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9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9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圖形的組合造出漂亮的房子。

2.幼兒能給房子進行添畫。

活動準備:

幼兒彩繪用具若干、範例、卡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的家是什麼樣的?是什麼圖形組合的?

二、老師講解示範

1.出示範例

師:老師畫了一座漂亮的房子,請你來看看它是用什麼圖形組成的?

2.老師講解示範塗色

師:畫房子的時候先畫房子的牆,再給房子畫上屋頂,把它畫在牆的上面,然後再給房子畫上窗戶,最後給房子畫上門,門要畫在牆的下面。房子畫好了。再添上點什麼就更漂亮了。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用多種顏色進行塗色。

2.幫助個別幼兒進行添畫。

四、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

師:你覺的哪一座房子最最漂亮,爲什麼?

2.老師小結,表揚畫的好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回憶並生動描述動畫片中老鼠的不同姿態和表情,體驗生動的造型和色彩所帶來的美感。

2.在欣賞的基礎上,發現動態的變化規律,嘗試用目測剪的方法表現生動的老鼠形象。

3.發展幼兒小肌肉的運動和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l.動畫片《老鼠娶親》,幼兒剪紙作品若干。

2.剪刀,筆,油湎顏料,海綿球等。

活動過程

l.播放動畫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老鼠的不同姿態和表情。

教師:老鼠在娶親的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是怎麼做的?你能用動作表現嗎?

2.欣賞幼兒剪紙作品,集體討論剪老鼠的方法。

(1)教師:它們在做什麼?怎麼做的?做這些動作時,身體的哪些部位發生了變化?

(2)教師:猜猜,7已是怎麼剪iH來的?先怎麼做,後怎麼做?

3.幼兒進行創作。

(1)重點:剪老鼠的方法。

(2)難點:老鼠的不同動態。

4.拓印。

5.展示幼兒作品,集體交流、評價。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剪紙經驗。

☆區角活動 練習運用開天窗、摺疊等方法學習剪人物和動物。

☆家園共育 和父母一起印製自己的剪紙作品,並將剪紙作品佈置在自己的房間。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身體各組成部分的形態。

2、能用線描畫的方式爲蝸牛設計各種各樣的殼。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黑色粗細不同的水筆,蠟筆。

經驗準備:活動前瞭解蝸牛的形態組成。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

導入語:小朋友你們見過真實的蝸牛嗎?它們長的什麼樣子的?

二、觀察欣賞

提問:蝸牛的殼是怎麼樣的?

師小結:蝸牛的殼是螺旋形的。每隻蝸牛都有好看的殼。

三、教師示範,個別幼兒操作嘗試。

過渡語:蝸牛的殼是很漂亮的,我們來幫它打扮一下吧。

教師示範步驟(兒歌形式):

(1)圓圓的外殼螺旋形。(畫蝸牛的殼)

(2)軟軟的身體連住殼。(畫蝸牛的身體)

(3)一對觸角真可愛。(畫觸角)

(4)各種花紋真漂亮。(線描花紋)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創作要求

(1)蝸牛的方向不同。

(2)每隻蝸牛殼上畫四種以上花紋。

(3)最後給蝸牛添畫簡單背景。

五、交流欣賞。

關鍵提問:哪隻蝸牛最漂亮?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平時幼兒活動中,在建構區我總是能看到小朋友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在活動中所展現出的創造性思維,的迸發和充滿無限想象力的搭建。每一個作品都讓我充分感受到孩子在建構的時候是多麼的有潛能。針對小朋友喜歡建構的特點,我集合創意手工課題活動,通過一張張平面的不起眼的紙通過“魔法”讓其站起來變成立體,並邀請小朋友嘗試建構和組合,激發小班小朋友嘗試探索和建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充分調動感官,嘗試根據圖示將平面變成立體,從而獲得愉快的經驗。

2.會大膽想象選用簡單的圖形組合設計小城堡。

3.在活動中體驗創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各色長方形、半圓形紙張每人1張。

2、工具:固體膠。

3、課件PPT。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嘗試根據圖示將平面變成立體,組合成魔法城堡。

