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總5篇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總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總5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中幽默,詼諧的語句,並愉快的投入活動。

2、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形象的進行表演。

3、在遊戲與討論中瞭解要做個勤快人。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磁帶--《懶惰蟲》

情境表演--懶惰蟲

活動過程:

1、欣賞情境表演,引出懶惰蟲的形象。

2、引出兒歌的前半部幀

(1)教師有節奏的朗讀兒歌的前半部分。

(2)提問:“你是不是懶惰蟲?”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我不是懶惰蟲。”

(3)提問:“懶惰蟲的手腳、全身是不是真的痛?”

(4)教師與幼兒一起有節奏的朗讀兒歌的前半部分。

3、引出兒歌的後半部分。

(1)討論:“你們不是懶惰蟲,那是什麼人?爲什麼?”。

(2)教師有節奏的朗讀兒歌的後半部分。

(3)提問:“你們會做什麼勞動?”,討論後教師與幼兒邊表演邊有節奏地朗讀兒歌的後半部分。

(4)啓發幼兒用愉快的情緒表演兒歌后半部分並加入自己勞動的句子。如:“我會拖地板、我會拖地板,我經常拖地板。”

4、幫助懶惰蟲改正缺點,大家一起完整地朗讀兒歌《懶惰蟲和勤快人》。

附兒歌:

懶惰蟲和勤快人

你是懶惰蟲,你是懶惰蟲,你全身都在痛。

你的手也痛,你的腳也痛,你全身都在痛。

我是勤快人,我是勤快人,我全身都是勁。

我的手有勁,我的腳有勁,我天天在勞動。

我會……,我會……,我經常……

教學反思:

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是小朋友非常喜歡的一首歌,第一段描述了勤快人在廚房辛勤勞動的情景,第二段描述了懶惰人在廚房睡覺的情景,這兩段對比強烈而鮮明的歌詞充分表達了以勤爲榮,以惰爲恥的感情。本課通過有表情、有對比地演唱《勤快人和懶惰人》,使學生在聽賞,演唱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不同速度,體會不同的音樂情緒。通過參與歌表演律動等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感受勞動歌曲的特點,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展,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創造,並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設計本課時以故事《兄弟倆當家》導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欣賞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再次呈現出兩種人不同的生活場景,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在歌曲教學中,我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如速度上的對比以及情緒上的變化等,讓他們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提高了音樂鑑賞能力,並在此基礎上對音樂形象進行創作。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樂課堂教學應更多地建立在參與和感受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動”起來纔會對音樂有真正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本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將教學情景生活化,讓每個孩子們體驗、參與到廚房生活中來,教室裏頓時興趣高漲。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到了勞動的喜悅,而且有了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情感體驗。在這裏,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小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設計,發揮了他們的音樂潛能,建立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從孩子們的眼睛裏可以體會到勞動的熱情和快樂。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這一切,令我感到非常欣慰。通過本課學習,使小朋友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小朋友明辨是非,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明白勞動帶給人快樂,勞動創造財富,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如何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今後教學的重點。對於音樂教師而言,除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唯有如此,音樂課才能更有意義。

小百科:懶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爲lǎn duò,意思是偷懶;不喜歡費體力或腦力;不勤快。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主題和活動目標:

活動主題:感恩母親,母愛永恆

活動目標:五月,陽光燦爛,暖風拂面,那是因爲在這親情融融的季節裏,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母親節”。在這溫馨的日子裏,爲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激我們的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及培養孩子用行動去表達對媽媽的愛,通過幼兒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祝福媽媽身體健康,永遠幸福,開心快樂;送給媽媽健康一餐,給媽媽們一個溫馨的健康提示等這些濃濃親情的禮物,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母親的濃濃愛意,增進與家人的感情。

二、活動時間

20xx年5月7日(週五)——20xx年5月10(週一)

三、活動參與人員

全體大班教師和幼兒

四、活動負責人:

活動具體負責人:大班各班教師

五、具體活動內容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感恩母親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活動。(5月7日)

各班教師組織孩子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形式不限。

3、“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活動。(5月10日)

●事先在家與媽媽說說怎樣的飲食習慣會讓自己更健康,並與爸爸一起查閱各種資

料,鼓勵孩子和爸爸在母親節這一天一起動手製作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並和媽媽一起說說健康飲食,並祝福每位媽媽身體健康,青春永駐!希望家中每天都有健康一餐!

