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及輔助材料搭山洞的方法,提高幼兒身體的控制能力。

2.提高幼兒鑽爬動作的協調性。

3.在身體探索活動中,培養幼兒豐富想象力、創造力及合作精神。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5.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地墊、軟棍、花棍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注意鍛鍊幼兒身體的協調性與身體的控制能力。 教師用身體搭一個小山洞,請幼兒鑽山洞,激發幼兒遊戲興趣。(這一小小的環節一下子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嘗試鑽老師搭的山洞)

二、單人搭山洞、鑽山洞

這個小山洞是老師設計的,誰能想辦法,一個人用身體設計出一個和老師不一樣的山洞。幼兒嘗試搭山洞,教師鼓勵幼兒通過改變身體姿勢,創造多種方法。(開始時幼兒只是彎腰雙手撐地搭山洞,在教師肢體動作示範引導下,孩子們的思路開闊了,方法也多了起來,遊戲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同時教師及時引導幼兒制定遊戲規則。(在幼兒嘗試鑽山洞時,小小、小禹等幾個孩子分別從山洞的兩頭向裏鑽。互不相讓,結果誰都鑽不過去,教師及時引導幼兒發現問題,並制定只能從一個方向鑽的遊戲規則。)

三、教師引導幼兒總結搭山洞的方法(同時請小小向大家介紹他們自己制定的遊戲規則,推廣給大家)

“小朋友剛纔都動腦筋搭了各種各樣的小山洞,誰願意把自己的山洞展示給大家看,讓小朋友鑽。”(孩子們爭先恐後的把自己搭的山洞展示給別人看,當奇奇展示自己的創意時,平時不愛說話的螢螢也大聲喊起來:“哎呀!你搭得怎麼和我的一模一樣呀?”)

四、兩人搭山洞

“小山洞真好玩,能和你的好朋友配合搭一個大山洞嗎?(由於幼兒已有了單人搭山洞的經驗,所以在兩個人合作搭山洞時手腳並用,方法就更加多元化了。”教師提醒幼兒根據山洞大小選擇鑽、爬動作。如:正面鑽、側面鑽、鑽爬等。

五、教師引導幼兒小結二人鑽山洞的方法

六、藉助輔助材料搭山洞

“小朋友搭的山洞很好,可是一次只能鑽一個人,我們可以試試用這些材料和我們的身體一起搭一個大山洞,能讓幾個人一起鑽過去。”教師投放可粘接延長的軟棍,幼兒嘗試藉助材料單人或與人合作搭山洞。(奇奇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用身體和軟棍搭了一個由許多山洞連在一起的大山洞,引來全班的小朋友都來鑽並進行模仿。)

七、教師小結(重點小結鑽爬方式)

師:剛纔我們用自己的身體和這些材料搭了各種各樣不一樣的山洞,在鑽山洞的時候,小朋友選擇的方法也不一樣,誰願意說說你是怎麼鑽山洞的?(幼兒介紹自己鑽山洞的方法) 今天的遊戲就玩到這兒,回去以後,我們還可以想一想,試一試,還有沒有其他搭山洞,鑽山洞的方法。

活動反思:

1、 本活動以人體動作“搭山洞”進行遊戲和活動,不需其它器械,簡單易行,隨時可做,有趣又實用。避免了一般體育活動中單調的動作練習帶來的枯燥乏味,讓幼兒學的快樂、練得輕鬆。

2、整個活動進行了合理的設計、調節,使活動動靜交替,張弛有度,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3、需要注意的是: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探索練習中,所以教師的觀察、反饋顯得尤爲重要,既要調整好幼兒的活動量、活動密度、難度,又要注意個體差異,是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通過自己適度的努力,實現各自的目標。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跳皮筋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遊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把跳橡皮筋遊戲和童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根據大班孩子的動作發展情況,我選擇了"跳皮筋"活動,並制定了不同階段的目標,希望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在身體動作、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合作意識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

活動目標

1.學習一些簡單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動作

2.通過幼兒自主活動,相互學習,培養合作精神,體驗自主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牛皮筋、會念兒歌《小皮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在遊戲中熱身。

1.跟隨教師向前慢跑、倒退走、四散走

2.四散慢跑,聽教師的哨音、看手勢"結對"

3.做準備操

(二)幼兒自己探索玩牛皮筋的跳法

1、幼兒三人一組自由探索牛皮筋的玩法。

2、教師演示跳牛皮筋的方法小朋友4人一組,一組三人撐皮筋放在腳脖處呈三角形;另一個小朋友,從一根皮筋跳到另一根皮筋,圍三角形繞圈,邊跳邊念兒歌:小皮球,三加一,馬蓮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五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完結束。再加高距離跳。跳錯換另一組跳。

