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七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七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這首樂曲改編自《王老先生有塊地》,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咿呀咿呀喲”樂句反覆出現,此活動重在讓幼兒學會辨別該句的節奏,通過不同的形式表現樂曲,演奏中注重培養大班幼兒的分工、合作意識。活動中教師先讓幼兒欣賞、熟悉樂曲,然後師幼共同觀察圖譜,讓孩子比較自主的學習表現曲目的節奏,進行小小的律動,最後通過奧爾夫樂器演奏曲目,達到全班幼兒分工、合作演奏的目的。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活動設計上,教師力求讓幼兒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辨識固定樂句,充分感受音樂節奏,並藉助模仿動物,身體小律動等方法幫助幼兒反覆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特點,創編歌詞。

2、辨別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並運用肢體動作和樂器表現節奏“XX XX |X—|”。

3、提高觀察圖譜,分工、合作演奏的能力。

4、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咿呀咿呀喲》音樂。

2、節奏圖,完整圖譜、水彩筆一支。

3、手搖鈴、打棒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律動

隨音樂《咿呀咿呀喲》進場

師:春天來了,天氣越來越暖和了,小草小花都發芽了,讓我們去森林裏快樂的玩耍吧!

二、傾聽音樂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大森林裏,可是這兒怎麼一個小動物都沒有啊?哦!原來它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它們藏在了這首好聽的音樂中,我們再來聽一聽都有誰?

師:音樂裏都有誰?

這段音樂裏藏了這麼多動物,你們的耳朵真靈!

三、感受音樂

(一)節奏練習

1、師:除了動物的叫聲以外,老師還發現這段音樂裏有一句話特別有趣,誰剛纔聽出來了?

師:原來是“咿呀咿呀喲”,你們聽得這麼認真,小動物們覺得你們很聰明,要考一考你們,(出示節奏卡),看誰能用小手拍出這個節奏?”(師幼一起拍一拍,學一學)。

2、師:老師還把音樂裏的小羊請了過來,它要和你們打招呼:“我是一隻小小羊,咩咩咩咩咩。”請你也做一種小動物,像小羊這樣用叫聲給大家打招呼。(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二)根據圖譜尋找固定的樂句出現的規律。

1、師:你們唱的這麼好,小動物就帶來了一份神祕的禮物,請你們仔細看看這幅圖譜,我們跟着音樂找找“咿呀咿呀喲”,找到了要像剛纔一樣拍拍小手喲。(教師隨音樂用筆沿線描畫,在樂句“咿呀咿呀喲”出現時,用明顯的擺動動作畫出鋸齒線,以突出樂句和音樂節奏)。

2、用身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師:原來“咿呀咿呀呦”會和我們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個樂句都出來的,圖譜裏的哪一部分表示“咿呀咿呀喲”呢。(師幼共同認識圖譜,比如鋸齒線是爲了突出節奏,有的地方是在休息),讓我們再來跟着音樂聽一聽,找一找吧,師幼共同跟着音樂律動。

師:聽到“咿呀咿呀呦”時除了剛纔的動作,你還想用什麼動作表示呢?

你們想到了這麼多動作,那我們這次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表演這段音樂。(再次欣賞音樂,幼兒離開位置,自由起舞,師幼一同自由用肢體動作表現各種動作,也可以是各種不同小動物的形象動作)。

四、樂器演奏。

師:大家表現的都很棒,現在森林裏決定舉辦一次演奏會,請你們做小小演奏家,我們先來把我們的樂器寶貝請出來。

(出示打棒,手搖鈴,教師簡單介紹,請幼兒學習演奏“咿呀咿呀喲”的節奏)

師:第一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演奏一次,我拿打棒,和拿打棒的小朋友一起來演奏“咿呀咿呀喲”前面的節奏,“咿呀咿呀喲”的時候請你們來演奏。(提醒幼兒有的地方是休息的,及時鼓勵幼兒)

師:互換樂器,請小朋友自己做自己的小主人,看着圖譜來演奏這段音樂,拿打棒的小朋友先打前面的節奏,手搖鈴的小朋友演奏“咿呀咿呀喲”,如果沒有輪到你,那麼你的小樂器是休息的,小耳朵仔細聽,我們來試一次。(教師根據圖譜,引導幼兒演奏)

