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1

一、禮貌寶寶:網小魚

(一)活動目標:

在家長的幫助下嘗試與別人交往,願意揮手與別人打招呼。

(二)活動準備:用地墊鋪好的活動場地、呼拉圈一個。

(三)活動過程:

1、家長帶寶寶面向教師席地而坐成一個半圓。

2、教師自我介紹,與寶寶揮手問好。

3、介紹點名遊戲“網小魚”。

玩法:老師用呼啦圈當漁網,邊走邊唱“許多小魚游來了”,當唱到最後一句“快快抓住”時,被漁網套住的寶寶就向同伴揮手問好,介紹自己。(也可請家長一起介紹)然後大家一起拍手說:“xx x|xx x|歡迎你!”

4、集體遊戲“網小魚”,介紹每位寶寶。家長要鼓勵寶寶起立揮手,不退縮。

二、快樂寶寶:小魚遊

(一)活動目標:學習跟隨兒歌做動作,體驗語言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示範表演,導入活動。

2、引導寶寶學做“小魚遊”。

家長指導:第一遍家長握住寶寶的手腕,隨教師一起帶寶寶做動作。家長要以誇張的語調和動作來激發寶寶的遊戲興趣。

3、家長念兒歌,寶寶自己站起來表演。

小魚遊

河裏小魚遊呀遊,

搖搖尾巴點點頭。

一會兒上,

一會兒下。

好像快樂的小朋友。

三、智慧寶寶:玩嵌板

(一)活動目標:

練習二紙捏的能力,感知一一對應的關係,嘗試玩圖形鑲嵌。

(二)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長方形嵌板,收玩具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取出工作毯,並介紹如何拿、卷、擺放工作毯。

2、取出裝有嵌板的托盤,念兒歌,幫助寶寶理解端托盤的動作。

兒歌:兩手端住大托盤,小肚子上靠一靠。

3、取出嵌板讓寶寶分別認識嵌板上的圖案。

提示家長:耐心引導寶寶感知每個圖形的不同;如寶寶一時不能將動物圖形放入嵌板中,要鼓勵寶寶慢慢嘗試。

4、教師完成後,收回托盤及工作毯。

5、寶寶自主操作,教師觀察寶寶及家長的操作情況。

提示家長:操作前要先取工作毯再取托盤,每次只取一份玩具,玩好後必須先送回玩具架再取另一份。

6、放收玩具音樂,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收回玩具及工作毯。

四、健康寶寶:網小魚

(一)活動目標:

學習朝一定的方向跑,感受集體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紗巾一塊。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遊戲玩法,兩位老師各執紗巾的一端,家長和寶寶站在線上。

指導重點:當唱到最後一句“快快抓住時”時,被漁網罩住的家長和寶寶就算被捉住了。

提示家長:跑的時候不要太快,要注意避讓要其他人,保證寶寶的安全。

2、集體遊戲“網小魚”。

五、巧手寶寶:我給小魚穿花衣

(一)活動目標:

學習簡單的粘貼,訓練手指的靈活度,並體驗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二)活動準備:

剪成魚的形狀的卡紙每人一張;膠水;彩色的圓形小紙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完成的作品讓幼兒欣賞。

2、提供材料介紹製作方法。

3、寶寶與家長一起製作。

家長指導:膠水不要沾過多,彩色紙片應粘在魚身。

六、乖乖寶寶:說“再見”

寶寶在家長的帶領下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與老師和其他寶寶再見。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實物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我們從生活中易見的蔬菜出發,引導幼兒探索、觀察蔬菜的形形色色,並親自動手來洗以西、切一切各種蔬菜,活動室儼然變成了一個“食品加工坊”或者說是“操作間”。《綱要》指出:要給幼兒創設一個適於探究、適於活動的環境。爲此,爲了滿足幼兒的興趣,支持幼兒的想法、活動,倡導“做中學”的理念,我設計了“彩色麪條”這一活動,選擇了幼兒天天食用的新鮮蔬菜並榨成汁,讓幼兒親自動手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將菜汁與麪粉攪拌揉成麪糰搓成麪條,並分享品嚐。一方面孩子鞏固認識了常見蔬菜,瞭解其不同吃法,另一方面又滿足了孩子參加勞動的願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嘗試選擇用手工與機器兩種方法制作麪條,能添加蔬菜汁製作彩色麪條。

2、感受中國傳統的麪條飲食文化,瞭解現代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壓麪條機器3—5臺,面板、擀麪杖、刀4套,菠菜汁、西紅柿汁、雞蛋、小勺等若干,麪粉、面盆、小碗若干,箅子、塑料袋若干、榨汁機兩個。圍裙、廚師帽若干。

活動流程:

一、討論、交流麪條的`種類。

“我們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你們最喜歡吃什麼呢?”

