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十篇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十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咿呀咿呀喲》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辨識音樂中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喲”。

2、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感受節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小貓、小狗、青蛙、小鴨子)、音響、音樂《咿呀咿呀喲》、黑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一班的小朋友,準備好。跟着JoJo老師一起去農場玩遊戲吧,出發。

二、感知音樂

音樂一:

師:“聽一聽,農場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用什麼好聽的聲音跟我們打招呼的呢?

音樂二:

師:“小動物在用什麼好聽的話和你打招呼?”

幼:我聽到了狗的叫聲、我聽到了貓的叫聲......

出示動物圖片:“我們一起聽着音樂用好聽的聲音和小動物打打招呼吧。”

師:我們可以用咿呀咿呀喲的聲音跟小動物們打招呼!

幼:咿呀咿呀喲.....

師: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喲。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喲。

跟着音樂跟小動物們打聲招呼。

幼: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喲。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喲。

音樂三:出示小貓、小狗、小青蛙、小鴨子,模仿動物的叫聲打招呼。

音樂四:動物聲音打招呼

音樂五:孩子聲音打招呼

三、幼兒跟隨音樂創編動作,表現音樂節奏。

《咿呀咿呀喲》可以用我們身體的“頭、肩膀、膝蓋、小屁股、腳來做遊戲。

幼:用我們的肩膀跟着咿呀咿呀喲打聲招呼吧!

音樂六:完整表現音樂。“讓我們一起跟小動物問個好吧。”

四、結束環節:

音樂七:互動遊戲,“我們和好朋友用《咿呀咿呀喲》打個招呼,問個好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調,探索用小鴨子走路、游泳及風雨來臨快速尋找躲藏的地方,雨後遊戲的動作表現音樂的情趣,初步感知舞曲的曲式和音樂韻味。

2、在圖片和語言表述的幫助下創編相應的動作。

3、初步體驗參與探索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4幅:鴨子走路、游泳、躲雨、洗澡、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聽這首音樂叫什麼名字?它有幾段?三段一樣嗎?”欣賞樂曲《趕花會》。

二、共同傾聽音樂,想象音樂表現的內容。

1、師:“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首同樣是三段的音樂,我們來聽一聽這首音樂怎麼樣?”

2、再次傾聽音樂,探索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師:“這首樂曲講了關於小鴨子的故事,那麼講了小鴨子的哪些事情呢我們再來聽一聽。”(幼兒說出什麼請他自己選圖片)

三、分段感受樂曲的性質,並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的內容。

1、師:“你覺得哪一段是小鴨子在走路?爲什麼?你覺得這段音樂的節奏是怎麼樣的?(聽音樂)(斷頓緩慢、優美、柔和、溫柔、輕快)“那我們一起來聽着音樂學學小鴨子走路。”

2、師:“聽發生了什麼事情?”(欣賞第二段音樂)“小鴨子看見風雨來了心裏怎麼樣?表情怎麼樣?那你覺得這段音樂怎麼樣?”(很快、強烈、緊張)“我們一起來學小鴨子躲雨,東躲躲西躲躲,瞧這隻小鴨子躲的真隱蔽動作真美。”

3、師:“聽又發生了什麼事情?”(欣賞第三段)太陽出來了,小鴨子的心情怎麼樣?那這段音樂的節奏是怎麼樣?“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把小鴨子游泳、做遊戲的動作表現出來。最後擺個造型。”

4、完整欣賞,感受ABA的曲式結構。

師:“剛纔聽了這首音樂有幾段?那麼每段一樣嗎?我們再來完整聽一聽。

四、 完整表現音樂。

師:“下面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完整的把小鴨子走路出門玩,然後風雨來了躲雨,太陽出來游泳作遊戲表演出來,最後結束要擺個漂亮的造型。(1-2遍變換造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於自己在植樹節活動中種下的豆豆特別感興趣,時不時地會去看一下豆豆長什麼樣了。有一次,他們發現自己種的豆豆長芽芽了。孩子們很仔細地觀察着發芽的豆豆,還把沒有發芽和發芽的豆豆作了比較。由此,孩子們對豆豆發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於是,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我搜尋了莫扎特的一段音樂,以表現豆豆發芽的形象,讓孩子們在玩中體驗植物生長的不易,產生要愛護身邊植物的情感,同時感受音樂的魅力。

目標:

1.感受音樂旋律,初步嘗試跟着音樂用肢體表現豆豆發芽的過程。

2.願意愛護周圍的植物。

準備:

《豆豆發芽》的音樂,豆豆發芽過程的視頻,幼兒已學習兒歌《鑽泥巴》。

過程:

一、萌發興趣

(析: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爲他們即將要接受的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繫。)

1.觀察發芽的豆豆。

師:看,我們種的豆豆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你知道豆豆的種子是怎麼長成小芽芽的嗎?