五、結束環節

師:你們都是很能幹的小小演奏家,合作的這麼好!演奏會結束了,現在我們要做動物園裏的小兔子,回家休息了,全體起立,小兔子們豎起自己的耳朵,讓我們跟着音樂節奏,蹦蹦跳跳回家吧,教師收樂器,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這一集體教學活動給人的強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滿魅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營造了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童話世界”,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在感受音樂快樂的同時發展着音樂的智慧和素養。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是這首樂曲中一個非常鮮明的音樂元素,於是所有活動環節就圍繞這最具感染力的樂句而展開。首先,我通過引導幼兒充分地傾聽,讓幼兒主動地尋找樂句、聽辨樂句。接着,我通過演示圖譜,將動態的音樂轉變成靜態的畫面,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樂曲的結構,發現樂句出現的規律。最後,我引導幼兒通過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來進一步表現固定樂句和音樂節奏。

這個教學活動趣味盎然、富有魅力,遊戲化情境自然、合理,使整個教學活動富有意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讓幼兒學看圖譜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3、能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並唱準曲調。

活動準備:有關歌唱的圖譜、節奏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春遊,你看到了什麼?”

(小樹長出嫩芽了,小紅花也開了-------)

“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真漂亮,老師想用一首歌唱出來,聽聽我唱了哪些東西?”

(老師輕聲歌唱)

二、出示樂譜,啓發幼兒尋找與歌詞相匹配的圖片。

師:“這首歌很長,我們可以用樂譜記下來,看看,這句歌詞用哪張圖?”

老師出示圖譜,以同樣的方法讓幼兒聽歌曲選歌詞填空缺。

師“小朋友真棒,我們做的樂譜完成了。聽我來唱一遍。”

老師看圖譜唱一遍

幼兒自己製作圖譜

師:“你想有張自己做的樂譜嗎?”

“老師爲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份,請你聽老師唱自己填,好嗎?”

(幼兒聽老師清唱自己填樂譜)

“現在我們看看你填的和我的樂譜一樣嗎?”

(讓幼兒對照樂譜)

“好,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吧。”

三、突出重點

引導幼兒找出難點

師:“你覺得什麼地方不會唱的,很難的?”

(請幼兒自己發現問題)

“有誰會唱這個地方?”

“那請你們再聽老師唱一遍吧。”

“現在我們都會擦黑能夠這首歌了。我們聽着優美的琴聲一起唱一遍吧。”

“誰來幫它起個名字?”

“我們把這首歌唱給其他小朋友聽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休止符。

2、創意性地對圓形進行添畫,並根據畫的內容對部分歌詞進行改編。

3、體驗合作的樂趣和自編歌曲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圖畫紙,畫板每人一份,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拍手進活動室。

2、教師引導幼兒擴散思維,想出很多圓的東西來,並用蠟筆把各種圓的東西畫出來。

指:在我們的身邊有那麼多圓的東西,你能把它們畫出來嗎?

指:有些什麼東西是圓的呢?

3、利用幼兒的畫,教師有感情地範唱歌曲。

指:小朋友畫出了許多與圓有關的東西,真棒!李老師在小朋友畫畫的時候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聽!

指:李老師唱得好不好?你聽到李老師都唱了些什麼啊?

4、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掌握休止符。

(1) 學習歌詞,並能跟着鋼琴的速度有節奏地念出來。

指:他說得真好,我們和他一起跟着音樂有節奏地念出來。

(2)初次嘗試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指:現在,跟着老師小聲地唱一唱這首歌。

(3)幼兒創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休止符,同時以邊唱邊遊戲的方式來感受休止。

指:剛纔老師在唱歌的時候有一個動作,誰發現了?爲什麼要做那個動作呢?你能用其它的動作來告訴我這裏要休止嗎?

(4)幼兒邊唱邊拉圓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唱一句,並在樂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指:剛纔我們唱了這麼多圓的歌,現在,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快樂的圓圈舞》吧!在休止的地方做圓的造型。

5、活動結束。

指:大圓圈變變變,變出了這麼多的東西來,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們幼兒園裏還有些什麼圓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嘗試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表達想上一年級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熟悉歌曲《讀書郎》、《快上一年級》

2、教師準備:音樂、圖譜等。

活動實錄

  一、情景導入,引出主題

1、律動:讀書郎

引言:孩子們,讓我們背起小書包上學去啦!

——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曲進活動室。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能大膽表達表現。

:你們的表現真不錯,聲音好聽,動作也漂亮。來休息一下吧。

  二、解讀圖譜,體驗合唱

  1、回憶歌曲

過渡語:聽,這是哪首歌?

