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6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6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參與各種各樣的典禮。大班孩子即將告別幼兒園,告別老師和同伴,對教師的情感、對同伴的情感、對幼兒園的情感都是值得孩子們一生珍藏。爲此開展此次活動。抒發幼兒情感。從幼兒情感發展特點出發,賦予畢業典禮以新的內涵。

活動目標:

1、感受畢業典禮莊嚴與神聖的氣氛。

2、體驗與老師同伴依依惜別的情感。

3、自主參與、展示自我。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服裝、道具、畢業紀念冊、音樂等。

2、瞭解畢業典禮的意義、團體操表演、致家長的一封信。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感受和老師、同伴依依惜別的情感。

活動難點:

緩解離別的傷感,喚起即將入學的自豪感。

活動過程:

1、體驗“典禮的莊嚴與神聖”。

(1)幼兒入場。

(2)園長、家長、小朋友致詞。

2.感受“依依惜別之情”。

(1)教師致詞。

(2)頒發畢業證書。

(3)傳遞畢業冊。

(4)老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相互擁抱。

3、畢業彙報演出:展示最好的我。

(1)穗穗操——中國隊加油。

(2)軍體拳——精忠報國。

(3)輕器械操——啞鈴操。

(4)徒手操——中國功夫。

活動反思:

大班的畢業典禮是來源於孩子們真實生活的課程。幼兒園的畢業典禮是孩子們人生的第一個畢業典禮,是他們成長的見證。抓住畢業前這一寶貴的教育契機,以情感教育爲線索,開展活動,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體驗即將入學的自豪之情和離別的傷感,感受友誼的珍貴。對於教師而言,深深地體會到:要爲幼兒營造美妙的情感氛圍,只有有愛心的老師纔會培養有愛心的幼兒,給幼兒一個舞臺他會展示最好的自己。整個過程中幼兒、家長與老師的情感被牽動着,悄悄地被感動着、變化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謝在幼兒園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對自己的關心、愛護。

2.願意爲幼兒園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自己對幼兒園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對幼兒園的生活有所回憶。

2.幼兒已學會詩歌《畢業獻詞》。

3.幼兒自制紅花人手一朵。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有感情的回憶,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時間過的真快,你們在小班剛入園的時候的樣子我都還記得很清楚,那時候你們個子矮矮的,長的小小的……現在你們長高了,長大了,一個個都成大班能幹的小朋友了!

二、引導幼兒回憶,回憶幼兒園工作人員對自己的關係與愛護。

1.提問:你們喜歡幼兒園嗎?爲什麼?你們在幼兒園裏學習、生活得這麼愉快,要感謝誰呢?

2.幼兒自由回憶講述。

3.師幼共同:是呀,三年的生活中,幼兒園的老師、阿姨、食堂的叔叔阿姨和保健室的醫生老師都給了我們很多的照顧和關心。

三、感謝活動

送花和朗誦畢業獻詞,表達幼兒對幼兒園各個工作崗位上的老師的感謝之情。

1.提問:老師、叔叔阿姨爲我們做了這麼多,在我們就要畢業的時候,你們想如何表達自己的感謝呢?

2.幼兒自由講述。

3.集體感謝活動:組織幼兒到各個部門看望心辛勤工作的老師和叔叔阿姨們,朗誦畢業獻詞相關段落的同時分批爲他們送上自制的小紅花。

四、實踐活動:我爲幼兒園做……

1.師:我們就要畢業了,就要離開幼兒園不能了,我們能爲幼兒園做些什麼呢?

