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合集八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合集八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多種動畫片,知道中國最早的一部動畫片

2、能夠大膽地講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並知道學習其中好的方面

3、能夠有選擇的看動畫片,並掌握正確的看動畫片的姿勢

活動準備:調查表(辯論賽用)、幻燈片、常規音樂、動畫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費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

2、播放動畫片《西遊記》的音樂

3、師:剛纔我們聽到的是什麼音樂?原來這是動畫片《西遊記》的音樂。那你們是不是都看過這部動畫片呢?除了這部,你還看過哪一些?

二、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並說明原因

1、選擇幾名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介紹一下其中的主要內

容。

師:那你最喜歡哪一部動畫片呢?請你來介紹一下里面講了什麼?

3、出示《奧特曼》中的圖片

師:這是什麼?那你們喜歡看嗎?爲什麼?

4、 師:請喜歡看的小朋友坐這邊,不喜歡看的小朋友做那邊,我

們一起來統計一下人數。

三、“陸幼大嘴巴”辯論賽

1、師:有的小朋友喜歡看,還有的小朋友不喜歡看,而且都有自己的理由,那就讓我們來開一個“陸幼大嘴巴”辯論賽吧!

2、首先進入第一環節“辯論題”看“誰最有理”

(1)規則:請你們說明各自的理由;

在別人辯論完之後,有不同意見的小朋友請說“我反對”,就可以開始辯論;

別人在辯論的時候要仔細聽,如果不仔細聽就算犯規;

小結:奧特曼他喜歡打架,但是他打的是怪獸,是爲了保護我們人類,這說明他是很勇敢的;但是如果我們好朋友之間也要打架,那肯定是不行的。

(2)第二環節“必答題”看“誰會推薦”

看動畫片,我們要對它的內容等進行選擇,你們看過哪些有意思的動畫片呢,能不能給小朋友推薦一下,是哪一部?並說出推薦理由。(簡單說說)

規則:認真動腦仔細想;大膽說出心裏話;別人辯論完之後,請說“我推薦”,然後你纔可以開始辯論。

小結:現在,你們知道該怎樣選擇動畫片了吧,選自己感興趣的和需要的,選其中好的內容進行學習。

(3)第三環節“常識題”看“誰最會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看動畫片時應注意些什麼呢?我們應該怎樣掌握看動畫片的時間和姿勢呢?

規則: 別人講完之後,請說“我會看”,纔可以開始辯論。把自己的想法大膽表達出來。

宣佈比賽結果

四、突出主題:教育幼兒要有選擇地看動畫片

1、師:我們現在已經瞭解很多的動畫片,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最早的一部動畫片是什麼嗎?除了這個,還有一些動畫片也非常有名,隨之發展。

2、播放幻燈片

3、小結:我們看動畫片不僅是爲了娛樂,放鬆自己,也是爲了能

增長知識;所以,我們在選擇動畫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內容健康的和適合我們看的,要選擇對我們有幫助的,這樣我們才能在輕鬆的同時,得到更多的收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背景與設計意圖

幼兒社會領域教育是以發展幼兒的情感——社會性爲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知識、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培養幼兒的社會行爲爲主要內容的教育。應選擇幼兒身邊最熟悉的內容進行教育。

《我是小導遊》就是一個源自於幼兒生活的大班社會教學活動,通過爭當小導遊來進一步瞭解前衛村的旅遊風景,從而激發愛家鄉的情感。在教學的活動前,教師已組織幼兒參觀過前衛村,瞭解了前衛村各個景點,這些鋪墊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講述活動很有幫助。

活動目標

1、瞭解前衛村的主要旅遊景點,知道前衛村是崇明的,萌發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2、學做小導遊,能在老師和朋友面前大膽連貫地介紹前衛村的景點。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參觀過前衛村的旅遊經驗。

2、前衛村各個景點的典型性圖片,投影儀。

3、教師爲幼兒準備4張導遊證、4面不同顏色的導遊旗、4個自制小喇叭。

4、教室邊佈置成瀛洲古村、動物天地、世界木化石和中國奇石展示館、前衛休閒廣場。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豐富經驗教師播放《美麗的前衛村》課件,幼兒觀看。

重點提問

1.你剛纔看到了哪些地方?

