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三拍子音樂寧靜、柔和的氣氛,讓幼兒在聽聽、跳跳、畫畫中熟悉歌詞。

2、引導幼兒創編動作,邊跟唱邊遊戲,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樂曲的旋律節奏。

2、紙和筆。

3、音帶。

活動過程:

1、律動《魚遊》進活動室。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池塘裏看看小魚吧!

2、練聲:和小魚問好。

師:靜靜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魚們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好象在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讓我們跟小魚問個好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在聽聽、說說、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嘗試用不同的節奏表現歌曲,培養幼兒感知節奏的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傾聽《三隻猴子》音樂

律動小遊戲《各種爺爺》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是唱誰的?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有幾隻猴子?三隻猴子在幹嘛?(三隻猴子在牀上跳)後來怎麼了?(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怎麼啦?(媽媽急的大聲叫)叫它幹嘛?(趕快下來別再跳)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清楚歌曲內容。幼兒每說一個內容,教師就唱出這部分歌詞,直到播放的內容全部用圖片表示出來。我們給這首歌取一個名字叫什麼?(三隻猴子)

二、節奏遊戲,感知歌曲。

談話:歌曲中是三隻猴子,那請你用自己的手指變出3只猴子吧

1、播放音樂一遍,引導幼兒用自己的三根手指頭代表三隻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擬猴子按節奏跳,邊唱邊做動作。

2、這首歌曲中小猴子是在哪裏跳?(牀上)那小朋友平時在牀上跳嗎?(幼兒自由回答引導幼兒說出蹦蹦牀上跳)在牀上跳很危險,如果我們想玩的開心又安全就在那裏跳?(蹦蹦牀)今天你們都想去蹦蹦牀上跳是嗎?那老師現在就帶你去(出示蹦蹦牀樂園圖)

4、你看,一個蹦蹦牀有幾隻猴子(1只)看到一個小猴子我們就跳一下表示蹦一下牀,幼兒跟音樂跳,

5、現在我們換個玩法,3個好朋友手拉手,聽音樂跳

6、現在呀要給小朋友出難題了,那一隻小猴子跳一下,現在要換種跳法,我想在第三個蹦蹦牀裏面住2只猴子,一隻猴子跳一下,兩隻猴子跳幾下(2下)幼兒跟音樂跳。

7、換不同顏色蹦蹦牀樂園,讓幼兒幫猴子去玩一玩,請2名幼兒自由發揮擺出不一樣的圖譜,並讓他表演給小猴子看。

8、讓幼兒自由選擇那個顏色的蹦蹦牀樂園旁邊站好。請一個顏色的蹦蹦牀樂園裏的小朋友跟音樂跳,另一組當觀衆給他們打節奏,然後交換當觀衆打節奏(分組跳)

9、讓幼兒跟音樂用手指表演三隻猴子

三﹑聽歌曲的第四段,並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提問:孩子們,最後這三隻猴子都到哪裏去了呢?(醫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PPT)爲什麼小猴子都有去了醫院了?(是頭上摔包了)那你想對小猴子說什麼(以後你別在牀上跳了)對了,我相信小猴子聽了你們的話,再也不會在牀上亂蹦亂跳了,在牀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牀的遊戲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去,也可以像我們今天這樣跟着音樂有節奏的跳。安全了我們纔會開心。小朋友們你們還想玩嗎?好,那我們一起到教室外面玩一玩吧,邊跳邊帶幼兒離場。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中班音樂欣賞活動《跳舞的樹葉》

設計意圖

中班《跳舞的樹葉》這一主題對幼兒來說,蘊藏着樹木自然生長、四季更迭交替等祕密,是幼兒樂於親近、探索、思索、嘗試的一個主題。主題活動拓展了樹葉的功用,在自然界,落葉歸根,最終滋養了樹木。樹葉裏有無數的遐想和快樂。該活動內容符合季節特徵,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讓孩子在與樹葉親密接觸後,通過身體的語言以及優美動聽的歌聲來體驗和表現秋天的落葉飄飄,隨風飄動的景象。從而更深刻得讓幼兒體會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風拂面樹葉落的特點。歌曲的旋律來自於西方音樂大師巴赫的《小步舞曲》,歌曲旋律優美、動聽,在學唱歌曲的同時也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和良好的唱歌習慣以及音樂表演能力。

