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人配合創編各種舞龍的方法,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對民間舞龍活動的興趣,體驗舞龍的快樂。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夠跟隨音樂熟悉舞龍動作。

2、難點:龍頭、龍身、龍尾在跑動的過程中動作協調一致。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做操紅旗、舞龍視頻、自制成龍一條。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舞龍的視頻畫面,引起幼兒的興趣。

他們在幹什麼?我們在過年的時候,總會在電視裏看到好多人興高采烈舞龍、舞獅,今天我們也來學學舞龍。

(進行熱身活動,活動一下。)

二、學習舞龍,主動合作

1、小朋友自己學一學舞龍的動作(幼兒自由練習)

2、教師示範:舞龍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下“蟠龍出海”。

教師先做一遍。講解動作,手上動作:雙手伸平,先向左,左手在上向上伸直,換右手在上伸直,向右伸平。

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動作。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3、幼兒人手一面做操紅旗,手拿紅旗自由組隊進行練習。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糾正動作。)

4、教師小結幼兒剛纔舞龍情況,並請各組舞給老師看。

三、激發思維,開拓創新:

小朋友想到的舞龍動作還有那些?(幼兒積極表演,師幼共同總結)

搖頭擺尾 (左右擺臂、上下抖動、後面的人緊跟着龍頭做動作彩龍旋轉)

靈龍戲珠 (龍頭跟着綵球靈活運動,後面的人跟着龍頭運動)

首尾合一 (龍頭與龍尾連接在一起圍成圓圈狀) 等等

四、鞏固練習,不斷提高

1、師幼第二次舞龍,要求是聽着《金蛇狂舞》的背景音樂舞。

2、師幼第三次舞龍,手拿成龍舞,教師拿綵球,帶着幼兒聽着歌曲《金蛇狂舞》表演數次。

五、活動結束,幼兒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了步調一致的簡單舞龍動作,體驗了活動的樂趣,但在龍身部分有的幼兒動作與其他幼兒不一致,出現了脫節現象,需要進一步熟悉動作,協調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手臂控制能力及目測能力。

2、要求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3、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綵球、球棒、弓形的門。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利用球棒做操,做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整理運動等。

2、基本部分。

(1)幼兒在線後站一橫排,教師示範打球門的方法:將球放在地面,身體略彎,兩手持球棒的一端,用另一端擊球進門。

(2)幼兒先來年系擊球動作,然後分組找一球門練習,要求站在線後。

(3)請個別擊球較好的幼兒示範,然後再分散練習,可調整球與球門的距離。

(4)分組進行比賽,選一優勝者,以擊準球門次數多者爲勝。

3、結束部分。

讓幼兒自由結合用球棒擺成直線、小樹、房子等圖形練習走、跑、跳等動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後感:平時我們晨間活動的時候玩過打棒球,幼兒有了一定的基礎,次此活動幼兒的手臂控制能力得到了發展。幼兒最後用球棒擺圖形練跳跑走的時候,很感興趣。

活動反思:

教師利用紙棒和飲料瓶組合製作了球棒,用報紙製作了紙球,用球棒擊打紙球做遊戲,充分利用廢舊材料製作遊戲器材,遊戲方法多樣有趣,能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性。用一定的器械打球,對中班幼兒來說挺難,要解決幼兒拿球棒姿勢、球棒擊打點、打球力度和打球方向等等諸多問題。此次活動的設計是第二課時,主要學習的是向一定的目標打球。在之前幼兒學習了拿球棒的姿勢,嘗試用球棒擊打紙球,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教師通過思考,運用了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從中體驗獲得表揚及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家”的場景。

2、水壺、水杯 、扇子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請之前排練過的小朋友進行情境的表演,首先是“小班”的孩子進行表演(爸爸媽媽回到家,小朋友不會倒水給爸爸媽媽喝,也不會給爸爸媽媽用風扇扇風,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都不會去幫助爸爸媽媽做。)

2、教師總結這一環節的知識點,請小朋友說說小朋友的做法對不對?爲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3、教師再請出一組的小朋友進行表演,這組是“中班”的小朋友進行表演(爸爸媽媽回到家,小朋友會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

4、教師總結這一環節的知識點,請小朋友們說說,中班的孩子相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是不是進步了?體現在哪些方面?

