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範文9篇

關於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範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範文9篇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懂得如何預防齲齒。

2.知道牙齒健康的重要性,學習保持口腔清潔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有關齲齒的資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交流自己的牙齒的記錄情況,教師與幼兒共同統計全班有多少幼兒有齲齒,每人一面小鏡子,自己照鏡子,互相觀察,看看是不是得了齲齒,如果得了,齲齒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的,有沒有洞洞)。使幼兒知道牙齒變黑了,有了洞洞就是得了齲齒。

2.引導幼兒談話;得了齲齒會怎樣?請患有齲齒的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如牙齒常常疼等。使幼兒瞭解到得了齲齒後會經常牙痛、吃食物牙洞容易存物很不舒服、吃冷熱食品牙齒會疼等。

3.教師與幼兒討論:威懾爲什麼會得齲齒?怎樣能夠預防齲齒?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學習刷牙,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閉上牙齒上下刷,張開嘴巴和內側。)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童童睡覺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教育幼兒獨睡一牀,睡覺時不矇頭。

2、教給幼兒正確的睡姿。

活動準備:

1、木偶娃娃一個。

2、牀、棉被。

活動過程:

一、認識新朋友

1、介紹新朋友童童。

2、教師朗誦詩歌,引導幼兒討論:童童告訴小朋友一件什麼事?爲什麼不能矇頭睡覺?

3、教師小結。矇頭睡覺是個不好的習慣,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呼吸新鮮空氣,才能身體好,被子裏空氣少,不流通。矇頭睡覺,吸不到新鮮空氣,時間長了就會感到憋氣,睡的不舒服,有時還會做噩夢,大喊大叫,影響睡眠,第二天醒來,就沒精神,經常這樣就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不要矇頭睡覺。

二、親身體驗

1、請幼兒躺在牀上矇頭鑽在被窩裏,親身體驗。

2、幼兒討論剛纔的體驗。

3、教給幼兒正確的睡姿。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初步瞭解心臟的位置及其功能。

2.懂得關心、愛護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心臟模型和圖片、水果和蔬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題1.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學學小白兔跳吧!

2.剛纔運動之後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不同的症狀,自己來感覺一下哪裏不一樣了?(出汗、呼吸加快、心跳加快)3.你們說的這些都很對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心臟。

二、認識人體中重要的器官--心臟。

1.出示模型,讓幼兒觀察心臟在身體的位置。(在胸腔左側)2.讓幼兒的耳朵貼在別的幼兒的胸口上,相互間能聽帶到什麼聲音?("咚噠"的聲音,這是心臟跳動時發出的聲音。)3.說一說心臟是什麼形狀的?(梨型,和自己的拳頭一樣大。)教師幫助幼兒指出心臟的位置。

小結: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每個人都有一顆心臟。人的心臟在胸腔中部稍稍偏左的地方,大小跟人的拳頭差不多。心臟在人的身體內不停跳動,而且跳動得非常有節奏。

4.心臟裏面紅紅的是誰?(血液)那血液在心臟裏面起到什麼作用?

5.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心臟輸送血液的功能。

小結:心臟它象人體的發動機,日夜不停的跳動,將血液送到全身的各個地方,使身體得到營養物質和氧氣,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

三、怎樣保護心臟。

1.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心臟停止跳動人就會死亡,所以,我們要很好的保護心臟。那我們要怎樣來保護我們的心臟呢?(幼兒討論)小結:鍛鍊身體能使心臟健康,但不能長時間作劇烈運動,否則心臟會疲勞。發熱或害怕時心跳會加快,因此不要看恐怖的動畫片,發燒時要及時治療,平時多呼吸新鮮空氣,多鍛鍊身體。睡覺時不要趴着睡,以免壓迫心臟,養成正確的睡眠姿勢。

2.在飲食方面我們還應該注意吃什麼會保護我們的心臟?(幼兒討論)小結:多吃蔬菜和水果這樣心臟裏面的血管更加通暢會及時的把我們的血液送到全身的各個地方,使身體得到營養物質和氧氣,使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少吃或者不吃油炸的食品和碳酸飲料因爲他們會影響血液的輸送。

四、畫一畫我的心臟。

1.剛纔說了我們心臟有多大?(和自己的拳頭一樣大)那就以自己的拳頭畫一畫自己的心臟吧!

