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8篇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8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等多種形式認識水杉樹,並能用語言描述水杉樹的特徵。

2.瞭解水杉樹的作用,在遊戲中激發與水杉樹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圍坐在幼兒園的水杉樹底下。

2.錄音機、磁帶、照相機。

活動過程

1.我和水杉樹媽媽做遊戲。

(1)談話交流,遊戲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做遊戲嗎?今天我們和這些大樹媽媽一起玩“開火車”的遊戲,好不好?

(2)遊戲:開火車。

師幼隨音樂在水杉樹叢中開火車,嬉戲。

2.我和水杉樹媽媽做朋友。

(1)師:這棵大樹媽媽叫什麼名字?一共有幾棵?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2)引導幼兒觀察水杉樹。

師:誰來說說水杉樹媽媽長得什麼樣?

①師:她的樹幹是什麼樣?

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學水杉樹媽媽高高直直的樣子。

②師:秋風一吹,水杉樹媽媽的葉子飄呀飄呀落到了地上,水杉樹的葉子長得什麼樣呢?

每位幼兒自由地在水杉樹下撿起一片片落葉,教師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相互說一說。

③師:誰來學學小樹葉在秋風中怎麼飄落的?(幼兒用不同動作表演。)

④師:小樹葉們,來,我們跟着音樂和水杉樹媽媽一起跳舞吧!

幼兒扮成一片片葉子,隨着音樂,在水杉樹下翩翩起舞。

3.我愛水杉樹媽媽。

(1)師:我們幼兒園裏有這麼多的水杉樹,你喜歡嗎?爲什麼要種這麼多水杉樹呀?

(2)師:水杉樹媽媽真好,作用真大,你想對樹媽媽說些什麼呢?

(3)師:我們該怎麼保護水杉樹媽媽?

(4)分組和水杉樹媽媽去交朋友,一起遊戲,拍照留念。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名稱:高高興興迎新年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能大膽的對新年慶祝活動提出設想和建議。

活動準備:

1、絹花、小玩具、玩具水果、玩具糖若干。

2、貼有2-6數卡的毛絨繩若干,貼有2-6數卡的禮物帶若干,貼有2-6數卡的小籃子若干,貼有2-6數卡的透明小糖盒若干。

3、四份已包裝好的禮物。

4、貼有4、5、6數卡的禮物展示臺,幾隻大簍子。

活動過程:

一、包裝禮物。

1、新年快到了,很多小朋友想送禮物給好朋友。

2、出示貼有4、5、6數卡的展示臺,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禮物包裝的方法,如用毛線繩扎出花形、用禮物袋裝小玩具、用小籃子裝水果、用透明小盒裝糖果等。

3、幼兒自選材料操作,按數取物,進行包裝,然後將包裝好的禮物放到幾隻大簍子中。

二、給禮物分類。

1、引導幼兒按包裝上的數卡給禮物分類。

2、提醒每個幼兒自己檢查禮物上的數卡和展示臺上的數字是否一致。

3、簍子中爲什麼有一些禮物沒放到展示臺上?

三、送禮物。

引導幼兒與好朋友互贈禮物,並說一些祝福的話。

建議:

1、一年一度的迎新年活動能增添快樂的氣氛。讓幼兒共同參與一些活動更能增加欣喜的程度。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自己投入的程度愈大,愈能獲得成功、滿足、自信的體驗使自己更加快樂。

2、在尊重幼兒提出的方案的前提下與幼兒園同年級組的教師商量新年慶祝形式。

3、在區域活動中佈置活動的拉花、燈籠、窗花等。

小班社會教案:小蜜蜂

一、活動名稱:小蜜蜂

二、生成背景:

春暖花開,在尋找中、遠足中、遊戲中,我們曾先後兩次帶孩子來到“延中綠地”尋找春天的足跡。由此,我們與孩子、家長、一同進入了以學習教參中的主題“小花園”爲主線的一系列關於春天的活動。

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好奇、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百花園中的小精靈讓他們產生了好多的疑問:

老師飛來飛去的是蝴蝶對嗎?

