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現在班上一部分孩子在午餐時不愛惜糧食,把米飯和菜故意掉在桌上,還相互打飯仗這種不良現象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人類爲什麼要吃飯,知道吃飽飯的重要性。

2.讓幼兒瞭解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知道不愛惜糧食是可恥的行爲。

3.讓幼兒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2、難點:幼兒瞭解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知道不愛惜糧食是可恥的。

活動準備

農民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勞動的圖片,孩子們在不同情形下浪費糧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瞭解我們爲什麼要吃飯。

1:我們平時都要吃飯,點心,水果,那我們不吃會怎麼樣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吃飯,如果不吃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二.教師提問,你們在園裏吃午飯時是怎樣表現的呢?

1.幼兒回憶吃飯的情景

2.教師點評在吃飯時孩子們有那些不良行爲,讓孩子們明白浪費糧食是可恥的。

三.教師出示農民不同時節在田裏耕作的圖片和孩子們在不同情形下浪費糧食的圖片。

1.幼兒觀察圖片後討論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和自己來浪費糧食的壞習慣。

2.教師總結;讓幼兒明白粒粒皆幸苦,從而教育孩子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四.教幼兒背誦古詩《鋤禾》,昇華愛護糧食的情感。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利用不同的圖片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 討論,在討論中逐漸明白吃飯的重要性,知道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明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但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孩子們在理解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行爲有點難,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要隨時滲透愛惜糧食的觀念,在有條件的時候帶孩子們到鄉下走走,讓孩子們親身經歷勞動的艱辛,從而使孩子們的認識更加深刻。

小百科:糧食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爲“穀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爲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等。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選自幼兒園和諧教材《有用的五官》這一課題,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幼兒保護五官的知識瞭解不夠,有正確閱讀、寫字姿勢的幼兒並不多,有的幼兒喜歡挖鼻孔,咬鉛筆頭。根據本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我設想通過集體的實驗操作,結合幼兒日常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活動中整理和提升自己的經驗,並尋找保護五官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在體驗中明白五官的作用及功能。

2、討論、瞭解保護五官的方法。

3、萌發探索自身奧祕的興趣。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體驗中明白五官的作用及功能。

難點:討論、瞭解保護五官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各色圖形等;糖水、鹽水、白開水;各種有氣味的物品,氣球,泡泡水,小食品等;紙杯電話、MP3等分別放在五張桌子上。

2、 口罩、眼罩、耳罩。

3、 演示課件。

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引發對五官作用的思考。

小朋友們,這裏是“感官實驗室”。請你們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這些材料裏有什麼祕密?

和小朋友們交流你是怎麼玩的?是身體的什麼器官幫助你的?

2、 體驗比較,沒有五官的幫助會怎樣?

戴上口罩,眼罩,耳罩,操作剛纔的材料。感覺怎麼樣?爲什麼會這樣?

3、 討論眼、耳、口、鼻、舌的功能。

師小結:五官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的環境,沒有了五官,人們將生活在無光無色、無味五聲的世界。

4、 保護五官的方法:

五官這樣重要,我們該怎樣保護?

(1) 幼兒自由討論。

(2) 保護五官知識競賽。流鼻血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如果沙子飛進眼睛應該怎麼辦?有水進入耳朵了該怎麼辦?正確的寫字姿勢是怎樣的?

(3) 看幻燈,這樣做對嗎?

幼兒舉手中的表情牌表示圖上的事情是否正確。

5、 延伸結束:

劉爺爺的小貓打翻了醋瓶子,現在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大家快用五官的本領,找到這隻頑皮的貓吧!

教學反思

教育家斯賓塞說:“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興趣是求職的發動機,只要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其求知慾與好奇心。在這節健康活動中我遵循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摒棄枯燥的說教,創設實驗操作、知識搶答、舉表情牌判斷正誤等環節,使幼兒的學習動機在 “情”與“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得到強化,使他們爲求知而樂,爲探索而興奮和激動。

隨着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大班孩子開始能根據食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初步的概括分類。我覺得這一特點在這次活動中表現得尤爲突出。在活動中,我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充分表達。孩子有這方面的經驗、知識,討論起來才熱烈。作爲老師,要捕捉孩子討論過程中的“亮點”,及時提升,切實促進幼兒情感智能的和諧發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爲孩子提供的飲食也越來越富有營養,但依然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證,原因是許多幼兒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如:不吃早飯、大量喝飲料、吃冷飲、不定時大便等。爲了使孩子們明白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學習保護自己的健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過程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活動準備:

(1)電腦製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圖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錄音)(2)健康知識卡片、消化圖、自制健康行爲棋活動過程:

一、觀看"小豆子的旅行",瞭解各器官的功能今天,有顆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會看到些什麼,裏面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小豆子來告訴我們。

(1)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小豆子從哪裏進去?看到了什麼?

