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九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九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觀察房屋建築圖片,根據觀察到的房屋結構,想象設計幼兒園的新的房屋建築,並用繪畫來表現房子的結構和特徵。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

3、能體現“我是幼兒園主人”“我爲幼兒園做點事”的主人翁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事先觀察過周圍的房屋建築。

2、收集有特點的建築圖片。

3、圖畫紙、彩色筆、油畫棒、顏料、毛筆。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觀察房屋圖——交代要求,幼兒作畫——展示交流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我們的幼兒園要造新房,正在徵集房屋設計稿,今天請你們做一次房屋設計師,請你給幼兒園設計一幢漂亮的房子,你心目中幼兒園的房子是怎樣的?(請幼兒先討論)

二、觀察房屋圖片,瞭解房屋結構

(出示房屋圖片):這裏有幾張設計師設計造好的房屋圖,看看房子的頂有什麼?(平頂、尖頂、圓頂、斜頂)門、窗怎樣?(方形、圓形等)房子周圍有什麼?(花、草、樹、游泳池等)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我們設計的房子要大,想想你設計的房子有幾層樓,房子的門、窗、屋頂是什麼形狀的,房子的周圍有些什麼,要設計的和我們現在住的幼兒園的房子不一樣,也不要和圖片上的房子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對構圖造型有困難的幼兒,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展示作品,互相欣賞,你覺得誰設計的好?(可請個別幼兒介紹)

活動延伸:

到戶外的空地上,揀落葉,爲幼兒園做點事。

活動反思:

教師帶領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通過走走看看使孩子們知道幼兒園的佈局,從而瞭解幼兒園,瞭解幼兒園的設施,喜歡幼兒園。在設計整個活動時,畫一畫幼兒園有一定的難度,幼兒不會用繪畫的形式畫出幼兒園,在今後的活動中注意孩子的實際水平。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手型的變換來進行描畫,學習手型畫的方法。

2.在活動中大膽發揮想象和創造,體驗手型畫的樂趣。

3.大膽進行添畫和用色。

活動準備:

畫紙、油畫棒、範畫。

活動重點:

能根據自己手型的變換來進行描畫,學習手型畫的方法。 活動難點:

根據自己變換後的手型進行添畫,大膽用色。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動物朋友,它給我們出了一條謎語。(圖片)一棵樹,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情全靠它。謎底就是手,然後師生同唱《我有一雙勤勞的手》,師生共同玩手指遊戲:石頭、剪子、布的活動,做各種手勢,如小狗汪汪汪、小鳥飛飛飛、小貓喵喵喵、小兔子跳跳跳等,爲做各種手形打下基礎。

師:其實,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隻手來變換出你喜歡的手型。(幼兒自由變)提問:誰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用手型變換出了什麼?你是

怎樣變的?

二、幼兒嘗試手型畫的畫法。

1.提問:小朋友,你能把你變換出的手型畫出來嗎?誰願意上來畫一畫,請小朋友仔細看他是怎樣把變出的手型畫出來的(請幼兒講)。

2.師小結:先把自己變換的手型放在紙上不動,再用握筆的手沿手的外型輪廓畫,畫出的圖案叫手型畫。然後再根據你畫出的圖案進行添畫。

3.範畫欣賞。

請幼兒欣賞老師的範畫,啓發幼兒大膽想象。

三、幼兒嘗試創作手型畫(老師提繪畫要求)。

1.先變換手型,然後再畫變換的手型,再根據你畫的手型來添畫塗色。

2.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大膽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圖案。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重點(根據自己手型的變換來進行描畫的程度)來進行評價。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本課時的難點(根據自己變換後的手型進行添畫,大膽用色)進行評價。

3.老師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畫牆上。

五、總結:

大家說美不美啊,我們的雙手真像是一位魔法師!那麼,老師也希望小朋友們能好好運用自己能幹的小手,把我們的世界裝扮的更加美麗多彩!