老師我知道蝴蝶正在採蜜呢?

老師昨天我家飛進了一隻小蜜蜂,我好怕。媽媽說它要咬我的。

……

對於孩子們的疑問和相互間的談話,老師並沒有馬上給出答案或是否定孩子,而是根據孩子們生成的問題,捕捉到最有價值的熱點話題預設活動――“小蜜蜂”。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如何習得知識,如何激發他們的情感,是教師思考活動設計的關鍵。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音樂活動和情景式環境創設爲切入口,通過親身扮演小蜜蜂來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徵,在遊戲中知道蜜蜂的勤勞和喜歡採蜜的特質。

三、內容與要求:運用各種手段,幫助孩子認識春天裏小蜜蜂的特徵。

四、材料提供:

音樂素材:鈴兒響叮噹、小熊走、蜜蜂飛、蜜蜂做工

扮演道具:服裝、頭飾、鏡子、黃色小桶

環境支持:“春娃娃”、桃花若干朵、PPT、花香噴霧

五、活動與指導:

1、欣賞音樂故事“蜜蜂與小熊”。

提問:聽了故事你喜歡小蜜蜂還是小

熊?爲什麼你喜歡小蜜蜂呢?

2、遊戲:勤勞的小蜜蜂。

重點:扮演小蜜蜂,瞭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徵和勤勞、喜歡採蜜的特質。

3、音樂遊戲:“蜜蜂和小熊”

4、分享品嚐蜂蜜。

六、活動反思:

1、教學活動的設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教師運用多種手段讓孩子通過直接體驗幫助他們認識小蜜蜂的明顯特徵,在組織學習活動時教師改變了以往學科式的教學,充分考慮孩子學習的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活動的整合性,讓幼兒人人無拘無束地投入到活動中,使他們的情緒和行爲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幫助了孩子更有效地學習。

2、教學活動的設計有遞進性,層次清晰,有淺入深、有目的地選用不同的音樂作爲背景音樂貫穿始終,並有效地整合了數、思想品德、運動等多方面的知識與情感。

3、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還應不斷提高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對孩子反應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

老師的點評:

1、教師在活動中有效地整合了數、運動、品德、兒歌、音樂等多種因素,尤其將品德教育蘊涵於這樣的活動中對孩子進行教育效果就很好。

2、整體是由細節組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注重細節的設計,決定了此教學活動的成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寶貝玩具

活動目標:

懂得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學習收拾玩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一個會哭、會笑的娃娃。

2.一些散放在各處的玩具。

3.根據玩具的特徵,製作玩具標記貼在玩具架上,幫助幼兒建立常規意識

活動過程:

1.送娃娃回家。

尋找哭聲:將玩具娃娃丟棄在一角,使其發出哭聲,帶領幼兒尋找哭聲是從哪裏來的。

找到娃娃後抱一抱、親一親,引導幼兒關心娃娃。

請幼兒將娃娃送回家,使其發出笑聲,啓發幼兒想像自己找不到媽媽時會怎麼樣,使幼兒懂得玩完玩具後要送玩具回家。

2.幫玩具找家。

找一找還有什麼玩具沒有在自己家裏,請幼兒幫助它們回家。(即按玩具標記擺放)

3.遊戲“誰走錯了家”(先請幼兒閉上眼睛)。

先將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櫃,散放各處或調換位置。

?請幼兒睜開眼睛觀察什麼玩具走錯了“家”,幫助玩具回家。

4.欣賞兒歌:寶貝玩具

寶貝玩具真有趣,

天天和我做遊戲,

輕輕拿,輕輕放,

收拾整齊要牢記。

建議:

在遊戲時經常提醒、鼓勵,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評價:

1.能夠關注娃娃的哭聲同情找不到家的娃娃。

2.能認真仔細地尋找散落在地上的玩具並把它們送回各自的“家”。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垃圾會污染環境,滋生病毒與蚊蠅,危害人類健康。

