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五篇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五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數量詞“一張”;“一把”;“一艘”;“一隻”。

2、能較清楚地看圖講述,感受看圖講述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一張荷葉的圖片,書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荷葉。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出示圖片)是一張荷葉,跟我一起說一遍,一張荷葉。那你們知道它有什麼用處嗎?如果,老師給你一張荷葉,你會用它來做些什麼呢?

二、出示第一張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讓我們來看一看,小青蛙和小雞在做什麼吖?(出示圖片)看,小青蛙在做什麼呢?那小雞看上去心情怎麼樣吖?那小雞會說些什麼呢?

2、幫助幼兒集體描述圖片內容。

小青蛙送給小雞一張又大又軟的荷葉,小雞高興地連聲說謝謝。

三、引出第二張圖片,啓發幼兒講述。

1、出示第二張,引導幼兒觀察。

你們看,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出示圖片)唉,原來下大雨了!要是被雨淋溼了可就不好了,不過你們看,小雞着不着急吖?它呀,把荷葉當成了一把雨傘,跟我一起說下,一把雨傘。

2、跟幼兒一起描述圖片內容。

突然下雨了,可是小雞一點也不害怕。又大又軟的荷葉正好可以當做一把雨傘,一點也沒有淋溼。這真是太棒啦!

四、出示第三張圖片,讓幼兒嘗試自行組織語言。

1、出示圖片,請個別幼兒回答。

下面我要請幾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他看到了什麼?(出示圖片)來,我請舉手的小朋友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2、共同總結圖片內容,進行講述。

一條小河擋住了了小雞的去路。不過,這也難不倒小雞,那張又大又軟的荷葉變成了一艘小船,平平安安地過了河。

五、在幼兒想象的基礎上出示最後一張圖片,並進行講述。

1、這下,小青蛙送給小雞的那張又大又軟的荷葉先變成了一把雨傘,再變成了一艘小船,那荷葉還可以再變成什麼呢?那讓我來一起看看圖片上是什麼樣的吧!(出示圖片)圖上又有一個動物,是誰呢?她看上去心情如何啊?荷葉到哪裏去了呢?

2、共同複述圖片內容。

原來啊,小雞是要去外婆家。小雞用荷葉做了一隻大花籃,裝滿了鮮花,當做禮物送給了外婆,外婆可高興了。

六、串聯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那麼,我們把這四幅畫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啦,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說吖?

七、幼兒各自進行講述後個別示範。

那現在聽完了老師的故事,請下朋友們拿出自己的書,自己講一講這個故事,然後老師請一些小朋友來講給大家聽,好不好?

八、拓展延伸。

那以後到語言區活動的小朋友也可以來相互講一講這個故事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理解兒歌中的角色特點和情節發展線索。

2、嘗試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兒歌,體驗和感受兒歌獨特的情趣美、韻律美。

3、懂得朋友間要友愛、寬容、相互諒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小老虎、小白兔、小狗熊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圖片引出活動內容

1、小朋友,你們喜歡過生日嗎?爲什麼?

2、你過生日的時候會邀請誰呢?爲什麼?

3、出示圖片:你們瞧!誰來了?(老虎)我們跟它打個招呼吧!小老虎你好!今天小老虎要過生日,它會邀請誰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分段欣賞兒歌,初步瞭解兒歌的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第1——3段。組織幼兒討論:

——有人來參加小老虎的生日會嗎?

——小老虎想了什麼辦法邀請自己的小夥伴?

——小老虎邀請了誰?

2、教師再次朗誦兒歌第2、3段後,組織幼兒討論:

——小老虎是怎麼說的?

——小白兔、小狗熊又是怎麼說的?我們來學習它們的對話吧。

三、集體欣賞兒歌第4段

1、大家都不來參加小老虎的生日,小老虎的心情怎樣?