● 組織幼兒畫一張“綠色健康飲食食譜”作爲送給所有媽媽們的母親節禮物。

●將繪畫作品在展板張貼,主題爲:“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

3、下午活動:集體歌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感恩母親的歌,學說對母親感恩的話語。

4、鼓勵孩子在母親節這天回家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說上一句感恩的話語。

母親節只有一天,但愛母親的心是永恆的……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備註:各班可以對一些活動進行適當調整。)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意圖:

所謂姓名,是人類爲區分個體,給予每個個體的特定名稱符號,是通過語言文字信息區別人羣個體差異的標誌。首先,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它是一個人的代表和象徵,即姓名具有社會意義。其次,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姓具有傳承性,名則是父母長輩根據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和祝願所取的,具有一定的獨特意義。所以,活動應從姓名的社會意義、姓的傳承性、名的獨特含義這三個角度開展。

在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思考、探索,而不是直接告訴幼兒答案。比如,不要直接告訴幼兒姓在前,名在後,可以請幼兒猜一猜姓和名哪個在前面,你覺得自己姓什麼,這樣的問題會更加吸引幼兒。又如,在感知姓名的社會意義時,可請幼兒用三種方式去邀請別人做遊戲,通過對比體驗姓名的社會意義。我的設計

目標:

1.初步瞭解姓名的社會意義:探索姓和名的由來,感知姓的傳承性,理解名的獨特含義。

2.願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與想法,嘗試起名字。

3.感受中國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父母長輩的愛和美好祝願。

準備:

1.認識自己的姓名,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2.全班幼兒姓名圖,其中姓、名的字用兩種顏色表示。

過程:

一、感知姓名的作用,瞭解姓名的社會意義

1.感知姓名的作用。

師(出示全班幼兒姓名圖):看,這是什麼?有你的姓名嗎?在哪裏?

師:你們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自己的姓名呢?爲什麼這些物品上有自己的姓名?

師:物品上有自己的姓名,說明這件物品就是自己的。

師:什麼時候你們聽到過別人叫或點自己的姓名呢?

師:你們什麼時候會說自己的姓名?

師(小結):姓名就像是我們每個人的標記,作用可大了,有我姓名的物品是我的,我的姓名就表示我這個人。

2.邀請好朋友做遊戲.體驗姓名的社會意義。

師:今天我們要邀請自己的朋友做拍手遊戲。誰願意到前面做邀請人?

師:今天我們的邀請方式與平時不同。我們要做三次遊戲,第一次,邀請人可以說出朋友的姓名;第二次,邀請人只可以說出朋友姓名的第一個字:第三次邀請人不能說出朋友的姓名,只能說其他的話。(幼兒遊戲。)

師:你們喜歡用哪種方式邀請朋友?爲什麼?

師:被邀請的人喜歡哪種方式?爲什麼?

師(小結):邀請時說出朋友的姓名這種方式最方便,因爲姓名是每個人區別於別人的重要標誌,一個姓名就代表一個人。

二、瞭解姓和名的由來,發現姓的傳承性.理解名的獨特含義

1.瞭解姓的由來,感知姓的傳承性。

(1)知道自己的姓。

師:我們的姓名是由姓和名組成的。那你們猜一猜姓和名哪個在前面?你姓什麼?(幼兒觀察姓名圖,猜測。)

師(小結):在我們中國人的姓名中,姓在前,名在後,現在你們都知道自己的姓了吧。

(2)引導幼兒感知姓的傳承性。

師:你們爲什麼是這個姓呢?這個姓是從哪裏來的?那爸爸(媽媽)的姓又是從哪裏來的?

