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八篇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八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節奏,體會搖籃曲安靜、祥和、溫馨的意境禾口氛圍。

2.學習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準備:

1.嬰兒的啼哭聲錄音,小牀(水果籃做成)和娃娃若干個,一塊大地毯,電腦以及自制的與歌曲內容有關的ppt。

2.男孩和女孩結對盤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放一張小牀,小牀上睡着一個布娃娃,教師面前也如此。

過程:

一、在遊戲情景中產生學習的慾望

1.情景導入。

師:我是媽媽,(手指面前小牀上的布娃娃)這是我的寶寶。

師:(放嬰兒的啼哭聲錄音)我的寶寶怎麼哭了?你們知道原因嗎?

師:(俯下頭貼近布娃娃)哦,媽媽知道你想睡覺了。不哭,媽媽給你唱歌,哄你睡覺。

2.清唱《小寶寶睡着了》。

(教師慈愛地清唱搖籃曲,邊唱邊根據節奏輕拍娃娃,並播放寶寶哭聲漸弱的伴奏。)

師:(手指輕壓嘴脣,輕聲地說)我的寶寶睡着了。我剛纔哄寶寶睡覺唱的是什麼歌?

師:對,我唱的是搖籃曲,寶寶聽着它就慢慢睡着了。爲什麼寶寶聽着搖籃曲就能很快入睡呢?

師:你聽過搖籃曲嗎?誰來說說、學學你媽媽唱的搖籃曲?

二、學習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1.引導幼兒學習拍哄寶寶的動作,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師:媽媽唱搖籃曲時有沒有一邊唱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你?是怎麼拍的?(請幼兒示範媽媽拍自己的動作。)

師:老師剛纔唱搖籃曲時是怎麼拍寶寶的?

(幼兒回答後,教師邊唱邊拍,一開始手擡得高,後面手擡得低;一開始拍得重,後面拍得輕。)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麼拍寶寶。(教師邊數三拍子節拍,邊帶幼兒一起學拍。)

2.引導幼兒觀看ppt並學習、記憶歌詞。

師:剛纔你們說自己媽媽唱的搖籃曲跟老師唱的不一樣。是的,搖籃曲有好多。剛纔老師唱的這首搖籃曲名叫《小寶寶睡着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搖籃曲裏唱了些什麼。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上面有誰?它在幹什麼?

師:輕輕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星星睡了”。

(教師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圖片並學習歌詞。)

師:讓我們看着圖把歌詞從頭到尾說一遍。

3.完整範唱,引導幼兒體會歌曲安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

4.幼兒唱歌曲。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優美的搖籃曲。(唱兩遍,邊唱邊按三拍子節奏輕拍。)

師:我們在唱搖籃曲時跟唱其他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唱得輕,特別是最後一句唱得很輕。)

師:對,爲什麼這首歌曲要輕輕地唱,而且最後一句要唱得更輕一點呢?

(因爲怕I吵醒寶寶。/因爲星星、月亮睡着了,不能吵醒它們。/聲音太響,寶寶會睡不着,等等。)

師:說得真好。那就讓我們再輕輕地來唱一遍歌曲,特別要把最後一句唱得輕一點。

三、在遊戲中進一步體會搖籃曲寧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

1.請一部分幼兒當寶寶,一部分幼兒當媽媽(或爸爸)。媽媽抱着寶寶,邊唱邊拍哄寶寶睡覺。可互換角色遊戲。

師:你們想不想做爸爸做媽媽哄寶寶睡覺呢?

師:好,現在我們先讓女孩子做媽媽,男孩子做寶寶,媽媽抱着寶寶一起唱《小寶寶睡着了》,哄寶寶睡覺好嗎?(可交換角色再演唱一遍)

2.請幼兒做布娃娃的爸爸、媽媽,哄布娃娃睡覺(爸爸輕拍寶寶,媽媽唱歌哄寶寶睡覺)。

師:(輕輕地)你們的寶寶睡着了嗎?現在讓我們輕輕地離開,讓寶寶甜甜地睡一覺吧。

  延伸活動:

1.蒐集並引導幼兒瞭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搖籃曲。

2.選擇一些好聽的搖籃曲在孩子午睡時播放,讓孩子們在搖籃曲的樂曲聲中、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進入夢鄉。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小班音樂活動:

動物走路

活動設計:胡彩菊、鍾肖微

活動預設目標:

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輕與快”、“輕與慢”。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活動準備:

VCD“貓和老鼠”片段、課件、頭飾、玩具老鼠一隻。

活動過程:

一、 歌表演——大貓、小貓

二、 創設語言“小貓走路”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慢”和“快”。

師:小貓請坐下,(錄音機裏傳出貓叫的聲音)

“老鼠來了,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是輕還是重”?(引導幼兒說出:又輕又慢)

“對,這音樂就像小烏龜走路一樣又輕又慢,好,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學小烏龜慢慢走”(帶幼兒走一圈)

“再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幼兒:快)

“對,這個音樂就象汽車那樣快,誰會學老鼠快快跑?(請2—3名幼兒表演)

好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學老鼠快快跑”(帶幼兒走一圈)

三、 拓展練習,遊戲體驗音樂的快慢。

1、模仿蝸牛走路,練習在又輕又慢的音樂下開展遊戲。“除了小烏龜走路又輕又慢,還有誰走路又輕又慢”?(幼兒:螞蟻、、、、、、、、、)

(放錄音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小雞走路,提醒

幼兒走得又輕又慢)

1、 模仿小雞走路,練習在又輕又快的音樂下開展遊戲。“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輕又快還有誰走路又輕又快”?(幼兒:小雞、小鳥、、、、、、、、、、)

好,看誰能聽音樂走得又輕又快。

(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做一次小雞走路的模仿動作)

四、

三、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會聽音樂做又輕又慢和又輕又快的動作,現在,我們請大家玩一個貓和老鼠的遊戲,請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貓,小老鼠們聽音樂按節奏走路,音樂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樂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錯,老貓會捉住你。來請小老鼠們戴上頭飾。(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

最後教師把小老鼠們追出活動場。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初步學習局部默唱。

2、 提高歌唱教學中善於提問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3、 喜歡歌唱活動。

4、 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雞和蛋”。

5、 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部分卵生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提問導入。

師:你們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二、 欣賞與感受。

1、 完整感受(兩遍左右)。

①、第一遍範唱(鋼琴給一個音):今天,老師就要來唱一首“雞和蛋”的歌。

②、第二遍範唱(鋼琴單手):要求一邊想怎樣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雞。

2、 遊戲感受(三遍左右)。

①、當老師唱到“小雞”的歌詞時候,做相應的小雞肢體的.動作,其餘不用做(部分孩子)

②、唱到“蛋”的歌詞時,做相應蛋的動作,其餘不用做(全部幼兒)

③、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表現“小雞”,一部分表現“蛋”。

三、 學唱歌曲

1、 看圖譜驗證,填充圖譜,完整演唱。

2、 學習局部默唱。(用手指按住嘴脣的圖示表示,遮擋相應的局部圖譜)

3、 圖譜退位,演唱歌曲。

四、拓展練習

仿編歌曲,用其他動物代替雞。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爲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隨着音樂節奏做律動。

2、根據情節提示,在教師提示下準確的隨樂段更換動作。

3、體驗在地毯上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熟悉樂曲《地毯上的遊戲》;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入場。

播放音樂第一段,教師帶幼兒隨着音樂進入活動,音樂結束後教師指導幼兒面向圓心做成圓圈。

師:請大家雙腿盤起來,相互拉拉手,看看旁邊的好朋友是誰?

二、 導入活動並隨第一段音樂節奏學動作。

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做遊戲,我們的小手要和自己說話,還要和我們的朋友說話,你們聽它在說什麼?

1、教師示範動作。

提問:我的小手是怎樣和我說話的?和我身體的哪個地方說話呢?還和誰說話呢?(幼兒回答並示範動作。)2、教師用手和腿"說話"的情節,帶領幼兒跟着音樂練習手指排打腿部的動作。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用我們的小手和自己還有身邊的好朋友說說話吧。

(播放音樂,教師帶着幼兒跟着音樂節奏練習拍腿的動作。)3、幼兒嘗試創編新的動作。

師:小手除了和腿會說話,還可以和身體的哪個部位說話呢?(幼兒回答並示範動作)4、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節奏練習新的動作。

師: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玩玩吧。

三、隨第二段音樂節奏學動作。

1、師:我們的屁股也想和我們做遊戲,誰能讓屁股不離開地面轉一圈呢?