(2)放第二段,瞭解胃的功能。

提問:胃有什麼作用?

小豆子在胃裏還看見了什麼?

我們怎樣來保護我們的胃呢?

小結:以後我們要注意,少吃冷、硬的東西,少吃零食,不吃不乾淨的東西,不能吃得太飽,也不能餓壞了胃,要吃飽早飯少喝冷飲。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在瞭解胃的功能的基礎上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使胃生病。)(3)放第三段,提問:小豆子到哪裏去?(小腸)小腸有什麼用呢?

小豆子在小腸裏看到些什麼呢?

小豆子爲什麼沒有從小門裏出去呢?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知道食物沒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4)第四段錄音。

提問:小豆子又到了哪裏呢?

大腸裏都是些什麼呢?什麼叫殘渣?能不能讓殘渣長時間在體內呢?

小結:我們小朋友要定時大便。

二、分組找順序排圖我們知道了每個消化器官的用處,現在,老師爲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套圖片分別表示每個消化器官的工作情況,請各組小朋友合作,按照剛纔小豆子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然後,講一講爲什麼這樣排?

(圖略)在觀察圖片基礎上討論如何保護各消化器官例:(1)如何保護牙齒,保持牙齒的鋒利。

(2)食管旁邊有一把小鎖,平時是關閉。如邊吃飯邊講,就會把食物嗆入氣管。

(3)大腸裏的殘渣都是些髒的東西,所以大便以後要洗手。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通過形象的圖片進一步瞭解各器官的功能及消化的順序。)三、進行健康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把幼兒分成四隊。

準備些圖片,上面有的行爲是對的,有的是錯的,當教師出示圖片時馬上搶答對還是錯?爲什麼?回答得又多又對者爲優勝。

內容有:小攤下吃東西、喝酒。運動後馬上喝水,飯後劇烈運動,吃湯飽飯等。

延伸活動:玩健康行爲棋,(棋譜上都是一些生活習慣方面的內容)1、老師講一下下棋的規劃。

2、幫助幼兒理解棋盤上圖的意思。

3、自由結合下棋。

活動評析:本活動選取內容接近幼兒生活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活動的第一部分,通過一顆沒有被嚼碎的小豆子去淘淘體內旅行時的所見所聞,形象地表述了食物旅行的經過和不良生活習慣對消化器官的損壞,知識容量較大,但通過動畫這種形式使孩子們非常投入,並在不知知覺中接受,第二、第三部分通過動手給消化圖排序,使幼兒進一步明白了食物旅行的順序和各消化器官的功能,並通過細緻觀察圖片發現進食時應注意的問題,活動第四部分意在讓幼兒知道消化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礎上引發開去,使幼兒關注平時的生活衛生和飲食習慣,這部分的內容起到鞏固和延伸的功能。爲了使幼兒掌握的知識能落實到日常的行爲中,並形成習慣,我設計了延伸活動DD玩健康行爲棋。整個活動運用了多種形式做到動靜交替,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主動性強、同時也體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活動傳遞給幼兒的信息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趣味性。

附故事:小豆子的旅行我是小豆子,我可願意爲小朋友服務了。今天,我要到淘淘的身體裏去旅行一次。瞧,嘴巴已經打開了,哇,淘淘的牙齒可真鋒利。我的朋友們一下子都變成了碎片。瞧,他們都往下走了,一會兒,我也會變成碎片往下走。哎!我怎麼整個就被擠下去了;我現在被擠到一根細細長長的管子裏,這就是食管。食管壁很薄,要是遇到魚刺就可能被刺破,在食管中我被一點一點地往下送。