 學情分析

本次參與教學活動孩子地處農村鄉鎮,樹葉是孩子常見的自然物,在閒暇散步時,在外出遊戲時,隨風而落的樹葉都會常常出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探究落葉的形狀、顏色等等,都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另外,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喜歡通過手、口等動作、表情來進行表達表現與創作,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們採用多通道感知、圖譜理解、歡快學唱等方式,帶領幼兒進入自由、快樂的氛圍,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同時,引導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不同的樹葉寶寶,大膽地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落葉飛舞的情景。在自主、協作探索的過程中,在與同伴的共舞中,幼兒不僅能表達自己對音樂和身體動作的感受,更能互相傳遞快樂的情緒,分享其中的喜悅。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內容,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優美旋律,學唱歌曲《跳舞的樹葉》。

2、樂於用肢體動作表現樹葉隨風飛舞的姿態,體驗與同伴共舞的喜悅。

活動準備:

動畫視頻、歌曲CD、樹葉手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熟悉旋律。

1、談論對音樂的感覺。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

2、幼兒自由舞動身體。

師:(1)你覺得小樹葉在做什麼呢?

(2)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學學小樹葉隨風擺動的樣子吧。

二、聆聽歌詞。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跳舞的樹葉》,幼兒安靜的傾聽。

2、教師引導幼兒回答歌曲內容及談論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3、播放動畫一遍,幼兒欣賞。

4、請幼兒說一說在動畫裏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小樹葉在幹什麼?它是怎麼跳舞的?

5、再次完整欣賞動畫一遍,讓幼兒感受歌曲旋律的優美。

三、肢體探索,表現歌曲。

1、探索樹葉隨風舞動的姿態。

師:(1)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會怎麼在空中舞蹈?

(2)除了剛纔已經做過的動作,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樹葉的隨風飛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現樹葉飛舞的姿態。

四、我是跳舞的樹葉:

1、師:小樹葉跳舞跳的那麼好看,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片會跳舞的樹葉寶寶呀!

2、請幼兒從小椅子下取出兩片樹葉手偶套在手上,教師引導幼兒想象小樹葉隨風飛舞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3、請個別能幹的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動作,其他幼兒共同練習。

4、聽歌曲,教師將幼兒練習的動作連貫在一起完整表演一遍。

5、教師繼續鼓勵幼兒想像各種樹葉跳舞的動作,幼兒共同練習。教師將幼兒練習的動作再次連貫起來和幼兒共同表演一遍。

6、教師鼓勵幼兒倆倆結伴大膽舞動自己的身體表演歌曲一遍,體驗與同伴共舞的喜悅。

五、展示

鼓勵幼兒像小樹葉一樣盡情起舞。

六、離開活動室:

1、師:樹葉寶寶們,外面還有許多的小樹葉想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們一起到外面隨着秋風跳舞去吧!

2、幼兒隨歌曲邊跳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簡評

1、這是一節欣賞活動,步驟清晰,難點突出,比較具體形象。

2、這節課的效果不錯,只是覺得樹葉與音樂的關係可以在密切一些,或者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樂理常識以及作曲家的生活背景。

活動反思

樹葉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孩子對於飄落的樹葉也比較的感興趣,有時會撿上幾片玩弄一番。《跳舞的樹葉》從內容的選擇、導入的手段、展示的方式等方面來看,還是比較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孩子至始至終都能熱情地投入到活動中。

《跳舞的樹葉》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不僅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而且歌詞也很生動,適合幼兒演唱。

讓孩子欣賞了歌曲《跳舞的樹葉》,並要求他們說出歌中唱了什麼,每當他們說出一句歌詞,我便將這一句唱出來,對於沒有說對和說全的,便再次播放錄音讓他們聽一遍,最後,幼兒終於將一首歌補充完整。這時,再次播放CD,幼兒輕聲跟唱兩遍。在孩子們基本學會的基礎上,再要求他們有表情地演唱。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多聽,多感受,這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纔會增強。在我們的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都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作背景,既可以營造氣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何樂而不爲呢?

