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節奏美,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並大膽表達。

3.理解兒歌內容,嘗試大膽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玩具小手 洗臉、漱口、穿衣的圖片 兒歌音頻 幻燈片等

活動重點

學會安靜傾聽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演兒歌,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過程

一、利用手指遊戲,瞭解小手的作用

1.師幼一起做遊戲“聽我說、跟我做”,激發幼兒對手的興趣,認識小手。

師:(1)剛纔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遊戲,現在請數一數你有幾隻手?比一比你的兩隻手是不是一樣大?(知道兩隻手合起來是一雙手。)(2)伸出我們的雙手,數數一共有幾個手指頭?(從拇指開始,按次序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數好後再換一隻手數。)

2.根據出示的玩具小手和圖片的提示,請幼兒說說、做做穿衣、扣*等動作。

師:我們的小手能做什麼?

二、安靜傾聽,感知兒歌的節奏感

1.播放音頻,請幼兒安靜傾聽兒歌。

師:你聽到了小手能做什麼事情?

2.教師結合圖片朗誦兒歌,使幼兒感知兒歌押韻的特點。

三、利用幻燈片教師有感情朗誦,使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播放幻燈片,根據圖片提示,請幼兒學說兒歌內容。

四、師幼表演兒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演,並朗誦兒歌

播放兒歌音樂,教師與幼兒一起伸出小手,表演兒歌。

小結:我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纔是最棒的小寶寶。

活動延伸

利用丙烯顏料進行手印畫:《我的小小手》。

附:

我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一隻左來,一隻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個手指頭,

有了這雙小小手,

能洗臉來,能漱口,

會穿衣,會梳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反思

直觀的教具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瞭解小手的作用。由於小班幼兒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因此,教師準備了各種貼近生活的圖片,來拓展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雞蛋是雞媽媽生出來的,然後由雞媽媽孵出小雞來的。

2、幼兒能初步掌握音樂旋律,並隨着音樂做出相關的動作。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製作蛋殼一副。音樂磁帶、錄音機。電子鋼琴活動過程:

1、雞媽媽來了。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知道是誰嗎?

2、出示老母雞圖片,原來我們的客人是雞媽媽。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上的是誰?它在幹什麼?幼兒自由討論並回答問題。

(1)教師告訴幼兒雞媽媽今天下蛋了,一邊模仿母雞下蛋時的叫聲“咕咕噠”,一邊將蛋寶寶從母雞媽媽身後抽出。雞媽媽一邊孵蛋一邊唱歌,聽一聽它唱的是什麼?教師唱歌曲第一句“ 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隻小雞來。”

(2)提問“剛纔雞媽媽唱的是什麼?”幼兒跟着學唱第一句。

3、出示第二張圖譜。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圖譜上的小雞(全身長滿了毛,胖胖的),學習詞語“毛茸茸”、“胖乎乎”。

(2)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詞“毛茸茸啊,胖乎乎”。

4、出示第三張圖譜。

(1)幼兒觀察圖譜上的小雞在做什麼?(唱歌)

(2)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模仿小雞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

5、完整學唱歌曲。

(1) 教師彈琴,幼兒跟着琴聲一起唱歌曲二遍。

(2)播放磁帶,幼兒跟着老師一起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一遍。

(3)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4)音樂遊戲“小小蛋兒把門開”。

6、小結。

師:雞媽媽和小雞們真開心,現在雞寶寶跟着媽媽一起到外面去找蟲子吃吧一起出去捉蟲子吃吧。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培養幼兒對使用顏色的興趣。

2、練習畫橫線和豎線,鍛鍊手腕的靈活性。

3、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油畫棒、白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穿了一件什麼衣服?"

"格子在哪裏?請你用手來指一指。"

◆"我們互相看一看,找一找,還有誰也穿了格子衣服?"

2、引導幼兒用手比劃橫線和豎線。

◆探索橫線和豎線的畫法。

師:"這些格子衣服,都是用格子布做成的。我們就來畫一畫格子布,好嗎?"

◆幼兒在白紙上練習畫橫線和豎線。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交流畫格子的經驗。

◆請幼兒互相欣賞,互相介紹,說說自己畫的是什麼顏色的格子布。

◆將幼兒畫的格子布展示在黑板上。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

◆教師小結:

小朋友畫了各種顏色的格子布,有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橘黃色的等等。我們先從左到右畫橫線,再從上到下畫豎線。如果畫得稀,格子就大,如果畫得密,格子就小。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跟隨音樂學唱歌曲。

2.用手指表示6以內的數量。

重點難點:

重點:跟隨音樂學唱歌曲。

難點:用手指表示6以內的數量。

活動準備:

1.歌曲《我家有幾口》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裏有幾個人。

1.你家裏有些什麼人?

2.家裏一共有幾口人?(請幼兒掰手指數一數)

三、教師一邊彈鋼琴一邊示範歌曲《我家有幾口》,請幼兒掰手指數出歌曲裏面家人的數量。

1.剛纔歌曲裏是怎麼數我家人的啊?

2.家裏有幾口人啊?他們是誰?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四、幼兒跟隨着教師學唱歌曲2~3遍,並在唱到“爸爸媽媽,還有我…….”時用手指表示其相應的數量。

五、小結。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藝術活動:《樹葉飄落》(欣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連貫,能隨音樂想象並用肢體語言初步表現樹葉飄落的情景。

2、喜歡欣賞音樂,初步養成良好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帶幼兒觀察樹葉飄落的情景,增強幼兒的直觀感受。

2、物質準備:頭飾、教育掛圖《領域活動·樹葉飄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增強直觀感受。

·啓發幼兒回憶樹葉飄落的情景,用語言描述樹葉是怎樣飄落的。

2、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

·教師:小樹葉飄呀飄,飄到哪裏了?飄到空中像什麼?飄到地上做什麼?大家邊聽歌曲邊想想。

3、幼兒遊戲,感受秋天樹葉飄舞的動態。

(1)在地上放一個呼啦圈,引導幼兒圍着這個圈趴在地上。呼啦圈裏放一些樹葉,讓幼兒邊聽錄音邊模仿微風,輕輕地對這些樹葉吹氣,看樹葉如何在地上跳舞,觀察不同的氣息會給樹葉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2)引導幼兒邊欣賞音樂邊想象自己是一片小樹葉,隨音樂飄舞,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特點。

(3)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動作體驗:你覺得自己飄舞起來像什麼?落在地上又像什麼?