我現在來到了一個大口袋裏,這個口袋就是胃。它象一個磨子不停地動。我的朋友在這裏不停地轉呀轉,磨呀磨,變得象漿糊一樣。"哎喲!是誰,身體硬梆梆的?""是的,胃大哥。""你怎麼整個兒就下來了?""是呀,你的小主人吃飯太快,沒把我嚼碎,就讓我下來了。""咦,胃大哥,你身上怎麼有傷口呀?你的傷口疼不疼?""那就要怪我的小主人,平時吃東西不注意,愛吃的就吃得很多,把我撐得很難受,他一會兒吃冰冷的冷飲,一會兒又喝滾燙的開水把我搞得夠嗆。有時我很想休息一會兒,可是我的小主人又要吃零食,把東西硬塞進來,讓我不停地工作。我實在是累壞了。所以,就成了現在這樣,我生病時可難受了。"我又來到了小腸妹妹家,小腸妹妹的家彎彎曲曲的就像一個迷宮。邊上有許絨毛,還有一扇扇小門。"我是小腸妹妹,歡迎你食物朋友。從我的小門出去就可到達淘淘的全身,使小淘淘長高,長胖,給淘淘力量。""我也要出去,爲淘淘做點事。哎,怎麼出不去?""喂,小豆子,到我這裏來。""好吧,你是誰?""我是大腸姐姐。""我身邊怎麼都是髒東西,他們是誰?要到哪裏去。""他們是殘渣,他們將被排出體外。""那我呢?""你也會被排出體外。""那我還疫有爲淘淘做事。""那沒辦法,因爲你沒被嚼碎,不能變成營養,被身體吸收。"我出去以後,一定要把看到的告訴小朋友,讓他們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使他們更健康。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合理的飲食結構,培養科學進餐的好習慣。

2、嘗試自己設計一份營養餐,對食物搭配感興趣。

3、主動和同伴交流,並能對自己和同伴的設計進行恰當的評價。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各種食物圖片、盤子,健康金字塔範圖、營養師標誌、肥胖及營養不良兒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第一次挑選自助餐。

1、導入。以營養師的角色將幼兒帶入遊戲情境。

師:小朋友,這裏是哈哈餐廳,我是哈哈餐廳的營養師。

2、談吃自助餐的經驗:挑選食物的注意點。(教師加以總結)

3、幼兒爲自己挑選一份自助餐。(把食物圖片貼在盤子裏)

4、和身邊的夥伴交流所選的食物。

5、挑選幾個選擇菜餚具有代表性的幼兒,請幼兒討論他們的自助餐搭配是否合理。

6、營養師針對幼兒挑選食物的情況進行小結。

二、藉助範圖,逐層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

1、營養師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分五層)

A、介紹第一層

在金字塔的底層是我們平時進餐中最重要、也是吃的最多的食物,想一想幼兒園家裏平時吃的,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呢?(分別出示最底層圖片)穀類食物有哪些?爲什麼要吃穀類食物?

小結:穀類食物能爲我們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讓我們有足夠的精神和力氣來生活和運動,所以我們離不開穀類食物。

歸納兒歌:“寶塔底層最重要,穀類食物營養好”。

【活動反思】

本節課本着“教學爲學生服務”的宗旨,創設了一個讓學生到菜館點菜的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自主點菜”——“瞭解營養”——“調整菜譜”——“自己設計菜譜”的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養成了科學飲食的習慣。

一、以情境創設來激發學生興趣

本課先以民主路小學爲學生提供的三種午餐,讓學生選擇要吃哪一種?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全班同學竟然沒有一位同學選A、B,全部都選C。究其原因,因爲C份午餐有兩種菜是肉類。因此我便順勢接下來,通過我們的學習,同學們就會知道選C份午餐是否是合格的營養午餐?同學們個個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二、以實踐活動來促進內化

本課通過學生學習掌握科學的營養標準,對原來不注意營養均衡造成的可怕後果的感受,調整菜譜和最後學生利用本節課的收穫“自己設計菜譜,充分促進了學生知識內化,知識鞏固和能力培養。學生通過計算每份午餐的熱量脂肪體會到B、C兩份都是不合格午餐,只有A份午餐才符合營養標準,並自覺的促使自覺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複習立定跳遠、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2、提高跑跳的能力,鍛鍊體能,發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在難度逐步提高的遊戲中,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自我。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胸飾一個、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隻。

2、音樂《溜冰圓舞曲》、《乒乓之戀》、打雷聲。

3、活動前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裏有個大池塘,我們來玩“小蝌蚪變變變”的遊戲吧!

