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模板5篇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模板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模板5篇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舞蹈《小紅花》,培養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的表演及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分段教學時注意引導幼兒區分不同的動作用不同的表情去表現。

  教學難點:

用舞蹈表情、動作來表現對4-5歲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重難點克服方法:

故事說明法、語言引導法、鏡面示範法、分組教學法、鼓勵表揚法、教學遊戲化等等。

  教學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觀看圖片

2、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熟悉樂曲,瞭解舞蹈情節

1、聽樂曲跟老師做基訓動作(舞蹈準備動作),既熟悉樂曲,又舒展身體。

2、教師講述舞蹈情節

3、教師放樂曲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舞蹈,分解練習動作

①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神態及動作來表現

②給幼兒音樂,並讓他們分組表演,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三、完整地跟隨音樂的跳舞

1、教師提醒幼兒根據樂曲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並注意舞蹈動作的合拍,協調。

2、教師表揚有創造力的幼兒,並請他們將創編的躲藏動作及表現的恐懼神態表演給大家看。

3、,共同進行遊戲。在樂曲結束時,教師的追捉形式督促幼兒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

  四、教師評講並與德育相結合

1、教師再一次鼓勵和肯定大膽表演舞蹈動作的幼兒,要求幼兒在以後的學習中都可以表現出這麼豐富的表情和靈巧的動作。

2、在歡快的音樂中結束舞蹈《小紅花》。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2

  活動前評析

舞蹈《千手觀音》是一個由壁畫產生靈感,從而將靜態藝術轉變爲動態藝術的創作,是一個非常具有特色,讓人賞心悅目的節目,不管是舞臺的佈置、燈光、服裝、飾品還是演員優美的舞蹈動作,都給人帶來一種震撼美。特別是舞蹈中的動作造型更是有利於大班孩子主動的參與,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受到薰陶,喚起孩子好奇心和表現欲,引起共鳴。由於參加表演的都是殘疾人,他們克服了種種身理上的困難經過三年的反覆編排和排練,共同努力的集體團結合作,更是值得孩子們學習。

  活動目標

1、欣賞古典舞蹈,初步感受舞蹈中的美。

2、探索舞蹈動作的特點並嘗試多人合作表現舞蹈。

3、體驗欣賞合作表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千手觀音》碟片、多媒體。

  活動過程實錄

  一、初次欣賞舞蹈,感受舞蹈的美。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請小朋友看一看、聽一聽這段舞蹈什麼地方美?

幼兒觀看舞蹈片段。

師:剛纔聽小朋友邊看錄象邊說,好多人都看過了,這是《千手觀音》,春節晚會上的舞蹈。美嗎?哪些地方美?

幼:手的動作

師:初了動作,還有美的地方嗎?

師:你覺得他們穿得服裝美嗎?還有美的嗎?剛纔我們看到他們身上一會是紅的,一會是綠的,那是什麼美?

幼:燈光美。

師:那你們覺得音樂美嗎?

:我們看了《千手觀音》的舞蹈,發現這個舞蹈的動作、服飾、燈光、音樂、道具都非常的美。

  二、再次欣賞舞蹈,探討舞蹈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

師:我們再來看一遍,你覺得這裏有哪些好看的動作?你最喜歡哪個動作?

師:誰願意把你喜歡的動作做給小朋友看看?

幼兒“蘭花指”並示範動作,幼兒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師:我們小朋友來試一試、學一學他的動作。

師:我看出來了,好多小朋友都想試一試,現在就請小朋友到前面找個空地方做一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教師:老師現在要考你們一個問題,爲什麼只能看到一個人的臉,而能看到很多人的手呢?

幼兒議論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這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的隊伍很整齊,很直,象一條線,但是他們手的位置不一樣,有的手低,有的高,還有的更高。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一遍我們要看他們的手有哪些神奇的變化?播放錄象,在有手部動作造型的地方暫停:這些手的動作象什麼?

