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歌曲《王老先生有塊地》旋律活潑,節奏鮮明,“咿呀咿呀喲”樂句的反出現,非常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中班幼兒樂意聽音樂,在音樂活動中,能感受音樂,掌握音樂旋律。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活動設計上,我力求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充分辨識固定樂句,充分感受音樂節奏。結合幼兒好動,喜歡遊戲活動的特點,我將遊戲融入於活動中,藉助據木頭、擦汗、洗澡等遊戲情境幫助幼兒反覆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學理念。遊戲情境的營造和幼兒想象能力的激發,需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我藉助一小塊彩色紗巾巧妙地幫助幼兒搭建起想象與表現的平臺,也是豐富幼兒表達、表現的手段。

二、說目標

《幼兒園指導綱要》(藝術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提出: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爲: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辨識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喲”,並運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

重難點剖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運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

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是韻律活動中最基本也最主要的要求,幼兒天生對音樂有着敏銳的感受,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音樂,我們應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表現,從而培養幼兒的藝術表現能力,所以我把這個作爲活動重點。活動中我以多種遊戲情境激起幼兒的表現慾望,在師幼互動中讓幼兒大膽表現。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嘗試辨識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喲”。“咿呀咿呀喲”在樂曲中多次出現,但不是每個樂句都有,這讓幼兒辨識起來有些困難,因此,我運用圖譜,讓幼兒從直觀上感知咿呀咿呀喲出現的規律,同時通過一些動作提示,眼神交流,幫助幼兒辨識。

三、說活動準備

爲激起幼兒興趣,更好地進行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一)知識準備

課前對幼兒進行“鋸子”這一詞的理解,並積累一些鋸木頭動作的經驗,幫助幼兒在鋸大樹遊戲環節中,有更清晰的思路。

(二)物質準備

1小動物圖片

用開場時的環境創設,這些直觀的圖片,讓幼兒在與小動物打招呼時更真實,從而引起幼兒興趣。

2圖譜

用於環節二中尋找反覆出現的樂句,圖譜的直觀地出現,可以幫助幼兒更清晰地感知固定樂句出現的規律。

3紗巾

紗巾在活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各個遊戲情景中它都以不同的遊戲工具出現。

4音樂CD

四、說活動過程

五、說活動特色

(一)趣味盎然,使教學活動富有特色。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營造了有情有趣的“童話世界”,遊戲化的情境:森林、大樹、鋸木頭、洗澡……孩子們在有情有趣的遊戲中愉快地感受着,積極地發現着,快樂地學習着。

(二)紗巾的創意運用,使活動充滿挑戰與發展價值。

一方面紗巾色彩鮮豔,能喚起幼兒學習的熱情,既有趣又不干擾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符合幼兒的特點。另一方面,紗巾輕盈多變,能挑戰幼兒想象、創造能力,時而紗巾變爲大樹、鋸子,時而變爲毛巾、浴球等等,孩子們在與紗巾的遊戲中,創造性地運用各種肢體動作來表現固定樂句,並大膽進行表現。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一、遊戲綜述

中國民間故事《馬蘭花》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動物和花草不同的個性,讓勤勞和善良戰勝懶惰和邪惡。故事中人物特點鮮明,表演色彩濃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馬郎、小蘭、小鳥,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蘭、老貓、狼,兩組形象具有強烈的對比性和明確的教育意義。幼兒同情小蘭的悲慘遭遇,憎恨大蘭的懶惰和老貓與狼的貪婪,特別是對“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這句經典的臺詞不僅是朗朗上口,而且對其中所表達的勇敢、善良、勤勞等內涵銘記在心。

幼兒經過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學習,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礎,對錶演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幼兒聽過《馬蘭花》這個故事以後,立刻被故事內容和情節深深地感染了,他們躍躍欲試,產生了表演的衝動,於是我們排演了兒童劇《馬蘭花》。

二、遊戲網絡

三、遊戲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幼兒會複述故事《馬蘭花》,瞭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