2、教育幼兒從小愛護環境衛生,培養幼兒把垃圾丟進垃圾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垃圾堆圖片、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瞭解垃圾會污染環境,滋生病毒與蚊蠅,危害人們健康。

1、教師放置垃圾桶在教室:

教師:

小朋友來聞聞有什麼氣味?(臭味)你知道難聞的氣味中從哪裏來的?(垃圾桶)

2、教師:小朋友聞到很難聞的氣味有什麼感覺?(難受)

3、出示垃圾堆圖片:

小朋友看看垃圾堆上有什麼在到處飛、到處爬?(蒼蠅、蚊子、老鼠、蟑螂)

幼兒議論後,教師告訴幼兒:

垃圾堆上有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它們會傳染各種疾病;還有各種病毒、細菌、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二、知道生活垃圾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丟棄的各種廢品,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愛護環境,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裏。

1、教師:

小朋友知道這些垃圾是從哪裏來的?我們來看看垃圾中有哪些東西?

教師用鉗子鉗出垃圾中的不同東西,讓幼兒逐一說出其名稱:果皮、菜葉、塑料袋、包裝盒等。

2、教師小結:

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要的、丟棄的東西就變成了垃圾,垃圾就丟在規定的地方,如垃圾桶內,由環保工人統一送到垃圾站,再集中處理,這樣就不會影響環境衛生了。

3、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師:

我們從小要講衛生,自己不要亂扔垃圾,督促他人不要亂丟垃圾,今天就來當幼兒園的環保小衛士,跟着老師來檢查幼兒園裏是否有亂扔的垃圾,把牆角、樹下的垃圾用火鉗鉗到塑料袋中,再扔到垃圾筒裏。

教師帶領幼兒到幼兒園裏各個角落檢查。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遊戲目的:

1、瞭解雞蛋易碎的特性

2、初步掌握一些保護易碎品的常識

遊戲準備:

1、向家長髮放通知,請家長協助幼兒在家中巴雞蛋裝飾成各種不同的造型。

2、家長指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工具,用各自的方式將雞蛋小心翼翼地從家中帶到幼兒園來,放在“安全”的地方。

遊戲過程:

1、在一整天的活動中,幼兒帶着蛋寶寶遊戲,可以請它們看自己吃飯,帶着它們盥洗……保護蛋寶寶不被弄碎。

2、在下午活動中組織幼兒討論觀察小朋友用了哪些辦法將雞蛋寶寶安全地攜帶到幼兒園,並在活動中保護好他們不出危險。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課教案——我和你們一起玩(優質課)

一、活動背景:

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有了更多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兒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爲一些小事發生糾紛。究其原因,幼兒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不會用恰當的語言進行合作交往。爲此,設計本次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協作、商量的口吻與人合作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體驗被拒絕、被接納的感受。

3、以積極的態度、友好的方式與人合作。

(二)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半個紅心小卡片;

紙製立體交通工具:汽車4輛、輪船4艘、三輪車2輛以及圖片各2份。

2、錄像片段

(1)在拼紅心遊戲葉,一幼兒站在旁邊不敢和問伴交往,沒有找到朋友。

(2)―幼兒用蠻橫無理的態度佔和別人拼人紅心做朋友,沒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開展一些有關幼兒商量、協作方面的遊戲活動。

(三)活動過程:

1、遊戲“拼紅心,找朋友”,引起幼兒交往興趣。

(1)提問:今天我們要去公園,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好嗎?

