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8篇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2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8篇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的危害。

2、學習並掌握在地震中自救與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學會在地震中自救與逃生的基本方法。

難點: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的錄像,如:玉樹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關地震的圖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關視頻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組織幼兒觀看錄像:玉樹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後大家談話:在錄像中看到哪些場景,這是怎麼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師一邊出示有關地震的圖片一邊向幼兒講述地震的特點與危害: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建築物被毀、許多人在地震中受傷或喪失生命等等。

基本環節:地震中如何逃生?

1、請幼兒討論並說說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組織幼兒觀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關視頻。

3、教師總結: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當地震發生時,(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頭趴到牀底下,可用被子、枕頭包着頭,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順暢;(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頭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頭貼牆站好(教師示範);(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發或牀底下,茶几或廚房櫃子裏;(在戶外)儘量遠離建築物,跑到空曠的地方蹲好,如果沒有空曠的場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無窗的牆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曠的地方(遠離建築物、大樹等),並抱着頭蹲下,不要到處亂跑,避免餘震造成再次傷害。

③教育小朋友:災難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帶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穿戴方面等等。

結束環節:(安全演練)讓幼兒練習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練,通過演練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線。老師在演練前介紹演練方法和要求,並提醒幼兒在演練遊戲中不慌張,不推不擠,要互相關心,幫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練過程中,要請班上老師配合,避免幼兒在演練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

延伸環節:

讓幼兒收集有關地震知識的資料,開設“地震知識展覽”角。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激發其自信心。

2、提高幼兒在危機時刻的自我保護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獨自在家時的自我保護方法,能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練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請幼兒觀看錶演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爸爸媽媽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今天劉請小朋友觀看小節目,看過後,你就會找到答案。

二、展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獨自在家》,老師進行旁白。

提問:剛纔,你看到了什麼事情?""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爲什麼?"教師: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現在什麼地方?

請小朋友再觀看一遍表演。

2。請幼兒再觀表演老師重點講述能表現亮亮勇敢的地方。

提問:

——亮亮一個人在家時,爲預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準備?

——當他聽到"嘀嘀嗒嗒"聲音時,他又是怎麼做的?

——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 爲什麼?"小結:亮亮獨自在家,想了許多辦法克服困難,真是一個勇敢聰明的好孩子。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沒有獨自在家呆過?獨自在家時感受如何?你認爲自己勇敢嗎?"4。請幼兒自由結伴互相討論:獨自在家時可以幹什麼?如果陌生人敲門、有電話找爸爸媽媽、突然停電等情況發生,該怎麼辦?

5。請幼兒共同爲獨自在家時出點子,想辦法。

老師設計幾種情景,請幼兒來表演。

如:陌生人敲門、來電話了、下雨了等,讓幼兒充分體驗生活是錯綜複雜的,要學會自我保護自己,勇敢的面對困難,做一個真正勇敢的孩子。

三、結束表揚課堂上積極與老師互動的孩子,頒發小獎品,激發幼兒下次參與活動的興趣與信心。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迷路的危險和解救辦法,進行生存教育。

2、通過親身體驗和情景設置,增強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產生對迷路的、被拐騙孩子的同情心。

重點:知道迷路的危險和解救辦法,進行生存教育。

難點:通過親身體驗和情景設置,增強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尋找一些報紙登載有關小孩被騙、被拐的消息。

2、《迷路的小花鴨》的迷宮圖一張。

3、幼兒會表演《迷路的小花鴨》。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花鴨找家》的迷宮圖,引出主題。

教師:小花鴨爲什麼哭?它怎麼會迷路找不到家的?怎麼辦?

請幼兒爲圖中迷路的小花鴨找家。

2、教師設置情景,引導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小朋友出去玩,有時不小心也會迷路的。你們看:

小紅同媽媽逛商店時,小紅看見一個會說話的娃娃很可愛,她就在那兒抱起了娃娃,過了一會兒,突然發現媽媽不見了,怎麼辦?

3、設置想象活動:迷路的危險。

教師:迷路了,會發生什麼危險?怎樣找到自己家裏的人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如果迷路了,不要慌,不要只是哭,要想各種辦法尋找自己的親人。千萬不可跟着陌生人走。

4、介紹一些報紙上登載的有關被拐的事例,引起幼兒的重視。

5、組織幼兒談話:怎樣避免迷路和走失。

6、音樂表演:《迷路的小花鴨》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簡單的防火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火災自救的方法。

2、鍛鍊幼兒遇事不慌、不怕危險困難的勇敢精神,能夠保護自身安全。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字卡圖片 火災場面範畫 自救圖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火'字的字圖卡,請幼兒觀察

1、提問:這是什麼字?"火"

首先出示圖片讓幼兒觀看,其次讓幼兒用知道"火"字是象形字,能解它的筆順。那麼火能燃着哪些東西? (布,木頭、汽油、酒精、蠟燭等)

2、知道了火能發光發熱,組織幼兒討論火的用途和危害。

(1) 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火,請幼兒說出火的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2) 火對人類有什麼危害?(燒傷皮膚、燒燬財物、房屋、森林等)

二、組織幼兒討論並出示圖片:

(1) 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亂拉亂接電線等)

(2) 怎麼樣防止火災發生?