本次教學活動,也作爲我們大班行爲跟進式的研討課。在第一次的教學活動後,我們大班組的全體老師都幫我出謀劃策,和她們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幫我修改教案,讓我深受感動。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學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想象力更豐富了。整個教學活動也比較流暢。

本次活動也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教師的話太多,一直在重複某些詞語,在最後美術評價的過程中,應該把好的作品都展示出來進行講評,並要顧及全體幼兒。

總之,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課,幼兒的課前經驗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要不斷的努力,不斷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要求:

1、培養敏銳細緻的觀察力。

2、根據觀察的細節畫出同伴。

活動準備:

海報紙、彩色筆。

觀察與指導:

1、集體合作爲教師畫像。

孩子們能有機會在黑板上用粉筆爲老師畫像,十分高興。爲了調動更多的孩子,我讓他們一人畫一個小部分,這樣既爲更多的孩子創設了機會,又適當降低了難度。我發現連平時很內向的孩子也樂意地舉起手,爲我作畫。

集體創作的結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腦袋、小圓眼、長披髮、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老師的模樣,實在談不上一點相似。呵呵,小傢伙們可不顧這許多,美滋滋地欣賞着自己的作品——寫真畫。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謝謝大家,我很喜歡。”

點評:這個環節是提醒幼兒重視觀察,細心捕捉被畫人身上的顯著特徵,然後再進行創作。當然,孩子的寫生能力

是有限的,我們不能注重創作的結果,而在於過程,是否具有寫生的興趣與發展潛能。

2、兩人一組仔細觀察對方畫下彼此模樣。

接下來是小朋友爲同伴創作了。有了剛纔的經驗,大家大膽多了(老師都說我們畫得很好)。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誰爲誰畫。餘晏跑來說:“我和她都畫黃馨蝶”。三個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還沒有這個概念,我告訴他們A—B—C,每個人都能畫別人,也都能被別人畫到,孩子們很樂意接受這個方法。希望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們能夠有相應的經驗。

鄭凱騰和王葉輝兩人互相繪畫,他們仔細地觀察對方,敏銳捕捉對方的特徵,凱騰的'畫面上葉輝正坐在椅子上,胸前掛着胸卡,上面還很認真地寫“組長”兩個字。他解釋說:“我是按照葉輝身上組長牌的樣子學寫下來的。”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們倆的畫沒有色彩,全是線條勾勒,已十分接近寫生作品了。

昕宜、樂樂等幾個對色彩感興趣的孩子作品絢麗多彩;幾個能力弱些的孩子也作出了令他們自己滿意的作品;有的小朋友有好幾個好朋友爲他寫生,真是人緣好也……

最後,他們要求我在畫面上幫着寫下“我的好朋友XXX”。看見他們快樂的樣子,我祝福他們永遠快樂成長。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運用泥工的多種技能,表現海洋中的動物與植物,並學會用小棒雕刻的方法來表現細小的部分。

2、發展觀察力,初步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3、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透明的金魚缸或造型各異的瓶子,泥塊,小棒,海底世界的錄像。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海底世界的錄像,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我們在電視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動物和植物?

教師再放錄像一次,觀察海底的動物是什麼樣子的:重點觀察各種畫類、烏龜、蝦的外形特徵。

2、教師講解制作要求,重點講解雕刻方法。

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塑造出海底世界的景象,請小朋友將你想做的動物及植物用泥雕在魚缸表面,做完後爲了讓小動物做的更加形象。小朋友還可以利用這些小棒在動物或植物的表面雕刻出相應的花紋。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指導能力較差的幼兒首先確定主要內容。製作出簡單的動物形象,利用小棒,簡單雕刻。

指導能力強的幼兒表現出有情節的性的畫面。通過製作,水紋波及草等畫面更加完整。

4、評價。

活動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因此我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入手,前後照應讓學生抓住文章是圍繞“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來寫的,接着讓學生去找哪些段落寫了景色奇異,哪些段落又寫的是物產豐富,先理清課文的主要脈絡,發現課文描寫了海底動物、植物、礦產,既是物產豐富又構成了海底奇異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異美麗,但學生真正見過的不多,因此我運用現代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從互聯網上找到、截取並製成了具有生動、直觀的視頻錄象,播放海底裏奇形怪狀、色彩鮮豔、瑰麗無比的珊瑚和那些見也沒見過甚至是聽也沒聽說過的形態各異的魚兒,學生一定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驚歎。利用視頻的播放創設情境,再通過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容易被調動起來。