“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食物看看是什麼?”

“哪位家長想給孩子們介紹一下你都知道的或者吃過哪些特色麪條。”

二、討論麪條的製作方法,激發製作慾望。

“麪條我們都吃過,那你知道麪條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你有什麼製作麪條的好方法呢?小朋友說一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一說。”

“麪條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麪條的種類也數以千計。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我國一些城市的特色面及製作方法吧。”

三、自主選材做麪條,體驗製作的快樂。

1、認識做麪條用到的材料:蔬菜汁、面板、擀麪杖、麪條機等。

“你認識這些工具嗎?它有什麼用途?”

2、幼兒自主選材探索、製作彩色麪條,家長指導。

“請用你的方法制作彩色的麪條吧。”

四、展示麪條,講解制作方法。

“在小朋友和家長的配合下,各式各樣的五彩麪條做好了,介紹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吧。”

五、歡樂聚餐、分享品嚐。

“讓我們一起老品嚐我們親手製作的五彩麪條吧。”

六、活動延伸

“麪條在中國算是一道有文化的主食,既經濟又能填飽肚子,東南西北中把它稍做改造,就能煮出麪條的百種味道,小朋友在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更多的製作麪條的方法。”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通過線的變化感知直線和曲線,並能用身體動作簡單的表現。

(2) 和媽媽一起玩線,變線,感知親子玩線的快樂。

活動準備:

用皺紋紙剪成的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受直線和曲線,直線跳波浪舞和圓圈舞。

(1) 直線跳波浪舞。

教師:分別拉住線的兩端,上下抖動手腕,直線跳波浪舞。

(2) 直線跳圓圈舞。

教師:抓住線的一端,手畫圈,直線跳圓圈舞。

二、媽媽和寶寶一起讓直線跳波浪舞和圓圈舞。

(1) 一起跳波浪舞。

師:媽媽抓住線的一端,寶寶抓住線的另一端,媽媽和寶寶手腕上下抖動,直線跳波浪舞。

(2) 一起讓線跳圓圈舞。

師:媽媽抓住寶寶的手,和寶寶一起手畫圈,直線跳圓圈舞。

三、用身體變線,嘗試用身體表現線的變化。

(1) 身體的線跳波浪舞

師:把手臂伸直,也變成一條直線了。手臂上下動,也跳波浪舞拉!

(2) 寶寶和媽媽線連線跳圓圈舞。

師:媽媽和寶寶身體的線連起來,跳圓圈舞。

休息活動:家長帶寶寶喝水、拉尿。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4

適宜年齡:25~30個月

適宜人數:

14人以內(成人、孩子各半)家長學習目標

1.知道25~30個月齡段的寶寶認知裏外的三個等級及相應的指導方法。

第一等級:能用自己的身體感知裏外方位。

第二等級:能指認實物的裏面和外面。

第三等級:能指認圖片上物體的裏面和外面。

2.學會觀察寶寶的行爲,瞭解寶寶對裏外的現有認知水平,學會在家裏開展相關遊戲。

寶寶發展目標

1.能在三種不同等級的活動中認知裏外。

2.願意並嘗試用各種材料進行探索。

活動準備

呼啦圈、手套和襪套(寶寶人手一雙)、糖果罐(寶寶人手一隻)、各式糖果若干、黑色水粉顏料(人手一盤)、畫有盤子的圖片(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按目標難度層層遞進,家長可以選擇最適合寶寶的遊戲,進行裏外概念的認知。

1.問候環節(等級一)

(1)將一隻呼啦圈放在地上,教師站在呼啦圈裏向大家打招呼。

(2)每個寶寶依次上前,走進呼啦圈裏向大家打招呼,然後跨出來回到原位。

2.小手小腳躲貓貓(等級一)

(1)教師示範戴手套、穿襪套,再把手和腳拿出來。

師:我把手和腳藏到手套和襪套裏去了,看不見了;又拿出來了,能看見了。

(2)寶寶自己嘗試戴手套,穿襪套,再脫去。

師:寶寶們趕快把小手小腳都藏到手套和襪套裏面。

3.調皮的糖果(等級二)

(1)教師示範,剝開糖果紙,把糖果裝進罐裏。

師:看,調皮的糖果藏在衣服裏面呢,衣服在外面把它包起來了。

(2)寶寶嘗試自己剝糖果,並裝進罐裏。

(3)完成後請寶寶將糖紙放進垃圾桶裏。

4.點點樂(等級三)