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① 發現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姓名。

② 家中起火,不要驚慌,迅速用滅火器進行撲救。

③ 穿過濃煙逃生時,使身體貼近地面,並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④ 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⑤如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逃生。

⑥如果室外着火,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用浸溼的物品堵塞門窗縫,並潑水降溫。

⑦ 若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

三、 防火自救遊戲:

小朋友站成一圈,選幾位小朋友頭戴福娃歡歡的火焰頭飾沿着圈外走,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朗誦防火兒歌,當兒歌停止後,戴頭飾的'小朋友迅速抱住圈上任意一位小朋友,表示他們的衣服着火啦。"着火"的小朋友迅速想辦法自救,如就地打滾,脫掉外衣或假裝用水淋溼身體。做完後摘下頭飾,走到圈外,遊戲從頭在做。遊戲可重複進行。

防火兒歌

小朋友,不玩火,莫讓大家吃苦果;

是電器,都有電,手溼不要動電線;

不玩火,不動電,自我保護是關鍵;

發生火災不亂走,及時撥打"119"。

心不慌,意不亂,鎮定冷靜快疏散。

溼毛巾,捂口鼻,身體前屈頭伏地。多吃對保護視力有保護的食物,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小老鼠過馬路遊戲情境中所產生的各種聲音,進一步瞭解馬路上的危險。

2.傾聽和模仿故事中的各種聲音,理解過馬路的合適時機。

活動準備:

1.掛圖第21號。

2.老鼠玩偶。

3.自行車鈴或小鈴、皮鞋,會發出音響的遙控汽車或可擠壓發出聲的橡膠玩具;鼓、三角鐵、沙球等。

活動過程:

一、小老鼠想要過馬路教師出示掛圖,一天晚上,小老鼠走到馬路邊。

天黑乎乎的,看不清楚。怎麼過馬路呢?有車子行駛的道路很危險哦!小老鼠想,自己的耳朵很靈,可以聽聲音呀。小老鼠豎起耳朵仔細的聽聲音,它在馬路上聽到了哪些聲音呢?我們來當小老鼠的耳朵,仔細聽聽馬路上的聲音,告訴它聽到什麼樣的聲音時不能過馬路,聽到什麼樣的聲音時應該趕快過馬路。

二、仔細聽,什麼時候過馬路教師操作老師玩偶,做出側耳傾聽的樣子,同時引導幼兒仔細聽聲音是從哪兒來的。

教師以象聲詞表現汽車正在開過來:“嘀嘀嘀,嗚......”小耳朵聽見什麼聲音了?這時候小老鼠能夠過馬路嗎?爲什麼?(不能過馬路,汽車開過來了。)教師繼續操作老鼠玩偶,做出側耳傾聽的樣子,同時以象聲詞表現自行車過來的情形:“嘀鈴鈴,嘀鈴鈴.....”或電動車正在過來以及緊急剎車的情形。這時候,小老鼠能夠過馬路嗎?爲什麼?(不能過馬路,自行車、電動車過來了)小老鼠站在人行道上一直不能過馬路,它想要是有人走過來,會踩着自己的。教師示意幼兒仔細聆聽,並以指尖敲擊桌面的音響(活用高跟鞋敲擊地面),表示人行道上有人走過來:“噠噠噠,噠噠噠.....”這時候,小老鼠應該過馬路嗎?(應該趕快躲到人行道的一邊,有人過來了)

三、幫助小老鼠過馬路教師結合掛圖重複聽覺情景,要求幼兒仔細聆聽,並根據馬路上的聲音及時提醒小老鼠。

如:汽車來了,不能過馬路;有人來了,趕快躲到人行道的一邊。教師一邊演示老鼠玩偶,一邊以象聲詞或各種音效那個象徵性的表示馬路上的聲音;同時,示意幼兒安靜下來,及時提醒小老鼠。教師請三個幼兒根據情景語言提示進行表演。一幼兒操作遙控汽車表示汽車來了,一幼兒操作小鈴表示自行車鈴,一幼兒操作皮鞋表示有人來了。其餘幼兒扮演小老鼠。情景語言如下:一天晚上,小老鼠走到馬路邊的人行道上,天黑乎乎的,看不清楚。小老鼠想,自己的耳朵很靈,可以聽聲音啊!於是小老鼠豎起耳朵仔細的聽聲音,它聽到自己車的聲音,趕緊不動;它聽到汽車的聲音,趕緊不動;它聽到皮鞋的聲音,趕緊躲到人行道的一遍。過了一會,它聽到什麼聲音也沒有了,就趕快過馬路。(幼兒起來用小碎步表現小老鼠過馬路的腳步聲。)教師可以換換情節,如:小老鼠知道快要下雨了,再不過馬路,自己會淋溼的。此時,可以運用象聲詞或鐵三角。沙球、鼓等樂器分別模擬雨聲,風聲,雷聲等音響來表現。