課文二、三自然段描寫課海底的動物,海底的“各種聲音”是一個謎團,學生難以想象、猜解和區分。課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舉出來,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對聲音進行了描摹。這樣,海底各種動物發出的不同聲音就介紹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學時,抓住這四個句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模擬一下蜜蜂“嗡嗡”、小鳥“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聲音,比較他們的不同,從而想象出海底動物發出的各種奇異的聲音。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使學生深刻地瞭解了文章所描寫的內容。課文第三自然段寫了動物的活動,課上我通過分析語句的說明方面,讓學生通過列數字的方面瞭解海蔘速度的慢和梭子魚速度的快,瞭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進一步體會梭子魚的快等。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年畫鮮豔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

2、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年畫所表達的含義。

3、啓發幼兒用語言和姿態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年畫歡樂祥和的氣氛和人們的美好願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年年有餘》掛圖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課前,讓幼兒回家向父母瞭解,他們小時侯看到過的年畫內容,並參觀過新華書店的各種掛曆、年畫。

4、師生共同收集年畫,將活動室佈置成年畫展覽廳;五角星掛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年畫的特點。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樂伴奏下,教師和幼兒自由地欣賞活動室裏的年畫展覽,自由地交談、議論。

2、讓幼兒在活動室中間找個位置坐下,教師再介紹:今天欣賞的這些畫是專門過年時張貼的畫,這種畫叫年畫,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畫,現在,在農村還有貼年畫歡度春節的習慣。

3、提問:你看了這些年畫有什麼感覺?(高興、快樂,有種過年的感覺等)

(評析:開放式寬鬆的環境,有利於幼兒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談看年畫的感覺,使幼兒初步對年畫有了整體的感受。)

二、欣賞《年年有餘》年畫的內容。

1、指《年年有餘》這幅畫,要求幼兒仔細觀察。

2、提問:這幅畫上有些什麼?讓幼兒自由議論再發言。

教師小結:畫面上畫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手裏抱着一條大鯉魚,笑嘻嘻地盤腿坐在蓮花座上,旁邊還有大大的荷葉和結着桃子的桃樹。

(評析:讓幼兒自由議論,引起幼兒講述年畫內容的興趣,教師簡短的小結,幫助他們理清了年畫內容的思路。)

三、欣賞《年年有餘》的構圖和色彩,感受其快樂祥和的氣氛。

1、提問:這幅畫主要畫的是什麼?畫家把它畫在畫面的什麼地方?

2、用白紙擋住旁邊的荷葉和桃樹,引導幼兒體會畫面的飽滿感,再分別露出左邊的荷葉和右邊的桃樹,引導幼兒體會畫面的均衡感。

3、提問: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爲什麼你看了這幅畫會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啓發幼兒從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紅、黃、綠鮮豔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慶熱鬧的氣氛。

4、欣賞《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樂(片段)。

提問:你覺得哪一段音樂與這幅畫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樂,讓幼兒學一學畫中小男孩的姿態,或讓幼兒合作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這幅畫。

(評析:用左右分別遮蓋比較法讓幼兒感受畫面的均衡、構圖的飽滿,方法巧妙直觀。匹配音樂讓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給幼兒創造了多通道充分體驗的機會,同時也體驗了美術欣賞帶來的快樂。)

四、舉行“智多星”擂臺賽,有獎竟猜理解年畫的含義。

1、提問:爲什麼人們在過春節時要貼這幅有魚的年畫?貼了這幅有魚的畫,是希望家裏怎樣?

(教師提示幼兒欣賞鯉魚和古錢幣的組合年畫,幫助幼兒理解“魚”和“餘”字是諧音,表示富裕的意思。過新年貼有魚的年畫意思是“年年有餘”,反映了人們希望年年豐收,生活富裕的美好心願。)

2、畫中的蓮花座,又表達了人們什麼樣的心願?

(提示蓮蓬裏有“蓮子”,諧音有子孫。)

3、畫中的桃子又有什麼意思?