(2)教師提出遊戲規則:每名幼兒手拿半個紅心去和別人拼,如果能拼成一個紅心,就可以成爲好朋友。

(3)提問:你應該怎麼說,才能讓人家願意和你拼紅心?(評:幼兒嘗試個別與個別之間的合作交往。合作目標明確,幼兒的興趣很濃,教師在分發紅心時,注意突破幼兒原有的交往圈子,讓活動目標真正落到每個幼兒身上:)(4)幼兒合作操作,找朋友。

(5)提問: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嗎y你怎麼找到的?你怎麼說的?(我對他笑了笑;我對他說:能不能把紅心給我拼――下嚴引門一起拼紅心吧……)

(6)小結:跟人家――起做事時態度要友好,要有禮貌,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很客氣,然後就願意和你一起做事。

2、觀看錄像片段,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學習協商性語言:

(1)提問:這邊有幾個小朋友,我們一來看看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2)觀看錄像片段1,提問:

①他們爲什麼沒和他一起玩?(他膽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講話……)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我勇敢地說:我們可以一起玩嗎;我參加你們的遊戲好嗎;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3)觀看錄像片段2,提問:

①他們爲什麼也沒和他一起玩?(他很兇,他沒有禮貌;他態度不好…)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說?(說話時態度要友好,有禮貌;我輕輕地對他們說;笑嘻嘻地說……)

(4)小結:當我們和大家一起玩時,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試着和人家商量一下,說一些“行嗎”、“好嗎”、“行不行”這樣好聽的話,取得人家的同意,這樣你纔會玩得開心。(評:通過對直觀的、來自幼兒生活的錄像進行觀看,突破了教學難點,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3、找朋友去公園。

(1)出示三種交通工具,“請小朋友商量――下,你們準備乘什麼去公園廠(討論)提問:你們是怎麼商量的(原來我想乘輪船的,但我的好朋友想乘汽車,後來我們商量,好朋友應該一起玩,我和他就一起乘汽車;他要乘三輪車,我要乘汽車,我隨了他……)

(2)出示相應的數字,提出要求:三輪車滿4人能走,汽車滿6人能開,輪船滿8人能開。問:一對好朋友只有兩個人,不滿人數怎麼辦?(再去找朋友和我們一起乘……)

(3)提出活動要求:在要求別人時,你應該怎麼說,纔會讓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兒根據遊戲規則找朋友,聽音樂開汽車、輪船、三輪車去公園。

(5)提問:你乘的是什麼交通工具,你說了什麼話,你是怎麼找朋友的?(我們乘的是汽車,我們在找朋友時,先問他們:你們想乘什麼?你們願意和我們一起乘汽車嗎?然後他們就同意了……)

(6)小結:和別人一起做事時,不僅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而且和別人商量時,應該先了解別人的想法,然後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原望,徵詢別人的意見,取得別人的同意,這樣,別人就會喜歡你,願意和你一起做遊戲。

(評:遊戲進行中,能注意目標落實的遞進性,先進行單個方面的協商,再進行羣體交往。教師對交通工具的投放要照顧到能力差別,滿足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多次交往。)

三、活動評價: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和共性。合作玩是幼兒在交往活動中存在的一大障礙。本次社會活動立足於讓幼兒運用一定的交往語言學會合作交往。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以找朋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商量交通工具的使用――找更多朋友結伴而行爲線索。在這樣的遊戲線索中,幼兒都以主人公的姿態介入,愉快、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活動環節清晰,教學層次遞進。

(1)交往語言目標的遞進性。體態語(禮貌友好的表情、態度…)、協商性語言、瞭解別人意願語言等在交往中逐步增加。

(2)交往範圍的遞進性。單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兩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多個之間的交往…在交往遊戲中,每一次的交往範圍不同,逐步遞進。

(三)教具的投放滿足不同的需要。

l、教師有意把“得顆紅心”投放在兩個不常交往的幼兒,以便擴大該幼兒的交往範圍。

2、有遊戲規則限制的交通工具的投放既滿足能力弱的幼兒,讓其進行一次交往就能完成遊戲,也滿足能力強的幼兒,讓其進行多次交往完成遊戲。

總之,本次社會活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歡快的合作交往過程中,教師自然引導讓幼兒學會了初步的交往技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快樂的聚會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關心他人,願爲好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2、發展觀察力和與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3、讓幼兒懂得用表情來表現自己是否快樂、傷心、生氣等表情。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快樂小熊(一隻)

2、白板筆(一支)

3、表情臉譜

4、課件(快樂的聚會)

5、哭臉和笑臉各一幅

6、小鏡子(人手一面),圓形卡片,水彩筆(人手一支)

7、快樂樹(圖板)

8、音樂磁帶(表情歌)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導入課題

歌表演引出快樂小熊"Hello!大家好,我是快樂小熊,今天呀!我和馮老師一起來到這裏,想和你們交朋友?高興的話就請來點掌聲!"