2.幼兒分組討論講述。

3.個別幼兒講述。

4.實踐練習:我爲幼兒園做好事(清理草坪上的雜草、垃圾,爲幼兒園清潔大型玩具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情緒情感的社會化包括情緒表達與控制、同情心、責任感、好奇心等,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情緒控制能力。《綱要》中明確指出,大班幼兒應該能比較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善於引導幼兒感受他人的悲喜憂傷並表達自己的關心,但又常常忽略引導幼兒管理自己的情緒。教師及父母經常能聽到孩子大喊“我生氣了”“氣死我了”等諸如此類的語言,甚至會伴隨一些過激的行爲’表現,而孩子的這些情緒特徵往往會讓成人頭疼不已。

本次活動,我通過小兔子的形象,表達了這個年齡段幼兒所面臨的各種情緒情境,從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們充分認識、體驗、接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生氣是生活中比較常見、比較難控制的情緒之一。孩子們應該懂得每個人都會生氣,這是人的天性,關鍵是我們該怎樣去調節自己的情緒。“不忽略不小視幼兒成長期中的情緒表現,重視幼兒的情感要求並做出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發現自己解決問題的途徑,才能建立起平和自信的人生態度。”這是我這節活動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簡單瞭解情緒與健康的關係。

2.初步學會一些調節自己心情的好方法,懂得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把壞情緒帶給其他人。

3.感受人們更願意跟活潑開朗、不願生氣的小朋友交往,鼓勵幼兒做豁達開朗的人。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動畫“心情娃娃”視頻片段,歡快的背景音樂。

2.實物投影儀、黑板、五種表情符號、紙筆等。

活動過程:

導入

出示兔子生氣的幻燈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兔的心情。

提問:圖片上的小兔子怎麼了?你怎麼知道的?(表情、動作;豐富詞彙:氣沖沖、怒氣沖天)

我爲什麼會生氣

1.出示三幅幻燈圖片,說說圖片上的小兔子爲什麼生氣。(被嘲笑、遭破壞、被冤枉)

2.引導幼兒回憶經驗:小朋友,你生過氣嗎?你爲什麼事兒生氣呢?

小結:原來人人都會生氣,很多不好的事情都能讓我們生氣,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

我生氣的時候

1.結合經驗回憶體驗生氣時的表現,提問:生氣的時候會怎樣?(臉憋得通紅、吵架、動手、哭、喊、扔東西……)生氣後你感覺怎樣?(憋氣、不想吃飯說話、肚子疼、氣暈了……)結合兔子大火球圖片。

小結:生氣的時候,我們的心情不愉快,就會做一些激動的事兒,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2.觀看視頻片段“心情娃娃”,設疑提問:心情娃娃說的話代表的是誰的心情?爲什麼心情娃娃會說那些不禮貌的話?

討論:動畫片中生氣的媽媽受歡迎嗎,爲什麼,你更願意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

小結:生氣的時候心情不好,會說一些難聽的話,傷害到身邊的人,會慢慢失去朋友。大家更願意跟活潑開朗、不願生氣的人做朋友。

我怎麼樣讓心情好起來

1.那麼怎樣讓自己不生氣呢?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呢?

2.引導幼兒用符號記錄能讓自己心情好起來的方法。

3.結合實物投影儀進行交流,並將幼兒的方法簡單分類(從他人那兒獲得安慰、發泄釋放、讓自己平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及其他方法……)

小結: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也都有理由生氣。但是我們要學會用各種辦法在生氣之後讓自己快樂起來,恢復好心情。

4.出示圖片——對他人發脾氣來宣泄自己的壞情緒。

提問:這種方法好不好?爲什麼?

小結:生氣的時候要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壞情緒帶給其他人。

鼓勵幼兒做豁達開朗的人

小結:小兔嘗試了小朋友們的辦法,很快就忘記了生氣,高興起來了。今後我們不開心的時候生氣也沒關係,只要你有辦法使自己心情好起來,那你每天都會擁有好心情。做一個開開心心的寶寶吧,那樣你會擁有更多朋友的。記住:不要把糟糕的情緒帶給別人哦!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金秋十月,桂花飄香。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今天上午我們實驗幼兒園大班組邀請了爺爺奶奶和退休老師們在教室裏,祖孫兩代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共慶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爲弘揚民族文化,讓傳統美德深入孩子們的心靈。我們大班組的老師們精心策劃了一場“祖孫攜手歡度重陽”的聯歡活動。每個孩子都請來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少攜手,共慶佳節。