活動難點:

半圓形上的折線,連接起來的時候對準折線粘合,爲合成圓錐形的時候保持住尖尖角。

活動過程:

一、出發魔法城堡

師:瞧!這是什麼?(魔法棒)今天我就是一個魔法師,我馬上就要變魔術了,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念我們的魔法口令:“吧啦吧啦變”。

(評析:巴拉巴拉小魔仙,每個小朋友都很熟悉而且也很喜歡,因此我通過小朋友熟悉的巴拉巴拉小魔仙的魔法棒變魔術來吸引小朋友參加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和興趣。)

二、尋找魔法城的祕密

1.出示PPT,引出魔法城堡

師:看看我變出什麼來了?

幼兒:一座房子。

幼兒:一座城堡。

②出示魔法城堡圖片

師:我變出的是魔法城堡,你知道魔法城堡是用什麼變的嗎?

幼兒:用彩色紙。

幼兒:用魔法把紙變成的。

2.認識形狀(長方形、半圓形)。

師:魔法城堡用到了很多不同顏色的紙,而且請了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來幫忙。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師:小朋友想想看,我是用什麼方法讓這些魔法紙站起來變成城堡的呢?

幼兒:把紙捲起來的,放在桌子上的。

幼兒:捲起來以後,疊起來的。

(評析:教師PPT的演示,“看看我變出什麼來了?”以視覺衝擊直接調動幼兒的感官,讓幼兒有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紙可以站起來,變成城堡。通過提問: “你知道魔法城堡是用什麼變的嗎?”來引出製作魔法城堡的材料,長方形和正方形,在PPT上再出示,通過和圖形寶寶打招呼的方式,加深和鞏固了對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的瞭解。然後請小朋友在觀察的基礎上,想想是用什麼方法讓這些魔法紙站起來變成城堡的呢?神奇的祕密把小朋友又再一次充分調動了起來。)

三、尋找魔法祕密

(1)如何讓魔法紙站起來。

①讓幼兒嘗試讓紙張站起來的方法,並在集體面前演示一下。

教師請幼兒隨便說。

師:那我們來看看長方形寶寶上面的圖示吧,它是請我們怎麼做的?

幼兒自由說。教師請幼兒來演示。

師:誰願意來試一試呢?

師:真的成功了,我們給他鼓鼓掌。

教師總結:XX是將長方形寶寶兩條邊重疊連接起來的這個方法我們把它叫做“卷”。在小點點上塗上固體膠,然後開始捲起來,捲起來的一條邊要與直線親親嘴,再抱一抱,抱得牢牢地就站起來了。

師:(出示半圓形寶寶)那麼半圓形寶寶它有什麼圖示?它想請我們怎麼來幫助它呢?

幼兒:有折線。

幼兒:折線就是請我們要折在線上。

師:折線是請我們沿着折線折,

教師請幼兒來介紹演示。

師:那就請XX看着寶寶身上的圖示幫助半圓形寶寶站起來吧。

幼兒嘗試。

教師表揚:XX的本領真大。她使用的這個方法叫做“圍”,我們也來學學XX的這個方法。

(教師帶領幼兒示範)沿着折線折一折,塗上固體膠,一手按住折線,另一隻手拿起另一邊和折線親親嘴,再用力抱一抱,1,2,3,就成功了。

組合:

師:我們把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組合起來,一個小城堡就完成了。

(評析:活動中尋找魔法祕密是本活動的重點部分。在這個環節,我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和性格特點,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教師的引導性作用,通過我設計的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上面的圖示,請幼兒在已經瞭解塗漿糊和折線的基本知識的已有經驗基礎上,請他們來嘗試按照這個圖形上圖示進行操作,嘗試將魔法紙寶寶站起來。因此我請了小朋友來演示,長方形站起來顯得比較簡單,因此我在再次操作演示的時候,向幼兒介紹“卷”的方法,並引導幼兒要看好實線,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念兒歌的形式“和直線親親嘴,抱一抱,抱得牢牢的,站起來。”通過多遍的練習,馬上讓幼兒對這個對準實線進行操作的難點的操作的方法掌握了。接着再展示半圓形寶寶的圖示,再次請幼兒嘗試看着半圓形的圖示進行操作。示範成功後,帶領幼兒一起徒手學一學圍的方法。在這個示範的過程中,由於半圓形圍成錐形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準折線黏貼,所以我特別強調細節,一手按住折線,另一隻手拿起另一邊和折線親親嘴,再用力抱一抱,就成功了,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

四、我來造魔法城

1.出示魔法城堡圖片

師:看看這些魔法城堡和我的小城堡有什麼不一樣的?