2、最後,小老虎的朋友來了嗎?(來了)

3、它們是怎麼樣和小老虎說的?(學說小動物間的對話)

四、完整地欣賞兒歌,然後討論、交流兒歌和故事的不同

1、兒歌和平時聽的故事一樣嗎?哪裏不一樣?(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大膽講述)

教師小結:兒歌和故事比起來語言更簡練,兒歌句子比較短,但有節奏,這是因爲兒歌的上下句或間隔句的句尾用了相同或相近讀音的字,使兒歌的語言產生了整齊均勻、和諧悅耳的音樂美,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

2、引導幼兒朗誦兒歌,進一步熟悉兒歌內容

——分角色練習對話

——教師扮演小老虎,幼兒扮演小動物,進行兒歌朗誦練習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準備的時間很短,但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要上好一節課是不容易的,要花心思去準備還要反覆去修改,對於中班的孩子,有趣、直觀、形象的畫面非常吸引他們。

我這次的活動內容是一首童謠,極富有情節性和故事性,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我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斟酌難易程度,考慮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的儲備,把活動重點定爲讓幼兒理解兒歌中的角色特點和情節發展線索。初步嘗試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兒歌,體驗和感受兒歌獨特的情趣美、韻律美。並形成友愛、寬容、諒解的積極情感。

在上這節課前我根據角色製作了相應的圖片和胸飾。在活動開始前,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生活經驗回顧,回憶自己“過生日”時的一些趣事。抓住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學習興趣性,主動性和積極性, 幼兒對此很感興趣,都積極發言,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是如何過生日的。接着就引出童謠《小老虎過生日》。在每段童謠欣賞之前,我都是先提出問題,設置懸念,用猜一猜的方法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如:“猜猜誰會來參加小老虎的生日?小老虎想出什麼辦法來邀請小夥伴?小夥伴們爲什麼不來?”等等。

這樣既發展了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和組織語言說話的能力,又保持了原文的本色,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好方法,讓孩子理解了童謠中的角色特點和情節發展線索,每段欣賞前的猜想,欣賞後的小結等,都是先爲每個幼兒提供自由交流相互表達的機會,然後再集體交流,單一的一問一答的提問形式很少,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教學觀,在提問過程當中通過逐段欣賞和有別於以往欣賞原文提問原文的做法,使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得到了真正的發展。

同時讓幼兒理解了角色特點和情節發展線索,有效地調動了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幼兒嘗試朗誦兒歌,進一步熟悉兒歌的環節中,我採用了分角色練習對話的模式,幼兒對小動物感興趣,打電話又是幼兒喜歡的遊戲活動,要求幼兒模仿有感情的對話,如:“怎麼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小老虎、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聲音?怎麼讓人一聽就知道它們是高興的、快樂的、生氣的或傷心的呢?”

幼兒在模仿中既感受到了兒歌獨特的情趣美、韻律美。也把自己友愛、寬容的思想融入了其中。老師沒有給孩子太多負擔,幼兒學習起來輕鬆、愉快,自然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活動存在的不足有:在環節與環節之間鏈接的引導語不是很銜接,我提出的有些問題不是很有效,目的沒有達到,因此導致幼兒回答的跟我提出的問題連接不起來;《老虎過生日》一首童謠,我沒有特意強調,這應該讓幼兒有個瞭解,中間缺少這個環節;其中在播放課件的時候,應該重點把童謠裏的字、詞還有語句拎出來講一講,讓孩子對這首童謠印象更深刻;在環節之中可以穿插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扮演的角色嘗試朗誦和表演童謠,並通過兩個有質量的提問讓其有興趣地實踐體驗角色的特點,這樣不僅照顧了個體差異,還培養了合作能力。

小百科:生日,顧名思義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滿週歲的那一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設計】

詩歌《出海》語言簡潔,明瞭,節奏歡快,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詩歌中的重疊量詞使幼兒更加便於記憶和創編。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孩子們初次接觸詩歌被詩歌中描述的優美意境深深的感染,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很快就理解了詩歌的內容。

活動結束後與孩子交流:“在大海上除了能看到浪花、白雲、海鳥、帆船,還會看到什麼呢?”這一話題引發了幼兒的興趣,這也與孩子對大海的已有經驗較豐富,孩子們討論起來滔滔不絕,於是引發了活動2仿編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調動幼兒的經驗進行擴展想象,從而仿照詩歌的句式結構表達自己的理解,以此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一

詩歌欣賞:出海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詩歌,感受詩歌中描繪大海美好的意境。

2、理解、欣賞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句式結構的特點。

3、學習有情趣的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配樂詩歌《出海》、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海浪聲,激發幼兒出海的興趣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海上有什麼呢?小朋友想不想出海,到大海上去看一看?

