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玩圈活動帶來的樂趣。

2、能用圈套住膝蓋進行走、跳等動作。

重、難點:

重點:能用圈套住膝蓋進行走、跳等動作。

難點:能表現出滑稽人的滑稽。

活動準備:

圈每人一個,圈操音樂,帽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師:呀,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讓我們來運動一下,鍛鍊鍛鍊身體。(圈操音樂)師幼一起做圈操。

(2)師:前幾天,老師在電視裏看到有一個滑稽人帶着圈走路,有趣極了。今天,我們也來做滑稽人,你們做小滑稽人,老師做大滑稽人,我們一起來玩玩好嗎?玩的時候,找個空的地方玩,比比誰的辦法多,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不過,還要注意安全。

2、自由探索、動作練習

(1)幼兒自由玩,師隨機指導

(2)集合展示玩圈的方法

師:小滑稽人玩圈的方法真多,我們請他們來表演一下。(請幾名幼兒展示,其餘幼兒可以學一學)

(4)師:大滑稽人也想出了一個很好的玩圈的方法

示範:把圈套至膝蓋,兩腳分開套住,不讓其掉下來,在場地上自由地走、跳。

(5)師:現在小滑稽人跟着大滑稽人來一起玩。幼兒在師的帶領下一起玩膝蓋上套住圈快速向前走、跳。

3、遊戲:

師:小滑稽人學會了膝蓋套住圈走和跳的本領。現在大滑稽人想請你們玩一個遊戲,看看你們學的本領到底學得怎麼樣了。

幼兒分成四隊:任意做一個滑稽動作,套住圈快速地向前走或跳。到終點後,拿一頂帽子帶在頭上,然後再往回走或跳,把帽子交給第二人,自己排到隊尾,第二個人把帽子戴頭上,往前走或跳,拿第二頂帽子戴。直至最後一位幼兒,如果在玩的時候,帽子掉下來就撿起戴上繼續遊戲,以速度最快爲勝。

四、結束

師:今天,我們的小滑稽人真不錯,學會了新的本領,現在也累了,該回去休息一下了。(放音樂)師幼膝蓋套圈走回活動室。

中班健康領域:安全用藥

【設計意圖】中班的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急於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春天的到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很多小朋友感冒生病時會把藥帶到幼兒園讓老師給他吃,有些幼兒看見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裏放着五顏六色形態不一的藥品,覺得別人吃藥很好玩,回家叫媽媽也往幼兒園給他帶藥,針對這一情況,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瞭解一些藥品的常識和吃藥的安全,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所以我設計了此次安全活動——《安全用藥》。

【活動目標】

1、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以亂吃藥。

2、通過在小醫院的情境中互相討論,積累生活經驗,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收集一些常見的藥品:創口貼、含片、板藍根、感冒藥、退燒藥、眼藥水等。白大褂、聽診器。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大森林裏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厲害,於是它到森林小醫院想找象醫生看一看,可是象醫生去給小鹿輸液了沒在家,請小猴子給它看門,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難受的樣子,便從藥櫃裏拿了一盒藥說上次我感冒時象醫生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你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

提問:(1)小松鼠能吃這種藥嗎?爲什麼?

幼:不能,因爲吃藥必須讓大人看着。

幼:因爲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

幼:吃下去會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隨便找藥吃嗎,應該怎麼做?

幼:不能,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幼:叫自己認識的鄰居帶着去醫院。

幼:打 120。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

2、認識幾種常見的藥品,並能對症下藥。

出示紅藥水、創口貼:這個紅紅的水有什麼用?這個膠布又有什麼用呢?( 磕破皮擦的,貼傷口的。)

出示眼藥水:這個小小的瓶子裏裝的是什麼呀?有什麼用?(眼睛不舒服時點的眼藥水)

3、幼兒共同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

(1)要聽醫生的話。

(2)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小結:不同的病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生病亂吃藥,病會越來越嚴重,如果沒病吃藥,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對症下藥,生什麼病吃什麼藥。要是不知道生的什麼病,應該到醫院找醫生看。