(結合欣賞壽星手上託着桃子的年畫,得出年畫上的“桃子”是希望家裏的人健康長壽。)

(評析:運用遊戲競賽的方法,提高了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獎品五角星掛件的運用,提示教師要讓每個幼兒都嚐到成功的喜悅。)

五、讓幼兒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年畫,知道了年畫色彩鮮豔,畫面飽滿,有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評析:給年畫起名字,進一步突出了年畫的主題,教師的總結,幫助幼兒梳理了年畫的特徵。)

六、活動延伸:幼兒自己創作一幅年畫。

(總評:欣賞過程清楚,層層深入,活潑有序。注意調動幼兒的審美積極性,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教師爲幼兒創設了良好的活動環境。)

活動反思:

怎樣上美術欣賞課,這對於我市大多數幼兒教師來說還是個難題,爲了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美術欣賞課的研究,我作爲一名教研員,率先上了這節美術欣賞課,期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上完這節課我的體會還是挺深刻的。

幼兒學習知識一定要建立在感性經驗之上。這節課雖然不是幼兒生成的,但上這節課時我借鑑了方案教學的經驗。提出主題後,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年畫,家長們也參與了此活動,他們和孩子一起到圖書館、新華書店找年畫,或上網蒐集資料,他們還把自己小時候看到的年畫內容和自己的孩子作了交流。正因爲孩子們有了大量的感性經驗,所以他們在上課時有話可說,情緒高漲,反應熱烈。

小百科: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爲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這是一個大班的繪畫教學活動,一般幼兒認知經驗少,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該開放,放手讓幼兒畫出自己心中所想,不要約束幼兒。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設計繪畫未來的車的興趣,體驗師幼合作的樂趣。

2、在活動中讓幼兒能夠不受限制設計出未來的車,並塗色。

3、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想象設計未來的車。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懂得創造性的設計未來的車。

教學難點:用添畫的方法使幼兒能夠設計出與別人不同的車。

活動準備:

教師範例,示範紙,教師事先在幼兒畫紙上設計幾種不同的車的外形輪廓,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基本環節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坐車嗎?你們都坐過什麼樣的車呢?還看見過什麼樣的車呢?你能夠想象出未來的車是什麼樣的嗎?激發幼兒設計繪畫的興趣。

二、基本環節

教師出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

1、畫上的未來車都是什麼形狀的?

2、這些未來的車能幹什麼呢?

3、教師出示範例,幼兒觀察,說出自己喜歡設計什麼樣的車?

4、教師出示示範紙,引導幼兒想象設計未來的車,幼兒添畫車輪、車窗、車輪等方法設計未來的車。

5、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

①教師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在原來的形狀上用添畫車燈、車窗、車輪、車門等方法進行添畫,然後塗上顏色。

②引導幼兒設計出與衆不同的作品。

6、作品評價:

①幼兒小組之間進行評價,重點評價幼兒作品的創造性。

②引導幼兒體驗師幼合作的樂趣(兒歌:蝸牛車、鯨魚車、花車、樹車,這些都是未來的車,老師小朋友們齊動手,大家一起合作快樂。)

7、幼兒模仿開着自己設計的車出活動室玩遊戲。

三、延伸環節

活動延伸:在美工區投放材料,幼兒繼續設計未來的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首先感覺本活動知識非常的豐富,在簡單認識車子結構功能的基礎上,啓發幼兒的想象力,大膽的設計未來的車。教師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都比較充分,圖片豐富,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教師對一部分幼兒的評價語也比較及時、到位。幼兒表現很積極,想象出各種各樣未來的車。

2、對活動過程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很積極,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大膽的說出自己喜歡設計的車,在小組活動時,個別孤僻的幼兒沒有開口動手繪畫。不過大多數幼兒合作還是比較好的,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小組合作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是從小學的教師轉到幼兒園,所以對幼兒的一些認知掌握度不夠。但是,我基本上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教師能關注每個幼兒,在幼兒表現好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覺到快樂。教師能依據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⑷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主動權交給幼兒,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由的翱翔,設計出與衆不同的車,讓幼兒無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讓幼兒得到更好的鍛鍊。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人物的臉部表情與五官變化,學習用帶有情感色彩的色調錶現人物臉部表情。