孩子們準備了許多精彩的節目,有彈鋼琴、集體舞《娃哈哈》、《北京的金山 上》、《閃閃的紅星》《我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等。爺爺奶奶看着這些可愛的小寶寶們都笑得合不攏嘴,好像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爺爺奶奶們也不甘示弱, 也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有合唱、講故事、歌舞表演等等。爺爺奶奶們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小朋友的熱烈掌聲。孩子們還爲爺爺奶奶剝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糖,吃瓜子。祖孫倆你一口,我一口,笑容盪漾在整個教室裏。

最後,孩子們獻上了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和一聲聲稚嫩的真情祝福,還在老人的臉上印上了紅紅的脣印——“爺爺、奶奶我愛你!”把整個“重陽節”活動推向了高潮!

今天,孩子們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感受着愛,並學習着付出自己的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進一步地認識自我、瞭解自我。

2、區別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敢於大膽地評價自我,正確地看待自我,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照片兩張:一張小嬰兒時的、一張現在的照片,紙、彩筆、剪刀、膠棒等美工材料。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小時候的影集、用品、衣服等;請家長給幼兒講述小時的趣聞及趣事。

【重點、難點】

幼兒在活動中能發現自己的成長變化,通過展示自己的本領自己評價自己,說出自己最突出的優點和今後的目標,並能完整地表達出來。

【活動過程】

活動一:不一樣的我

1、猜猜這是誰?

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一猜這是誰?與幼兒一起談論,從中發現教師的變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照片配對遊戲。

(1)排列照片,提出問題。

教師將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在白板上面上、下各排一列,上方一列爲“小時的我”,在下方一列爲“現在的我”。

當幼兒看到把他們小時的照片貼到白板上時個個都興奮異常,因爲事先有保密的協議,所以他們睜大眼睛、閉緊嘴巴緊盯着教師,貼到自己照片的小朋友不露聲色地看看別人,顯得很得意的樣子。

教師:請小朋友找一找、配一配哪兩張照片是同一個人?

(2)幼兒操作遊戲。

請幼兒將“小時的我”和“現在的我”連線,做成照片配對。孩子們的意見五花八門,急得照片的主人跺着腳喊:“不是!不是!錯了!這(那)個纔是我!”。

教師:爲什麼錯了?小朋友的變化在哪裏?

(3)幼兒講述自己的變化。

根據連線請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和現在有哪些不同?如長高了、變重了、力氣大了、跑得快了、會做簡單的事情……

幼兒1:這是我剛生下來的照片,媽媽說我很乖每天吃完奶就睡覺:這是現在的我,我在公園裏照的。

教師:你小時候好胖,跟現在的你不太一樣,小朋友你們還發現果果跟以前有哪兒不一樣嗎?

幼兒2:她的頭髮長長了,她的眼睛大了。

幼兒3:她的手和腳都比以前大了。

幼兒4:她的身體長高了,她快6歲了,有力氣了,還能自己做事了呢。

(4)幼兒自我評價。

請幼兒在展示自己的本領後來評價自己,說出自己最突出的優點和不足。

3、製作成長畫冊。

引導幼兒根據活動的談論內容來製作自己的成長畫冊,活動結束後張貼到主題牆上。

活動二 “我的用品”小展覽

1、師生共同佈置展覽臺。

經過師生前期用品的收集和展臺的設計、擺放與裝飾,琳琅滿目的小展臺已呈現在大家眼前,幼兒爲之興奮不已。

2、幼兒自由參觀展覽。

請幼兒自己去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展臺上的物品。他們對自己小時候的小衣服、小帽子、奶瓶、尿布……感到驚訝,沒有想到自己當時竟然那麼小,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

3、共同討論: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

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比較。如身高、體重、動作、自理能力、興趣、本領等。必要時可以請幼兒表演一下,如,小嬰兒時怎樣哭,怎樣爬;現在會跳舞、會畫畫等。

教師:長大的果果會做哪些事情,有什麼本領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幼兒1:我會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我還會寫自己的名字,老師還表揚我值日生當得好,昨天我還和張雨萌去電視臺跳舞了呢。

說到這兒,果果的臉上充滿了自信和自豪,孩子們情不自禁地爲她鼓起掌來。

教師:長大的果果和以前真不一樣了,有這麼多的本領真棒。我請每個小朋友都想一想現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學會哪些本領,比以前有哪些進步,快升入小學了,做一名小學生你有什麼願望?然後給大家講好嗎?

