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四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5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四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願意與同伴抱一抱

2、練習在大小不同的報紙上平衡站立。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重難點: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願意與同伴抱一抱。

練習在大小不同的報紙上平衡站立。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歡快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師幼熱身運動,基本動作練習

1、 師:今天,趙老師要帶小朋友做遊戲,我們一起來變成一個大 皮 球吧。

活動中:幼兒進入多媒體教室,眼睛看來看去。

師:走走走,跟着老師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走走走,看着朋友走,擡起小腳走(用節奏兒歌逐漸調整幼兒注意力,提醒幼兒注意走的姿勢)走成一個大皮球。

師:皮球有點小,變成一個大皮球好嗎?(幼兒隨老師後退一步)

2、 聽音樂做《動物模仿操》

二 、初步體驗抱一抱快樂

師:老師要和大家玩一個“好朋友抱一抱”的遊戲。你有好朋友嗎?找到你的好朋友抱一抱。遊戲開始,大家要聽音樂做動作,音樂停止小朋友馬上找到一位好朋友輕輕的抱在一起,好,現在來試一試。

活動中:

師:請謝老師爲我們放音樂,我們先來學解放軍走路,挺胸、擡頭準備好。

幼兒聽音樂學解放軍走路,音樂停,找到朋友抱在一起,有個別幼兒抱着其他兩位小朋友,有三個沒找到朋友

師:想想,應該找幾個朋友抱在一起?

幼:(小聲的)1個。

師:對呀,應該找到一位朋友抱在一起,沒朋友的快快喊 , 朋友朋友快快來。

一名幼兒小聲地說“朋友快來”

師:朋友抱在一起有什麼感覺?(高興 …… )

(遊戲進行兩遍)

三 、出示報紙做抱一抱的遊戲,介紹遊戲玩法和規則

1、 師:看老師拿來了什麼啊? ( 報紙 ) 報紙也想和大家玩抱一抱的遊戲 。 教師把報紙放在耳朵邊,假裝聽聽。孩子們瞪大眼睛看着老師。

我們先把報紙鋪到地面上,還是聽音樂做動作,音樂停止你要找到一位好朋友,兩個人要站到同一張報紙上,輕輕的的抱在一起。兩個人的小腳都要站在報紙上明白嗎?

師:誰願意和朋友來試一下。

幼兒紛紛舉手,教師挑選一名幼兒,讓他請自己的朋友站在報紙上抱一抱。

師:真能幹,兩人的小腳都站在報紙上了,穩穩的。你們想玩嗎?

什麼時候才能站到報紙上,和朋友輕輕抱在一起?

幼:音樂停的時候。

師:大家快把報紙請出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2、幼兒在教師指揮下鋪報紙, 聽音樂 (學鳥飛、兔跳) ,玩遊戲。

四 、增加遊戲難度,體驗成功 快樂

1、 報紙對摺後請幼兒繼續遊戲

師:小朋友看我把報紙 邊對邊折一下, 對摺後的報紙變得怎樣了? 變小了的報紙還能做抱一抱的遊戲嗎?幼兒 對摺報紙 嘗試後 , 進行遊戲。

師:我們來學小貓吧,小貓走路輕輕地,音樂一停,一定能和朋友在報紙上站的穩穩的抱在一起。

幼兒聽音樂隨教師口令快走、慢走,音樂停,快速找到朋友在報紙上站立。

師:貓寶寶真能幹,和朋友抱在一起站的穩穩的,你們還想變成什麼動物寶寶?

幼:老鼠、小狗 …

教師挑選一種動物帶幼兒遊戲,用兒歌提醒幼兒基本動作要求。

2、報紙再次對摺後遊戲

師:報紙還想再變的小一點,你們幫幫它! 幼兒再次對摺報紙,高興告訴老師,我的報紙變小了。

師:和你的朋友試一試,還能站在報紙上嗎?