(三)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4人一組,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確定撐皮筋的人(3人)

2.在跳皮筋時,要一邊念兒歌一邊跳

3.跳錯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皮筋

(四)遊戲開始

活動延伸

遊戲結束後組織小朋友做放鬆活動,以免小朋友感到疲勞。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主動地在教學過程實施中的反思,這種反思能使課堂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標達成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組織教學方法,做到教學靈活,巧妙調控,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1.學生在課中的參與

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是以一定的參與度做保證的,學生沒有參與或少參與,就算不上“主體”了。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還是被動的、應付的。

2.學生在課中的交流

交流是培養學生友好往來,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爲主體的具體體現。課堂中,教師只有創設民主、和諧、平等和寬鬆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平等對話的。教學中我常用“隨機式”的分組方法進行交流,這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揮,但由於素質的差異不能進行很好的交流;於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組合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有利於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交流的氣氛相當濃厚,學生的個性更能無拘無束的發揮。因爲他們是朋友,從而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減少了個體的差異,因爲他們爲了這個合作體進行互助,使自己的這個合作小組能全面發展和提高。在變向運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學習,發現許多變向運球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2、培養幼兒能在遊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

3、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條彩色布條音樂遊戲光盤

【活動流程】

熱身運動——自主探索——運動——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隊列練習列隊成四路縱隊,聽口立做動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左右轉彎等

2、聽着音樂做熱身運動教師自編,上肢——下蹲——體轉—腹背——踢腿——整理運動

二、遊戲開始:

1、請幼兒想想兩人怎樣玩布條。請幼兒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請會玩揪尾巴的幼兒示範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教師講解玩法規則:兩人面對面站立,數一二三,同時開始左右挪動,瞅準機會揪對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爲勝,幼兒進行遊戲。

3、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躲閃靈活,捉的動作要快。幼兒再次練習揪住尾巴的爲勝利

三、自由玩布條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布條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麼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現的新玩法。

3、探索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遊戲。

【活動反思】

這個遊戲小幼兒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戶外遊戲活動時間玩這個遊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和快速躲閃的動作。通過幾次的練習玩耍幼兒在遊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整個活動中放開地讓孩子們玩,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鍊,情感得到了昇華。從而培養了幼兒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

小百科:尾巴,讀作:wěiba基本的意義是指動物的身體器官,因其在身體的後部,後來延伸爲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隨部位。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10米往返跑,發展快速跑的能力。

2、練習變向追逐跑,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1、蘋果、梨、橘子等水果卡片若干,高低不等懸掛在繩子上。

2、小框子4個,害蟲頭飾1個,地墊4~5快。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熱身準備。

以“果實豐收了,去果園摘果子”爲遊戲情境,帶領幼兒模仿開汽車、上坡、下坡、鑽山洞等熱身活動。

2、玩遊戲“摘果子”,學習10米往返跑。

(1)教師向幼兒介紹遊戲的玩法: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果子都熟了,我們去摘果子吧,我們去摘果子的時候,要快速跑過去,摘到果子後,再快速跑回來。

(2)示範、講解10米往返跑的動作要領:要看清果子的位置,直線快跑,摘到果子後迅速折身跑回。

(3)幼兒站成四隊,依次嘗試、練習,教師發出信號後,幼兒迅速跑到果園摘一個果子跑回來,把果子放到小筐裏,可請動作正確、速度快的幼兒進行示範。

(4)分組進行比賽,看哪隊先摘完果子。

3、玩遊戲“七星瓢蟲捉害蟲”,練習變向追逐跑。

請幼兒扮演七星瓢蟲,一起說:“七星瓢蟲本領大,見了害蟲捉住它。”教師帶上害蟲頭飾說“害蟲來了”,並變換不同的方向快跑,幼兒追逐“害蟲”。重複玩遊戲2~3次。

提醒幼兒追逐跑時注意躲閃,避免碰撞。可增加“害蟲”數量,提高遊戲的趣味和難度。

4、教師、幼兒圍坐在地墊上,揉揉、捶捶小腿和大腿,躺下來伸伸懶腰,放鬆身體。數數摘到的果子有多少,分類放到小筐子裏。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遊戲名稱:蠶網拋接球

【遊戲設計】

蠶網是我們農村養蠶時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農村孩子家裏隨手可得的材料。利用蠶網來組織體育遊戲,即顯示了濃郁的本土化,又讓蠶網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可開發成爲孩子們喜歡的遊戲器材。

【遊戲目標】

1、學習用蠶網練習拋、接球。

2、發展幼兒合作意識與身體協調性,體驗共同遊戲的樂趣。

【遊戲準備】

蠶網、報紙球、蠶花。

【遊戲過程】

一、熱身運動。

出示蠶網,認識道具。

二、蠶網拋接報紙球。

第一次玩:集中交流:怎麼有的小朋友總是拋不起球呀?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解決?