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可以跟爸爸姓,也可以跟媽媽姓,而爸爸(媽媽)又是跟他們的爸爸(媽媽)姓的,姓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2.瞭解名的由來,理解名的獨特性,體驗父母長輩的愛和美好祝願。

(1)知道自己的名,理解名的獨特性。

師:你的名是什麼?我們的姓有時會和別人一樣,那名是這樣的嗎?

師:我們的名很少會和別人一樣,都是很獨特的。

(2)介紹自己名的含義,體驗父母長輩的愛和美好祝願。

師:爸爸媽媽爲什麼會給你起這個名字呢?(幼兒交流自己名的含義。)

師(小結):父母給我們取的好聽的名字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有的希望我們快樂、幸福,有的希望我們健康、美麗,有的祝願我們聰明、智慧……名字表達了爸爸媽媽等長輩對我們的期望。對我們的愛,對我們美好的祝願。你們愛爸爸媽媽嗎?今天回去要謝謝他們爲你們起了這麼有意義的名字。

三、遊戲:給孩子取名字,鞏固對姓名的認識、理解

師:現在我們也來當一回爸爸媽媽。假如你有了自己的寶寶,你想給他取個什麼名字呢?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哭、生氣、發脾氣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2、能積極交流討論生氣時怎樣使自己變得開心。

3、初步懂得處理消極情緒的方法,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表情娃娃面具哭、生氣、笑各一個。輕音樂,畫紙,油畫棒若干活動過程:1、演示表情娃娃,導入活動。

(1)依次將表情娃娃的面具帶上並取下。

(2)提問:剛纔老師帶了什麼表情地面具,說一說,一般在什麼情況下可能出現這樣的表情。

4、幼兒互相欣賞作品,請部分幼兒介紹作品,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建議與提示

收集一些幼兒開心微笑的照片張貼活動室的矮牆上,佈置成一幅燦爛的"笑臉牆"。在活動室門口設置一個情緒表,準備笑、哭、生氣、鬱悶等不同的表情娃娃卡若干,請幼兒每天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相應的情緒娃娃卡片插在自己的名字袋中,增進幼兒對自我情緒的認知。在美工區佈置作品展示牆,請幼兒想同伴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說說讓自己不生氣、變得開心的辦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要亂扔西瓜皮,不亂扔廢物。

2、結合日常生活經驗,通過討論知道廢物要扔在垃圾桶中,不能隨便亂扔。

3、初步樹立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背景圖

2、若干幅有關環境衛生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出示背景圖:“小朋友看看,這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幼兒自由講述後請個別幼兒講述一下。“你覺得這個娃娃怎麼樣?爲什麼?”“結果怎麼樣呢?”

教師及時對幼兒的回答進行反饋、總結,順勢念出兒歌。

“西瓜皮扔滿地,這個小朋友知道錯了嗎?他是怎麼做的呢?”“頭上長了個‘小西瓜’是真的嗎?到底是什麼呢?”“你認爲這個小朋友作的對嗎?爲什麼?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2、教師與幼兒根據背景圖一起朗誦兒歌。

⑴集體朗誦。

⑵個別朗誦。

教師根據幼兒朗誦的情況給予反饋。

3、出示相關環境衛生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你覺得誰做的正確?爲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教師及時對幼兒的回答做出正確的反饋與評價。

4、討論環境的衛生的重要性及今後的做法。

提問:⑴如果環境衛生很差,會怎麼樣?

⑵我們應該怎樣做?

⑶我們平時扔東西時,應該怎樣保持環境整潔?

活動延伸:

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的行爲,進一步深化不亂扔廢物的習慣及保持環境衛生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