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6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6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模仿小魚、小鳥、螞蟻和青蛙的運動方式,發展動作的協調、靈活性。

2.體驗與同伴在一定範圍進行追逐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魚、小鳥、螞蟻、青蛙動物頭飾若干,大灰狼頭飾2個。

2.場地佈置:在場地四角分別放4張椅子,分別掛上小河、鳥窩、草地、池塘的圖片,代表動物們的家。

3.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幼兒自由選擇動物頭飾,四散站立在場地上,做準備活動。

2.幼兒相互介紹並模仿自己所扮演得小動物。

3.引導幼兒按照所扮演得小動物的運動的方式,找一找自己的家。

4.玩遊戲“小動物找家”。

(1)教師引出遊戲情節:“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一起來玩遊戲吧。”幼兒扮小動物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活動。教師扮大灰狼出現,“小動物”按自己的運動方式快速回到各自的“家”。

(2)遊戲規則:“大灰狼”出現後繼續按所扮動物的運動方式“回家”。

(3)每次遊戲結束後,教師進行小結,表揚能遵守遊戲規則的幼兒,提醒個別幼兒在“大灰狼”出現後能繼續按規則遊戲。

(4)幼兒交換頭飾,大灰狼由多名幼兒扮演,以提高遊戲難度。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繼續玩遊戲“小動物找家”。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耳朵的結構,瞭解耳朵的作用。

2、會區分噪音及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耳朵的作用活動過程:一、導入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瞭解耳朵的結構二、展開1、分組討論耳朵的作用。

2、保護耳朵及用耳衛生的方法。

(1)保護聽力,噪音大的場所儘可能少去(2)使用耳機、Mp3等,要選擇質量好的(3)聽的時候音量不要太大,能聽清就行,每天不要超過一個小時(4)如果發現自己最近總要把音量調大才能聽清,看電視也要調大音量的時候,就應該停止使用耳機,立即去耳科檢查。

(5)遠離噪聲:人的聽覺所能承受的極限是90分貝,超過這個限度,就視爲噪聲。

(6)噪聲對聽力的損傷是緩慢的、進行性的,由偶爾耳鳴變成頻繁耳鳴,引起聽覺衰弱、耳疲勞,甚至出現失聰。

所以不要頻繁置身在嘈雜的環境裏,注意緩解耳朵壓力。

(7)慎重用藥:

一些抗感染藥,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會損害人的內耳、耳蝸,造成耳聾。

所以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向醫生詢問,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症。

(8)小心挖耳:

挖耳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耳道,而且用力不當還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影響張嘴和吃東西。若耳朵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籤輕擦。

(9)調整飲食:

多吃富含鋅、鐵、鈣的食物,有助於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物,勿暴飲暴食。

(10)切忌進水:

游泳或洗澡時,切忌耳朵進水。若不小心流入,可以側身將水控出,或是用幹棉籤輕輕擦乾,喜歡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

3、記住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

三、結束尋找周圍的優美聲音和刺耳的噪音。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通過遊戲幫助幼兒瞭解天冷了,洗完手要抹油,玩出要穿上外衣。

遊戲準備:一盒油、每人一件外衣。

活動過程:

1、談話:

(1)請小朋友觀察某幼兒的手,談談這個小朋友的手爲什麼會裂開呢?

(2)從天氣冷了,經常颳風,談小朋友洗完手不抹油,就會開裂的。

2、出示油盒,小朋友學習抹油。

每人用食指抹一點油在手背上,兩手背相對搓一搓,然後兩手交叉互相擦。

3、學習穿外衣:外面天冷,出去要穿上外衣,哪怎麼穿外衣呢?

(1)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穿上外衣的方法。

(2)教師總結如何穿外衣的方法。

(3)請幼兒練習自己穿外衣。(衣服的裏對着自己,雙手交叉拿好衣領的兩邊。然後一隻手伸進衣袖裏,另一隻手同樣)。

幼兒練習,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幫助。

(4)小朋友都穿好衣服。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設想: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孩子手中的零花錢越來越多,少則一角、一元,多則十幾元,孩子拿着錢隨心所欲地亂花,其中,男孩子最喜歡的是刀、劍、槍、鞭炮等,這些東西玩起來非常危險,而家長卻對此不以爲然,還爲孩子自己會花錢而得意……家長的不在乎,更會讓孩子覺得錢來得很容易,可以不用珍惜。從安全角度講,如果不小心將玩具戳到小朋友的眼睛上,那後果不堪設想。針對這一情況,有必要開展有錢不亂花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錢的來歷及用途。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花錢的經歷。

3、懂得錢來之不易,知道節約用錢。

活動準備:壹角、壹元、貳元等人民幣;山區窮孩子的生活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人民幣——引導瞭解錢的'來歷。

1、提問:你們認識這是什麼嗎?你(或爸爸媽媽)有錢嗎?這些錢是從哪裏來的?