師:小蝌蚪是什麼樣?(沒有手沒有腳)

師:“小蝌蚪變變變“就像這樣。(教師示範,幼兒跟着模仿)

1、身體趴在地上,雙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

2、蝌蚪長出兩條後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並扭動身體前行。

3、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

4、蝌蚪變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做全身運動。

二、青蛙跳田埂

1、學習立定跳遠。

師:現在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你們知道青蛙有什麼本領嗎?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青蛙最喜歡跳田埂了,那怎麼跳才正確呢?(教師示範講解,要求:同一方向進行跳躍,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膝全蹲,保持平衡。)(場地如1)

師:青蛙們一起來跳田埂咯!

2、學習助跑跨跳

師:田埂變得這麼寬,誰敢挑戰(請一位幼兒嘗試跳躍)

師:剛纔田埂窄,我們用立定跳遠,現在我們可以用助跑跨跳,我們要先跑一段距離,到了田埂前再跨跳,,注意不要踩到田埂,保護自己的安全,就像這樣(教師示範)

師:現在我們一起試試,這裏有不同的寬度,你可以自己選擇、

教學指導: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變化難度,觀察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幫助

三、青蛙過小河

1、第一次活動

師:青蛙越長越大,本領也越來越大,在不遠的田裏有許多的害蟲,現在青蛙要跳過這條小河去捕捉害蟲,我們先練習一下,這條河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你們看看能從哪跳過去,用什麼方法跳過去?注意安全,不要撞在一起哦!

2、第二次活動

師:下雨啦!快到我這來避避雨吧!(出示打雷聲)

師:下過了雨後,河水漲了,河面變寬啦!小青蛙們你們有沒有信心跳過去!

教學指導: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迴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3、第三次活動

師:如果游來了鱷魚,你敢不敢從鱷魚身上跳過去!(敢)

師:那好,我們現在就去捕捉害蟲了,你看,這就是鱷魚,我們要跳過鱷魚的身體,到對面的田裏捉一隻害蟲,再從鱷魚身上跳過來,把害蟲放到到這個籮筐裏,注意要等前面的青蛙跳回來之後第二隻青蛙才能出發,別離鱷魚那麼近,它隨時都會張大它的大嘴巴!

教學指導:根據幼兒的能力,通過改變膝蓋的高度來調節幼兒跳躍的高度。

四、青蛙回池塘

師:來,我們把繩子變成池塘咯!青蛙們回池塘啦,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幹,學會了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跳田埂,過小河,捉害蟲,掌握了,很多本領,現在我們休息一下,互相按摩,放鬆放鬆!

課後反思:

設計意圖

今年我們的孩子們順利的升上了大班,大班體育達標是單人跳繩,爲了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學會跳繩,我們班早早就爲孩子們準備了繩子。孩子們剛接觸繩子都很好奇,教他們跳繩時,他們總是對“繩”敢興趣,對“跳”卻似乎提不起精神。索性我就把繩子放在放在操場上,孩子們開心極了,跳來跳去,創造出許多不同的玩法。根據大班孩子活潑好動、樂意接受挑戰的特點,我創設情境,利用繩子設計了體育活動“過河”,讓幼兒在運動和遊戲中愉悅身心,鍛鍊體能。

活動準備

在活動準備上,我做的還是不錯的,唯一欠妥的地方,就是活動場地不夠大,使接下來的活動過程受一定的限制。

活動重難點把握

本活動的重點: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我在活動實施過程中:

1、複習立定跳遠的時間花的太多,在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是變化過快,導致孩子們練習不夠,沒能完全掌握助跑跨跳這個技能。

2、對技能的要求說明還應該更加清楚,要精細要準確。

3、在幼兒做助跑跨跳動作示範的之後,教師在清楚的將一遍動作要領,會比示範前將效果更好。

師生互動

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非常的積極,在我積極的引導下,每個孩子都進入了角色,興趣十足。在幼兒的練習是我儘量關注每個幼兒,不過由於過度關注活動本身,對個別孩子還是疏忽了;在對孩子的評價上,我吝嗇了點,表現好的孩子,我沒有及時的給予肯定,這兩點是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重點要求自己的地方。

活動提升

在活動的最後,很多孩子都反應玩不夠,所以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可以讓孩子們分組,一半孩子當鱷魚,一半孩子當青蛙,互相配合,然後互換角色,這樣,即消除了消極等待,又增強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一舉兩得。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瞭解眼睛、耳朵、鼻子這些器官的主要作用,掌握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2、培養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3、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課件-樂趣練習:眼睛和耳朵的作用。課件-樂趣練習:鼻子和嘴巴的作用。