(引導幼兒發現用數數或喊口令的方法讓雙方一致用力,嘗試初步的合作。)

第二次玩:集中討論:這次玩的時候遇到什麼困難了?爲什麼會這樣?該怎麼解決?

(引導幼兒知道順利接到球需要兩人迅速的移動、移動的方向要統一以及眼睛要看球的方向,嘗試更高要求的合作。)

第三次玩:嘗試用蠶網將球拋的高,並要穩當接住球。

三、遊戲:接蠶花。

幼兒三人一組,兩人拉網、一人撒蠶花。

【遊戲延伸】

可嘗試多人合作,嘗試接輕的物體。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產生背景:

走進宜興丁蜀鎮,到處可見陶缸、陶罐、甕、盆,眼睛裏看到的都是陶。而這裏的孩子卻又是土生土長在泥凳邊長大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與陶聯繫着,在參觀均陶廠後,我們的孩子這樣請父母寫道:“在大缸中饒來饒區,真好玩~~~~~~”有了這樣的體驗,這個活動便自然生成了。

設計意圖:

讓幼兒對缸有初步的體驗接觸,從中引發幼兒對玩缸有一定的興趣。以輕鬆、自在、積基極的態度,投入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玩中發展幼兒多種動作技能,提高協調能力。

2、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從中發現嘗試缸的多種玩法。

3、在玩中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高度爲22cm,口徑爲27cm的小缸若干只。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自由入場,師:“看,那是什麼?”幼:“小水缸!”

(2)鼓勵幼兒用最快的速度找一隻小缸。師:“你們聽,缸裏傳出一段好聽的音樂”,“來,我們一起做運動!”

教師自編熱身動作如:

上肢運動――兩手扶缸,按節奏拎放;

下蹲運動――手扶缸沿,做左右下蹲動作;

體轉運動――將缸翻轉底朝上,站在缸底上屈肘體轉;

腹背運動――兩臂伸展,俯身,兩手交替觸摸小缸;

跳躍運動――以缸爲中心,雙腳分開,左右前後跳躍;

整理運動――坐在缸上做放鬆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花樣玩缸,請小朋友想一想小缸可以怎麼玩?你還可以找個朋友一起玩(可在一排缸上走、爬、跳、跨;繞缸單、雙腳跳躍;繞缸跑;在缸內行走;缸上平衡;以缸爲障礙進行跨跳;缸上加缸進行跨跳、走),鼓勵幼兒想出多種不同玩法,並勇敢、大膽地進行嘗試練習。

(2)在幼兒玩的過程中,請幼兒在同伴面前演示新玩法,分享快樂、 共同提高。

(3)教師以玩伴身份積極參與孩子的探索活動,時時注意孩子玩缸狀況,不斷隨機引導孩子進行創新、合作,不斷調整指導方式、方法。如:運動量調控,可採用男女孩相互調換玩法或試試同伴新玩法等。

如:不願合作的孩子,可請他將自己的玩法教給其他同伴,鼓勵他大膽合作、交往。

如:能力弱小的孩子,則應鼓勵他大膽、勇敢參與,並引發幼兒主動合作幫助同伴的精神。

這是一個完全開放、 自由的過程,師幼一直在 與缸玩遊戲,沒有預設的 動作難度和比賽形式,而 是不斷鼓勵幼兒創造性地 想出各種新玩法,充分投 入地玩,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寬鬆快樂的氛圍,能力發展有差異的幼兒多了鍛鍊機會,有了等待、緩衝的空間;少了窘迫與焦慮,增強了自信心。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聽音樂圍成“大缸”,坐在缸上自由動作。

(2)以傳缸或滾缸方式出場。

結束巧妙地以"圍大缸"的方式集中幼兒,不打斷幼兒的興致,又使幼兒身心完全放鬆;滾缸、傳缸結束活動,讓意猶未盡的孩子再次過了又培養了孩子有放有收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響罐的不同擺放方式及玩法,增進創造性運動思維。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過程,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及跳躍能力。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1、響罐若干。

2、場地佈置。

活動流程:

活動身體——分散探索——集體遊戲——放鬆活動

活動過程:

1、活動身體:墊腳走、蹲着走、慢慢走、快速走、慢慢跑、快速跑。

2、分散探索:

(1)幼兒自由嘗試響罐的多種玩法,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法。

(2)幼兒嘗試各種玩法,老師注意觀察幼兒活動情況,給予動作及安全上的指導、提醒。

(3)組織全體幼兒交流各種玩法,並選取具有一定鍛鍊價值、安全係數較高的動作進行集體練習。

師:誰願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玩法?大家最想學哪種玩法?