幼兒依次欣賞一隻手、兩隻手的動作。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多少人在跳舞?(21人)。他們的動作一樣嗎?象什麼?

幼:像打開的翅膀;像半圓形;像打開的扇子;像轉動的風車。

三、幼兒分組,嘗試多人組合表演舞蹈,體驗合作的快樂。

師:我們又欣賞一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請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兩個人)做四手觀音。

師:兩個人難不倒,三個人怎麼樣,再找你的好朋友試一試。

幼兒嘗試。

師:只能看到一張臉,6隻手。三個人的手有高、有低。

播放音樂,幼兒嘗試五個人合作跳舞。

師;老師準備了一個小道具,請第一組的小朋友來表演。

欣賞第一組的小朋友表演,教師:我們來看看他們做了一個什麼造型?

師:剛纔我們做了五人一組的觀音,現在我們按照剛纔進教室的隊伍(一條直線)站好,面向大鏡子一邊看一邊跳。

師:你們的舞蹈美嗎?你知道跳舞的這些演員是什麼樣的人嗎?“聾啞人”,那我們回去也好好地練,然後跳給弟弟妹妹們看,好嗎?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3

  活動背景分析

開展“可愛的蟲蟲”主題活動期間,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成爲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過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們喜歡翻看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教材圖畫,圖書角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圖書也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我發現“毛毛蟲變蝴蝶”這個題材非常適合進行舞蹈創編。因此,精心製作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動畫課件和音樂,藉助動畫以及段落分明的音樂,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表現毛毛蟲到蝴蝶的變化過程。這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幫助幼兒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創編毛毛蟲變蝴蝶過程中的表情、姿態、動作。

2 能與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創編舞蹈動作。

3 充分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卵——毛毛蟲、毛毛蟲——繭、繭——蝴蝶),有蝴蝶飛舞的動作經驗。

物質材料:“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和音樂。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節選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樂節選自肖邦的《仙女圓舞曲》,課件設計剪輯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視頻文件。

  活動重難點

重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頭、手、軀幹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難點:理解音樂性質,用相應的姿態、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聯想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 回憶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 第一次欣賞音樂。

師:現在大家來聽一段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聽完以後告訴我聽起來感覺怎麼樣?(感覺很優美、歡快;聽起來想跳舞……)

3 第二次欣賞音樂,並播放“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

師:老師把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配進了音樂裏。我們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動腦筋想想。我們怎樣用身體表現毛毛蟲變蝴蝶,

師:請遙遙和成成來表演一下。(身體扭動變成毛毛蟲,雙臂學蝴蝶飛)

  二、分段欣賞音樂,進行動作創編

1 感受第一段音樂,大膽創編卵變成毛毛蟲的過程。

(1)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引導幼兒用身體、手臂創編毛毛蟲爬、鑽的動作。

師:我們來聽聽卵變成毛毛蟲活動的這段音樂,大家想想卵是怎樣活動的,我們可以怎樣將自己變成毛毛蟲。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怎樣從卵裏出來的?怎樣扭動?毛毛蟲往樹上爬的時候,它的身體該怎麼樣動?能加上一點身體方向的變化嗎?除了身體能變成毛毛蟲,還能用哪個部位變成毛毛蟲?做什麼動作看起來像毛毛蟲爬?

(2)集體表現,體驗創編的樂趣。

師:我們跟着音樂來跳一跳卵變成毛毛蟲的舞,要注意動作與節奏的配合,把你們喜歡的動作用上。

(3)請大家欣賞同伴的表演,並評價。

(4)再次集體表演,進行表情的突破。

師:舞蹈不光要有動作,還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蟲有怎樣的表情,該怎樣做?(睜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張開)我們配上表情再來一次,我想看到最可愛的毛毛蟲。

