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模板(通用5篇)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模板(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模板(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模板(通用5篇)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助幼兒瞭解垃圾與人類的關係,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爲寶。

2、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個(紅、綠、藍、白)、分類標籤(金屬、玻璃、塑料,有機物)、一袋準備扔掉的垃圾(紙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殼、易拉罐等物)。圖書、照片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筒,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什麼?什麼是垃圾?垃圾有沒有用?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辦?垃圾分類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還可以減輕垃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垃圾分類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類。

(1)請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這袋垃圾裏的物品進行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其分類情況給予肯有或建議。引導孩子們發現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紙、果、殼、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對土地無危害的?(紙、果殼)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後分出四種情況:有機物、金屬、玻璃、塑料。

(2)請幼兒把這些垃圾和分類標籤對位。

(3)請幼兒議論哪些顏色的桶適合放哪類東西?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對應關係:綠色——有機物;白色——塑料;藍色——玻璃;——金屬。然後將分類籤貼於桶上。

3.檢查幼兒對分類知識的掌握。

教師提供若干物品,請幼兒說出應扔到哪裏。家做判斷。

4.把垃圾分類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兒這樣去做。

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教學反思:

“垃圾”是環保教育中首選的教育資源,教師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助幼兒體驗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周圍生活中的資源,我們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爲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生活處處是教育。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2

目標:

1.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2.培養觀察、分析、比較、分類等能力。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準備:

1.用廢泡沫、插塑積木等材料佈置成的"江山"和"賀村",其中"賀村"裏散亂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壞燈泡和殺蟲劑、指甲油、摩絲瓶等。

3.5只垃圾分裝桶,上貼5種標誌

4.錄像機以及有關垃圾處理的錄像帶。

5.磁性圖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過程:

一、評選"衛生城市"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個地方的環境,啓發幼兒說說:你喜歡哪座城市?這什麼?如果你住在賀村感覺怎樣?

2.請幼兒用貼五角星的形式評選"衛生城市"。

3.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你們不選賀村?如果你住在賀村會有什麼感覺?

4.教師小結:賀村滿地垃圾,又髒又臭,家都不喜歡。而江山整潔有序,受人歡迎。你們想知道這個城市的垃圾都到哪裏去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錄像。

二、瞭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

1.教師配解說詞,讓幼兒觀看有關垃圾分類回收過程的錄像片斷,然後說說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裏去了,垃圾回收後可以製成哪些新產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誌。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讓幼兒根據圖意猜測該標誌的含義,並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誌。

②講解"回收利用"標誌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爲什麼?(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製造出新的產品。)

③啓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誌圖,並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爲什麼?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④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⑤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淨化環境,保護資源。

3.遊戲:看誰做得對。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三、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進一步分類

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處理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貼有標誌的5只垃圾分類裝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誌分類。

3.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賀村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神祕的出示以後各孩子們生活中的垃圾袋,從裏邊出示一些常見的垃圾,將孩子帶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遊戲法,請小朋友嘗試根據U盤中的垃圾分類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瞭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體驗垃圾分類,作爲導入環節,從本次課孩子們的表現看是比較好的。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3

一、設計意圖

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隨着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浪費的日益嚴重,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結合《指南》精神,幼兒從小要樹立環保意識,中班幼兒對如何保護環境已有了一些瞭解,孩子們經常會說到:“我們要保持教室和幼兒園環境的整潔”、“不亂扔垃圾”、“不亂採摘花草樹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隨手亂扔廢紙、瓜果皮、塑料袋的現象依然存在。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開始關注細節,引導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幼兒從小懂得怎樣去保護環境衛生。

二、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認屍圾分類的標誌和顏色。

2.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嘗試按標誌給垃圾進行分類。

3.在生活中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用行動保護環境。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積極的參與活動,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垃圾要分類放到垃圾桶裏。

2.物質準備: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箱標記圖;課件。

四、活動重難點

1.重點: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標記,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

2.難點:將垃圾進行分類。

五、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瞭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會產生很多垃圾。像廢紙、塑料瓶、過期食品、過期藥品、金屬材料、舊衣服等等。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

小結:量的垃圾如果不及時分類處理,會造成嚴重的垃圾污染,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帶來很危害。有些垃圾經過再處理後,可以成爲生產原料或可再利用,有些垃圾對人體和環境會造成危害,則是有害垃圾。

(二)認識分類標記。

1.出示“垃圾桶”,讓幼兒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教師:老師這兒有四個垃圾箱,請你們看看有什麼不同?這是什麼標誌?

教師:哦,原來垃圾是有分類的,分爲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什麼叫可回收?什麼叫不可回收呢?什麼叫廚餘垃圾和其他呢?

