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5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5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自制墨跡圖進行創造性想像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2、利用輔助物在墨跡上進行拼砌,發展編講能力。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1、教師曾示範製作墨跡圖,以引起幼兒操作和想像的興趣。

2、白紙、顏色水、輔助物、鋪墊的桌布。

活動過程

1、自制墨跡圖,引起幼兒興趣。

(1)回憶墨跡圖製作的方法。

(2)提出製作墨跡圖應注意的事項。

(3)幼兒自制墨跡圖,教師巡迴指導。

2、根據墨跡圖上的墨跡進行想像。

(1)啓發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墨跡圖像什麼,並說出想像依據。

(2)動墨跡圖,變換角度看看它還像什麼?鼓勵幼兒儘量想得和別人不一樣。

(3)教師小結:從不同角度看墨跡圖,它所表現的內容也跟着發生了變化。

3、利用輔助物豐富墨跡圖後進行編講。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利用輔助物在墨跡圖拼砌,使畫面更完整、更豐富,並提出講述要求,如什麼時候?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或在什麼地方?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等。

(2)請幼兒根據豐富後的墨跡圖進行編講。

4、向同伴或老師講述自己圖畫中的小故事。

活動延伸

(組合編故事)將幼兒製作的墨跡圖佈置在語言區中,引導幼兒與同伴的墨跡圖組合在一起,編出一個更好聽的故事。

小百科:有趣,多指某事或物對你很有興趣。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科學、社會

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知道吸菸有害於健康,污染空氣,音樂使人

精神愉快

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的小老鼠聰明和

善良

豐富詞:煙霧、嗆、奏、美妙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吸菸有害於人體健康,污染空氣,而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

難點:理解老爺爺生病及病好的原因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掌握初淺的環保知識

物質準備:教具――圖片3幅(見浙江版教材的陪同圖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出示薩克斯管

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簡單地進行吹奏)

二、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1.這隻菸斗是誰做的

2.小老鼠爲什麼要把老爺爺的菸斗做成薩克斯管

3.老爺爺的病是怎麼好的

三、逐幅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二遍

1.出示圖3―1,提問:

小老鼠怎麼樣了爲什麼會這樣(豐富詞:嗆、煙霧)

2.出示圖3―2,提問:

老爺爺是怎麼生病的小老鼠在幹什麼

四、討論:

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

五、聽錄音機裏演奏的薩克斯音樂,感受美妙的旋律給人帶來愉快的心情。

【活動延伸】

留意周圍吸菸的大人,提醒他們不要吸菸,不要污染環境。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活動巧妙地利用故事中有趣的情節,能使幼兒體驗動聽的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吸菸有害於健康。活動開始部分出示薩克斯,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第二、三環節,教師生動地講述有趣的故事並提問,充分調動幼兒視、聽等感官,能使幼兒深刻理解故事內容,並感知故事中小老鼠變廢爲寶的聰明才智,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第四環節能讓幼兒在薩克斯音樂中充分感受美妙旋律給人帶來的快樂。

二、效果分析

活動一開始時出示的薩克斯管,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饒有興趣地觀察和傾聽。幼兒認真地欣賞教師講述的故事,在回答問題和討論時,幼兒踊躍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如討論“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中,有的幼兒說:“我會把菸斗變成一把小提琴!”有的說:“我會給它裝上輪子,讓它變成我的小推車!”有的說:“我會把它變成一個節水龍頭,保護地球媽媽的水資源!”……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驅除污染空氣的有害煙霧、保護環境的必要性。當錄音機裏播放出薩克斯管奏出的悠揚旋律時,將整個活動帶入了高潮,幼兒陶醉其中,親身感受到美妙旋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一、作品賞析

(一)內容簡介 住在樹林裏的老奶奶爲小朋友們找到了許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後就不能說話了,這可怎麼辦呢?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個個全包進了糉子裏,誰吃了糉子,誰就會講故事了……

(二)主題分析 通過講述老奶奶把故事包進糉子裏,然後再尋找吃了會講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經歷,引發孩子們對糉子的美好向往,同時激發起他們學講故事的願望。

(三)情節分析 密密的樹林裏有一座房子,裏面住着誰呢?一位躺在牀上、頭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進入了小讀者的視線:啊,住在裏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讀者是否很擔心呢?