5、最後請出大班的孩子進行表演(這下爸爸媽媽回到家,大班的孩子幫爸爸媽媽倒水、扇風等等一些事情不用說全都會做)。

小朋友們看了剛纔的表演以後,你們有什麼感想?請部分小朋友來說一說,表演的小朋友從小班-中班-大班都有一些什麼樣的轉變?你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教師總結這堂課的知識點:

從這幾段小朋友們的表演,我們得出:小朋友在小班的時候是不怎麼會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的;但是進入中班以後就可以幫助做一些事情了;進入大班以後,不用爸爸媽媽的提醒就已經會幫助爸爸媽媽做很多的事情了。我們現在也已經是大班的孩子了,回到家也要像課堂上的小朋友一樣,回到家幫助爸爸媽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人人誇獎的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簡單的預防感冒知識。

2、學習擦鼻涕的正確方法。

3、回憶感冒給自己帶來的不愉快的感受,體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小白兔、小刺蝟、小青蛙手偶或圖片各一。

2、動聽優美的背景音樂。

3、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回憶以前感冒時候去醫院打針、吃藥的情景。

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欣賞童話故事《感冒的快樂小兔》

1)孩子們,你們知道這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嗎?小兔生什麼病了?出現了什麼症狀啊?

2)小青蛙、小刺蝟去看他的時候,小白兔爲什麼不見他們。

3)朋友們用什麼方法關心小兔的。

2、通過談話,歸納感冒的主要症狀。

1)你感冒過嗎?你感冒出現了哪些症狀?有什麼感覺?

2)感冒了你們會打噴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嚨幹痛、頭痛等,身體非常不舒服。

3、師生共同討論感冒的原因。

1)人爲什麼會感冒?

2)感冒了怎麼辦?(引導幼兒談一談感冒時,爸爸媽媽是怎麼照顧自己的。)

3)有鼻涕怎麼辦啊?(教師教幼兒正確的搽鼻涕的方法:用乾淨的餐巾紙或是手帕捏住一隻鼻孔,擤鼻涕,在捏住另一隻鼻孔擤鼻涕。)

4)師生小結:當我們受涼或是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時要及時看醫生,按時吃藥,多喝開水,注意休息等。

4、幼兒簡單瞭解預防感冒的知識。

1)感冒時身體舒服嗎?我們怎麼預感冒呢?

2)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3)幼兒講述預防感冒的方法和措施,教師記錄在表格上。

4)師生共同小結:經常鍛鍊身體可以預防感冒,在天氣變冷或變熱時要及時增減衣服,不要和生病人接觸,還可以多吃大蒜,喝板藍根沖劑,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5、帶領幼兒到戶外遊戲,鍛鍊身體。

活動反思:

每次季節變化時候感冒的孩子就比較多。所以選擇這一活動一方面可幫助幼兒回憶感冒時的痛苦症狀,在回憶中,幼兒能夠感受到感冒了會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讓幼兒瞭解有效防治感冒的方法,如開窗通風、多鍛鍊身體等等,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以下是我對這次活動的反思:

1、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活動各環節圍繞目標。

我通過飛飛沒有到校來引入活動主題,讓幼兒“交流感冒的感受和體會”,首先出示幾幅患感冒的幻燈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中的人怎麼了,通過觀察,幼兒說出圖片中的人感冒了,然後問幼兒自己有沒有感冒過,有何感受或症狀,幼兒講感冒時的感受和症狀。最後和幼兒一起小結一下感冒的症狀:發燒、嗓子痛、咳嗽、打噴嚏,人很難受,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知道感冒後身體很不舒服,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個環節是“想一想人爲什麼會感冒”教師能和孩子的共同討論感冒的各種原因,孩子們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經驗說出各種原因。經過過第二環節後幼兒知道感冒也是有原因的,引出了第三個環節 “怎樣預防感冒。”瞭解感冒了應該如何應對的方法,同時也在討論中得到了經驗,如何預防感冒,特別是到了秋冬季節。幼兒在想一想,回憶已有的經驗,聽故事,交流中瞭解簡單的預防感冒的知識,增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因爲選擇的內容都是幼兒熟悉的,所以幼兒能夠有話說,有內容講,在活動中能積極舉手發言,體會積極參與活動的樂趣。

2、活動中能對幼兒的回答作適宜的迴應。

雖然幼兒對感冒有了解,但幼兒的回答是較零亂的,在活動中我對幼兒的回答作出相應的迴應,幫助幼兒梳理、概括相關經驗,而不僅僅對幼兒的回答作簡單重複敘述。

不足方面:

1、在活動中,我沒有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在請幼兒回答時會走過去,來回走動的次數太多。這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在今後的活動中會注意這一問題。