二、導入遊戲,引發討論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指指鼻子,摸摸臉的遊戲"請幼兒互相說一說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它們都有哪些本領?讓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自由發言,並提問個別幼兒,並肯定全體幼兒的.表現,初步瞭解人的面部長有五官,並瞭解其功用,並要時時刻刻保護它們。

三、五官的變化,引發討論,學習使人情緒愉快的方法

1、"小朋友"用你的小眼睛看這裏,這怎麼有這麼多的數字,還有圓點?激發幼兒好奇的心理,並引導幼兒願意露出笑臉。

2、出示表情臉譜,"老師呀,還要給小朋友看一樣東西,這是表情臉譜,小朋友都甜甜的笑臉,因爲它會給朋友帶快樂,那咱們就一起露出最甜的笑臉吧!"

3、出示課件(快樂的聚會),小動物們也喜歡甜甜的笑臉,那咱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是這樣快樂的

4、引導幼兒通過看小動物們的快樂聚會,能感受到小動物把快樂帶給了我們,要用笑臉對待朋友,笑臉代表着幸福和快樂!提問幼兒"假如您的好朋友不高興了?你會用什麼辦法讓她高興起來露出笑臉?"引導幼兒討論,並請幼兒發言,提問個別幼兒。給朋友唱歌、跳舞還給好朋友說好聽的甜甜話,讓朋友快樂,自己也就快樂了!

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自由想象,情感昇華

1、出示笑臉和哭臉,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2、送出小禮物!手拿鏡子做表情遊戲,並讓幼兒自己動手畫出笑臉,裝飾"快樂樹"。

3、"快樂小熊"說要用笑臉、說甜甜話對待朋友,這樣大家就都快樂了。

五、放音樂(表情歌)歡送"快樂小熊"和幼兒一起唱、跳,抒發心中的快樂情感。

活動延伸:

設置快樂樹的圖板,孩子們看到樹媽媽笑了,樹寶寶笑了,太陽公公也笑了,噍!孩子們高興的也笑了,這其中使孩子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要用笑去面對一切。

活動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啓發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沿着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充分發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爲主動,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關心鳥類和保護鳥類。

活動目標

1、體驗關心鳥類和保護鳥類的情感。

2、喜歡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感受交流的快樂,愉悅身心。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關心、保護鳥類的做法。

活動準備

圖畫《做小鳥的朋友》、各種用來製作的紙。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畫,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麼?”

“他們怎麼了?你想幹什麼?”

(2)、幼兒分組交流

教師:“爲什麼要有自然保護區呢?”(交流)

2、討論:怎樣和小鳥做朋友。

教師:“你在平時怎樣保護動物的?”

“你準備爲鳥類做些什麼事?”(交流)

3、幼兒動手做:爲小鳥朋友造個家。

幼兒分組製作小鳥的家。

4、展示幼兒製作的“小鳥的家”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育活動,幼兒受益匪淺,知道了怎樣愛護小鳥,怎麼保護小鳥,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特別是幼兒討論環節,大家都很感興趣,以後的教學中要多設計幼兒喜歡的環節。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會一些處理突發事件的好辦法,懂得自我保護,強化安全意識,樹立“我能行”的意識。

2、能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在討論分析中提高判別是非的能力。

3、瞭解競賽活動的遊戲規則,在遊戲中培養競爭、合作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智慧樹”(小松樹)四棵,“智慧果”(各色塑料果子)若干,皇冠帽若干,紅綠旗人手各一面。