2.幼兒會唱黃梅戲《對花》和表演舞蹈《歡慶》、《美麗的家園》,爲兒童劇表演做準備。

3.瞭解各種動物的典型特徵,學習通過特定的動作來表現不同角色的特點。

(二)遊戲資源

1.創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樹林。

(2)道具:馬蘭花、竹簍1個、樹枝若干。

2.選配音樂。

(1)《美麗的家園>(選自小天鵝幼兒園大型歌舞劇《綠色家園》):用於第一、五場“花”和“草”上場。

(2)“兇狠、狡猾”的重金屬音樂:用於老貓等第二、四、六場上場。

(3)黃梅戲《對花》:用於第三場小蘭和馬郎的對唱。

(4)《歡慶》中國風格的民樂):用於第六場結束。

(三)家庭與社區

1.家長爲幼兒提供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書,幫助幼兒瞭解相關知識,豐富直觀經驗。

2.家長爲幼兒的表演遊戲提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並與幼兒共同設計和製作道具。

四、遊戲提示

1、到了大班,由於表演情節的增加,表演劇情之間的銜接變成了重點,如果銜接不好,就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從而直接影響表演的氛圍。因此,在場與場的銜接環節,教師都會根據劇情播放相應的音樂,一方面提示相關的幼兒上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師讓每個幼兒都參與活動,因幼兒的個體差異造成其表現也各不相同。能力強的幼兒表演的慾望和表現力都比較強,但個別膽小的幼兒卻缺乏單獨表演的能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讓膽小的幼兒進行羣體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羣小鳥,讓他們在羣體表演中大膽地說出臺詞,做出動作,這樣在滿足幼兒表演慾望的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已了3

3、在遊戲中出現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兒不願嘗試,總認爲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尊重幼兒的選擇,對大膽表演艟赫篇瞄;兒童劇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兒進行鼓勵表揚,讓幼兒在評價的時候談自己的感受,並介紹一些我國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獲成功的優秀表演藝術家的故事,同時請家長幫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幼兒逐漸在心理上得到認同和接受,願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大班音樂欣賞:採茶撲蝶

一、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點。2. 學習採茶舞的基本動作,樂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情感。二、活動準備:1. 樂曲:《採茶撲蝶》2. 能表現採茶情景的圖片或音像資料三 活動過程:1.請幼兒欣賞樂曲《採茶撲蝶》,說說聽完之後的感覺。2.結合有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講述舞蹈動作及其所表現的採茶情景。3.示範採茶舞,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採茶、拔樹枝、揹着茶籃回家等情景。4.在教師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現的情景,討論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蝴蝶出現和撲蝶的情景。(如蝴蝶飛得高,蝴蝶停下來,蝴蝶有飛走了等)5.鼓勵幼兒隨着音樂有節奏地舞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音樂活動“快樂的小蝸牛”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根據小蝸牛的特點,歌詞寫的幽默詼諧。

它的目標是1.理解歌曲的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3.進一步瞭解蝸牛的背殼的神奇作用。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初步學唱歌曲,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活動結束了,儘管多數的幼兒都能唱這個歌,但是我自認爲對於這個音樂活動上的不是很好,三拍子的節奏有些難唱,孩子們唱起來音準不夠,節奏難把握。就連平時唱歌能力較強的孩子也沒掌握好。

我認爲這次活動,比較適合我班幼兒的特點,但由於準備不足,各方面考慮欠妥,活動中存在諸多的問題,也沒能和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所以活動中存在着許多的失誤,例如孩子們對歌曲的熟悉度不夠,身體沒有很好的動起來,有的小朋友在動起來就沒有唱歌的聲音了,我認爲還是我自己引導的不夠,有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有走神的情況沒有很好及時的個別教育,對《指南》的實際拓展不夠,沒有尊重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幸好,本次教學活動的內容的選取幼兒很感興趣,尤其在後面讓他們一起變成小蝸牛動起來,他們跳的非常開心,感覺自己的努力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報。

教的度難沒把握好。由於自己在教學流程上的突然改變,也可以說自己是準備沒到位。因此在這次的音樂活動中,我未做過多的歌詞解說,結果,幼兒對於第二段的歌詞含糊不清;其次,爲了歌曲中能唱出逍遙、自在的心情,我們加唱襯詞“呦呦”,其實我們還可嘗試用不同的襯詞來代替“呦呦”,感受不同的襯詞所帶來的不同歌曲情緒,如呀呀、嘿嘿等。