幼兒: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幾層樓的

師:怎樣可以搭得更高?

2.出示圓形紙

師:這張捲起來的長方形寶寶可以幫助我們,把魔法城堡搭得更高。

(教師示範)這樣一個又高又低的魔法城堡真漂亮呀!我真喜歡!

3.造魔法城堡

師:今天呀,費老師給每組的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的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請你們看着魔術紙寶寶身上的圖示也來建造一個漂亮的魔法城堡好嗎?最後把你做好的城堡放在你們的桌子中間,和好朋友組合成一個大城堡,費老師來拍照,看看哪一組的寶寶做的魔法城堡最好看?

幼兒園嘗試創意製作。

教師巡迴指導。

(評析:通過實物圖片的直接對比,給了幼兒一個清晰易觀察對象,引導幼兒發現出兩座城堡的不一樣。引導幼兒關注城堡的高低,拋出問題:怎樣可以讓城堡搭的更高?根據幼兒認真的發現之我們找出長方形寶寶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的魔法城堡搭得更高。再通過長方形寶寶來進行驗證的方法,在探索嘗試的基礎上,驗證成功,再一次激發幼兒創造的熱情。

五、參觀魔法城堡

師:這些是我們大家完成的魔法城堡,我都想去參加一下了。小朋友你最想到哪座城堡去參觀呀?爲什麼?(教師拍照在電視機上展示,引導幼兒觀察層數越高城堡越高)

師:小朋友製作的魔法城堡真好看,下次我們製作更高更漂亮的魔法城堡邀請小動物們來參觀好嗎?

幼兒:好。

(評析:在講評的時候,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引導幼兒可以嘗試着將自己的城堡和好朋友的城堡一起組合成一個高城堡,並注意搭建的時候要注意耐心和小心。並邀請小動物們也來參觀我們更高更大的魔法城堡,激發幼兒再次創作的慾望。)

六、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同伴之間相互合作,探索創造更高更大不一樣的魔法城堡。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特點,依託整合性的藝術教育模式,嘗試在生活中選取孩子們所熟悉的多種自然材料,融多元化與趣味化於一體,以材料的創意、內容的創意、組織形式的創意等角度出發,通過感受、體驗、遊戲等多途徑,多通道參與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熱情。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熱情

以巴拉巴拉小魔仙的人物形象,變魔術城堡的遊情境,使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都很高漲,對製作魔法城堡很感興趣。

二、利用自然材料,感受創意之美

在材料的選擇上我注重引導孩子們去關注我們幼兒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易感知的材料——紙。利用紙的特性,進行“站”起來的方法制作魔法城堡,很出乎小朋友的意料之外,紙原來還可以變成城堡。孩子們在興趣的激發下,製作熱情和創造性倍增,孩子們用自己的創造性創作了不同高低,不同組合的魔法城堡,感受到了創意之美。

三、PPT圖示和兒歌相互結合,遵循“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育理念,突破重難點

在尋找魔法祕密的活動環節中,根據折線“折”,再進行圍合,製作魔法城堡是活動的重難點,根據小班直覺形象思維、注意力弱的特點,我把教師的直接示範改爲在圖形中畫好圖示並在PPT中展示,以直觀鮮明的形象充分調動幼兒的注意力。我還充分遵循“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在觀察圖形圖示的基礎上,請幼兒嘗試自己探索怎樣才能使紙“站”起來,讓幼兒在探索、展示的機會中展現自己,通過幼兒的嘗試示範操作,我針對幼兒對“站”起來操作過程給予及時的總結性的總結,細節問題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經驗。通過念兒歌的形式教給幼兒對準實線粘貼的操作方法,使得半圓形上的折線,連接起來的時候對準折線粘合,爲合成圓錐形的時候保持住尖尖角成功了,突破了重難點。