2、音樂:如果感到幸福。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課題。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眼睛)

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鼻子)

左邊一座山,右邊一座山,天天在一起,永遠不見面。(耳朵)

小結: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眉毛是我們人體的重要器官,我們通叫做五官,如果一個人長得好看,我們就說這個人五官端正、眉清目秀。

二、讓幼兒瞭解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課件:眼睛和耳朵的作用

課件:鼻子和嘴巴的作用

1、相互觀察五官,並說出它們各自的樣子(豐富詞彙:五官)

2、小實驗:哪種感官能幫你

請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識別糖水、鹽水、白開水、醬油、食醋、香油等,瞭解眼睛、耳朵、鼻子的功用。

小結:五官對我們人體真是太重要了,哪一個器官出了問題,人都會很不舒服。

三、教師講述故事引出角色遊戲“動物診所”。

教師扮演獅子醫生,在給小動物治病的過程中讓幼兒瞭解五官常見疾病的防治知識。

1、眼睛裏迷進了灰塵或沙子,千萬不要用髒手去揉,要用乾淨的紗布輕輕地擦出來。

2、不要往鼻孔裏塞異物,也不要隨便挖鼻孔,遇到灰塵時要用手把鼻子捂住,要學會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3、引導幼兒討論:

不要把異物塞入耳朵,不大聲對着別人的耳朵喊叫,遇到很大的聲音時要把耳朵捂住,如果耳朵裏飛進了小蟲,要用光亮或濃香的物品把小蟲引出來,如果耳朵裏進了水,可單腳側身跳讓水流出來。

4、眼睛進入灰塵或沙子、鼻子出血、時該怎麼辦呢?

豐富幼兒經驗,互相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四、我來搶答。

1、吃飯以前要幹什麼?

2、吃完飯必須喝口水乾什麼?

3、什麼時候必須刷牙?

4、眼睛裏進了灰塵應該怎麼辦?

5、用手挖鼻孔好嗎?應該怎樣擦鼻涕?

6、遇到灰塵或難聞的氣味時應該怎麼辦?

7、鼻子出血了怎麼辦?

8、對着別人的耳朵大聲喊叫對不對?

9、愛生氣的孩子好不好?愛發脾氣的孩子好不好?

教師評議比賽情況,爲得光榮花多的隊鼓掌。

五、歌表演:如果感到幸福。

【教學反思】

教育家斯賓塞說:“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興趣是求職的發動機,只要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其求知慾與好奇心。在這節健康活動中我遵循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摒棄枯燥的說教,創設實驗操作、知識搶答、舉表情牌判斷正誤等環節,使幼兒的學習動機在 “情”與“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得到強化,使他們爲求知而樂,爲探索而興奮和激動。

隨着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大班孩子開始能根據食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初步的概括分類,我覺得這一特點在這次活動中表現得尤爲突出。在活動中,我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充分表達。孩子有這方面的經驗、知識,討論起來才熱烈。作爲老師,要捕捉孩子討論過程中的“亮點”,及時提升,切實促進幼兒情感智能的和諧發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幼兒吃東西不合理,往往是想要吃的東西吃東西,不喜歡吃的東西就一點也不吃,不懂得什麼食物吃了有營養什麼沒營養,所以我抓住這一現象上一節大班健康活動“小小營養設計師”。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營養與人成長的關係,讓幼兒理解合理科學的搭配。

2、嘗試爲自己設計一份營養中餐,對食物的搭配感興趣。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營養與人成長的關係,

2、難點:讓幼兒理解合理、科學的搭配

活動準備

各種食物圖片、一次性紙盤、健康笑臉貼紙

活動過程

一、我最喜歡吃的食物

1、 導入主題:(大家好!歡迎進入快樂食物王國,在這裏有各種各樣的食物,請你們隨便挑選,盡情吃吧!)

2、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教師出示圖片。

二、營養寶塔

1、 你們都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如果讓你隨便吃,想吃多少就多少,你一次吃多少?

2、 你平時有像這樣吃過嗎?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表達。

3、 你覺得哪些食物可以多吃點,哪些食物應該少吃?爲什麼?