通過這一活動的學習,幼兒可以認識很多樹葉,可以認識他們的外形及顏色,豐富了幼兒對樹葉的認識和了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注意力集中地欣賞歌曲,知道歌曲名字,初步理解歌曲的內容。

2.引導幼兒去感受和表現音樂力度的強弱,會用自然聲音唱歌。

3.大膽運用肢體表演春雨,感受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種子發芽的喜悅。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歌曲《春雨沙沙》

2、音頻:下雨聲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理解歌曲內容,發聲練習

1.教師播放音頻:下雨聲師:春天來了,小朋友聽,沙沙沙,沙沙沙。

2.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讀一遍歌曲。

師:種子說了什麼?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種子說話吧

二、欣賞歌曲師:請小朋友仔細聽聽春雨和種子唱的歌有什麼不同?

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

師:春雨是怎麼歌唱的,種子是怎麼歌唱?

師小結:春雨落下來是細細的,輕輕的、柔柔的;小種子很着急,很調皮,唱的歌是快樂的。

2.完整欣賞音樂

(1)這首曲子有什麼感覺?

(2)我們怎麼樣把歌曲唱得好聽?

師小結:這首歌曲就像春雨帶給我們的感覺一樣,甜甜的,我們唱的時候也要用甜美的.、溫柔的聲音來唱。

(三)學唱歌曲

1.教師示範唱歌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邏輯提問法師:例:種子在幹嘛?

幼:種子在說話(幼兒根據理解回答)

(2)填充提問法師:"春雨"幼:"沙沙沙"

3.兒童學唱

(1)分句學唱

(2)整體學唱

4.複習歌詞(全體唱、分組唱等形式複習)

5.創造性歌唱活動

6.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春雨沙沙》是一首活潑、歡快,富有動感的歌曲。歌曲節奏較簡單,歌詞結構工整,語言具有韻律感,適合中班幼兒學習。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較清楚的演唱歌曲。兒童的歌唱與說話一樣自然,具有遊戲性的兒童歌曲,是幼兒音樂教育的最好素材。音樂教育對兒童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音樂能增進幼兒認知、身體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激勵和培養兒童的音樂悟性和想像力比關注兒童音樂天賦的成長更爲重要。

小百科: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二:大班音樂活動——包餃子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能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表現擀麪皮、包餃子、煮餃子等過程中“餃子”的不同造型。

2、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在音樂活動中的樂趣。

重點

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擀麪皮、包餃子、煮餃子

難點

在韻律活動中合拍的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已有知識經驗,圖片,《喜洋洋》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哇!是一盤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呀!”你們吃過餃子嗎?那有誰知道做餃子的過程是怎樣的?

(擀餃子皮、包餡兒、煮餃子)。

二、播放音樂,讓幼兒完整欣賞《喜洋洋》曲子。

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講的就是做餃子的事情。

1,聽聽有幾段,什麼時候開始變化的?曲子是ABA的形式,第三段和哪段是一樣的?

三、分別學習三段曲子的動作及創編。

1,把自己變成一個小麪糰,把自己身體部位和餃子一樣杆的薄薄的。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幼兒集體學習。

2,餃子皮變薄了後,張開餃子要包餡兒。(張開餃子皮,包起來)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幼兒集體學習。多表揚,有創意的,和別人動作不一樣的小朋友。

3,餃子包好了還要。。(煮)餃子在鍋裏煮的時候好像在幹什麼呢?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游泳的餃子,幼兒集體學習。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跳舞的餃子,幼兒集體學習。

如果老師倒一碗冷水進去,會怎麼樣?

四、播放歌曲完整表演創編的舞蹈進行遊戲。

請幼兒牽手,圍成一個小鍋子。不能黏在一起,餃子會破掉、(聲明紀律)破了的餃子,老師會把它撈起來放回碗裏。

五、活動延伸

回到教室和其它好朋友一起分享,如何做餃子。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歸納整理歌詞,並能用體態動作創造性地表現。

2、用歡快活潑的情感演唱歌曲,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並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正確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

1、活動背景圖一幅,節奏譜二張,圖譜一張.

