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六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六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作品分析】

教師怎麼從孩子們能夠接觸、感覺新奇的流行音樂中挖掘有益的養分,促進孩子們健康和諧地發展呢?恰逢進入主題活動“亮眼看世界”,抱着引導孩子感受多元音樂文化的初衷,我設計了創造性韻

律活動《搖滾巴士》,讓西方經典的流行舞蹈一一機械舞走近孩子,體驗這一類型舞蹈瀟灑、乾脆、帥氣的特點,創造屬於自己的個性化律動,享受大膽地進行自主表現的快樂。

二、相關教學資料 【圖譜】

邁克爾·傑克遜圖片兩張

三、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初步發現機械舞的特點,感受它節奏感強、動作頓點的獨特魅力;

2、調動生活經驗合作創編乘坐巴士的動作,嘗試在動作中大膽表現特定的舞蹈元素;

3、在張揚個性的遊戲中享受情景化舞蹈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韻律熱身

二)觀看視頻,發現機械舞的特點並初步體驗

1、師幼討論機械舞動作特點

師:你最喜歡Michael這段舞蹈中的哪個動作?

(請幼兒大膽表現視頻裏的舞蹈動作。)

師:做這些動作是什麼感覺?你覺得這個舞的特點是什麼?

幼1:我覺得跳起來很帥!動作很酷!

幼2:他很用力。

幼3:我覺得他的動作-下二下的(一停一頓),好像機器人在跳舞。

師:你們看得很仔細,像這樣動作很有力、一停一頓的舞蹈就叫機槭舞。Michael的機械舞有很多好看的造型,我們來學學吧!(出示兩張Michael舞蹈造型照片,幼兒嘗試模仿。)

2、在機器人遊戲中初步體驗動作有力、停頓的感覺。

(評價:鼓勵幼兒大膽活動身體各個部位的關節,找到停頓的感覺)

(三)調動生活經驗,創編機械舞動作 1、傾聽故事

教師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地講述關於乘坐巴士的情景故事:

巴士站臺,等等車。

巴士來了,快上車。

找到位置,拉扶手。

你在幹嘛?

注意安全,上坡了。(下坡了)

車到站了,快下車。

2、幼兒討論,完整故事內容。師幼在音樂中一同講述故事。

師:人們在乘坐巴士的時候可能會做什麼呢?

幼1:聽音樂。

幼2:看報紙。

師:那我們把這些事情也講到故事裏去。

(評價:講述故事的時候注意吻合音樂節奏。)

3、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機械舞風格的動作

師:剛纔我在等車的時候做了什麼動作?

幼1:你的頭在轉。

師:一起來學學我。

(評價:提醒幼兒動作跟隨音樂節奏,嘗試邊動邊講故事。)

師:巴士來了之後,機器人可能會用什麼動作上車呢?

(引導幼兒集體創編第二個動作。)

(評價:注意動作的頓點。)

4、分組創編動作。

師:現在還剩下四句,我們來找到好朋友商量商量:選哪一句?可以做哪些動作?注意機器人停一頓的感覺哦!(幼兒自由緒伴創編動作。)

5、分組展示,鼓勵個性化的創編。

師:公車上,機器人除了站着拉扶手,還可以怎麼拉?

你還想怎麼表現巴士上下坡的時候機器人的動作?

下車的時候機器人身體的哪些部位還可以一起動起來?

(評價:注意動作的力度以更好的模仿機器人。)

(四)完整舞蹈,個性化的表現機械舞特點。

1、串聯動作,跟音樂做動作

(評價:鼓勵和朋友不一樣的'創意。)

2、設置巴士場景,完整舞蹈。

(幼兒將椅子擺成巴士上的座位,跟隨音樂舞蹈。)

(評價:表揚動作有力、有頓點的幼兒。)

3、簡單裝扮,讓表演更盡興。

(幼兒戴黑帽子、白手套,表現自己的動作。)