幼:能。

教師根據孩子的意願,把2—3種以上的小動物編進兒歌聽音樂帶幼兒遊戲。

師小結:和朋友玩的開心嗎?(開心)好玩的遊戲,要和朋友一起玩,纔會更開心。

5 放鬆運動結束 :

師:報紙累了,我們送它去休息。小朋友累了嗎?讓我們變成氣球寶寶 吧!教師帶幼兒縮成一團蹲下 , 教幼兒慢慢 吸氣呼氣把氣球吹大, 慢慢飛高飛低, 飛回教室。

教後反思:

我認爲小班的活動設計教師既要吸引幼兒,又要引導幼兒。

本課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操作能力進行了設計 。 吸引是教師要通過環節的設計和鋪墊,逐步吸引孩子。如:從熱身運動—————跟着朋友走,動物模仿操;遊戲深入—————和朋友抱一抱,加入報紙增加遊戲難度;放鬆運動——————調整呼吸吹氣球。

教學中,我注意一種自然的引導,通過問題和清楚的表述,引導幼兒明確遊戲的規則。通過角色的不斷變化,持續吸引幼兒的關注,幼兒在聽音樂做動作時,教師利用朗朗上口的小兒歌,讓幼兒感覺自己有時是昂首挺胸的解放軍,有時是可愛的小兔、小狗、小鳥、小鴨;有時動作要快些,有時動作要慢些,這樣即練習了基本動作,又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

通過環節的層層遞進提升幼兒的相關經驗,同樣對摺報紙,第一次幼兒模仿,第二次教師就放手讓幼兒自己操作。在一次次的挑戰中,幼兒在小的報紙上也能穩穩的和朋友抱在一起,並笑盈盈的等着“動物媽媽”去檢查哪對朋友站的又穩又好,等着“媽媽”的微笑和親切的擁抱。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完成活動目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猜謎活動,初步感受猜謎的快樂。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徵的感知。

活動準備: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今天,有一羣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3.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二.學習猜謎。

1.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逐步分解謎語,引導幼兒學習猜謎的方法。“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在一起“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

“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17頁,練習二5、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於、大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2、 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會用數字、符號或圖形進行表示和交流。

德育結合點:

1、 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實踐活動向學生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2、 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學具:3只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

教師準備“猴吃水果圖”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講授新課

1、創設情境(出示“猴吃水果圖”的電腦課件)

在一片綠色的草坪上,有三隻可愛的小猴子抱來一堆水果。有梨、桃子、香蕉。他們圍成一圈,要分水果吃。

2、數畫面中的水果。

讓學生觀察畫面,師提問:畫面上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個。然後以小組爲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各組巡視、傾聽,並加以引導。數水果的數量是最好按一定的順序數。

3、 示象形圖。

在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說出水果的數量的基礎上,派代表說說。根據學生所說的讓主題畫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依次從畫面中跳下來,擺成如第17頁的象形圖,並標上數字。

4、 認識符號“=”的含義

(1)提問:有幾隻猴和幾個桃?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嗎?

(2)讓學生用學具擺出表示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的圖案。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前面所學的一一對應的方法擺出。並用課件顯示教科書第17頁中的“3只猴對3個桃”的圖。

(3)教師指名回答問題,師生共同總結:“有3只猴和3個桃,猴的只數和桃的個數同樣多,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

(4)教師在兩個3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等於3”。

5、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讓學生根據問題:有幾隻猴和幾根香蕉?每隻猴能吃到一根香蕉嗎?以小組爲單位用學具擺一擺。

b) 學生彙報,師生總結:有3只猴和2根香蕉,猴的只數比香蕉的個數多,有1只猴吃不到香蕉。

c) 教師在3和2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大於2”。

6、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用前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學。

b) 師提問:每隻猴能吃到一個梨嗎?你怎麼知道?

c) 生自己總結:有3只猴和4個梨,猴的只數比梨的個數少,每隻猴都能吃到一個梨,還有一個。

d) 教師在3和4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小於4”。

6、擴展活動

學生認識了各個符號後,引導學生思考:“不看圖,能確定3>2、3<4嗎?”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教師巡視。學生說的也許不是教師心裏的答案,但對學生的想法應予以鼓勵,並引導學生回顧1---5的點子圖的排列情況,想1---5的排列順序,最後師生共同概括出:3在2的後面,所以3>2,3又在4的前面,所以3<4。