師:出海觀光我們應該坐什麼去呢?

教師小結:有這麼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飛機去看海,可以坐大輪船去。那我們就坐大船去。

二、創設出海情境,感受理解詩歌的意境。

師:嗚……我們的輪船出發了。

——小朋友們你看到了什麼?大海和天空是什麼顏色?

——孩子們看,海上掀起了大浪,大浪翻滾起來像什麼?

——看!天上有什麼?我們平時看到的白雲是什麼形狀的?

——這是什麼?有多少海鷗?許多隻海鷗我們可以說一隻只的海鷗在大海上飛翔。

——小朋友看,遠處是什麼?爲什麼帆船這麼小?

三、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出海我們都看到了些什麼?

——你喜歡詩歌裏的哪一句?爲什麼?

四、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再次欣賞,跟唸詩歌。

2、和着抒情的音樂進行朗誦。

3、分組加上動作表演詩歌。

4、重點引導幼兒感受理解詩歌的語言和意境。

【活動延伸】

1、將詩歌內容的相關圖片投放在語言區,供幼兒鞏固理解詩歌。

2、親子互動——“生活中的量詞大搜尋”

3、仿編詩歌。

師:在大海上除了能看到浪花、白雲、海鳥、帆船,還會看到什麼呢?

活動二

仿編活動:出海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到仿編詩歌活動中,體驗仿編的.快樂與成功。

2、通過出海觀光,連接已有對海的經驗進行拓展想象。

3、仿照詩歌的句式特點“××一××”,仿編出自己的詩歌段落

【活動準備】

出海觀光視頻課件、圖片、詩歌仿編板。

【活動過程】

一、回顧詩歌,調動幼兒對大海的原有經驗。

1、組織幼兒朗誦,引發幼兒對詩歌的回憶。

2、教師提問:小朋友,海上除了能看到浪花、白雲、海鳥、帆船,還會看到什麼?

(仿編活動是文學作品學習中前三個活動層次基礎上進行創新的過程。活動開始,組織幼兒朗誦,爲了引發幼兒的回憶。提問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經驗進行拓展想象。)

二、創設“出海”情境,拓寬幼兒思路爲仿編做鋪墊

1、帶領幼兒欣賞海上風光,教師適時進行解說。

2、剛纔出海你看到了什麼?

(本環節利用動態視頻——《海上風光》給予幼兒視覺的刺激,視頻中有海上的沿途風景,有海島上的景色,一座座高樓,一塊快礁石……形象而又具體,調動幼兒的視聽感官,再次激發幼兒想象,爲仿編詩歌做好鋪墊。)

三、師幼討論,引發幼兒對詩歌仿編的興趣,並初步練習仿編

1、幼兒嘗試仿編。

提問:“小朋友可不可以把看到的東西編到詩歌裏面?誰來試試看?”

2、師幼討論詩歌句式的特點。

3、師幼共同仿編詩歌。

(本環節利用嘗試教學法的原則,嘗試在前,指導在後,先讓幼兒嘗試仿編,然後師幼共同討論,幫助幼兒進行比較、分析、概括詩歌句式的特點,一步一步引導幼兒創造仿編。)

四、分組討論,自由創編。

1、幼兒合作仿編詩歌,教師巡迴指導。

師:我把海上的美景拍成了一張張的照片,下面我們分組來編詩歌,每人挑選一張最喜歡的照片,看看上面有什麼,然後學着詩歌裏的語言把它編一編,然後粘貼到詩歌框裏面。一會比比看哪一組小朋友編得最有創意。

