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集合10篇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集合10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一)知識點:摺紙飛機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飛機的結構

難點:噴氣式飛機的折法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飛機的基本結構

2、學會摺疊噴氣式飛機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飛機的構造圖)讓學生了解飛機的結構

2、通過老師示範,讓學生學會如何折噴氣式飛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摺疊“飛機”,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激發學生摺紙的興趣。同時,豐富學生的社會常識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四五年級學生一般處於9到12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強,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且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強,好動與積極的狀態是我們教學中採用自主探究教學法的依據,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四、學習資源的設計

(一)學習資源的準備

摺紙

(二)課件資源的設計

飛機是什麼樣的?飛機構造的介紹?學生自己折普通的紙飛機?噴氣式飛機的折法圖示?學生交流討論、試飛

(三)學習資源功能

課件主要在於幫助介紹飛機的構造還有噴氣式飛機的折法,是教學內容更直觀的展示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快的掌握相應的技能。

五、學習過程的設計

1、教師提問:同學們心中所想像的飛機是什麼樣子的?激發學生的想象

2、教師藉助圖片介紹飛機的構造,以互動式問答爲主

3、教師提問:同學們平常會不會摺紙飛機

4、請一位同學示範紙飛機的折法

5、教師示範噴氣式飛機的折法,學生模仿,老師指導

6、學生討論摺紙飛機中遇到的困難,互幫互助

7、學生試飛紙飛機

六、教學評價

評價標準爲飛機的美觀程度,以及摺疊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

幼兒園中班:認識飛機

[活動目標]

1、對飛機的外形有初步認識,知道飛機的主要外形特徵。

2、通過認識飛機,知道飛機也是交通工具的一種,與其它交通工具的區別。

3、激發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各種交通工具圖片2課件飛機各種形態圖片實物

3飛機模型4摺紙飛機每個孩子一個5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知道自行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結合各種交通工具圖片)

1問小朋友怎麼來幼兒園的?

2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需要搭載的交通工具?古代到現代船、馬車、自行車等;

3飛機的外形特點,找與其它交通工具的不同。

二、隨着科技的發展飛機的用途和優勢

1飛機的種類:

出示飛機模型嗚……我來了,翅膀抖一抖,飛上藍天去,飛過黃河,飛過長江,轉進雲彩裏。小朋友坐過飛機嗎?長大了想不想開飛機?{想}那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先來認識一下飛機。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飛機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現在就請你們一起來認識飛機吧!師依次點擊:各種各樣的飛機飛機起飛的圖片(跑道、窗景、天空等)

2飛機的種類

飛機有民用機和軍用機兩種,載送旅客或裝貨物用的是民用機,戰爭用的是軍用機。

A、點擊大客機,依次出現幾架不同型號的客機。

B、點擊戰鬥機(同上)。

C、出示兩種飛機模型,讓幼兒觀看並說出主要不同點。

師:聰明的孩子愛動腦,好玩的遊戲等你來。

三、玩紙飛機

1給每位小朋友一架紙飛機(白紙製作),進行添畫,對機身進行裝飾。

2完成後戶外展示,玩小飛機遊戲

小朋友們想不想飛上天空呀!好!現在開起你的小飛機,起飛了!大家一起說兒歌:翅膀抖一抖,飛

上藍天去,飛過……。到院子裏做遊戲:《飛機起飛》結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設計意圖

小兔子是幼兒最爲熟悉的動物之一,長長的耳朵紅眼睛短尾巴,其特徵大班幼兒早已掌握,據本人觀察孩子平時在繪畫中把兔子畫的很死板,沒有活力。因此我就把繪畫兔子的動態爲指導重點,通過示範擺動兔子的身體結構,幼兒在觀察中直觀的瞭解兔子的動態變化,並讓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創作。在活動中幼兒動腦、動口、動手擴展了思維,豐富了想象力,使繪畫的兔子顯得很有聲氣。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兔的身體各部分結構特點,能動手拼一拼小兔的不同造型。