2.觀看豆豆發芽過程的視頻。

師:豆豆要鑽破泥土和太陽公公做遊戲。它用力地、慢慢地往上鑽。可是,泥土太緊了。看!豆豆都累得流汗了。不過豆豆沒有放棄,它用盡全身力氣終於鑽破泥土,長出兩片小芽芽了!

師:豆豆是怎麼長大的呀?(幼兒描述豆豆發芽的過程。)

二、熟悉音樂

(析:在呈現具象的豆豆發芽的視頻後,再播放抽象的豆豆發芽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旋律。)

師(播放音樂):你聽到了什麼?這段音樂聽起來和豆豆發芽有關係嗎?

三、動作表現

(析: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對音樂旋律的感受。)

1.自由嘗試。

師:請你跟着音樂來學學豆豆發芽的樣子。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小小、圓圓的樣子。例如,教師提問:“豆豆還沒發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有幼兒蹲下來了,教師馬上引導其他幼兒觀察並探索:“你們能不能變得比他更小、更圓,像顆小豆豆?”

2.在教師引導下結合經驗再次嘗試。

(1)豆豆用力鑽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用力鑽泥土時的動作、表情。例如,教師提問:“豆豆是怎麼鑽出泥土的?是輕輕的,還是要很用力?豆豆要怎麼用力才能鑽出泥土呢?你們來試一試。你用力的時候會有什麼表情啊?”

(2)豆豆慢慢鑽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動作,到音樂結束時再長出芽芽。例如,教師提問:“豆豆的芽是慢慢長出來的,還是一下子就長出來的?豆豆的芽是慢慢地、慢慢地從泥土裏鑽出來的。你們也來試試跟着音樂慢慢地鑽出來。”

3.完整表現。

(1)教師用兒歌《鑽泥巴》引導幼兒跟着音樂用肢體表現豆豆發芽的過程。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表現芽芽長出來時的各種造型。例如,當幼兒的手沒有伸出來時,教師可說:“這棵小芽大概太陽光還照得不夠,再來曬曬太陽,快快長大吧!”或者可說:“我來爲小芽澆點水,小芽快長大吧!長得高高的,長得大大的。”

四、遊戲:豆豆發芽

(析:通過遊戲讓幼兒對種子發芽與音樂有一個完整、直觀的回憶,並在遊戲中體驗到種子發芽的不易,萌發要保護芽芽、保護植物的想法。)

1.隨教師創設的情景做音樂遊戲。

師:春天來到了,我把豆豆都種到了泥土裏。讓我來給你們澆澆水,豆豆快長大吧。“小豆豆,種地下,發了芽,鑽泥巴。鑽一下,動一下。鑽啊鑽啊,鑽得快,鑽出兩片小芽芽。”

2.總結。

師:一顆種子在陽光和雨水的幫助下,用盡力氣鑽出泥土,纔會長成一株小芽芽。不同的小芽芽會長成不同的花、草和樹,不同的花、草和樹木就能組成地球上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我們可要好好愛護這麼美麗的風景,愛護身邊的綠草、鮮花和樹木。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歸納整理歌詞,並能用體態動作創造性地表現。

2、用歡快活潑的情感演唱歌曲,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並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正確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

1、活動背景圖一幅,節奏譜二張,圖譜一張.