2、圖片、數字標記,錄像片段。

三、活動過程:

1、以討論、談話方式,引出話題。師: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個媽媽騎着車帶着她的女兒上幼兒園,忽然車子一滑,她們從車上摔了下來,那小女孩只擦破了一點皮,媽媽卻怎麼也站不起來,可能是腿受傷了,這可急壞了小女孩,該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幫忙想想辦法,看誰的辦法又好又快)幼A:如果媽媽受傷很嚴重,我就攔一輛“的士”車,送媽媽去醫院。幼B:如果媽媽受傷不嚴重,我就幫媽媽揉揉。幼c:請叔叔阿姨幫忙……師:小女孩忙請叔叔阿姨幫忙攔丁一輛出租車,送媽媽去了醫院。

2、遊戲:智力大賽,引導幼兒學習一些處理突發事件的好方法。師: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時也會突然遇到一些危急的事情,我們該怎麼辦呢?今天就來進行一場比賽,比一比誰想的辦法好,誰想的辦法多。

(1)瞭解競賽活動的遊戲規則。請幼兒自由組合分成四組。(提供形狀、顏色不同的椅子讓幼兒按其特徵自由分組)師:在每一組桌上都有一棵“智慧樹”,只要答對問題,你的“智慧樹”上就會長出一顆“智慧果”。讓我們來比一比,哪組“智慧果”結得最多,這組的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頂皇冠帽。

(2)進行討論題比賽,要求幼兒具有合作的意識。觀看錄像:火災師:呀,發生了什麼事?(火災)如果發生了火災,你該怎麼辦?幼A:立即撥打110。幼B:馬上離開着火的地方。幼c:喊救命,馬上用水滅火。幼d:立即撥打119。師:你覺得哪些辦法好?幼A:我覺得打119的辦法又快又好。幼B:自己用水只能滅小火,火大了就不行了。請幼兒討論110是什麼電話,119是什麼電話,請幼兒討論並講述怎樣趕快離開着火現場。

(3)進行選擇題比賽。①請幼兒觀看並講述錄像情節:小女孩和媽媽在商場裏走散了。師:如果你不小心走失了,你怎麼辦?老師這裏有4個辦法,請你來選擇。(同時出示相應的圖片)

辦法一:又着急又害怕,只會哭,別人問你什麼也不說。

辦法二:站在原地等媽媽,媽媽肯定會回來找我的。

辦法三:請營業員或保安幫忙打電話給媽媽。

辦法四:到商場的廣播室請播音員通過廣播幫自己找媽媽。

請幼兒站到相應的圖案數牌前並講述自己的理由,答對的幼兒都可爲自己小組贏得一顆“智慧果”。(讓幼兒學會分析哪種情況採取什麼方法纔是正確的)

②請幼兒觀看錄像並講述:爸爸媽媽都不在,小女孩一人在家,這時有人來敲門,說是找小女孩的爸爸……師: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麼?(幼兒講述)師: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該怎麼辦?老師這裏有3個辦法,請你來選擇,如果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可站到數牌4的前面。

辦法一:立即開門請客人進來;

辦法二:很害怕,不開門;

辦法三:隔着防盜門請客人留下電話號碼,等爸爸回來再打電話聯繫。幼兒站到相應的數牌前,並說出自己的理由,幼A: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徵求一下媽媽的意見;幼B:我從貓眼裏看看認不認識這個人)請幼兒討論哪些方法比較合適,並觀看錄像的後半段,答對的幼兒都可爲自己一組贏得一顆“智慧果”。

(4)遊戲:看誰舉得快,讓幼兒判別。要求:對就舉綠旗,錯就舉紅旗;全組都舉對,便可得到一顆“智慧果”。

①發現着火了,趕緊撥打電話119。

②煤氣泄露了,趕快關掉煤氣閥,打開窗戶,並用溼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

③出鼻血了,趕緊用手去揉。

④和小夥伴一起玩炮仗,可炮仗沒響,便趕快走過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3、評出獲勝者,戴上皇冠帽,隨着歡快的音樂出活動室。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社會領域的目標重點是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同時《綱要》也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遊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過程,應當爲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