4、觀看圖片,幫助幼兒豐富有觀的經驗。

教師出示關於藥品的是非圖片,幼兒以舉手表示“對”“錯”

如:咳嗽應該吃退燒藥。眼藥水可以解除疲勞。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藥。

5、情景表演《小醫院》

現在一起到我們班“愛心小醫院”請小朋友們分別來當醫生和病人,看小醫生開的藥對不對,看誰能當個合格的小醫生。

【活動反思】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藥》這個活動結束後,我覺得我們中班的孩子對生病時該怎麼辦,他們的腦子裏都是很清楚的,孩子們都會說,要吃藥,看醫生,打針,打點滴等。但生病時藥怎樣吃才安全,這個意識還是不強。所以,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在以後的有關於安全主題的活動中,或者在平常的談話中,應該讓孩子們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這樣能更好地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對已有經驗可以更加豐富。

中班健康活動:大家來鍛鍊

活動目標:

1、喜歡健康活動,體驗做運動帶來的樂趣。

2、能利用運動器械做全身運動,初步瞭解上、下肢運動的概念。

3、學習用表格設計一週的晨間鍛鍊計劃表。

活動準備:

1、晨間運動計劃表。

2、運動器械、水彩筆、黑板。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運動器械,引發幼兒興趣。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器械進行運動。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運動後的身體有什麼感覺?你用的運動器械主要鍛鍊身體的哪個部位?

(3)教師小結。

2、教師幫助幼兒初步瞭解上、下肢運動和全身運動的概念。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將運動方式進行分類。

A、教師:我們利用手臂進行鍛鍊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麼運動?利用腿和腳進行鍛鍊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麼運動?如果手臂、腿和腳一起運動又叫什麼運動?

B、教師小結:利用手臂或腿和腳進行運動的時候,能夠使手臂或腿和腳得到鍛鍊,這兩種形式就分別叫作上肢運動和下肢運動;如果我們全身都運動起來,使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得到鍛鍊,就叫作全身運動。

(2)教師引導幼兒對運動器械進行分類。

A、教師出示運動器械,請幼兒將運動器械分別與上、下肢和全身運動相對應。

B、師幼共同驗證。

C、教師小結:不同的器械可以鍛鍊身體的不同部位,我們大家都要積極鍛鍊,身體纔會棒棒。

3、師幼一起分析幼兒的“晨間鍛鍊計劃表”。

(1)教師出示計劃表範圖,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計劃表(上肢運動、下肢運動、上下肢運動)

4、教師引導幼兒完成自己的“晨間鍛鍊計劃”。

(1)幼兒設計自己的“晨間鍛鍊計劃”。

(2)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鍛鍊計劃,並說明理由。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運動鍛鍊。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跑、跳,發展動作的敏捷性和協調性。

2、通過花樣玩法,培養髮散性思維。

3、體驗遊戲的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稻草16把、草墩18個、草繩18條、草球20個、稻穀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頭飾2個、老鼠頭飾2個、望遠鏡1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聽音樂踏步入場。

(2)做稻草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屈伸運動、擡腿運動、腹背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兩個幼兒一起做繞手運動。

2、基本部分

(1)花樣玩稻草製品。請小朋友想一想,稻草製品可以怎麼玩,有多少種玩法?(可用單、雙腳跳;跨跳、側跳、走小路、扔草球、繞過草把)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2)請玩得好的幼兒演示。

(3)請幼兒說出自己想用來玩遊戲的方法。

(4)遊戲:豐收樂。

A 老師交代去郊遊的要求:請小朋友跨跳過泥地踩在草墩上。走過小路去看看農民伯伯的田野豐收了沒有。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做跨跳和走的動作(如圖一),要求幼兒從一個草墩跨跳到另一個草墩上,走小路(草繩)時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 增添要求,提高幼兒跳的興趣。師:這一塊稻田豐收了,我們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雙腳跳過小溝(草繩),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兒雙腳跳時不能踩到草繩,雙腳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來。(如圖二)