2、符號標誌若干,《郊遊》、《歡樂頌》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份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室。

幼兒在《郊遊》歌聲中歡快的邊動作邊進入。

二、練聲、節奏型練習。

引導幼兒看節奏譜,模仿動物叫聲:

① / 吱吱 吱 吱/ 吱 吱吱 吱

② / 遊遊遊遊 / 遊 遊遊

三、引出主題,並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① 師清唱,邊唱邊指圖譜。

②提問:a、聽了剛纔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師指圖譜)

b、解釋腳印:因爲我們大家多麼快樂,又唱歌來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腳印。

2、完整朗讀歌詞。

四、掌握歌詞內容。

1、用各種動作創造表現歌詞內容。

①個別幼兒表現。

② 自由組合表現。

2、老師指圖譜,幼兒坐下安靜完整朗讀。

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動作邊朗誦邊打出節奏。

五、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樂曲一遍。(放錄音磁帶)

2、用象聲詞“啦”唱,熟悉旋律。

3、幼兒自指小圖譜,聽音樂學唱。

4、師生共同指大圖譜唱。

5、出示符號“▼”、“︵”,引導幼兒唱好頓音、連音和強音記號。

6、吿訴幼兒歌曲名稱。

7、合唱:

① 幼兒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詞。

② 幼兒按意願唱“啦”或唱歌詞。

六、結束:

幼兒手持話筒,邊唱歌邊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整堂課有兩個知識目標,但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合理。其中在知識目標(1)——體會歌曲情感,正確演繹歌曲中。整堂課的音樂出現的頻率還是少了點,時間還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譯方面,情感處理的還不夠詳細。如果能從貝多芬的生平事蹟,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調動學生的情緒,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讓學生多去演唱或是聽老師範唱,讓學生的情感隨音樂進入平等、互愛的境界。這樣可能學生在最後演繹出來的效果會更好的。二是在講旋律的進行方式樂理知識時,老師講的稍微多了點,其實這裏可以讓學生之間以多參與討論、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這樣可以既可以提高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講音階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如我們可以把音階中的每個音看成是一級一級的樓梯,形象地向學生介紹音符之間的關係,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強弱處理方面,老師也不需要講得太多,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聽音樂,教師可以吹奏笛子,讓學生辨別強弱的地方,這樣學生演繹起來更容易點。一堂課下來,我覺得不在乎用了什麼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

小百科:《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爲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爲之譜曲,成爲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而這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不包含文字)成爲了現今歐洲聯盟的盟歌、歐洲委員會會歌,亦曾被用作羅德西亞1974-1979年國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的旋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教學活動目標:

在嘗試學習中國武術的動作中,感受中國武術的力量和精神。

活動準備:

音樂(中國功夫)、動作圖片、紅腰帶若干、錄像(李連杰武打片段、武術的種類PPT)

 活動過程:

導入:猜猜看,我最近在學一種什麼本領呢?(中國功夫)想不想看我給你們露一手?(想)可是我纔剛剛開始學,表演的不太好,請你們看看我師傅的表演吧!

 一、感受學習

1、明星演示中國功夫(視頻)

先來認識一下我的師傅,看看他是誰?你們認識他嗎?(李連杰)他叫李連杰,他可是我們中國有名的武術明星。

2、 幼兒經驗展現

(1)你喜歡他的哪個動作?

(2)再看一次把你喜歡的動作記下了

(3)你還會其他什麼武術動作?來試試看。

小結:現在我們知道武術有很多動作,打起來是很有精神、有力的。

 二、分組分散學習

3、 武術祕籍

(1)、我是跟師傅學的中國功夫,那我師傅和這些武術明星的功夫都是怎樣練出來的呢?

(2)、看,是從這些《武術祕籍》上學來的。看看都有些什麼祕籍。

華山祕籍 少林祕籍 武當祕籍

4、四人一組,5、 每組一份祕籍,6、 聽音樂學動作。

(1)、我們今天有多少小朋友來學武術?12個小朋友,三本祕籍(分成三組)怎麼分?每組幾個人?

(2)、你們來看看祕籍上的動作來學一學,然後把四個動作連起來做一做。

(3)、聽音樂做動作:音樂一共有四句,一句做一個動作(做兩遍)

(4)、提問:跟音樂練武術時怎麼樣就能練整齊?(音樂變動作就變)

 三、武林大會(功夫大賽)

現在我們要舉辦武林大會,看看哪一組能得武林盟主。

(1) 發給幼兒紅腰帶,自己系一系。(像繫鞋帶一樣,兩個朋友碰碰手,繞個圈拉一下,再繞一次)

(2) 請幼兒再次看動作,準備比賽

選評委

(1)、第一回合,我們來比整齊。到底哪兩個隊先勝出呢?請評委老師舉手表決。

(2)、第二回合,我們來比力量和精神。請輸的那一派當評委(贏的用中國功夫的動作來感謝評委老師。)

