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彙總5篇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彙總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彙總5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製作笑臉餅乾,體驗手工製作的樂趣。

2.在生活中,願意將食物與大家分享,感受其中的樂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準備

太空泥若干,笑臉餅乾範例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跟隨錄像《智慧樹》裏的《餅乾歌》邊唱邊跳。

“餅乾餅乾圓圓,我最喜歡吃餅乾。”

“餅乾餅乾甜甜,我會自己做餅乾。”

“揉一揉,團一團,啪——啪——啪——”

“餅乾餅乾,圓又圓,”

“餅乾餅乾圓圓,放進熱熱的烤箱。”

“餅乾餅乾甜甜,滴答滴答轉轉轉。”

“搓一搓,捏一捏,啪——啪——啪——”

“餅乾餅乾,扁又扁,扁又扁。”

小朋友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寶貝廚房”。你們喜歡吃餅乾嗎?你們吃過一些什麼形狀的餅乾呢?今天的“寶貝廚房”就請大家當“小小餅乾師”,來做好吃的笑臉餅乾。

2.製作過程

(1)教師示範:先把太空泥“揉一揉,團一團”,團成麪糰形,然後把麪糰放在卡紙上“壓一壓”,壓得扁扁的。取一塊不同顏色的太空泥,團兩小點做眼睛,搓一節小長條上翹的粘在眼睛下面做嘴巴,這樣一塊圓形的笑臉餅乾就做好了。

(2)把太空泥、卡紙發給小朋友,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展評幼兒的笑臉餅乾,並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4)讓幼兒想一想笑臉餅乾除了有圓形,還可以有什麼形狀?出示教師做的笑臉餅乾的範例(有三角形、方形以及花瓣形的笑臉餅乾)。引導幼兒觀察範例:老師做的餅乾漂亮嗎?那再讓我們做幾個好吃又好看的笑臉餅乾吧。

(5)幼兒有創意地製作各種餅乾,教師巡迴指導。

3.展示、評價幼兒作品——請幼兒向老師、同伴介紹自己製作的餅乾,說一說漂亮在哪裏。

4.將做好的餅乾按形狀標記分類擺放。

5.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所學的有關知識和大熊貓圖片,簡單的畫出大熊貓的體態。

2、增強幼兒愛護大熊貓的情感。

3、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課件大熊貓、大熊貓圖片、錄音機、磁帶、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小椅子、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隨着音樂全體小朋友學着大熊貓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大熊貓吃竹子的畫面、玩耍的畫面),讓幼兒觀察並講述大熊貓的外形特徵。

小朋友,圖上是誰啊?(大熊貓)大熊貓在幹什麼?(在吃竹子、在玩……)大熊貓長什麼樣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條腿,有一條尾巴,有兩隻半圓形的耳朵,身體胖胖的……)

教師總結:剛纔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說的太好了,大熊貓身體肥胖,四肢粗壯,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圍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餘均爲白毛。而且大熊貓生活在山林中,喜歡吃竹葉和竹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朋友們看磁性黑板,出示熊貓圖片,請幼兒觀察靜止的熊貓的樣子。

3、老師在卡紙上示範並講解大熊貓的畫法。

1)大熊貓圓圓的大腦袋。

2)出大熊貓橢圓形的白色身體。

3)畫出大熊貓又粗又短的四條黑腿。

4)給大熊貓添畫上眼睛、鼻子、耳朵。

5)給大熊貓進行着色。

4、幼兒在繪畫紙進行繪畫。

1)自己畫,老師巡迴指導,必要時給予幫助。

2)畫簡單的大熊貓的基礎上,大膽想象,畫出不同形態的大熊貓。

3)爲大熊貓添畫竹筍、竹葉等。

4)給大熊貓進行着色。注意畫面的整潔,塗色要均勻。

7、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評價,組織孩子們選出不同姿態的大熊貓,組成熊貓的一家,進行組合活動,並進行講述活動,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們把大熊貓的一家打扮的這麼漂亮,它們可高興了。讓我們一起祝賀一下,來做一個《大熊貓鑽圈》的遊戲,好不好?(好!)老師講明遊戲的玩法、規則和注意事項。