4、彈奏旋律,幼兒隨音樂自由朗誦或自由動作。

活動延伸:

1、音樂區:將歌曲的錄音放在音樂區,提供樹葉頭飾或黃色紗巾,供幼兒自由玩遊戲。

2、美工區:投放各種形狀的落葉,幼兒進行樹葉粘貼活動。

3、請家長週末帶幼兒拾落葉,一起玩樹葉飄舞與飄落的遊戲。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我是一個粉刷匠》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歌詞較少,曲調簡單輕快,非常適合小中班幼兒。希望這首歌能夠讓小朋友們愉快的進入音樂氣氛,感受音樂中不同樂器的節奏,培養幼兒親自參加音樂表演,感受其中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歡快、活潑的歌聲和動作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學唱歌曲,體驗粉刷匠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粉刷匠》、舊報紙做的帽子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1.師: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我說一個謎語你們猜一猜,仔細聽好了“兩棵樹,十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手)

2.說說你們的小手能幹什麼?

3.下面看看老師的手能幹什麼?(拍手、掃地、洗衣服、刷牙、洗臉、粉刷)

二、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一看就知道老師的手在做什麼,我們一起來坐一坐,看誰的小手最能幹。

三、初識兒歌

師:小朋友,老師把剛纔粉刷牆壁的動作編成了一首小兒歌,你們仔細聽(邊念邊拍語詞節奏)

1.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2.刷了房頂又刷牆,刷子飛一樣。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

3.認識語詞節奏,××××︱×××︱××××︱×-‖

4.“今天我們就把這首好聽的小兒歌配上音樂唱出來。”

四、學習歌曲(清唱、伴奏)

1.幼兒欣賞歌曲。

2.幼兒學唱歌曲。

五、配合歌曲,幼兒邊唱邊進行表演。

1.啓發幼兒用動作來表現歌曲。

2.啓發幼兒想象,用不一樣的動作來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景中傾聽音樂,嘗試按不同音樂來表現動作。

2、藉助故事情節仔細觀察畫面,並且大膽進行想象。

活動準備:課件、三段音樂錄音、小熊掛飾、音樂《快樂的小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小老鼠來了1、播放課件圖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看是誰來了啊?(小老鼠)是一隻怎麼樣的小老鼠啊?(可愛的`)1、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老鼠。

二、進入情境:感受表現1、走一走1)播放課件圖2:今天小老鼠帶着我們要到處走一走,它走呀走,來到了一片大樹林裏,它看到了很遠的地方有個咖啡色的東西,你覺得會是什麼呢?(幼兒自由說一說)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於是它就決定走過去看看,它是怎麼走的呢?請你們聽一段音樂(老師播放音樂A)3)你聽了音樂後覺得小老鼠是怎麼走路的呢?你來走走看。(請2-3個幼兒學學小老鼠的走路)(老師繼續播放音樂A)4)你們覺得小老鼠是怎麼走路的啊?(有節奏)5)

小結:原來小老鼠是聽着音樂有節奏的向前走的。

6)請大家一起試一試,學學小老鼠聽着音樂有節奏的走路。(老師關注幼兒是否有節奏的學着小老鼠走路)2遍7)現在我們跟着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麼東西等着我們。2-3遍2、由小變大1)播放課件圖3(從小逐漸變大):我們離那個東西越來越近了,那個東西發生了什麼變化?

(變大了)怎麼會變大的?(走近了)它是怎麼變大的?(從小慢慢變大的)2)我給你一段音樂你來做一個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好嗎?你先做一個小小的動作。(播放音樂B)3)還有小朋友有不一樣的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嗎?原來可以做那麼多的越變越大的動作啊。

4)讓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做自己喜歡的越變越大的動作。

5)你覺得這個越變越大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幼兒自由猜說)我們繼續跟着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個東西究竟是什麼?(播放音樂A)3、睡覺1)播放課件圖4(一半身體):那個東西是什麼?(熊)你怎麼知道是熊?(幼兒自由說)2)你覺得他在幹什麼?你怎麼知道它在睡覺呢?我給你們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播放打呼嚕的聲音)(呼呼的打呼嚕聲音)3)你覺得這個大的動物是怎麼睡覺的呢?我們來聽段音樂,請你來試試它睡覺的樣子(教師播放音樂C)。

4)聽第一遍後:聽了音樂後你覺得睡覺的時候身體怎麼樣?(搖擺)像在幹什麼?(湯鞦韆)5)我們大家再一起跟着音樂身體像盪鞦韆一樣的睡覺。剛剛你們睡覺的時候做美夢了嗎?等會兒把你做的美夢告訴我。

三、音樂遊戲"石頭熊"

1、播放課件圖5:它到底是誰啊?(熊)我們一起叫醒它,我們一起玩遊戲吧!

2、遊戲"石頭熊":我是小熊我來和你們玩遊戲了,(老師帶頭飾)請你們聽好了,音樂一響起你們要跟着音樂做大熊的各種動作,音樂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動,做"石頭熊",音樂響起,我們再做動作哦。(反覆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