幼兒:好……

孩子們陷人了熱烈的討論中……

4、學習兒歌《一年過去了》。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注重活動的內在邏輯性。《時光的故事》通過層層遞進的系列活動使幼兒從自己的外觀到內心的轉變進行了一次梳理。每個活動之後幼兒都有不同的新體驗,對自我的認知也更爲清晰、全面與深入。

(2)給予幼兒充分交流的機會。在活動中幼兒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從他人那裏獲得了不同的評價及建議,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幼兒學會了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學習別人的長處,學會了與他人合作,更理解了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爲此付出辛勤勞動的家長、老師、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

(3)注重激發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我能夠比較適時地給予幼兒引導和鼓勵,使他們能在支持性環境中自主地探討討和發揮。作爲一個引導者,我能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擴展他們的思維,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例如,有的幼兒用語言表達,有的幼兒用肢體動作,有的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有的幼兒將自己的照片按年齡大小組成畫冊等,說明幼兒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積極地展現慾望。

2.活動中的不足:

如果能準備一些幼兒小時的VCD也許更直觀,同時也可使班上特殊幼兒的注意力能集中在活動上,提高他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要內容】

1、活動設計新穎,具有創新特點。該活動形式新穎獨特,能夠吸引幼兒始終積極參與其中;老師思路清晰,引導語具有啓發性和建設性,能開闊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

2、爲幼兒創設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愉悅的心情和寬鬆的環境裏自由、自主地交流討論,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成長,調動幼兒的興趣和潛能,讓他們感受到成功與自信的積極情緒體驗。

3、活動內部的邏輯關係可作調整。仔細分析前後兩個活動中老師的提問,第一個活動“自己小時候和現在有哪些不同?”和第二個活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有一定的重複,建議教師對教學內容進一步整合,使教育活動更加緊湊。

4、建議:可以將教育活動繼續拓展,使教育活動延伸到家庭之中。例如,回家向關心幫助其成長的親人表達感恩之心,並傾聽父母講述他們眼中自己的變化,以及父母看到幼兒成長變化的心情,等等。

【綜合評析】

1、本活動是系列活動,突出體現了教育的漸進性、發展性與整體性。該系列活動與其主題活動相呼應,活動看似簡單,但其中有幾個不同的教育點,而且是相互聯繫的,如展覽臺的創設,它從幼兒自身的.生活經驗人手,以點帶線,使幼兒在不同程度上發現自己的變化,感受自己的成長,展現自己的長處,學習他人的優點。

2、此係列活動形式鮮明,具有創新性,體現了教師巧妙的構思。從照片配對遊戲的設計與開展,到用品展臺的創設與參觀,無不吸引着幼兒主動參與,同時能夠充分地引發幼兒思考與討論,層層遞進地使幼兒從外表到內在全面地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從而客觀地評價自己,樹立自信心。

3、教師的指導間接、到位、具有啓發性,幼兒在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下深入到活動中,幼兒能從這個活動中得到進一步地發展與提高,能在活動中得到滿足並體會到成長的快樂,逐步形成比較清晰、客觀的自我意識,深入瞭解自我和他人。

4、在教師小組合作反思活動中,對活動的設計及開展過程都做了有特點的討論,但對於活動中存在問題的聚焦與反思,以及對於問題解決策略的反思還需關注。例如,小組成員注意到比較照片和觀看物品兩個活動的作用都是讓幼兒發現自己的變化,同處於一個層面,前後的邏輯安排是否合理?而談話活動的內容似乎也差別不大,對於這些問題,小組應該共同反思背後的原因,整合相關經驗和理論來幫助教師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出調整方案。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男孩、女孩在動作、聲音、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嘗試主動用各種方式找出區別。

2、願意向異性同伴學習,彌補自身的性別弱勢。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人物頭飾(塑料的、紙的、橡塑板的),各色紗巾和各色花布,木棍、紙棍、項圈、塑料圈,插塑兩筐、寶高玩具一筐,水彩筆、白紙、墊紙板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給自己化妝。

(1)激發幼兒化妝的興趣。

教師:"啊!這兒有這麼多美麗的頭飾、紗巾和玩具,我們來開個化妝舞會好不好?"