玩法:幼兒排成兩隊,第一個幼兒學習大熊貓的模樣,手腳着地,鑽過呼啦圈後,返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依次類推,看哪一隊的小朋友先鑽完,哪隊便爲勝方。

規則:必須手腳着地鑽過呼啦圈。

注意事項: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動延伸:

剛纔小朋友們表現太棒了!現在讓我們把大熊貓送回家吧。

聽着音樂,組織孩子們張貼自己的作品到互動牆壁上。

四、結束部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瞭解玉米的外形特徵的基礎上,用線描畫的形式畫出玉米成熟的樣子。

2、能運用點、線、圖形的組合進行裝飾。

3、感受線描作品的線條美。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接觸玉米、觀察玉米、品嚐玉米等生活經驗。

2、物質準備:PPT課件、線描畫作品、輕音樂、圖畫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玉米圖片:“這是什麼?它的顆粒是怎麼排列的?”引導幼兒觀察玉米結構:苞衣有長形的脈狀紋理,玉米顆粒一行行排列,頭部有須。

二、仔細觀察,瞭解玉米特徵。

1、幼兒仔細觀察玉米外形特徵,教師講解線描畫玉米的方法:繪畫整體:首先繪畫玉米整個外形,再繪畫玉米的苞衣;繪畫局部:從中間的玉米粒一顆一顆的繪畫開始,能夠繪畫出排列的樣子。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用不同的疏密的點、線、圖形的排列組合,表現玉米的特徵。

四、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展示幼兒繪製好的玉米作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作品和使用線描畫繪畫的感受。

活動延伸

將材料投放至美工區,幼兒區域活動時可繼續觀察玉米,進行表徵。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名稱:美術粘貼活動

二、目標:

1、鞏固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特徵及顏色的認識。

2、練習使用剪子,剪圖形,並進行粘貼。

3、培養良好的手工活動常規。

三、準備:

1、三種圖形的家(紙板)三種圖形的不乾膠;

2、畫好的圖形範畫及圖形;卡紙、膠棒、剪刀若干。

四、過程:

1、(幼兒自由選擇圖形的不乾膠貼在胸前,扮做圖形寶寶。請另三們老師舉圖形牌)引導幼兒找到與之相同圖形的家(並啓發幼兒說一說自己拿的是什麼圖形。爲什麼你說它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積極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如:用手去摸,用語言表達出來圖形的特點。)

2、"請小朋友看一看馮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畫呀?"(粘貼畫)"你們發現它有什麼特點嗎?"(引導幼兒說出是由各種圖形組成的)"你們想和老師一起來做一幅畫嗎?"

3、老師提完要求後,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範畫,認真觀察他們是如何組合的?並自取一筐圖形進行剪紙和粘貼。

五、重點:

1、能說出自己剪貼的圖案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是什麼顏色的

2、在製作的過程中,老師要巡視檢查,有困難及時幫助

3、引導幼兒收拾好剪剩下的紙頭、剪刀和膠棒,培養良好常規。

4、相互欣賞作品,結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一、感謝

非常感謝我們××市教育局幼兒園教研這個團隊,給了我這次與各位專家、同行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今天與其說是和大家分享,還不如說是請幼教專家和同行來幫助我們團隊來解疑答惑。

二、產生的背景

爲什麼會選擇一個這樣的主題呢?近段時間我們班一直在進行“拜訪大樹”的主題,《指南》藝術領域中“感受與欣賞”目標1中提到的“喜歡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創造與表現”裏目標2“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作力”“能用自己製作的美術作品佈置環境、美化生活”。於是我們帶孩子走進社區,有意識的感受、發現、收集與樹有關的美的事物,如樹上掉落的樹葉,修剪的樹枝、藤條等。鼓勵孩子用這些樹身上美的事物大膽的、創造性的進行組合拼貼、編織、拓印、繪畫等。用這些物品創作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來佈置我們的教室、美化我們的環境,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所以,我選擇了這個主題並設計了這個活動,引導孩子發現、收集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既而用這些美的事物進行藝術的提升和創造,使我們的環境更加的美化。