引導幼兒討論。

4、 我們來聽聽食物王國的營養博士是怎麼說的。

(我們吃的食物就像一座營養寶塔……)

5、 師幼共同談論對營養寶塔的認識。

三、我是營養設計師

1、 如果讓你來做營養設計師,爲自己設計一份中餐,你覺得怎麼選擇食物才更有營養,更健康?

2、 提供各種食物圖片,幼兒選擇食物,製作一份營養中餐食譜。選取幾份比較典型的食譜,引導幼兒討論設計得是否合理,是否利於健康,給設計合理的中餐食譜加蓋健康笑臉。

教學反思

1、教學內容本身是很有意義,幼兒也很感興趣的,通過教學讓他們瞭解了營養與人的健康關係,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挑食是不對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2、整個教學活動,孩子的主動性發揮的很好,我給他們自主的空間,讓他們動手去做,動口去說,動腦去理解,在與同伴的交流討論中,能力,知識,技能都有提升。對幼兒經驗水平,學習特點的把握還是比較貼近的,

3、不足也是存在的,我提供的教學材料不夠豐富,這樣孩子們理解的就不夠順利,直觀性還不夠強,如果中間穿插動畫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們直觀的思考,發現問題,然後再去解決問題,這樣效果會更好的!對個性特徵的認識還有些欠缺,比如有些幼兒的經驗就很豐富,他其實可以作爲一個榜樣,給其他孩子起帶頭的作用,而我之前對此並不瞭解,這樣就會浪費這些寶貴的資源!

4、今後努力的方向:活動前應再做充分的分析和準備,多瞭解幼兒的特點和興趣,盡力做到他們的主動性更強,更積極的參與,更快樂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聽故事,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2、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高興快樂有利於身體健康。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爲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小甜心和小苦惱》

2、微笑卡,音樂磁帶,錄音機

3、準備各種味道的東西及相應的表情圖片,佈置味道王國場景。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帶領幼兒去心情味道王國感受不同味道的心情。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兒的`地方——心情味道王國,在那個王國裏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和味道相聯繫的,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帶領幼兒做《表情歌》的律動去心情味道王國。

2、品嚐味道,感受心情。

師:心情味道王國到了,請小朋友自由地品嚐味道,感受心情吧。

幼兒分散自由品嚐體驗,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保護口腔。

提問:你剛纔品嚐的是什麼味道?心情怎樣?

3、看多媒體聽故事《小甜心和小苦惱》

提問:⑴、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⑵、生活中你會遇到和小苦惱相同的經歷嗎?你應該怎麼對待?

⑶、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高興,或生氣的事嗎?如果遇到不稱心的事或要求沒有被滿足,你可以用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

⑷、小朋友知道生氣、傷心、發脾氣爲什麼不好嗎?你生氣的時候周圍的人怎麼樣?

⑸、師小結: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爲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麼保持什麼樣的心情纔有利於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

4、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讓你們高興開心的事情呢?(幼兒熱烈討論)

⑴、師:你會爲爸爸媽媽小朋友們做哪些事情,讓她們高興呢?你爲爸爸媽媽做事,爸爸媽媽說什麼?

⑵、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快樂,開心。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麼樣,別人會怎麼說?那你的心情呢?

⑶、小朋友如果遇到困難或問題怎麼辦?(比如:學習、遊戲等)發脾氣,生氣能解決嗎?那怎麼辦呢?

5、進區域活動

師:我看小朋友們討論的又熱烈,又高興,今天老師又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你們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如:繪畫用品,大型積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你最高興做的事,在遊戲中與你的好夥伴分享快樂。好,現在自己選擇吧!

提問: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心情怎麼樣?有沒有遇到困難或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師:你們真棒,對,遇到困難或問題,想辦法解決。

當你們非常高興的時候,你們最想幹什麼?(唱歌,跳舞,大聲笑……)

6、結束活動

師: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我的心裏也很快樂,我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是快樂的小甜心而不是愁眉苦臉的小苦惱,下面讓我們一起到外面把我們的快樂傳遞給幼兒園裏的每個小朋友吧!