(1)出示畫有盤子的圖片,教師示範用一根手指蘸顏料,在畫面中的盤子裏點一點。

師:我們一起來點點點,把黑黑的瓜子都點在盤子裏面。寶寶注意不要把瓜子掉到盤子外面。

(2)請寶寶在畫面上玩點瓜子的遊戲。

家長指導語

裏外概念是空間方位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寶寶日後行爲習慣的養成、數學中的幾何學習、美術繪畫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基礎作用。25~30個月是寶寶裏外方位認知發展的關鍵期。本次活動我們就提供了三個難度等級的活動來發展寶寶對於裏外方位的認知。

等級一的兩個活動都是用身體去感知裏外方位,家長可以用語言告訴寶寶身體在什麼的裏面或外面,幫助寶寶在感知的同時更好地理解裏外方位。等級二和等級三的活動需要按要求指認事物的裏外。當寶寶沒能正確指認時,家長不要急於糾正或代替,可以用遊戲化的語言,如“瓜子掉到盤子外面去了,小花貓要吃掉了”來鼓勵寶寶嘗試。

家長需要認真觀察記錄寶寶的認知水平,根據寶寶的認知水平選擇相應等級的活動並進行指導。

家庭活動延伸

嬰幼兒首先是用自己的身體感知裏外,然後能指認實物的裏外,再能指認抽象畫面上物體的裏外。爲了讓寶寶循序漸進地掌握裏外概念,在家裏可以這麼做:

1.用大紙箱、大傘等做道具,和寶寶玩躲貓貓、火車過山洞等遊戲,讓寶寶用整個身體感知裏外;在穿脫衣褲、鞋襪、手套時,讓寶寶用身體的局部感知裏外。

2.結合日常生活爲寶寶提供認知裏外的機會,如把玩具放進筐裏、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裏、把勺子放進碗裏、把吸管插進飲料瓶裏等,或是把水果放到盤子外面、把筆放到盒子外面等;還可提供俄羅斯套娃、套杯等玩具。

3.爲寶寶提供紙、筆、膠棒、剪刀、顏料等工具,嘗試在一定輪廓範圍裏塗鴉、粘貼等。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加深認知,腳有大小,鞋子也有大小。知道大腳要穿大鞋,小腳要穿小鞋,多大的腳要穿多大的鞋,才舒服。

2、學會穿鞋和脫鞋。

【活動準備】

1、大人的鞋(平底鞋、高跟鞋即可)

2、一塊寬敞的活動場地,場地上畫好10米長的白線若干條,(據分組情況畫)每組兩位指導老師。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請寶寶跟我跺跺腳,誰是我們小腳的好朋友呀,——引出鞋子。我們的小鞋子會幫我們保護自己的小小腳,這樣在走路、跑步、跳躍的時候,我們的小腳就不會碰傷,碰破,甚至流血。所以我們的鞋子是我們小腳最好的朋友。

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鞋子,每人穿的鞋子不光顏色式樣大小也都不一樣。今天老師想跟小朋友們借一雙小鞋子,你們誰願意把小鞋子借給我用一下呢?

1、讓幼兒觀察借來的小朋友的鞋子。

2、拿出準備好的爸爸,媽媽的大鞋子,讓孩子比較,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爸爸媽媽的鞋子大還是小朋友的鞋子大呀?

3、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你們在家的時候,有沒有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子呢?是什麼樣的感覺,誰來說一說(寶寶發言略)

4、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遊戲《大大鞋和小小鞋》,讓小朋友都來試穿一下爸爸媽媽鞋子的感覺。

二、具體活動過程:

1、讓本班老師一位扮爸爸,一位扮媽媽,其餘各線由各家庭組成,方法按以下進行,每組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先請上來的寶寶脫下自己的鞋子)

方法:媽媽站在中間,爸爸站在終點,先把媽媽的鞋放在起點,將爸爸的鞋放在媽媽身邊,寶寶的鞋放在爸爸身邊,讓寶寶脫鞋後,站在線起點上,聽到口令後,穿上媽媽的鞋子走到媽媽身邊,把鞋送給媽媽(提醒孩子慢慢走,小心不要摔跤)

——鼓勵寶寶說:“請媽媽穿鞋”。

2、請媽媽協助寶寶穿上爸爸的鞋,走到爸爸身邊,把鞋送給爸爸,並說“請爸爸穿鞋”。

3、最後請寶寶穿上自己鞋,然後跑回起點。

三、提高認識,讓幼兒體會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認識以下幾點:

1、穿大鞋,不好走,不合腳,容易摔跤,不安全。

2、穿自己的鞋,適合自己腳大小的鞋舒服,方便行動自如,穿自己的鞋子好。

【活動引伸】

學習自己穿鞋。

1、回憶媽媽是怎樣給自己穿鞋的。

2、自己是怎樣穿鞋的?