7、認識符號“>”、“<”

讓學生對着“>”、“<”每個人發揮想象,他們象什麼,同桌或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怎樣記住“>”、“<”。指名說說。只要學生說的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或許他們想的是你所沒想到的。同時要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教師不要橫加干預。

二、鞏固練習

1、練習二5

讓學生先看圖,數出圖中物體的個數,再在( )裏填上數,然後根據“>”、“<”的含義在不等號兩邊的方框裏填數。

2、 練習二6

教學內容:教科書17頁,練習二5、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於、大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2、 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會用數字、符號或圖形進行表示和交流。

德育結合點:

1、 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實踐活動向學生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2、 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學具:3只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

教師準備“猴吃水果圖”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講授新課

1、創設情境(出示“猴吃水果圖”的電腦課件)

在一片綠色的草坪上,有三隻可愛的小猴子抱來一堆水果。有梨、桃子、香蕉。他們圍成一圈,要分水果吃。

2、數畫面中的水果。

讓學生觀察畫面,師提問:畫面上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個。然後以小組爲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各組巡視、傾聽,並加以引導。數水果的數量是最好按一定的順序數。

3、 示象形圖。

在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說出水果的數量的基礎上,派代表說說。根據學生所說的讓主題畫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依次從畫面中跳下來,擺成如第17頁的象形圖,並標上數字。

4、 認識符號“=”的含義

(1)提問:有幾隻猴和幾個桃?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嗎?

(2)讓學生用學具擺出表示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的圖案。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前面所學的一一對應的方法擺出。並用課件顯示教科書第17頁中的“3只猴對3個桃”的圖。

(3)教師指名回答問題,師生共同總結:“有3只猴和3個桃,猴的只數和桃的個數同樣多,每隻猴能吃到1個桃。”

(4)教師在兩個3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等於3”。

5、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讓學生根據問題:有幾隻猴和幾根香蕉?每隻猴能吃到一根香蕉嗎?以小組爲單位用學具擺一擺。

b) 學生彙報,師生總結:有3只猴和2根香蕉,猴的只數比香蕉的個數多,有1只猴吃不到香蕉。

c) 教師在3和2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大於2”。

6、 認識符號“<”的含義。

a) 用前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學。

b) 師提問:每隻猴能吃到一個梨嗎?你怎麼知道?

c) 生自己總結:有3只猴和4個梨,猴的只數比梨的個數少,每隻猴都能吃到一個梨,還有一個。

d) 教師在3和4之間寫上“<”,並帶着學生讀:“3小於4”。

6、擴展活動

學生認識了各個符號後,引導學生思考:“不看圖,能確定3>2、3<4嗎?”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教師巡視。學生說的也許不是教師心裏的答案,但對學生的想法應予以鼓勵,並引導學生回顧1---5的點子圖的排列情況,想1---5的排列順序,最後師生共同概括出:3在2的後面,所以3>2,3又在4的前面,所以3<4。

7、認識符號“>”、“<”

讓學生對着“>”、“<”每個人發揮想象,他們象什麼,同桌或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怎樣記住“>”、“<”。指名說說。只要學生說的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或許他們想的是你所沒想到的。同時要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教師不要橫加干預。

二、鞏固練習

1、練習二5

讓學生先看圖,數出圖中物體的個數,再在( )裏填上數,然後根據“>”、“<”的含義在不等號兩邊的方框裏填數。

2、 練習二6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各種各樣的動物充滿了興趣,繪本《長長的……》出現的動物可謂是五花八門,像是來到了動物園,滿足了幼兒的興趣。作者在繪畫時採用跨頁設計,對所有"長長的"東西都加以適度的誇張,正好迎合了小朋友喜歡誇張的天性,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瞭解更多的知識,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從而更加喜歡繪本。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長"的概念。

2、觀察畫面並大膽想象,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3、能一頁一頁翻書,初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重點:讓幼兒觀察動物中的"長長的"。

活動難點:觀察畫面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活動準備:大圖書一本,繪本PPT,人手一本繪本。

活動過程:

一、觀看繪本封面,引導幼兒描述與聯想。

1、教師出示繪本封面並提問:封面上是誰?我們和小猴子打個招呼吧!