在進行社會領域活動主題“葫蘆兄弟”下,其中有製作名片的活動,活動目的是體驗與父母一起動手製作,與父母一起用繪畫、書寫、剪貼等方式製作自己的名片,在實際進行這個活動時,我們感到僅是這樣一個活動沒能充分挖掘出“名片”作爲現代交際工具的教育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活動進行了深化、拓展,縱向的活動有收集名片,從而讓孩子對名片有一個具體的、外觀的,內容上的瞭解,再自己製作名片。同時在班級內,利用名片進行交流活動,對名片的作用有所瞭解,感受。

同時,我們專題組本期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利用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總目標,而同伴資源的利用是我們研究內容其中的一點。

基於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慮,我們組織了這樣一次班際間的交流活動。

活動名稱:

交往活動――我的新朋友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交新朋友的願望,感受新朋友的快樂。

2、進一步瞭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膽地介紹自己,與同伴分享、合作。

活動準備:

1、錄音帶:歌曲《友誼舞》《找朋友》。

2、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一張名片,自帶一件物品。

3、請幾位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做客人。

活動過程:

活動前半部分在菠蘿班、香橙班兩個班上分別進行

一、遊戲《猜猜我是誰》,引入活動。提問:

1、剛纔參加遊戲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爲什麼都能很快猜出後邊的小朋友呢?(因爲我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天天都在一起,很熟悉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2、我們菠蘿班的老朋友天天都在一起,你們快樂嗎?

3、爲什麼很快樂?

4、那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朋友會怎麼樣呢?

5、你們想認識新朋友嗎?

二、兩位鄰班教師(本班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帶着禮物出現。

“噹噹噹……”響起敲門聲,老師打開門“真巧,一說到新朋友,現在就有新朋友來了。請進!”

新老師與小朋友打招呼,並分別作自我介紹。

三、幼兒做自我介紹

1、剛纔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現在怎樣讓新老師認識我們呢?

2、請幼兒分別用名片、口頭介紹。

3、名片上面有些什麼內容?(姓名、電話號碼、住址……)

4、師小結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讓別人記得更清楚,更長久。)

以下部分兩個班在音樂廳進行

四、自主交往活動

老師聽說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尋找新朋友,老師和他們約好了在音樂廳見面,現在,讓我們帶上名片和禮物,一起去認識新朋友吧。

1、音樂開始,兩個班的小朋友分別從兩個門進入。

香橙班:你們好,我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樂心情!

菠蘿班:你們好,我們是菠蘿班的小朋友,菠蘿菠蘿,健康快樂!

兩個班老師分別作自我介紹。

2、幼兒自主交往。

五、小結,請幼兒和自己新認識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老師: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是怎麼去認識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麼?你感覺怎麼樣?

小結: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朋友越多,我們的快樂也多。

六、音樂《找朋友》,結束

老師:認識了新朋友真高興,現在我們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園長點評:

1、因有前期班級幼兒在一起學習生活,相互熟悉瞭解以及好吃好玩的東西及趣事分享的快樂體驗。此活動,教師以“猜猜我是誰”喚起幼兒認識新朋友的激情,好!

2、活動中,教師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認識新朋友的方法,並設置情境讓幼兒親身參與交朋友的活動中,幼兒情感、態度、認知、行爲都有一定的發展,好!

3、幼兒社會性中的交往、合作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社會組的教師關注了“如何利用各種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目標”的問題,我相信,老師們對資源的理解是全面的,這是涉及影響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人與環境等的多種因素,因此,作爲教師必須善於發現和整合幼兒生活世界中的可利用的資源,以幼兒的興趣爲基點,立足於幼兒現實與長遠的發展,以幼兒喜愛的方式,預設或生成一些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因而,本次社會活動以“認識新朋友”應該說在上述問題上得到了突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