。”河馬也高興地說:“我也很高興能幫忙!”

三、完整看故事動畫。

這些圖片看完了,我們給這個故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叫《我想幫忙》,完整的看一看這個故事吧(播放故事動畫)。

提問:你們喜歡河馬嗎?如果你是河馬,你會幫助自己身邊的人嗎?

四、出示教師自拍的孩子們在平時生活中幫助老師和小朋友的照片,鼓勵幼兒樂於助人。

(幼兒幫老師擦桌子、某某幫 同伴穿衣服、幼兒幫老師整理書包……)

小結:希望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讓愛永遠充滿在我們的身邊。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欣賞掛圖

1.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

2.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麼?

二、展示神祕禮物

1.老師以神祕的語氣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祕禮物。

2.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祕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裏面是什麼。

三、打開神祕禮物

讓幼兒體驗裏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說說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四、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麼樣的。

3.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五、引導幼兒聯繫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

六、指導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

包裝好禮物後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後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活動《三隻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爲什麼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於生活,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裏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麼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藉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隻蝴蝶還有什麼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物的明顯特徵,理解詩歌內容。

2、感受詩歌中的稚拙美。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掌握詩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森林情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

1、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大森林裏玩,你們想去嗎?

幼:想。

師:好,坐上我們的大巴車出發吧!(出示大巴車圖片,點擊喇叭,繞教室一圈,坐下,音樂停)

2、出示小動物,感知詩歌內容。

(出示大巴車停在森林圖片)

師:大森林到啦!森林裏的景色真美啊!森林是誰的家啊?

幼:小動物的家。

師:小動物們都藏在哪兒呢?我們一起找找看。是誰躲在這裏呢?(出示幻燈片,單擊顯示小象)

幼:小象。

師:哦!原來是小象!小朋友跟小象打個招呼

幼:小象,你好。

小象:小朋友們好。

師:小象有一個長鼻子,小朋友來跟小象握握手。讓我們來看看小象的長鼻子有什麼作用。

出示PPT(小朋友邊看圖邊回答)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棒。哦!原來啊!小象的鼻子還有這麼多的用處呢!

師:小朋友想不想做一隻能幹的小象啊?

幼:想。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象的長鼻子。我們現在都是小象了,可以兩隻小象用鼻子和鼻子握握手。(出示兩隻小象握手圖片)(請幼兒跟老師邊說邊做“看見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的動作。

(出示PPT)

師:好,我們已經跟小象握握手了,做了好朋友了,我們不打擾小象了,跟小象說再見吧!

幼:小象,再見。

3、繼續找小動物,感知詩歌的內容

師:森林裏還藏着什麼小動物呢?(出示PPT)

幼:小猴

師:好,請你跟小猴打個招呼吧。

幼:小猴,你好。

小猴:小朋友們好。

師:小朋友們喜歡小猴嗎?你喜歡小猴什麼?

幼:……

師:小猴的尾巴可以幹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PPT)看這兩隻小猴又在幹什麼呢?

幼:……

師:小朋友們真棒!

師:原來這兩隻小猴在拉勾啊!

師:我們來學學長尾巴的小猴和其他的小猴來拉拉勾,可以兩隻小猴用尾巴和尾巴拉拉勾。請幼兒跟老師邊說邊做“看見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的動作)

師:好,我們跟小猴已經拉拉勾了,做了好朋友了,我們跟小猴說再見吧!

幼:小猴,再見。

4、繼續出示小動物,感知詩歌的內容。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哪個動物朝我們看過來啦?(出示PPT。)

幼:長頸鹿!

師:小朋友們,長頸鹿長得好高呀,脖子一伸可以吃到很高的樹上的樹葉(出示PPT)

師:如果你們有這樣的`長脖子,你們會做什麼?

幼:……。

師:小朋友們回答的真好!

師:(出示最後一幅PPT)小朋友看這兩隻長頸鹿它們在用勁的幹嘛啊(做拔河的動作)

幼:……。

師:小朋友想不想和長頸鹿拔拔河呀?

幼:想。

師:那就請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看見長頸鹿,我想有個長脖子,和長頸鹿用脖子拔拔河"。(請幼兒跟老師邊說邊做拔拔河的動作)

師:好,我們跟好朋友長頸鹿說再見吧!