4、幼兒和客人老師組成“大巴士”舞蹈

(幼兒找到大巴士上的舒服位置舞蹈,最後“下車”時自然退場。)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藝術手段。”我愛音樂,幼兒更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薰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他們在唱唱跳跳中發現美,產生愉悅的心情。在一次課間活動時,我無意間聽見幼兒在唱《兩隻老虎》這首歌曲,再仔細一聽,他們把歌曲中的內容改掉了,換上了別的小動物還一邊做動作,非常開心。我就在想,何不爲幼兒一個機會,讓他們盡情地去唱、去跳、去創編呢?對於打班幼兒來說,他們非常喜歡比賽的遊戲形式,可不可以把這種比賽形式用於音樂仿編活動中來呢?於是我就有了這樣的構思,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感受音樂仿編活動的快樂,同時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根據圖片內容改編歌詞

2、聯繫看節奏卡表演歌曲,培養幼兒讀節奏卡的能力。

3、體驗比賽的樂趣,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把全班幼兒分成五隊,菠蘿隊、桔子隊、西瓜隊、桃子隊、蘋果隊並配帶好標記。

2、老虎布偶一個,牛、鴨子、羊、小貓、小青蛙圖片各一。

3、森林動物圖五張(圖一、兩隻小狗,一隻在玩球,一隻在啃骨頭;圖二、兩隻小貓,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尾巴;圖三、兩隻青蛙、一隻在敲鼓,一隻在唱歌;圖四、兩隻老鼠,一隻在偷米,一隻在偷蛋;圖五、兩隻熊貓,一隻在笑,一隻在哭。)

4、《兩隻老虎》節奏圖譜,已學會唱這首歌曲。

活動過程:

1、在律動《郊遊》中邊表演邊進教室。“今天森林裏的小動物邀請我們到森林裏去玩,請每隊的小隊長要帶好自己的同伴,跟緊老師,別走散了。”

2、練聲《森林裏的小動物》“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麼動物來歡迎我們了(出示動物圖片),我們一起學學它們的叫聲,和它們打個招呼吧!”(師:喵喵喵喵喵;幼兒:喵喵喵喵小花貓你好。)

3、複習歌曲《兩隻老虎》“我們剛和這麼多小動物一起唱歌,玩得開心嗎?啊,誰來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點生氣了,它說你們唱了這麼多小動物的歌,怎麼沒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壞了老虎要生氣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別生氣,我們正要唱呢,你看我都準備好了。

(1)、先看節奏圖譜把節奏拍一遍。“我們先看節奏圖譜把《兩隻老虎》的節奏拍一遍吧!”

(2)、邊唱歌曲邊拍節奏。“節奏拍得可真準,下面我們一邊拍節奏,一邊來唱一下歌曲吧!”

(3)、請幼兒自編動作來表演歌曲(先請一個,再在老師的帶動下按節奏卡表演動作)“老虎想請你們邊唱邊做做動作,好嗎?”(幼兒表演)

4、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創編歌詞。

(1)、佈置任務:你們表演的真不錯,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過它還想考考大三班的小朋友聰明不聰明,你們看它剛給我們帶來了五張圖片,請你們仔細觀察圖片,根據圖片上畫的內容,按《兩隻老虎》的節奏編歌詞。我們大三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幹的,一定沒問題的對不對?呆會兒請每個小隊長領一張圖片帶着自己的隊員找個位置一起看圖商量創編,每個人都要動腦筋想,編好的歌詞要隊裏的隊員通過並都能唱出來纔算好,等都好後五組隊員來個比賽,聽聽哪組唱的最好並請老虎大王來爲優勝對發獎。記住,等老師一搖鈴鼓,小隊長就馬上把圖片送回來,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嗎?

(2)、幼兒分組觀察圖片,共同討論創編詞,並練唱,教師巡視指導,重點輔導幼兒創編時字數要工整。

(3)、請每一組的幼兒將改編的歌詞唱一遍,其餘幼兒一起學學唱唱改編好的歌詞。

(4)、幼兒與老師、老虎大王一起評出優勝對,並邊唱該對編的歌邊發獎。

5、在動物舞會中結束活動。“老虎大王聽了可真開心,直誇我們大三班小朋友聰明。它想爲我們開個舞會,小動物都趕來參加了,你們開心嗎?你可以邀請小動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跳,讓我們跳起來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嘗試獨立地按節奏創編謎語歌詞,玩猜謎遊戲。

3、體驗有節奏地念象聲詞的快樂,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戰性,並勇於戰勝困難。

活動準備:

數張謎語造作圖片

重點:願意通過問答的形式歌唱謎語歌

難點:模仿歌曲中描寫動物外形習性的歌曲進行創編並歌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熟悉歌曲內容,學習用歌曲回答出謎語的答案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有趣的歌,請你們仔細聽,猜猜看歌裏唱的是誰呢?