2、能與同伴用眼神、表情進行交流、合作,嘗試把更多的表情編入兒歌中或變成歌詞進行表演唱。

活動準備:

1、豐富幼兒表達人物表情的語句和詞彙,學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2、美術活動用的材料、小鏡子。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做照鏡子的遊戲,讓幼兒在鏡子裏做出各種表情,進行自我欣賞。

2、輪流請幼兒把表情重複給大家看,互相交流、欣賞。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人在喜、怒、哀、愁、調皮等不同狀況下,臉部五官的變化,學習用語言進行描述。

3、教師有表情地朗誦《鏡子裏的我》,幼兒邊聽邊用表情、動作加以表現。然後師生共同討論還有哪些表情可以編到兒歌裏去,教師要幫助幼兒記錄下來。

4、複習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學習自由創編歌詞,並帶有表情地進行表演。

附作品:《鏡子裏的我》

小小鏡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遊戲。/眼睛眉毛皺起來,/原來我在發脾氣。

小小鏡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遊戲。/嘴巴兩邊向上翹,/原來我在咪咪笑。

附歌曲:

活動二:

1、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各種表情的表現特點。

2、幼兒自己選擇表現方式(繪畫、拼貼、泥塑等),繪製出自己最喜歡的表情。

作品展示和交流:把全班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猜一猜、學一學每一件作品所表現的表情,看一看與作畫幼兒的想法是否一致。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並嘗度用自己的小手變出各種生動的圖案。

2、體驗手形畫帶來的樂趣,啓發幼兒大膽想象。

3、激發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並將它變成生動圖案,體驗到手形畫帶來的樂趣。

2、難點:大膽發揮想象根據手形變換來聯想相關的事物。

活動準備:

1、若干手形圖

2、學具:記號筆、油畫棒、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伸出你的手,你的手能變什麼?

二、出示範畫手開圖

1、這是我的手形(圖一)你們能不能把我的手變成其他東西。

2、出示範畫(圖二):這是我變的孔雀,你會變什麼?

3、可以這樣豎着放,也可以橫着放。(圖三)他可以變成什麼?

4、我又變了一隻雞,你會變什麼?

5、我們除了伸直手指放,還可以任意彎曲幾個手指。看我可以這樣放。(圖四)

6、這是我變的小花,你會變什麼?(圖五)

三、示範、講要求。

原來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這些手形都是怎麼變到紙上去的呢?

老師來示範一遍,講解注意點。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開始作畫,拿到紙的小朋友,先在紙的右下角寫上自己的號次。

五、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活動最初源於孩子一次散步中玩的"手影遊戲",教師及時地抓住了教育契機,開展了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活動。

手影表演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將科學領域與語言領域融於幼兒生活中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本次活動的設計旨在通過讓幼兒探索手影,讓幼兒瞭解影子與光的奇妙關係,激發幼兒對手影遊戲的好奇與興趣。本次活動源於孩子的"興趣點",又給孩子充分發揮和表現的機會,深受他們的喜愛。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幼兒園的主要建築和景物,用繪畫表現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以及花草樹木。

2、根據幼兒園建築結構和景物位置,學習合理佈置畫面。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裏散步,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周圍景物等。

2、組織幼兒進行建築遊戲“我們的幼兒園“,初步掌握幼兒園的佈局。

3、彩色筆蠟筆、畫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麼美的幼兒園畫下來,今天就畫“我們的幼兒園“好不好?

2、引導幼兒回憶觀察過的幼兒園的佈局

教師:你們在園裏看到了什麼?幼兒園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門窗在哪裏,是什麼形狀的?園內還有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樹和花長在什麼地方?它們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先仔細想好,然後再動筆。在紙上先畫樓房,再畫運動器具和花草樹木,將房子畫大一些,畫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兒畫面較空,適當啓發幼兒補充內容。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找一找哪張畫上的房子畫得很平穩;哪張畫上畫的幼兒園裏的東西最多等。

小結:我們的幼兒園真美,今天大家把我們的幼兒園畫下來了,我們要愛護幼兒園的一切東西,使幼兒園永遠都那麼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