2.教師示範畫心臟。

3.幼兒以自己的拳頭大小畫一畫自己的心臟。(教師巡迴指導)

4.畫好了我們就把他張貼在心臟的位置,這樣時刻提醒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心臟。

5.走吧!讓我們的心臟去呼吸新鮮空氣吧!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教師朗讀,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如何保護牙齒,通過操作掌握如何刷牙和漱口。

準備:

小河馬以及故事裏小動物的頭飾 故事的背景圖( 一張是在小河馬的家,一張是在醫院) 一個牙齒的模型

過程:

教:今天我們小三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一邊問一邊戴頭飾)

教:下面就請小朋友們聽一個關於小河馬的好聽的故事

(提傾聽的要求)請小朋友仔細的聽,安靜的看

開始講故事(之前就把背景圖粘在黑板上)

講完後,教:故事裏的小河馬怎麼了?

教:爲什麼小河馬的牙齒會壞呢?或是爲什麼小河馬要拔牙呢?(按照幼兒上面的回答問)

教:小河馬怎麼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呢?

教:怎麼刷牙呢?

教:看,這是一口整齊的牙齒,我準備了一個小牙刷,我來幫它刷刷牙(先橫着刷),哎呀,髒東西怎麼刷不下來啊?這可怎麼辦?(如果幼兒答不出可提示)

然後可以準備一段刷牙歌的音樂,讓幼兒一起伸出小手,來刷一刷。

教:除了刷牙,還有是好方法保護牙齒?

教:怎麼漱口呢?

教:我們漱口的時候先喝一口水,然後再嘴裏面鼓一鼓,能不能把誰喝下去?最後吐掉,吐在哪裏?我們一起來漱口吧(每個人杯子裏倒一口水,每張桌上放兩個桶)

漱口之前也要提要求,不能把水喝下去,把水吐在桶裏。

結束語:

給客人老師看看我們的漱口之後,牙齒有沒有變乾淨。跟客人老師再見。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5

一、 準備:

三座高低、長短不同的獨木橋;小魚若干圈三隻;木偶小鴨子一隻,小鴨子不幹

膠人手一隻;音樂《小鴨子》

二、過程:

1、 引題

木偶小鴨子,提問:

1)小朋友,我是誰?

2)我喜歡吃什麼?

3)我有什麼本領?

“今天我請你們和我一起玩好嗎?”

2、 教師扮鴨媽媽,幼兒扮小鴨

1)教師示範把不乾膠貼在額頭上

2)幼兒貼頭飾

3、小鴨子早鍛鍊(配音樂)

幼兒跟着教師模仿小鴨走路、划水、理羽毛的等動作

4、小鴨子學本領

1)個別幼兒示範走不同的橋

2)小黃鴨:“今天我要帶你們去看我的外婆,路上要走過小橋。讓我們先來練練過小橋的本領吧!”

幼兒自選小橋練習

3)幼兒再次練習,走走剛纔沒走過的橋

5、小鴨子捉魚

小鴨子們跟着小黃鴨鑽過山洞(體操圈),走過小橋,來到池塘捉魚。把魚放入筐中一起擡到外婆家。

6、小黃鴨:外婆家到了,我們一起吃魚吧!

