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總六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總六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一、正確認讀:日、月、水、火、山、木、人、口,正確發出捲舌音:山(shn)、水(shui)。

二、在遊戲中產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增強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

活動準備:

一、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隻,實物投影儀。

二、各種報紙每人一張。 已認識的字卡若干張,如:大、小、高、矮、笑、哭、前、後,小貓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貓捉老鼠》,複習、鞏固已經認識過的漢字寶寶。

(一)、(老師戴上貓的頭飾)師:看,老師變成什麼了?(小貓)小貓我又要來捉老鼠了,你們會被我捉到嗎?

(二)、遊戲方法:老師轉身背對幼兒學貓叫三聲後再轉身舉起一張字卡,幼兒必須立刻說出字卡的名字並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做錯者即會被貓捉住。

二、引導幼兒瞭解漢字的變化和發展。

(一)、師:剛纔我們做了好玩的遊戲,今天,有許多別的字寶寶也想來跟我們一起玩,大家拍手歡迎它們出來。

(二)、(展示投影儀上的幼兒用書)師:看,這是什麼圖畫?(太陽)咦!太陽裏面會藏着一個什麼字寶寶呢?(幼兒自由猜想)

(三)、揭開太陽圖下面的一張“象形字”:大家看好了,變成什麼樣子了?

(四)、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太陽的三種變化,教師簡單介紹“象形字”的由來與“現代漢字”的產生

(五)、幼兒依次觀察“月、水、火”的象形字由來與變化,進一步感知、瞭解文字的起源。

三、鼓勵幼兒自己閱讀圖書,根據圖畫和象形字的提示,認讀現代漢字,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及對文字的敏感性。

四、嘗試認讀漢字。

(一)、教師逐一出示字卡,請幼兒認讀,然後帶領全體幼兒一起讀兩遍,並把字寶寶放在黑板上。

(二)、多種方式幫助幼兒認讀:

1.教師讀字音,幼兒舉字。

2.教師舉字,幼兒讀字音。

3.打亂次序進行閱讀。注意糾正幼兒不正確地發音。

(三)、引導理解詞義,如“日”就是太陽、“口”就是嘴巴。

五、操作活動“尋找報紙上的字寶寶”。

六、開展組詞遊戲,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和運用漢字。

例如:“月”可以組成“月亮、月餅、月光”等等;對積極大膽參與組詞遊戲的小朋友給予表揚和肯定。

中班語言識字教案:《親親她》

教學目標:

一、理解詩歌,體會詩歌中愛媽媽的情感,並會背誦詩歌。

二、能夠正確認讀生字,並會說話運用。

教學準備:字卡、小獎品、課件製作

教學過程:

一、討論法: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是怎樣長大的?(讓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現在我們就來看一幅圖畫,誰能說一說這幅畫上都有誰?媽媽在幹什麼?(餵奶)噢,媽媽用奶把我喂大!我們再看一幅,媽媽在幹什麼?(抱我)媽媽用手把我抱大!把我喂大了,抱大了,我也伸出小手,抱着媽媽 親親她!

二、學習詩歌:

(一)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親親她》。小朋友來聽一聽詩歌裏是怎樣說的?(老師指讀,幼兒聽) (二)這首詩歌表達了小朋友對媽媽的熱愛。你也伸出小手來和我一起指讀吧。(幼兒跟着老師手空中指讀)(幼兒拿書指讀.....)

(三)用節奏和聲勢動作念兒歌。

三、學習生字:

媽:小時候誰把我們喂大?是媽媽。(出示“媽”字卡)小朋友看一下左邊是什麼?(女)右邊是馬,合起來是媽媽的媽。誰能用英語來說媽媽?她:詩歌的名字是親親她。小朋友看這是“她”字。左邊也是“女”,這個她指的是誰?(媽媽)因爲媽媽是女的,所以她表示女的她,如果把"她"換成"他",表示男的他。媽和她的相同點:讓幼兒自由回答。媽媽把我們養大很不容易,我們唱首歌給她聽吧。可以拍手隨音樂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抱:小時候我們還不能走路,媽媽就用手抱着我們。(出示抱)左邊是提手,右邊是書包的包合起來是抱。你能用抱說句話嗎?把:(先出示字卡“巴”)

小朋友這是什麼?(巴)現在我要變把戲,左邊給他添上一把小梳子,看成什麼了?用:直接出示用字。(讓幼兒用這個字組詞說話)親:動作演示法。(出示親字)親字上是立下面是木。伸:現在小朋友聽老師口令做動作,把手伸開,把腿伸開....(出示伸)你怎麼把它記住?(左邊是......右邊是.......)我:先出示找,我們給它戴上一頂小帽子,變成什麼了?(我)

四、鞏固練習:

(一)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字寶寶,每個字寶寶都有名字,它叫什麼?(老師和幼兒共同複習一遍)我們給它們找夥伴吧,和它找一樣的小夥伴。(從詩歌中找出和字寶寶一樣的字)

(二)摸字字寶寶都有了夥伴它們很高興,要和我們做遊戲,你們願意嗎?那我們開始吧。

(三)送字寶寶回家:字寶寶很累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這些字寶寶很調皮,你要叫着他的名字才肯回去。(將字卡送到樂園裏)結束:好了,字寶寶都回家了,我們用英語和它說再見。小朋友別忘了,要時常來看看它們,好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分析故事,理解狐狸給兩隻笨狗熊分餅的故事情節。

2、幼兒能大膽地用語言和非語言的形式,表達故事情景。

3、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展現自己。

活動準備:

1、少數幼兒已經感知過《兩隻笨狗熊》的故事

2、兩隻狗熊的頭飾、一隻狐狸的頭飾

3、《兩隻笨狗熊》的圖片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的形式,導入故事,鼓勵幼兒互相豐富相關的經驗。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過笨狗熊的故事嗎?

幼:A我聽過,有兩隻很笨的熊爲了爭一塊麪包乾,最後被狐狸騙了!

B我也聽過,兩隻笨狗熊誰也不讓誰,結果讓狐狸把麪包吃了。

師:如果他們的話加起來就很完整了。有兩隻笨狗熊爲了爭麪包幹吃誰也不讓誰,最後被狐狸騙的只剩一點點了。哪些小朋友聽過這個故事的?

師:有的小朋友聽過了,那你們有沒有見過這兩隻笨狗熊和狡猾的狐狸呢?

幼:沒有

師:好,這回我們就來侃侃它們長的什麼模樣,他們之間具體發生什麼事情。

2、欣賞圖片,引導幼兒通過細節來連接故事的具體情節。

“誰來說一說。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講述大致的故事情節。“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幼兒間的互相講述,讓全體幼兒掌握故事的大致情節。

3、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從動物的內心深處來講述故事。

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從內心世界來分析動物的心理活動、想法。

“兩隻狗熊誰也不讓誰時,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幼兒回答後鼓勵幼兒嘗試講述、表演:“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說一說!”

“看見肉狐狸又會怎麼想,怎麼說呢?”

“口水滴答滴答的往下流是什麼樣的?”鼓勵幼兒嘗試表演。

“當看到狐狸分後的肉,兩隻狗熊怎麼說的?”“誰來表演一下?”

“結果怎麼樣?”,“爲什麼會怎樣呢?”

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引導幼兒,在這過程中適時適當的讓幼兒表演一下,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展現自己。

“你覺得這兩隻狗熊怎麼樣?”“除了笨還可以怎麼說呢?”“狐狸又怎麼樣呢?”

4、出示頭飾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表演這些主人公了。

適當的講解一下主人公的含義:故事裏出現的最重要的人或動物、植物等就是主人公。

請一組幼兒先來嘗試,分角色表演。教師讀敘述的部分。然後分組嘗試。

延伸活動:

可以把此故事的表演放到區域中讓幼兒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萌發對自然界動物的興趣。

瞭解動物身上某些硬硬的部位以及它們的作用。

在仿編問答歌的過程中擴展知識面並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堅硬的部位”音頻;“堅硬的部位”組圖;《問答歌》兒歌音頻及伴奏;“問答歌”圖片。

材料準備: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播放音頻及組圖“堅硬的部位”,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動物樂園舉辦了一場挑戰賽,來了很多動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們的參賽宣言,想一想這些動物都有什麼共同點?(有個部位是硬硬的)

哪些部位是堅硬的呢?這些堅硬的部位有什麼作用?

小結:殼、嘴巴、刺、牙齒。堅硬的殼能夠保護動物的身體;堅硬的嘴巴便於動物覓食;堅硬的刺能夠讓動物更好地保護自己;堅硬的牙齒能夠幫助動物嚼碎食物。

播放兒歌音頻及伴奏《問答歌》,出示圖片“問答歌”,引導幼兒瞭解兒歌問答形式並學念兒歌。

1.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2遍,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問答歌並瞭解問答歌內容。

什麼是問答歌?(兒歌的一種形式,老師問一句,你們答一句)

是怎麼問的?(誰的…硬又硬?)

是怎麼回答的?(…的…硬又硬。)

2.播放兒歌音頻及伴奏,出示圖片,帶領幼兒多形式唸誦兒歌。

1)帶領幼兒完整唸誦兒歌。

2)由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3)由部分幼兒提問,其餘幼兒回答。

4)幼兒自由結伴,問答兒歌。

師幼討論其他具有堅硬部位的動物,並鼓勵幼兒仿編兒歌。

3.引導幼兒仿編答句。

除了烏龜/鴨子/刺蝟/老虎,還有什麼動物的殼兒/嘴巴/刺兒/牙齒硬又硬呢?

