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6篇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6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麼這個圖形叫什麼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裏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摺再上下對摺,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後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摺,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徵。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摺和左右對摺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裏、幼兒園裏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

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塗上同一種顏色。"

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塗色的作業。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二)能正確計算4以內的加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4以內的加法 難點:看圖列加法法算式.

課前準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三副背景圖

教學過程:

(一) 複習1.數數:從1數到10,再從10數到1。2、複習2、3、4、的組成。

3.口算:1+1= 1+2= 2+1=

(二)學習新課

1.教學4的加法.

(1)出示圖(一),幼兒看圖教師提問

提問:河裏原來有幾條魚?又游來了幾條魚?河裏一共有幾條魚?(要求幼兒用三句話把圖意表達清楚)。

要求河裏一共有幾條魚,用什麼方法計算呢?(用加法計算)。河裏原來有1條魚用數字幾來表示?又游來了3魚,用數字幾來表示?中間用什麼符號呢?那麼怎樣列算式呢?

1 + 3 = 4

原來有一條魚 又游來了三條魚 河裏一共有四條魚 (2)出示圖(二)

先讓學生觀察,然後回答問題:

①原來草地上有幾匹馬?又走來了幾匹馬?

②求一共有幾匹馬用什麼方法計算?(③爲什麼用加法計算?(這是把兩部分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計算)

師說:你們說得很好,因爲這是把兩部分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計算.誰會列式?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

2 + 2 = 4

誰能說說算式中的2、2、各表示什麼?

(3)出示圖(三)引導學生看圖後,啓發學生根據圖意編一道題,再請大家算一算.

指名說:屋頂上有三隻小兔,又爬上來一隻小兔,屋頂上一共有幾隻小兔?

師說:你的題編得很好.誰會算?

指名說:一共有4只

師問;你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的?爲什麼用加法計算?算式怎麼列?

板書:3 + 1 = 4

師問:算式中每個數各表示什麼?

全班齊讀:1+3=4 3+1=4

師問:這兩道題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

指名各組代表發言.

小結 :這兩道題相同的地方;兩個加數都是3和1,得數都是4;不同的地方:兩個加數的位置不一樣,一道是3+1,一道是1+3.

師問:剛纔我們算出了3加1等於4,你們能很快算出1加3等於幾嗎?

師說:我們計算3加1時,想3和1組成4,3加1就等於4.同樣,1和3組成4,1加3也等於4.還可以想,3加1等於4,1加3也等於4.

(4)擺一擺:出示籃子圖,讓幼兒根據算式擺出蘿蔔。1+3=4 2+2=4 3+1=4

齊讀三道加法算式.

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得數是4的加法運算.

(三)拓展練習:請幼兒自己口編幾道4的 加法的.應用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本節課是在剛剛學完2、3的加法之後進行的幼兒對此並不陌生,難度也不大.因此,在教案設計上注意啓發式教學,讓幼兒動腦動手動口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並注意了新舊知識的聯繫。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回憶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與操作了解秒針、分針、時針的運行關係。

2、認識整點、半點及的讀法及記錄方法。

3、在活動中誘發幼兒形成遵守時間與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有關各種時鐘的幻燈片;時鐘一面,可活動鐘面一隻;表示7、8、9、10點鐘的鐘面各一隻,時間記錄卡各一張。

2、學具:幼兒觀察記錄表每人一份,活動鐘面每人一份;實物時鐘4只。

活動過程:

一、調動已有經驗,回憶相關知識。

1、前段時間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了有關時鐘的調查,知道時鐘有好多好多種。現在請你看看老師從網上下載的鐘,看看你認識它嗎?

2、依次出示幻燈片,幼兒講名稱。

3、剛纔我們所見到的只是時鐘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還有其他的種類,我們以後再來探討。

4、上次我們已經認識過鐘面,來告訴大家,最長的針叫(秒針),有點長的針叫(分針),最短的針叫時針。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數字(12),最上面的是數字12,然後依次是1、2……11。請你好好回憶一下,時鐘裏的指針是朝哪一個方向走的?(1……12)對了,這樣的方向就叫順時針方向。

二、交流調查表,說說自己在什麼時間,正在幹什麼?

1、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你知道我們人爲什麼要使用鍾嗎?

2、鍾與我們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已經做過了一個調查,將自己活動的時間記錄了下來,現在請你拿出自己的調查表,說說你在什麼時間在幹什麼?你只要說出長針在幾,短針在幾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好我們先自己說。

3、誰願意上來說給大家聽。(請3—4個小朋友上來說)。

4、說的真好,鐘面上的指針在不停的發生着變化,它們在運行中有什麼關係呢?

5、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幾個時鐘,請你看看裏面有幾根指針,(兩根)你猜猜看是哪兩根針呢?(分針與時針),那秒針在哪兒呢?聽(滴答)聲就是秒針在跑。那他們兩在運行時有什麼關係呢?下面請我們小朋友們去玩一玩,看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祕密?注意,撥指針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方向撥。

6、說說看,你們都發現了什麼?說的真好,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表示一個小時。

7、那麼長針、短針指着的數字又是表示幾點鐘呢?別急,老師來向你們介紹。

三、認識整點、半點以及它們的記錄方法。

1、好,先請你們聽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小明秋遊》,邊講邊出示相關時間的鐘面。

3、講述後提問:

1)、小明去秋遊了嗎?爲什麼沒去成?

2)、他該幾點鐘起牀,他是幾點鐘起牀的?

3)、小明到幼兒園是幾點鐘了?

4)、他爲什麼會遲到,他是幾點鐘睡覺的?