2、每組幼兒逐一展示。

五、迴歸生活,再次激發幼兒仿編的興趣。

1、脫離圖片,繼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仿編。

師:今天我們來到活動室,小朋友又看到了什麼?請把你看到的來編一編。

2、教師小結:出海可以編成優美的詩歌,那麼我們在逛公園、逛超市、出去遊玩的時候都可以把它來編一編。

【活動延伸】

1、繪畫仿編:大海上還有些什麼?請小朋友通過網絡、書籍或親身體驗,探索大海上的景物,以繪畫的形式畫下來,然後編成詩歌。

2、拓展思維,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變換新的詩歌結構。

附詩歌:《遊玩》

遊玩坐汽車,

來到遊樂園,

氣球一個個,

木馬一匹匹,

小船一艘艘,

螞蟻一點點。

附詩歌:《出海》

出海坐大船,

海藍天也藍,

浪花一朵朵,

白雲一片片,

海鳥一隻只,

帆船一點點。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一、活動來源:

圖畫書《點點點》整本書揮灑着魔力,吸引孩子熱烈參與,隨着一頁一頁的互動,書的內容也開始產生奇妙的變化,非常能滿足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同時,《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所以,我們組秉着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的宗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一本好玩的圖畫書——《點點點》,讓孩子一起在體驗如魔術般的遊戲中學習數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的變化!並以集體遊戲的方式重新演繹繪本故事,在遊戲參與過程中,鍛鍊孩子的注意力、聽覺能力,反應力,並享受一起協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想想中,瞭解繪本的內容。

2.在動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點點的數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變化,動手操作按規律排序塗顏色。

3.在魔術般的互動遊戲情境中,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看看、說說、想想中,瞭解繪本的內容。

難點:在動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點點的數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變化。

四、活動準備:

繪本PPT、 繪本圖書一本、紅黃藍三色點點若干、透明魔法袋一個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點點魔術師

(一)出示透明魔法袋,激發孩子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神祕的東西,猜猜看是什麼?

這個魔法袋裏裝的什麼呢?(魔法袋裏有許多點點,有紅色的點點、還有黃色的和藍色的點點。)

(二)孩子們自選喜歡點點,變身小小魔術師。

師:這些點點也全部被施了魔法,現在我把所有的點點全部倒在桌子上面,請現在你們趕緊來選一個點點貼在自己胸前,讓我們一起來當點點魔法師吧!

二、採用魔術遊戲,感知繪本內容。

(一)出示黃點點,激發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我的小夥伴,你們看它是誰?(黃點點)

(二)調動幼兒思維,進行想象猜測。

師:黃點點會是什麼呢?(幼兒猜想)黃點點也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想不想和它玩一玩?

(三)通過多種指令,完整感知圖書。

1、按一按,點點會變多。

師:按一下這個黃點,看看會有什麼變化?(一個黃點變成兩個黃點)

再來按一下,又會發生什麼變化?(變成了三個黃點)

2、點一點,黃點會變色。

師:現在用手指輕輕地點一點左邊的黃點,小黃點變成了什麼顏色?

就是這樣,再來點點右邊的黃點,小黃點變成了什麼顏色?

3、按五次,點點又變多。

(1)黃點點魔術師徒手按五次黃點。

師:太神奇了,現在請黃點點魔術師施魔法,遠遠地按五次黃點,看變成了幾個黃點?(五個)

(2)紅點點魔術師徒手按五次紅點。

師:紅點點魔術師,趕緊給紅點點也按五次,看變成了幾個紅點?一起數一數。

(3)藍點點魔術師徒手按五次藍點。

師:藍點點魔術師,你們也按五下藍點,會有什麼變化呢?

4、搖一搖,點點會移動。

(1)請一個小朋友搖一搖書,看點點的變化。

師:現在請一個魔術師上來,拿起書搖一搖,點點怎麼樣了?

(2)魔術師們集體用身體左右搖動來施魔法,點點又有新變化。

師:點點魔術師們,現在你們全部搖搖你們的身體,看看魔法會讓點點發生什麼新的變化呢?

(3)魔術師身體往左邊傾斜,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再往右呢,試試看?

(4)再請一個最棒的魔術師來搖一搖,變魔術,讓點點們排列整齊。

師:點點聽話嗎?怎麼排的隊?

5、使勁按,點點換位置。

(1)魔法師雙手按住自己胸前的點點。

師:哎呀,天黑了,點點睡覺了。

(2)魔法師放開手,讓胸前的點點漏出來。

師:天亮了,點點會出來嗎?咦,點點睡了一覺醒來有什麼變化嗎?