(2)教師:"請你想一想,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麼角色?""前面有一面鏡子,請小朋友打扮好以後,到鏡子跟前照一照,看看你化妝好的樣子。"

(3)幼兒按自己的意願打扮自己。

(杜鵑圓舞曲響起,由輕漸強)

(4)教師給予一定的啓發和幫助,觀察幼兒的喜好和表現。提示幼兒:"你想化妝成什麼角色呀?""去前面照照鏡子,看看你現在成誰了?"

2、化妝舞會。

(1)請化妝好的幼兒坐下來。(音樂漸輕)

(2)談話、展示和啓發引導。

①請幼兒上臺展示自己化妝的角色形象。

教師提問:"你化妝成誰了?你爲什麼要化妝成他?你能給我們表演一下嗎?"

②教師結合幼兒的化妝和表演給予評價:"我發現你的動作很有力!""你的動作很優美!""你很細心。""你希望自己像xx一樣勇敢、鍵壯。""你希望自己像xx一樣美麗、漂亮"等等。通過教師的評價隱性地歸納出男孩和女孩的化妝和表演時不同的喜好和風格。

③比較和討論一下男孩和女孩在化妝和表演上的不同。

請全體男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請全體女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請幼兒談談男孩、女孩在化妝活動中的不同之處。

④教師和幼兒共同分析小結:"平時我就發現男孩、女孩在髮型、服裝上不太一樣。今天,從小朋友化妝中,我還發現你們的興趣愛好不同,表演時的動作、風格也有許多不同。""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優點。男孩子們勇敢、大方,表演的時候動作有力。女孩子們做事認真、仔細,表演的時候動作優美,表情很好。但是有的女孩子膽子太小,該向男孩學習,有的男孩動作很快,但是粗心大意不夠細緻,你們就要多向女孩子們學習。"

(3)開始進行化妝舞會。(舞曲響起)教師和孩子一同快樂地跳舞,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風采。

3、遊戲《找男孩,找女孩》。

(1)教師請小朋友坐下休息一會兒,引出嘉賓-小猴子(其他班幼兒扮演)。

"今天,聽說我們小朋友在這裏開化妝舞會,幾隻小猴子也來參加我們的化妝舞會啦!我們歡迎他們!"

(鼓掌歡迎)

(2)小猴進場。(伴隨猴操音樂)

(3)遊戲《找男孩,找女孩》。

①教師:"下面就玩一個《找男孩,找女孩》的遊戲。這幾隻小猴子中間有的是女孩子扮演的,有的是男孩子扮演的。請你猜猜看,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②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

③教師引導幼兒從動作、聲音,興趣、愛好等方面區分,鼓勵幼兒採用多種方法來比較和判斷。

(4)請小朋友在紙上寫出男孩的號碼。

教師:"通過一系列測試,我們小朋友好像已經知道誰是男孩,誰是女孩了。請你把男孩的號碼寫在紙上。"

(5)公佈正確答案。

教師:"小朋友的答案都寫出來了。究竟誰是對的呢?請小猴們脫下你們的帽子,讓我們看看。""看出來了嗎?請男孩子向前一步走。""原來x號、x號是男孩子表演的,x號,x號是女孩子表演的,看看你手中的答案,你答對了嗎?"

(6)教師小結。(鼓勵幼兒的創新精神、主動精神,小結幾種辨別方法,鼓勵男孩、女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4、小朋友和小猴一同聯歡。(舞曲再次響起)

活動反思

存在不足之處,整堂課下來還是有個別小朋友分不清楚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以後要多向同事們學習上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