(5)評價幼兒表現。師:有了表情,毛毛蟲變得可愛極了。

2 感受第二段音樂,大膽創編動作表現毛毛蟲變成蛹的過程。

(1)欣賞毛毛蟲變成蛹的音樂。師:這段音樂是毛毛蟲的身體變成了蛹,邊聽邊想想它是怎樣變成蛹的。

(2)根據音樂的情緒,創編毛毛蟲吐絲、纏絲的動作。

師:音樂變慢了。毛毛蟲慢慢地、小心地開始吐絲把自己包起來。它怎樣吐絲的?(引導幼兒用手臂往身體的上面、下面、旁邊、前面等方位,用站着、跪着、蹲着等姿態表現“吐絲”。)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編的快樂。師:你們都編出了自己的動作,想想毛毛蟲現在的心情,該用怎樣的表情來跳毛毛蟲變成蛹的舞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配合音樂的節奏,動作慢了下來,看上去很美。

3 感受第三段音樂,與同伴互動。

(1)欣賞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運用已有的蝴蝶飛的動作經驗。表現毛毛蟲歡快地飛舞。

(2)與同伴互動,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後的心情。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終於變成了蝴蝶,它多麼高興啊。你能用什麼樣的動作把快樂的蝴蝶跳出來?動作很優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嗎?蝴蝶怎樣打招呼?你們一起慶祝了嗎?怎樣轉,用什麼樣的步伐?還能用什麼步?太好了。你們會用這麼多的動作和步伐。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造的快樂。

師: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注意和音樂、朋友的配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不僅自己會跳,還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羣快樂的小蝴蝶。

4 完整隨音樂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幼兒完整表現創編。師:剛纔小朋友們自己編出了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我們連起來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樂的節奏和變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

(2)欣賞同伴的舞蹈,並評價。

(3)再次完整表現創編,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三、分組協商,運用綵帶進行舞蹈的創編

1 出示綵帶。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和朋友商量一下怎麼把綵帶用到剛纔的舞蹈裏。

2 幼兒到場地的四周取綵帶,並和同伴商量。

3 請幼兒說說商量的結果後,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使用綵帶跳起舞蹈,

4 教師總結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靈活運用綵帶,每一組都用得不一樣,還能和音樂配合,很好。

  四、欣賞教師的舞蹈,在教師的舞蹈裏尋找自己的動作,再次體驗創編的成功感

1 欣賞教師舞蹈。師:老師把小朋友剛纔編的動作都編進了舞蹈裏,你們想看嗎?感覺怎麼樣?

2 和教師一起再次表現舞蹈。

  五、結束。愉快的“小蝴蝶”飛到操場玩耍。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旋律優美的意境,願意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更傾向於幼兒的動作和感受音樂中節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靈的動作,嘗試有節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傾向於小班幼兒,並且對於大班幼兒和整堂活動的設計,教師關注的幼兒根據畫面做動作,並進行表述)

變爲:

1、聆聽《森林狂想曲》樂曲,感受節奏和動作的快慢

2、觀察圖譜,嘗試根據畫面做動作,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體課件、小精靈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傾聽樂曲,表達感受

1、在樂曲中,你聽到了什麼?

幼:小鳥的叫聲 師迴應:小鳥是怎樣唱的?

幼:小雞 師迴應:同樣是叫聲,但你們聽到的叫聲的動物是不一樣的!

播放第二遍:師:這可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師:爲什麼是小河流 幼:我聽到了河流的聲音

2、藉助遊戲‘神奇的魔法棒’,試着在音樂旋律中,有節奏的擺動身體

播放第三遍音樂,師:現在我們跟着魔法棒一起來擺動我們的身體吧,再次感受音樂有什麼不一樣?

3、說說樂曲帶給自己的感受

幼:很開心 師:擺動身體時,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麼?