2、作爲這個活動的延伸,讓幼兒在運動中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選擇的音樂和律動都是幼兒熟悉的,當音樂開始時,幼兒都開始在椅子上按捺不住扭動身體,我沒能及時讓幼兒跟着音樂動起來,導致幼兒對於律動中有些意猶未盡。如果能及時讓幼兒跟着音樂動起來,幼兒在活動中能獲得更多的快樂。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滲透了情感的教育,幼兒對生病有體會,也能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鍛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幼兒對鍛鍊身體的重要性也有了解,經驗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泡泡的多種玩法,練習追逐和躲閃等能力。

2、一物多玩,體驗創新玩法帶來的成功體驗。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兩框塑料袋紮好的泡泡。

2、手、腳標記各一個,畫好的線路、大圓圈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熱身運動——行進間齊步走和跑步走。

1、齊步走。

2、跑步走。

(二)以猜謎,引出課題。

謎語

看不見,摸不着,不香不臭沒味道,天天在我身邊飄,動物植物離不了是什麼?(空氣)那你有什麼方法把空氣抓住嗎?

二、基本部分

㈠遊戲:泡泡飛飛飛

1、出示泡泡,教師提問

⑴裝滿了空氣的塑料袋像什麼?(一個大泡泡)

⑵輕輕一頂,泡泡會怎麼樣?(會飛起來)

⑶除了可以用手頂,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頂?(頭、膝蓋……)這些方法裏哪個方法最好?請你們每一種都去試一試,試過之後,再來告訴大家。

2、自主嘗試頂泡泡。

3、討論交流。

用什麼頂最省力,並且泡泡飛得最高?爲什麼?(用手頂或力氣大,瞄得準)

4、分組再次玩頂泡泡,比一比誰的泡泡飛得高。

那誰的力氣最大,誰瞄的最準呢,我們來分組比試一下。

教師總結:玩的方法有很多種,試過之後我們才能找到最好的。

㈡遊戲:滾泡泡

1、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出泡泡會滾的特徵。

泡泡沒頂住,掉在地上會怎麼樣?(滾)你有哪些方法讓泡泡聽話的在地上滾起來呢?(用手趕、用腳踢……)現在我們就來試一下吧。

2、探索滾泡泡的方法

這些方法裏,你覺得哪個方法最好?有的小朋友說用手趕,有的小朋友說用腳踢,有問題了,讓我們來試一試。用手趕的小朋友請你站到小手隊標記處排好隊伍。選擇用腳踢的小朋友,請你站到小腳隊標記處排好隊伍。

3、滾泡泡比賽,驗證自己的猜測。

4、試過之後,你覺得你選擇的方法怎麼樣?

教師小結:在直線上,腳的力氣大,泡泡滾的快;轉彎的地方,用手好控制方向,所以,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有試過之後才知道。

㈢遊戲:砰砰砰

1、把泡泡弄破,發出“砰”的一聲提問:什麼聲音?((泡泡踩爆了)泡泡爆炸就像放爆竹,砰砰砰,真熱鬧!我們來玩個砰砰砰的遊戲吧!

2、遊戲的玩法、規則及注意事項

(1)根據手中口袋的顏色依次站到相應的點子上,分成兩隊。

(2)用橡皮筋把泡泡綁在腳踝上,遊戲開始時,用最快的速度踩爆對方的泡泡,可以主動攻擊對方的泡泡,也可以靈活地躲閃,但是不能跑出圈外,跑出去就算犯規。

(3)在這個遊戲中,還需要注意些什麼?(看好跑動方向,不相撞;不拽不推拉;踩的是泡泡,不是腳……)

3、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4、請贏家介紹經驗

⑴看看兩隊分別還剩下幾個泡泡?哪個隊伍獲勝了?

⑵幼兒介紹遊戲經驗:

在剛纔的遊戲中,你踩爆了幾個泡泡?(兩個,五個……)你踩爆了同伴的泡泡,又保護好了自己的泡泡,你是怎麼做到的?(別人不注意時,我就用力踩,別人踩我的泡泡時,我就想辦法躲開)。

教師總結:既踩破了同伴的泡泡,又保護好了自己的泡泡,攻擊和防禦同時兼顧,這纔是真正的遊戲大贏家,還有哪些人也是這個遊戲的大贏家?讓我們來給遊戲大贏家放個大爆竹,慶祝一下吧。(師幼一起把剩下的泡泡全部踩破)

三、結束部分

1、小結評價後帶領幼兒按摩和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放鬆運動結束。

2、教師組織幼兒清理場地活動後的垃圾。

3、師幼列隊踏步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