2.認屍圾分類的標記

教師: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玻璃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廢電池、枯樹葉、嚴重污染的紙)有哪些垃圾是廚餘垃圾呢?像小朋友們吃剩的蘋果,魚骨頭、菜葉,吃完的瓜葵皮、吃剩下的飯菜都是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一般是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泣(盒)等。

小結:回收以後經過處理能在爲我們用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回收垃圾箱中(紙製品、玻璃製品、塑料製品、金屬製品、紡織品等);不可回收垃圾就是不能再被人們重複利用的,如廢電池、枯樹葉、花、草、嚴重污染的紙等。吃剩的蘋果,魚骨頭、菜葉,吃完的瓜葵皮、吃剩下的飯菜都是廚餘垃圾。

(三)遊戲:送垃圾寶寶回家

1.教師:老師這裏有很多垃圾寶寶迷路了,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請小朋友們忙,他們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們願意嗎?

2.幼兒操作,送垃圾回家。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了,以後我們都要按標誌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我們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四)學習垃圾分類兒歌

教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垃圾分類兒歌吧!

小朋友,講文明,垃圾分類要分清。

藍色桶可回收,變廢爲寶好顏色,

綠色桶裝剩菜,變成肥料來灌溉,

紅桶垃圾最有害,電池燈管就是它,

灰色桶裝其他,廢布舊物來安家。

垃圾分類要牢記,文明行爲我做起!

(五)瞭解手機掃碼識別垃圾

教師:告訴你們哦,在手機支付寶上拍照或者輸入文字就能快速識別垃圾哦!回家告訴爸爸媽媽,掃碼試一試吧!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同時也都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我們更

應當成爲垃圾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爲垃圾分類盡一份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參與垃圾分類,一起建設我們綠色美好家園!

(六)活動延伸:親子設計宣傳海報

教師:小朋友,回家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垃圾分類的宣傳海報哦!地球是我貌同的家,我們要一起保護它!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環境污染是一個十分嚴峻的話題,不少城市出臺了有關生活垃圾的管理條例,對垃圾的投放有着嚴格的要求。爲了讓幼兒能做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同時也讓幼兒有更好愛護環境的意識,爲環境保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也讓幼兒在此次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活動目標:

1.認識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幹垃圾,溼垃圾四種垃圾分類的標識。

2.能根據垃圾的不同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內。

3.體驗對環境保護的熱愛。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垃圾分類的意義,垃圾分類的方法。

2.活動難點:正確的進行垃圾分類。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1)垃圾桶: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幹垃圾、溼垃圾。

(2)幼兒從家裏帶來的生活垃圾、垃圾分類的短片、兩張圖片(一張有垃圾桶的小區圖片,一張沒有垃圾桶的小區圖片)。

(3)垃圾:紙箱、塑料瓶、毛絨玩具、充電電池、過期藥品、水銀血壓計、蘋果核、蛋殼、剩菜剩飯、用過的紙巾、橡皮泥、筆。

2.經驗準備: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去了解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幹垃圾和溼垃圾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給幼兒展示一張有垃圾桶的小區圖片,一張沒有小區垃圾桶的圖片。

1.觀看兩張照片有什麼不同?

2.是什麼原因讓兩張照片這樣呢?

(二)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知道垃圾分類爲生活帶來便利。

1.出示貼有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並讓幼兒認識。

(1)師:小朋友有見過這樣的垃圾桶嗎?

(2)師:和家裏的垃圾桶有什麼不一樣嗎?

(3)師:老師來帶小朋友們來認識一下這四個不一樣的垃圾桶。

(4)認識完後,指着垃圾桶的標識分別提問幼兒是什麼垃圾標識。

2.播放短片,讓幼兒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1)師:小朋友們,我們可以從剛剛短片中看到。垃圾被填埋,回收,焚燒這些過程中都並不順利這是爲什麼呢?(亂扔垃圾,沒有垃圾分類。)

(2)師:那小朋友們現在知道了吧,垃圾分類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從自己身上就要做好,給地媽媽減輕負擔。

(三)帶幼兒認識、並知道常見垃圾的分類。

1.點開PPT,助幼兒理解幾種垃圾分類的含義。

(1)師:小朋友看屏幕,可回收垃圾呢,就是我們可以再生循環的垃圾。有害垃圾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

(2)師:幹垃圾即其它垃圾,指的是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溼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廢棄物。溼垃圾又稱爲廚餘垃圾、有機垃圾,即易垃圾,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藥藥渣等易的生物質生活廢棄物。