C 提高幼兒奔跑的速度。師:小朋友聽有什麼聲音?(請幼兒用望遠鏡觀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糧食。那怎麼辦好呢?(請幼兒自由說出對付麻雀和老鼠的辦法)幼兒聽音樂跳過草墩和草繩,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繩找老鼠,找到老鼠後追打。(如圖三)

D 小朋友送稻草和稻穀回家。師:小朋友真能幹,幫助農民伯伯趕走了麻雀和老鼠。現在我們幫農民伯伯把稻穀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擡着稻穀或挑着稻草走過小路、跨過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個),高高興興回家。

3、放鬆活動

(1)把挑回來的稻草堆成一間草房子,裏面放稻穀。

(2)聽音樂做放鬆動作《按摩操》。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小花鹿學跳溝》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洗襪子的方法。

2、培養自理能力。

3、喜歡自己洗襪子。

二、活動準備

襪子、肥皂、臉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在家裏會做哪些事情?(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小朋友在家裏自己洗過襪子嗎?(引起幼兒興趣)

2、學習洗襪子。

教師:因爲腳上會出汗,襪子每天都要換洗。襪子的什麼地方最髒?(出示一雙髒襪子,讓幼兒觀察,並能說出襪跟、襪頭等處最髒。)

教師講解洗的方法:先將襪子浸溼,再塗些肥皂,然後來回搓,尤其是髒的地方應多搓幾次,最後用清水漂洗乾淨。

3、幼兒操作。

幼兒每人一雙襪子、一隻臉盆,學習洗襪子。教師巡迴指導。

4、組織幼兒曬襪子,並進行講評,讓幼兒自己說說哪幾雙襪子洗得最乾淨。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一、設計初衷

在開展“勞動人民真可愛”的活動中,孩子們瞭解了我們身邊的叔叔、阿姨們的工作,如理髮師蛋糕師等。走在馬路上,幼兒看到馬路清潔工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很早起牀,在人們上班前把馬路打掃乾淨,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天都要上班,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換來城市的整潔。於是,我們開展了了解“馬路清潔工的一天”活動,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瞭解馬路清潔工。

二、活動目標

1瞭解馬路清潔工一天勞動的情況,瞭解簡單的勞動工具。

2.初步體驗勞動的辛苦,從小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三、客座老師:王小東、鄭飛(馬路清潔工人,以下簡稱“鄭”)

四、活動對象:大班

五、活動準備

1.聯繫環衛中轉站清潔工阿姨,商量活動內容和方式。

2.幼兒戴上手套、袖套,帶上掃帚、畚箕。

六、活動過程

(一)認識馬路清潔工。

1鄭:小朋友你們好!我是一位平凡的清潔工人,你們知道我清掃哪裏的衛生嗎?幼:是打掃馬路衛生的清潔工人。鄭:是的,我是每天給人們打掃馬路、清理垃圾的馬路清潔工人

2.鄭:看看我和一般清潔工的打扮有什麼不同?幼:你穿着橙色的反光服;頭戴一頂小黃帽……

3.鄭:爲什麼要帶小黃帽、穿反光背心呢?幼:因爲它們是你的工作服,穿上它們就能讓別人知道你們的工作;可以給你們遮擋太陽……鄭:它們除了可以在烈日酷暑下爲我遮擋太陽外,更重要是小黃帽和反光背心可以給我更多的安全。我們每天在馬路上掃地,車子來來往往很多,小黃帽和反光背心使我們非常醒目。

(二)清潔工人的工作時間。

1.幼:阿姨,你們是幾點上班的?鄭:我們5點鐘開始就要清理馬路上的垃圾2.幼:下雨天你們還工作嗎2鄭:當然。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炎炎烈日,不管是寒冷的冬天還是酷熱的夏季,我們都要照常工作,連節假日我們也是這樣才能使街道隨時保持乾淨。3.幼:阿姨,這麼長的工作時間,你們不辛苦嗎?鄭:清理垃圾,能節能環保,殺菌除臭,避免引起和傳播疾病。確保大家健康安心地工作、學習、,生活。我們的工作能帶給大家方便和舒適,辛苦也是值得的。