小結:中國功夫需要在不斷的練習才能打得好。

四、延伸:武術的種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通過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感受體驗舞曲的熱烈、歡快情緒,學習用打擊樂器爲3/4拍舞曲伴奏。加強學生對生活與藝術之間聯繫的關注,培養藝術表現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火車帶我去遠方》課件、

《火車波爾卡》欣賞曲、

打擊樂器:串鈴、木魚、響板。

活動過程:

一、律動《開火車》

二、師生問好

三、新課教學

(一)、小朋友,聽,這是什麼聲音?(出示音樂)

聽,快樂的火車就要出發了。(音樂聲起,邊聽音樂,教師邊打拍子節奏)

小朋友,你們聽這這首樂曲,想到了什麼?

小火車在表揚小朋友:他說:"小朋友,你們可真聰明,你們的想像力可真豐富,可是優美、歡快的我還沒有名字呢?"小朋友,誰來幫小火車起名字呢?

小朋友給小火車起得名字都非常好聽,我們就叫他"快樂的小火車好嗎"?這首樂曲的名字叫《火車波爾卡》,我們就讓快樂的小火車帶我們去遠方好嗎?

(二)、快樂的小火車開來了,一節節小車廂,就像小夥伴們手拉着手,聽,汽笛長鳴,火車帶我去遠方。(第二次音樂響起,邊聽音樂邊隨老師做動作,熟悉樂曲,課件演示。)

看,小朋友,老師今天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打擊樂器,讓我們隨着活潑歡快的樂曲,來做一名小樂手,爲樂曲伴奏,看誰的節奏拍得好,表情好,還能把坐火車時的喜悅心情表現出來。教師介紹打擊樂器串鈴、木魚、響板的打擊方法和節奏。(課件展示)

聽第三遍音樂:用正確的打擊方法爲樂曲伴奏。

(三)、小朋友,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風景優美,你們都去哪些地方旅遊過呢?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旅遊好嗎?請一位同學來當火車小司機,老師是你們的報站員和導遊,音樂一響,咱們就出發,音樂一停,我們的小司機就得停車。

長治到北京、北京到西安、西安到江蘇、江蘇到西藏。(課件展示)

四、教師小結

小朋友,我們開着快樂的小火車去了那麼多的地方,下節課請小朋友畫一張你最喜歡的景點送給老師好嗎?讓我們一着小火車走出教室。(放音樂《火車波爾卡》)兒童網站()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請你跟我這樣做》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音樂遊戲,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2.通過多種形式感知音樂,能有節奏地進行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1.音樂小遊戲“洗手歌”,感受快樂,集中幼兒注意力。

2.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及情緒。

T:香香的小朋友們找一個座位坐下,我們要聽好聽的音樂咯!

(聽音樂,教師可用點頭、拍腿等方式讓孩子初步感知節奏)

T:聽了這首音樂你們想幹嘛呀?這是一首快樂有趣的音樂還是悲傷難過的音樂?

3.遊戲鋪墊

T:這個音樂中還藏着一個“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呢!你們會玩這個遊戲嗎?

師幼一起進行遊戲,節奏由慢到快,內容由少變多(類似於音樂中的遊戲內容)

T:有這麼多的小動物是什麼地方呀?原來這首音樂說的是小朋友們去動物園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呢,請你聽一聽這個遊戲到底藏在音樂的什麼地方?

4.結合圖譜完整欣賞音樂。

(1)講解圖譜,熟悉遊戲內容。

T:這個遊戲藏在什麼地方?這裏有什麼動物啊?這些小動物是什麼樣的?

T:這些箭頭表示什麼意思?他們一共去玩了幾次遊戲?每一次遊戲都比前一次遊戲怎樣啊?

5.分段進行遊戲

(1)進行第一段音樂的遊戲。

T:看,老師的小手會走路哦!伸出小手準備進行第一次遊戲咯!