總結本次經驗教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教學活動的準備,預設到每一個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準備,只要用心,很多問題都可以考慮到並及時採取措施,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會做的更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隨着農村的經濟的發展,馬路寬了,汽車多了,交通也更加方便了,於此同時,也隱藏着很大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十字路口和有紅綠燈的地方,農村的幼兒不是很熟悉。如何讓小班幼兒瞭解並遵守一些交通規則呢?在平日的教育活動中,我發覺,小班的幼兒很喜愛玩開汽車的遊戲,由此,我設計了這節課,不僅幼兒認識了紅綠燈,瞭解了簡單的交通規則,同時通過遊戲也使幼兒的平衡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活動目標】

1、 練習幼兒的平衡力和協調性。

2、 認識紅綠燈及簡單的交通規則。

3、 在發展、提高幼兒平衡能力的基礎上,延伸繞障礙物行走、爬行等動作技能的訓練。

【活動準備】

汽車卡片一張、 平衡木、體操墊、障礙物、自制山洞、紅綠燈標記、水果卡片【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一個遊戲。(教師出示汽車卡片貼在胸前)在遊戲中老師是汽車媽媽,小朋友就做媽媽的小汽車,我們一起去馬路上逛一逛,好不好?

(二) 進入課題幼兒跟着老師開汽車,一起進入活動場地。

“馬路上人真多,慢慢走。按喇叭,嘟嘟嘟~~~~~~~~”

“馬路上人不多,跑起來。按喇叭,滴滴滴~~~~~~~~”

1、出示紅燈師:“小汽車,快停下!”(帶領幼兒蹲下)師:“小汽車,爲什麼要停下?”(引導幼兒發現紅燈)小結:見到紅燈要停下來師帶領幼兒說:紅燈停2、出示綠燈師:“小汽車,開起來!”(帶領幼兒站起來)師:“小汽車,爲什麼能走了?”(引導幼兒發現綠燈)小結:看見綠燈繼續開師帶領幼兒說:綠燈行(三) 過小橋1、(來到平衡木 )“哎呀,小汽車。前面有座小橋,該怎麼辦呢?”

(過橋)2、過橋要注意安全,不能掉進小河裏(平衡木兩邊的體操墊),該怎麼過?

規則:雙手伸平,背挺直,眼睛看前面,一隻腳跟着一隻腳往前走。

3、請一名幼兒嘗試,糾正錯誤。

4、大家一起過橋。

教師帶頭,邊走邊說規則。

(四) 繞障礙1、(來到障礙物 )“小汽車,前面的路不太好走呀,都是障礙,該怎麼辦呢?”

(繞着走)2、該怎麼過?

規則:從障礙物的面前繞到它的後面,一個一個地繞過去。

3、請一名幼兒嘗試,糾正錯誤。

4、大家一起繞過去。

教師帶頭,邊走邊說規則。

(五) 鑽山洞1、(來到山洞前 )“小汽車,前面到山洞了,我們過得去嗎?怎樣過?”

(能鑽過去)2、山洞真矮啊,要怎麼鑽?

規則:雙手、雙膝着地,一手向前,一條腿跟着動,動作循環。

3、請幼兒看着教師做一遍。

4、大家一起過山洞。

教師帶頭,邊爬邊說規則。

(六) 運水果1、“叮鈴鈴”電話響了,是誰來電話?

原來農場叔叔讓小汽車幫忙運水果,請幼兒將水果運去市場。

(主要是讓幼兒再次接觸和回味一下,剛纔我們所學的內容,再次出示紅綠燈。目的是讓幼兒再鞏固一下。)2、將水果卡片貼在幼兒背上,將開始的路程反過來在進行一遍:鑽山洞、繞障礙、過小橋。

(七) 慶祝會當小汽車把水果運到市場,農場叔叔爲了感謝小汽車,爲大家辦了個慶祝會,一起來跳跳歡樂操。

【活動反思】

本次的體育活動《快樂的小汽車》重點訓練了小班幼兒的平衡性及動作的協調性。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由汽車媽媽帶着小汽車去馬路上逛一逛,到過小橋、繞障礙、鑽山洞,再到幫農場叔叔運水果,一系列自然、有趣的情境使得幼兒活動積極性非常高。孩子們聽着我的口令做出了相應的動作,並且很開心的一起做遊戲。不足之處便是,在交代動作規則時可能還是不夠通俗,幼兒並不能馬上聽明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捉小魚》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2、 訓練幼兒協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

3、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共同學習的願望,提高活動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快速的抓到魚,在遊戲中 不能碰到扮演魚兒的小朋友,只能碰到夾子。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佈置活動的場所,小貓的頭飾,小魚卡片。

2、幾十個夾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小貓頭飾,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啊?(小貓)

2、“有誰知道小貓最喜歡吃什麼?”(魚)

3、“那麼我們就來玩一個小貓捉魚的遊戲吧,好不好?”

