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5篇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5篇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瞭解標誌的作用和特徵。

2、使幼兒學會按標誌行動

3、激發幼兒的想象創造標誌,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 準備各種交通標誌圖片、書籍若干。

2、 準備自制標誌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卡紙、鉛筆、彩筆等。

3、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

一、故事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早上有個小朋友委託我們幫他一個忙。到底是誰呢?她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呢?我們快一起來看看吧!(師出示布偶表演情景戲)

師:前幾天布娃娃奇奇新買了一輛小汽車,這不今天早上她就開着她的小車來我們廣饒遊玩,但是一進城,她發現我們的馬路上到處有着很多她不認識的標誌,這些標誌她從來沒有看見過,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她不敢開車進城,只好來請教我們小朋友來幫忙了!

二、認識交通標誌

師:瞧!布娃娃奇奇把這些交通標誌都給畫了下來,我們快一起來看看它們都代表着什麼意思吧!

(師出示各種交通標誌的圖片,請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試着說出這些分別是什麼標誌,分別代表着什麼意思)幼兒舉手回答:紅綠燈、禁止停車、禁止行人通行、禁止非機動車輛通行等。

師:剛纔小朋友都說出這些標誌的意義,那到底說的對不對呢?老師來告訴你吧!(師詳細講解每個交通標誌的名稱及意義)列舉。

遊戲——我指你說:(教師可指出標誌圖片,讓幼兒說出標誌名稱及含義,以讓幼兒鞏固複習)教師帶領幼兒說標誌的稱及含義。

師:請小朋友說說自己還見過哪些交通標誌?它能告訴我們什麼?鼓勵大膽回答的幼兒。

三、交通標誌作用大

師: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義,那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了這些交通標誌,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幼兒紛紛回答。)

師小結:交通標誌在我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了交通標誌,那馬路上的車就會隨意亂行,沒有規則,互不謙讓,很容易引起車禍;如果沒有交通標誌人們就不知道什麼是停車場,那車輛就會隨意停放,這對我們的行走和生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了交通標誌,上班的時候馬路就會混亂,這樣會影響人們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交通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是缺一不可的,我們都應該認真的去執行這些交通標誌所表達的含義,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做一名優秀的交通小標兵。

四、我是小小設計師

1、師:小朋友,剛纔奇奇說,她現在可全都明白了這些交通標誌的意義了,她說謝謝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我現在要開着車到我們幼兒園來參觀呢!你們高興嗎?可是啊,對於我們幼兒園奇奇一點也不熟悉,每個教室每個房間它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的?所以我想我們今天就來當一次小小設計師,爲我們的.幼兒園設計出一些標誌來,就像交通標誌一樣,讓奇奇一來,看到這些標誌就知道這些地方是幹什麼的。如:可以在我們洗手的水龍頭那裏設計一個標誌,如:用水龍頭的時候要開小一點,用完以後要記住關掉,不要浪費水資源等等)

2、幼兒尋找設計目標

師:小朋友,現在你就出去找找我們教室或者是幼兒園哪些地方需要標誌?(幼兒尋找,師可跟隨指引)

3、幼兒爲幼兒園設計標誌並製作出來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師巡迴指導,對於能力較弱的幼兒要重點指引)

4、標誌粘貼

師幼共同將幼兒自制的標誌貼在適合的地方,並讓設計者向其他幼兒講述其意義。讓幼兒加深理解標誌的名稱及作用。

【活動延伸】

可請小班幼兒參觀展示併爲他們講解其標誌的意義,也可放學後讓幼兒帶領自己的父母去參觀設計的標誌。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許多標誌,這些標誌與我們的生活、安全息息相關,我們選擇了幾種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標誌,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認識並瞭解他們。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於觀察的有心人。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3、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誌,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帶孩子在生活中觀察常見的安全標誌。

2、各種標誌、圖片若干。

3、佈置好的“安全標誌圖片展覽”

4、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在音樂聲中進入活動室,並參觀佈置好的“安全標誌圖片展覽”幼兒邊看邊說說自己認識哪些標誌,它們有什麼意義。(評析:幼兒在音樂聲中進入活動,會有一個輕鬆愉快的開始,爲活動打好鋪墊。參觀圖片展,能給幼兒一個整體的印象,他們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會互相學習,這也體現了綱要中提到的“注重幼兒間的相互作用”)

二、請幼兒講講自己知道的安全標誌有哪些,豐富幼兒的認識。

師:你剛纔看見了哪些標誌?

幼:注意安全標誌、防火標誌、公用電話標誌。

師:它們是什麼顏色?

幼:有紅的、有黑的、有藍的。

師:它們各表示什麼意思?

幼:安全標誌表示應注意安全,防火標誌讓我們注意防火。

師:你以前還見過那些標誌?

幼:我見過公共廁所的標誌,我見過防電的標誌。

(評析:幼兒看了展覽後,再說出見過的標誌,這樣既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引導幼兒認識幾種主要安全標誌。

1、出示飲用水的標誌,師:小朋友們看,這張標誌上有什麼?

幼:是水杯。

師:那你猜一下是什麼意思。

幼:是不是喝水的意思?

師:你們真棒,一下就猜出來了,這個標誌的意思是“飲用水”。貼有這個標誌的水是能喝的水。

2、 出示當心燙傷的標誌,引導幼兒觀察,師:這張標誌上有什麼?