3、集體遊戲:“小兔運蔬菜”。

(1)幼兒扮小兔,自由選擇一條路,把蔬菜運回家,練習一次。

(2)遊戲開始,幼兒從起點線出發,依次運蔬菜回家。

(3)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必須雙腳跳過小河(響罐);每次只能送一個蔬菜回家。

(4)小結。

4、放鬆活動。

小小響罐變變變。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製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他們特別喜歡玩遊戲,因爲在遊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於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採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孩子不會爲此而產生畏懼的心理;對於幼兒的新觀點新發現,我總是鼓勵和尊重幼兒的觀點,並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兒認爲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並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裏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驗。

這次活動的不足是:師幼互動少了一些,在活動中可以在遊戲中穿插一些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就在昨天晚上九點十六分,我國自主研製的天宮一號火箭在全世界的矚目中圓滿完成任務,相信這個消息帶給我們的是振奮人心和無比激動的心情,更讓我們的孩子懷着崇敬的心理,感懷祖國的日益強大,從而激起洋溢的愛國主義情感。因爲這半年來孩子們也在期盼,也在等待,在這熱切的期盼和等待中,《我和天宮一號一起飛》這一體育活動應運而生。在活動中,通過模仿宇航員運載火箭、投試火箭、尋求軌道、成功發射、歡慶成功,這五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環節,讓孩子們在學習投擲的過程中體驗宇航員們勤學苦練,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享受遊戲活動帶來的快樂,並且感受着我和天宮一號一起飛的驕傲和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目標

1、積極開展塑料瓶的多種玩法,練習目測距離,完成投擲動作;

2、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和靈敏性;

3、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體驗競賽遊戲的快樂。

綱要》爲我們指出,學習的過程是探索的過程,在廣泛開展塑料瓶的一物多玩中,提煉並學習投擲動作,並在此基礎上,開展目測距離的目標投擲活動,這樣的目標安排層層遞進,幼兒通過努力可以不斷達到更高的競技水平,並通過勝負的差異,體驗成就感和榮譽感,在享受成功與勝利的喜悅時,不斷增強和發展自信心,從而形成銳意進取的良好個性品質。

三、活動準備

1、稍作裝飾的雪碧瓶人手一個;

2、高60㎝紙盒4個;

3、音樂兩段。

《綱要》中說“引導幼兒利用身體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雪碧瓶、廢舊的紙盒等均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物品。教師和孩子把這些廢舊材料有效地利用起來,既簡便易行又提升了孩子的環保意識,一舉兩得。

四、活動過程

(一)運載火箭——隊列隊形訓練“小小航天員們,我們的天宮一號要出發啦,我們一起把它送到酒泉發射中心吧!”隨着老師的一聲令下,學習解放軍的音樂響起,孩子們手執“火箭”在老師的指引下雄糾糾、氣昂昂地開展隊列隊形的訓練。

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也就沒有智慧和靈感。體育興趣是幼兒開展學習和鍛鍊的內在動力,是幼兒學習和鍛鍊積極性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一個心理因素。因此,我選擇以“天宮一號”的發射進程作爲主線貫穿,既避免了隊形訓練、熱身運動時的枯燥無味,又讓幼兒對即將到來的遊戲產生新的期待。

(二)投試火箭——學習肩後投擲。

這一環節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是讓幼兒個體自由嘗試如何投射火箭,幼兒可以拋、可以接、可以扔、可以踢、可以夾跳,豐富多彩的自由活動和隨後的交流展示,使幼兒在自主探索中相互學習、相互模仿,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爲接下來的集體指導做鋪墊。

第二,是從幼兒自主投射中提煉動作,集體學習肩後投擲動作。優秀的個案永遠是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關注的目標,從幼兒中來,提煉幼兒動作,再回到幼兒中去,一直是我們提倡的教學方法。在這個步驟中,教師把幼兒活動中所獲得的身體經驗和運動經驗作爲學習新技能的前提與基礎,藉助講解示範的方法,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第三,是自由練習投擲技能。學習以後是一個鞏固的過程,通過讓幼兒自由分組練習,發現幼兒所存在的問題,並進行個別指導。