二、基本環節

(一)小貓捉魚

1、教師請小朋友們帶上小貓的頭飾,並扮演貓媽媽的角色。

2、貓媽媽找寶寶了:喵喵喵,孩子們,你們在哪裏啊?小貓聽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媽媽我們在這裏。“今天媽媽發現一個地方有很多的魚,我們趕緊去捉吧,好嗎?”教師帶領幼兒到放有小魚卡片的活動區域,讓小貓去把魚兒捉回來,放到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盆子裏,看是 捕魚能手,捉的魚最多。

3、幼兒開始自由的捉魚。

4、“寶貝們,真棒這麼快就把小魚捉完了,可剛剛我們捉的魚都不會遊,下面我們就去會遊的魚好嗎?”

(二)捉“活”魚

1、教師首先介紹遊戲的方法和規則:在地上圈定一個區域,選幾個孩子當魚,在衣服上夾上十幾個夾子代表魚鱗;其他幼兒當漁夫。遊戲開始,魚兒可以跑出圈外,這時大家可以去追魚並設法取下衣服上的夾子,當魚兒回到圓圈裏就不能去夾子了,直到“魚兒“身上的夾子取完遊戲結束,取下夾子最多的就是勝利者。

2、教師選定區域讓幼兒扮演小魚,其他幼兒開始捉魚活動。

3、幼兒活動是教師提醒幼兒只能取夾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

4、評出勝利者給予表揚。

5、活動課變換角色反覆進行。

三、活動總結

1、 教師要捉魚最多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經驗,並和其他幼兒交流。

2、 教師小結活動內容、表揚、鼓勵幼兒。

四、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幼兒提一些身體動作的要求,以培養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訓練了他們的協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魚的環節當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準確的捉住夾子,更別說不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條魚都沒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時對孩子們身體的協調性訓練的太少了,一直與他們在玩捉魚遊戲的時候沒那麼順利。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要對孩子們多做這方面的練習,以提高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運用音樂語言再現對蔬菜探究的體驗,體會參加“蔬菜”音樂會的快樂。 2、學習手耳協調地合作演奏,激發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蔬菜的實物、音塊。

活動過程:

一、運用模仿動作,再現送菜到菜場的情境

1、回憶參觀菜場的經歷,談論蔬菜的不同營養。

2、按音樂節奏用動作表現各種送菜的方法,將蔬菜送到菜場去。

3、相互觀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動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買菜一一學唱歌曲《買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買菜的歡樂,表現活潑跳躍的旋律。

2、結合蔬菜的特徵與口形,例如“番茄圓溜溜”——嘴巴圓圓地漸漸打開。

3、注意周圍同伴的歌聲,用和諧的聲音唱歌,表現許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壓壞。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樂會

1、談論馬鈴薯、胡蘿蔔、番茄、青菜、青椒、黃瓜等54不同蔬菜的營養。

2、幼兒自選一個音塊,排成5隊蔬菜(do:馬鈴薯,re.胡蘿蔔,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黃瓜)。

3、運用熟悉的樂曲《小星星》,演奏樂曲中屬於自己音塊的部分,並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從少數幼兒參加演奏,逐漸增加人數,每一次演奏時注意傾聽,共同尋找將自己的音塊及時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參加,逐步做到整齊地演奏。

5、幼兒輪流擔任菜場經理,指揮“蔬菜們”合作排練和演出。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音樂活動是一種審美教育活動,通過美的活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賦予幼兒一種審美的態度,本活動選自託班教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2-3歲的幼兒是最好模仿的小表演家。託班的孩子年齡很小,但是我發現他們對拍手點頭這些簡單的身體動作很感興趣,有時有的孩子在哭,老師帶着孩子們拍手時,他也會和老師孩子們一起拍起手來。而且唱着歌拍手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爲此,我根據孩子們的特點設計了這一活動,使孩子們在活動中能大膽表現自己,爲孩子們今後的發展打基礎。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喜歡音樂,樂意隨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活動重難點