有兩個點點沒睡醒,站錯了位子,你發現了嗎?

(3)魔法師跺跺腳,點點變成了什麼?(彩虹)

6、吹一吹,點點會飛走。

(1)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吹口氣看看,點點會變化嗎?再使點勁兒。

(2)魔法師們勁兒太大了,把點點都吹到書最上面去了,趕快請了最厲害的魔法師把書立起來,看點點能不能掉下來?

7、拍一拍,點點會變大。

(1)拍一下手,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

(2)接着拍兩下、三下、四下呢?

(3)鼓鼓掌,黃點變回來了。

三、聽指令,表演繪本故事片段。

1、請點點魔法師,按紅、黃、藍三種顏色排隊。

2、教師搖一搖圖畫書,點點們散開,身體往左邊傾斜,點點往左邊跑,身體往右邊傾斜,點點往右邊跑,再搖一搖圖畫書,點點們重新排好隊。

3、集體一起拍手,用身體動作表示點點變大。

4、最後一起鼓掌,點點們回到位子上。

5、魔法師們選三種顏色給自己手上的點點按規律穿上漂亮的衣服(塗色)。

四、教師介紹圖畫書的名稱,請喜歡圖畫書的孩子到活動區繼續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目標:

1、藉助小螞蟻開生日會的情節,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

2、培養幼兒間團結友愛、平等待人的良好情感。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準備:

圖片小螞蟻、蜻蜓、蜜蜂、蝴蝶、瓢蟲、蜘蛛、蜈蚣、蠶寶寶蠶寶寶變蠶蛾。

過程:

一、認識螞蟻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出示圖片小螞蟻)

2、師:小螞蟻長什麼樣的?(六條腿、頭、胸、腹)

3、小螞蟻今天真高興,因爲今天是他的生日了,他想邀請朋友們來參加,於是就在門口貼了張海報,海報上說了一些什麼呢?陶老師來念一念。(出示海報)

二、小螞蟻過生日

1、丁咚,門鈴響了,蜜蜂拍着翅膀飛來了,(出示蜜蜂)他會對小螞蟻說什麼呀?小螞蟻會怎麼說呢?

2、丁咚,門鈴又響了,美麗的蝴蝶飛來了(出示蝴蝶)她對小螞蟻說什麼呀?小螞蟻又會怎麼說呢?

3、丁咚,蜻蜓飛來了(出示蜻蜓)他對小螞蟻說什麼?螞蟻又會怎麼說呢?

4、丁咚,瓢蟲也來了(出示瓢蟲),他對小螞蟻說什麼呀?小螞蟻又會怎麼說呢?(練習句式:你好,朋友,祝你生日快樂!謝謝,歡迎你,我的昆蟲朋友)

5、師小結:現在來了幾位客人,他們是不是小螞蟻邀請的昆蟲朋友,爲什麼?(說出昆蟲有六條腿)

6、丁咚,門鈴又響了,蜈蚣和蜘蛛來了,(出示蜈蚣和蜘蛛)小螞蟻說:"對不起,你們不是昆蟲,請你們下次再來吧。"蜈蚣說:"我們是昆蟲,爲什麼不讓我們進去呢?"你們知道爲什麼嗎?(蜈蚣和蜘蛛的腿太多了,昆蟲只有六條腿。)

7、丁咚,一條蠶寶寶一扭一扭的走來了(出示蠶寶寶圖片)小螞蟻對它說:"對不起,你不是昆蟲請回去吧!"你覺得小螞蟻說得對嗎?

8、師:現在請你們來聽聽故事,聽完了你們就知道了,故事的題目叫《小螞蟻的生日會》

9、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一遍

10、師:蠶寶寶到底是不是昆蟲呢?誰告訴小螞蟻的?螞蟻媽媽是怎麼說的?

三、我們都是昆蟲朋友

1、老師當小螞蟻,你們來當昆蟲朋友,你們來爲我過生日吧!

2、教師與幼兒進行角色表演。並學說對話。

四、結束活動昆蟲朋友們爲我唱一首《生日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