活動結束

附:故事《小甜心和小苦惱》

心情味道王國裏有兩個可愛的味道娃娃,一個叫小甜心,一個叫小苦惱。小甜心整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整個人象吃了蜂蜜那樣甜,大家都很喜歡她。小苦惱呢?整天就想吃了苦藥那樣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動不動愛發脾氣,遇到一點小事也會生氣傷心,小朋友都不願和他做朋友。

有一天,老師給小朋友們上繪畫課,老師挑選了小甜心的畫貼在黑板上,小苦惱的畫沒選上,她生氣了,就一整天繃着臉兒、翹着嘴兒,不唱歌、也不玩兒,一個人坐在那兒,等到媽媽接她回家的時候,她還在生氣。第二天,小苦惱來到幼兒園。咦!小甜心的玩具汽車真好玩,還有遙控器呢!她就對小甜心說:小甜心,把你的汽車借我玩,好嗎?小甜心說:“我剛纔答應先給小酸梅玩兒,等她玩兒完了你再玩兒,好嗎?”。

小苦惱見小甜心沒有立即借給她玩具,又生氣了,一整天都繃着臉兒、翹着嘴兒,不唱歌、也不玩兒,一個人坐在那兒,等到媽媽接她回家的時候,她還在生氣。就這樣,小苦惱遇到一點點不開心的事兒就生氣,漸漸地,她感到渾身不舒服起來,特別是肚子脹得難受,而且越來越大,變得鼓鼓的,一照鏡子,啊?原來小巧的嘴巴怎麼變得又尖又長,難看極了。就這樣,小苦惱一下子病倒了。媽媽着急得要哭,趕忙把小苦惱抱到醫生的診所裏。醫生認真地給小苦惱檢查了身體,然後肯定地說:小苦惱,你身體裏的氣太多了,太多的氣積在肚子裏,就會把肚子撐得鼓鼓的,太多的氣竄到嘴巴上,就會使你的嘴巴冒得又尖又長。媽媽不解地問:這孩子身體裏哪來這麼多氣呀?醫生輕輕地問小苦惱說:小朋友,你平時喜歡生氣嗎?小苦惱點點頭。

醫生說:原因就在這兒,碰到一點點不開心的事兒就生氣,時間長了,當然就損害身體健康啦!還好,你來得還算及時,晚了,我就沒辦法了。小苦惱急忙問:那我的病還能好嗎?醫生說:能,只要你按我說的去做,就一定能好。接着,醫生詳細地給小苦惱和她的媽媽說明了治病的方法,小苦惱聽得特別認真,都一一記住了,過了些日子,小苦惱在家看電視,偶然看到電視上正在播報一則消息:森林動物園將在“六、一”兒童節舉辦少兒歌詠比賽,請小朋友們踊躍報名。小苦惱平常最喜歡唱歌了,她趕忙讓媽媽幫她報名。媽媽說:孩子,你身體不好,還是在家好好休息吧!小苦惱說:沒關係的。媽媽只好答應了。“六、一”兒童節那天,小苦惱穿着漂亮的衣服走上舞臺,可是,儘管她非常努力地想把歌唱好,但是,因爲身體不好,沒有力氣,唱歌的時候,聲音還是太小了。比賽結果公佈時,其他小朋友都得了獎,小苦惱沒有得到獎,她心裏很難過,又坐在那兒生氣。媽媽連忙說:愛生氣對身體不好,還記得醫生的話嗎?小苦惱點點頭。

她打開VCD ,聽着她喜歡的音樂,聽着聽着,小苦惱肚子裏的氣泡不住得從嘴巴里冒出來。聽着聽着,她覺得心裏不再生氣了,身體也舒服多了。就這樣,漸漸地,小苦惱改掉了愛生氣的壞毛病,肚子不再難受了,渾身有力氣了,一照鏡子:紅紅的臉蛋,小巧的嘴巴不尖也不長,小苦惱看着又漂亮又健康的自己,咧開嘴笑了。大家也都喜歡小苦惱了,哦不,現在啊,小朋友也管小苦惱叫“小甜心”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玩凳子,掌握平衡、鑽、爬的動作技巧。

2、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鍛鍊,大、小幼兒之間相互合作、幫助。

3、有勇敢大膽的良好品質,體驗體育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30把椅子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着凳子覺得可以拿凳子玩什麼遊戲呀?(搶凳子)那我們就來和凳子一起玩一玩吧!(熱身+搶凳子游戲)

二、闖關小遊戲

1、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凳子)平時凳子是用來坐的,今天,我們要用凳子玩各種有趣的活動,你們想不想玩?那請大班的哥哥姐姐一人帶一箇中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和凳子玩一玩吧。(倆倆結伴,商量討論)

2、師:(交流玩法)剛纔,我看到小朋友們都都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想出了很多玩法,現在請你帶着你的小搭檔一起來把你的玩法介紹給大家吧。(學習各種玩法:鑽地道、鑽雙層地道、過軌道)

3、師:現在請你們去邀請其他組的小朋友用兩個或者更多的板凳組合在一起玩一玩。老師剛纔看到小朋友的本領都很大,誰來主動介紹一下板凳組合的玩法。老師有幾個好玩的凳子游戲,你們想不想一起來挑戰一下?