2、觀察小兔身體的擺動姿勢,能準確的繪畫不同形態的小兔。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兔的身體各部分結構圖(頭、眼睛、鼻子和嘴巴、鬍鬚、身體、四肢、尾巴)

2、各種顏色的繪畫紙、筆、每組一份小兔的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兔各部分身體圖片。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神祕的嘉賓,你們猜一猜是哪個小動物啊?""爲什麼?"教師把一幅圖散開來,貼在黑板上。

(2)請幼兒把圖片拼起來並觀察小兔的身體結構。

師:"哦,我怎麼看都不像,請誰上來幫着拼一拼。"師:"請誰來告訴大家兔子有幾部分組成?"

2、轉動兔子的身體,觀察兔子不同的姿態。

(1)師:"兔子的眼睛、嘴巴、耳朵可以動來動去,都可以看出小兔的表情,他的身體也可以擺動,身體是怎麼動的呢?"

(2)教師把身體圍繞頭部一圈。

(3)把身體放右邊提問:"如果它這樣子的話,它在幹嘛呀?"

(4)把身體放上面提問:"這樣呢?"(從天而降)

(5)把身體放左邊提問:"這樣子擺呢,兔子在幹嗎?"

(6)總結:原來小兔子的身體圍繞頭轉,不同的地方小兔就會有特別有趣的故事。

3、擺動兔子的四肢,讓幼兒觀察。

(1)還有四肢,四肢也可以動,怎麼動法?(請幼兒回答,教師操作)

(2)如坐立的姿態。"還可以怎麼動?""眼睛看那裏?"

(3)參考某幼兒坐立的姿態,擺動兔子的各個部分。

4、幼兒操作圖片,每組合作擺一個造型。

(1)師:接下來小朋友要讓你們桌上的小兔也來擺一個不同的造型,讓他的身體圍繞頭兒轉,四肢可以合攏,可以分開,可以有前有後,有高有底,好不好?

(2)幼兒合作拼圖師:"拼好後你要告訴我,這組小兔在幹什麼?"

(3)幼兒說一說自己組拼的小兔在幹什麼?並讓幼兒擺動作。

5、畫快樂的小兔

(1)師:"請小朋友給你們設計的小兔畫下來讓它變成非常有趣的故事。

(2)幼兒繪畫。

指導語:畫個大大的圓圓,眼睛朝着一邊,眼睛的上面是耳朵,眼睛的下面是嘴巴,嘴巴的沿邊是鬍鬚,讓它的頭兒動起來,身體圍繞頭兒轉,四肢可以往上、忘下、張開、合攏。

師:你可以畫出兔子的好朋友,也可以給小兔穿上漂亮的衣服。

6、展示幼兒作品。

如果你畫好了就把畫舉起來。教師拍照留念。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的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構建的。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結合幼兒喜歡的小兔子,讓幼兒在和小兔玩耍的過程中,始終融入了教師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輕輕抱、餵食等。這種環境的營造,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產生一種親和力,所以不需要刻意地提到該如何保護它們,幼兒潛移默化中已真正轉化爲自身的行爲。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兔形目。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選材來源】

選材來源於生活,是幼兒熟悉的水果。用手指點畫是最能滿足幼兒情感的其中一種創造性表達方式,它可以鍛鍊手以及手指的肌肉,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觀察石榴的特徵。

2、嘗試用手指點畫。

3、感受手指點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石榴圖片。

2、畫有石榴輪廓的繪畫紙每人一張,調好的水彩顏料一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石榴,請寶寶觀察,說一說石榴的外形特徵。

  二、邊念兒歌邊將石榴切開,請寶寶觀察石榴的內部特徵。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着一個坐,吃到嘴裏酸又甜。

(分析:實物、兒歌能幫助幼兒儘快瞭解和掌握石榴的內外特徵。)

  三、示範用手指點畫的方法。

——用手指蘸一下,一粒一粒點在圓圓的大石榴婆婆的肚子裏。

(分析:生動、簡潔的語言幫助幼兒更快掌握手指點畫技巧。)