2.讓幼兒嘗試垃圾分類。

(1)師:老師帶來了一些垃圾,請小朋友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助老師分一下類。

(拿出紙箱、過期藥品、蛋殼、用過的紙巾、塑料瓶、毛絨玩具、充電電池、水銀血壓計、筆、橡皮泥、蘋果核和剩菜剩飯。)

(2)幼兒分組進行。

(3)師:小朋友們特別棒,老師看到小朋友部分的垃圾都分對了。但是還有少數的垃圾小朋友不知道,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

(4)師:紙箱、塑料瓶、毛絨玩具是可回收垃圾。充電電池、過期藥品、水銀血壓計是有害垃圾,蘋果和蛋殼、剩菜剩飯是溼垃圾。用過的紙巾、橡皮泥、筆是幹垃圾。(一邊說就一邊把垃圾放進正確的垃圾桶內)

3.幼兒再次用之前的垃圾進行垃圾分類。

(1)師:老師剛剛都告訴過小朋友這些怎麼分類了。那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按照剛剛的分組,再重新進行分類,這次看小朋友們是不是都能分對。

(2)小組再次進行垃圾分類。

(3)師:小朋友們都很厲害分對了,不知道的小朋友在知道的小朋友助下也完成了。

(四)幼兒用從自己家裏帶來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1)師:老師之前讓小朋友們自己從家裏帶垃圾過來,小朋友們還很疑惑。現在小朋友把自己帶來的垃圾,按照剛剛老師講的含義,放進正確的垃圾桶吧。

(2)師:如果有疑惑的小朋友,可以來問老師。老師可以助你知道,帶來的是到底是什麼垃圾。

(五)在幼兒園裏投放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幹垃圾桶、溼垃圾桶。

在班上以及幼兒園內投放這四種垃圾桶,讓幼兒對平時的垃圾進行垃圾分類。

活動總結

在活動中,通過對有害垃圾、幹垃圾、可回收垃圾,這四種垃圾桶的認識,讓幼兒對垃圾分類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從而知道應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行爲習慣。利用身邊隨處可見的垃圾,以及幼兒從自己家裏帶來的垃圾進行分類,更貼近生活,也對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因爲幼兒年齡太小,對於很多的垃圾還是不能正確分類。所以,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更應助幼兒,與他們一起共同成長。

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5

設計意圖

一次,在戶外活動的時候,班礆的一名幼兒(呼呼)有些流鼻涕,擦完鼻涕的紙正準備把紙扔到垃圾桶裏,可是發現有好幾個垃圾桶,不知仍在哪個好?旁邊的小朋友說到:“紙應該扔到這個可回收垃圾裏!”另一名幼兒說:“不對,應該扔到不可回收垃圾桶裏。”兩人爭論了起來,抓住這個契機,我們班開展了《地球環保小衛士》這個主題;另外現在隨着人們對環保工作的重視,開始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結合本幼兒園是“家文化”的背景,班幼兒更是以愛國爲基本活動。地球是我們寶貴的家園,愛護地球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在這個主題中,孩子們將瞭解地球是我們的家,感受到生活在地球上的美好,認識自然裏各種植物、動物的存在。地球小衛士們將從熱愛生活、熱愛生活環境開始,做爲一名地球小衛士,我們的孩子們還要學習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通過本主題的學習,懂得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撿起每一點兒垃圾,並進行合理的垃圾分類,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的垃圾分爲哪幾類,並能將垃圾準確地進行分類。

2.瞭解垃圾的處理方式,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3.願意從自身做起,做到垃圾分類,樹立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瞭解垃圾分類的方法,並能用自己的行動保護身邊的環境。

活動難點:能夠準確的進行垃圾分類,並瞭解垃圾的處理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初步瞭解垃圾要分類。

2.物質準備:PPT課件、垃圾箱、各類垃圾圖片(1.可回收(藍色):塑料瓶、牛奶盒、包裝盒、易拉罐、廢紙、玻璃瓶、玩偶、衣服2.廚餘垃圾(綠色):骨頭、菜葉、蛋殼、樹葉、果皮3.有害垃圾:電池、藥物、殺蟲劑、消毒劑、化妝品4.其他垃圾(灰、黑色):餐巾紙、溼紙巾、紙尿褲、菸蒂、花盆、土、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結合生活經驗,導入活動。

出示四個垃圾箱。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四個垃圾箱,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分別是誰的家呢?

2.教師介紹垃圾箱上的標記。

二、基本部分:

1.垃圾分類遊戲。

請幼兒分組(4組幼兒)按照垃圾上的分類圖標,將各種實物卡片進行分類。

2.一起檢查分類結果。教師出示正確分類,幼兒以小組覈對後,正確分類次數多的小組獲勝,其他小組進行調整。

3.討論垃圾的處理方法。

提問:我們平時扔棄的垃圾都會被送到哪兒裏?如何處理呢?