2、幼兒探索並示範動作。

3、教師帶領幼兒隨着第二段音樂練習屁股轉圈。

4、我們身體還有哪個部位可以和我們一起玩呢?(幼兒探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腿和背的動作等。)5、教師帶領幼兒練習腿和背的動作等。

6、教師帶領幼兒隨着第二段音樂節奏練習動作。

四、幼兒完整地隨着音樂做地毯上的遊戲。

1、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這個遊戲吧。

2、播放音樂做遊戲。

3、再次完整地隨着音樂做地毯上的遊戲。

五、幼兒隨音樂退場。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 在熟悉歌曲《龍船調》的基礎上,嘗試用合乎情景的動作來創編和表現。

2. 大膽地表現對歌曲的理解,並進行合作表演。

3. 感受湖北民歌的趣味性,體驗音樂表演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龍船調音樂、地面點位、幼兒座位擺成“八”字形。

重點: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大膽表演。

難點:創編符合歌曲中人物形象的舞蹈動作。

三、活動過程:

(一)練習歌曲中有趣的對白。

1. 複習歌曲《龍船調》

2. 練習《龍船調》中的對白。

1) 妹娃來到河邊看見遠處有一個艄公,她會喊什麼呢?

艄公是怎麼回答的?

2)妹娃和艄公離得很遠,他們怎樣喊才能讓對方聽見呢?

(練習用拖長音喊話、創編動作)

2. 分角色練習

(二)創編前奏及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艄公的動作。

創編妹娃動作。

討論前奏部份妹娃出門前的動作:妹娃出門拜年,真開心!聽着音樂想一想,妹娃出門前會做什麼準備?

幼兒聽音樂,創編動作。

創編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走到河邊的動作:妹娃是怎樣開開心心來到河邊的,聽着音樂學學妹娃做一做。

教師指導重點:能跟着音樂的節奏創編出不同的動作。

2. 創編艄公動作。

1)妹娃高高興興出門的時候,艄公是怎麼划船的?

指導重點同前

3. 分角色表演。

(三)創編歌曲第二部份妹娃艄公動作

1. 討論妹娃上船的情景。

2. 創編妹娃上船、艄公攙扶、推船過河的動作。

3. 集體表演。

4. 個別表演,分享交流

(四)完整表演1-2次,結束。(蘇州新區新升幼兒園劉亦華)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教育活動目標:

1、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體驗歌曲的情感內涵。

2、通過圖片、動作等形式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3、能用簡單的動作大膽地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熟悉過歌曲的旋律

2、物質準備:圖片8張、鋼琴

活動重點:能夠理解歌詞內容,並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能用簡單的動作大膽地表達歌曲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踵趾小跑步進教室

二、過程

(一)發聲練習

(二)複習歌曲“讓座”,剛纔歌曲裏唱的小朋友是個什麼樣的小朋友?(有禮貌的孩子)

(三)教授新歌

1、通過故事開頭用清唱的方式進行歌曲的前半部分,請幼兒帶着問題去聽。師:“昨天有一個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這麼一件事,請你們來聽一聽(教師輕唱歌曲前兩段歌詞)後,提問;

(1) 剛纔這個小朋友遇到了什麼事情?路上的行人是怎麼做的?

(2) 你們猜猜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樣做呢?

(3) 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圖片,並說出歌詞。

(4) 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解決?引入歌曲的後半部分。教師範唱一邊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並記憶歌詞,進一步學唱歌曲

(1)師;“讓我們一起再看一看、聽一聽這個故事吧!(配班邊出示圖片,主班完整的彈琴範唱一邊)

(2)師:“讓我們一起聽琴的旋律,用啦的聲音唱出這首歌的旋律吧!

3、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方式學唱歌曲

(1)教師彈旋律,帶領幼兒邊看圖片邊說歌詞兩邊

(2)引導幼兒分句用動作來表演歌詞內容

(3)師:“爲了使這首歌聽起來更好聽,我們一起來合作,老師大聲唱歌曲,請小朋友用啦的聲音來唱旋律好嗎?