——如果寶寶不是用手指點,而是用手指塗抹,可手把手地引導寶寶。

——“石榴寶寶一粒挨着一粒坐”,如果寶寶只在一個地方點,可以引導寶寶分散地點畫。

(分析:教師可通過手把手地指導,讓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體會點和塗抹不一樣的感覺。)

  四、寶寶將石榴寶寶的肚子裏點滿後,幫助寶寶將作品展示出來。

(分析:對於小班幼兒來講,作品的呈現很重要,它能讓幼兒體會自創作品帶來的快樂,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回憶兒歌。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着一個坐,吃到嘴裏酸又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準確大膽的書寫自己的名字。

2、幼兒能夠從自己名字的筆畫和結構特徵出發,對自己的名字進行裝飾和筆畫沿伸,繪畫出美觀的創意名字。

3、在活動中提高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範例一幅

2、幼兒繪畫工具:勾線筆、白紙

3、幼兒已會寫自己的名字。

活動過程

一、認識你呀真高興

1、小朋友們好,老師認識你們真高興,你們認識我開心嗎?

我們一起來開心唱一唱:認識你呀真高興。

2、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

誰會寫自己的名字?誰想來寫一寫?

3、小朋友,你們認識他的名字嗎?一起來讀一讀。

二、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如何創意名字

1、空心字創意。

教師:老師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我叫周倩,我也把我的名字寫了下來。

提問:看,老師寫的名字和小朋友的寫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教師:這樣寫法,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空心字。

2、現在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小朋友的名字也變成空心字。

3、名字變形。

教師:這張也是老師寫的名字,小朋友觀察一下老師這張名字又有什麼特點?

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線條?它們都在字的那個地方?

4、教師小結:這些線條都是每個筆畫的沿伸,每條線都是從筆畫的開始地方和筆畫結束的地方

沿伸出去的。注意我們在用線條給筆畫沿伸的時候不能破壞字形,讓人家一看還能認識你的名字。

三、幼兒創作名字創意畫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給自己的名字來個大變身呢?

2、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的一種方法來給自己的名字大變身吧。

四 、作品評

1、你還認識這個名字嗎?

2、喜歡哪一張,爲什麼?

五、交換卡片

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創意名字卡片,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互相交換,留作紀念,

下課後我們還可以給名字卡片加上電話號碼,在你想他的時候就可以打電話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美術:甜甜的西瓜 執教人:顧卓麗

初夏到了,天氣轉熱,西瓜又成了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時令水果。西瓜圓圓的外形特徵,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畫,但是不規則的瓜紋在表現時有一定的難度,又剛好符合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觀察、學畫、和品嚐等操作活動,讓幼兒瞭解西瓜的外部特徵並能用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西瓜的瓜紋。 活動目標:

1、觀察西瓜,瞭解西瓜的外部特徵。

2、畫西瓜,能用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西瓜的瓜紋。

3、能積極大膽地參加美術活動。

活動重難點:

能用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不規則的瓜紋。

活動準備:

1、西瓜、餐盤、水果刀。

2、油畫棒、繪畫紙、教師範畫。

3、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想一想、說一說,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把綠色的圓形變成什麼?

二、出示西瓜,初步感知西瓜的基本外形特徵。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西瓜的基本外型特徵。

(1)師:西瓜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摸上去感覺怎麼樣?

小結:西瓜的外形圓圓的,大大的,它的顏色是綠綠的,摸上去滑滑的。

(2)師:西瓜的身上有什麼?瓜紋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

小結:有瓜藤、肚臍眼和一條條黑色的瓜紋;瓜紋像一條彎彎扭扭的線,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細。

三、學習用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瓜紋。

1、激發幼兒繪畫興趣。

師:今天西瓜交給小朋友一個任務,完成任務就可以吃西瓜,這個任務就是要把綠色的圓變成一個大西瓜。

2、結合西瓜實物,師幼邊觀察邊範畫。

(1)找到瓜藤和肚臍眼。

(2)學畫瓜紋。

3、交代繪畫要求。

注意:在拿黑色蠟筆畫瓜紋時一定要不能用小手去摸,不然就變成黑西瓜,沒人喜歡吃了。

4、鼓勵幼兒大膽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集體欣賞、評價作品。

師:“今天西瓜大聚會,這裏有這麼多好吃的西瓜,你最喜歡吃哪個大西瓜?爲什麼?”