通過這次活動的嘗試,發現孩子們對創意性的美術活動還是非常感興趣的,他們能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創造自己喜歡的作品。而教師在活動中,我們更應該選擇貼近幼兒生活中的材料,通過適當的教育方法,來讓幼兒感受創作之美。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幾對同類色:大紅和粉紅、桔黃和淡黃、深綠和淡綠、深藍和淡藍。

2、初步嘗試用漸變色印染。

3、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認識大紅和粉紅、桔黃和淡黃、深綠和淡綠、深藍和淡藍,能正確叫出它們的名稱。

2、顏色寶寶卡片8個;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個“顏色寶寶”胸飾;每組大紅和粉紅、桔黃和淡黃、深綠和淡綠、深藍和淡藍的顏料各一份;人手一支毛筆、一張紙巾。

活動過程

一、配同類色。

1、教師:今天許多顏色寶寶來到我們小(1)班,看,有哪些顏色寶寶,幼兒集體念。

2、教師手中拿一個“紅寶寶”:“來了一個紅寶寶,它說:我的好朋友跟我長得很像,看一看,這裏誰和我長得最像,請你們來幫我找一找。”幼兒找到粉紅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師演示兩個寶寶的動作。

2、用同樣的方法找到另三對同類色。

二、觀察印染手帕的方法。

1、教師出示範例:看,顏色寶寶跳到了手帕上,他們把手帕打扮的多漂亮呀!它們是怎樣打扮得呢?

2、教師示範印染手帕的方法。

教師:這麼漂亮的手帕是怎麼裝飾出來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將正方形的餐巾紙對摺三次成三角形——將對摺好的餐巾紙的各個部位分別蘸一下顏色——輕輕地打開。

三、幼兒集體回憶印染的步驟,討論需要注意的地方。

1、蘸顏料的時間不能太長。

2、印染後打開時要輕輕地、慢慢地。

四、幼兒染手帕,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印染。

2、給能力弱的幼兒適宜的幫助。

3、鼓勵幼兒在打開時不怕困難,堅持做完一件事。

五、作品展示。

1、將幼兒作品平放在桌子上,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並說說喜歡哪一幅作品,爲什麼?

2、爲喜歡的作品獎一個獎牌。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通過集體創作壁畫(美麗的春天),發展動手動腦的能力。

2、練習棉籤畫塗色。

準備:

設計“美麗的春天”壁畫,廣告色,各種花型的圖畫紙、棉籤。

活動與指導:

1、向幼兒提出佈置畫欄的任務,春天裏,百花開放,景色很美,大家齊動手,把班上的壁畫布置起來。

2、想想你觀察到的花都是什麼顏色的,請幼兒爲花用棉籤塗上美麗色彩,注意順花瓣方向均勻塗色。

3、老師將花剪下貼在壁畫中,和幼兒共同佈置美麗的春天的壁畫。使幼兒看到自己美術活動的成果,有成功的自信。

建議:

給幼兒的花要各種形狀的,可以是一枝花,也可以是兩枝、三枝花。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花,能力強的幼兒可選擇3朵、4朵在一起的花。

1、學習用泥塑材料做平面花的技巧。

2、發展想象力與動手能力。

準備:

各色泥塑材料、塑料墊板。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和老師一起用彩泥揉小圓球,將小圓球在墊板上壓平做花瓣,拼擺成花朵。

2、用搓的技能,搓出綠色的花莖和葉子,組成美麗的花。

3、引導幼兒用泥條擺成花朵或其他圖案,鼓勵幼兒的創造性。

4、用幼兒作品,美化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一、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師:“哈,多可愛的手寶寶啊,小朋友們喜歡嗎?我們一起看看手寶寶長什麼樣子?