幼兒討論,回答問題。

4.出示PPT課件,瞭解垃圾的處理方法。

(1)出示4張圖片:垃圾填埋場的照片,回收利用圖片,焚燒處理方法圖片,堆肥圖片。

師:我們平時扔棄的垃圾通常會有4種處理方法:垃圾填埋場的照片,回收利用圖片,焚燒處理方法圖片,堆肥圖片可以對垃圾很好的進行處理。

(2)逐一介紹4種處理方法

①師:哪些垃圾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如何回收再利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把可回收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開放置,回收垃圾主要包括金屬,紙張,和塑料製品等。可回收的塑料製品被送往工廠,用它們作原料,經過細化分類、清洗、消毒、修理,生產出裝牛奶,果汁,洗滌劑,汽車機油等的塑料瓶,而紙製品則被用來製成紙箱。

②師:哪些垃圾是可以焚燒處理的?(幼兒膽猜測講述)

小結:焚燒處理是將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溫條件下經過燃燒應,可燃成分充分氧化,

最終成爲無害穩定的灰渣。還可以轉化爲電力。垃圾中的餐巾紙、溼紙巾、紙尿褲、菸蒂、木製品均可以進行焚燒。

③師:什麼是堆肥?哪些垃圾可以堆肥呢?(幼兒自由講述)

小結:堆肥是使垃圾中的有機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生物化學應,最後形成殖質,

可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劑。生活中廚房裏產生的來自於食物的垃圾,比如剩飯剩菜、爛菜葉、蘋果核、香蕉皮等會採用堆肥的方法。

④師:有哪些垃圾既不可以回收利用,也不可以焚燒和堆肥呢?那這些垃圾需要怎麼處理呢?(幼兒自由講述)

小結:填埋的處理方法是將不可回收,不可焚燒、不可堆肥的垃圾,如:水泥、沙土、花盆、磚瓦等不容易分解制作的垃圾,進行土壤掩蓋。

(3)分辨垃圾的處理方法遊戲

1.提問: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圾的處理方法》,老師會出示一些垃圾圖片,小朋友根據垃圾,說出處理的方法。

2.幼兒說出垃圾,其他幼兒說出處理方法及其理由。

3.助他們梳理各種垃圾的處理方式。

其他垃圾:就是不能被回收利用的垃圾,比如擦了鼻涕的紙巾、地上柏油馬路的材料、人行道磚的材料會進行焚燒;而不能燃燒的磚、沙土、花盆等就送去填埋場埋在地底下。

廚餘垃圾:就是廚房裏產生的來自於食物的垃圾,比如剩飯剩菜、爛菜葉、蘋果核、香蕉皮。這些垃圾經過處理可以直接給豬吃,還可以成爲種菜種花的肥料。用到堆肥的處理方法。

有毒垃圾:就是電池、藥物、殺蟲劑、消毒劑、油漆桶等垃圾,這些垃圾會污染土壤和水源,一般都會交回給相關的“回收有毒垃圾”的管理部門,或者交給收購人員。

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廢舊的報紙和紙製品、用完的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這些東西分好類回收處理後會變成新的紙、新的瓶子和罐子。家裏不用的電器或傢俱這些垃圾中舊的可以修好後再用,壞了的可以拆了將其中沒壞的零件回收再用,實在不能再利用的可燃的被燒掉,不可燃的就送到填埋場。

三、結束部分

總結內容,引導幼兒愛護身邊的環境,垃圾分類。

師: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污染環境,影響環境衛生,浪費資源,破壞地球生態。今天我們知道了垃圾如何分類還有垃圾都是怎麼處理的,爲了更好的將垃圾進行處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要怎樣做?

師: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回家之後把你知道有關垃圾到哪兒了和分類的方法也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一起來保護我們的環境!

活動總結

主題活動是來自於平時的生活,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會製造出各類垃圾,有時候孩子們會一不注意將垃圾隨手亂丟。爲了能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懂得愛護周圍的環境衛生,知道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可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起來,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節約資源,我設計了此次活動。本活動是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貼近幼兒的生活,通過此活動讓幼兒瞭解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方法處理或再循環利用,懂得垃圾分類擺放的益處。

同時本人也有很深的思:人無完人,教師在充足的經驗知識準備之後,仍可能會被孩子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男主,例如有的孩子會問“老師,爸爸的鬍子算什麼垃圾?”“老師,我們掉下來的牙算什麼垃圾?”教師在不能夠完全瞭解的情況下,不能給予幼兒模棱兩可的答案,可以爲還展開延伸活動,引發幼兒根據在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