1、 教師邊出示圖邊唱: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銼銼銼銼銼,你們大家猜猜看,這是什麼動物?(清唱1―2遍)

2、 師:你們猜出了嗎歌裏唱的是誰(人,小兔子,大灰狼)

3、 師: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小動物還真不少。歌裏面有一句我覺得最好聽你們聽(老師隨琴唱),你們能用這一句把你們的答案告訴我嗎?

4、 請兩名幼兒試這回答。師提問:你猜的是什麼?你可以怎麼回答我?(引導幼兒發現可以用各種發法,將動物的名稱填到歌詞中去)

5、 幼兒集體唱各唱各的謎底

師:現在請你們一起把你們自己的謎底唱給我聽,你猜的是什麼,那你就要唱?先聽我來問。

6、 隨機點幼兒請幼兒回答

師:腦袋圓圓的,腦袋大大的動物還有嗎,請你再想一個,如果我提問後點到你,你就要站起來完整唱着來回答我

二、換謎語:幼兒通過謎語遊戲,瞭解基本特點,及熟練歌曲的問答結構的歌唱

師:下面我的歌詞要變了,你們猜猜這次我唱的是什麼小動物?

1、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鬍子長長的

2、幼兒討論後得出一致的答案,並完整的唱出答案

3、師:你們真聰明,我的歌詞又換了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開像扇子

4、請一名幼兒回答問題部分

師:你知道我唱的是什麼小動物嗎,唱出告訴我好嗎?

5、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6、連續猜兩個謎語:牙齒尖尖的,皮膚皺皺的(請一個幼兒個別回答)

身上有座山,能夠駝東西

三:不看圖片聽老師唱歌提問

師:小朋友怎麼這麼厲害,對了剛纔我用圖片在提醒你們,現在我不用圖片了,聽好了。

1、請幼兒猜兩則謎語:腿兒粗粗的,牙齒尖尖的;身上有口袋,走路跳、跳、跳。

四:自己嘗試按節奏創編

師:我肚子裏準備的小動物都讓你們猜出了,你們自己能編個謎語讓大家猜猜嗎?

1、請你們先想想,全體幼兒在音樂下自己自由創編一次

2、提醒策略: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喜歡吃什麼?

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什麼樣子?

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的叫聲呢?

3、請一名幼兒上來創編

4、教師加以整理完善,幼兒一起歌唱回答

5、表揚完全是自己唱出提問部分的幼兒

五、結束部分:商量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課前準備

第二課時呈現。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歌曲欣賞中,嘗試領唱與合唱的表現形式。

2、感受歌曲鏗鏘激昂的氣勢,大膽創編動作。

3、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並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播放好漢歌伴奏,帶領幼兒入場後音樂停止)。

2、觀看第一段視頻,引導幼兒尋找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3、觀看《好漢歌》ppt 1,和幼兒共同探討好漢,瞭解幼兒的原有經驗爲幼兒理解和表現好漢做準備。

(l)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英雄、好漢呢?(幼兒自由回答)

(2)觀看好漢出場。(播放pptl)

(3)引導幼兒學好漢。(教師請幼兒模仿看到的英雄的動作並簡單點評好漢的動作、眼神等。)

(4)播放好漢歌,引導幼兒用動作感受歌曲,教師指導)

(5)啓發幼兒想出生活中平凡的好漢。(播放ppt2)

(6)教師與幼兒討論當好漢的條件。

4、教師與幼兒一起表現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作品分析:

該作品是流行於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樂曲。它以熱烈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本曲經縮編爲AB兩個段落。A段灑脫風趣,B段快樂熱烈。中間有一間奏,音調模仿蟬的叫聲。全曲結束在突慢突弱處理的一個短句上。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嗩吶的音色特點,初步熟悉本曲的音調,粗略感知其結構和情趣特點。

2、自由創造豬八戒和孫悟空相互打鬧逗樂的表演動作。

3、在結伴表演、遊戲的過程中,能注意與同伴密切配合。

活動準備:

1、聽過豬八戒背媳婦的滑稽故事。

2、教師能熟練地彈奏和哼唱樂曲的曲調。

3、錄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簡介遊戲情節:

豬八戒揹着新媳婦回家,走幾步,歇一歇,累得直喘氣,汗水溼透衣衫。

小媳婦說熱死人,豬八戒趕緊給她扇扇風,小媳婦從耳朵後面拔了幾根頭髮一吹,豬八戒睡着了。

原來小媳婦是孫悟空變的,他折了一根樹枝來掏豬八戒的耳朵和鼻孔,豬八戒以爲是知了飛來吵他的好夢,揮手想把知了趕走。

豬八戒被弄醒了,一看小媳婦變成了孫悟空,嚇得拼命逃跑,打鬧一陣後,孫悟空終於收服了豬八戒。

2、結伴跟隨A段音樂玩遊戲。

(1)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孫悟空,一人扮演豬八戒。豬八戒在前面走,假裝揹着小媳婦,孫悟空在後面跟着,假裝是被揹着的小媳婦。

(2)教師一邊用語言指示幼兒表演,一邊自己哼唱曲調爲幼兒伴奏。

A(1)段第一、二句,豬八戒走。以下各句,在括號內的音樂處,豬八戒休息自由地做喘氣、扇風、捶腰等動作;在括號外的音樂處,豬八戒繼續背起小媳婦趕路。

A(2)段,第一句,孫悟空假扮的小媳婦用手給自己扇風;第二句(括號內)豬八戒用衣襟給小媳婦扇風;第三句小媳婦拔頭髮(孫悟空拔汗毛)變成瞌睡蟲吹進豬八戒的鼻孔;第四句豬八戒睡着了。

(3)連貫地在音樂伴奏下表演上述情節。

3、跟隨間奏和B段音樂玩遊戲。

(1)表演間奏部分的動作。

前三小節,孫悟空用樹枝(假想的)掏豬八戒的耳朵;第四小節長音處,豬八戒撓臉、揮手,表示想趕走吵醒他美夢的知了。

第五一七小節,孫悟空用樹枝掏豬八戒的鼻子;第八小節長音處,豬八戒再做驅趕知了的動作。

(2)表演B段音樂中的打鬧動作。

自由表演,聽到音樂突慢突弱時,做好準備,在全曲最後1小節做造型,表示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

(3)連貫地跟隨問奏B段音樂表演。

(4)教師請表演中比較有創造性的幼兒小組爲大家做示範表演,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並進一步動腦筋,使自己的表演更有趣。

4、連貫地跟隨整首音樂玩遊戲。

在遊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幼兒回憶他們已有的有關經驗,盡力把豬八戒的憨、笨、懶,孫悟空精靈、調皮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散文詩,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學會用象聲詞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滴》,並通過歌唱、遊戲等活動體驗創編的快樂,發展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發熱愛大自然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樹葉、荷花、等圖畫若干,字卡"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各一套:幼兒人手一份胸飾樹葉、荷花、小屋、窗戶等圖案

三、活動過程:

一、音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聆聽下雨,觀看畫面師:"小朋友門聽,這是什麼聲音?""下雨天,小朋友們會做些什麼?""有一隻小蝴蝶卻和小朋友做的不一樣,讓我們去瞧瞧!"

二、初步欣賞散文詩,瞭解散文詩的主要情節,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

1、 欣賞課件片段。

設疑小蝴蝶在做什麼?他聽到小雨點發出了哪些聲音?

引導幼兒思考並回答。

2、 完整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及用動作表現

3、 (1):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引導幼兒爲象聲詞創編動作

(2)尋找雨滴落下的地點。師:"小雨點分別落到哪兒才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的呢?幼兒思考並總結:樹葉上、小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3)、探索小雨點落下時的狀態。"師:小雨點落在這些地方好象在做什麼呢?

幼兒總結討論:是和樹葉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頭、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學會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點》,並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現兒歌內容

1、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內容串聯起來,編成兒歌《快樂的小雨點》

2、師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現兒歌的內容。

四、音樂遊戲:小雨點的旅行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及玩法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雨點,四名幼兒扮演樹葉、屋頂、荷花、和窗玻璃進行遊戲。

3、 師生共同遊戲

五、結束部分師:多可愛的小雨點啊!落下的聲音真好聽,小朋友們知道嗎/大自然裏還有許多比小雨點還好聽的聲音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聽一聽。

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大自然的聲音

2、通過多種形式(看圖書、上網)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