小猴子有長長的什麼?(學說:小猴子的尾巴長長的。)小猴子在玩什麼遊戲?(小猴子在樹上盪鞦韆)(評析:和小猴子打招呼,將幼兒的興趣自然地帶入到活動中,通過觀察小猴長長的尾巴,小朋友對"長長的"有了深刻的印象。)2、師:你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身上有長長的地方?

3、師:這些小動物就藏在這本大圖書裏面,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長長的地方有什麼用處呢?我們一一看。

二、共同閱讀大書至第5頁。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2至第3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你看到誰啦?(我看到了大象)它有什麼地方是長長的?(大象的鼻子長長的,用雙臂甩甩學做大象長長的鼻子)它的長鼻子有什麼用處呢?(長鼻子可以曬衣服)(評析:我請小朋友做簡單的肢體動作,直接具體的感知這個"長長的"概念。)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4至第5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誰願意再來幫我翻一頁?(請一個小朋友來翻大書,其餘小朋友一起來說說翻書的小兒歌"拇指食指靠靠緊,變成一個小嘴巴,咬住書的右下角,輕輕輕輕翻過來。")師:你看到什麼了?(我看到了鱷魚,還有小蝸牛)師:鱷魚的哪裏很長?(它的身體很長,站起來手臂往上伸)學說:"鱷魚的身體長長的"。

師:它的身體變成什麼啦?(它的身體變成了一座橋)(評析:爲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看書習慣,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翻書小兒歌",讓他們基本掌握正確的看書方法。)三、自主閱讀小書1、提出要求:這本書寶寶裏面還藏着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小朋友們自己去書裏找一找吧!翻書的時候可以輕輕地念翻書兒歌。

2、幼兒自主閱讀3分鐘左右,教師個別指導。

四、集中交流。

1、師:你看到了誰?它的哪裏很長?(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尋找相應的書頁)2、幼兒講述第14 至第15頁,提問:

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誰?(老師介紹這種動物叫食蟻獸,它有長長的舌頭,)食蟻獸長長的舌頭能幹什麼?(能伸進地洞裏吃螞蟻)3、幼兒講述第16至第17頁,師:這種魚叫飛魚,飛魚有長長的什麼?(飛魚有長長的背鰭)長長的背鰭可以幹什麼?(可以飛躍海面)4、幼兒講述第20至第21頁,師:咦!企鵝身上沒有長長的,但是它們也來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沒有新的發現?(企鵝排成了長長的隊伍)(評析:小朋友能夠非常積極地說己看到的,對p14p16頁的動物是什麼?小朋友不認識,教師重點作了介紹。)五、完整欣賞繪本《長長的……》

教師播放PPT,引導幼兒根據畫面進行講述。

六、許下長長的願望師:小朋友,我們今天找到了小動物身上有長長的部位,那我們小朋友在長長的彩虹橋下面許下一個美麗的願望吧!你想自己的身體上有長長的什麼?有什麼用處?

活動:

1、動物是幼兒喜歡和熟悉的,繪本《長長的……》出現的動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活動過程中小朋友能找出動物身上長長的部位,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說出長的東西有什麼功能。對繪本中出現的不認識的動物(食蟻獸、飛魚),教師重點介紹,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

2、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不長,教師採用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長長的",一方面讓幼兒具體直接地感受"長長的",另外一方面也是讓幼兒動一動,激發幼兒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專注,增強了幼兒參與講述的積極性、主動性。

3、活動從羅列各種動物"長長的"個體特徵到企鵝羣體的出現,從觀察畫面的特徵到肢體動作的表現,從學說簡單的語句到嘗試仿說,讓幼兒從多方面去感知"長長的"概念。

4、活動結尾讓小朋友許下長長的願望,"你想自己的身體上有長長的什麼?有什麼用處"? 促進了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5、小朋友在自主閱讀小書過程中,教師藉助已經學習過的翻書方法,有目的地引導觀察,很好地培養了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