對於託班幼兒來說,他們剛開始接觸音樂,因此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有一定的難度,於是前期我先讓幼兒和老師練習拍手、拍腿、點頭等動作,再讓幼兒看樣學樣照我做,最後感受音樂幼兒感受穩定拍,使幼兒參與活動,喜歡音樂活動。

重點: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隨老師做簡單的動作。

難點:能連續隨音樂做出簡單的動作。

活動準備音樂V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問好時間

老師拍手說:你好小朋友。老師再邊拍手邊引導幼兒回答:你好,老師。老師還可以和個別幼兒拍手有節奏的問好。可以組織幼兒多練習幾遍,爲後面的活動做準備。

二、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掌握節拍:

1、看誰做得對:

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吧,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老師說:拍手,你們就說:拍手,而且要邊說邊拍手,然後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練習拍肩、拍頭、拍腿、踏腳等。

2、請你和我這樣做:

剛纔我們玩了拍手、點頭、踏腳的遊戲,小朋友都玩得特別的開心,今天老師還把剛纔我們玩的小遊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謠,現在老師就把它邊說邊做給你們看,"請你和我拍拍手,你們和我一起說:我就和你拍拍手"。老師示範一遍,小朋友也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好嗎?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以同樣的方法練習點頭和踏腳等動作。

三、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

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播放音樂,老師隨音樂做動作,音樂結束後老師提問:老師剛纔做什麼動作了?老師邊做動作邊引導幼兒說出拍手、點頭、踏腳,老師讓幼兒說出的同時做相應的動作,

2、進一步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老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來表演《拍手點頭舞》(2-3遍)

四、活動結束

今天老師和你們玩的很開心,你們玩的開心嗎?和老師一起說老師再見。老師邊拍手邊說:再見,小朋友。幼兒邊拍手邊說:再見,老師。

活動反思

託班幼兒天真,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好模仿,有較強的敏感性,他們正處於智力潛能開發的重要時期。從音樂起步,讓音樂走進幼兒的心靈,使幼兒的生活音樂化,給幼兒以美感,提高幼兒的情感體驗,陶冶幼兒的情操。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年齡雖小,但通過老師的適當引導,喜歡聽熟悉的音樂,能模仿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能和老師一起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自己。

不足:可以在活動後面加一個創編活動,通過老師的提示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身體部位(比如拍肩、聳肩、轉手、眨眼等),讓幼兒自己動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對三拍子有初步的瞭解,體驗三拍子舒緩、優美的旋律。

2、讓幼兒初步學會唱兒歌《小小的船》。

活動準備:琴一臺、圖片兩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2、基本音階練習:小兔跳、大象走。(模仿)

3、幼兒練聲歌——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二、基本部分

1、複習舊歌曲《小雨沙沙》

2、引出主題

3、看圖說話,引導思考:彎彎的月亮像什麼?

4、新歌教學:A、讓幼兒視聽,熟悉音樂。(老師示範演奏)B、老師示範演唱。C、老師演奏生試唱(要求幼兒音準、咬字清晰)

5、分組活動:各小組跟着老師唱,鼓勵幼兒大膽唱、大聲唱,進一步達到教師的要求。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會唱的唱給大家聽,唱給家長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學習領唱和齊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嘗試根據歌曲的結構創編歌詞,提高創造想象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農場背景圖,小動物圖片,音樂,歌詞圖片,太陽、月亮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練聲1、"小朋友,今天我要邀請小朋友去參觀一個非常漂亮、好玩的地方--農場,想去嗎?我們乘着火車出發吧!"(播放音樂,進入場地)"農場到了!瞧!農場裏有什麼呀?"幼兒講述。

2、練聲"哇!農場裏的東西真多呀、真有趣,有房子、大樹、有柵欄,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呢!那這些小動物是怎麼叫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帶領幼兒唱《我愛我的小動物》。