2、符號標誌若干,《郊遊》、《歡樂頌》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份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室。

幼兒在《郊遊》歌聲中歡快的邊動作邊進入。

二、練聲、節奏型練習。

引導幼兒看節奏譜,模仿動物叫聲: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遊遊遊遊/遊遊遊

三、引出主題,並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①師清唱,邊唱邊指圖譜。

②提問:a、聽了剛纔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師指圖譜)

b、解釋腳印:因爲我們大家多麼快樂,又唱歌來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腳印。

2、完整朗讀歌詞。

四、掌握歌詞內容。

1、用各種動作創造表現歌詞內容。

①個別幼兒表現。

②自由組合表現。

2、老師指圖譜,幼兒坐下安靜完整朗讀。

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動作邊朗誦邊打出節奏。

五、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樂曲一遍。(放錄音磁帶)

2、用象聲詞“啦”唱,熟悉旋律。

3、幼兒自指小圖譜,聽音樂學唱。

4、師生共同指大圖譜唱。

5、出示符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隨着農村的經濟的發展,馬路寬了,汽車多了,交通也更加方便了,於此同時,也隱藏着很大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十字路口和有紅綠燈的地方,農村的幼兒不是很熟悉。如何讓小班幼兒瞭解並遵守一些交通規則呢?在平日的教育活動中,我發覺,小班的幼兒很喜愛玩開汽車的遊戲,由此,我設計了這節課,不僅幼兒認識了紅綠燈,瞭解了簡單的交通規則,同時通過遊戲也使幼兒的平衡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活動目標】

1、 練習幼兒的平衡力和協調性。

2、 認識紅綠燈及簡單的交通規則。

3、 在發展、提高幼兒平衡能力的基礎上,延伸繞障礙物行走、爬行等動作技能的訓練。

【活動準備】

汽車卡片一張、 平衡木、體操墊、障礙物、自制山洞、紅綠燈標記、水果卡片【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一個遊戲。(教師出示汽車卡片貼在胸前)在遊戲中老師是汽車媽媽,小朋友就做媽媽的小汽車,我們一起去馬路上逛一逛,好不好?

(二) 進入課題幼兒跟着老師開汽車,一起進入活動場地。

“馬路上人真多,慢慢走。按喇叭,嘟嘟嘟~~~~~~~~”

“馬路上人不多,跑起來。按喇叭,滴滴滴~~~~~~~~”

1、出示紅燈師:“小汽車,快停下!”(帶領幼兒蹲下)師:“小汽車,爲什麼要停下?”(引導幼兒發現紅燈)小結:見到紅燈要停下來師帶領幼兒說:紅燈停2、出示綠燈師:“小汽車,開起來!”(帶領幼兒站起來)師:“小汽車,爲什麼能走了?”(引導幼兒發現綠燈)小結:看見綠燈繼續開師帶領幼兒說:綠燈行(三) 過小橋1、(來到平衡木 )“哎呀,小汽車。前面有座小橋,該怎麼辦呢?”

(過橋)2、過橋要注意安全,不能掉進小河裏(平衡木兩邊的體操墊),該怎麼過?

規則:雙手伸平,背挺直,眼睛看前面,一隻腳跟着一隻腳往前走。

3、請一名幼兒嘗試,糾正錯誤。

4、大家一起過橋。

教師帶頭,邊走邊說規則。

(四) 繞障礙1、(來到障礙物 )“小汽車,前面的路不太好走呀,都是障礙,該怎麼辦呢?”

(繞着走)2、該怎麼過?

規則:從障礙物的面前繞到它的後面,一個一個地繞過去。

3、請一名幼兒嘗試,糾正錯誤。

4、大家一起繞過去。

教師帶頭,邊走邊說規則。

(五) 鑽山洞1、(來到山洞前 )“小汽車,前面到山洞了,我們過得去嗎?怎樣過?”

(能鑽過去)2、山洞真矮啊,要怎麼鑽?

規則:雙手、雙膝着地,一手向前,一條腿跟着動,動作循環。

3、請幼兒看着教師做一遍。

4、大家一起過山洞。

教師帶頭,邊爬邊說規則。

(六) 運水果1、“叮鈴鈴”電話響了,是誰來電話?