幼:快上一年級。

師:再過不久你們就要成爲一年級小學生了,就讓我們來齊唱這首歌吧。

——幼兒齊唱歌曲

觀察要點:幼兒能否用好聽、和諧的聲音表現歌曲。

我的反思:

此處可以用兒童化的語言提醒孩子們用和諧的聲音表現歌曲,如“注意你們的小喇叭要控制好,還要聽得到朋友的聲音。”並且可以用眼神與肢體動作鼓勵孩子,及時表揚幼兒“真像個一年級的學生了”、“做小學生就是好神氣!”等等,激發幼兒情感的表達。

  2、表現歌曲

  (1)領唱

——出示歌曲圖譜,共同解讀圖符

(個體、羣體、個體+羣體的圖片放置在樂句前。)

關鍵提問:怎麼唱?

幼:領唱的小朋友現場,後面的一起唱。

追問:你從哪裏看出是領唱

幼:第一段一個人唱,第二段下面的小朋友唱,最後一起唱,我是從圖片上看出來的。

師:對,圖符能告訴你很多小祕密。那誰願意來領唱第一行?

(明確要求:領唱要注意什麼?——幼兒:聲音響亮,還要有表情。)

——個別幼兒與教師擔任領唱,集體表現領唱的方法。

:領唱的孩子要有表情,聲音響亮,下面配合的孩子也要注意聲音的控制,準確的跟唱。

  (2)接唱:綠藍卡片

——變換圖符,關鍵提問:圖符有變化嗎?怎麼唱?

幼:前面一對是綠隊唱,然後是藍隊唱,最後一起唱。

追問:圖符告訴你要幹什麼?

幼:分兩隊。

——幼兒分組配合歌唱。

師:你們剛纔配合的真不錯,我還有些圖片,誰來想想辦法,可以放在哪裏?怎麼唱?

——幼兒自主將圖片輪換位置擺放

引發討論:這樣擺放可以怎麼唱?(紅隊與藍隊交換唱)

  (3)第三次解讀:出示輪唱歌詞,讓孩子們想象怎麼唱。

關鍵提問:有休止符了,歌曲又可以怎麼唱呢?

幼:像卡儂遊戲一樣,藍隊先唱,綠隊等一會兒再唱。

追問:那要等多久再唱?

幼:有四個零,要等四拍。

師:不錯的想法,來一起試試看。

關鍵提問:怎麼讓紅藍兩隊朋友一起結束呢?

——師幼合作,教師唱一聲部,幼兒唱二聲部,引導幼兒瞭解紅隊多唱兩小節才能與藍隊一起結束歌曲。

觀察要點:幼兒能否主動解讀圖譜,積極探索合作表現方式

:大家合唱的真不錯,剛纔我們用的是輪唱的方法來唱歌,也是合唱歌曲的一種形式。輪唱的時候不僅要聽好同伴的聲音,還要牢記堅持自己聲部的歌詞。

我的反思:

合唱表現的形式是孩子們喜歡的,在幼兒自主表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更關注孩子之間的問題產生和質疑,鼓勵孩子們發表不同的想法,開展不同的齊唱、接唱。在嘗試理解輪唱方法時,還可以充分挖掘孩子們對圖譜的想法,讓孩子們盡情表述。體現幼兒的自主參與。

  三、卡儂遊戲,拓展經驗

  1、幼兒分組遊戲

過渡語:(聽響板聲音)聽,誰來了?今天我們來挑戰一下,把平時說唱的卡儂遊戲配上剛纔歌曲的第一句和同伴遊戲吧。

要求:卡儂遊戲分兩組,一組先開始,另一組休息4拍開始。每組幼兒都要堅持好自己一組的歌曲,唱完最後一個字時快速蹲下。

觀察要點:幼兒能否按規則有序開展遊戲

  2、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結束語:配合的真不錯,真像個要做一年級的哥哥姐姐了,讓我們把這首歌和快樂的遊戲帶回去找更多的朋友分享吧!放歌曲《快上一年級》

點評

亮點:

1、內容選擇恰當,符合當前主題。教師能在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的高峯階段,挖掘適宜的素材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並與主題相吻合。

2、目標定位符合主題活動的價值取向。通過本次活動中齊唱、領唱、接唱與輪唱的多種形式的歌唱,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習得。對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打下了基礎。

  3、環節設計合理,師幼互動良好。活動的每個環節的確循序漸進,不同的演唱形式逐步推進,在理解和嘗試輪唱的過程中,教師掌控適宜。

建議:

情感目標的達成還需在每一個環節更加凸顯,讓孩子們充分表達上一年級的自豪、激動的情感。

自我反思

選材亮——用好《學習用書》是當下一線教師首要做好的基本功,因此我選用了書中的內容,結合幼小銜接的工作,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

幼兒活——孩子們的音樂特質體現較好,她們喜歡唱歌,會合唱表現歌曲。儘管是老歌新唱,但是孩子們的熱情仍是高漲的。

教法巧——在引領式的教學方法下,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很自然,讓孩子們能充分發揮想象力,想出更過不同的演唱方法。

有待提高之處:

情感的'處理還不夠明顯,不僅用教師語言上的引導,更應該從多角度引發孩子在表達情感方面下功夫。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侗鄉之夜》初步瞭解傣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2.通過現場欣賞巴烏等樂器演奏及隨音樂舞蹈多通道感受樂曲柔美、流暢等特點.

3.積累合作舞蹈的智慧體驗其中的樂趣.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樂器(巴烏、葫蘆絲、笛子、陶壎)錄音帶.

2.教師用的少數民族服裝幼兒用的自制羽毛腕飾.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完整欣賞錄音樂曲第一遍感受樂曲的美妙、動聽.

教師:老師有一首好聽的曲子,請小朋友一起來聽聽

2.幼兒欣賞樂曲第二遍教師引發幼兒注意聽辨主奏樂器--巴烏.

教師:這首曲子好聽嗎?你聽出這首曲子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

3.教師播放用笛子、陶壎、葫蘆絲、巴烏分別演奏的樂曲請幼兒分辨樂曲中的主奏樂器.

教師:請小朋友來聽聽這首曲子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4.教師用巴烏現場完整演奏樂曲.

教師:老師把巴烏帶來了呢,想不想聽老師現場給你們演奏曲子啊?

5.教師與幼兒討論樂曲的相關信息如雲南、傣族、以及曲名等.

教師:聽了這首曲子,你覺得他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你還聽過什麼曲子?我們一起來觀看雲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錄像資料

6.男女教師穿上傣族服裝合作舞蹈.

第一在男女教師表演雙人舞之前如果教師能預先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兩位教師是如何配合的具體有哪些動作或造型表演之後教師再組織幼兒交流和嘗試那麼幼兒即興跳雙人舞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7.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帶上腕飾參與表演分別進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蘆絲表演教師提示幼兒跟隨音樂旋律、節奏做不同動作.

8.幼兒分角色兩兩組合隨音樂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動以音樂欣賞爲主線用整合的手段營造了一個審美的藝術氛圍藉助巴烏、陶壎、笛子、少數民族服裝、孔雀舞、教師現場演奏等多種與樂曲相關的要素幫助幼兒全面感受、理解樂曲.幼兒通過多通道的參與發展審美能力.男女教師共同執教爲幼兒雙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樣.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小百科:江南,中國地理區域,廣義上是指長江下游之南,一般多指長江下游南岸區域。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江南以才子佳人、繁榮水鄉、教育發達等著稱。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從古到今"江南"始終代表着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現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物鏈齊全,是中國綜合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認識附點和休止符,並唱準附點和休止音符。

3、感受音樂中友好,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圖譜

2、各種色彩的紙質笑臉娃娃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對果娃娃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果園裏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們猜猜看果園裏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師:小朋友剛纔都做了好多的猜想,現在,我們來聽一聽果園裏到底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休止音符。

教師第一次範唱。

師:小朋友,誰來到了果園裏?

師:光寶寶來到了果園裏,它來果園裏幹了什麼事?

師:光寶寶親親一羣果娃娃,你們還記得他親了哪些果娃娃嗎?

教師根據小朋友回答的出示果娃娃圖片。

師:果娃娃都出現了什麼表情?

師:它們都露出了笑臉,很快樂。我們拍着小手有節奏地把果娃娃的名稱念一遍,來感受一下果娃娃的快樂。

師:小朋友,我們把剛纔念得這一部分叫做唸白,在這段唸白處有兩個停頓的地方,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三、認識附點,並能唱準附點音符。

教師根據圖譜,第二次範唱。

師:小朋友,在這張圖譜上有三個小圓點,你們知道這個小圓是什麼嗎?

師:是附點,你們已經學過一次了,你們還記得有附點的地方怎麼唱嗎?