幼:長頸鹿,再見。

二、欣賞、理解詩歌,並表演詩歌。

1、師:剛纔我們小朋友在大森林裏面遇見了3只小動物,還記得是哪3只嗎?(幼兒說)有一首詩歌,寫的就是剛剛我們在大森林裏發生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師示範朗誦一遍。(出示PPT)

3、師幼一起朗誦2-3遍,邊朗誦邊做"握握手""拉拉勾""拔拔河"的動作。

三、活動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們和小動物們玩的開心嗎?

幼:開心!

師:小動物們也很開心!現在你們與小動物們成了好朋友了,可要保護它們啊!不要讓它們受到傷害!好不好?

幼:好!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吧!

老師帶小朋友們走出活動室。

(播放音樂)附我想

看見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看見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看見長頸鹿,我想有個長脖子,和長頸鹿用脖子拔拔河。

課後反思:

《我想》是中班的一節語言課,這首兒歌的篇幅不長,內容也比較簡單易懂,孩子們非常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能讓他們感興趣就顯得極其重要。我通過播放PPT圖片,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同時我又充分運用肢體語言,採用邊朗誦兒歌邊用身體動作把內容表現出來。然後,我請幼兒用肢體語言來幫助幼兒學習詩歌。

在活動過程中,我製作的小動物圖片突出特徵,並有詩歌中的動作,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也得到了預期的效果。當我加上語氣、加上身體動作,把整首兒歌唸完時,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意思,他們一邊學念兒歌一邊學做動作,積極性特別高。帶着動作學習兒歌,孩子們不僅積極性高漲,而且學習的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由此我覺得,身體語言在教學中起着重要作用,適時、恰當地運用身體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及時發現、捕捉幼兒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鼓勵也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由於沒有教學經驗,又是第一次公開課,我很緊張,雖然之前多次告誡自己語速一定要慢,但是一緊張就什麼都忘記了,還是說的太快了。有的東西甚至還沒有說到。還有三隻小動物的出現,太羅嗦了,三隻動物的時間應依次遞減,重點要放在詩歌上面。和幼兒一起唸詩歌的時間太短了。可以把詩歌中“握握手、拉拉勾、拔拔河”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讓幼兒結合動作,對這幾個字能有一定的印象。幼兒學唸詩歌時,可以我說字,幼兒念出圖片。在叫幼兒看PPT唸詩歌時,可以個別和分組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能夠掌握詩歌內容。還有結束的時候也可以像開頭那樣讓幼兒坐着大巴車,放着音樂離開。

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2.學會念兒歌。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學習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想要一隻恐龍》,兒歌《我想要一隻恐龍》。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上的畫面,說一說畫面上的恐龍分別是什麼,小朋友在和恐龍做什麼事情。

1.樑龍可以做什麼?

2.翼龍可以做什麼?

3.暴龍可以做什麼?

二、播放兒歌,請幼兒傾聽兒歌,結合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1.先請幼兒傾聽音樂,然後跟着打出音樂節奏感。

2.結合畫面內容熟悉歌詞。

3.跟着音樂旋律邊念歌詞。

三、嘗試跟隨兒歌唱。

1.老師唱,幼兒欣賞

2.帶領幼兒逐漸唱

3.分組唱

4.請幼兒表演

四、幼兒討論:我想要一隻什麼恐龍?它可以……

活動反思: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興趣。在本次活動的中,幼兒對兒歌的學習很快,因此我把重點放在幼兒的討論上,“你想要一隻什麼恐龍,爲什麼?”幼兒的想象千奇百怪,但最喜歡的還是暴龍,因爲他很厲害,它可以打敗其它恐龍。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運動帶來的成功感。

2.能描述角色的行動特點與對話。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想要快樂》、材料包:松鼠、小蛇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什麼是快樂(經驗喚醒:幼兒的學習互動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活動中讓幼兒聯繫生活經驗什麼是快樂,並將經驗遷移到詩歌的故事內容之中。設疑引入:以問題的驅動產生好奇,同時激發幼兒傾聽的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2.你覺得什麼是快樂?(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回答)

3.快樂時從哪裏來的?是做事情成功得到的,還是別人給你的?熊寶寶要自己去找快樂了。教師講述故事,從“兩個熊寶寶找到很多好吃的東西……”到“……睡覺是舒服,不是快樂”。