(4)師:“現在讓我們一起把這首好聽的歌唱出來吧(老師大聲唱,小朋友小聲唱)

(5)師:“我們還可以怎樣唱呢?

4、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唱

(1)故事裏面主要有幾個人?那我們可以怎樣分角色來演唱呢?(分男孩、女孩表演唱)

(2)引導幼兒兩人一個組,自己商量分配表演的角色

七、複習韻律“朋友舞“

這首歌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想一想生活中如何跟朋友相處?遇到問題怎樣解決?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呢?讓我們一起跳個朋友舞吧,感受與小朋友在一起的快樂好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穩定入院情緒。

2.2.學唱簡單的歌曲。

重點難點:

學唱簡單的歌曲。

活動準備:

《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邊哼歌曲,便伴隨歌曲做運動,吸引寶寶的注意。

二、朗誦歌詞請寶寶欣賞,並根據歌詞內容對寶寶進行提問。

師:歌裏都有誰啊他們爲什麼這麼高興呀?

三、鼓勵寶寶跟着老師一起學唱歌,並示範一些簡單的動作。

1.鼓勵寶寶模仿簡單的動作。

2.針對個別情緒不穩定的寶寶,老師可以走近並帶動寶寶一起唱歌。

3.寶寶熟悉歌曲後,播放CD,請寶寶一起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喜歡用樂器,自己嘴巴里哼哼來爲歌曲伴奏,能力強的孩子有時候竟能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而能力弱的孩子一般是觀衆的角色。《蜜蜂做工》這首歌曲節奏明朗輕快,唱起來朗朗上口,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因此,我設計本次活動,希望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孩子們主動學習打擊樂,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複習歌曲,感知歌曲的節奏。

2、嘗試用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3、樂意與同伴合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蜜蜂指揮棒一根。

2、音樂區的打擊樂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嗡嗡嗡,嗡嗡嗡,我是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小朋友們好啊,聽說你們學了一首關於我的歌曲,請你們唱出來給我欣賞下吧!”

2、教師:“小朋友們唱的很好,那你們有沒有發現其實這首歌裏還有一個祕密?”

二、再次欣賞歌曲,感知音樂的節奏變化。

1、教師:“我們聽音樂來拍手,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到?”幼兒邊拍手邊唱歌曲《蜜蜂做工》,教師也隨音樂帶領幼兒邊拍手邊唱。幼兒隨着音樂拍手的同時,教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節奏。

2、教師:“你能說說你找到什麼祕密了麼?”幼兒討論,“你好像找到了,可以拍看看麼?”請個別幼兒示範,幼兒:第一句、第二句慢一些,第三句快,第四句又慢了,找出歌曲的節奏。“大家一起來試試。”

“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怎樣來伴奏?”用身體的其他部分來表現,再次感知歌曲的節奏。

3、嘗試分工合作的小組活動:“現在請大家到音樂區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樂器,來爲這首歌伴奏。”在每個小組裏,教師選擇一個能力強的幼兒做指揮。播放完整的歌曲,幼兒分組練習,教師巡迴觀察,並參與到能力弱的小組活動中。

4、小組展示:“小朋友們的排練很精彩,現在請演奏家們到舞臺上表演展示。”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風采。

三、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除了可以用樂器來伴奏,教室裏還有什麼的物品也可以呢?”請幼兒找找,跟着音樂伴奏。

延伸活動:結合娃娃家,結構區等材料,找找還有那些物體能發出聲音,嘗試爲其他歌曲伴奏。

活動反思: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一直擔當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歌曲的節奏讓幼兒自己發現,幼兒示範,充分尊重幼兒的創造性和自主性,特別是小組活動時,爲幼兒創造一個寬鬆,和諧,充滿鼓勵的學習氛圍,對於能力不同的幼兒有着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可以作爲者,來指導整個小組幼兒,能力弱的作爲學習者,讓幼兒教幼兒,一起共同發展。教師在整個活動中把自己也當成小組成員之一,成爲幼兒的同伴,和他們一起探索,討論。在活動中,由於班級人數較多,所以在小組活動中有點混亂,怎樣能合理分配好小組人員,教師對班級幼兒能力發展水平的也會影響整個活動的效果,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活動中反思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