幼:有一隻手,還有一個冒熱氣的東西。

師:那你猜一下是什麼意思。

幼:是不是表示這個東西很熱;

幼:會燙傷吧!

師:又猜對了,這個標誌是小心燙傷的意思。家裏的鍋、暖瓶都有可能燙傷小朋友,回家可以貼上這個標誌。

3、 出示小心樓梯的標誌,師:這幅圖上有什麼?

幼:一個人,還有一個臺階。

師:這個人在幹什麼?

幼:他想上臺階。

師:他上去了嗎?

幼:好像是要摔倒。

師:這個標誌的意思是“當心樓梯”,上下樓要注意安全。

4、 師:你們真厲害,都能猜出來,還有最後一張,瞧,這上邊是什麼?

幼:一個箭頭。

幼:像是閃電。

師:這是一個拐彎的箭頭,它表示當心觸電。貼幼這個標誌的地方,我們不能用手摸,更不能在這裏玩,我們要遠離這個地方。

(評析:教師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圖片上標誌表示的意思,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思維能力。)

四、認標誌、貼標誌競賽,加深幼兒的印象。

1、教師出示各種常見標誌,幼兒搶答,答對的幼兒得到一顆小星。比一比誰得的星最多。

2、出示各種場所圖,如:電話亭、公廁、電源插座、鍋爐等。讓幼兒爲其貼上相應的標誌。比一比誰貼得又對又快。(評析:競賽的形式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班內相應的地方貼上標誌,如在飲水機上貼“飲用水”,在電視機旁貼“當心觸電”,在暖氣片上貼“當心燙傷”,在樓梯口貼“小心樓梯”。(評析:活動延伸的進行,既加深了幼兒對標誌的認識,又在活動室的危險隱患處貼上了醒目的標誌,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飼養寵物的一般常識。

2、知道在動物園不能離動物太近或翻越護欄。

3、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的圖片和寵物圖片。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動物的圖片,說說自己喜歡那種小動物。

2、請幼兒說說去動物園的經歷,告訴幼兒在動物園遊玩時,不要離動物太近或餵食動物。

3、說說自己是否飼養過寵物,瞭解飼養寵物的一般常識。如不和寵物睡在一個房間;經常給寵物洗澡;被寵物咬傷後及時打防疫針。

4、欣賞兒歌《動物園》。

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爲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的:讓孩子瞭解馬路上不同的車子,並掌握簡單的交通規則。讓孩子瞭解、使用觀察和收集資料等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總體目標即實驗目的的制定。]

活動預設:來來往往的車;有車廂的車與無車廂的車;兩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汽車的聲音;交通警等活動。[爲實現教學總體目標而設計的教學內容,體現了各階段具體的教學目標,實驗的假設的提出。] 活動準備:1、前一週要求孩子下週每人都帶一個汽車的玩具。2、教師在生活區的四張桌子中間的地毯上用兩色膠帶鋪了一個十字路口。3、教師選擇與汽車、交通有關的教材,如兒歌、歌曲、美工、故事等。[教師根據實驗假設而準備的實驗條件。]

意大利瑞吉歐的教育者認爲,如果教師有1000個假設,那麼他就容易接受來自孩子的第1001個或20xx個不同的反應。教師只有在自己設想足夠多的可能性時,才更容易接受新的想法。教師制定各階段具體教學目標是根據教師對總體教學目標的理解,以及對孩子已有經驗、能力水平的瞭解和對孩子潛在水平、興趣的預測所提出的,它融合了教師的理論知識、教學經驗與教師對孩子已有的觀察和認識。同時,教師也相應地做出教學準備,也就是創設一定的實驗條件,幫助目標的實施與達成。而這些教學分目標是否可行,則應在教學實施階段得到驗證,從而做出調整。 教學實施的過程則是對預先制定的各階段教學目標的探索、驗證和創新的過程。教學的實施不僅僅依靠活動初期教師提出的假設,而且要依靠孩子們的反應。教師作爲實驗的研究者,依據自己對幼兒細緻的觀察,對原有的假設進行確定、調整或推翻提出新的假設。此時,教學內容與教學物質條件是實驗中的自變量,教師通過干預、控制這一自變量,從而幫助幼兒獲得發展。幼兒是實驗中的因變量,他一方面促使研究者採取一定的變革措施,另一方面也因自變量,也就是在一定的實驗條件下而發生改變。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避免受傷。

2、培養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1、啓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談有關燒傷、燙傷、破傷的情況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不小心被燙傷、燒傷或者是摔到跌破、劃破過呢?那是怎麼樣的呢?有什麼感覺?

2、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討論的方法瞭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教師鼓勵幼兒討論預防燒傷、燙傷、破傷的方法:小朋友有時候會不小心受傷,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受傷呢?(教師提供時間給幼兒結伴討論,同時深入到幼兒的討論當中,聽聽幼兒們說的有關情況是怎樣的。)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鞏固記住平時生活中應記住的問題:中午老師在盛午飯的時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裏面跑跳呢?在平時能不能亂跑?玩耍得很過分呢?媽媽煮飯時能不能站在旁邊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東西?

3、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後自救的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大人不在身邊,你或者別人受傷後,你該怎樣做?

(2)教師總結:如果燒傷、燙傷,可以把傷口露在外面,用冷水沖洗,然後馬上請大人幫忙等。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