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教幼兒學習關心別人,幫助別人。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張圖片,圖片上畫着一個哭喪着臉在往前走的孩子。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引導幼兒分析圖片。

“這是誰?”“這個小朋友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啓發幼兒從人物面部表情和動作上去分析。

如“找不到媽媽了”“剛纔不小心摔倒過”“心愛的玩具丟了”“衣服扯破了”……

三、討論:“怎樣幫助這個小朋友?”

教師概括指出發生了什麼問題,請幼兒針對每一種情況提出幫助的辦法。

四、做一個表情讓我猜。

1、讓個別幼兒做出一個表情動作,請教師來猜,然後給以幫助,使幼兒產生相應的體驗。

2、請幼兒做一個表情和動作,讓另一些幼兒來猜,並提出幫助的辦法。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隨着孩子們認知水平的發展、生活經驗逐步擴大以及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中班(4-5歲)的孩子們與同伴、成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但是,由於他們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和溝通技巧,容易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衝突,甚至還會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引導中班的孩子們在公共場所活動時守秩序、不擁擠、會排隊等待不僅能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更能培養他們遵守公共規則的良好習慣,避免意外事件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傷害。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公共場所活動時,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並且不大聲喧譁。

2、有初步的自我約束意識,養成遵守公共規則的行爲習慣。

3、體驗排排隊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愉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拱形門3個,呈曲線形放在草地上。

2、幼兒排隊活動的相關圖片和輕鬆歡快的背景音樂。

3、水彩筆和繪畫紙人手一份。

4、攝像機一部。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導入遊戲《鑽山洞》,激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自由玩《鑽山洞》遊戲,體驗無秩序可能帶來的危險。

2、教師介紹遊戲場地並告知遊戲規則:這裏有三個山洞,孩子們可以自由的鑽,看誰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個山洞,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山洞。

3、幼兒在自由的玩《鑽山洞》遊戲,教師拍攝記錄幼兒在活動的擁擠、無序、碰撞、掉鞋等行爲。

二、教師播放拍攝錄像,引導幼兒分析、討論、總結快速和安全鑽過山洞的辦法。

1、師:"孩子們,看了老師剛纔拍的錄像以後,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怎樣才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山洞呢?"2、教師小結:鑽山洞時,大家要從同一個山洞出發,拍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不掉隊,這樣做就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個山洞了。

三、教師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請幼兒再玩《鑽山洞》遊戲,豐富經驗。

1、幼兒自由遊戲,教師及時鼓勵幼兒排好隊、守秩序的行爲。

2、師:"孩子們,剛纔玩那邊《鑽山洞》有什麼感覺啊?爲什麼呢?"教師幫助孩子梳理過程,豐富經驗。

3、教師小結:當很多人一起做同樣的事情時,只要大家排好隊、守秩序,就會很快、很安全、很開心地把事情做好。

四、教師逐一播放幼兒排隊活動的相關圖片,遷移、拓展幼兒的`經驗。

1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啊?大家是怎麼做的啊?爲什麼要這樣做?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大家排隊、有秩序地做事?

教師小結:孩子們,我們和爸爸媽媽在商場繳費、車站上車、遊樂場玩大型玩具時,都需要大家排好隊、有秩序的進行。

五、請幼兒爲需要排隊的地方設計一個排隊標誌,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活動延伸:

將幼兒設計的標誌張貼在活動室相應的位置,如把"排隊洗手"的標誌張貼在盥洗區牆面上;把"排隊取水"的標誌張貼在口杯櫥上。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間真摯的友情。

2、懂得朋友間應互相關心、幫助。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

活動過程:

1、青蛙和癩蛤蟆真要好。

——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癩蛤蟆爲什麼着急?它擔心什麼?

——再次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癩蛤蟆準備好長繩子、提燈、平底鍋,想去幹什麼?

——青蛙爲什麼來遲了?它爲什麼要送癩蛤蟆一個檯鐘?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2、學學青蛙與癩蛤蟆的對話。

——出示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導幼兒思考:癩蛤蟆看到青蛙來了心情怎樣?該怎樣表現?

——教師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癩蛤蟆”,表現癩蛤蟆連珠炮似的發問過程,引導幼兒體驗癩蛤蟆焦急、關切的心情。

——教師扮演癩蛤蟆,幼兒扮青蛙,學學它們的對話。

3、有朋友真好。

——癩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沒來,十分擔心,青蛙是爲了給好朋友準備生日禮物而遲到的,它倆互相關心,真是一對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嗎?

——有的小朋友暫時沒有朋友,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他呢?