2.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爲什麼?

小結前衛村的美景可真多啊,真是個好地方。

(二)介紹前衛村內各景點

1.師:我們的前衛村這麼漂亮,所以這幾年許多其他地方的朋友們都想來看一看。可是他們到了我們前衛村後遇到了麻煩,他們不知道前衛村的景點有多少、在哪裏,我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呀?怎麼幫?(告訴他們,介紹等)

2.向幼兒介紹“導遊”這一職業。

重點提問你認爲小導遊要做些什麼?

小結兩個條件,第一去哪裏(帶客人去些什麼地方遊覽)。第二怎麼說(到了景點後要想好怎麼介紹景點,讓客人喜歡那裏)。

3.今天我們是第一次學做小導遊,老師在教室周圍貼了前衛村各個景點的圖片,你們可以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景點來介紹一下,一個小朋友當小導遊介紹時其他小朋友都當遊客。(幼兒四散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介紹)

(三)幼兒扮演導遊和遊客進行模仿遊戲

1.每個景點選出一名小導遊頒發導遊證和導遊旗。

2.全班剩餘幼兒扮演遊客,參觀前衛村的各個景點,由選出的小導遊分別對各自所負責的景點作簡單的介紹。

3.評選最佳小導遊。

小結今天的每個小朋友都很不錯,學習當了小導遊,認識了這麼多前衛村的景點。下次我們可以帶爸爸媽媽或者從外地來的親戚去前衛村玩,再好好地給他們當回小導遊。

活動反思與建議

(一)活動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選取在春遊後開展這一活動,幼兒前期的經驗比較豐富,對活動的興趣也就增大了。

(二)始終以幼兒爲主體。整個活動把主導權交給了幼兒,讓幼兒自己說、自己選、自己遊戲,教師只是作爲一個旁觀者、活動的組織者,體現了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的精神。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守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怎樣對幼兒進行守信用教育呢?時值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物甦醒,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大家圍着小蝌蚪指指點點,我靈機一動,何不借助小蝌蚪的故事來對他們進行教育呢?於是就選擇了活動《守信用的小蝌蚪》來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知道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個守信用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圖片。

【活動重點】

讓幼兒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活動方法】

圖片展示法、談話法和舉例說明。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有誰?故事講了件什麼事?

岩石上的小蝌蚪是哪兒來的'?(因爲小哥哥的玻璃瓶碎了,所以把他們先放在這兒)

小哥哥答應了小蝌蚪什麼事?(會來接他們,並把他們放到漂亮的杯子裏)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說的?小蝌蚪怎麼說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說的?小蝌蚪怎麼說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岩石公公怎麼對小哥哥說的?小哥哥爲什麼臉紅了?

(分析:利用故事引出課題,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結合圖片,幫助幼兒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內容,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印象。)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個守信用的人。

小蝌蚪和小哥哥誰守信用?爲什麼?如果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你認爲應該守信用嗎?爲什麼?

(分析:再一次爲幼兒提供相互討論的機會,在又一次的經驗交流中,使他們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3.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判斷,讓幼兒明白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事例1:小明答應小紅第二天帶一本《黑貓警長》連環畫給她看,可他第二天什麼也沒帶。

事例2:小明上街前答應媽媽上街不要這要那,到了商店裏,小明非要媽媽買變形金剛不可,媽媽不同意,他就賴在地上不走。

事例3:小玲答應爸爸晚上只看動畫片節目,看完後就去畫畫。晚上,玲玲看完了動畫片,就自己主動關了電視,到自己的房間畫畫去了。

(分析:運用具體事例,讓幼兒能清楚的分辨人物行爲的對與錯,讓幼兒學習好的榜樣。)

4.讓幼兒談談自己應該在生活中怎樣做個守信用的人。

(分析:爲了幫助幼兒加深理解“守信用”的含義,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分享經驗來說一說,爲他們提供一個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平臺。)

【活動反思】

今天開展的社會活動是《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動目標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應別人的事應該做到。體驗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

聽說“講故事”孩子們已經能馬上安靜下來,用期待的眼神注視我,故事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講故事的過程與聽故事的過程同樣是另人陶醉的,在靜靜的氛圍中,孩子們凝神屏息的聆聽着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