教師出示已用嘴巴、鼻子、眼睛等裝飾好的小手模型,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觀察製作的`手寶寶,瞭解手的結構與寶寶的關係。

師:手寶寶這麼可愛,小朋友們知道它是用什麼做的嗎?(畫筆、卡紙)我們叫它手寶寶,那麼手寶寶的臉上都有什麼呢?(眼睛、嘴巴、鼻子、辮子等)手寶寶的嘴巴、眼睛在手的什麼地方呢?(手心) 小朋友的手心在哪裏呢?……

當孩子的興趣被激發,有了想做的慾望時,教師可引導孩子觀察瞭解手的結構與手寶寶的關係,從而有利於孩子製作手寶寶。

三、教師示範製作。

1.現在請小朋友看看,老師要把自己的手裝飾成一個可愛的手寶寶。請兩個小朋友觀察兩個手寶寶(模型)的眼睛是畫出來的還是貼上去的,並幫助老師的手寶寶畫或貼上眼睛和嘴巴。

2.教師示範畫辮子,提醒孩子在畫的時候要把手指分開伸直,從手指的下面一點一點地往上塗顏色,直到將辮子都塗滿。

3.師:看了老師裝飾的手寶寶,你們想不想來裝飾一下自己的手寶寶呀?

教師可根據孩子的能力強弱,讓幼兒爲手寶寶畫或貼上眼睛。教師示範畫三條,畫第一條 時教師講解示範,畫第二條時引導孩子說老師畫,畫第三條時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畫。

四、孩子動手操作。

1.引導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各種材料裝飾自己的手寶寶。小朋友們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上爲手寶寶畫上眼睛、鼻子、嘴巴,也可以將沒有顏色的小貼片塗上顏色再貼在自己的小手寶寶上。

2.展示自己裝飾的手寶寶,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不同的肯定和表揚。

教師要注意巡迴指導,適時幫助能力差的孩子裝飾手寶寶。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目標預設

1.在情境中能用簡單地線條來表現樹葉跳舞的各種姿態。

2.大膽添畫,感受畫面的動感美。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用單線條的不同方向來表現樹葉的手腳,表現出樹葉飛舞時的不同姿態。

2.在感受樹葉飛舞時的歡快情境中爲小樹葉添畫上開心的表情。

設計理念

生成是相對於幼兒園課程中存在着的預成而言的,生成是教師與幼兒一起活動時,逐漸發現幼兒的興趣、需要,用自己創造性的工作,激發每個幼兒的潛力,使之不斷地生成變化的過程。在這個活動中老師就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生活中所關注的事物,結合季節的特徵,讓幼兒運用藝術的形式去表現常見的事物--樹葉,感受到秋天落葉的動態的美。

設計思路

1、情感的體驗:小班幼兒對物體的美感和形象思維還處於啓蒙階段,雖然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但是沒有能力去表現,這時我們需要的就是幫助幼兒喚起表現物體清晰的意象,從而慢慢激發幼兒想畫的慾望。在這個活動中從音樂入手結合幼兒平時觀察到的樹葉飛舞的情景進行想象,從語言說的想象再到用動作自由表現的想象,從靜到動,充分地調動了幼兒參與的興趣,也滿足了他們情感的需要,幼兒在情感激發的前提下,來參與美術活動。

2、情境的創設:在這個活動中創設了給小樹葉拍照的遊戲情境也是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因爲對他們來說做任何事其實都是遊戲,對於美術活動其實也是一種表現、宣泄自己情緒情感的一種遊戲。用拍照的這個遊戲情境可以淡化幼兒在活動中學習的痕跡,讓他們在動動玩玩中來得到繪畫的樂趣。

3、形式的多樣在小班這個年齡段如要求孩子反覆用一種工具來繪畫或是塗色,那麼幼兒將會失去興趣,我們將提供不同的繪畫的材料如棉籤蘸了顏料來表現、彩色的蠟筆來表現等,最後展示他們作品的時候可以放在一個大的秋天樹林的背景圖中,這樣雖然是用簡單的線條表現小樹葉的動態,但豐富的色彩的渲染與音樂的烘托,讓幼兒從視聽的美感刺激進一步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鳴。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師:前兩天我們在散步的時候,看見小樹葉都離開了大樹媽媽,現在仔細聽聽這段音樂,猜猜小樹葉在空中可能會做什麼?