(2)根據幼兒的遊戲情況提出相應的要求後進行第二段音樂遊戲。

(3)用“你的小手還可以在哪兒走”和“小手累了,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什麼地方走”等方式進行第三、第四、第五段的音樂遊戲。

(4)結合圖譜教師講述第六段的遊戲內容後進行遊戲練習。

6.完整音樂遊戲。

(1)教師帶幼兒進行完整遊戲,可用身體律動讓幼兒感知樂句及旋律的上下行。

(2)嘗試請幼兒做領頭人進行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發對幼兒園生活的依戀及爭做一名小學生的願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強弱特點,唱準附點音符。

二、活動準備:

1、有回憶、討論並學習畢業獻詞的基礎。

2、配套磁帶或CD。

三、活動過程:

1、引發孩子學歌的願望。

師:小朋友要從幼兒園畢業了,我們可以朗誦詩歌、表演節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1)老師有感情地彈奏歌曲曲調1~2遍,讓幼兒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並鼓勵幼兒用拍手錶現歌曲節奏。

(2)老師範唱,幼兒理解並朗誦歌詞。

師:歌裏唱了些什麼呢?

(3)學唱歌曲2~3遍。

3、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隨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節拍重音。

(2)啓發幼兒有感情的演唱。

4、幼兒自由結伴,隨着歌曲的旋律,邊唱邊用優美的動作表現。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願意跟着音樂節奏跳舞。

2.學習邀請舞的跳法,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音樂,17根綵帶(綁在幼兒的左腳上),兔子頭飾6個。

活動過程

一、一隻兔子來跳舞。

1.小朋友們好!我是兔子拉拉隊的隊長,森林裏要舉行一場運動會,我要挑選會跳舞的小兔子來爲運動會加油,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兔子拉拉隊的舞蹈吧,看哪些小朋友最先學會,那他們就是小隊長喔!

2.看清楚我的動作哦!(教師帶着兔子的頭飾,播放音樂,示範舞蹈一遍。)

3.看清楚兔子隊長的動作了嗎?他是怎麼跳的?我請知道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動作,並學一學。

4.我們來學一學,手是放在哪裏的?雙手叉腰。先伸出左腳,就是綁綵帶的.那隻腳,看老師,腳尖怎麼樣?腳尖朝上,腳後跟怎麼樣呢?腳後跟着地。收回左腳,立正。再伸出左腳,再收回。好,小朋友們真厲害,學會了左腳舞步,我們再伸出右腳,右腳就是沒有綁綵帶的那隻腳,腳尖---朝上,腳後跟----着地。收回,再來一次。

5.左腳跳幾次呢?左腳跳兩次,右腳跳幾次呢?右腳跳兩次。我們加上口號試試,左左右右,大聲喊出來喲!我請一位能幹的小朋友來表演一下,XX很棒哦,大家向他學習,我們一起來跳一次。

6.左左右右後是什麼動作呢?跳----跳(老師示範),原地跳兩下。向前跳,跳三下。我們一起來試試,大聲喊:跳---跳,向前跳!小朋友們太棒了,我們加上左左右右一起來試試。左左右右跳跳向前跳。現在我來放音樂,看小兔子們能不能跟上音樂喲!小兔子們都學會啦,請隨便找一個位置坐下。

二、兩隻兔子的邀請舞。

1.我要邀請我的好朋友小嚴老師來和我跳舞,小兔子們注意觀察哦!放音樂。

2.兩隻兔子的邀請舞和一隻兔子的獨舞有什麼不一樣?

3.手有什麼變化嗎?一個人跳時,手叉腰;兩個人人跳時,前一個人手叉腰,後一個人的手搭在前一個人的肩膀上。

4.請小兔子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跳一跳。要踩着節奏,和你的好朋友的動作一樣。

5.剛剛有的小朋友跳着跳着就和自己的好朋友分開了,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前面一個小兔子可不要跳太遠,不然後面的小兔子可跟不上咯,兩個好朋友要合作,保持相同的節奏。

三、長長的接龍。

1.剛剛我們是兩個好朋友一起跳,想不想很多隻小兔子一起跳接龍舞呢?兔子們怎麼才能連成一條長長的隊伍呢?大家排好隊伍,手叉腰的小朋友把手搭在另外一個小朋友的肩膀上,一個連着一個,就變成了長長的隊伍。

2.經過老師剛剛的觀察,我請xxx四個小朋友來當兔子拉拉隊的小隊長(教師給領頭的"兔子"戴上頭飾),請小隊長自己找一個圓點,站在圓點上。現在就有四組拉拉隊啦,請小兔子們選擇一個隊伍,每一組拉拉隊有四隻小兔子哦!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跳《兔子舞》。