三、材料投放方式的調整

這一次的活動我們是圍繞《指南》中藝術領域的一種初步嘗試。這堂課我們試教了很多次,嘗試了很多的方法,美工類的活動課前材料的準備非常的重要,最開始??每一組投放一種樹身上的'材料,如有的是樹枝??都是是原生態的材料。我們發現孩子粘貼很難固定,製作出的作品也很相似。這樣更多的是老師在牽引孩子,沒有體現指南中“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後來我們做了大的調整,四組每一組都投放相同的材料除了樹身上原生態的材料還有毛毛球、扭扭棒、彩色鈕釦等,色彩豔麗便於造型的其他輔材給孩子,材料更多更豐富,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和條件,更多的體現了孩子們的想法和創意。

四、遵循實施《指南》的四大基本原則

1、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本次活動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活動前面的引導部分,教師引導幼兒清楚完整的表述自己創作的想法(圖片),同時集體交流環節也給了所有

孩子交流的機會(圖片),滿足他們表達的慾望,這是與語言領域的有機整合。在孩子進行創作教師指導的環節,有孩子用彩色毛球裝扮自己作品時,教師引導孩子在注重顏色搭配的同時還融入了數學領域的按顏色的規律排序的方法來裝扮自己的作品(圖片),(圖片:試教中樹葉裝飾木板畫的舉例:對稱、數量)。幼兒在自主操作中,(圖片)在用彩條纏繞樹枝時候,孩子一個人他不能很好的完成,知道主動尋求他人幫助,旁邊的小朋友溝通交流。一個人抓住底部一個人纏繞,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在活動中他的社會交往也無處不在。

這個活動看起來是一個純藝術領域的活動,但是我們依靠“以幼兒爲本”的理念與教育能力,也能整體的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2、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本次活動也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所以在第一課時製作半成品的作品時,完全是幼兒自主的選擇(圖片),可以組合粘貼畫框、纏繞花環、製作小樹、木板上畫畫,尊重幼兒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幼兒動手操作的環節,特別注重幼兒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不急於求成,讓每一個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節奏在完成自己的作品。老師也因勢利導(圖片),有時等一等,有時推一推、有時冷靜的觀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評價環節,對每個幼兒的作品都給予及時的肯定,全部展示(圖片),滿足了每個幼兒獲得表揚和承認的需要,讓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3、尊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滿足幼兒認知的需要

在本次活動中,從設計到各個環節的實施我們充分的尊重了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活動前期,在“拜訪大樹’的主題中我們帶幼兒走進社區,拾落葉、揀樹枝,觀察、發現、收集樹身上美的事物(圖片),幼兒能與周圍環境互動,並通過自己創作想象製作出的美作品打扮我們的教室。使藝術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今天的活動,給每一桌幼兒都提供了具有選擇性的材料(圖片),爲幼兒創作的興趣,參與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幼兒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主動裝扮自己的作品。(圖片:一小朋友努力的想用樹枝來裝扮自己作品,但是用膠水怎麼也粘不牢,努力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他認真的看着旁邊的小朋友用創意泥固定樹枝成功了,模仿着也粘牢了)幼兒積極的進行自我學習,並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想辦法——主動模仿——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圖片:這一張圖片是來自於試教時,我用的是其他班的孩子,平時對於纏繞這種技巧幾乎沒有這樣的經驗,一開始怎麼也不能把彩條纏繞到樹枝上,總是鬆動。於是教師採用介入式指導,它爲什麼總是纏不緊?可以怎麼辦?引導孩子可以兩兩合作,一人抓住纏繞的下端,另一人繼續纏繞,這樣很快就成功了)。