三、目的:

1、激發幼兒積極參與遊戲的興趣。

2、練習走平衡的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設了本次教學活動,以求發展幼兒的感知覺、認識、語言、動作活動重點:

1.認識、感知腳(知道每個人有兩隻腳,腳上有腳趾)

2.會用語言表達腳的用途。

3.能做簡單的動作,如走腳印、學小兔跳等。

活動難點及解決:

1.由於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易分散。

教師在教學中多用眼神,同幼兒交流,以趣味性的教學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解決此難點。

2.現階段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弱,思維不夠活躍。

教師首先要進入活動中,有聲有色的扮演自己在教學中角色,多引導、多觀察,從而激起幼兒的求知慾,使本次難點得到較好的解決。

活動目標:

1. 初步感知認識小腳丫,並能區分腳的大小。

2. 瞭解小腳丫的本領(是我們的好朋友,走、跑、跳都離不開它)

3. 體驗遊戲的樂趣(發展幼兒的動作)

活動準備:

1. 貼有小腳丫的彩色地毯(內有單隻、雙只大小不一的腳印)

2. 顏料、毛筆、白紙、水桶、抹布等工具。

活動過程:

(一)遊戲“指五官”引題

1.將幼兒的鞋子、襪子脫掉圍坐在一起。

2.遊戲“指五官”

你的眼睛在哪裏?你的嘴巴在哪裏?你的鼻子在哪裏?你的耳朵在哪裏?你的小手在哪裏?你的小腳在哪裏/

3.翹起來讓大家看一看,小腳在哪裏?

哦!小腳在這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自己的小腳丫。

(二)認識小腳丫

1.摸摸小腳數一數,你有幾隻腳?

教師隨意的詢問幼兒,然後請幼兒大聲的回答。

那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還有嗎?原來我們有兩隻小腳丫。

2.再請幼兒摸摸小腳說說你的小腳丫上有什麼?

教師隨意的問,然後教師加以引導。

快看,快看,老師的小腳丫上有什麼/什麼東西在動呀?

哦!原來是這些小東西在動,那你們知道這些小東西叫什麼嗎?

我們叫它“腳趾”(用普通話學念)

3.老師的腳上有會動的腳趾,你們有嗎?也動一動(隨意做些動作)那你們知道這些會動的腳趾有幾隻嗎?誒!一下子數不清楚,我們可以用什麼來說?(許多)

4.我們有兩隻腳,腳上有許多腳趾。(總結學說)

(三)小腳丫比大小

快來看一看,你們的小腳丫和王老師的腳一樣嗎?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小腳丫大,大腳貼貼小腳,出示白紙和顏料(印腳印):

用毛筆將顏料塗在腳上,再印在白紙上,大腳一個印,小腳一個印,請幼兒觀察,誰的腳大,誰的腳小?

(四)小腳本領大

你們知道小腳能幹什麼?(幼兒回答)

小腳丫本領真大,小結腳的本領,如能走、跑、跳等。

腳丫遊戲:

1、教師介紹遊戲規則。

2、幼兒自由玩樂。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掌握搓、團、壓、捏的技巧。

1. 鍛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

2. 使幼兒喜歡參加泥工活動

活動準備

1. 教師課前準備兩盤水餃。

2. 橡皮泥、小盤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小朋友們,外面冷不冷啊?(幼兒說冷我們都穿上……….)

老師要告訴你們外面這麼冷是因爲冬爺爺來了.在冬爺爺來了之後我們要和冬爺爺一起過一個熱鬧節日,是什麼節日呢?請小朋友猜猜.(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的講述)。幼兒大膽猜測。(小朋友說的都很棒)。我們要和冬爺爺一起過的節日就是春節。那你們知道我們過春節的時候都吃什麼呢?看這是什麼?教師從背後拿出準備好的餃子。

2.小朋友想不想在過年的時候自己親自做餃子給爸爸媽媽吃呢?(幼兒回答:想)。好老師現在就交小朋友們怎麼做餃子,但在做餃子前我 們要先檢查看看小朋友的小手乾不乾淨呀?(哦,你們的小手都太髒了,讓我們去洗洗吧)還有老師還要說一下我們做的餃子不是真水餃而是用橡皮泥做的餃子,所以我們能不能吃啊?(幼兒,不能……..)好,你們都很棒.還有我們在做餃子的過程中也不能用橡皮泥往別的小朋友的鼻孔和耳朵裏塞也不能往自己的裏面塞.。

二、製作過程

1.請小朋友拿一塊自己喜歡的橡皮泥,然後跟老師做團團….拍拍….