二、學習新歌1、"小朋友們唱得真好聽,輕輕地找個地方坐下來吧!""除了這些小動物,看還有誰來了?我們快跟它打聲招呼吧!小豬是怎麼叫的?"引導幼兒學習小豬的叫聲。

2、"小豬看到小朋友們可開心了!聽,它唱起了歌--"老師範唱歌曲。

3、"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幼兒講述後出示漢字:在農場裏。

4、"你聽到歌曲裏唱了些什麼?"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5、"小朋友的耳朵真靈呀,我們一邊看圖一邊來說一說,好嗎?"帶領幼兒念歌詞。

6、"我們也來唱一唱吧!"幼兒演唱歌曲。

7、 "在農場裏這首歌曲聽上去怎麼樣?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演唱歌曲?我們來聽一聽。"教師播放歌曲。

請幼兒講述。

"這首歌很歡快,活潑,在唱的時候也要用快樂的聲音來唱。"8、"唱的時候嘴巴要張得圓圓的,這樣我們的聲音纔好聽,我們再來唱一唱吧!"再次演唱。

三、學習用領唱和齊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1、"小朋友唱得真好聽呀,太陽和白雲也跑來了,她們也想唱歌,在這裏代表什麼意思呢?"請幼兒講述。

2、"小朋友真聰明,太陽在這裏就是太陽唱的,白雲在這就是白雲唱的,最後在一起就是一起唱的,現在我來做太陽,你們做白雲來唱一唱,好嗎?""誰想來做太陽?剩下的小朋友做白雲。"四、創編歌詞"農場裏除了小豬,還有很多小動物呢,請你選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和他的叫聲編到這首歌曲裏來唱一唱,好嗎?

1、幼兒交流,教師巡迴指導

2、個別幼兒答"你來做太陽,我們來做白雲,好嗎?"四、結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幹,編出了這麼好聽的歌曲,回家後把它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好嗎?時間不早了,我們趕快回家吧!"聽音樂離開場地。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各種刷子,簡單瞭解它的特徵和用途。

2.願意隨着歌曲的音樂節奏,用動作表現使用刷子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粉刷匠PPT、圖譜(節奏卡)、粉刷匠音樂

2.各種刷子的圖片與使用功能。

經驗準備:基本認識各種刷子。

活動過程:

一、沒有粉刷的房子(PPT出示一張沒有顏色的小豬的新房圖片)

1、“你們覺得小豬的新房漂亮嗎?”

2、“幫小豬想想辦法怎麼辦呢?可以和小夥伴一起想想,一起猜猜準備好了就舉手。”

小結:小豬的房子沒有顏色不好看,它聽了你們的好辦法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刷子商店。

二、刷子商店(出示各種刷子的圖片)

1、“第一把刷子叫什麼名字呢,它能幹些什麼呢?小豬能用它刷房子嗎?”

2、“第二把刷子叫什麼名字,怎麼用?小豬會選它嗎?”

3、“第三把刷子和第四把刷子是幹什麼的呢?能用它們來刷牆嗎?” 小結:小豬找到了適合的牆刷高興回到了家。

三、小豬高興的唱起歌

第一遍:傾聽歌曲

1、“小豬一回到家裏,就開始準備刷牆了。它會怎麼刷呢?”

2、“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我是一個粉刷匠,每天工作忙。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刷了屋頂又刷牆,刷門又刷窗,你看我那新房子,全都變了樣。”

第二遍:有節奏說歌詞

1、“小豬唱了些什麼呀?”

2、幼兒複述歌詞。“你們聽得真仔細,那小豬是怎麼刷的呢?有誰願意刷給我們看一看”

小結:這個小豬做的真好,我們一起跟着小豬邊哼歌詞邊按順序來刷一刷吧。(按幼兒的動作來刷牆。)刷的真好,還有小豬有不同的刷法嗎?讓我們換個方向來試一試吧要跟上音樂節奏哦。(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刷牆。)

第三遍:加上旋律

小豬們,有沒有信心唱起來。我們一起邊刷邊唱一唱吧。

四、手偶表演:粉刷匠

1、你們唱得真好,許多房子的主人聽到你們的歌聲都把沒刷好的房子帶來了,請你們幫幫它們,願意嗎?

2、請你們左手套上房子,右手準備好刷子跟好音樂的節奏,邊唱邊爲房子刷一刷。可以用你們剛剛刷牆的方法,音樂開始咯!

小結:真好,粉刷匠們。你們的房子刷的很漂亮,房子的主人讓我好好謝謝你們。下次歡迎你們去小舞臺爲別的房子也粉刷一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