(1)爬“山洞”:將凳子兩個兩個面對面擺放,搭成山洞,從凳子間隙中爬過。 (鑽爬)

(2)走“獨木橋”:將凳子兩個兩個疊放,並組合在一起擺放成長長的“獨木橋”,從凳子上走過往下跳到地上。(平衡)

(3)過“障礙”:凳子橫向擺放成圓形,依次通過椅角空隙。(靈敏性、協調性)

4、師:誰來說說你覺得剛纔的三個小遊戲哪個最難?那你能完成哪個任務?請你來試試。

5、師:現在請你帶着你的小搭檔再來合作嘗試一次闖關遊戲吧,請哥哥姐姐照顧好弟弟妹妹們。

三、放鬆運動:

跟着音樂做放鬆動作,搬着自己的小凳子安靜離開教室。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掌握正確的遊戲方法

2、有一定的團隊精神,能夠鼓勵同伴堅持到最後

3、能夠聽口令活動,有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樹葉若干。

2、長繩兩根、人手一本書。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遊戲

1、說說我的葉子。

今天我請來秋天的落葉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請小朋友每人領一片樹葉客人到你身邊,我們看看你旁邊的同伴的樹葉和你的樹葉,你發現了嗎?

幼:我發現我們的葉子都不一樣,我的是圓的,他的是像扇子一樣的。

幼2:顏色都不一樣,還有形狀、大小都不一樣。

師:說的真好,觀察的真是仔細,我們每人的葉子都是不一樣的,現在我想請你的葉子朋友一起來玩遊戲——比比誰的葉子先落地

2、我的葉子先落地

3、總結:爲什麼葉子落地有先後?

幼:因爲我們的葉子都不一樣,有的大就落下來快,小的就飄啊飄落下來慢。

二、樹葉運動會

1、今天樹葉到我們學校來是有事情的,他們要舉行運動會,想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你們願意參加嗎?

2、說遊戲規則

3、幼兒第一次遊戲

4、總結吹樹葉的方法,請第一名幼兒示範如何吹才省時又省力。

5、幼兒掌握方法後再次吹樹葉比賽。

三、誰是“葉子王”?

1、說規則

2、幼兒比賽扇樹葉

3、教師示範簡單有效果的方法。

4、幼兒再次比賽

四、活動結束

今天樹葉在我們幼兒園開張的運動會很成功,它們讓我感謝你們,會教室休息。

快樂遊戲 ——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課後反思

上週,園名師組調研我們大班教研組,半日的調研,細緻的剖析,全面的觀察,深入的反思,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收穫不少。

在這次調研中,我執教了一堂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

每一次都恐於健康活動時孩子的收放,但我這次還是下定決心來嘗試。因爲我對《一棒接一棒》這個活動內容認真分析後,覺得挺有意思,孩子們應該喜歡,應該能吸引他們。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小棒,引起他們的興趣。並以學本領、練本領來激發他們,樹立信心,接着以檢查本領學得如何來進行小棒操。孩子們都以非常認真、投入的表情與動作向我彙報:老師,看我的本領學得多棒!

接着,我宣佈本領練得非常不錯,可以先進行幾個方式的傳棒遊戲。傳棒遊戲一——前後傳棒;傳棒遊戲二——左右傳棒;傳棒遊戲三——上下傳棒。遊戲中,我比較注重孩子們遊戲規則的養成與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的萌發。把掌聲送給獲勝隊的同時也不忘給其他隊加油樹信心。

最後,進行的是傳棒接力賽。要求孩子們穿過小樹林,走過獨木橋,跨過小水溝,把棒傳給下一個小朋友,以此類推,看那一隊勝利。比賽前清點人數是比賽規則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兩隊相同的人數是比賽的前提,在孩子們的公正下,發現黃隊果真少了一位小朋友,怎麼辦呢?最後一致認同,讓李老師參加黃隊的比賽。其實,比賽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懂了,會了,發展了,快樂了。

這種健康遊戲活動我很喜歡,相信孩子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