師:前面唱的長一點,後面短一點,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三處附點,每處唱兩遍。

四、完整學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一起看着圖譜來唱一唱這首歌。

師:我們分兩組來唱這首歌,男孩唱唱的部分,女孩念念白的部分,我們來比一比誰最棒。

師:小朋友剛纔都表現的很棒,這次我們反一反,女孩唱唱的部分,男孩念念白的部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音樂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態度的獨特方式。音樂教育是一種健康積極的情感教育,我們可選擇各種優秀作品去感染、薰陶幼兒。歌曲《小猴撓癢癢》是我無意中在以前的一本舊書上發現的一首歌曲,這首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前半部分表現了小猴給它的夥伴撓癢癢,把它們撓得哈哈笑、笑彎腰的情景,後半部分表現了調皮的小猴又去撓小刺蝟,被小刺蝟戳得"哇哇叫"的情景,非常的有趣,我覺得這些情節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引發幼兒的思維共鳴,應該是一件幼兒喜歡的藝術作品,所以我以此爲課題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幼兒階段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可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創設情境、課件演示、圖譜分析、表演遊戲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積極參與表演。教師以自己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幼兒,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音樂的美妙,感受表演的快樂,提高其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前後部分的不同情緒。

2.按歌詞內容創編表演動作,進行歌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電子白板、課件、小猴和小刺蝟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手勢、動作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用手勢、動作,引導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小朋友,老師的手會說話,看誰最聰明,能看懂老師的手說的是什麼話?教師做相應的坐正、起立等動作。

2.再猜猜,我的手現在在幹嘛?(撓癢癢的動作)通過各種手勢動作,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出撓癢癢的話題,爲後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初步感受音樂,做做小猴撓癢癢的動作。

1.有一種小動物,它特別喜歡撓癢癢,我們來聽一段音樂,猜猜看會是哪種小動物?(聽音樂)你覺得會是誰?究竟是不是這種小動物呢?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圖片)

2.我們一起來聽着音樂,做做小猴子撓癢癢的動作。

3.小猴一會兒撓撓頭、一會兒撓撓脖子、一會兒撓撓腋窩(重點講解腋窩),覺得撓癢癢可真好玩。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再學習能降低一些難度。幼兒通過感受音樂猜小動物、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做各種撓癢癢的動作等,使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教師通過生動的表情、神態、動作,帶領、感染幼兒,使幼兒進入情境,體會撓癢癢的樂趣。在此過程中將"腋窩"一詞滲透其中,爲幼兒後面學習歌曲一定的幫助。

三、學習歌曲《小猴撓癢癢》。

這隻小猴子呀!它不僅喜歡自己撓癢癢,還喜歡撓其他小夥伴的癢癢(幼兒看課件)。一首歌曲《小猴撓癢癢》就把小猴給它的夥伴撓癢癢的情景給唱出來了,請你們仔細聽聽歌曲中是怎樣唱的?

1.教師有表情地、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

2.提問:你聽到什麼了?(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進行演唱。

3.請小朋友,看着課件圖片,完整的說出歌詞。(看圖片說歌詞)引導幼兒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採用視聽結合的唱法,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

4.請小朋友聽音樂輕輕地跟老師唱。

5.聽音樂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6.小猴可調皮了,爲了把小猴調皮、可愛的樣子表現出來,在歌曲的圖譜中還安了一些小點點,你們看哪些地方有小點點?那有小點點的地方是怎樣唱的呢?請你們再仔細聽老師唱一唱(指圖譜唱),看看你發現什麼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再試一試?

爲了表現小猴的調皮、可愛,歌曲中運用了多個附點,而附點音要唱準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爲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附點音,唱準附點音,就設計了圖譜,通過圖譜的講解和比較,讓幼兒直觀的感受、體驗歌曲,學習演唱歌曲。

7.小朋友,這首歌曲前後部分表現的小猴的心情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發現:前面部分小猴撓小夥伴的癢癢時,要表現出高興的心情,要用歡快的聲音演唱;後面部分小猴去撓小刺蝟時,要表現出害怕的心情,慢慢地唱,唱到"手爪刺破哇哇叫"時,要用快快的聲音唱,"哎呦"要表現出小猴很疼的聲音和感覺(出示前後部分的圖譜)。請小朋友完整的演唱一遍,把小猴不同的心情給唱出來。

8.男、女小朋友分別上前面部分和後面部分。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這首歌曲前後兩部分表現了小猴不同的情緒變化,且非常明顯。在此,讓幼兒自己感受、發現小猴的情緒變化,分析該如何演唱,幼兒的感受會更加的深刻,再加上前後圖譜的區分出示,使幼兒能夠加深理解,也更能夠有感情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