4.幫助幼兒區分舒服和快樂的不同含義。

(二)動物朋友的快樂(以問激思:在引導下,表述每一種什麼樣的快樂,從而理解運動帶來的成功感。)

1.教師講故事,從“走呀走,熊寶寶看見了小兔……”到“……我們也會像青蛙一樣快樂”。

2.小兔有什麼本領?它有什麼樣的快樂?(跑步的本領,跑步的快樂)

3.刺蝟讓小熊兄弟找到了什麼樣的快樂?(鑽洞的快樂)

4.青蛙讓小熊兄弟找到了什麼樣的快樂?(跳過的快樂)

(三)每一天都快樂

1.幼兒閱讀活動材料《我想要快樂》。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3.熊寶寶家有了快樂運動場,他們每一天都快樂。

4.出示松鼠、小蛇圖片。松鼠、小蛇來到熊寶寶家的運動場,會帶來哪些快樂?

5.松鼠會帶來什麼快樂?(哧溜哧溜地爬樹)

6.小蛇會帶來什麼快樂?(嗖嗖嗖地往前爬)

7.動物每天都享受運動的快樂,你能找到自己的快樂嗎?

《我想》幼兒園中班教案9

主題來源:

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既熟悉又陌生,隨着年齡的長大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臉上的五官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樂趣;自己的小手、小腳都還有些什麼自己不知道的本領;小時候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些什麼區別;鞋子、服飾等都穿不下了,是不是因爲它們變小了;長大以後身體的各個部位和自己身體的關係……

“我們的身體”這個主題能幫助孩子解開自己的這些疑惑。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我又多高、能幹的小手、會變化的表情、可愛的小腳丫等,進一步瞭解身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的聯繫,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爲自己長大而高興。在瞭解身體奧祕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會發現父母養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發幼兒關愛自己的家人,使之從小就具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瞭解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2、引導幼兒大膽地想象讓自己長大的方法。

3、瞭解的身體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徵,體驗它們的作用。

4、運用策略及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爲自己長大而高興。

5、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活動準備:

ppt《我想長大》、幼兒對測量身高體重有一定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

看ppt《我想長大》

1、你們覺得它們長大了嗎?從哪裏看出來它們長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來多高?原來多重?現在多高?現在多重?

觀察:身高樹2-3 天平秤蘋果2只—3只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小老鼠長高了嗎?原來是2現在是3,原來兩隻蘋果現在三隻蘋果。)

二、觀察討論,發現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一)提問:

1、小老鼠怎麼會長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體重怎麼會發生變化的?

(二)再次觀看ppt

小結:小老鼠吃了許多食物長高了、長胖了,小青蛙天天鍛鍊也長高了、長胖了。

三、大膽想象,勇敢地說說讓自己長大的辦法

1、除了長高了,長胖了,還有那些事情讓我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呢?

2、我們一天天都在長高長大,你還想長大嗎?你有什麼辦法讓自己長高長大?(幼兒自由發揮想象並大膽講述)

3、提升:身體的變化、本領大了都說明我們長大了。祝賀你們長大了!真爲你們感到高興!

活動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我們的身體”,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對自己的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人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之間的聯繫,也讓幼兒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認識自己,是中班幼兒在集體中能夠獨立學習生活的心理基礎。活動從認識自己的身體着手,到認識自己的能力,爲幼兒確立了“我已經長大了”的概念,樹立了“我能行”的信心,產生了我還會長大的期待。

在爲期四周的活動中,幼兒在操作中發現“身體長大”了,在與情景的交流中發現“本領變大”了,使幼兒在感性活動中獲得直觀的認識。對於身體上的常用部位,孩子們大都知道它們的名稱,但是,對於不常說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兒由於年齡等關係對其不是太瞭解,於是在《滑稽腳先生》活動中,讓孩子在與同伴結伴尋找的過程中利用他們的互動使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不但進一步激發,而且對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在活動中,孩子們發現了新的部位,認識了新的名稱,如“腳窩”、“腋窩”、 “腳踝”等。

結果表明: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較高的興趣,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認識。在活動開展期間,幼兒由於經驗不足、動作發展不夠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動設計時,我們還結合思維課程的內容,利用個別幼兒的親身經歷來開展活動。讓他們在與同伴結伴討論、交流中獲得一些經驗,通過活動,孩子們也從中瞭解到了一些自我保護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