拄着柺杖的老奶奶出現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葉子做什麼呢?

小動物們都來吃包着故事的糉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不同小動物的叫聲一定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也引發了焦慮:松鼠、狐狸、百靈鳥……它們不會說話!

於是小動物們找到了會說話的小姑娘,並動腦筋把她帶到了老奶奶家,小讀者的焦慮此時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噴噴的.糉子,給大家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小讀者一定也很想聽聽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體、自自的頭髮、圍着圍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畫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親切。

故事中每個小動物的出現大都是笑眯眯、可愛的樣子,溫順的性格一覽無餘。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個小動物的眉毛糾結、嘴角下垂,顯露出它們的苦惱。

小姑娘慌張、驚訝、開心的表情變化,正是她對“糉子裏的故事”從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轉變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五)圖畫分析 1.畫面構圖、色彩

畫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黃黃的、橘色的暖色基調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傳遞的溫暖、祥和的氣息,凸顯了故事的主題。

在構圖上,作者運用了大片的、簡單的背景來烘托人物和主題,使得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現的主要情節。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

圖畫書中老奶奶的髮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辮、花棉襖配小綠褲的服飾打扮,還有小揹簍、小陶盆以及溪邊淘米、洗糉葉的畫面……這些細節的刻畫與故事的主線“糉子”串連起來,展現出

濃濃的民俗韻味。

(六)語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優美,娓娓道來,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節,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

“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這句話反反覆覆,貫穿整個故事,使小讀者讀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達了老奶奶的美好心願。

“糉葉”和“糉米”對於幼兒來說是新出現的詞彙,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圓又白”這兩對形容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採、洗、包、吃、講”這五個動詞將整個故事的情節串連起來:採糉葉――洗糉米――包糉子――吃糉子――講故事。

象聲詞“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的出現既表現了不同動物的叫聲,同時也使得整個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動設計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思路 老奶奶有許多好聽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後就不能說話了。爲了把故事講下去,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進了糉子裏,並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開始尋找吃了糉子會講故事的小朋友……

優美的故事娓娓道來,不禁引發了孩子們對糉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時激發了他們學語言、講故事的願望。

2、活動目標 (1)聽故事,理解老奶奶讓大家“吃了糉子講故事”的美好願望。

(2)樂於參與傳話、詞語接龍等語言遊戲,體驗聽說的樂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PPT課件

自制大糉子兩隻:一隻用來“傳話”,一隻用來“接龍”

糉子糖若干

4、活動過程 (1)經驗回顧,引發興趣

出示封面:

一吃過糉子嗎?糉子裏有什麼?

一聽說過包着故事的糉子嗎?今天就來聽一聽《糉子裏的故事》。

(2)傾聽、理解故事情節

①包糉子(出示第1~5頁):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麼本領?

一老奶奶爲什麼要包糉子?她有什麼願望?

小結:原來,老奶奶的願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

②吃糉子(出示第6~1 2頁):

一誰吃了老奶奶的糉子?它會講故事嗎?

一學學小動物吃了糉子後的樣子。

小結:小動物們雖然吃了糉子,但是它們不會說話,所以不會講故事。

③講故事(出示第1 3~22頁):

一小動物用什麼辦法找來小姑娘吃糉子?

一小姑娘吃了糉子後怎麼樣?

小結:小動物們爲老奶奶引來採蘑菇的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糉子,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④完整欣賞故事:

一小姑娘帶着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後會做什麼呢?

(3)遷移運用,開展遊戲

一老師這裏有幾隻大糉子,我們一起來吃糉子講故事吧!