幼:像小河流 師追問:你覺得你像一條怎樣的小河流

小結:原來這一首好聽的音樂,讓我們想到小鳥在天空嘰嘰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動着,讓我們聽的人感覺到美妙。

4、介紹歌名

在第一環節中,教師的機智巧妙從容的迴應幼兒的回答這一點讓我受益匪淺,但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中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幼兒聆聽音樂,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妙及聽後用身體做個簡單的舞動,但是教師在這環節中給自己及幼兒兜了一個圈纔回到用身體舞動,其實可以簡單的設爲:

改變後:

1、播放第一遍:帶來一首樂曲,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好聽嗎?

2、第二遍:聽了樂曲後,你想做什麼

3、第三遍:聽了這首樂曲後,我們用我們的身體也隨着音樂跟着跳舞吧,引導幼兒用身體進行簡單的舞動

4、介紹歌名

二、 觀察圖譜,嘗試表演

1. 播放音樂,美妙的音樂把精靈也吸引過來了,在看看他在幹嘛?

幼:她在舞蹈

師迴應:你怎麼看出來他在舞蹈?教師“小步遞進”的給予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仔細觀察圖譜中的動作

2、他們是怎樣跳舞的?(鼓勵幼兒學一學)

師:看看小精靈做了哪些動作?(讓幼兒進行動作表演)

幼兒表演時,教師細化動作(在教師細化動作同時,教師並不是作爲主導,而是一而三的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圖譜,來總結動作的優美,這是我喜歡的一點,教師並沒有高控,而是多次請幼兒進行上了表演,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相互比較,作爲總結出動作的優美化)

師:有些人動作是這樣的,有些人動作是那樣的!——引導幼兒動作統一

師:你們覺得圖譜上哪個更像?

幼兒再次觀察圖譜

師:除了手臂不一樣,還與剛纔圖譜上的哪裏不一樣?(讓幼兒觀察到小精靈的眼睛方向不一樣,我無不感嘆,教師在動作上盡然能細化到一個眼神的變化,更加培養了幼兒細緻觀察的能力)

3、播放音樂,幼兒再次感受動作的變化

師:除了不同動作的變化,你還發現了什麼?

幼:後來慢慢的動作快了

追問:哪裏變快了?你覺得哪個動作開始快了?引導幼兒知道動作快慢的節奏和傾聽第一套動作過後的節奏開始逐漸變快

師迴應:原來一樣的動作能變成不一樣的節奏

提升:不同的動作加上有節奏的變化,就會讓舞蹈變得更加好看

三、 延伸,引發創造

1. 如果你也有個小精靈,你想讓他跳出怎樣的舞蹈?(自由創編)

教師在最後這個活動中,並沒有開展,首先這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幼兒觀察圖譜,並將重難點放在了細化動作,將動作做的更加優美,如再次進行此環節,就覺得剛纔的活動就顯得毫無意思,因爲創編是幼兒自由想象,並非要求幼兒將動作做的細化優美,而是進行種想象的創編,對上個環節來說沒有實在的意義!教師在現場活動中改變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圖譜,讓幼兒在區角中操作,進行動作的設計

2. 提供圖片,鼓勵幼兒在區角圖片進行探索和嘗試

整堂教學活動教師在第二個環節上筆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關注了幼兒的動作,用四張簡單的圖譜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在4張圖譜中的細微變化,培養了幼兒的細微觀察能力,把舞曲的節奏變化和四個簡單動作相互結合,更好的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妙。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中,用了許多策略:一是出示圖譜,養成他們細緻觀察的習慣,二是用語言進行引導及提升:原來我們這些美麗的動作通過我們越仔細的觀察出來的動作越好看!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感受和表現樂曲輕鬆、愉快的情緒。

2、藉助簡單的節奏型,探索豐富的動作表達,並在遊戲情景中,建構完整的舞蹈結構。

3、在腕花的提示下,掌握交換舞伴的方法,並享受交換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瞭解幼兒對集體舞的經驗。