原來農場叔叔讓小汽車幫忙運水果,請幼兒將水果運去市場。

(主要是讓幼兒再次接觸和回味一下,剛纔我們所學的內容,再次出示紅綠燈。目的是讓幼兒再鞏固一下。)2、將水果卡片貼在幼兒背上,將開始的路程反過來在進行一遍:鑽山洞、繞障礙、過小橋。

(七) 慶祝會當小汽車把水果運到市場,農場叔叔爲了感謝小汽車,爲大家辦了個慶祝會,一起來跳跳歡樂操。

【活動反思】

本次的體育活動《快樂的小汽車》重點訓練了小班幼兒的平衡性及動作的協調性。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由汽車媽媽帶着小汽車去馬路上逛一逛,到過小橋、繞障礙、鑽山洞,再到幫農場叔叔運水果,一系列自然、有趣的情境使得幼兒活動積極性非常高。孩子們聽着我的口令做出了相應的動作,並且很開心的一起做遊戲。不足之處便是,在交代動作規則時可能還是不夠通俗,幼兒並不能馬上聽明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音階,學唱音階,並用跳音、附點、快與慢等節奏表現角色的不同情緒變化。

2、猜猜想想不同節奏所表現的不同的藝術形象,能積極參與動作表現和節奏表現。

3、在藝術活動中學會共同合作和分享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有房子有樓梯、小老鼠手偶、烏龜、小猴、熊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1、師(出示小老鼠)並講述故事:有一天,小老鼠到森林去玩,發現有一間小房子,小房子裏有一個樓梯,小老鼠跳上去,樓梯就發出了聲音。(師演示小老鼠跳上樓梯,並用鋼琴彈出上行音階)

2、師繼續講故事:小老鼠轉身往回走,想聽聽是什麼聲音。(師演示小老鼠跳上樓梯,並用鋼琴彈出下行音階)

3、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往上走,再一起學學小老鼠往下走。(師帶幼兒一起邊唱邊玩遊戲兩遍)

二、在遊戲中瞭解音樂的不同性質。

1、師:小老鼠覺得這個樓梯太好玩了,他非常快地跳上去,跳下來,聽聽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了。(師彈跳音)

2、師:突然發生了一件事情,小老鼠摔下來了。(很快的下行音階)

3、師:小老鼠還想玩,可它的腳扭傷了。這時候小老鼠上樓梯,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呢?(附點)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走路一拐一拐,並唱一唱。

4、師:過了幾天,小老鼠又帶了幾個朋友一起來玩這個音樂樓梯,看看是誰?(出示烏龜、小猴、熊圖片),它們是怎麼走樓梯的?樓梯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快和慢,輕和重)

三、學歌曲:小老鼠上樓梯。

1、教師示範。

2、幼兒一起跟唱。

3、邊唱邊學學小老鼠上樓梯的樣子。

創編歌曲,把歌曲中的小老鼠換成別的小動物,想一想它們是怎麼走樓梯的,用不同的聲音速度來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一、 活動目標

1、願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麼”,並樂意欣賞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體驗開“橘子船的”的樂趣。

二、 準備

幼兒:觀察過橘子的特點;

教師:將若干橘子剝好。

 三、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閉上眼睛,我要請你們猜猜一個東西是什麼!(拿出橘子,請幾個有兒聞一聞,然後說出水果名字。)對,是橘子。你們喜歡吃橘子嗎?怎麼吃呢?(剝開來吃)剝開後,橘子裏面是什麼樣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麼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麼?

幼兒先自由交流,然後在集體面前講述(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完整的語句講述),最後教師引導幼兒想象橘子像船。

3、欣賞歌曲

1)第一次欣賞,交流:橘子船開到了誰的嘴巴里?

2)一邊開橘子船來吃橘子,一邊再次欣賞歌曲。

3)律動。

4、遊戲:橘子船找朋友。

教師與幼兒一起唱歌,並將橘子船開到乖寶寶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寶寶要到集體前表演一個節目。並輪流進行。

四、 反思

小朋友很喜歡吃橘子這樣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真是很豐富,有的說:“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說:“一瓣橘子像樹葉”;有的說:“橘子像香蕉”;有的說:“橘子像玩具”;有的說:“一瓣橘子像小船”……請幼兒一邊欣賞歌曲,一邊吃橘子,他們很開、心。把橘子當船一樣開到嘴巴里這樣的吃法,對於他們來說更是覺得驚喜。所以他們在活動時特別積極,對音樂地欣賞效果比較好。這次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