  教師:

在馬路上我們要時刻注意安全,聽聽聲音從哪裏來,要學會保護自己。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6

目標:

1、學習逐幅按順閱讀,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中的象聲詞。

2、能借助生活經驗及圖文線索圖,辨認一組漢字,並能描述出“鴨子”的主要特徵。

3、能大膽參與閱讀講述活動,有一定的積極性。

準備:

1、玩具小鴨一隻;雞、青蛙、白鵝、黃狗、老鼠、燕子、鴨子、豬的貼絨一張;相對應的字卡一張。

2、《東方娃娃》二十本。

過程:

1、遊戲:誰的聲音。

——教師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叫聲,讓幼兒猜測是誰的聲音。

2、出示“小鴨”,引入閱讀活動。

——春天到了,一隻小鴨從蛋殼裏鑽出來,它呀,要去找媽媽。

——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一路上會發生什麼事?

——介紹故事的名字,並指認“小鴨找媽媽”。

3、幼兒自由翻閱。

——按着頁碼逐頁、逐幅的自由翻閱講述。

4、幫助幼兒理解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它都碰到了誰?(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動物小圖片)

——小鴨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動物媽媽們對小鴨說了什麼小鴨才找到自己媽媽的呢?

5、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按序翻閱傾聽。

——教師按故事內容,逐一提問:小鴨碰見了誰?說了什麼?媽媽們是怎麼說的?(教師出示相應的字卡和圖示)

6、幼兒集體閱讀。

——能按頁碼邊指邊閱讀。

7、幼兒按圖文線索圖,講述故事。

8、鴨媽媽是啥樣?

——引導幼兒利用圖文線索來描述出鴨子的特徵。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動中容易發生危險的事情。

2.能遷移已有經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能遷移已有經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四幅圖片、生活中常見的尖尖的物體等。

2.《幼兒畫冊》(第一冊第46、48)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教師:貝貝的手受傷了,你知道是爲什麼嗎?

二、出示圖片討論,知道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危險的事情。

圖一:貝貝在教室裏拿尖尖的棍子與同伴嬉鬧。

圖二:貝貝從家裏的陽臺上往下扔瓶子。

圖三:貝貝在玩爸爸的打火機;圖四:貝貝在公園裏從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師:貝貝這樣做對嗎?爲什麼?生活中你像他這樣做過嗎?

三、遷移生活經驗,掌握避免發生危險的做法。

提問:在家和幼兒園裏,還有哪些容易引危險的東西?(如:尖尖的物體、易碎的器皿、煤氣竈、電源插頭等)討論: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能不受到傷害?使用尖尖的東西時要小心,不要將易碎的東西摔壞,不玩煤氣開關,不把手指伸進插頭,關門、時要手握把手輕輕地開或關上。

四、爲班級製作危險警示卡,提醒大家遵守。

教師帶領幼兒在班級教室和周圍尋找發生危險的地方,引導孩子畫下來作爲標記,提醒大家注意。

選擇幾幅有代表性的警示圖,和孩子一起貼在相應的需要提示的地方。

教後反思:

在平日裏,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裏,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後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通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裏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安全通常指人沒有受到威脅、危險、危害、損失。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8

中班安全教案.危險品不玩

中二班.黃旦祝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體驗活動的樂趣。

2、豐富幼兒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二、活動準備: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險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機、插座、電線、風扇、熱水器、小刀等)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瞭解哪些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瞭解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請幼兒結伴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險?爲什麼?教師指導幼兒結合經驗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從圖片中找出有危險的物品,向本組小朋友介紹自己圖片的內容,並說出如果亂動這些物品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4、請幼兒分組討論:如果發生意外,應採取自救自護的方法,瞭解學習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發生火災時迅速撤離現場並大聲呼救,用溼毛巾捂住鼻子,彎腰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2)燙傷時可先用冷水衝一會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請成人幫助去醫院治療。

(3)誤服藥物及時告訴大人。

(4)小刀劃破了皮膚,應請成人正確包紮。

5、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討論:還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們應該怎樣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