①(拆開第一隻糉子。)傳話遊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將詞組傳給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依次傳話至最後一個,公佈答案,比比哪組傳的準確率高,哪組便獲得品嚐糉子糖的機會。

規則:傳話者要附在聽者耳邊傳話,聲音不能響但應清晰;聽話者要仔細傾聽傳話內容,儘可能正確模仿並傳遞。

②(拆開第二隻糉子。)詞語接龍: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說出詞組後,由兩組幼兒輪流依次接龍,直到接不上爲止,接上的一組可獲得品嚐糉子糖的機會。

規則:詞頭接詞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動 一你們吃了糉子也練了講故事的本領,這裏還有最後一隻糉子,裏面有許多好聽的故事。老師把它放在區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試試一邊吃糉子,一邊故事接龍哦。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孩子們見過糉子、吃過糉子,但不瞭解糉子。包糉子、吃糉子作爲我國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線索的形式出現,更易於爲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樣

包糉子?吃糉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節還有哪些民俗活動?結合“我是中國人”的大班主題,《糉子裏的故事》將引發二場孩子們關於“糉子”的大討論以及“端午”熱。

2、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情節,能學說老奶奶的心願。

(2)瞭解一些端午節的習俗,和朋友一起品嚐糉子,分享節日的快樂。

3、活動準備 鎊圖畫書、PPT課件不同形狀、不同餡料的糉子圖片

不同餡料的糉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

一(播放課件。)你吃過糉子嗎?糉子裏有什麼?

一(出示圖片。)你還看到過怎樣的糉子?

一聽說過糉子裏的故事嗎?

(2)講述故事

①完整講述:

一老奶奶爲什麼要包糉子?

一誰吃了糉子?最後誰會講故事?

一糉子裏包着的到底是什麼?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一、初步感知“氵”偏旁的漢字,瞭解“氵”偏旁的漢字均與說有關。

二、學會仔細地觀察畫面,正確認識並運用漢字:洗澡、游泳、流汗。

三、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字進行創作畫,會用簡單語句來描述自己的畫面。

活動準備:

教具:1、與洗澡、流汗、游泳有關的圖片和相應的漢字。

2、更多的帶有“氵”偏旁的漢字卡片。

幼兒操作材料:在16k白紙上貼有洗澡、流汗、游泳的漢字人手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學習慾望。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看看明明在幹什麼?(跑步),那跑完步就會怎麼樣呢?(流汗)明明流了那麼多的汗,那該怎麼辦呢?(洗澡)除了洗澡還可以幹什麼呢?明明洗了澡身上多舒服、多幹淨啊!教師逐個出示跑步、流汗、洗澡漢字,再逐個請幼兒表演跑步、如何會流汗、游泳的動作。

二、用肢體動作來表演如何洗澡、游泳、會流汗1、師:那還有什麼時候會流汗呢?誰來表演一下動作呢?(可以打球、騎自行車、跳繩、踢毽子等動作)。

2、師:你是怎樣洗澡和游泳的呢?(幼兒表演各種洗澡和游泳的動作)。

3、師:我們一起來玩個“看看誰最快”的遊戲。當我出示卡片後,小朋友就要趕快做出相應的動作來,好嗎?

三、小結流汗、洗澡、游泳這些漢字都是“氵”偏旁,都與水有關。

師、這些字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都有“氵”點水)。這些“氵”點水偏旁的漢字都與誰有關係呢?(與水有關係),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與“氵”點水有關的漢字呢?(幼兒說,師及時出示已準備好的帶有“氵”的漢字卡片)。

四、講述要求,幼兒創作:

1、出示幼兒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請幼兒給自己選擇的畫紙畫上相應的圖畫,並用一句好聽的話講述出來。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幼兒作畫,引導幼兒講述教師個別評價,幼兒個別講述自己的畫面。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愛描繪大自然的優美散文,感受散文的畫面美和意境美。

2.瞭解春雨和某些植物的特徵。

3.學習散文的抒情性語言。學習詞彙:落、淋、灑、滴、萬紫千紅。

活動準備:

1.準備表現散文內容的圖片,以及有背景音樂和配樂朗誦的錄音磁帶。

2.帶幼兒到戶外觀察春季花草樹木的色彩和形態。

指導要點:

1.教師邊指圖邊配樂示範朗誦,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2.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幫幼兒理解作品的層次。

3.結合作品學習動詞"落""淋""灑""滴",知道動詞的豐富多樣性。

4.讓幼兒靜心欣賞一遍配樂朗誦後,在小組裏自由發言:聽了這散文,我好像看到了……我學到了動詞……學到了句子……5.引導幼兒用色彩畫出綠色的草地、柳樹、紅色的桃花、杏花,黃色的油菜花、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