活動反思:

幼兒對整點的認識很明確,但是對半點,時針的位置無法正確撥出。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拼貼一幅完整的畫,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能仔細觀察、思考,獨立完成拼貼活動。

3、能較專心地進行創作活動,體驗創造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若干幅由各種幾何圖形片拼貼的畫。

物質準備:不同大小、顏色的幾何拼圖(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梯形、橢圓形),作業紙,剪刀、筆、漿糊、抹布等物。

【活動過程

1、園園的魔術畫

——教師出示幾幅有幾何圖形拼貼的畫:這是園園送給我們班小朋友的。它是怎麼做的呢引導幼兒發現這些畫是由多種圖形拼貼出來的。

——鼓勵幼兒也嘗試製作一幅魔術畫,啓發幼兒思考想品拼什麼?需要用哪些圖形呢?怎樣拼貼?

2、魔術畫

——師幼共同觀察桌面上的材料,請幼兒想好需要什麼材料後再來拿取。

——幼兒拼貼,教師觀察、提醒,在其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提醒幼兒注意使用漿糊的衛生,愛惜材料,不浪費。

3、欣賞作品

——鼓勵幼兒給自己的作品起名字,並大方的向集體介紹,用了哪些幾何圖形拼貼了XX畫。師幼給自己喜歡的作品拍拍手。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練習踮腳、下蹲、跳躍等技能。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吹泡泡用具、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動物模仿操。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開

1.幼兒自由用身體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飛高、飛低、泡泡破……

(引導啓發幼兒用踮腳、下蹲、跳躍等動作表現)

2.幼兒學說兒歌

指導語:吹泡泡好玩嗎?今天咱們就和小夥伴手拉手,用身體做一個大泡泡,來玩一次不一樣的吹泡泡遊戲!

學說兒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3. 講解遊戲規則

當兒歌唸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唸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

唸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唸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

唸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後跳。

4.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遊戲,注意按指令做動作,並避免相互碰撞。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伸展手臂,放鬆腿部肌肉等,表揚遵守規則、活動積極的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活動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愛吃常見的幾種營養價值高,但有特殊味道的蔬菜。

2、瞭解這幾種蔬菜在人體中的特殊作用。

3、初步培養幼兒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引發興趣,瞭解四種特殊味道蔬菜的名稱

(1)今天,我們請來了幾位小客人,這些小客人經常在我們的飯桌上出現,來看看它們是誰?

(2)依次出現:胡蘿蔔,芹菜,香菇和蒜頭,啓發幼兒與蔬菜寶寶互相問好。

(3)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些蔬菜寶寶嗎?我們用小鼻子去聞一聞它們身上有什麼味道。

(幼兒四散聞一聞,教師問幼兒:“你聞到了什麼味道?”)

小結:小朋友都用鼻子聞了聞,知道這些蔬菜都很香,但每一種菜的香味都不一樣,你們喜歡吃這些菜嗎?

2、讓幼兒瞭解四種蔬菜的營養價值

(1)教師:這些蔬菜寶寶經常到我們的飯桌上來。有的小朋友喜歡吃,有的不喜歡,它們可喜歡小朋友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在說些什麼?

(2)一邊看實物木偶表演一邊提問,讓幼兒瞭解四種蔬菜在人體中的特殊作用。

胡蘿蔔寶寶說:“我是胡蘿蔔寶寶,小朋友要和我做朋友,吃了我以後,我們的眼睛會變得更加明亮。”胡蘿蔔寶寶剛說完,

香菇寶寶跑上去說:“我是香菇寶寶,我身上有許多的營養,吃了我,身體會更加健康”。

芹菜寶寶也搶着說:“我是芹菜寶寶,小朋友吃了我以後,就可以天天大便了”。

蒜頭寶寶頭擡一頭說:“可別忘了我,吃了我以後,我們就少生病。”

教師邊看邊提問:吃了胡蘿蔔寶寶,我們的眼睛會怎樣?吃了芹菜寶寶,會怎樣?香菇寶寶身上有什麼?吃了香菇寶寶身體會怎樣?吃了蒜頭寶寶,會怎樣?

小結:我們知道了這些蔬菜有許多營養,經常吃,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3、幼兒品嚐四種蔬菜,鼓勵幼兒吃完。教師:你們看,胡蘿蔔寶寶,香菇寶寶,芹菜寶寶,蒜頭寶寶又到班上來了,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吧。鼓勵幼兒用牙齒咀嚼食物。

【活動建議】

1、可將實物胡蘿蔔、芹菜、香菇、蒜頭製作出蔬菜寶寶,拼成圖案“魚”或其它圖案,以激發幼兒食慾(切成花狀的胡蘿蔔、油炸香菇、涼拌芹菜、糖醋蒜頭)。置於碟中,每碟中每種食物一片或一份。

2.有特殊味道的菜還有很多,如洋蔥、香菜、豆腐等。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3、建議家長在家庭伙食中多用上述食物。

活動反思

教師在充分了解幼兒的飲食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這節集體活動,便得本次活動教育效益較高,教育價值充分顯現,幼兒在活動中收益非淺。本次活動的教育目標清晰、具體,有較強的操作性。過程的三個環節緊緊圍繞着目標,環環緊扣,層層深入。通過引發興趣,積極感知及自身體驗讓幼兒自己體味到這些食物的好處,從而加深對這幾種食物的認識,幼兒從“不喜歡吃”變“我愛吃”。使健康態度明顯轉變,健康行爲得以強化。本次活動的巧妙構思:寓教育於娛樂中,採用情景表演的形式,讓蔬菜娃娃來說服,讓幼兒在不知不覺得到健康知識,非常適合幼兒年齡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