活動延伸:

品嚐西瓜,初步感知西瓜內部特徵,爲下次學畫切開的西瓜做鋪墊。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目標:

1、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準備:課件、磁帶、 錄音機。

重點: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難點: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

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你們吃過糉子嗎?

2、糉子是什麼味道的呢?今天方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關於糉子的故事!你能猜猜故事裏會講些什麼嗎?

小結:猜了那麼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個什麼故事呢?我們來看看。

  二、欣賞故事

1、聽故事,觀看PPT1、2、3

(在密密的樹林裏――也就不能把找來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了。怎麼辦呢?)

――這位奶奶有個非常大的本領是什麼呀?

――可奶奶不能說話了,那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幼兒討論)

――看看老奶奶是怎麼做的。

2、聽故事,觀看PPT4

(老奶奶決定把一個個故事――誰就會講故事了。)

――奶奶是怎麼做的呢?

小結;原來奶奶把故事包在糉子裏,誰吃了糉子,誰就能講故事。

――糉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來吃,誰會來呢?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觀看PPT5、6、7。(吱吱吱、吱吱吱,―― 一個勁兒地叫“吱吱吱’’’’’’’”)

――誰來了?小松鼠來幹什麼,小松鼠吃了糉子講出故事了嗎?

小結:小松鼠吃了糉子,可是“吱吱吱”的講不出來 ――接下來來還會有誰來呢?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4、出示狐狸卡片,觀看PPT8、9、10 (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隻小狐狸――一個勁兒叫:“哩哩哩……”

――誰來了?小狐狸來幹什麼,小狐狸吃了糉子能講出故事來嗎?

小結:小狐狸吃了糉子,“哩哩哩”的講不出來。

5、觀看PPT11

(接着,又來了百靈鳥、小白兔和小猴子,他們吃了糉子有

了故事可是也不會說,怎麼辦呢?)

――小動物雖然吃了糉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麼辦呢?真着急。你有什麼辦法嗎?(幼兒討論)

6、觀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狸――扔下竹籃拼命逃。)

――動物們找到了誰?

――小姑娘爲什麼要逃跑啊?(因爲小動物們一高興就衝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叫個不停。小姑娘嚇壞了)

7、觀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採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嚇跑了,動物們用了什麼好辦法把小姑娘引來?(動物們用蘑菇引來了小姑娘)

8、觀看PPT17、18、19、20

(美麗的小姑娘――那個也是故事呦)

――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的糉子,發生了什麼事? ――小姑娘告別老奶奶、小動物們的時候怎麼說的呢?

  三、結合PPT,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四、活動延伸:配對遊戲《它愛吃什麼》

很多幼師經常抱怨上課難,幼兒不容易理解。

不管是新手,還是有經驗的幼師們都多少有過同感!

在“百度”搜索“好老師淘寶店”即可看到本店,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魚的各部位組成及名稱。

2、嘗試用各種材料製作魚,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3、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美工活動的樂趣,並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有關魚的VCD片,各種魚的圖片佈置活動室。

2、魚的各部位分解圖。

3、魚的製作材料分三組:

1)美工紙、膠棒、圖畫紙、油畫棒;

2)毛線、圖畫紙、膠棒、油畫棒;

3)橡皮泥、泥板;

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觀看魚的VCD,引起幼兒興趣後討論。魚是由哪些部位組成的?這些部位的名稱叫什麼?(魚頭、魚身、魚尾、魚鰭)並出示魚的各部位組成圖,讓幼兒知道一條完整的魚,缺一不可。