關鍵概念:單圈、雙圈、面向圓心、背向圓心、面向圈上。

2、幼兒會玩老狼遊戲、照鏡子游戲、領頭人遊戲。

3、一半幼兒戴橘黃腕花,一半幼兒戴紅腕花。

4、活動室內的椅子排成圓形,椅子之間有一定距離,便於幼兒進出。

5、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玩“老狼遊戲”遊戲進場。

1、老師和幼兒在活動室外準備,相互牽手,呈鏈狀隊形。老師扮演“老狼”,帶着幼兒跑四步後突然回頭,全體幼兒迅速停止跑動,靜止不動。依次反覆。

2、隨着進場人數的逐漸增多,原先的鏈狀隊形演變成單圈隊形。全體幼兒面向圓心,繼續玩上述遊戲。

3、音樂結束,幼兒隨意找張椅子坐下,老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

4、喜歡剛纔的音樂嗎?音樂給你什麼感覺?

二、單圈玩“照鏡子”遊戲,表現簡單的節奏型。

1、教師提議玩“照鏡子”遊戲,並提供“拍,拍,扭一扭” (ⅹ ⅹ ⅹⅹ ⅹ)的動作模式讓幼兒模仿。

2、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替換“拍”的動作,再帶領全體幼兒練習。如:“跳,跳,扭一扭”等。

師:除了拍,還可以做什麼動作?再想一個其他動作!

師:我們還可把晨間玩過的遊戲編到舞蹈裏面。

3、邀請幾名幼兒輪流做領頭人,理解輪流的意思。和全體幼兒隨着音樂玩“照鏡子”遊戲。

三、雙圈玩“照鏡子”遊戲,嘗試兩人的配合。

1、站雙圈,面對面隨着音樂玩照鏡子的遊戲。

請戴橘黃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雙手放下,背對圓心。每個戴紅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個戴橘黃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對面站好。

2、提取幼兒最喜歡的兩個動作,隨着音樂集體操練。

3、老師邀請一對幼兒做示範,從中發現“照鏡子”規律:做一模一樣的動作,朝着一個方向。

四、找新舞伴,聽音樂玩“找朋友”。

1、激發幼兒交換舞伴的興趣。

(1)指出並說出新朋友

和你現在的朋友面對面站好不動,伸出戴腕花的手,順着腕花的方向向下指對面的新朋友。

(2)跳過去找新朋友

裏圈橘黃腕花孩子不動,外圈紅腕花逆時針跑到新朋友前握握手。

2、跟着音樂玩“找朋友握手”遊戲。

五、完整隨音樂跳雙圈集體舞。

1、大家一起再回憶一下集體舞的過程:老狼遊戲、照鏡子游戲、換朋友遊戲。我們把三個遊戲連起來,就是一個很好看的舞蹈。

2、完整舞蹈。

前奏:全體幼兒雙圈方向站立,和朋友手牽手靜止等待。

A段音樂(8個樂句):跑,跑,看(重複八次)。最後一個樂句,老師提醒幼兒面對面站立。

B段音樂(8個樂句):ⅹ,ⅹ,扭一扭(重複四次);*,*,扭一扭(重複四次),動作幼兒創編。

間奏(4個樂句):跑,跑,握握手(重複四次,即交換四個朋友)

間奏結束部分(變奏部分):做自由放鬆動作。

重複A、B段動作。

間奏(2個樂句):跑,跑,握握手(重複兩次,即交換兩個朋友)

間奏結束部分(尾奏部分):靜止造型。

六、邀請客人老師參與集體舞。

每個小朋友找一個客人老師,和客人老師拉拉手站成雙圓圈,幼兒在裏圈,客人老師在外圈。在做放鬆動作時,客人老師給小朋友一起撓癢癢。在玩照鏡子游戲的時候,可以請客人老師輪流當領頭人。領頭人做什麼動作,大家就跟着做什麼動作。音樂最後,幼兒和客人老師一高一矮靜止造型。

七、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