2、小結:原來這些錢都是爸爸、媽媽工作掙來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不容易,每天起早貪黑,忙來忙去,這些錢是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還有的小朋友說自己的零花錢,是過年的時候大人給的壓歲錢,這些壓歲錢也是大人(姨媽、姑媽、舅舅……)辛辛苦苦工作掙來的。

二、組織幼兒討論---錢的用途

1、爸爸媽媽爲什麼要辛辛苦苦地掙錢?錢有什麼用呢?

2、小結:錢的用處非常多,買東西要用錢;生病了到醫院看病要用錢、交水電費要用錢、做飯用煤氣要用錢;乘車要用錢……生活中時時處處都需要錢。

三、觀察講述山區窮孩子的生活圖片---進一步瞭解錢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1、提問:這些孩子和你們一樣嗎?哪些地方不一樣?爲什麼會這樣?

2、小結:他們是貧困山區的孩子,那裏土地不愛長糧食,缺水,又沒有工廠,人們根本掙不到錢。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有的小孩連學也上不起,非常可憐。因爲沒有錢所以他們生活得非常艱難。

四、觀察組織幼兒講述自己花錢的經歷---懂得有錢不亂花。

幼兒分組討論:

1、你都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什麼了?哪些東西是應該買的?哪些是不應該買的?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活動準備

1.課件:童謠-馴鹿,出發

2.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釐米),彩紙飾成爲小溝和小河,青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

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着飼養員往外跑。

東跑跑,西跑跑,跑到草地來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

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

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

天天鍛鍊身體好。

二、展開

1.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釐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

2.觀察幼兒的動作

有那些幼兒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那些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哪些幼兒什麼方法也不會。

3.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啓發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範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隻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跳過小溝的?”

4.教師示範,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隻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員也來學一學。教師示範講解,並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5.幼兒全面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着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6.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釐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範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7.變化遊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裏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幼兒沿着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

三、結束

教師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

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後的體鍛活動中繼續給予指導幫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感受有朋友真好,知道團結力量大。

能與朋友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發展動作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盪鞦韆、拔蘿蔔、公園場景的插圖;遊戲示範圖。

材料準備:多個氣球。

活動過程

播放圖片,引導幼兒感受有朋友真好,瞭解團結力量大。

1.播放圖片1,讓幼兒瞭解有朋友真好。

——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如果一個人盪鞦韆會怎樣?兩個人呢?

小結:一個人盪鞦韆是蕩不高的。有一個朋友來幫忙,我們就能蕩很高。還能一起輪流玩,有朋友真好。

2.播放圖片2,讓幼兒瞭解團結力量大。

——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如果只有一個人能拔出蘿蔔嗎?那人多能拔出蘿蔔嗎?

小結:人多力量大,大家團結一心,就能拔出大蘿蔔。

3.播放圖片,引導幼兒思考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幫助合作。

——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事情是一個人完不成的,需要兩個人或者更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

小結:玩蹺蹺板、跳繩、拔河、踢球……都需要朋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出示遊戲示範圖片,組織幼兒進行遊戲《默契大考驗》。

1.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我們今天的這個遊戲需要兩個好朋友配合默契才能成功,我們來看看哪些朋友有很好的默契。

2.請幼兒自由組隊,兩兩進行遊戲。準備一些氣球,兩個幼兒面對面把球夾在中間,把球從起點運送到終點,過程中球掉下則失敗。最快到達的獲勝。(出示示範圖片)

3.適當提高難度,可以引導幼兒背對背夾球,或用身體的其他部位(手臂、臉)來夾球。(出示示範圖片)

4.根據幼兒情況,可再提高難度,如三人夾兩球進行運送。(出示示範圖片)

請幼兒說一說遊戲感受。

——和好朋友一起玩遊戲的心情怎樣?要怎樣才能在遊戲裏獲勝?

小結:和朋友一起玩遊戲的心情是開心、激動的。只有朋友之間相互配合團結一心,才能獲得遊戲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