2、示範與講解

教師將三組材料的做法進行講解及簡單示範。第一組,用美工紙剪魚的各部位圖形進行拼貼,添畫;第二組,先畫出魚的形狀,用毛線粘出魚的輪廓再進行添畫;第三組,用橡皮泥捏出各種各樣的魚。

3、操作與指導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製作魚,自由選組。

2)教師指導幼兒製作,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

3)製作過程中提醒幼兒要製作完整的魚,並豐富畫面。

4、展示與交流

將幼兒製作好的作品進行展示,幼兒間互相交流,看誰製作的魚最可愛、漂亮。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採用談話導入的方式,對幼兒已有經驗進行了回憶,幼兒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與前幾次編織活動相比,這一次增加了難度,讓幼兒掌握編織方法的基礎上,要先用紙條固定好小魚的形狀,然後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紙條進行橫豎交叉編制,活動中,孩子們表現還是不錯的.,掌握地也比較好,但是在講解活動重點的時候,講得比較細,時間用得較長,如果能用更精煉地語言讓幼兒學習編織方法,這樣效果會更好。

小百科: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爲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拓印的方式表現畫面,感受玩色的樂趣。

2.感知秋天是蘋果豐收的季節,體驗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蘋果、吃過蘋果的前期經驗

2.教具準備:畫有大樹的背景圖、ppt效果圖、音效(樹上許多紅蘋果)

3.學具準備:水粉顏料(淡綠、黑、紅、白、黃)、胡蘿蔔、抹布、棉籤、一籃蘋果、小毛巾、抹布

  活動重點:

掌握用胡蘿蔔拓印蘋果的方法

  活動難點:

在樹枝上拓滿蘋果,注意蘋果間的高低錯落

  活動過程:

  一、創設果園,激發興趣

1.播放ppt,請幼兒欣賞秋天的蘋果園

(1)今天,胡老師要帶你們去果園裏面做遊戲,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呀?

出示一片豐收的蘋果園

(2)你看到了什麼果樹?

(3)果樹上結了多少蘋果呀?

小結:秋天到了,蘋果樹上長了好多好多,紅紅的蘋果,真好看

2.設置疑問

(1)(播放哭聲),呀,誰在哭啊?

(2)(點擊國農,尋找哭泣的蘋果樹),我們跟着叔叔去找一找,這個哭聲從哪裏傳來的?

(3)你們發現什麼了?

(4)它爲什麼哭呀?我們一起問問他?

(5)播放蘋果寶寶說話:我長在果園的角落裏,沒人看見我,照顧我,所以我的蘋果長的那麼少

  二、兒歌導入,幼兒表現

1.交流分享,回憶經驗

(1)你有什麼辦法讓蘋果樹長出許多的蘋果?

重點:回顧經驗,澆澆水,施施肥,曬曬太陽,鬆鬆土

(2)你們本領真大,我們給蘋果樹澆水,施肥,曬太陽,蘋果樹就能長出許多的蘋果了

2.介紹材料,示範表現

(1)你們看,老師這裏有一些很神奇的小工具,它能幫助蘋果樹變出許多許多的蘋果,我們來看一看怎麼變哦。

兒歌導入:拿起胡蘿蔔,親親紙寶寶,長出一個紅蘋果

拿起胡蘿蔔,親親紙寶寶,長出兩個紅蘋果

長的時候要長在樹枝上哦,每根樹枝上都要去長哦

重點:

①幼兒用胡蘿蔔拓印蘋果,注意引導幼兒將大樹拓滿,引導幼兒注意小手不要移動,摁下時要用力,馬上擡起。

②蘋果和蘋果不要擠的太緊哦,否則她們要長不大哦

(2)我的蘋果都變出來了,看看我的蘋果身上還缺點什麼呀?