活動建議:

1、生日那天,癩蛤蟆不見朋友青蛙前來,心中涌現出一連串可怕的遐想,它準備去救助青蛙。作品對癩蛤蟆這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和動作描寫得十分細膩,真切地傳達了它們之間純潔、真摯的友情,質樸但具有感染力。2.該活動可重點引導幼兒瞭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從而對自己的交往行爲產生影響。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爲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遊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範與分組遊戲、集體遊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遊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並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瞭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瞭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並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佈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麼本領嗎?他們去採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麼用具?”引導幼兒瞭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幹什麼?”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幹什麼?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麼想問些什麼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採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願意採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採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麼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採訪的人。”

7.“採訪完後,我們開個‘新聞發佈會’把採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爲了工作和聯繫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採訪用具去採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採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採訪時,“工作人員”佈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後,集中幼兒開“新聞發佈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並宣佈“新聞發佈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採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採訪工作的支持,並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遊戲,遊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並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遊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爲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製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採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並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懂得關心、同情有困難的夥伴,願意幫助夥伴,具有初步愛的情感。

2、打破班級界限,與同伴協商、分享、合作,體驗活動的樂趣,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3、在活動中遵守規則,禮貌待人。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準備:

1、談話活動《六一暢想》

2、給幼兒與家長的倡議書

3、遊戲活動:購物

4、認識一元硬幣

前期材料準備:

1、分班準備:比較完整乾淨(八成新)的玩具、圖書、文具……

2、申請幼兒園提供:氫汽球、普通汽球、綵帶、彩旗、燈籠、紙做的煙花。

3、年段教師共同佈置會場。

活動方式:

地點設在禮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兒擔售貨員,買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幣購買;半小時後互換。各班教師在場管理、協調幼兒活動。最後,集中小結"愛心義賣"活動。

過程:

(一)幼兒集中禮堂,園長"六一" 祝詞,拉開六一節"愛心義賣"活動。

(二)全年段幼兒"愛心義賣"活動。

(三)集中小結"愛心義賣"活動。

活動反思:

第一次組織義賣活動雖然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總體來說整個義賣活動井然有序,家長與老師通力合作,孩子們在家長和老師的帶領下都獻出了自己的愛心,這些都是義賣的收穫。另外,家長們對本次義賣活動十分支持,感興趣,增進了家園合作。孩子們樹立了關愛意識,學會了樂於助人。同時,孩子們通過義賣活動增強了社會交往技能。雖然本次活動中,我們的義賣物品價格定位有點不到位但是我們仍舊籌到了許多善款,可以幫助到一些貧困的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生活,許多家長都希望幼兒園能夠多開展這類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本活動來源於中班建構教材主題《勇敢的我》。“勇氣”是一種抽象的意志品質需要通過具體行爲的呈現,來幫助幼兒理解。

本活動的設計,我將重點放在讓幼兒萌生勇敢面對困難的意願上。活動第一環節,我先請幼兒來說一說自己害怕的事情,引發幼兒的一個討論興趣。第二環節通過對圖片中小朋友行爲的觀察初步理解勇氣的含義,知道哪些行爲是勇氣哪些行爲不是勇氣。第三環節讓孩子們結合自身說一說有勇氣的事情與表現。第四環節則是重點的所在,激勵幼兒萌生勇敢面對困難的意願與行爲。

【活動目標】

1。感知勇敢的行爲,理解勇氣的含義。(難點)

2。萌生勇敢面對困難的意願。(重點)

【活動準備】

自制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發興趣

請幼兒說說自己害怕的事情

二、什麼是勇氣

1、提問:什麼是勇氣?

2、觀看PPT圖片,欣賞散文。

3、圖片上的小朋友做了哪些有勇氣的事情?爲什麼這些事情都是有勇氣的?

4、幼兒根據圖片,逐一描述有勇氣的行爲。

5、教師小結:什麼是勇氣,什麼不是勇氣。

三、每個人都有勇氣

1、我們都做過有勇氣的事情,請小朋友說給大家聽一聽。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勇敢行爲,教師及時肯定。

3、結合個別看似與勇敢無關的表述,進一步理解“勇氣”的含義。

四、我有勇氣,不害怕

1、你現在遇到困難還會害怕嗎?

2、鼓勵幼兒鼓起勇氣,大膽嘗試原來害怕的事情。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覺得自己進行得過於倉促,當談到某一話題,就讓孩子回憶並講述,很多孩子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就延伸到其他方面去,課堂稍顯混亂,雖然我及時的停止,並進行適時的引導,但是孩子們的思維還是有個別偏離。其次我覺得自己在教學中的教態語言也還不夠精煉,如:教學過程中平凡使用“是呀,恩”等詞,需要加強鍛鍊。此外活動最後環節結束地太無趣,社會活動很重要的一點是情感的體驗,並且我們想讓大家看到通過這節課孩子們學到了什麼。因此原先我設計的時候就打算讓孩子們有一個試一試的實際遊戲體驗,但是想了很久都沒想出合適的遊戲,因此今天活動就草草地結束了。

【活動建議】

在課前的已有經驗上要多加引導,或者拍一段孩子們遊戲活動時的短片,在孩子們瞭解了什麼是勇氣了之後,讓小朋友找一找短片哪些行爲是有勇氣的,增加一個知識的鞏固。當然最好是“結束部分”能拓展延伸一下,即設計一個遊戲環節讓孩子真正的去體驗勇氣。比如在操場把很多的輪胎、平衡木擺放好,並含有一定的難度,讓孩子一個個攀爬過去。然後帶領幼兒回到教室,討論一下自己剛纔的表現怎麼樣?在玩的過程中,你覺得哪點表現你有勇氣?是哪一種勇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