3、總結穿鞋的方法。

A:看看是左邊的還是右邊的在地上擺放好。

B:一隻一隻的穿。先把腳伸進去,然後穿到最前頭。

C:把後跟提上

4、怎麼脫鞋

A:先從後根脫

B:把鞋子放在一定的地方

【活動反思】

寶寶們都非常喜歡穿爸爸媽媽的大鞋子,本次活動我抓住了寶寶凡事都想自己嘗試的特點,讓寶寶親身體驗了一下穿上大鞋的感覺,再對比穿自己的鞋子和穿大人鞋子的的感覺,讓幼兒感覺哪個會更舒服,更方便行走,寓教育於遊戲中,能夠較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使整個活動變得生活化、遊戲化了。不僅如此爲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我還邀請到了幼兒的家長來參加,在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寶寶自己穿、脫鞋,同時也像爸爸媽媽展示了寶寶在幼兒園學會的生活技巧。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和家長利用廢舊材料共同製作時裝。

2、要求服裝設計新穎獨特。

3、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設計好服裝製作圖

2、 每個家庭準備好製作服裝的材料(如舊報紙、光碟、空煙盒等)

3、 寫通知,打圖片,記錄表

4、 準備場地,已做好的環保時裝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觀看圖片及服裝時裝分爲裙子、上衣、褲子,他的線條有簡單,有複雜的,請李老師現場製作出漂亮的時裝。

問:李老師是用些什麼廢舊材料製作的?你想成爲一名小設計時嗎?請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出你喜歡的時裝。

2、 家長和幼兒共同製作時裝,發放記錄表,請家長記錄孩子的製作過程。

3、 家長和幼兒上臺表演。(故事、兒歌、歌曲、舞蹈)

1) 有序的上臺。

2) 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將時裝展示出來。

3) 請家長填活動反饋表,反思心得。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7

遊戲目標:1,訓練觸覺和四肢着地爬行的能力。2.訓練聽覺和提高辨別聲源的能力。

遊戲準備:山洞玩具

遊戲方法:

1, 成人中的一人趴在地上,腹部和地面之間形成一個“小山洞”,另一人在“山洞”的一邊用小鈴等發聲玩具吸引幼兒,讓其從“山洞”中鑽過來。

2,根據幼兒的情況,可以增加難度,出示山洞玩具,成人和寶寶一起排隊從山洞內爬過,或在另一頭逗引幼兒爬過來。

拾豆豆

目標:訓練孩子拇指與食指捏拾細小物品這一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的發展。

準備:每位幼兒自帶乾淨的瓶子2—3只,各類豆豆(請家長幫忙帶)

方法:

教師準備一些乾淨的豆豆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用手去拾,並放入瓶子內,家長加以引導和必要的幫助。

注意:孩子撿豆豆時,媽媽或家人應在一旁照看,以免孩子將豆吞入口中。

水果大餐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與家長共同操作的興趣。

2、 初步嘗試使用固體膠。

活動準備:

1、 水果花籃圖人手一張

2、 各種水果造型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漂亮的水果花籃引題

2、 演示使用固體膠

3、 引導家長與幼兒共同製作水果花籃。

4、 展示作品,分發獎品。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8

幼兒年齡:

5-6歲

設計意圖:

當今的獨生子女,是在父輩與祖輩的呵護與包辦中長大的,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出門不是乘坐私家車就是由父母抱着代步,放手讓孩子自己徒步尋找目的地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然而培養、發展孩子對四周環境、空間等現象的敏感,運用已有經驗和簡單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卻是當今孩子所缺乏的,也是有必要進行培養的。

目的:

1、在與家長共同看看、說說、找找的活動中,激發幼兒對自己生活場所的關注與敏感,發展幼兒辨別空間方位的能力。

2、在尋找活動中,鼓勵幼兒能獨立、自信地進行判定並解決問題,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玩法:

家長可利用與孩子在小區散步或是走親訪友的機會,引導他們能關注小區大門口的地形圖,並嘗試讓他們根據指令開展有目的地尋找活動。

請孩子在小區的地圖上尋找相應的門牌號碼。(目的:練習方位)

如:我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它在小區地圖的什麼位置?那幾條路可以到達?

小玲家的門牌號是37號,在地圖的什麼位置?走哪條路最近?

小紅家的門牌號是108號,在地圖的什麼位置?走哪條路最近?%26#8230;%26#8230;

根據孩子的已有經驗,讓孩子帶着問題實地尋找。(目的:練習實際操作能力)

如:伯伯的家住在58號701室,那麼進入小區該往裏走?請你看看小區的地圖,帶我找到他的家。

小區的兒童樂園在157號旁邊,請你找一條最近的路線,帶小弟弟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