用問答歌的形式怎麼回答呢?(蝸牛殼兒硬又硬/小鳥嘴巴硬又硬/蜜蜂刺兒硬又硬/獅子牙齒硬又硬)

4.引導幼兒仿編問句。

動物樂園想讓更多動物參賽,還有其他動物有堅硬的部位嗎?

用問答歌的形式怎麼問呢?(誰的角兒硬又硬、誰的蹄子硬又硬)

5.鼓勵幼兒自編問句和答句。

用問答歌的形式,怎麼問、怎麼答呢?(誰的角兒硬又硬,山羊角兒硬又硬。誰的蹄子硬又硬,斑馬蹄子硬又硬。)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在美工區投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畫出自編問答歌中的動物。

2.在語言區展示幼兒畫作,引導幼兒自由結伴進行問答。

附兒歌:

問答歌

誰的.殼兒硬又硬?烏龜殼兒硬又硬。

誰的嘴巴硬又硬?鴨子嘴巴硬又硬。

誰的刺兒硬又硬?刺蝟刺兒硬又硬。

誰的牙齒硬又硬?老虎牙齒硬又硬。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有重點地講述小白兔是如何利用小紅傘幫助別人、又保護自己的。

2、培養幼兒耐心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

2、小紅傘一把。

活動過程:

1、啓發幼兒討論“小紅傘”的用途,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實物小紅傘,對傘的用途進行討論。

這是什麼?它能幹什麼?當遇到什麼情況時,它能怎樣幫助你?

(2)出示圖片,提問。

今天天氣怎樣?小白兔要到哪裏去?它出門時帶了什麼?它經過什麼地方?看見誰在幹什麼?它怎樣幫助刺蝟的?它又發現了誰?又是怎樣躲避大灰狼的?

重點是幫助幼兒梳理講述的經驗:什麼時候?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2、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理解結伴講述,老師巡迴指導。

3、請2~3位幼兒到前面來大聲講述。

4、通過給故事起名字,提供講述的思路。

(1)這個故事裏主要講了什麼?應該怎樣講才使聽的人更清楚的明白呢?

(2)給故事起名字。

(3)老師以弱者的身份進行講述

讓幼兒說說什麼地方講的不好,應該怎樣講?

(4)幼兒分小組進行講述後推派代表進行,其他孩子進行集體的點評來積累講述經驗。

5、續編活動。

幼兒繼續談“傘的用途”,遷移講述經驗。

(1)引導幼兒發現“傘的用途—撐起來當籃子”。

(2)指導幼兒按照講述的思路,敘述“小白兔利用小紅傘當籃子裝蘑菇”的過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背景:

優美的詩句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影響很大,而以傳授作品爲主的單向性教學模式,往往不能滿足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主表現的強烈願望。教材《夏日》講述了夏日的自然現象。爲了體現以創新精神維爲核心的素質教育,本教學嘗試以情景表演來代替傳統的口頭表述,以開放性提問爲中介,以激發幼兒積極思維,自主表達爲核心,展開整個教學內容。

活動目標:

1、仔細聽散文,理解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

2、萌發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表演,背景音樂。

2、動物、太陽等頭飾若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們,聽過雷聲、雨聲、風聲嗎?

師:什麼季節你能聽見雷聲、雨聲、風聲,它們有啥不同的表現?

2、我們來聽個故事。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圖“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歌唱夏日的美景。”

3、提問:

(1) 太陽像個什麼,掛在什麼地方?

(2) 樹葉怎麼了,小草怎麼了,花兒怎樣了?

(3) 我們來看看小狗是怎麼做的,小狗的舌頭有什麼作用?

師:對了,因爲他們的舌頭都有自己的用處。

(4) 蜘蛛怎麼了?知了呢?螞蟻在幹什麼?小魚、小燕子、蜻蜓它們都在幹什麼?

4、幼兒完整看課件再來欣賞一遍散文詩。

5、教師總結結束。

師:通過欣賞你們知道夏日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自然現象嗎?如果你們去發現的話會怎麼想呢?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發現故事中的反義詞並積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反義詞。

2、體驗動物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故事,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圍巾、皮帶;厚書、薄書;長頸鹿、小羊;白天、黑夜;木椅、沙發;糖、藥;兔子、烏龜;高興、生氣)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幼兒經驗的梳理。

師:老師要考考小朋友。我做一個動作,(做雙臂向左的動作)你能做出相反的動作來嗎?請一個小朋友站到老師旁邊來試一試。

做對的小朋友也想一個動作,讓其他小朋友找相反。

二、猜一猜——引出熊叔叔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爲下一環節作鋪墊

圖片一:

提問:孩子們,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名字是《熊叔叔的生日派對》,你知道生日派對是幹什麼嗎?