(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

2、跟音樂來表現小樹葉歡快舞蹈師:請你們也來做小樹葉,跟着音樂一起跳舞,想想你會怎麼跳,音樂停止時請擺一個你覺得最好看的動作。

3、教師示範:給小樹葉來拍個照師:小樹葉們的舞蹈真優美,我要給大家拍個照。(請一個孩子擺好造型,其他幼兒仔細觀察手和腳的動作)師:這片小樹葉的手是往哪裏的?腳呢?(邊引導幼兒說,老師邊在樹葉上用筆畫出手和腳相應的線條來表現樹葉跳舞的姿態)照片拍好了,看看和這片小樹葉跳的舞一樣嗎?

4、請能力強的幼兒來給小樹葉拍照。

師:誰也想來給其他的小樹葉拍個照呢?拍照的時候要仔細看好小樹葉的手和腳是什麼樣子的。

5、幼兒繪畫,嘗試用簡單地線條來表現樹葉跳舞的樣子。

師:還有很多的小樹葉都想拍跳舞的照片,你們願意去幫助它們嗎?想想小樹葉在跳舞的時候它臉上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呢?對了,笑起來拍出來的照片會漂亮哦!

6、展示欣賞作品(播放背景音樂,請幼兒把拍好的照片展示在大樹林背景圖中)你的小樹葉是怎麼跳舞的?你最喜歡那片小樹葉跳的舞呢?

我們一起來跟着小樹葉跳一個舞吧!

教材簡介:

在孩子的眼裏,秋葉飄落是對秋天最直觀的感受,在一次午後帶孩子們散步的時候,秋風吹來,一片片樹葉從空中悠然地飄落,孩子們興奮地喊了起來:"快看,小樹葉飄了下來,象在跳舞呢!"是啊,遠遠看去,那一片片樹葉猶如愛跳舞的精靈正在翩翩起舞。既然孩子們是如此的感興趣,那麼怎麼樣來把孩子眼中的跳舞,引導他們用一些簡單的線條表現出來呢,於是生成了"小樹葉的舞蹈"這個美術活動。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一步步提問,幼兒回答問題,加深對這個活動的理解。同時通過這一步步的鋪墊,幼兒能對接下來的作畫有個準備,再加上相應的指導,幼兒能畫出令人滿意的畫作。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2.能大膽畫出各種線條.

活動準備:畫好各種線條做以備示範,黑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教師出示線條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漂亮的線條嗎?他們叫什麼名字?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範直線的畫法.

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纔會畫的漂亮.

.教師示範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教師示範波浪線的畫法

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教師示範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創造表現

1.幼兒創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2.在教師的指導下畫出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3.在操作過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哪些線條.

將幼兒作品佈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

2五彩的色塊(小班)2

活動目標:

1.練習用直線交叉畫塊面,鞏固練習直線.

2.學習用各種顏色圖塊面.感受色彩的美.

3.體驗藝術活動的愉悅.

活動準備;

1.五彩的色塊示範畫.

2.沙皮紙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請幼兒欣賞五彩的色塊示範畫.

師:圖上有什麼線條?這幅圖上的顏色你認識哪一種?

2.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常見的顏色.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範:

老師邊講直線畫法邊動手畫,畫直線時一定要畫到紙的邊上.

直線與直線間不能靠的太進,不然就不好塗顏色.

2.教師示範圖色塊:

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塗.(強調用力)

塗顏色時要注意從上往下或從左往右.

3.請幼兒記住不能把顏色塗到其它框裏.

三.創造表現:

1.幼兒大膽的在沙皮紙上用直線畫塊面.

2.找自己喜歡的顏色塗塊面.把每個塊面塗的滿滿的.

3.教師在幼兒繪畫時出現的錯誤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欣賞,說說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顏色.

2.將幼兒作品佈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