咦!餃子皮做好了。

2.小朋友做好了餃子皮然後做什麼呢?(幼兒,餃子餡……..)老師想問小朋友都吃過什麼餡的餃子?(幼兒答……….)好,那你們就挑你們最喜歡的橡皮泥做餃子餡.

3. 教師以一邊講解示範一邊來回幫助孩子完成製作.

4. 製作完成後,小朋友們做的餃子可真好呀!那我們抓緊時間把餃子給爸爸媽媽送去吧.(活動結束)。

託班健康活動:一個跟着一個走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練習一個跟着一個走。

2、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學會兒歌

2、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學習兒歌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在玩這個遊戲前,我們先要學習一首兒歌。”

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師向前走。

不掉隊,不亂走,都是聽話的好朋友。

2、遊戲

幼兒四散地站在教師身旁。遊戲開始,一起說兒歌:“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師向前走。不掉隊,不亂走,都是聽話的好朋友。”教師邊說兒歌邊鼓勵幼兒站成一路縱隊,練習一個跟着一個走,走成圓圈或其他不同的形狀。

(活動規則:幼兒必須一個跟着一個在教師帶領下,沿着場地走直線或圓圈。)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在山城重慶特殊的地理環境下孕育出了"棒棒"這一帶有濃厚巴渝文化特點的職業。棒棒的工作主要依靠一根棒棒幫助人們走街串巷,爬坡上坎搬運物品得以謀生,在生性豪爽的重慶人眼中,棒棒不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職業,同時也是重慶人勤勞堅韌品格的最好體現。幼兒在生活中具有模仿的天性,對生活中常見的棒棒靈活運用勞動工具"棒子"的行爲有嘗試的願望,同時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對棒棒千練、堅韌的作風也有一定感受。時常自發地模仿棒棒的言行。爲讓幼兒尊重勞動者,激發他們作爲重慶人的自豪感,同時在活動中圍繞"棒棒"這一器械達到身體運動的各項目標,設計了該活動。在活動中選擇充氣的空氣棒作爲活動器械,安全且便於幼兒運動。圍繞"棒棒"這一勞動工具,引導幼兒嘗試發揮創意使用棒子,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評價以激發幼兒的創意,在不斷的評價與調整中完善創意,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遊戲態度。

活動目標:

1.瞭解“棒棒”的職業特點,體會“棒棒”的辛苦:

2.能夠與同伴合作完成創意行進,提高走、跑、跳、平衡的能力,並通過評價不斷完善創意成果;

3.感受與同伴合作創意行進的愉快,並能在活動中獲得發揮創意的自我效能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空氣棒(棒棒)每人一根,立柱4個、器械收納筐4個(帶輪)、幼兒根據隨機發放的分組標誌(棒棒工作證)自然分成4組、活動背景音樂。

經驗準備:初步瞭解“棒棒”的工作內容和形式。

活動過程:

1.回顧棒棒的`工作內容,明確棒棒的工作特點與要求

師:在我們山城重慶有一種幫助別人搬運東西的人叫什麼?棒棒的工作需要做些什麼呢?

2.瞭解活動中出發的口令,感受棒棒的豪邁與熱情

師:我們重慶人爬坡上坎搬運東西時要請棒棒來幫忙,都會大聲喊“棒棒!”幼:“來咯!”今天就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體驗一下當棒棒的感覺。

3.在創意熱身活動中熟悉活動場地,初步感受創意行進中重創意而非速度的規則

師:棒棒的工作需要靈巧的動作,所以我們在活動中要看看誰的創意最好哦!