我利用圖片講述故事,較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接着,讓幼兒進行共同討論交流,知道了守信用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通過

一些具體事例的判斷,使幼兒能正確地分辨出人物行爲的對錯,知道什麼行爲是守信用的行爲,什麼行爲是不守信用的行爲,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後果等,最後,讓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說說怎麼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孩子們紛紛發言,交流得很熱烈,把自己的一些經驗與同伴進行了分享。

小百科: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以羣居爲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分享帶來的高興情感體驗。

2、通過理解故事、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瞭解生活中的高興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3、在活動中,注意與同伴的距離,避免碰撞。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5、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談論:在生活中,自己最高興的事情。

◎教師:大家在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嗎?

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說說自己生活中的高興的事情。

2、幼兒感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邊看書邊講述故事。教師:小刺蝟買了什麼東西?他爲什麼要把冰淇淋給小兔子呢?小兔子又是怎麼做的呢?小兔子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並在教師的提醒儘量用故事中的語言表達。

◎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分享的快樂。

教師:小兔子和小刺蝟他們有幾個什麼樣的高興呢?

啓發幼兒根據故事的內容進行回答,並講述自己的理解,知道把自己高興的事情與別人一起分享可以給更多的人帶來高興。

◎感知生活中分享帶來的高興。

教師:平時在家裏,你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呢?

啓發幼兒說說自己把東西給別人的事,出可以說說別人與自己分享的事情。幫助幼兒整理自己的語言:“因爲我把XXX與別人一起分享,所以我們很高興。”

3、體驗音樂中的分享,所以我們很高興。

◎教師:我們也來玩一個高興的遊戲吧——“碰一碰”好嗎?

幼兒在遊戲中與教師、同伴共同感受高興的情感,感受相互之間的觸摸帶來的快樂。提醒幼兒注意相互之間避免碰撞。

活動反思:

《有那麼多的高興》是一個語言領域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現,而本次活動的目標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故事內容,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小狐狸和小兔子的高興,並在故事中懂得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感受別人高興我的高興的一個情感。

因此從一開始,我運用談話法,引導幼兒回憶,鼓勵幼兒想說,敢說,積極地說,回憶生活中有關於分享的事情!這個環節爲整個活動開了個好頭,孩子們的興趣都被引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掛圖的欣賞了,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然後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幫助幼兒梳理故事中角色的“那麼多高興。”讓幼兒將剛纔聽到的看到的零碎片段串聯起來,並進行小結:我們和好朋友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別人高興我們也高興,高興越來越多,快樂也越來越多!小結過後,我以此爲基礎進行了孩子們的生活遷移:我們可以分享更多的東西,比如:分享圖書、分享快樂心情等等。

最後在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越多幼兒用書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男孩、女孩在動作、聲音、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嘗試主動用各種方式找出區別。

2、願意向異性同伴學習,彌補自身的性別弱勢。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人物頭飾(塑料的、紙的、橡塑板的),各色紗巾和各色花布,木棍、紙棍、項圈、塑料圈,插塑兩筐、寶高玩具一筐,水彩筆、白紙、墊紙板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給自己化妝。

(1)激發幼兒化妝的興趣。

教師:"啊!這兒有這麼多美麗的頭飾、紗巾和玩具,我們來開個化妝舞會好不好?"

(2)教師:"請你想一想,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麼角色?""前面有一面鏡子,請小朋友打扮好以後,到鏡子跟前照一照,看看你化妝好的樣子。"

(3)幼兒按自己的意願打扮自己。

(杜鵑圓舞曲響起,由輕漸強)

(4)教師給予一定的啓發和幫助,觀察幼兒的喜好和表現。提示幼兒:"你想化妝成什麼角色呀?""去前面照照鏡子,看看你現在成誰了?"

2、化妝舞會。

(1)請化妝好的幼兒坐下來。(音樂漸輕)

(2)談話、展示和啓發引導。

①請幼兒上臺展示自己化妝的角色形象。

教師提問:"你化妝成誰了?你爲什麼要化妝成他?你能給我們表演一下嗎?"