(三)尋求軌道——目測距離投擲“天宮一號發射時是要進入預定軌道的,那我們的軌道目標在哪裏呢?”出示紙盒,要求幼兒要將火箭投擲到各組既定的軌道之中。

把紙盒巧妙地預設成軌道目標,這既減少了投擲的盲目性,又提升了投擲的難度,從原來的只要會投到現在的必須投中目標,給了孩子一個挑戰。在這個環節中,個體差異的體現就很重要,教師要細緻地觀察幼兒,給孩子的距離從一米到一米五不等,提供給能力強弱的孩子不同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幫助。而孩子在不斷地嘗試和挑戰中獲得了成功感和喜悅感,增強了練習的興趣,使原本枯燥單一的練習變得趣味盎然。

(四)準確發射——小組合作投擲“各小組成員準備,現在進入發射倒計時,要求每一組成員接力,第一個成員投入第一個預定地點,第二個成員投入下一個預定地點……最後一名成員成功將火箭投入宇宙目標中,纔算圓滿完成任務,如果哪一個成員投擲失誤,這個小組就被淘汰,首先完成任務的小組成員將成爲英雄宇航員。”

一個好的體育活動應該既能表現個人價值,又能體現集體力量。這一環節由原先的單槍匹馬的個體作業變成了小組成員之間合作,讓幼兒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又能真切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強大,感受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並且在活動中增加了競爭的情節,使得個個幼兒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在吶喊聲中、助威聲中,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五)歡慶成功——放鬆整理活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滾、踢、拋、練習雙腳併攏夾球向前行進跳等多種玩球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遊戲能力。

2、通過不同的遊戲方式,發展幼兒跳躍、揮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拋接等的運動機能和動作速度及身體協調性的發展。

3、培養幼兒想像力及創造力,養成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綵球若干、大籃子若干、音樂一段、企鵝頭飾、製作房子一座。

活動重難點

拋球、雙腳併攏夾球向前行進跳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準備運動:教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幼兒手持綵球,隨音樂沿場地四周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二、基本部分

(一)、一物多玩遊戲

1、 討論:想想手裏的綵球可以怎麼玩?

2、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自主遊戲。

3、集體交流:你是怎麼玩綵球的?

4、幼兒再次進行遊戲,鼓勵幼兒進行合作遊戲。

(二)、小組接力競爭遊戲:運果子。

教師提出幼兒可以自由結組。看哪組運的果子最多(多種玩法運球)。

(三)、遊戲: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隻壞狐狸,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裏,好嗎?” “天氣這麼冷,爲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後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着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誰願意來試試?” (個別幼兒示範練習,教師講解並小結)。

活動結束

集合進行放鬆、整理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舒緩活動,穩定幼兒激動情緒。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⒈讓幼兒通過籃球基本動作(運球、傳球等)及籃球比賽促進幼兒肌體的發展。

⒉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能力。

重點與難點

學習兩人以上配合傳球。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幼兒人手一隻籃球。

2、紅、綠、黃、藍四隊標記。

3、音樂若干段。

4、記分牌。

活動流程

(一)調動身心

⒈跑步熱身:鼓勵幼兒不怕寒冷,聽鼓聲變速跑。

⒉熱身操:聽音樂精神飽滿地做。

⒊保育:略脫衣服。

(二)基本部分

⒈四散練習,複習動作。(幼兒練習,老師觀察指導)

⒉探索練習,重點指導。

⑴請個別(3-4個)幼兒示範兩人以上配合傳球。

⑵幼兒自由結伴練習兩人以上配合傳球。(老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合作傳球)

⑶拍球,運球比賽,加大運動量。(集體比賽,增加幼兒的運動量)

⒊灌籃比賽,綜合練習。

⑴玩法:

分兩隊進行比賽,每對各5-6人,老師當裁判,比賽開始,老師站在場地中央,將籃球往上拋,接到球的“運動員”用運球及傳球的方法至對方籃球架前進行投籃,投進得分,以得分多的隊爲勝。

⑵規則:持球者應運球或傳球,不能持球跑。

⑶幼兒分組進行比賽。

鼓勵幼兒多用兩人以上配合傳球的方法,並提醒幼兒遵守比賽規則。

(三)結束部分(放鬆身體)

進行頒獎儀式(勝者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