(1)第一輪:根據棒棒工作證的顏色自然地分爲四隊,四隊幼兒依次接力往返跑。

(2)第二輪:用和上次不一樣的方式往返。

(3)第三輪: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行進方式,並再次用自己新的方法往返。教師在幼兒行進中將空氣棒以一根、兩根並列的方式橫放在行進路徑中,幼兒想辦法越過棒子。

4.單人創意使用棒棒,並在多種評價方式中完善創意成果

(1)幼兒將棒棒放在自己小組隊伍前面的收納筐中,要求幼兒在每輪運動結束後都將棒棒放到隊首的收納筐中。

(2)單人創意使用棒棒往返行進一次並交流創意,結合教師評價的方法引導幼兒提煉出創意行進包含的兩個元素:使用不同身體部位,用身體某一部位做不同動作,激發幼兒更多創意。

師:請你來表演一下你是怎麼使用棒棒行進的,你使用了什麼方法?(握、扛、夾等動作)你的方法可以用到身體的××部位,我們還可以用到哪些其他的身體部位?你還和棒棒一起做了什麼動作?想一想我們還可以用身體部位和棒棒做哪些動作?再來試一試吧!

(3)再次單人創意使用棒棒往返行進一次,結合自評的方式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創意,小結出創意行進的第三個元素:使用不同的動作完成往返(走、跑、雙腳跳、跨跳等),並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同伴的優點爲之後的同伴互評做好準備。

師:你是怎麼玩棒棒的?你覺得自己這個創意怎麼樣?好在哪裏?用到了身體的哪個部位?做的什麼動作?你是用什麼方式完成往返的?除了這樣還可以用什麼其他方式行進呢?請你來試試看。大家一起再次展示新的創意,請注意你同伴的創意,學習別人的優點。

(4)單人創意使用棒棒嘗試用不同的行進方式完成往返,結合互評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同伴的創意並提出自己的建議,收到建議的幼兒要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

師:“說一說你覺得誰的創意比較好?他的創意好在哪裏?用了身體哪個部位,做了什麼動作?怎麼前進的?你覺得怎麼做可以更好?請你試一試。

5.兩人合作創意使用兩根棒棒,並能正確清楚的評價自己與同伴的創意

(1)兩人一組,分組自由探索使用的方法。

(2)請個別小組展示介紹使用棒棒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用多種評價方式完善創意成果。

(3)每組幼兒展示合作創意,教師引導幼兒明確合作必須是兩人一起完成,並請幼兒自由互評,引導幼兒對別人的建議表示感謝。

6. 小組合作,利用器械收納筐(帶輪)和棒棒做出創意造型行進

(1)請小組幼兒合作,用全組幼兒的棒棒與器械收納筐一起擺出創意造型,併爲造型取好名字進行展示。

師:棒棒在工作中遇到很遠的路時,就可以選擇使用交通工具,重慶的交通四通八達,有汽車、輪船、輕軌、飛機等等,可能還有你們創造出的新的交通工具,要給你們的造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各組擺出創意造型並一一介紹造型名稱,其他組幼兒評價。

(3)聽取其他人的建議,做出修改計劃,完善自己組的造型,並展示調整後的新造型。

師:你們覺得誰的哪一條建議對自己有用?造型還需要做調整嗎?怎麼調整?你們要對提出建議幫助到你們的人怎麼表示?

(4)小組合作造型創意行進,感受小組合作創意行進的樂趣。

  延伸活動:

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幼兒將已經比較熟悉的運動器械進行單人或者多人的創意行進,並逐漸總結成“一物多玩”的體育遊戲開展。

  專家點評

珺珺老師設計的活動《山城棒棒軍》可以用“特別的材料”和“創意的行進”來點贊。

“特別的材料”是指棒棒軍的工具,在活動中沒有采用棒棒軍的實物工具,而是選用更安全更輕便的“空氣棒”,既保證了活動的安全性,又提升了活動的有效性。

"創意的行進"是指活動的途徑,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們運動強度的從弱到強。活動方式上從個體到小組再到集體,而在這些不同強度、不同方式的學習中自始至終堅持了一個"創意"的核心,在行進中發展兒童運動能力,在創意中激發兒童創造潛能,爲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背景下兒童學習品質的培養做出了一次非常好的嘗試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