(二)認識簡單的清潔工具

1.鄭:你們平時見過哪些清潔工具?幼:有掃把、畚箕、抹布、水桶、垃圾桶、清潔車……2.鄭:看看我們用到的工具和你們平時見過的有什麼不同?(1)出示掃把,幼兒討論幼:我們家用的掃把比這小,而且要漂亮;這個掃把是竹絲做的,我們用的是很軟的……鄭:因爲我們掃的大馬路上的垃圾面積大,垃圾種類多,量也大,所以必須要用這種大掃把,才能又快又穩地清掃垃圾。

(2)出示畚箕和鐵鍬。幼:畚箕我知道是裝垃圾用的,可是鐵鍬有什麼用呢?鄭:因爲路上會清掃到各種垃圾,輕便的垃圾就用畚箕來裝,但有時會遇到很多大的、重的或難以清掃的東西,就需要鐵鍬來處理了。

(3)引導幼兒觀察清潔車,瞭解其作用幼:清潔車也是裝垃圾的,鄭:是的,因爲畚箕不能裝太多的垃圾,而且我們要沿路一直清掃,不能及時處理掉垃圾,有了清潔車我們就可以把垃圾積累起來,然後統一處理。而且,清潔車用起來方便,還可以放我們清掃用的小工具。

(四)瞭解清潔工一天的勞動。

幼:你們一天要掃多少條街?鄭:我們一名街道清潔工需要負責3800一4800m’的工作面積,但永中街道平均每個清潔工要負擔6000m2以上,一年清理衛生死角130多處,搬運垃圾4043噸,,清運垃圾100多噸。幼:叔叔阿姨真厲害,也真辛苦鄭:所以,平時人人都需要注意公共場所的衛生,才能減輕我們的工作。

(五)幼兒在老師帶領下,認真開展勞動

1.鄭:今天,我發現你們也準備了很多清潔工具,是不是也想體驗一下我們的工作?幼:是的。

2.幼兒分組勞動。

(六)初步瞭解垃圾的處理一一參觀環衛站。

1.鄭:我們今天清理了這麼多垃圾,這些垃圾該怎麼處理呢?幼:倒到垃圾桶裏;燒了它們……鄭:垃圾要經過專門的處理,纔不會再次污染環境,我們先把垃圾運到環衛站,再進行分類處理。接下來我們一起把垃圾運到環衛站吧。

2.觀察工作人員清理垃圾。鄭:首先,我們要將垃圾進行分類,分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然後由專門人員和機器進行分類處理

(七)小結

師:今天,小朋友們做了一回清潔工人,參觀了環衛站,道清理垃圾的好處,懂得了衛生知識,還學會了自己勞動動。我們要珍惜清潔工人的辛勤勞動,做個講衛生、懂禮貌、不亂亂扔垃圾的好孩子。

七、活動成效“馬路清潔工的一天”活動,讓孩子瞭解了馬路清潔工的主要工作,瞭解了環衛站處理垃圾的情況。當一次清潔工,親身體驗了清潔工人的辛苦和光榮,活動使孩子們懂得了要珍惜清潔工人的勞動成果,從而學會尊敬身邊的勞動人民,做環保、文明的小天使。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一、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飲食衛生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知道蛔蟲病是怎麼回事。

2、知道怎樣預防蛔蟲病的相關衛生知識。

二、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圖片:胖、瘦不同的兩個圓圓紙偶娃娃、水果等。

三、過程:

1、出示紙偶娃娃圓圓,以自我介紹的形式出場。

圓圓:“大家好,我叫圓圓,你們看我長得胖乎乎的',是不是很可愛呀?”

幼:“可愛。”

圓圓:“可是這不是現在的我了,現在的我已經變成這個模樣了,小朋友們,請你們說一說,現在的我是什麼樣子的好嗎?”

幼:“瘦瘦的。”

圓圓:“那你們猜猜胖胖的圓圓爲什麼會變瘦了呢?”