師:生日派對就是過生日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最重要的是還有好吃的蛋糕,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圖片二)今天是熊叔叔的生日呀,咦,他怎麼在睡覺?

幼兒猜測

小結:原來,熊叔叔在幫助小動物們在小溪上造了一座石橋,忙了一天一夜,可累了,一到家就躺在牀上呼呼大睡。

三、看一看——熊叔叔幾次聽到門鈴聲的反應(相反的動作)

提問:

圖片三:(叮咚)有人按門鈴。(叮咚、叮咚……)

老師與幼兒一起邊閱讀邊講述故事

師:熊叔叔從睡夢中醒來,(哈欠)“是誰找我”,他一邊打着哈欠一邊開門,“咦,沒人啊……”於是他關上門,剛爬上樓梯,(叮咚叮咚)“是誰呢?”他又爬下樓梯,走出屋子,(左看看,右看看)“誰啊?”,還是沒人,熊叔叔轉身走進屋子,這下可好,討厭的門鈴把熊叔叔吵得睡不着覺,他想:坐在沙發上看會報紙吧,這時(叮咚叮咚)熊叔叔騰地從沙發上站起來,“咚咚咚”衝出門外,雙手插腰,這時的熊叔叔非常(生氣), “哼,到底是誰在搗亂!”

提問:門鈴聲一共響了幾次?每次門鈴響,熊叔叔分別做了哪些動作?咦,孩子們,你從熊叔叔的動作裏,發現了什麼嗎?(知道嗎?在這些動作裏面藏着一個祕密,你發現了嗎?)

幼:這些動作是相反的。(追問:那誰和誰是相反的呢?)

小結:原來開和關、上和下、進和出、站和坐,這些動作都是相反的。

過渡:哎,你們說會不會是有人在和熊叔叔玩相反的遊戲。

四、玩一玩——積累生活中的一些相反的詞語

1、你還知道哪些詞語也是相反的呢?

2、找相反的朋友

要求:每人一張圖片去找相反的朋友,並說一說什麼地方相反。

每組選一名幼兒介紹自己找到的相反。

小結:我們已經幫圖片找到了相反。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找找相反。

五、想一想——引出結局,出人意料

1、提問:熊叔叔還在氣頭上,突然看見門口有個大禮盒。這麼大要怎麼挪進屋呢?

幼兒:推

師:熊叔叔在後面使勁推着箱子,我們也去幫忙吧,誰可以用一個相反的動作幫助熊叔叔(在前面拉)黑喲、黑喲,好重啊。

師:好期待呀,裏面會有什麼呢?有請熊叔叔打開禮盒,哇,裏有什麼啊?(動物新村的朋友和蛋糕)

提問:爲什麼小動物們都來給熊叔叔過生日?(回憶故事開頭)

師:熊叔叔樂於助人,所以這麼多好朋友都來爲熊叔叔過生日,照理說,他應該開心纔對,可是,熊叔叔怎麼哭啦?

小結:熊叔叔雖然眼角掛滿淚水,但是細心的孩子發現了嗎?他的嘴角卻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結束:好幸福的生日派對啊,我也想參加他的生日派對,那就一起來吧!(播放《生日快樂》歌曲,師生歌唱、舞蹈)

教學反思:

因爲我們班新發了一批繪本閱讀圖書,孩子們對這些圖書非常感興趣,所以我選擇了其中的一本《熊叔叔的生日派對》作爲活動內容。繪本中使用了幾組常見的反義詞,開關、上下、進出、站坐,這些反義詞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符合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活動中,孩子們對畫面內容充滿了期待,被課件的聲音、圖片深深吸引,每個幼兒都表現的異常專注,似乎進入了熊叔叔的故事中,這也是繪本的魅力。

在第一環節,通過觀察畫面發現熊叔叔所做的動作都是相反的,有三分之一幼兒沒有發現。我分析原因是幼兒第一次接觸反義詞,對這個概念比較陌生。活動前設計了做相反的遊戲,意圖是將難點前置幫助幼兒理解反義詞,但實際活動時我只是讓幼兒做了遊戲,沒有提煉反義詞的概念。

在幼兒閱讀繪本後幼兒輕鬆掌握了反義詞的含義,在操作環節對粗細、高矮、厚薄、高興生氣、白天黑夜等反義詞很容易就配對了。兔子烏龜(快慢)、糖藥(甜苦)、沙發椅子(軟硬)有一定難度,是給能力強的幼兒準備的。在教師引導下,孩子們還是能夠理解的。我感覺這個教育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