②教師結合幼兒的化妝和表演給予評價:"我發現你的動作很有力!""你的動作很優美!""你很細心。""你希望自己像xx一樣勇敢、鍵壯。""你希望自己像xx一樣美麗、漂亮"等等。通過教師的評價隱性地歸納出男孩和女孩的化妝和表演時不同的喜好和風格。

③比較和討論一下男孩和女孩在化妝和表演上的不同。

請全體男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請全體女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請幼兒談談男孩、女孩在化妝活動中的不同之處。

④教師和幼兒共同分析小結:"平時我就發現男孩、女孩在髮型、服裝上不太一樣。今天,從小朋友化妝中,我還發現你們的興趣愛好不同,表演時的動作、風格也有許多不同。""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優點。男孩子們勇敢、大方,表演的時候動作有力。女孩子們做事認真、仔細,表演的時候動作優美,表情很好。但是有的女孩子膽子太小,該向男孩學習,有的男孩動作很快,但是粗心大意不夠細緻,你們就要多向女孩子們學習。"

(3)開始進行化妝舞會。(舞曲響起)教師和孩子一同快樂地跳舞,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風采。

3、遊戲《找男孩,找女孩》。

(1)教師請小朋友坐下休息一會兒,引出嘉賓-小猴子(其他班幼兒扮演)。

"今天,聽說我們小朋友在這裏開化妝舞會,幾隻小猴子也來參加我們的化妝舞會啦!我們歡迎他們!"

(鼓掌歡迎)

(2)小猴進場。(伴隨猴操音樂)

(3)遊戲《找男孩,找女孩》。

①教師:"下面就玩一個《找男孩,找女孩》的遊戲。這幾隻小猴子中間有的是女孩子扮演的,有的是男孩子扮演的。請你猜猜看,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②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

③教師引導幼兒從動作、聲音,興趣、愛好等方面區分,鼓勵幼兒採用多種方法來比較和判斷。

(4)請小朋友在紙上寫出男孩的號碼。

教師:"通過一系列測試,我們小朋友好像已經知道誰是男孩,誰是女孩了。請你把男孩的號碼寫在紙上。"

(5)公佈正確答案。

教師:"小朋友的答案都寫出來了。究竟誰是對的呢?請小猴們脫下你們的帽子,讓我們看看。""看出來了嗎?請男孩子向前一步走。""原來x號、x號是男孩子表演的,x號,x號是女孩子表演的,看看你手中的答案,你答對了嗎?"

(6)教師小結。(鼓勵幼兒的創新精神、主動精神,小結幾種辨別方法,鼓勵男孩、女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4、小朋友和小猴一同聯歡。(舞曲再次響起)

活動反思

存在不足之處,整堂課下來還是有個別小朋友分不清楚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以後要多向同事們學習上課的方式。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手語關愛聾啞人。

2、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活動準備:

手語新聞、《千手觀音》片段、《感恩的心》、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語新聞導入

1、小朋友,你們好!我們一起來看一段新聞錄像吧!

(播放手語新聞)

2、提問:剛纔這段新聞裏說的是件什麼事啊?

在這新聞播音員的旁邊還有一個人,她在幹什麼?(做手勢、做動作)

這是做給誰看的呢?(聾啞人)(就是耳朵聽不見聲音,嘴巴里說不出話的人)

3、小結:做給聾啞人看的手勢動作,我們叫“手語”

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喜歡看新聞,也關心國家大事,可他們的耳朵聽不見聲音啊,就用手語來告訴他們,這段新聞就是手語新聞。

二、學習簡單手語

1、老師做幼兒猜你們會不會做手語啊?老師學了幾個手語,做出來給你們猜一猜好不好?

(你、我、他、哭、幫助、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

你們真棒(手語)!

三、故事情境感染

1、我們學了這麼多手語了,當聾啞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就能夠幫助(手語)他了。(音樂開始)

2、幼兒表達愛的情感小女孩爲什麼發不出一點聲音?

唉,這真是個可憐的小女孩,如果你遇到這個傷心的聾啞的小女孩,你想幫助她嗎?

你想怎樣幫助她?(幼兒自由講述)

3、你們說得都很好,可是這個小女孩先天聾啞,聽不到你們說的話,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和她交流?