幼1:“不吃飯。”

幼2:“挑食,吃了不衛生的東西了。”

師:小朋友的答案可真多呀!現在請圓圓把自己變瘦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好不好呀?

2、聽錄音故事,並逐一出示圖片。

教師根據故事情節提問幼兒,引導幼兒回答問題並討論。例:

師:“圓圓原來爲什麼很胖?現在爲什麼經常肚子疼?”

幼1:“吃乾淨的東西,好好吃飯圓圓就會很胖。”

幼2:“吃了沒有洗乾淨的水果,肚子就疼了。”

3、圍繞故事展開討論,圓圓爲什麼變瘦?怎樣預防蛔蟲病?

師:“日常生活中自己應該怎樣做?你的身邊有沒有像圓圓那樣的孩子?”

4、教師總結:小朋友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衛生問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表現的可真好呀!所以老師要把圓圓送給我的這一籃子水果獎給大家吃,好不好啊?啓發幼兒知道把水果洗乾淨再吃,講衛生不生病。並教育幼兒在以後的生活中都要記住講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源自於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經過工廠的加工、過濾等程序,才能飲用。

2、瞭解水中有許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樂意觀察生活,觀察各種儀器,感受觀察帶來的快樂。

4、使幼兒知道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5、教育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顯微鏡若干臺。

2、帶領幼兒參觀自來水廠,瞭解水加工、處理的過程。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行談話活動:水從哪裏來。

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幼兒經過談論後,得知水可以從天上的雨水那裏來,也可以從江、河、湖裏得來)

江河裏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嗎?爲什麼?要經過怎樣的處理才能飲用?(引導幼兒結合經驗水加工、處理的過程)

2、教師小結:

我們飲用的水是江河裏的水,自來水廠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設備把這些江河裏的水經過加工、過濾使水邊得乾淨、再傳輸到地下水管中,水龍頭和這些水管連接着,通過水龍頭我們就能用到這些乾淨的水了。

3、瞭解水中的物質成分。

教師:雖然這些水變乾淨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飲用了呢?爲什麼?

分組請幼兒在顯微鏡下觀察水,知道水中有許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對我們人體有益處,而有些微生物對我們身體是不利的。

我們要怎樣處理才能飲用這些水呢?

4、教師小結:

自來水雖然經過了加工處理,但裏面有些微生物對我們身體是有害的因此要將自來水再進行高溫消毒殺死一些微生物,這樣的水飲用起來就很安全了。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回憶並說出自己高興的事情以及高興時的舉動、表現。

2、學會保持快樂的方法,初步能調節情緒。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並能初步感知與理解別人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兩段音樂;

2、繪本故事《生氣湯》。

活動過程:

1、放一段輕緩的音樂,教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沉浸在音樂裏,回憶自己開心的事情。

2、轉到一段比較活潑輕快的音樂,請小朋友輪流說出自己高興的事情,並描繪自己當時的舉動、手勢或者表現。老師可先舉例示範,例如“老師最開心的事情是與爸爸媽媽去看3D電影,當時我高興得蹦了起來”,教師要加上蹦的動作感染小朋友。

3、小朋友描繪的過程中,教師注意讓其他幼兒傾聽,並且提問幼兒當時的表情、手勢或表現,例如強調“小明開心的表現是嘴裏不住地哼着歌”,“你開心的表現是什麼?”“你當時是怎麼表達你的開心的?”

4、教師緊接着簡單地講繪本故事《生氣湯》,引導幼兒討論自己不開心時如何能開心,如何保持開心。

5、最後,教師請幼兒自行分成幾人一組,互相分享自己其他的開心的事情。教師注意觀察並且引導幼兒去傾聽他人分享,還可參與其中請小朋友說一說如何能使自己開心也使其他人開心起來。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欣賞一組圖片,觀察圖片上的小朋友的表情、手、腳以及其他部位的動作,看看別人開心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的,有助於幼兒能準確瞭解自己開心時的心情以及感知別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