3.最後請所有的兔子都連一起跳舞,第二小組的小兔子們排到第一小組的後面,第三小組的小兔子們排到第二小組後面,後面跟上。我們排成最長的隊伍來跳舞吧!跳出教室結束。

活動反思:

《兔子舞》選材於中班教學主題《快樂每一天》是一首活潑、歡快、熱情的音樂,結構整齊,節奏鮮明,是一首時尚的、幼兒熟悉的流行音樂舞蹈。那麼如何將流行的音樂元素有機地整合到音樂教學活動中,成爲幼兒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呢?本次音樂活動從挖掘《兔子舞》這首樂曲本身的潛在因素——鮮明的節奏入手,力求使幼兒的學習和幼兒對音樂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儘量利用音樂的表現因素和手段來豐富幼兒的表現力,主要培養幼兒合作表演的興趣,體驗結伴舞蹈的樂趣。

小百科:兔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兔形目。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體驗同伴互助與合作獲得的快樂。

2、能根據樂曲的結構、情緒、形象,創造性地用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

3、學習根據故事情節創編並表演律動。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聽過《三個小和尚》的故事,理解“挑水”、“擡水”等動作。

3、活動前看過幼兒用書,瞭解了小和尚快樂、生氣、難受等不同的情緒。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三個小和尚不同的個性化動作。

(1)師幼共同回憶故事,並說出故事主要情節及人物情緒。

(2)啓發幼兒創造性地表現快樂、生氣、難受三種個性化表情與動作。

(3)教師選出同伴榜樣,讓幼兒相互影響、相互學習。

2、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和圖片,結合音樂結構和形象進行動作創編並表演。

(1)欣賞A段音樂,感受樂曲結構。

①引導幼兒創編並表演A1段,一個和尚挑水、玩水、喝水時快樂的動作和表情。

②引導幼兒創編並表演A2段,兩個和尚擡水喝、搶水、生氣的動作和表情。

③引導幼兒創編並表演A3段,三個和尚裝病不去挑水、沒水喝、難受的動作和表情。

④幼兒聽A段音樂,完整地表演“三個和尚挑水、擡水、沒水喝”(A1、A2、A3)等動作。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創編小和尚們動腦筋、握手言和的動作(B段音樂)。

(3)教師通過提問啓發幼兒動腦筋想出各種取水的方法,來表現小和尚團結協作共同取水的情節,幼兒三人一組,用組合動作進行表現(A’段音樂)。

3、幼兒隨音樂根據故事情節完整、合拍地進行表演

(1)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完整地表演。

(2)幼兒集體創編結尾造型並進行表演。

(3)教師採取“退出”的方法,讓幼兒完整地、主動地練習動作,享受表演的樂趣。

4、啓發幼兒思考

教師:爲什麼到最後三個和尚沒水喝?在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大家應該怎麼做?

(懂得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將事情做好的道理)

活動延伸:

結合社會活動“我會交朋友”,學習和朋友交往的簡單方法,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我的小花園

大班音樂——《我的小花園》

一、目的:1、通過圖譜教學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唱準弱拍起唱的歌曲,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優美的特點。

二、準備:1、花園情景圖一張,節奏譜若干,圖譜一張;

2、錄音機一架 ,磁帶一盒,鋼琴一架。

三、過程:(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1、律動《新疆舞》入室

2、發聲練習《逛公園》,要求愉快地演唱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

3、節奏練習:

我 的 花 園 種 滿 了 什 麼 ? ( 鮮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這 裏 有 什 麼 顏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裏 有 什麼 顏 色 的 話 ? ( 紅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結合圖譜,理解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2、師有表情地示範清唱一遍歌曲,表現歌曲清新、優美、舒暢的特點。

3、提問:聽了剛纔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三)學習歌詞,掌握節奏。

1、幼兒完整跟讀。

2、分句朗誦並根據歌詞用體態節奏表示。

3、幼兒根據圖譜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按旋律朗誦歌詞。

2、提醒幼兒注意休止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3、認識圖譜中“”(連貫)“”(放聲唱)“”(弱拍起唱)的符號。

4 、重點練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導幼兒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幫助掌握並唱準音。

5、幼兒練唱,採用合唱、輪唱、分組唱、個別唱等形式學唱歌曲。

(五)幼兒複習舞蹈《拾豆豆》。

(六)律動《兔子舞》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