4、請幼兒嘗試用自己想出的手語動作將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

請你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互相做做手語看,把你想說的話用手語做出來(教師巡視參與)

5、請3、4位幼兒 做手語表達。

四、欣賞《千手觀音》片段

1、欣賞

你們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小女孩這回一定看懂你們說的話了。

小女孩也真的得到了許多像你們一樣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從此她不再傷心,變得很堅強,而且還刻苦練習各種本領,漸漸地小女孩長大了,終於它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看!(展示千手觀音定格畫面),她就在這羣姐姐中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播放《千手觀音》片段)

2、小結

小姐姐們跳得怎麼樣?這些小姐姐都是聾啞人,聽不見一點音樂,可他們卻跳得這麼整齊這麼美,真是了不起,我們一起用手語來誇誇她們:小姐姐,你真棒!(手語)

五、手語歌曲,感恩昇華

1、小姐姐今天還帶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來感謝你們、感謝大家、感謝所有的好心人(手語)歌曲叫《感恩的心》請大家起立,跟着音樂唱一唱歌曲,學一學手語好嗎?(播放《感恩的心》片段)

2、現在我們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學這首手語歌,來感謝所有的一切吧!客人老師請起立,準備好嘍。(放《感恩的心》)

3、結束:感謝你們!感謝大家!感謝所有的好心人!(教師做手語)

活動反思:

社會活動《愛心手語》,始終交織着一條愛的情感線。通過運用手語認識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進一步關愛聾啞人,並逐步引導幼兒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應該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很多幼兒在聽到聾啞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時留下了同情的眼淚,在學習手語時,孩子們表現都非常積極,表示要用自己學到的手語幫助聾啞人。

不足之處是,有個別幼兒對老師講的故事沒有什麼感覺,課後結合大家的評價,我覺得是我的引導還不是很到位,講故事時情感的流露感有所欠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2.體驗朋友多的樂趣,培養幼兒喜歡與人交往的情感。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中班幼兒聯繫,選擇與大班幼兒人數相等的中班幼兒到大班並提供相應數量的椅子。

2.大班幼兒自帶食品一份、玩具一件。

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們開個“交友會”。我們請來了中班的弟弟妹妹到我們班做客。請大班小朋友把你帶來的食品和玩具與弟弟妹妹一起分享,並帶他們一起玩。交友會結束以後請你和你的朋友坐在一起。

2.觀察喲而交友活動過程。

教師要幫助中班那些“無人要”的小朋友尋找哥哥姐姐。

3.談談“交友會”的結果。

(1)比一比誰交的朋友多?

你有幾個朋友?他們叫什麼名字?你帶他們玩了什麼?

(2)、想一想爲什麼有人沒交到朋友/教育幼兒有好東西主動與人分享,在遊戲中主動邀請別人並陪他一起玩。

4、讓幼兒再次玩“交朋友”的遊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表現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交友和遊戲這兩個環節,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孩子還主動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做到大膽詢問、主動邀請、合作協商,不因對方是老師而拘謹。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我也有稍作解釋,但還不夠詳細具體,以後在教學中考慮問題還要再全面些,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爭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個臺階。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結的編結工具與製作材料,嘗試學編最簡單的十字結。

(2)體驗編結

活動的快樂,發展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小銅錢、紅絲線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製作材料和工具

1、小朋友都說中國結非常漂亮,那我們今天也來動手做一款中國結,好嗎?

2、那你們想想製作中國結需要些什麼材料呢?

師生共同討論

3、幼兒先看看、摸摸、講講製作中國結的材料和工具

二、幼兒嘗試操作

1、知道爲什麼叫中國結嗎?結是什麼呢?

2、觀察並討論老師製作的中國結(十字結)是什麼樣的?

3、老師示範講解。

4、幼兒嘗試編十字結,教師觀察,進行個別指導

5、 幼兒說說自己嘗試編結的感受。

三、引導評價

1、 彼此欣賞各自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2、 把自己編織的中國結送給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並說說其中含的祝願。

延伸活動:

陳列各色中國結及其他民間工藝品實物或資料。

活動反思:

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藝術品,它美麗神奇,豐富多樣,蘊涵着美好的意義。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國結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內國外都有它的影跡,它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新《綱要》中提到,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培養理解尊重及熱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