重點:在蘋果的頭頂上加個小辮子(棉籤添加)

  三、幼兒表現,教師巡迴指導

重點:引導幼兒蘋果要長得多多的,給蘋果的頭頂上加上小辮子

  四、評價分享,提升經驗

1.你們幫助蘋果樹長出了這麼多蘋果呀,蘋果樹真開心

2.你們看,那是什麼呀?(出示一籃蘋果)

3.這是蘋果樹送給你們的禮物,感謝你們幫他長出那麼多的蘋果,趕緊擦擦手,去嚐嚐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鮮豔的色彩和不同的圖案,運用所學技能裝飾熱氣球,體驗自己進行創作的快樂,感受裝飾畫的色彩美。

2、在感受色彩美的同時,瞭解熱氣球的形狀和用途。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範畫一幅,水彩筆。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一個大氣球,倒掛在天空。隨風飄萬里,世界各國遊。

2、師出示熱氣球圖片: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就帶來了這個很新奇的事物。你能說說它長的什麼樣子嗎?它是做什麼用的呢?

小結:這是熱氣球,它由球囊、吊籃和加熱裝置三部分構成。熱氣球有着悠久的歷史,十八世紀,法國人制造出第一個熱氣球。多數熱氣球作爲盛大節日的點綴,當一些節日來臨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熱氣球。(播放幻燈片)現在熱氣球作爲一個體育項目正日趨普及,人們駕駛熱氣球來參加比賽,我國目前已有 100多個球,成功的舉辦了多次熱氣球比賽。

3、創設情境,激趣。

(1)師:我剛收到一條短信,有一場熱氣球比賽想邀請小朋友們去參加,你們想不想去?這個熱氣球比賽有個要求,需要小朋友們自己設計一個漂亮的熱氣球,你們有沒有信心?

(2)討論:怎樣來設計一個漂亮的熱氣球呢?(出示熱氣球圖片)熱氣球兒最漂亮?(它們有鮮豔的顏色和美麗的花紋。)

(3)欣賞教師裝扮的熱氣球,簡單講解裝飾方法。

①塗色裝飾②點子裝飾③印張裝飾④花紋裝飾

(4)提問:你想怎樣裝飾你的熱氣球呢?(幼兒自由回答)

4、出示氣球圖,幼兒創作。

(1)幼兒自選方式裝飾熱氣球,教師巡迴指導。

(2)幫助能力稍差的幼兒完成作品。

(3) 提醒幼兒要選擇鮮豔的色彩。

5、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相互評價,說一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爲什麼。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展開想象並能用一段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乘上熱氣球,你最想去哪裏?去幹什麼?

2、出示熱氣球手工作品,談話:看,老師這還有一隻熱氣球,你們看看他是怎樣裝飾的?用的什麼材料?你們想不想試一試?下次活動我們一起做一做。

教學反思:

活動雖然上的不是很精彩,但是通過活動學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課題組成員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工作精神讓我很感動,它會成爲我努力工作最大的動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體驗美工及合作的快樂,並願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能運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及方式進行操作與參與。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及分工協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昆蟲圖片

2、廢舊材料-白紙、毛線、海棉、油光紙、皺紋紙、盤子、大碗麪盒等

活動過程

1、課件演示:幼兒觀看昆蟲圖片,自由的進行交流。提問:剛纔看到了什麼蟲子?它長得什麼樣?喜歡吃什麼?喜歡做什麼?請幼兒學一學,並與同伴交流經驗和認識。帶幼兒進入“昆蟲舞會”。

2、這個舞會需要需要什麼?幼兒自由分組:蟲子製作組、食物製作組、舞臺佈置組。

3、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領取材料,分工製作,教師觀察、指導、幫助。

4、“昆蟲舞會”。播放音樂,幼兒根據音樂拿着自己的作品參加舞會,模仿各種小蟲子, 自由的吃食物,跳舞,開心的玩,同時展示自己作品。

5、幼兒間互評作品情況。

6、幼兒整理場地,可將作品擺放到表演區。

活動延伸

可以繼續激發幼兒探索各種蟲子的運動方式,學習根據蟲子的動作創編舞蹈,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